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03: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培训机构的学生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主要成绩
(一)、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方向明确。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或培训项目设置符合社会需求。
(二)、师资队伍配备比较合理,形成了一定的培训特色。大多数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配备了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具有教师资格和符合任职条件的专兼职教师。多数培训机构各有所长,形成了以美术、音乐、舞蹈、英语等专业为主的培训特色。在教师聘任过程中,各培训机构严格把关,聘任以接受了师范类教育的教师为主,并与教师签订了劳务合同书,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加强了制度建设,主办人责任意识增强。各培训机构均拟定了六个制度,即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安全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两个责任书,即与房屋所有者签订责任书,与家长签订责任书。通过各项制度约束要求,增强了主办人依法、规范办学的意识,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效益。
(四)、教学环境进一步优化。多数培训机构教学、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布置得体,文化氛围较浓厚。如智杰教育、神墨培训中心教室光线明亮、布置新颖大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而且在过道设置了培训机构的简介、管理制度、教师风采、学生作品等内容,有较浓的文化氛围。
(五)教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多数培训中心在备课、上课、作业、考核等环节落实较到位。如美佛培训中心老师的教案环节清晰,结构完整,结合学生实际,同时制定了学生成长手册,且记录详细;智杰教育培训中心有自编的辅导教材,家长及学员反馈表;派乐哆培训中心检测试卷、成绩单保存完整,同时制定了培训中心管理日志;神墨培训中心制定了教师工作日志、家校联系手册、有校外活动方案及活动记载。多数培训中心均有教师学生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台账记载比较详细;教学计划、总结齐全。
二、存在不足
1、安全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培训中心有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但无专人管理,无管理台账,灭火器过期不知更换,摆放位置欠合理等。
2、绝大多数培训中心无财务管理制度及支出凭证。
3、多数培训中心资料零碎、不完整,未装订成册,同时有过期资料存在。
4、少数培训中心教学环境不够宽敞明亮,通风不够顺畅,教学设备简陋。
三、建议
1、开年时将年检通知和评估细则放至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群,便于各培训机构有所准备。
2、州发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评估细则较抽象,可细化成条,便于评估。
点击图标打开家校通APP;选择您对应身份进行登录,您是培训机构点击“机构登录”您是老师点击“教师登录”您是学生点击“学生登录”。
机构登录:
1、输入机构代码:机构代码是艺学给机构开通的身份标识;
2、输入手机号码:开通身份的时候填写的手机号码;
3、输入验证码:获取动态验证码并输入;
4、点击登录,到机构管理页面。
教师登录:
1、输入机构代码:教师所属机构的机构身份标识;
2、输入教师手机号码:教师在机构预留的手机号码;
3、输入验证码:获取动态验证码并输入;
4、点击登录,到教师管理页面。
学生登录:
1、输入手机号码:输入学员在机构填写的手机号码;
2、输入验证:获取动态验证码并输入;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19-02
一、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的存在问题
1.培训机构较为混乱
2002年,国家首次将心理咨询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这对我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心理咨询行业也被誉为“阳光职业”、“钻石职业”。社会各行各业对心理咨询师的旺盛需求,引起相应的培训机构纷纷“粉墨登场”,涌现出了一大批由高校、学会、个人或社会其它组织举办的心理咨询培训机构,颁发诸如心理咨询师、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师等各类各级培训证书。2001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颁布了《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但这个标准由于对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缺乏统一的认证制度,这也导致了各种培训机构“鱼目混珠”,培训质量良莠不齐。
2.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心理咨询教师严重缺乏,许多高职院校每万名学生只有一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而且这些教师多数还是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校医务工作等岗位转调而来的,仅有教育、医学或其它专业背景,缺少心理教育专业的系统培训。尽管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心理专业毕业生充实到了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行列,但对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无论是师生配比还是教师专业水平普遍不符合要求。
3.培训内容不够科学
第一,培训内容偏重心理问题方面,缺少发展性咨询内容。“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中对“心理咨询师”的定义,很容易使人产生错觉,即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要与有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打交道。其实,心理咨询,特别是高职院校心理咨询还具有发展性的功能,即帮助来访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提供指导和建议,例如学习方法指导、生涯规划制订、潜能开发等。而在目前心理咨询培训内容中,绝大多数是关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处理等知识培训,很少涉及到发展性咨询的培训内容。
第二,培训内容偏重咨询理论和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人格因素,尤其是一些“未完成事件”对培训学员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培训不应只针对个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提高,还应该适当关注和考虑学员个人的人格特点、个人精神成长方面可能对培训效果及其个人专业发展造成的影响[2]。
第三,培训内容缺乏“中国特色”。由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中西方人在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对心理问题的理解和体验上均存在明显区别。比较国内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材,主要介绍心理咨询的西方理论与技术,缺少了本土化的内容,这种完全“拿来主义”的做法,往往使学员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践中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这就造成了国内心理咨询中的一个滑稽事实:一个中国人用西方人的头脑来帮助另一个中国人[3]。
4.培训方式单一
现有培训机构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大部分是面授教学,也有开设远程网络或函授学习的,培训时间平均两至三个月,多数都是围绕考试而培训,实行题海战术,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心理咨询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都是以知识灌输、死记硬背形式进行的,很少有咨询实践和案例引导等,培训方式成为清一色的理论讲授,学员只要通过考试就可拿到相应的咨询师证书,几年后便可继续申报更高一级的证书。这种培训方式直接导致了心理咨询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张宁教授的调查表明,我国现有心理咨询师真正合格的仅占43.09%,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依次为:不普及,质量和效果不好,不方便等[4]。
5.督导制度不完善
咨询督导是心理咨询师培训或实习阶段必经的过程。所谓督导,是指在有经验并具备一定资历的督导者对初学者或经验欠缺的咨询师在临床咨询中通过观察、反馈和协助的方式进行指导和评估的过程。英国在关于咨询的“伦理和执业规范”中明确规定,咨询者在从事咨询前必须获得相应的能力水准,必须维持经常的专业进展,同时必须接受常规的督导。而我国心理咨询师经培训并考试合格即可获得资格证书,很少经过督导的培训过程,缺少了“督导下的临床实习”这一重要环节,这对心理咨询教师培训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缺陷。
二、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教师培训的对策
1.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教师培训制度
首先,加强对心理培训课程的政策指导。英国在心理培训课程的鉴定上,明确规定所有的培训课程都必须含有九大要素,即入业政策、理论、技能、个性发展、职业发展、咨询实践、督导、测查和评估。正是这样的指导方针推动和调整着英国心理咨询实践的良性发展。
其次,加强对心理咨询培训机构的资质鉴定。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整顿心理咨询培训机构,规范培训机构的教学、督导等培训行为。同时授权权威机构及学术组织,对培训机构开展资质鉴定。
再次,加强对培训师资的资质审查。学界专家指出,心理咨询培训师资需要有相应学位、专业资格和执业执照,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实践、培训工作,并在业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因此,对于培训师资的资质要求必须予以明确,并开展相应的认定或注册工作。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独具特色的东西方文化融合,使其教育教学发展别具一格,有颇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高职教育方面,其学生管理经验颇具启示意义。
人才培养方向的市场化。为市场输送合格合适的劳动力人才是香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目标。香港的职业教育紧密围绕人才市场的需求,各种院校和机构的课程设计、内容、教育教学方式等,都是围绕着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制订和实施的。在香港,负责职业教育的是香港职业训练局,训练局下属20个训练委员会和8个一般委员会通常每两年对各个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现行职业教育规模、办学方向、课程内容作出客观检测和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征求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的意见。这不仅可为各职业院校或其他办学机构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等提供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求学者选择专业和课程,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率。从委员会多年的调查结果看,香港人才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操作工和服务人员。因此,香港职业教育的重点是技工课程,主要培养的也是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也可以整合教育资源,避免教育资源的不必要浪费。配合资历架构,职业训练局委托香港学术评审局进行院校办学质量评审和学科优势评审,以检验开设的课程是否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并通过评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教育资源,能有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灵活多变的办学机制。香港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教育模式方面别开生面。以市场为导向,一切按市场的要求来配置教育资源,有效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其一,职业教育大幅去行政化,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兼职教师较多,对场地的要求不是太严格。其二,办学格局多样,社区学校、职业技能学校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效分流,分担了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压力。
普通本科院校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据统计,2004~2005年度,香港有近1000所民办大学提供持续教育及职业训练课程。香港公开大学以及8所全日制公立大学独立设置、以自负盈亏方式运作的专业进修学院,提供持续教育及职业培训课程。全日制大学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不仅能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而且可以间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与质量,促进整个职教行业健康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政府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在香港,职业教育虽以市场为导向,完全市场化运营,但并不代表政府不参与其中。相反,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是,其所扮演的是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命令者、监控者。香港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引导以及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来实现的。这样既能避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过度干预,又能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另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也是香港政府实现对职业教育发展引导的一种方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政府始终以服务者的姿态出现,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营。香港职业教育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民办师资力量的进入并发挥巨大作用。一些大型教育机构形成品牌效应,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能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教学网店和教学资源分配。规范化的公司制管理,灵活多变的市场化运营,使其具备公办学院所不具备的各种特点,在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面也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大型培训机构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职业远景展望,对行业未来作出预期。学员能够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这些对于一个职业教育受教育者来说都是无比宝贵的。
注重实践与教学的结合。香港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发展,反映到职业教育界就是既注重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又能够接受理论化的教学方法,再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香港在职业教育方面走得更远。在实际教学中,实际操作与实习检验是必不可少的,强调与实际的结合,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及临场突发应急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香港职业训练局秉持与行业无缝对接的理念,建设高标准的实训室,实现了学生实训设备与企业对接,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在实训设备的投资方面,除政府资金投入外,主要是各教育机构的自行筹资,以命名楼名的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且设置冠名年限。
香港高职学生管理的启示
明确市场需求。高职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一切工作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要明确要求,回归高职教育的本质。及时跟进市场调研,优化教学课程设置,满足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市场需求与自身发展的双赢。
革新教育教学机制。高职教育以教为主,而不是以管为主,应革新对当下内地高职教育的管理体制进行革新,优化资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耗费在庞大的管理体制上。对教育方式、地点要进行创新,不能只囿于学校一点,要引导学校走出去,学生走进来,双向互动、双向沟通,实现学生的进步与学校教育机构的发展共同前进。
合理规划全日制公立大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有极其明显的区别。应对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参与高职教育重新认识、重新规划。高职教育以面向市场为主,这就从本质上决定了其不能按照大学本科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而应在保持高职教育特色的同时,吸收借鉴普通本科教育的优点,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政府应以引导者、规划者的形象出现,改变命令式、行政式的规划,代之以服务性的引导。同时,应继续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当前我国内地高职教育投入长期不足,学生实习设备紧缺,现存设备也存在老化、破损问题,短期之内,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仍是高职教育的最大资金来源。
随着家长及学生的教育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最近十几年来,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现象在我国已随处可见。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放任不管,中小学生校外补习必乱象丛生,教育的不公平必将持续加剧,进而影响整个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是摆在政府、教育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要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必须先明确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本文从中小学校外补习的主要构成要素出发,回答了规范管理中小学校外补习应由谁来管理、管理什么与怎样管理的问题。
一、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
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学生、教师与补习机构。学生是指参与补习的中小学生。如果从学生所补习的内容分,又可以把学生分为三类:一是为通过专业等级考试而补习的学生;二是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补习的学生;三是为提高学科成绩而补习的学生。教师是指为学生补习的人员。从来源不同,又可以把为学生补习的教师分为三类:一是中小学教师(本文提到的中小学教师都是指公办学校的中小学教师),二是补习机构聘任的专任教师,三是补习机构临时聘任的教师。补习机构是指为学生补习而成立的组织或场所。从补习机构的合法性来看,可以把补习机构分为两类:一是经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二是没经行政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其中第二类又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有一定规模,但没经审批的培训机构,还有一类是个别中小学教师或其他人员自行组织的小规模辅导培训。
二、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基本要素与中小学教育的构成要素类似,但细分,构成中小学生校外补习的要素要复杂得多。从这个角度看,规范管理中小学生的校外补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远比管理中小学教育复杂,并且它又是新兴的行业,或者说市场,管理无经验可循,行政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更是缺少管理市场的经验。所以,规范管理中小学生校外补习,不能笼统地制定几项政策、采取几条措施,而应在全面调研、深入细致的分析基础上,针对其构成要素,分别探索、创新管理方法。
1.规范管理参与校外补习的中小学生
这里谈及的中小学生管理,着重点不是研究如何管理学生在补习期间的学习,而是说要通过管理,消除学生跟风式的补习、消除违背学生意志的补习、消除加重学生负担的补习,让学生的补习更有序、更有意义。
管理参与校外补习的中小学生的主体是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促进中小学生有序、有意义地参与校外补习,必须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管理:一是改进中小学教学。教师要改革教法,让学生在学校更有效地学会学科知识;学校要改革课程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全面发展各项爱好与能力;学校要倡导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力争让学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学校教育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各项爱好特长在学校学习中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学有困难,也能得到老师的及时培辅,那么更多的学生就没必要参与校外补习。这样的观点,并不是排斥校外补习,而是说通过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参与校外补习的必要性降低,学生就会赢得更多自主的生活、成长的时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二是教师要真实、科学、综合地评价学生,为学生、家长选择适当的校外补习提供依据。中小学生参加校外补习,很多时候是家长安排的,家长是了解自己孩子的,但由于情感因素的干扰,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又是带有偏见的,家长安排孩子参加校外补习常带有随意性与盲目性。正由于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要对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最适合发展的方向做出真实、科学、综合的评价。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学生有愿意或家长要求学生参加课外补习时,可以把老师的综合评价作为依据,选择、参加适合的校外补习,避免跟风式地、盲目地参与补习,避免家长强迫学生参与补习,也有利于补习机构能及时发现人才,有针对性对相关学生进行培养。三是补习机构与中小学校要相互融合,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补习机构的学习是相通的、融合的、相互促进的。这是当前最需要突破的问题,在许多人的脑海里,只有中小学教育才是教育,校外补习不是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事,校外补习的管理不关自己的事。中小学教育与校外补习之间隔着一堵墙,相互不往来。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在校外补习机构所学的知识可能表述不一致、衔接不起来,所学的方法、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可能各不相同、相互冲突。所以,融合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是让学生的补习有意义的关键所在。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要相互融合,首先,政府要把这两种教育看成一个整体,校外补习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补充,两种教育没有高低之别、贵贱之分;其次,校外补习机构与中小学校所使用的教材要通过统一的机构审定,所有的教材要成为一个体系;最后,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要建立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小学校与补习机构要就管理、教学、学生学习进行交流,保障学生在两处的学习信息是互通的,保证学生在两处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2.规范管理补习机构的教师
从教师的属性看,补习机构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小学教师,另一类是补习机构所属的教师。
中小学教师参与补习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到补习机构任职,另一种是自己在家里或租个小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管理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是教育主管部门。规范管理中小学教师参与补习,首先是个“能不能”的问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六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相关省市为了规范管理校外培训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湖南省就制定了《湖南省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其中就指出:“公办学校及其教师为民办培训机构组织生源并收受回扣、公办学校教师违规到民办培训机构兼职授课、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培训机构参股入股的,将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追究责任。”从这些法规、制度看,中小学教师是不能去补习机构任职的。所以,管理中小学教师去补习机构任职是简单的,只要教育主管部门让教师了解法规与制度,然后成立督查机构,对违规教师进行教育、处罚、制止就行。不过对于在自己家里或租个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师,管理起来就要复杂得多。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看,只要教师参与了营利性的活动就是违规的,但教师带几个学生在家里或其他地方补习,许多事实无法查,也无法查实,如有没有收费,是不是教师主动要求学生补习,甚至教师有没有组织学生补习等。也许正由于难查处,在一些地方的管理法规制度中就回避了这类情况,如,《湖南省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就回避了这一类情况,只明确在培训机构任职的教师将受到处罚。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对在自己家里或租个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师进行管理的政策依据,所以,目前很少见到管理这类教师的具体实践。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果想力求对在自己家里或租个地方带一个或几个学生进行补习的教师进行管理,笔者认为,只可能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教育,教师不能为了私利而强迫学生补习;二是严肃查处、公开处罚为了私利而违背师德的行为。如强迫学生参与补习;歧视不参加补习的学生;课堂上不突破重点难点,补习时再解决重点难点等。
补习机构所属的教师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补习机构聘任的专任教师,另一类是补习机构从社会(非中小学)上聘请的临时教师。补习机构是这两类教师的管理主体。管理补习机构所属的教师,一是要管好“准入”。不管是专任教师,还是从社会上聘请的教师,都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这一点,对于专任教师,补习机构还是重视的,但对于从社会临时聘请的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要求。认为只要有特长,如在歌唱、绘画、舞蹈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就可以把这样的人员聘为教师,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一个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素养,更重要的还需要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严格地说,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是不能走上教学岗位的。二是要管好“培训”。补习机构不能只是用教师,而要不断培训教师,促进教师成长。当前社会正规的教师培训并没面向补习机构,造成补习机构的教师培训的途径不多,这是迫切需要改革的。三是要管理好“稳定”。补习机构存在最大的师资问题,就是师资不稳定。稳定的教师队伍才能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要稳定好补习机构的师资队伍,政府与补习机构必须共同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政府要把教师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补习机构的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要一样能够评先评优、评聘职称职务;第二,政府要打通师资流通的体制,平等对待中小学教师与补习机构的教师,想办法让公办教师与补习机构内的教师相互流通起来,让补习机构的教师也拥有像中小学教师一样的身份;第三,补习机构要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规模,保障教师的工资福利;第四,补习机构要营造温馨、团结、向上的团队,给教师一个稳定而幸福的精神之家。
3.规范管理补习机构
补习机构有两种类型,即经行政审批了补习机构与没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对于不同类型的补习机构应有不同的管理办法。
管理行政审批了补习机构,要坚持“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理的主体,主管理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一是合理布局。尽管补习机构的发展与淘汰主要由市场的调节而定,但补习机构合理的布局,有利于区域内的补习机构合理竞争、有序发展。所以管理部门对区域内的补习机构的设立要有规划,按规划审批。
二是规范补习机构的办学行为。如要求补习机构严格按照一证、一校、一牌、一址规范办学,不得在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办学地点之外办学,不得擅自设立分支机构;补习机构开展办学活动所使用的名称必须同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相一致;补习机构应按照审批机关核准的章程,确保教育教学的质量;补习机构必须建立并完善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办学活动,不得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增设办学层次、类别、范围;补习机构不得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补习机构不能如“包学会、包过级、包考多少分”等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以此为诱饵吸引生源,骗取钱财;补习机构不能出现巧立名目收费、只收费不开票等违规收费问题。政府要把补习机构纳入到教育督导体系中,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对补习机构的办学行为进行督查,对补习机构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要严肃查处,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是科学评价。中小学生校外补习已成为一大市场,补习机构是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法则决定其发展与存亡的。但什么是优,什么是劣,不能没有标准,不能由补习机构说了算,而需要一个公正、科学的评价,评价的责任就是主管理补习机构的部门。所以,每一年度,补习机构的管理部门应从补习机构的办学条件、规模、师资力量、办学业绩、办学特色等方面做出科学的、综合的评价,并把评价的方法、内容、结果公布于社会,为补习机构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方向,督促补习机构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利益,也为家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补习提供可信的依据。
未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是非法的,但不能说没经审批,就不必管理,相反,而要加大力度进行管理。因为没经审批的补习机构教育质量难保证,有可能损害学生的利益,有可能扰乱补习市场,有可能给社会带着不安定的因素。审批了的补习机构在政府的相关法规制度中明确了由审批部门管理,没审批的由谁来管理?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地协调与配合,如由教育、人社、工商、民政等部门成立管理办公室,专门管理没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帮扶引导。管理机关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让这些补习机构的负责人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对符合办学标准及要求的补习机构,允许其按审批权限及法定程序补办相关手续,并在履行完民办教育机构设立相关审批程序后,颁发办学许可证。
二是要严查取缔。管理办公室要主动出击,深入到社区、街道、乡镇进行排查,不要等他人来举报,等出现了安全问题或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才去了解督查处理,对于不具备办学基本条件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的补习机构,一定要严肃查处,立即取缔。
在没经行政审批的补习机构中还有一类,它由个别中小学教师或其他人员在自己家里或租房组织的辅导培训,这类补习有些是由其他社会人员组织的,但更主要的是由中小学教师组织。这类补习有其特殊性,首先,隐秘性强,它不像正规的补习机构显山露水,但它又无处不在;其次,某个补习点的规模小,但从整个社会而言,它的规模又很大;最后,参与某个补习点的学生不多,但教师的收益不少。这类补习不正规,补习的质量难保证、收费没章法,参与补习的个别教师月收入上万,远远超过其工资收入。这样的现实降低了教师正常教学的激情与精力,给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这类补习确实需要管理,但如何管理,又难以找到有效方法。笔者认为,如果要有效管理这类补习机构,首先政府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做出明确的解读,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六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那么,教师是不是只要从事、参与营利性话动就违反国家规定?如果教师私自组织学生补习违反了国家规定,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私自组织补习的行为就是取缔、查处;如果不违反国家规定,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就只能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管理:一是要求教师高质量地组织好培训;二是尽力培育这些个体的培训,让这些还处在成长阶段的补习机构不断成长壮大,让补习这个大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来决定这些还微小的补习机构的存亡。
如何能制作出一份成功的简历,以增加在简历筛选中的胜算?如何能在不降低成功率的前提下提高简历筛选的效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求职简历表格版本,以供大家参考。
求职简历表格版本一:姓
名:性
别:女照片民
族:汉族出生年月:**.12.4证件号码:430421**12******婚姻状况:未婚身
高:167cm体
重:48kg户
籍:湖南衡阳现所在地:湖南株洲毕业学校: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学
历:专科专业名称:会计,企业财务管理毕业年份:2010年工作年限:一年以内职
称:初级职称求职意向职位性质:全 职职位类别:财务/审计/税务-会计
财务/审计/税务-财务/会计助理
银行-银行柜员职位名称:会计 ; 财务管理 ; 银行人员工作地区:湖南长沙 ; 湖南株洲 ; 湖南衡阳待遇要求:1500元/月 可面议 ; 需要提供住房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技能专长语言能力:英语 熟练 ; 普通话 标准教育培训教育经历:时间所在学校学历2007年6月 - 2010年6月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专科2007年8月 - 2010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本科培训经历:时间培训机构证书2007年9月 - 2010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自考工作经历所在公司:株洲冶炼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时间范围:2009年4月 - 2009年6月公司性质:国有企业所属行业:金融业(投资、保险、证券、银行、基金)担任职位:财务/审计/税务-财务/会计助理工作描述:1、凭证的制作。 2、登记总账,日记帐。 3、开增值税发票。 4、协助出口退税资料的整理和申报。2.熟悉会计的流程 3.熟练的运用办公软件离职原因:其他信息自我评价: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发展方向:作为一名财务专业人员,通过扎实学习《基础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我现已具有较强的财务处理能力,因此,我希望能往财务方面发展。其他要求:联系方式 求职简历表格版本二:姓
名:性
别:女 民
族:汉族出生年月:**年7月31日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已婚身
高:157cm体
重:52kg户
籍:广东广州现所在地:广东湛江毕业学校:华南农业大学学
历:本科专业名称:动画毕业年份:2012年工作年限:二年以上职
称:求职意向职位性质:全 职职位类别:教育/培训职位名称:美术老师 ; 班主任 ; 老师工作地区:湛江市赤坎区 ; 湛江市霞山区 ; 湛江市开发区 ;待遇要求: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到职时间:综合技能:专业能力:熟悉色彩、素描等传统美术表现技巧,有10年的绘画基础。精通Photoshop、Sai、AI等专业绘画软件。掌握Office办公软件。
综合能力:责任心、独立工作能力强,公文写作能力优秀,富有团队精神。扎实的美术教学经验,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教育培训教育经历:时间所在学校学历1997年9月 - 2002年6月澄海中心小学小学2002年9月 - 2005年6月澄海南翔中学初中2005年9月 - 2008年6月澄海华侨中学高中2008年9月 - 2012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培训经历:时间培训机构证书工作经历所在公司: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时间范围:2012年6月 - 2021年1月公司性质:国有企业所属行业:教育/培训/事业单位担任职位:美术教师\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主管工作描述:在职期间担任高校美术科任课教师,包括素描、色彩设计和创意绘画任课内容,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比赛及本系的海报制作宣传工作。期间兼任学生工作办公室总辅导员工作,内容为指导辅导员工作,组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活动以及班级管理工作,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以及电话回访工作。寒暑假期间负责学校招生工作,包括网络接待和现场接待。离职原因:婚后回湛江定居和发展其他信息自我评价:***年小学美术教师工作经验,获得小一职称。熟悉教育教学工作,负责全校美术组教学。熟悉掌握教材和教案的编写,并在学区进行公开课展示。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比赛获奖。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对于美术(素描,色彩,速写)等方面基础扎实。
熟练掌握设计专业知识和设计软件,如photoshop,flash动画等。有手绘及平面设计经验。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
发展方向:本人欲寻得一份与教育相关的工作,2012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画专业,拥有10年的绘画基础,熟悉掌握photoshop/3d max/sai等绘画软件。2012-2021年就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开学院,拥有2年以上丰富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期间策划和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大型活动,具有学生活动经验。我愿意以极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贵校的教育事业中去,您的选择是我的期望。其他要求:工资待遇合理,五险一金齐全,拥有培训和晋升机会。 求职简历表格版本三:姓
名:国籍:中国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畲族户口所在地:韶关身材:170 cm 55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6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贸易类:报关员、区域/分销经理/主管、工作年限:4职称:无职称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月薪要求:2000—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深圳东联报关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8-08 ~ 2009-03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担任职务:报关主管工作描述:负责出口报关工作。离职原因:公司搬迁公司名称:深圳昌宝利报关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6-11 ~ 2008-06公司性质:民营企业所属行业:交通运输担任职务:报关员工作描述:负责进口报关工作。离职原因:希望能接处更多新的东西。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广东白云学院最高学历:大专毕业日期:2006-07-01所学专业一:国际贸易与法律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2003-092006-06广东白云学院国际贸易与法律`2005-062005-11自学报关报关员资格证书2006-112007-03自学驾驭c类驾驶证2007-102007-11自学报检报检员资格证书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一般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职业技能:
熟悉进出口报关流程,对电子,汽车配件的进出口有较强认识。跟海关的沟通比较熟悉。 详细个人自传自我评价:
1.掌握各关区操作模式、及丰富的人脉关系;
2.掌握 国际贸易、货代、仓储、运输、报关 报检 进出口 运作流程; 3.熟悉 海关 加工贸易帐册操作(纸制和电子); 4.能有效管理库存和帐务处理; 5.能承受压力,稳妥处理客户投诉; 6.针对到货异常能积极处理安排申请赔偿; 7.熟练操作SAP,ORACE,MFG/PRO等系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培训;培训制度;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42-0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对组织成员的培训与潜能开发是一种维持组织发展,提高个体素质的手段,也是一种奖励利形式。在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背景下,培训是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开发辅导员智力,挖掘辅导员潜能,提升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优化辅导员队伍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对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培训的含义
对于辅导员的培训,《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简称“教育部24号令”)第四章第十七条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以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教育部下发的《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明确指出,要以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为龙头,以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逐步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已经受到重视并全面启动。
高校辅导员培训指的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根据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按照辅导员的职业需求,通过各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提高辅导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所进行的教育、培养和训练活动。对此含义的理解有以下四点:第一,辅导员的培训机构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校组成,构建不同层次的培训体系,培训机构对辅导员的培训应视为一项义务,全面负责辅导员培训的计划、组织、管理和经费开支等工作。第二,高校辅导员培训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为中心,目的是使辅导员通过培训而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熟悉学生管理工作规律并进而直接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第三,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内容是针对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特点,是一种向辅导员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知识和提高工作技能的继续教育过程。第四,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应根据辅导员的现实工作需要,按需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种类,分级分类别地开展教育培训,培训时间可长可短,既可有定期培训和短期培训,又可有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另外,还可有校本培训、校外培训和委托专业机构培训,同时,培训方法上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还应增加讨论、个案分析研究、考察调研、情景模拟等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实践环节。
二、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现阶段,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形式已趋向了多样化,有岗前培训、常规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和学历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辅导员职业需求,有助于辅导员的成长和发展。但是,各种形式的培训主要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以“研讨、个案分析、亲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偏低,这远远不能满足辅导员的培训需求,重视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助于辅导员在培训实践中优化能力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以华东理工大学实行高校间辅导员的相互挂职锻炼为例,通过签约每年互派辅导员进行一个月的挂职锻炼,这种挂职锻炼的体验式实践形式大大拓宽高校间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视野,在相互学习中积累工作经验,值得高校在辅导员培训工作中大胆借鉴和尝试。
(二)重培训,轻培养
培训作为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已经成为共识,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也不断为输送辅导员参加培训提供了平台,但是培训与培养并没有合理的链接,主要体现在:一是培训工作随意性大,不能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进行分层次的培训,不利于不同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二是培训内容不够系统,针对辅导员实际工作和工作难点的处理技巧培训极少,不利于提高辅导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是培训与考核不挂钩,不利于检查参训辅导员的学习效果,并根据不同能力的辅导员来分配工作。由此可见,一旦培训与培养脱节,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培训的真正意义。
(三)重施教,轻需求
高校辅导员培训全面启动以来,虽然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地优化,但是仍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辅导员的培训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能满足不同工作年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对一些参加工作多年的辅导员,为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发展。他们更需要参加更新知识方面的深造培训,而现实这类的培训还得不到广泛的推广。二是不能满足不同专业背景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以医药院校为例,由于这类院校的辅导员也并不都是医药类专业毕业的,所以培训中有必要增加医药方面的背景知识,帮助辅导员了解所带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三是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校的辅导员的培训需求;如:师范类大学和商科类大学,两类大学无论是办学环境还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均存在差异,所以在这对两类大学的辅导员培训时就必须区别对待。
(四)重组织,轻实效
在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规划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纷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辅导员培训组织实施办法,为辅导员的培训搭建平台。然而,反观当前辅导员的培训现状,培训的效果仍不理想,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管理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对参训辅导员的学习、出勤、考核等参训情况没有详细的跟踪、记录与反馈,培训行为极不规范,容易导致“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无法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三、对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培训作为提高辅导员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每一位高校辅导员的权利,更应是辅导员的一项义务,基于当前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存在的种种问题,必然会妨碍辅导员素质的提高。而辅导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将直接决定和影响一个学校的学生工作,因此,完善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任务迫在眉睫。
(一)要提高对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的认识观念
我国高校设立辅导员制度已有50多年历史,经过50多年的发展,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党的路线、教育方针的传播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教育者,学生学习生活管理者三重角色。从人力资本角度来说,高校辅导员是国家的重要人才资源,是社会和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将会得到可观的回报,并惠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这需要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解决辅导员培训的经费问题;辅导员培训是一项长期投资,它的回报周期虽长,但综合效益巨大,从目前状况来看,要让更多的高校辅导员有机会参加各种不同层次的培训,费用问题仍是关键,所以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辅导员培训专项资金政策,通过物质性投入方式大力支持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第二,安排充足的培训时间;培训的效果与时间有紧密的联系,既然辅导员的培训是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培训时间的安排上应慎重考虑广大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保证辅导员有时间、有空间、有条件去发展和提高,这样既有利于调动辅导员的培训积极性,又可让辅导员安心地参加培训。第三,设计合理的培训内容;除了理论学习,培训内容还应不断优化创新,可根据不同层次辅导员的自身需求设计培训模块,重在解决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能力,可以通过引鉴国外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成功案例,开阔辅导员的工作视野,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
(二)把能力提升作为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重点
辅导员的能力是辅导员素质构成中的最重要因素,它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能力建设是增强辅导员队伍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根据新时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辅导员应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主要包括:一是教书育人的能力。这要求辅导员不仅要上讲台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而且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二是事务管理能力。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在事无巨细的学生事务性工作面前,辅导员应摆正工作重心,坚持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绩效。三是自我发展的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适应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就要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这需要高校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全面理解和认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深入把握工作规律,进而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和主流,高校辅导员还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因此,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培训,加强能力建设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要扩大培训规模,确保全员轮训
培训作为高校辅导员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方式,应保证人人有机会参加相应的培训。首先,要切实抓好新聘用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力争参训率达到100%,通过岗前培训让新进入辅导员队伍的人员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掌握一般的工作方法,为尽快进入辅导员的角色做好转变。其次,要突出抓好常规培训,不断提高参训率,通过常规培训帮助辅导员掌握工作规律,提高解决工作难点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根据学生工作管理特点,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选择与自己工作和兴趣相关的专题进行学习和指导。最后,结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实际,要大力推进骨干培训,创造机会让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突出人员参加国内、国外的多种形式的培训,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培养优秀人才,促进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方向发展。为鼓励更多的辅导员重视学历的提升,应加大辅导员学历培训,积极鼓励辅导员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
(四)要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完善培训制度体系
根据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工作年限、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多搞中短期的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强化岗前培训,推广骨干培训和学历培训,营造条件开展网络培训和远程培训,满足不同层次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需求。培训方法也应不断创新,多采用个案分析、互相交流、实地模拟等互动参与性强的现代培训方法,从偏重课堂理论培训向课堂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转变,将培训内容融入具体的案例和生动的实践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对现实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增强辅导员的培训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考评机制等制度体系,保证培训内容、培训进度、成绩评定等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应把终身培训、全员轮训等理念贯穿于高校辅导员培训制度的全过程,既让辅导员培训成为持续、发展的过程,又让每一位高校辅导员都享有参加不同类型培训的同等机会。
(五)坚持培训和培养相结合,健全培训管理制度
培训的有效性是辅导员培训的生命线,要保证辅导员培训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真正收到实效,应把高校辅导员的培训与转正、考核、晋升等挂钩,明确辅导员接受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培训动力机制,完善各类培训,建成高校辅导员全员轮训体系,把培训与培养相结合,逐步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转正,不经培训不提拔”。实行辅导员培训跟踪制度,加强培训证书管理,建立辅导员培训档案制度,高校要保证有专门的培训部门负责辅导员培训的组织、检查和建档工作,把辅导员参加培训的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高校辅导员年度述职考核和培养提升的重要考察依据。
一个职业是否专业,不仅要看是否有相关学科和学术研究作支撑,还要看它有没有专业的标准和专业的培训。辅导员培训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大对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力度,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应在具体的实践中深入探索和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完善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制度,从而全面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利伟.高校辅导员培训的问题与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12):92—94.
[2]漆小萍.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建设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