时间:2023-07-11 16:20: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理财业务实训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目前,金融服务中的投资理财业务发展迅猛,理财成了广大群众的普遍需求,这一变化迫切需要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支持。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两年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投资理财专业,可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还继续沿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符合高职教育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推向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认真审慎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展开积极探讨。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创新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其中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更是展现了异军突起的态势。以富豪阶层为首,中产阶级和中等收入群体为大多数的社会大众理财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从追求快速致富和激进冒险的风险投资逐步向稳健化投资和关注财产安全等多元化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使得今天的金融理财市场发展迅猛。而投资理财业务是一项涵盖面广泛、专业性较强的综合业务,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具备相关金融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投资理财操作技能。目前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优秀投资理财人才的渴望已经成为激烈的行业竞争的重要部分。这两年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设投资理财专业,努力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职业性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是适应市场用人需求的,并且随社会发展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用人单位恰恰需要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需要认真审慎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展开积极探讨。
一、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变化步伐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在这个发展变化的时代。过去人们消费习惯用纸币,而如今我们利用银行卡、手机银行、网银、支付宝等就可以实现便捷付款;原来的金融产品品种单一,无外乎是股票类、国债类,而如今市场上有众多的金融理财产品可供选择,如黄金、外汇、期货、基金、保险等等。而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平台上市的“支付宝”“余额宝”及微信的“财付通”等业务,因其低廉的成本、安全的投资方式、较高的收益吸引了大众消费。这些互联网业务的推广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业务造成的冲击同样不可小觑。如此一来,社会发展所引起的人们消费习惯、金融创新产品以及市场规模上的巨大变化给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带来非常大的挑战,想要让投资理财专业建设筹划紧跟时代步伐难度确实很大。目前的金融创新与日俱进,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在这一领域需要接受的新知识新技能也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就容易出现问题。由于该专业所包含的科目太多,在课程总数目一定的前提下,每一科目下所设的课程数目就会相对有限。比如有些课程只能归为一门课程进行笼统讲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不精不深,理解肤浅,最终培养成了“样样通、样样松”型的人才。另外,为满足理财市场多样化、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需求,理财人才还需要在销售心理及技巧、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金融工具及业务创新等方面开设课程,这样就更加剧了课程多课时少的矛盾。由此可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出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并不容易。
(二)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差别不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投资理财专业基本设成了普通高校大金融学专业的一个压缩版,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还继续沿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再加上高职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本身就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扎实,使得如今的投资理财专业高职毕业生在理财知识水平上没有突出优势。另外,高职教育本应该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比重仍然较低,部分实习实训课程流于形式,缺乏案例教学以及金融仿真模拟软件的实践,一些实践操作知识内容脱离行业发展,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这些问题都使高职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没有表现出优势来。
(三)投资理财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选取过于理论化根据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职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进行选择。但是,目前来看很多高校与该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课程设置上看,过于注重理论教学体系,忽视了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学生理论和实践交互验证的平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从教学内容看,教学课目受限,体系不够完整,辅助的课程设置不齐备,经常出现课目的压缩和糅合现象,使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基础知识不牢固。另外,在教材方面,虽然目前都选用了高职高专教材,教材内容也加大了实训部分,但教材内容基本还是以本科教材为模板。比如,相应的实训职业岗位依然是银行等金融从业人员,与高职生实际就业方向不相符。
二、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理财专业建设摆脱困境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紧跟市场,构建高职理财专业实践应用型知识体系1.明确高职教育投资理财专业的课程定位。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办学方向上有根本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术型学科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高职教育本身的应用性、职业性的特征,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应更强调学生的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开设的专业课程应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金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要紧跟时展,与就业岗位密切联系;第二层次,实习实训内容要紧贴国内外财经时讯动向,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经济周期的波动和变化,正确理解常见的金融现象及国家政策新动向;第三层次,辅课程的设置要与实际就业能力相配套,如在销售心理及技巧、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金融工具及业务创新等方面开设课程。2.课程设计要立足应用性和职业性,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要更偏重知识的应用性和职业性,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突出差别优势。首先应该分析就业岗位对投资理财职业素质的要求;其次根据分析来确定该岗位所需的金融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然后再根据课程由浅入深的设计规律来确定课程科目、排列顺序和教学形式。基础理论课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精简教学内容。根据经济发展中实际业务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删减工作中很少用到的专业课程,摒弃专业课程中概念化、实用性不强的章节。联系现实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工作实际业务,再配合大量的案例,以岗位要求为核心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建设。3.重视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辅助课程的设计。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进入职场,都是从基层做起。投资理财服务首先要学会跟各式各样的客户打交道,建立业务客户群。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好的职场礼仪,善于揣摩客户心理,要有有效的销售策略和技巧。因此,投资理财专业课程设置除了必备的专业课程以外,一定要在辅助课程的设置上多动动脑子下番功夫。在选择设立辅助课程时,应当根据职场能力实际需求,认真研究,有效组织,灵活安排课时。有些课程可以设为专业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比如,职场礼仪训练。中国人向来注重礼貌礼仪修养,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学生的礼仪形象反映了个人风度涵养,也反映了公司形象。我们可以专门设立职场礼仪选修课,经过专门的训练,学生从基本行为礼仪到与客户寒暄问好、电话礼仪、待人接物等商务礼仪各个方面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表现,达到了就业岗位要求的精神状态与职业面貌。互联网正一步一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理财方式,网络上的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与日俱进。面对目前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创新等,我们也非常有必要把创新型的金融业务、创新型的金融工具以及创新型的金融服务等内容带到课堂中。
(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形式1.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探索“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基于高职教育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要求,可以探索“一体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做”糅合为一体,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利用互联网络资源。现在有许多仿真模拟金融活动的教学软件被开发出来,比如实时股票及期货仿真交易教学软件、商业银行模拟教学软件、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会计流程模拟教学软件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软件让学生模拟操作,利于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有效地把“教、学、做”三个过程糅合在一起。首先,老师在课堂中借助仿真软件、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动画等实施职场式仿真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教与学”的糅合。其次,学生在老师讲解演示过程中可以操作和提问,这种随堂实训的方式又实现了“学与做”的有机融合,学生体会深刻。除了随堂实训以外,可以设置学生考核课堂,以班级分组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搞团队对抗。这样一堂课下来,“教、学、做”糅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一体三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既增加了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又扩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使我们的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注式教学向启发引导式转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2.拓宽课外第二课堂的发展路径。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在各高校普遍兴起。第二课堂活动不单可以活跃学生业余生活、填补学生的精神空白,而且以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起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综合性教育效果。比如举办模拟证券期货交易大赛,老师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网上的操作情况和实时业绩,作为活动裁判以业绩高低作为比赛结果的重要参考。学生在交易竞赛中还须记好投资笔记,方便日后总结回顾,老师赛后可以对参赛成员进行业务指导和讨论分析。学生在这些课外活动中体验和掌握实战时机选择、实战技巧运用、投资策略分析、投资理念等内容,有些技巧是从书本中学不到的。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此外,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媒体搜集最新的国内外重要财经新闻,对财经热点展开“头脑风暴”,以陈述或者金融热点问题辩论的方式展开讨论。这样一方面增强学生对经济的关注度、敏感度,另一方面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一举多得。这些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第二课堂活动非常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锻炼了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三)按照“产教结合、院企合作”的要求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1.加大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硬件投入。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必备条件。实训基地建设应尽可能与工作岗位一线环境相一致,形成较为仿真的实训环境。实践教学要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室的硬件投入,购置必备的专业设备和软件系统,根据不同培训目标,可考虑设立证券期货实训室、保险业务实训室和银行柜台实训室等等。2.订单式培训,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决定了它不能把自己封闭在校园内闭门造车,只讲授知识,而必须走向社会,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在校外,学院可积极谋求与本区域内的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投融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办学,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用人单位可向学院提出人才需求的规模与条件,进行订单式培养,对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意见;学校可以利用假期,安排老师带队,在相关业务经理的帮助下开展各种各样的职场式培训,如公司晨、夕会的流程,营销模拟训练,拓展销售业务的说话艺术演练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金融营销的基本技能及团队管理的本领。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兼职,尽快熟悉投资市场全流程的实际操作业务,使得学生的客户拓展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为将来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云勇,陈凌白.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浙江金融,2008,(1).
[2]刘学军.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3]冷静.高职院校金融理财类课程改革探索———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2011,(11).
[4]蒋海,刘少波.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南方经济,2004,(4).
[5]陈洪“.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4).
【关键词】商品模拟交易会 专业群建设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091-03
“商品模拟交易会”是由经贸管理类多个不同专业组合在一起的综合实训项目,主要是组织学生仿真模拟公司的经营模式组建商业企业、运输企业、公司(收购商)和银行机构开展商品交易活动。由学生扮演公司不同的岗位角色参与商品洽谈、交易、开单、款项结算、运输业务办理、仓库存货的收发管理等业务,并最终完成整个公司的会计核算,生成相应的经济信息。从2010年开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和老师为主的,其他专业共同参与的大型跨专业、跨行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商品模拟交易会。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非常显著。
一、以“商品模拟交易会”实现多专业共同参与高仿真实践教学的目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开始组织2008级经贸系的学生开展该大型跨专业实训项目,至2014年,每年开展1次,每次持续时间1~2周,参与的专业有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等。该项目开展5年来,参与此实训项目的学生达3200多人,这些学生通过扮演会计、出纳、开票员、广告策划员、营销业务员、仓管员、配送员、银行信贷员、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等不同岗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了解业务发生票据的产生及传递路线,了解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业务办理程序;通过实训,学生充分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用来指导实践工作,检验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以“商品模拟交易会”解决专业群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的难题
有市场供求就会有买卖交易,有买卖交易就会有商品流通,有商品流通就会需要物流,而商品买卖和物流势必产生相应的款项结算,而公司经营的好坏需要进行财务核算提供财务信息。经贸系专业群建设基本上涵盖了上述所有教学实践环节。
根据经济活动涉及的行业需要,该实训项目设置了商业、运输业、银行等不同的行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等按工作性质关系组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企业(单位),担任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为了能更好完成该实训项目,发挥各专业同学的专业优势,我们原则上选择专业对口安排学生的工作岗位。大致岗位设置和分工如表1所示。
三、以“商品模拟交易会”为载体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完成“企业会计综合实训”和“会计信息化”两门核心课程建设。根据我们多年开展的跨专业大型“商品模拟交易会”实训项目,几年来,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项目中所需实践技能得以不断提高,2012年会计电算化专业获得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建设,该项目获得立项,和我们多年举办大型“商品模拟交易会”实训项目密切相关。在项目建设中确定了两门会计核心课程“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会计综合实训”,“会计信息化”课程包括用友和金碟两个软件内容。根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利用与用友及金蝶软件公司合作的平台,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教学网络平台,使之用于整个教学中。“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包罗各岗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是会计电算化学生毕业前的一次专业技能综合大练兵,融合了前面4个学期多门专业课程的综合运用。目前,我们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与广西南宁才金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宁安诺财务公司合作共同编写了《企业会计综合实训》和《会计信息化》教材,两本校企合作教材已于2015年1月公开出版发行并已正式投入使用。
(二)市场营销专业完成“销售业务原理与实务”一门核心课程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根据“商品模拟交易会”中所需营销知识与技能,完成了核心课程“销售业务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实训辅导材料、慕课等的建设。我们与南宁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集团南宁营销公司、统一集团广西分公司、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银邦集团、一叶连锁店有限责任公司、东翼今天连锁有限责任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共同完成了校企业合作教材《销售业务原理与实务》的编写。该教材于2014年4月公开出版发行并已正式投入使用。
(三)电子商务专业完成“淘宝创业综合实训”一门核心课程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大型跨专业“商品模拟交易会”实践教学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后,为了使他们增强创业意识,在国家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广西大力实施“电商广西、电商东盟”的背景下,我们和企业合作完成了“淘宝创业综合实训”工学结合核心课程建设,并把这门核心课程建设成为超星慕课。
四、以“商品模拟交易会”为载体推进专业群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探索形成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电子商务专业2010年以前实施的是“2.5+0.5”人才培养模式,从2010年举办第一届大型跨专业“商品模拟交易会”后,通过学生在“商品模拟交易会”中在技能方面的表现,发现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总结经验后,从2010年起,三个专业正式实施“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进行一至两个月的准员工教育(准员工教育是指学生在入岗前接受的企业文化、公司制度与劳动纪律要求、岗位知识等内容的培训教育,还有入岗后的进一步接受的员工相关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然后正式上岗,按员工标准要求进行管理,享受薪金等员工待遇。学生就业从原先的好就业变成现在的就好业,毕业生更受用人企业的欢迎,同时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我们和广西南宁才金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南宁安诺财务公司和杭州赢动商务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培养符合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要求的教学改革方案,探索出了一条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之路。
(二)优化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投资与理财、客服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自2010年专业群开展“商品模拟交易会”实践教学项目以来,我们根据实践中各专业所需技能要求,进一步优化了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投资与理财、客服管理四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述每个专业在第四个学期都到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顶岗实习,并将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与统一集团广西分公司、广西住朋购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海良时期货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合创盈丰投资管理中心、中国电信广西分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进行顶岗实习,通过实习,进一步增强了这些学生在“商品模拟交易会”中的实践技能。
五、以“商品模拟交易会”为载体推进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商品模拟交易会”教学实践技能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与广西南宁才金公司合作共建了会计手工实训室,与金蝶(中国)软件公司合作共建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投资与理财专业与深圳国泰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投资与理财实训室;电子商务专业与奥派信息产业股份公司共同建设了移动商务实训室。
2012年,由专业群各实训室联合建设的“经济贸易”实训基地获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
六、“商品模拟交易会”实践教学成效
(一)课堂与商场、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通过实训,学生比较直观地亲身体会到组建成立公司应办理的工商注册登记应准备的材料和到银行开户应完成的相应手续,真正感受到作为出纳到银行办理转账结算业务的基本流程,也认识到办理支票结算应加盖的“银行印鉴”是什么概念。而作为运输公司在接收运输业务时该填写的托运单和运费计算、开发票,以及运送货物应注意的事项等,通过实地操作后让物流管理专业的同学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作为运输企业在货物配送上该注意的细节。而作为担任银行工作人员的投资理财专业同学也更深刻理解作为信贷员该如何审核资料控制放贷额度,作为柜台工作人员如何办理客户的转账结算业务。
(二)过程与结果、成本与利润高度融合。以“目标利润”等工作业绩为导向开展的营销活动,促使学生明白价格决策的重要性,业务部的学生和财务部的学生共同完成采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的决策,大家在工作过程中能形成一个凝聚力较强的团队,共同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参与市场询价、业务洽谈、签订买卖合同、商品成交开具发票等市场经营活动获取利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学习气氛活跃。特别是营销、策划、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写广告、策划、谈判等。有的学生直言参与这个活动让他们掌握到了很多原来不曾了解和接触到的东西,懂得了其实做营销不是简单的跑业务,还要了解法律、政策、管理和财务知识才行,电子商务的学生通过这个实践教学活动更是激起了创业的想法,他们纷纷表示要自己创业开办公司。
(三)理性与感性、实践与技能相互结合。通过实训实战操作,学生对业务办理流程有了感性认识,也掌握了在每个工作环节有关原始单据的填写方法和填写要求,并对各联单据的用途和传递有了深刻的了解,弥补了以前在上专业理论课程上只看单据,而没有真正动手操作的不足,通过自身的填写和传递,对原来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是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完成发票的开具,支票的签发,出库单、入库单的填写、传递和审核,进行财务核算,让他们领悟到作为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加严谨细心,不能马虎大意。
(四)岗位与团队、个人与社会高度融合。该综合实训项目是由多专业的同学共同完成的,同一家公司也是由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商业公司开展的经营活动必须跟运输公司、银行、公司等产生联系,因此单位跟单位之间、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因经济往来产生的经济纠纷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协商解决,部门之间产生的矛盾,如何引导学生处理好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也是我们在实训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一个工作任务。
七、实践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自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商品模拟交易会”以来,取得下列推广应用效果:
第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本成果主要是在本院经管类专业推广和应用,直接受益的经贸类专业学生人数达14000多人,间接受益的管理类专业学生10000多人,整体提高了经贸管理类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专业群中会计电算化专业2013年获自治区特色专业立项建设,市场营销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为国家骨干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专业。会计电算化教学团队被确认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业群建设完成院级精品课程3门,超星慕课2门。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参加第四届、第五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加院级信息化比赛获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参加区级信息化比赛获二等奖1项。学生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从2010年至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等赛项获奖10余项。
第二,推进了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校内新建了投资与理财实训室、淘宝创业实训室和移动电子商务实训室。校外新建了3个紧密型实训基地。探索和实践的“准员工式2+1”人才培养模式受益学生人数达2000人,电子商务专业的“杭州赢动订单班”、会计专业的“南宁才金订单班”相继成立,这种良好的校企合作共同育人模式在全院的经管类专业中迅速推广,带动了相关专业的发展。
第三,通过校际交流与互动扩宽了成果的影响力。近年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物资学校、广西银行学校等区内多所高中职院校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参观“商品模拟交易会”并与相关专业进行交流,较好地促进了专业群各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八、体会与设想
(一)体会。经过5年多的实践,专业群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在“商品模拟交易会”中开展专业工作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专业群各专业的毕业生在广西的南宁、防城港、北海、钦州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3%以上,就业质量得到改善和提升,成为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二)设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尽管我们以“商品模拟交易会”为载体,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但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商品模拟交易会”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还不够,我们计划购买跨专业综合实训软件来充实整个实践教学内容。又如市场营销专业、营销与策划专业、会计与审计专业还没有专业的实训室,也没有专业的实训软件,还有各专业的师资不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专业群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铺好路、搭好桥。
关键词: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对创业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探索,尤其是发达国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美国的创业教育做的比较成功。该国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了就业与创业课程,让学生在入校时就建立的就业与创业的理念。美国的基础教育中所涉及的创业教育旨在提高职业兴趣,校方在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职业技术技能进行学习。还有德国的创业教育做的比较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德国的创业教育中,将高校作为创业者的熔炉,给校方施加一定压力定下创业目标,规定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可以实施自身的创业。日本的创业教育趋于大众化,学生在高中开始接触创业教育,渗透于职业技能教育中。20世纪末,我国在高职教育实践中也开始逐步探索创业教育,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大致可归纳以下三种形式:1.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素质为主;2.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主;3.综合型创业教育。高职会计专业也不例外,通过以上三种形式来实现创业教育。
一、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涵义
所谓“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是指针对传统高职会计课堂教学及校内外实训存在的弱点,笔者提出“创业模拟、创业实践、创业服务”的“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理念,以其通过技能递进式的、从模拟到创业服务的分层式教学及专业技能实践,使得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得以更好的实现。将成立的“创业模拟”兴趣小组、“创业就业工作室”、“投资理财咨询公司”运用于创业教育教学实践。让学生在递进式的、难度逐步提高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平台中接受创业教育,同时开展社会服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
(一)建立并引入创业课程体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拟借鉴国内外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优秀经验,尝试着从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保障这四个方面来探究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并使之有机的融入到已有的课程体系中来。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很好地将其运用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创业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二)成立会计专业“创业模拟”兴趣小组
通过开设“企业经营技能实训”课程,组建创业兴趣小组,开展企业之间运营模拟对抗,实现“三层次”创业教育平台的第一层教学实践,即“创业模拟”层。“企业经营技能实训”课程即ERP沙盘模拟,它是一种行动导向式教学,以“做”为主,做中求“悟”,“悟”中治学。课程的实施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代表一个公司(相互形成竞争对手),每组6名同学,每人承担不同角色。在6个年度的连续经营中,每个公司依据自身对市场的预测以及其他各组对手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公司战略方针,整个过程涉及争取订单、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的规划、产品交付,成本核算以及报表编制。企业经营技能实训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体验工业企业中的整个业务流程,从而学会立足于管理者对公司进行管理和运营,为企业出谋划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成立会计专业“创业就业工作室”
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校园范围内以学生二手物品的买卖及置换业务开展创业实践,建立准公司化运作体系,以学生管理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实现“三层次”创业教育平台的第二层教学实践,即“创业模拟”层。二手物品的买卖及置换过程中,综合的考察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比如,买卖涉及到对资金管理和运用,如果学生对会计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企业管理知识掌握不够,将很大程度影响企业的运营,很有可能造成收不抵支的状况,导致“创业模拟”的失败。
(四)成立会计专业“投资理财咨询公司”
成立会计专业“投资理财咨询公司”,开展会计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创业服务”,在真实的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深化会计专业技能的运用,完成“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投资理财咨询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记账、税务筹划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会计专业的学生完全融入于真实的社会工作中,感受和体会会计类相关工作的特点。
科学构建“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体系,关键是成立并运作“创业就业工作室”,积极开展投资理财咨询公司社会化服务实践活动;同时改革课程设置,令创业理念融入其中,使之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由此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企业经营及创业意识,毕业后即能为企业所需或能进行自主创业,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三、搭建高职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搭建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使学生接受的创业实践教育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业能力,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对接”。会计专业“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搭建可以促进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会计专业教师可通过创业教育平台带领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在实战中弥补课堂上会计理论知识不能与实践相结合的缺陷。在创业教育平台的构建中成立了会计专业创业就业工作室,可进一步推动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此外,该平台的构建还可以促进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可逐步实践将创业课程引入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更好的实现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并不罕见,为了更好的发挥财经类学生的专业优势,学生通过“三层式”创业教育平台的历练,能够很好的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创业的能力,从而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如果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都能形成创业的氛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并将有力推动神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应用型大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因此,金融专业的教育应将专业知识和执业能力结合。也就是说,金融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安排必须是基于金融行业人才需求而制定。首先明确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再根据这些岗位确定需要达到的执业能力,通过了解执业能力来确定所需掌握的专业理论与知识,从而在此基础上设计需要开设的实训课程。以银行信贷岗位需求来分析,信贷岗位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信贷业务流程及操作,因此信贷客户经理有必要清楚商业银行业务的基础知识,熟悉贷款业务的规范以及信贷审核等内容。根据知识的延伸性和学习逻辑性,实训课程的设计和安排应遵循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知识———设计创新知识的逻辑,因此金融专业的实训可以建立逐步推进业务操作水平的四个层次,并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四个层次具体指:(1)基本业务操作能力培养层次,主要是以针对某项专业技能的单一性实训项目为主;(2)专业岗位素质培养层次,主要是根据企业实际运作,所设计推出的面向一类岗位的专项实训项目;(3)综合能力培养层次,通过模拟某类金融机构,设计的涉及多个岗位的综合性实训项目;(4)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层次,以面向整个金融市场,多家金融机构为目标的,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设计性、创新性实训项目(详见表1)。通过四个层次的实训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基本的业务操作培养,进一步进行岗位素质培养,再逐渐过渡到综合业务能力的掌握,最终通过一些设计性创新性的项目训练,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校企合作搭建“实战驱动”的金融实训教学组织形式
实训教学组织形式即采取何种方式完成实训教学内容,达到相应的实训教学目标,也是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目前来讲各个学校开展实训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实际情况而选择。实训教学组织以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应以“实战驱动”为基础,设计安排实训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实战”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为指导,再结合上述四个层次递进能力培养的实训设计思路,教学组织形式应包括基础性业务实训、机构岗位实训、综合创新实训及实战演练创新实训。实训项目依托金融专业理论课程而进行,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金融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例如,在商业银行实务课程中安排有柜员基本技能、银行账务处理,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中安排有股票投资技巧及操作等单一实训项目。此类单项实训项目作为相对应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主要由专业教师完成,涉及到操作性较强的项目可以由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通过实训项目的练习,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课程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学生想通过一般的假期实习是很难进入到金融机构具体岗位进行操作练习的。目前来讲,最好是通过校企合作特色班的实训环节来进行。近年来,应用型大学为更好满足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逐渐探索各种模式的校企合作特色班。校企合作特色班强调的就是与行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因此从教学计划的修订到教学组织的实施全程都是校企双方协同进行的。以银行特色班为例,学校与银行共同制定好教学计划、根据合作银行单位的需要设计一些特色的教学内容。通识课程由专业教师执教,专业教学内容由合作银行派遣银行相关岗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讲授。同时在完成校内教学部分,将由合作银行单位安排在银行进行阶段实训,考核合格确定录取为银行员工之后还有岗前培训。随着金融业的竞争加剧,金融机构对金融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应用型大学金融专业人才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有的机构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的学生一毕业就可以上岗,大大缩短了企业岗前培训的时间,节约了企业成本。在此要求下,金融专业可在银行、证券、理财等资格培训融入实训体系,通过金融资格证书培训平台,组织金融各类机构的基本技能实训。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推动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学科竞赛活动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因此通过学科竞赛活动,指导老师可以对部分有兴趣也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指导,这些综合性、创新型的实训项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金融理财规划大赛,需要参赛队员在预设条件下,设计合理的理财方案。这其中需要对财务分析、证券投资、投资组合及税收筹划等内容进行综合应用,因此,参与比赛的同时也是综合实训及创新实训的过程。实训基地对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的开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金融专业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在实训建设过程中不可能照搬工科类或其它专业的实训模式与方法,应结合金融市场中的银行、证券等职场特点与市场需要。校内实训基地可以金融市场综合实训平台为基础,仿真模拟企业在金融市场的各种金融业务活动,例如企业上市、银行存贷业务、证券交易等。从而形成一个多专业协作、资源共享、真实有效的校园微型社会经济环境,引导学生在“干中学”,努力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托对外合作的金融机构或上市公司,通过完善的合作形式,由基地企业安排学生以顶岗实训的形式进行。在实训过程中,完全服从实训单位的安排,由单位实训老师指导其实训活动并进行考核评价。
校企合作共建“实战型”金融实训教师队伍
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在高等院校教学中与理论教学居于同等重要地位,它既是理论教学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也是传授学习方法、技能与经验的教与学的过程;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目前,部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尽合理。基本上都是先上理论课程,再上实践课程,实践课程仅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和验证,学时少,内容老,多数安排在理论课之中,大多是以实训室、教室为主要场所进行的实训、操作。在实践教学中认知实验、验证实验过多,体现知识综合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考核方法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践知识,也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实习、实训方面,我国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氛围和机制,实践教学条件尚不充足,通过关系依托少数企业来安排学生的实习,难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被认为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关键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以就业为导向,以未来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才能保证就业渠道的畅通。
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学期间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锻炼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在毕业找工作时不被录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1.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对高校的实践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更加重视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对高校的学生实习和实训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不愿让学生真正深入生产一线,介入企业生产运行的核心过程。尤其是近几年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招生数量迅速增长,对实践教学场所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企业不愿接纳学生去实习。另外生产实习、毕业实都安排在大四年级进行,学生由于考研、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对实习投入缩水,实践能力培养效果受到影响。
2.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实习是通过深入生产企业实际进行观察和学习,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来完成的。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对所指导的学生逐一跟踪检查,学生实践成绩的评定一般根据出勤情况、实习中的表现,最后上交实训报告或小论文判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忽视了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协调能力的培养。
3“.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足。
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对指导教师要求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各高校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过去绝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从校门进校门,没有参加过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不足。
案例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厚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能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没有在企业真正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经验,因此对案例的现实性缺乏把握,在指导实践实习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
三、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专业实训(财务基本技能实训、纳税筹划模拟实训、公司理财综合模拟)、ERP综合模拟实训及毕业论文四大块。财务管理专业应构建以现场形式进行的实习与实训,以财务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的模拟实训,以目标实现形式进行的毕业论文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基础实训。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校内基础实训一般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相关课程结束后进行。具体包括有:
(1)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初级会计课程结束后。实训内容有账户的设置方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薄和基本的财务报表编制等。通过实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熟练掌握财务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有关企业基本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财务管理基本技能实训。
安排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结束后2周时间。实训内容主要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衡量以及财务基本函数的计算机操作。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利用电脑系统地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财务计划模型设计、财务预测模型设计、财务分析模型设计等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财务分析实训。
安排在财务分析课程结束后或在课程中进行。分析内容有资产负债表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业绩评价等。通过实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报表中的各项数据所代表的意义,用全面正确的财务分析方法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经营能力的高低及企业发展前景,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4)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实训。
安排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束后。通过本实训,使学生能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网络工具,熟练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单位财务日常业务工作,并能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财务信息的录入、信息存储、财务数据分析和报表编制等。
2.专业模拟实训。
(1)纳税筹划模拟实训。
安排在税法、税收筹划等课程结束后进行。通过本项实训,使学生掌握各税种的税法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以及纳税申报的全过程。站在纳税筹划师的角度,为指定的企业进行纳税筹划,使学生对纳税筹划的全过程有亲身的感受和了解,具备一个企业的纳税申报与涉税事物的处理能力。
(2)公司理财实训。
公司理财实训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主要包括资本结构决策、筹资决策、项目投资决策、证券投资分析、营运资金、利润分配、全面预算、财务分析、并购与重组等内容。通过该实训,使学生将已学过的理财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财务管理实际工作,巩固已学知识,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3)ERP沙盘模拟综合实训。
ERP沙盘模拟融角色扮演、情景分析和决策判断于一体,实训的内容模拟企业实战,会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通过实训,学生可以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扮演一个财务管理师的角色,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从而提高学生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判读与应用能力。
3.校外实习及毕业论文。
校外实习主要有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生产实习,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巩固、深化的过程。通过生产实习,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业务的能力和技巧;以扩大视野、增强认识,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规定的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适应能力。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重要教学和实践环节,是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结合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评价,探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出改进建议和方案,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社会调研和实践。
通过社会调研和实践,可以加深理解有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财务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理论发展前沿,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综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解答问题能力。
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具体做法
1.树立新的实践教学理念。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培养财务管理专门人才。一个合格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熟练掌握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较强的运筹帷幄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途径,需要按照学生技能形成与发展的自身规律,并根据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技能逐步养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视对实践成果的考评。
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是量的积累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不仅要重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在实践及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既要有量化考核,如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字数,是否准时完成实践项目等;又要有质的考核,如实践内容的真实性、实践报告或小论文的完成质量等。考评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如可以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进行;可采用以学生取得的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国家及省级证书折算成学分,代替相关课程;也可采用现场演示、让学生进行实践成果的介绍及现场答辩等方式,全面考查实践教学的情况。
3.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求较高,既应具有丰富的财务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解决实践教学师资问题,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或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或在相关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兼职;建立实践教学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
4.充分、恰当地利用案例教学。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 da li,Tang yan fei. O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e and Dynamic Curriculum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ization,the excellent course in Hainan Province for 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4期;
[7]杨克泉.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 J ] . 财会通讯, 2006( 8) ;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
(一)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关职业所应具备的本领,是履行某个职业角色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行动的总和。职业能力是就业的基本条件,也是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是它由多种能力复合而成的,从能力内容看包括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能力性质看包括了职业关键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从事一定领域的工作或者可以处理好特定行业事项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依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关于人的能力的划分,可以认为专业能力是由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组成。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职业特定岗位独有的能力,通常与进入这一行业所需要的职业资格相联系,适应面很窄,但有一个职业就有一个特定的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以各大类行业为基础,从各类行业的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可通用的基本能力,可适用于这个行业内的各个岗位或工种,适应面比较宽。职业关键能力也称核心能力,是劳动者从事任何一个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它是专业能力之外的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需要的能力,是伴随劳动者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称为“8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从其内涵和特点分,职业核心能力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包括“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知识、信息和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属于基本发展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流、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能力,是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会计职业能力会计职业能力是从事会计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以及行为的综合表现,。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适应会计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是具有复合能力的,既具备满足各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会计专业能力是会计人员能胜任特定岗位和行业相关岗位工作的根本能力,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软件应用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会计核算能力是指准确对常规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功。财务软件应用能力是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是运用专业知识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预测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面对复杂或不确定的交易与事项,依据法律法规和职业规则,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辨识并做出处理决断的能力。在这四项能力中,前两项是专业基础能力,可以通过学校的反复训练培养,后两项是专业提升能力,除了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外,更多需要在实践中积累获得。除此之外,会计人才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还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主要指根据工作需要持续自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分析、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会计文案写作能力,从企业财务战略出发、依法处理突发或非常规会计事件的能力,在团队工作中能有效交换观念、思想、知识等信息,与其他成员相互配合以共同完成任务或行为的能力,在与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打交道中,具有较强的沟通合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与本科院校侧重培养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同,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要明确会计职业能力的构成与内容,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本着务实与战略相结合的思想,将企业元素融入实践教学,按照真实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递进式层次化实训项目,完善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无缝对接。
(一)构建多重融合的实践教学三大子体系以制造业企业为学习情境,以训练扎实的岗位操作技能为基础,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育与养成,按照会计核算工作流程组织实践教学,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三大子体系: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以面向中小企业为主要就业领域,以培养能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纳税、审计等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岗位技能和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形成直接上岗与升迁岗位相融合的实践教学目标。该目标体系既兼顾了会计特定岗位技能的训练,又重视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会计“银领”人才需求。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会计职业活动,融合手工与电算、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重组实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形成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包括以下构成要素:①会计基础技能:着重解决证、账、表等单个操作技能的局部行为向连贯行为的转移;②会计岗位技能:解决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从连贯到熟练的转变;③会计综合技能:解决会计职业能力从熟练到自如的转变。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将认知实践、课程单项实践、综合模拟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融入整个实践教学,形成工学结合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3、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以会计职业能力认定为中心,融入会计资格证、会计技能抽考、会计技能大赛等考核标准和方式方法,建立会计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形成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重视职业素养考核,建立学生自评、教师考核、社会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
(二)设计实践教学的三种形式,实现会计职业能力能力进阶发展通过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仿真实训和顶岗实习三种主要实践教学形式,完成从学生到会计的角色转变,实现零距离就业。通过三阶段、三种形式进阶式培养,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习———工作———学习”的循环交替中,完成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推进职业素养不断提升,体现职业能力递进式发展的规律,最终将学生培养为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能核算、懂税法、会理财的高端技术技能会计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保障
(一)实训条件建设为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同时解决会计行业实践性强与难以成建制接纳大批学生到企业财务部实习的矛盾,必须加强校内实践条件建设。1、综合仿真会计实训室建设———综合仿真会计实训室是通过仿真企业环境,模拟实现企业财务会计手工作业流程,培养学生在仿真性的环境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可控制性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室软硬件设施至少能满足会计专业学生《出纳实务》《会计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教学的需要。通过实训,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企业全过程的会计核算工作,掌握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技能,全面掌握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是在一个被企业广泛应用的软件环境中,利用系统、仿真、循序完善的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对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全过程的介绍,并提供分阶段和综合的实际操作训练。实训室软硬件设施至少能满足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一体化综合实训》等课程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能力、账套初始化能力、日常业务处理能力、月末转账处理能力、对账与结账能力、财务报表的设置与数据处理能力、工资系统的管理与核算能力、固定资产系统的管理与核算能力、购销存业务系统的管理与核算能力,使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的处理各项会计业务,毕业之后有能力直接上岗工作。3、财税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财税一体化实训室利用不同功能的软件并将金税工程、网上申报系统引入实训课堂,以虚拟企业管理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企业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重点培养学生单项的专业技能,包括: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填制、成本核算、速录、纳税申报、办理有关工商手续等。让学生以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为线索,针对某个特定系统的业务,独立完成业务处理。4、ERP沙盘仿真对抗实训室建设———ERP沙盘仿真对抗实训室主要服务于会计专业《ERP沙盘模拟和对抗实训》课程教学需要,同时可以培训学生参加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举办的ERP资格认证考试和比赛。学生借助ERP沙盘模拟整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运营的整体流程,理解企业由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所构建的决策系统,全面了解企业机构设置、职责及权限的划分,通过ERP沙盘仿真对抗,进一步深化和应用平时所学习到的财务和管理知识,提高应用科技手段管理企业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宏观规划、战略布局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优化高职高专人才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为今后学生的工作和就业做好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