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直接投资的方式

直接投资的方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0 16:03: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直接投资的方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直接投资的方式

篇(1)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策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5.1; F752.0

从国际范围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无不把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作为调整和升级国内(或地区内)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重要战略任务。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不仅“走出去”远滞后于“引进来”,而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功能也未得到有效发挥。转变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功能,有必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明确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有效对接,使国内产业结构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必要首先明确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发展的目标。从目前我国情况看,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需确立以下目标指向。

(一)促进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

世界经济史表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其产业结构将依次提升,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总体上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从产业的部类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合理,顺应和反映当今产业演进特点及要求的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有不小差距,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第二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主要产业;从要素投入和贡献来看,国内产业还主要以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特别是高科技性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产业的发展阶段看,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从产品的附加值来看,低附加值产业是我国目前的主导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比较薄弱;从产业的特征来看,国内产业以厚、重、粗、大为特征的产业为主,反映科技发展最新成果,以轻、薄、短、小为特征的产业发展滞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极其紧迫任务。因此,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质量,应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也就是要依靠对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有低级向高级发展,不断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国内产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由厚、重、粗、大型向轻、薄、短、小型转变。

(二)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健康、较快的发展势头,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迈克尔•波特首次从产业层次研究了国际竞争力问题,他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或地区)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所反映出来的竞争能力,体现为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或现实利润率。波特还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取决于“要素禀赋状况”、“需求条件”、“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市场结构”、“机遇”和“政府”六个要素。其中前四个为内生(主要)决定因素,后两个为外生(次要)决定因素。这六个要素可作为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六个隐性指标。根据六个隐性指标判断,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只在要素禀赋中的廉价劳动力,以及需求条件方面具有较明显优势,其它几个方面不仅优势不明显,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劣势。基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对外直接投资,需要立足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要求,既充分发挥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又要弥补自己国际竞争中的短板,不断提升我国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另外,根据波特价值链增值理论,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可分解为许多相互独立的价值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还需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到产品内部的国际分工中去,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价值链的合作伙伴,做到在控制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以保持自己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同时,将其它不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适度转移到拥有竞争优势的其它国家,并从其他国家获取具有优势的价值链环节,以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强化对外直接投资正效应

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正面效应,又有消极的负面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的正效应主要有:从境外获取资源,克服国内经济发展与自然禀赋不足矛盾,解决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面临的资源瓶颈问题,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向境外转移传统产业,可在获取高于国内的海外投资收益的同时,将从传统产业释放出的沉淀生产要素用于支持高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通过对发达国家的技术寻求型投资,使国内企业能更直接、快捷地与发达国家在技术、管理知识等方面进行交融、沟通和相互反馈,提高国内技术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引导国内消费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关联度大的产业向境外直接投资,通过产业间供求关联、技术关联和竞争关联交叉作用发挥波及效应,推动提供相关投入要素和配套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获取境外投资收益,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从而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基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对外直接投资,需在努力克服或降低诸如加剧东道国和投资国重合产业间竞争,以及产业向境外转移而引起的失业、国际收支失衡等负效应的同时,努力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所带来的正效应。

(三)防范国内产业出现空心化

国内产业的空心化问题,是许多国家伴随对外直接投资而产生或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已有的产业处于衰退阶段,而新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新产业的发展不够充分,并且不能弥补已有产业衰退的影响,从而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至萎缩的局面。如果投资国过度地把原先位于母国的生产工序或整个生产流程移至国外,必然导致投资国整条价值链的缩减,从而将削弱母国原有的产业基础。与此同时,如果国内的基础研究,乃至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未能及时跟上,就无法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新的产业。随着低层次传统产业不断地向境外转移,当国内新产业的发展不能及时弥补已有产业衰退时,国内产业的空心化现象便随之产生,从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为防范国内产业的空心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需重视和加强教育和基础研究,通过培养人才和强化科技研究培育竞争优势,把科学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高附加值新产业的发展;同时,适时进行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为鼓励科技创新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为目的风险投资体系,分散或化解国内产业界的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转化的风险,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前预置或及时弥补传统产业转移后国内产业留下的空挡,以此拉动国内需求,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并利用后发优势创造对外直接投资新的产业制高点,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二、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区位布局

通常情况下,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同其产业选择密切相关。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或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投资的区位布局;另一方面,正确的区位选择又可以进一步强化投资国的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因此,调整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格局的同时,还需进一步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区位布局。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区位选择通常取决于投资者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因而可基于投资者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来调整和优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区位布局。

(一)寻求市场动因的境外投资区域

寻求市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旨在通过寻求和开拓国外市场,以解决国内某些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市场瓶颈问题。一般来讲,因国内市场需求规模狭小而发展受限的产业,主要是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夕阳产业,以及盲目扩张而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的新兴产业等产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不仅可以进一步延长国内夕阳产业等已经处于衰退阶段产业的生命周期,而且可以缓解国内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瓶颈压力。从整个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看,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种常态现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基于寻求市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既要充分考虑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国内产业存在的比较优势。虽然我国某些产业(主要是夕阳产业)已进入到产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其在国内的发展已失去比较优势,但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讲,我国这类产业大多数还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适宜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按照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边际扩张理论观点,当国内失去比较优势或处于比较劣势的某种产业(边际产业)对其他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时,扩大这类产业的对外投资,不仅可以扩大这些产业的产品市场,而且可带动相关产品和技术出口。同时,此类产业的转移还可以促使国内集中主要力量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换代。目前,虽然我国纺织、家电等行业国内需求已饱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国内处于比较劣势,但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发展这些产业不仅可以获得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而且引进这类技术比较成熟的产业能够有效满足当地的需求。因此,国内的这些产业适于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而对国内因盲目扩张而导致生产能力过剩的新兴产业,由于其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既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以抢占和开拓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市场的先机,也可在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便于获得发展新兴产业的先进技术。

(二)资源开发动因的境外投资区域

资源开发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旨在从国际市场获得稳定的资源供应,解决国家和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日趋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更好地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资源开发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者,主要是国内资源开采或资源密集型行业。从世界各地的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各国的资源丰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距,有些国家资源比较丰富,而有些国家资源相对短缺。因而,基于资源开发动因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自然是某项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看,国内企业较早涉足对国外资源的开采和开发投资,投资国外资源业目前已成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集中行业,并在区域选择上有不少成功案例。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加拿大投资木浆场,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在澳大利亚投资恰那铁矿,中国水产总公司在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投资渔业等,并且各自都产生了较好的效益,为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世界资源消耗量的剧增,国际市场不少资源正面临日趋紧张和短缺问题,许多国家纷纷把国内资源的开采和开发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对我国企业的进入和发展抱有戒心。面对日趋严峻的国外资源开发市场,国内资源开发企业“走出去”的区域选择,不仅要考虑投资所在国的资源丰富程度,而且更要充分考虑境外投资资源开采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等因素。通常情况下,当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选择投资开发某种资源时,可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成本低,且技术、资金等相对缺乏。如果利用我国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的技术、资金等优势,扩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源开发性投资,不仅可保证资源的正常、优惠和持续的供应,而且可带动国内相关技术、设备和劳务等出口。然而,这并不是要拒绝在发达国家进行资源投资。在某些资源极其丰富的发达国家。如木材资源丰富的加拿大、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等国家,可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渠道扩大资源开发投资。

(三)获取技术动因的境外投资区域

把获取先进技术作为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旨在获取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促进国内科学技术发展,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由于发达国家拥有世界最强的经济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不仅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资源投入大,拥有的技术研发力量雄厚,而且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领域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是当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基于技术获取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可选择在发达国家,并把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知识密集型等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投资重点。投资于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态,更直接地从发达国家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管理知识等,从而带进国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国内产业的升级换代。当然,投资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环节和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境外投资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投资环节的选择,既可以在产品制造、技术服务环节,也可以在技术开发或产品研发等环节;投资方式的选择,既可以采用在发达国家新建、收购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联合开发等不同形式。就具体投资方式而言,尽管各有优势与缺点,但一般都能较好地达到获得技术的目的。比如,在发达国家新建高新技术产业,可利用当地人才优势和技术条件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从而获取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高新技术;通过收购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企业,通常可以获得直接使用被收购企业软件、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的权利,获取产品制造等技术,达到提升国内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目的;通过直接收购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研发部门,不仅能够节省大量初期研发费用,而且可利用已有设备及研究人员在比较高的起点上进行研发,缩短技术开发周期,提高技术开发效率。因此,立足于我国实际,积极向发达国家开展“研究开发型”投资,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学习效应,能够较好地获取其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进技术。

(四)规避风险动因的境外投资区域

出于规避和防范风险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旨在预防和化解国内产品出口遇到的风险,以及把对外直接投资可能面临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通常情况下,国内产品的直接对外出口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进口国采取关税特别是非关税贸易壁垒等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的威胁。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日趋盛行并充满不确定性。在此形势下,可把规避国内产品出口风险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的重要依据。当某个国家对进口我国产品存在着进口许可证或原产地规则等限制时,为了扩大对这些进口国的产品出口,国内企业可以选择在第三国投资设厂的方式,利用第三国的进口配额达到避开贸易壁垒扩大对进口国出口产品的目的。例如,为了避开欧共体高额的关税和进口配额的影响和限制,香港上海针织有限公司在英联邦成员国毛里求斯设立服装厂,产品全部销往欧洲,进入国际市场。另外,国内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也不一样。其中,非制度因素和制度因素是影响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主要因素。非制度因素包括当地的资源禀赋状况,政局稳定性,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亲近性,基础设施状况,劳动力素质高低,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产品销售的现有市场以及潜在市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制度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制度安排、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企业运行的便利性等。因此,基于风险规避动因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选择,还需要充分考虑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非制度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对不同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上,除了要考虑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非制度性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政局稳定性等非制度性因素,尽量把当地可能产生的政局动荡所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低。而在制度性因素中,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和对外资持欢迎态度最为重要。因此,为了降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国内企业可优先考虑在自由开放程度较高和对外资持欢迎态度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

三、调整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格局

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格局不尽合理。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过于集中在初级产品产业领域,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投资相对比较缺乏;过于偏重对国内连锁效应弱的产业的投资,而忽略对国内连锁效应强的产业的投资;境外投资企业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偏多,生产性企业和金融服务性企业则偏少。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分布格局的这一现状,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调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格局,须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相一致,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导向来推动。

(一)破解发展瓶颈导向的境外投资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日益显现,有些方面甚至变得十分突出。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选择制约国内经济发展瓶颈的境外产业进行投资,不仅有助于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势头,而且有助于解决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面临的压力问题。目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较多,但资源短缺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中比较突出的瓶颈问题。虽然我国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按人均计算,资源稀缺问题显得较突出,而且有些矿产资源的储量较贫乏、品位较低。资源约束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资源瓶颈的重要手段。利用国外资源有进口和境外直接开采开发两种方式,采用境外直接开采开发方式,能较有效地控制资源的来源,避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操纵于他人之手,从而为国内产业对资源的需求提供稳定的供应。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仍然需要强化对资源类产业投资。鼓励国内企业特别是拥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和技术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到海外进行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而国内紧缺的能源、原材料、农林牧副渔产品等资源类项目的投资,不仅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而且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带动技术、设备的出口和人员就业。目前,我国已发展了对澳大利亚、加拿大、美洲、非洲和中东等资源丰富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今后,我国需充分发挥国内企业资源开采和开发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大对资源丰富和投资环境较好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二)转移国内产业导向的境外投资产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伴随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一些生产要素需要退出国家限制发展或要求压缩规模的产业。如果人、财、物等要素不能及时从要求压缩规模的产业中退出,并转移到要求发展的产业中去,势必削弱产业升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延缓产业升级速度。由于存在生产设备及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专用性和沉没成本问题,加上政策和法律等因素影响,生产要素的退出都会遇到退出壁垒。在一时难以消除产业退出壁垒的情况下,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向境外转移尚可利用的生产能力,使国家明令限制或要求压缩规模的产业顺利退出国内市场,从而不致于对社会和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还可将释放出的沉淀生产要素用于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基于转移国内产业导向的境外投资产业,应主要选择国内的夕阳产业、衰退产业等处于劣势地位或能力过剩的产业。目前,我国需转移到境外投资的产业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所界定的边际产业,即“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这类产业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变动而面临市场日益萎缩,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效益不断下降的产业,即产业生命周期的衰退产业。我国当前的纺织、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制造、金属制品、普通机械制造、印刷及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等产业正处于产业衰退阶段,需要大量转移。二是与产业生命周期自然老化无关,只是由于技术变革导致了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因素与产业发展趋势不配套,导致产业的比较优势未能显露出来,或者由于过度发展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这类产业既可以出现在传统产业中,也可能发生在新兴产业中。比如,近年来我国各地盲目发展光伏等新兴产业,就导致产能过剩问题。这类产业也有必要向境外转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移过剩设备和生产力,还可延缓衰退产业的生命周期,带动了国内产业的升级。

(三)增加投资收益导向的境外投资产业

较好的投资效益,不仅是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而且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境外投资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可增加投资国的价值盈余和物质财富,从而为投资国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促进产业升级创造出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宽裕的物质保证,而且能使投资企业拥有更多资金财力进行技术革新和研发,推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为此,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大都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分析起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收益情况并不乐观。据统计,我国境外投资企业有三分之二的企业处于亏损或持平的状态,只有近三分之一企业有盈利。因此,有必要把增加收益作为调整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布局的重要选项。为了增加投资收益,可遵循相对优势产业优先的原则,扩大对东道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进行投资。产业相对优势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给的便利性或产业的市场优势、产业发展的历史、产业技术积累和创新等。通常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成熟的标准化技术、适应较小市场需求技术及适应当地投入要素的技术。从目前我国产业现状看,纺织、电子、化工、钢铁、造船等产业具有相对优势和竞争力。经过国内几十年的发展,这些产业不仅在生产标准化、技术成熟度、管理水平、以及产业集中度与规模经济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这些产业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已有一定的市场。另外,我国航天工业、材料工业、生物工业、建筑业和高铁等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把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方向,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不断扩大国外市场,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提升国内产业导向的境外投资产业

从一定意义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国内某些产业的发展过程。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布局要有助于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在这方面,可重点加强对境外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对国内产业升级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产业进行投资。虽然我国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但这类产业难以成为带动国内产业升级的领头羊,这类产业的境外投资也无力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的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信息通讯、海洋工程等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智力、高附加值、高成长、高回报,以及难以模仿并容易形成垄断等特点。通过购并等方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学习型投资,可以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国内产业升级,创造新的产业比较优势,提高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根据“十二五”规划的产业发展要求,要加快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重视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发展服务业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在要求。相对于制造业和资源开发业等产业而言,服务业具有投资规模小、见效快、收益大等特点。发展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为我国制造业和资源开发业等产业的对外投资提供战略支持,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当然,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本身还存在一个升级问题。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中,商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传统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占比重已经大大下降,而金融、保险、通信、传媒业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比重大大上升。为提升国内产业,境外投资的产业选择还需考虑产业投资的辐射效应。发展生产链长、有明显的前后向联系、辐射效应大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 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3] 王先诀.产业扩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4] 肖黎明.中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7,(2).

篇(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机理分析,分别从途径分析、影响形式分析和效应分析三方面进行描述。其中途径分析是从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进行探讨;正面影响主要是从资本的形成、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负面影响是从国家经济发展和研发水平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分析分别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直接影响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形式本身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间接影响体现在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间接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方式,最后效应分析通过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竞争效应、联系效应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方式;机理分析

0 引言

国际资本流动在全球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外国资本的流入是外商直接投资为东道国带来的最为表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在进入东道国市场以后,能够间接引起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再支配和进一步的优化配置、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发生改变。主要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把较为先进的技术、管理技能以及市场销售能力等带入东道国市场。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方式,那么外商直接投资投资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机理和途径是什么?本文将作出分析。

1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分析

1.1 促使国内资本形成,填补资本缺口

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在突飞猛进的过程中,暴露的资源缺口,无法满足管理、经济等各种要求。如储蓄投资缺口、财政收支、外汇缺口等都需要迫切的解决。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比较快的解决这种缺口问题,把发达国家的较占优势的生产要素带到东道国,从而缩小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比较大的差距。

1.2 激活并充分利用国内闲置、浪费的生产要素,促使资源优化配置水平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和吸收不单单促使国内生产要素在使用效率方面得到提高,运用东道国相对低级的生产要素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家的高级生产要素,东道国闲置要素与外商直接投资国家的流动要素交换,这样就能够逐步改善国内经济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升级、产品技术提高,至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终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硬件、软件的引进,可以有效的改善和提高东道国本地企业在资源上的配置效率。

1.3 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

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技术支持,只能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才能有效转变产业结构,那么外商直接投资在注入过程中,通过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促使东道国的生产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优化离不开外商直接投资发挥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升级,就能促使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转变。

外商直接投资的利用对东道国在其经济增长上的影响并不全是正面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不但有时候没有实现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反而有可能造成本国的经济倒退、引发经济泡沫,更加大了东道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布局将导致东道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而形成的东道国技术溢出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引入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避免不平衡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东道国呈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重要原因在于产业布局的不规范、不合理性导致的。

(2)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垄断阻碍东道国研发水平的提高。

很多跨国企业在进入比其发展水平低的国家时,对生产技术进行行业垄断,会直接影响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外商直接投资投入国家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技术水平的悬殊会越来越明显。

2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形式分析

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受跨国公司的外资进入影响越来越深远。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上两条思路可以进行如下的概括:

一是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形式本身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东道国在引入外商直接投资以后,外资企业所具备的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先进的优势,随着对东道国的外资投入,渗透到东道国,缓解东道国优势行业垄断、劣势行业只能淘汰的现状,使得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合理整合。

二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间接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方式,外商直接投资从表面上看仅仅有资本的流动功能,但是在资本输出的过程中管理经验、产品技术、销售技巧、网络覆盖等都随之输出。并能大大提高东道国的产业技术水平。而这些也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是一种相对表面和外部性的表现。

3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效应分析

3.1 技术转移和扩散效应的影响

东道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机制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与扩散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控制约束着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移与扩散力度;第二是东道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制约着模仿学习能力。由于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企业便会对在东道国进行的技术研发实行垄断或技术控制。

3.2 竞争效应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其目的都有所不同,在东道国生产本地化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在与其它国家竞争的过程中,在压力之下,东道国的企业就会采用模仿学习手段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竞争效应和模仿学习效应之间就会逐向趋同,从而竞争效应就能提高东道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3 联系效应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雇员不用通过流动而仅仅通过与东道国企业雇员之间的交流,就会将其熟悉掌握的知识传输给东道国的企业雇员。东道国企业的前向关联外资企业因为其在东道国的本地化程度提高而需要提供包含更高技术含量的中间产品;而后向关联的跨国公司企业随着在东道国本地化程度的提高,则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品,东道国的本地供应商因为跨国公司外资企业的技术帮助、培训以及质量控制标准化等而获取到更多的技术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0- 62.

[2]傅元海.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0- 60.

[3]张天阵,钟娟. 基于金融发展水平的 FDI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0(4): 17-24

[4]包群,彭水军.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世界经济,2010( 11):18-23

篇(3)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截至2007年底,中国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179.1亿美元。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存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与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相比,中国对外投资的流量处于较低水平,中国开展海外直接投资的实力还比较薄弱,海外投资企业数量、每年海外投资的金额与海外直接投资的累计总额都还比较小。而且,中国的海外投资大多数为中小型项目。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业500强中,仅有35家中国企业,且排名大多数位于下游。

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战略研究

1.以资源开发型产业作为突破口

我国现在还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并且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从资源开发业—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国际投资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开采业对外投资的环境极为优越。对于一些行业,如采矿业、林业、石油开采业,世界上一些国家资源的供大于求,我国企业应该因地制宜的到国外去投资,开采、加工和运回国外的资源以满足国内需要。

2.以制造业和贸易替代为海外投资重点

对我国现阶段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而言,投资重点应放在生产能力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纺织、食品、冶炼、化工、医药、电子等产业上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此外,我国还拥有大量成熟的适用技术,如家用电器、电子、轻型交通设备的制造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这些技术易于为他们所接受。

3.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与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相一致的标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通过并购当地高新技术企业或与当地拥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合资合作,可以直接获取一般技术贸易和引进外资所无法获得的先进技术,然后将技术传播回国内运用,从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例如。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事业部。

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战略

1.以发展中国家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选择

我国地处亚洲,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需求偏好等使得进入障碍较小;中国的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技术成熟且竞争激烈的边际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大,投资机会较多;还可以利用东道国享有的优惠贸易条件,把产品销往第三国。

2.有选择地增加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美国、加拿大、西欧、澳大利亚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目前世界上对跨国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因为其拥有优良的投资环境: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投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市场发达,各类人才丰富,是对外直接投资的理想场所。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把掌握的高新技术反馈回国内。

3.积极谨慎地发展对独联体和东欧国家的投资

这些国家正处在经济改革过程中,急需外国在那里进行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拥有仅次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基础、民众的教育和工人的技术水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出口能力较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中国产品物美价廉,比欧美产品更适合于该地区的市场需求。

四、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战略

1.重点发展具有垄断优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其直接的效果是创造经营的中间产品的内部市场,避免外部市场交易的风险;使资金的转移、税赋的合理避逃有了通畅的渠道;同时降低了谈判、询价等交易成本;保证本企业的技术、技能等不外泄,以持续获得利益。对资源寻求型的投资还可以保证母公司所需资源的稳定来源。

2.大力发展具有经营特色的中小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目前世界上的跨国公司大部分却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由于其拥有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优势。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都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劳动力成本低,产业转移产品的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也比较低廉;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形成了简明高效率的组织结构优势;拥有符合当地市场需要的实用技术。

3.促进企业集群的对外直接投资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一个国家的成功是来自纵横交错的产业集群。国内有大量的企业集群地,如宁波的服装、北京中关村的电子产业等。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选择的重要战略。从跨国公司成长的角度看,

企业集群可以作为一跨国公司成长发展过程中内部化优势的一种替代。

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1.根据跨国公司的投资目的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国外的自然资源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自然寻求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合资为主,有利于冲破对于自然资源开发的控制以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习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应以并购、合资为主。这种进入方式能够直接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东道国的人才资源培养自己的人才,掌握先进技术,充分提高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

2.根据中国的行业特性制定投资方式的选择战略

篇(4)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基础:战略

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介评

在讨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以前,很有必要先对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予以简单评价。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外可谓众说纷纭,但从学术渊源或其基础来看,大体上可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体系;另一个是以产业组织为基础的体系。前者是宏观分析,即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其重要假设之一是完全竞争;后者是微观分析,即从企业层次出发进行分析,其重要假设是不完全竞争,由于完全竞争假设与经济生活的现实相距太远,同时从微观层次出发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更切合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需要,故后者是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主流。从微观方面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的内部化理论以及费农、约翰逊的区位因素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单纯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明国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因此,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十世纪70年代末,英国里丁大学经济学教授邓宁在总结了这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成为这些传统理论的集大成者,二十多年来这一理论成了解释西方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与主流。

邓宁认为,前几种理论都是孤立的研究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因和行为机制,而实际上,直接投资只是跨国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跨国企业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经营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方式。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优势论和区位理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垄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按照邓宁的看法,跨国直接投资发生的充分条件是需要三个优势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客观地讲,虽然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上只是一种“综合”,没有多少创新,但它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来分析解释跨国公司外直接投资能力,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困此相对其它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适用范围也具有一定的局限,该理论是根据西方私人对外投资行为提出来的,难以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

1、该理论过分强调了跨国经营企业的既有优势,即各种优势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由于跨国企业是在与本国环境不同的东道国内动作,强调企业本身拥有某些优势以抵销跨国竞争的额外成本,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以邓宁为代表的优势论者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进行跨国投资,并且把这种认识从企业推广到国家,这是不太吻合现实情况的,事实上,并不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已突破主流优势论者的论断,发展对外投资,而且不少发展中国家还直接向发达国家投资。这种现象给优势论者以沉重的打击,究其根源,优势论者至少忽略了三点:一是企业跨国竞争的优势具有相对性,而非邓宁所说的绝对化;二是跨国经营企业的优势具有动态性,即优势可在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中积累;三是这三种优势具有互相替代性。

2、该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来自理论视角来展开分析,抽象掉了投资企业同所在国家间的利益联系。前面所述的优势理论,基本上以企业作为不受国家任何直接干预的独立主体为前提,这在一些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可能是恰当的,但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这种抽象并不恰当。在这些国家中,国有制企业的跨国投资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也同国家利益息息有关。国有企业所进行的对外投资活动,通常也是国家贯彻特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分析跨国投资动因时,完全不考虑国家的利益追求,是不适当的。

二、我国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前面的论述表明,西方对外直接投资主流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过分强调了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既有优势,这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是不相符的。作者认为,必须从这一理论的缺陷及其与现实的差异寻找突破口,来构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

1、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并且优势总是相对于同一市场中同一行业的其它企业而言的。在世界范围内,从不同国家企业的总体实力对比上看,发达国家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但如果深入到具体行业看,不同国家的企业则又各有所长,从而各自有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在对外投资领域,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国家的企业在进入不同东道国市场,企业优势对比的这种相对性就更为明显。我国的某些制造企业在进入发展程度更低的国家时,其密集使用劳动和规模较小的设备和技术,就可能比发达国家先进但密集使用资金的企业更受欢迎。

2、作者认为,跨国投资企业的优势具有动态性,即优势可以在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不仅是企业实现优势的活动,也是企业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优势、发展壮大自己的活动,对于一国企业而言,只要国外确实存在着可供自己利用的有利条件,而这种条件又是国内暂时没有或不易取得的,企业就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谋求这种优势,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公司,如丰田、可口可乐、雀巢等一开始都是在具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通过跨国经营才成长壮大的。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可以用这些有利条件获得发展的机会,使企业本身的规模和实力更为强大,目前我国规模较小的公司也同样可以走出去,获得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实现从小到大的迅速成长,积累自己的优势。

3、前面谈到,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主要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它抽象掉了投资企业同所在国家之间的利益联系,这是不适当的。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者认为,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搞跨国经营不失为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的一条新思路。

(1)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现成的外部环境。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在于企业本身,而在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如规范的市场行为、成熟的法律框架、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劳动力市场等。在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本身的经营效益并不差,但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却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从而也压抑了其发展。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搞跨国经营可以使国有企业直接进入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真正地显示其效益,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2)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得到调整。国有企业整体效益较差的一个原因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条件下无法继续生存。海外经营可以使一部分产品向正在起步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为国有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3)创新是企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源泉。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搞跨国经营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方式,从企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供给到生产的工艺,方法和生产的产品以及它所面对的市场和企业生产的组织体系等方面都将面临一次彻底的创新。这必将对我国的企业改革与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选择

目前,我国从事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有外贸公司、生产企业、工贸企业、金融性企业、服务性企业等多种类型。但总的来说,规模少而分散。而国际竞争是规模与实力的竞争,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往往是大型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具有海外投资实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1、大力发展实业型跨国公司。规模化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之一。目前我国企业的规模化水平普遍很低。为此,我们应该通过政策倾斜、扶持等措施积极鼓励国内企业的强强联合,发展以大型企业为核心,融资本、生产、技术为一体的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实现规模化经营,并以之作为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另外,要鼓励已有的企业集团积极走出国门,开展跨国投资,以便迅速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打开局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充分发挥综合商社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我国旧的统收统购的外贸经济体制使得工业和贸易二者脱节。若用综合商社的形式,将两者联合,使工业企业较强的投资生产能力和外贸企业拥有的国际营销网络及经营经验相结合,再加上跨国银行强大的金融支持,则可大大提高我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因此,综合商社组织是我国开展跨国经营的理想的投资主体。

(一)投资方式战略

1、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应以合资为主,灵活多样。一个国家的自身经济状况从一个方面决定了它对外投资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自身资金比较短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过剩型”对外投资,相对来说,机会成本较大。为了更有效地回避和防范投资风险,更充分地利用东道国资源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享受更多的东道国投资优势待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较快地占领东道国市场,选择合资的方式对我们比较有利。

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和动机也决定了应以合资方式为主。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起点较低,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无论是从技术方面,规模方面,还是从体制因素方面来说,都不明显,有的方面甚至还处于劣势,这就决定了我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应以学习和获取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利用外资为主。以合资方式进行投资,有利于我们这一目标的实现,并且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便于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当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的选择是由企业特定优势、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企业的对外投资动机三个基本因素共同决定的。以上意见只是对我国海外直接投资方式的一个总的看法,具体到每一个投资项目,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相机决策。

2、应该重视以实物出资的方式来发展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我国国内正处于一个产业调整、结构转变的时期,前一段时间由于盲目引进、重复建设、结构趋同等原因造成的国内产业内部过度竞争、生产能力过剩等现象将得到比较彻底的清理。在这一过程中将释放出许多闲置的生产设备和其他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起来,选择适合的国家和地区,以实物出资的方式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这样不但促使了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变,减少了浪费,而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使其发挥出新的生命力。

3、应重视直接对外投资中的跨国购并方式。目前跨国购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我国对这种方式还不太熟悉。跨国购并具有其它投资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许多情况下,通过购并进入比新建更为优越。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海外投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有选择地加以灵活动用。

(二)地区选择战略

目前,从投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遍布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港澳地区,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不难看出,投资过于集澳和发达国家,而忽视了最广阔的市场——发展中国家。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关系较好,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发展中国家影响很大,而中国企业又具有比一般发展中国家占比较优势的技术、设备、原材料、要素等。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可以充分发挥我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创造比较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选择哪些国家呢?作者认为一般应考虑下列因素:一是本地区、本行业的优势与经济技术条件:二是是否符合东道国规定的优先发展领域,能否享受优惠待遇;三是考虑利用当地资源和带动国内商品出口的程度;四是能否做到投资少,见效快,共同受益;五是分析各国投资环境、考察项目的发展前途。

(三)宏观支持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纯粹的企业行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我国的跨国投资工作。

篇(5)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以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的全球流量、存量为基期进行测算,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存量的1.68%和0.59%。

事实上,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次超过100亿美元。通过收购、兼并实现的直接投资占当年流量的一半,境内投资主体对境外企业的贷款形成的其他投资在直接投资中占43%,以投资控股为主的商务服务业投资占当年流量的四成,在开曼群岛、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传统避税地投资占当年流量的81%,对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超过亚洲地区跃居第一,地方的投资流量较上年增长一倍多。200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继续放大,投资分布的国家(地区)更为广泛。从存量的构成上来看,利润再投资所占比重最大。从行业分布情况看,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到投资存量的一半。

此外,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特点突出,表现为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从境内投资主体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占到投资主体总数的五成半,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从境外企业的分布情况看,亚洲、欧洲地区投资覆盖率分别达到93%和85%。从境外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看,制造业占境外企业总数的34.7%,批发和零售业占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7.5%,建筑业占7.6%。

二、员工的海外培训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近年来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增长,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和存量占全球总额的比例依然很小,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企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实际上,目前我国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国际化人才的缺乏。由于缺乏具有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我国企业很难有效地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经实施的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很多以失败告终。国际运作相当复杂,而国内的企业经理人普遍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更缺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往往过于依赖国外的银行、律师和一些国外中介机构,这不仅影响到中国企业正确、及时、科学的决策,有时候还会因合同缺陷等原因上当受骗。员工的海外培训是解决国际化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能缓解我国国际化人才缺乏的局面,并能进一步加速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使更多的中国跨国公司崛起。

中国企业应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利用国际市场培养人才,员工接受海外培训是实施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跨国公司在培养员工方面的很多理念都值得中国企业学习。例如,IBM公司多次成为《财富》杂志“全球培训百强”冠军。IBM公司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投资约占年营业额的1-2%,每名IBM的员工每年至少会有15-20天的培训时间。再如,微软公司的员工几乎每人每年都有机会到国外接受培训。技术人才借此跟踪最新技术进展,营销人员借此了解技术新概念,学习新的营销方式、理论和策略等,行政人员则可以借此了解到总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这种培训短则两三天,长则一个月。微软、IBM公司每年也都会把优秀的中国员工送到国外去培训。跨国公司之中,类似微软和IBM的例子不胜枚举,它们会尽可能给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真正地重视员工、理解员工才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和竞争力的真正源泉。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中国企业首先要意识到为什么员工接受海外培训能促进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培训员工有哪些主要方式?海外培训员工有没有风险?

(一)海外培训员工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海外培训员工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海外市场,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做好准备。国际化人才是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桥梁,中国企业需要借助他们了解进入国际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了解企业所进入或将要进入的“生态环境”。例如,鞋业制造商派遣员工海外培训就能清楚地告诉本土企业:这个目标市场的消费者喜欢什么式样的鞋?喜欢和忌讳的颜色是什么?平均的温度和湿度适合穿什么鞋?当地主流价值观认同的服饰中,鞋子精美与高贵的标准是什么?实用耐用的鞋是什么式样等。了解海外市场是中国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第一步。

2.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锋部队。中国企业在进入海外后,要建立熟悉当地人脉关系的机构,通过当地的渠道熟悉各种相关政策和法规,熟悉商业获准资格的管理渠道等。在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投资区域,中国企业越早培育成熟的海外机构人员,越有利于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占据有利地形。海外培训员工是学习取经、为我所用的最佳方法。海外培训员工可以使员工从了解中寻找差距,从学习中快速提高,这对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先锋部队,派遣到海外培训的员工将为中国企业投资主力军的到来铺平道路。

3.抢占战略性优势。让员工在海外竞争环境中学习和锻炼,对于中国企业最终在国外市场获得战略性优势地位至关重要。在对外直接投资之前,中国企业应该与海外的潜在市场建立信息与物流的“联络站”。巩固和发展这些根据地的员工,让他们具备战略性管理和市场研究的综合能力,这对中国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经济全球化不断催生产业链的子集在世界各地繁衍、复制与发展。如果失去了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那中国企业只能被动地在国内等待跨国公司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夺走自己原有的市场。通过海外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抢占海外市场战略性优势地位作好准备。

4.提高员工国际化的素质。海外培训员工,对于员工本身来说,无疑是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及开阔眼界的最佳途径。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行各业对国际化人才需求高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对人才的定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稳固扎实,而更注重其社会能力、全局观、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以及全球化的价值观。中国企业要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和市场定位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更多的能够与世界接轨的员工与之相匹配。把员工送到海外培训不仅是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战略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整个中国人才素质必要的一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提。员工是企业最基本、最核心的要素,员工的素质水平直接反映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当海外员工亲身实践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时,他们的切身体会将对传统观念进行比较彻底的“思想变革”。当海外员工体验到ISO系列标准在周围的社会环境中普遍应用,并且从企业管理的流程和具体项目管理流程中体会到高效率、高质量管理的魅力所在时,他们会自动改正在国内企业养成的惰性或无质量控制与能源节约意识的行为,使自身的国际化素质大为提升。

5.培养国际化的高端人才。对外直接投资需要大量国际化的高端人才。没有海外市场的亲身磨练,就难以培养国际化的高端人才。海外培训员工是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人才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把员工送到国外去培训,实际上是让员工学会看世界的新视角,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不同思维方式的冲击中,使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为灵活、认识更为超前。接受海外培训后的员工必然对市场定位和产品的把握有了全新的认识,眼界放宽了很多。他们思考问题会从全球出发,而绝不是仅局限于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地区,而这正是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不可或缺的。

(二)海外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

海外培训员工一般有以下三种主要方式:

1.短期培训。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时间比较短,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在于缺乏长时间在国外环境下具体工作的经验,培训比较理论化。

2.实践培训。将具备潜力的员工派遣到国外工作,通过实践锻炼能力。这种方式针对的人群较少,必须是符合特定标准、具备在外工作能力的员工才能采用这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的成本比较高,人员流失的风险比较大。但是从提高员工国际化水平的角度看,这种方式的效果要远高于第一种方式。

3.合作培训。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或培训机构合作,中外双方共同制定培训方案、教材和课程等,共同参与培训。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员工海外培训都是采用上述三种方式,如日本、新加坡等,它们要么把员工送到国外合作伙伴企业进行短期或实践培训,要么就是与国外企业或培训机构共同制定课程,对员工进行合作培训。

(三)海外培训员工的风险防范

篇(6)

关键词: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潜力,路径,跨国经营

一、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潜力分析

(一)越南是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

1.政治社会稳定,发展后劲十足。越南保持着政治社会的持续、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政治环境。越南已成功实施革新开放政策20余年,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加快推进。2006年4月召开的越共十大更使越南进入全面推动革新开放的新时期。1991年以来,越南GDP年均增长约7.5%,远高于东盟其他国家。2005年,越南GDP增长率达到8.4%,人均GDP已从革新开放初期的约200美元增至640美元。越共十大确定越南2006—2010年实现年均GDP增长率为8.0%的目标,表明了其继续加快发展的决心。越南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大力吸引外商投资。随着加入WTO,越南将进一步加强同全球和地区经济的融合。1988—2005年,越南全国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880个,合同金额646亿美元,实际到位269亿美元。2005年越南全年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5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5%,吸引外资为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新增项目合同金额为40亿美元,原项目追加投资金额为18亿美元。现有74个国家和地区对越直接投资,外资经济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

2.地理位置优越,成本较为低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越南具备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有利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越南地处中南半岛东部,位于重要的国际交通线上,有32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在全国64个省市中,有半数以上的省市临海,具有明显的沿海优势。越南海港较多,陆路直达中南半岛其他国家,交通相当便捷,国际航线直通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或城市。越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大幅度降低了外商投资成本。越南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等能源资源和铁、铜、铝钒土等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投资商在投资优惠的领域和地区投资,可根据土地法和税法的规定,减免土地租金、土地使用费、土地使用税。越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拥有8400多万人口,65岁以上人口只占5.6%,劳动力人数占总人口的60%,平均年龄只有24.5岁。全国人口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4%,大多数人完成高中教育,是东盟国家中人口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劳动力具有较好的文化教育基础,经过培训后能较快地掌握科学与技艺。同时,劳动力成本低廉,月平均工资约55美元,河内和胡志明市劳动力月平均工资为120~136美元。

3.政策日趋完备,环境不断优化。越南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越南于1987年制定了《外商投资法》,历经1990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3年五次修订和补充。为适应加入WTO的需要,越南国会于2005年11月通过了调整内外资统一的《投资法》,并于2006年7月1日生效。新颁布的《投资法》与原法相比,具有投资商自主投资权限扩大、给予外商的投资形式扩大、各项鼓励和优惠投资政策一并适用于国内外投资商等特点,保障了外商的合法权益。越南采取措施放宽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自2006年以来,在新批的越南外资项目中,由越南中央政府各部门审批和颁发投资许可证的项目占63%,各地方政府审批和发证的占13.3%,各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管委会审批和发证的占23.6%。新的《投资法》对投资的行政审批手续进行较大幅度调整,进一步简化手续程序,给予地方更大的审批权限。为给外商创造便捷、舒适的投资环境,越南正加紧建设、完善基础设施。2006年起5年内,越南政府预计在公路、机场、海港和宾馆、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1150亿美元。

(二)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潜力巨大

1.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优势独特。中国开展对越直接投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越两国山水相连,交通往来便捷,文化习俗相近,社会制度相同。近年来,中越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深入发展,达成两国和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同志、好朋友、好伙伴”的共识。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日益深化,妥善解决边界领土问题取得了积极进展。经贸及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加强。2005年中国人均GDP已达1703美元,一些发达地区如上海、深圳已超过5000美元,高于越南的发展水平,对越南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比较优势。通过参与越南资源的开发投资,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能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开拓国际市场。

2.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亟待拓展。1991年中越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后,中国企业陆续走出国门,开始在越南投资办厂。近年来,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一系列区域投资便利化措施逐步被落实,中国对越直接投资发展较快。中国企业通过对越直接投资,带动机电产品、原材料和劳务出口,有效拓展了越南和东盟市场。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05年,中国对越直接投资金额突破1亿美元,达1.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32.21%。其中,新增投资项目41个,协议投资额6770万美元;追加投资项目17个,追加投资协议金额4032万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显然要缓慢许多,与中国拥有对越的投资优势很不相称。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台湾省对越直接投资项目1408个,协议投资总额达79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29.4亿美元,居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越直接投资的第一位,项目数、合同资金、到位资金分别占23.8%、15.7%和11%。其余依次为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累计对越直接投资的有效项目352个,协议投资总额为7.31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为1.81亿美元,仅列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的第15位,项目数、合同资金、到位资金分别仅占6%、1.4%和0.7%。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远未达到规模效益,平均每个项目为200多万美元,协议投资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仅有9家。

二、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路径选择

1.熟悉投资环境。认识越南、研究越南、了解越南是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路径的起点。中国投资者要充分认识到,到越直接投资虽然潜力巨大,但仍要认真对待一些困难和风险:土地供应虽然充足,但交通等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全国无一条符合国际标准的高速公路,铁路只是米轨,无法重载,速度也很慢;缺乏理想的合作伙伴,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官僚作风、腐败现象较为严重,制度不够完善,行政效率不佳;技术工人及管理人才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政策缺乏连续性。如果对越南投资环境有深入了解,就能避开风险,利用优势,赢得商机。要扎实地进行前期准备和投资论证,妥善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和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实地考察、深入调研,熟悉越南的国情、商情和风俗民情,使投资活动符合越南市场需求和经贸政策,尽可能融入当地社会。重点研究、掌握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相关投资规则、越南新的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各种优惠政策及政策限制。处理好与合作方以及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对越方合作伙伴进行深入了解,寻求信誉好的合作伙伴。选派能力强、素质高、外语好(越语或英语)的业务人员来越开展工作。树立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效应,搞好售后服务,提升中国企业在越南乃至东盟市场的无形资产价值。加强对投资风险的防范,按规定办理国内外投资报批许可手续。建立信息咨询系统,为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提供市场调查、项目评估等咨询业务。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提供优惠贷款、担保、保险等金融业务。改变我国对外投资审批手续繁琐、外汇管理过严的现状,切实为对越投资提供政策支持。保持与我驻越使馆经商处的联系,定期向经商处汇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遇到重大问题及时向使馆报告。2.优选投资领域。中国早期的对越直接投资主要是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小型项目。此后,中国企业已涉及越南的能源开发、电子、建材、建筑、农林渔业及服务业等行业,投资领域非常广泛。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统计,2005年,在中国对越直接投资新增41个投资项目、6770万美元的协议投资额中,投资工业领域的有29个项目,协议投资额6223万美元;投资农林渔业8个项目,协议投资额456万美元;服务业4个项目,协议投资额91万美元。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越直接投资中,投资最多的是工业和建筑业生产经营领域,达252个项目,协议投资额4.5亿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71.6%和61.6%。其次是投资服务业,为44个项目,协议投资额1.89亿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12.5%和25.85%。投资最少的是农林渔业,为56个项目,协议投资额9698万美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的15.9%和13.25%。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要优选有市场潜力、效益好、见效快且符合越南产业鼓励导向的行业作为重点投资领域,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又有利于发挥我国在设备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越南工业部已确定2006—2010年着力发展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加工制造业(纺织、皮革鞋类、农林水产加工),工业生产资料(化工、机电、电力、煤炭),高新技术工业(电子及通信工程)等三大产业,对中国企业来说,对越直接投资大有可为。结合越南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以下重点领域进行投资,从事生产和加工。一是家电生产。越南家电普及率较低,需求不断扩大,市场潜力较大。中国家电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积累了不少开拓国际市场的经验,可在越南投资办厂。二是摩托车发动机生产。越南政府将摩托车列为工业发展的重点,但由于资金和技术原因,迄今未能生产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我国摩托车工业技术工艺已相当成熟,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实力,可考虑在越南投资生产摩托车发动机。三是农机生产。越南是农业国,农业耕作以人力和牲畜为主,发动机、拖拉机、水泵、收割机、脱谷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市场需求较大。中国企业在积极扩大出口的同时,可考虑在越南投资生产或组装农业机械,以巩固和扩大市场。四是矿产开采。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但矿产开采和加工能力较弱。中国企业可考虑在越南投资采矿和加工,利用便利的运输条件,将产品返销国内,缓解国内资源的不足。此外,中成药生产、水果加工、服装和面料加工、烟草加工等产业均是可供选取的对越直接投资领域。

3.优选投资区域。外商对越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截至2005年底,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南部重点经济区(胡志明市、同奈省、平阳省、巴地一头顿省、西宁省、平福省、隆安省和前江省8省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合同资金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58%,项目数占投资项目总数的50%。北部重点经济区(河内市、海防市、海阳省、永福、广宁省、兴安省、河西省、北宁省8个省市)吸引合同资金占全国的26%,项目数占28.7%。各工业区和加工出口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占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数的33.4%,合同资金占投资总额的33.8%。北部山区、中部、西原地区和九龙江平原地区的一些省份全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数仅2~3个,金额不超过700万美元。

中国对越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应集中于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胡志明市、河内市、海防市、广宁省、同奈省等5省市。特别是随着中越合作建设“两廊一圈”的加快推进,中国对越直接投资将更多地投向河内市、海防市、广宁省等发展较快的越南东北地区。按照越南新的《投资法》规定,工业区、出口加工区、高科技区、经济区属投资优惠地区,可作为对越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越南也将北部山区、中部等社会经济条件困难或特别困难的地区,列为投资优惠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增加了投资风险,是否投资需谨慎考虑。可在“两廊一圈”的越南北部区域内,选取高平、谅山等资源丰富的部分省市,着重进行资源开发和农业的直接投资。

篇(7)

关键词: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对策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发展以来,随着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跻身世界各国的优势地位,中国在地区分布还不均匀的情况下,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ID)成为发展经济方式的共识。湖南省处于内陆的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农业发展地位逐渐减弱,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对于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在思想意识、产业水平、政策措施等工作方面相比较发达省份来说,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目前,国内外商投资政策安排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区,湖南省面临着来自其他省份、市的竞争。因此,为了积极促进湖南省经济的稳健发展、调整产业机构,均衡区域发展、合理引进外商投资等,有必要对湖南省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行全方面了解,给今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发展湖南省的经济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湖南统计年鉴》。

二、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更多的外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经济运转加速运行。湖南省也出台了相关的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使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第一阶段(1983年-1987年)是开始与摸索阶段。在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经济政策最开始主要是在沿海城市,到1983年湖南省才逐渐引进外商投资,主要是中国香港、台湾、澳门为主的和其他少量亚洲国家小型投资者,投资规模和数量均很小。

第二阶段(1988年-1991年)是初级发展与调整阶段。随着鼓励和优惠的制定与出台,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渐对湖南省的经济发挥一定作用。在此期间,除亚洲国家以外,其他欧美等大国也逐渐参与进来,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在湘初具规模。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是稳健发展与全面铺开阶段。随着湖南省经济的逐步稳健发展,国外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与格局,数量与质量上都在飞速增长。仅在2013年,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572个,合同外资额协定767222万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超过合同协定金额。

2.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稳定前行,外商直接投资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主要通过在投资方式、来源、行业和区域这四个方面来表现。

(1)投资方式逐渐多元化,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

2001年以来,湖南省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多元化发展,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式。2003年-2013年外商投资方式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投资股份制,逐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外商独资发展迅速。仅2013年,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外商独资方式为最多,占了整个比例的73.9%,其次是中外合资占23.3%。最后是中外合作占2.8%。而外商投资股份制是在湖南省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是新兴投资方式,发展非常缓慢,整体有下降趋势。

(2)投资来源广泛遍布全球,港澳台等亚洲国家为主,欧盟、美国对湘比例较小

投资来源地日趋多元化,遍布全球,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台湾和其他地区和国家。2013年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中国香港居首位,占63.4%,其次是中国台湾、美国、新加坡、维尔京群岛、中国澳门等,这6个地区共占在湘总投资的86%。同时,分地区来看,亚洲国家在湘外商直接投资占85%,实际利用外资65915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41096万美元。欧盟、美国在湘外商直接投资比例较小,仅占15%。

(3)投资行业分布不合理,主要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投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非常低,行业分布不合理。湖南统计年鉴显示,2003年-2013年第一产业占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例的6%,第二产业占67.4%,第三产业占26.6%。第一产业在湖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非常低,主要是湖南省特定的地理环境不适合建立大规模的农、林、牧、渔集群开发,同时第一产业生产方式、回报率较低。第二产业在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非常大,主要是湖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大力发展制造业、建筑业等,有利于提高率城市化率,减少城乡差距。第三产业在湖南省FID多年来虽然平稳,但重视程度不够,发展缓慢,服务业的发展投资不如制造业第二产业等,产业倾斜严重,不利于产业升级和优化。

(4)投资区域分布集中,地区之间差距明显

长株潭、湘西、湘南和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外资直接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地区,共479050万美元,占全省55%。归因于两型社会建设以来,长株潭借助一体化优势承担了主要的经济发展工作,经济基础较好,经济最为活跃,信息资源和地域资源较为集中;湘南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为240536万美元,占全省27.6%,由于湘南地区区域优势适合农产品和资源深加工,因此给投资创造了较好的环境;洞庭湖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为295267万美元,占全省11%,这是由于洞庭湖地区是湖南省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而近些年为了整治水患,退耕还湖,保持生态湿地资源,因此资源开发较为缓慢;而湘西地区外商直接投资为55629万美元,占全省6.4%,外商投资金额最少。由于湘西地区地形地势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最为落后,没有形成分工协作关系,逐渐照成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促进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面对改革开放与加入世贸的双重挑战与机遇,湖南省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快速的发展,为湖南省的经济结构与技术的转型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湖南在国内,乃至在世界的竞争力,但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政府转变职能,改善投资软环境

投资环境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刘敏认为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软环境主要包括人文社会、人际交往、市场服务和竞争环境。政府首先应当为在湘的外商直接投资者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政府的诚信与办事效率,从整体上创造一个各个因素相互协调投资环境;二是制定公开、透明、详细的招商引资的规划书,对于项目、环保、城建、土地等区分重点并具体规定好,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生态环境和配套的市场环境。

2.加大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投资硬环境

湖南省处于内陆地区,外界交流频率不高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等投资硬环境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柳德荣通过分析表明,我国各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档次与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是有重要关系。通常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档次越高,外商在湘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质量也越高。王慧通过实证研究建议,应当积极完善湖南省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铁路、通讯设备、供水供电能力、生活设施等自身的建设,尤其是湘西地区的建设,为“引进来,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许南研究建议,应当加强中国式跨省的交通干线建设,加强相邻内陆省份之间的协调,如江西、湖北、贵州等地,与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优惠保持协调一致。同时加强连结港、澳、粤等经济沟通,为劳动密集产业的转移与出口贸易创造有利条件。如当前长沙至沿海城市的高铁陆续开通,国际飞机线路也增多;三是对省重点发展和扶持的项目提供相应发政策优惠和政策指导服务,规范市场运行,以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3.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外资的水平与质量

政府应当根据湖南省不同地区的特点,把外商直接投资合理、有效利用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优化和升级产业。建议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保持第二产业政策不动的情况下,将优惠政策转向第一、第三产业。一是可以通过减免、免收税收、政策优惠、信贷比例等将政策转向旅游业、服务业、农、林、牧、渔等第一、第三产业,促进和带动各行业均衡发展。二是政府应注重投资质量和环境保护机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护,转变发展技术和降低成本,这也是发展的根本。三是湖南省内各个地区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地形环境优势,突出发展产业机构,注重产业的质和量,形成产业聚集和地区品牌,吸纳更多外商投资,从而提升外资投资产品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克利.湖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7-30.

[2]陈雅玲.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