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端午节改进建议

端午节改进建议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0 16:0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端午节改进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端午节改进建议

篇(1)

摘要: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译的《围城》英译本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不同学者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作者通过对《围城》英译本的研究后发现译文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本文将对隐喻翻译个例进行探讨和研究,分析译者在翻译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语境等因素提出改进的译文以供参考。

关键词:《围城》;隐喻;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其英译本由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Mao)合作完成,并引起了文学界和翻译学界的关注。总的来说,译文质量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但每位读者在面对相同事物时做出的反应和对相同文字表达的理解都存在差异,所以衡量译文质量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并且译者在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包括自身或外界因素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个完美的、人人都满意的译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任何译文都有修改和讨论的空间。作者在对《围城》英译本进行研究时也的确注意到其中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值得讨论的地方,同时还存在误译的情况。作者将具体针对《围城》英译本中几个隐喻的翻译进行辨析,并提出自己的拙见。

例1.鸿渐吻她,把这句话有效地截断,然后说:“你今天真是颗酸葡萄。”

He kissed her,effectively cutting off her sentence,and said,“You sure are a sour grape today.”

说到“酸葡萄”,人们往往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美味可口的葡萄,却用尽一切办法尝试了几次都始终不能如愿将它们摘下来。最后狐狸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葡萄,离开时边走边自我安慰道:“葡萄还没有成熟,不好吃,还是酸的。”人们通常用这则谚语来形容一个人贬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寻找自己能够接受的理由来自我安慰。随着《伊索寓言》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则故事被中国人所熟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谚语也经常被人们运用到日常交际之中。由于隐喻“酸葡萄”在英文中有与其完美对应的表达,所以看似最理想的翻译策略是采取直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喻体,直接将“酸葡萄”直译为“sour grapes”。

然而,虽然汉语和英语中存在对应的表达,但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上下文会发现原文中的“酸葡萄”包含了其他的意思。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此处“酸葡萄”并非《伊索寓言》故事中的原意,即指某人贬低自己不能得到的东西。原文隐喻中的“酸”在汉语中有着嫉妒和妒忌的含义。同时根据上下文还可以明确“葡萄”并非局限于字面意思代表一种水果,而是指人。于是,“酸葡萄”的含义发生的改变,用来代表嫉妒的女人,形容孙柔嘉容易嫉妒的性格。因此,作者认为将该隐喻直译成“sour grapes”并不是十分妥当。因为在英语中sour带有脾气坏的、不友好的等含义,但和嫉妒并不相关。相比之下,如将原文隐喻翻译成“jealous grape”似乎更加贴切和准确。一方面,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将“酸”的隐喻含义“嫉妒”直接表达出来有助于英文读者的理解。另一方面,喻体“葡萄”的保留使得译文与前文中与“葡萄”有关的隐喻保持一致,确保了文章的连贯性。

例2.鸿渐道:“我最惭愧了,这次我什么事都没有做,真是饭桶。”

Hung-chien said,“I’m the biggest disgrace.I didn’t do a thing this time.I was just a ‘rice-bucket’”.

例3.我不像三妹,我知道自己是个饭桶。

I’m not like Third Sister.I know I’m useless.

译者在处理例2和例3中的词语“饭桶”时,根据语境的不同分别采取了翻译策略。例2中,译者选择保留原文的喻体,将“饭桶”直译成“rice-bucket”。虽然在译文中添加了单引号提示目标读者此处“rice-bucket”不只是字面意思那么简单,但并没有对此多做任何说明。“饭桶”一词在《围城》中出现了多次。第一次出现时译者同样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但通过脚注的形式对其进行了解释。作者推测译者在例2中省略了注释可能是因为前文已经做过解释并且他们认为目标读者能够记住其含义。然而,对于此类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很难在仅仅出现过一次的情况下就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原文中并没有重要和特殊的句式或结构使得译者必须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文的风貌,所以译者仍可以选用其他恰当的翻译策略。例3中“饭桶”的翻译与例2却截然不同,译者采取了意译的方法将其译为“useless(无用的)”。译文虽然将原文的含义准确地表达了出来,但却省略了原文中的喻体“饭桶”,使得译文失去了原文本来的风貌。作者认为可以将这两个例句中的隐喻“饭桶”译作“fathead”。首先,“Fathead”是一个英语中常用的俚语,有笨蛋、傻瓜之意,将其运用到译文中可以与“饭桶”在原文中起到相同的效果。其次,两个例句中对“饭桶”的处理或牺牲隐喻的含义或牺牲隐喻的喻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原文的特色。而“fathead”的喻体虽然与原文不同,但喻意相似。虽然与原文并非完美的对等,但仍可以体现隐喻的魅力,最大程度地确保英语读者在品味译文时能够体会到原文带给中文读者的感受。因此,相比之下作者建议将两个例句中的中文隐喻“饭桶”翻译成“fathead”更为合适和恰当。

例4.我想这迷汤灌错了耳朵,便不客气把听筒挂上了。

I thought all that rice gruel was being poured down the wrong ear,so I very rudely hung up on her.

Note: “rice gruel” means sweet and flattering words.When “rice gruel is poured down the wrong ear,” it means the flattery has not achieved its desired effect and has possibly backfired,or it has been said to the wrong person.

在这个例句中,词语“迷汤”被译成了“rice gruel(米汤)”,并同时添加了脚注作为解释。然而,显然译者将汉语中的“迷汤”和“米汤”相互混淆了。“迷”和“米”在读音上仅有音调的不同,在字形上的区别也只是是否添加了偏旁“辶”。虽然两个词语的读音和形态都十分相似,但意思却大相径庭。在《围城》的英译本中将“迷汤”译为“米汤”的情况出现了两次,可见并不是译者的一时疏忽,而是一个明显的误译。所幸译者对于整句话的理解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偏差,并且在脚注里比较清楚地解释了隐喻的含义及适合的语境。即便如此,这样的误译会导致英文读者接受到错误的信息,即在汉语中“米汤(rice gruel)”不仅可以指一种食物,还暗指甜言蜜语和奉承别人的话。针对这例误译,作者建议将原译文改为“magic potion”或“honey words”。将其译为“magic potion(魔法药水)”的策略较倾向于直译。虽然译文与原文不完全对应,但其与原文隐喻喻体的基本特性大致相同,目标读者能够通过译文联想到原文作者所想表达的喻意。而另一个参考译文“honey words”中用“honey(蜂蜜)”这一喻体来形容讨好别人的奉承话也较为恰当。

例5.李梅亭多喝了几杯酒,人全活过来,适才不过是立春时的爬虫,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了。他向孙小姐问长问短,讲了许多风话。

After a few glasses of wine,Li Mei-t’ing had fully revived.Where before he had been but an insect of early spring,now he was an insect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time.He plied Miss Sun with questions and made all sorts of silly comments.

钱钟书先生用“立春时的爬虫”和“端午左右的爬虫”为读者生动地描绘了小说中李梅亭这个人物在喝酒前和喝酒后状态的差别。在喝酒前,他动作斯文如同初春时节刚苏醒过来的昆虫一般,而喝酒之后他兴奋的精神状态又有如端午节时的昆虫,充满活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或许是因为珍妮・凯利和茅国权两位译者都对中国文化十分熟悉,所以在翻译“端午”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因而在并没有对它进行任何进一步的解释或补充说明。然而他们忽略了并不是所有英文读者都和他们一样具备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由于缺乏对端午节的基本了解,目标读者要想在不得到任何额外信息的情况下完整地领会该隐喻的含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不了解端午节是在什么时候,便不知道端午节的爬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就更无从得知酒后像“端午左右的爬虫”一般的李梅亭是什么状态的了。因此,如果能够在原译文中添加端午节的具体时间则更能完美地再现作者的修辞手法和原文的风采。

总的来说,作者认为由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翻译的《围城》英译本虽然在一些文字的处理上存在问题和不足,但并不影响他们合力完成的译本成为经典之作。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围城》及其英译本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Jeanne Kelly,Nathan K.Mao,Fortress Besieged.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2]陆文虎,《诸版本》,《深圳晚报》,2007年7月16日,P.B15。

[3]吕冰,“《围城》英译本幽默翻译的一些问题”,《考试周刊》2008年第47期,P.210-212。

篇(2)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德育课程;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篇(3)

关键词:中学 语文 生活化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82-01

1 中学语文中“生活化”教学的现状

首先,现阶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课程活动选择过于单一,只是在语文课堂上增加了部分教学场景,并未添加实质性的教学内容,难以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部分语文教师在开展的语言学习时,没有给学生创设巧妙的学习情景,也没有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进行资料收集时,采取应付的态度只是简单的从网络或书籍上进行摘录,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上,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应用到素材的诵读上,忽略对素材的研究和讨论,并且一旦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往往不再重视收集的素材将其丢弃。此外,现在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安排上单一,只是简单的对收集的材料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作文创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语文教师在语文课题的选择上不够合理,为了应付语文教学目标的硬性要求,往往选择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课题进行研究,比如追寻人类起源、探索人类未知,导致学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学习成果,只能采用读写的方式进行学习,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没有认识到生活化教学设计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推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进程具有推动作用,此外,教师的综合能力、课堂掌控能力、课堂教学引导能力和教学水平对课程教学的开展都是不可忽视的推进因素。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师的调查发现,语文教师在综合性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忽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要求语文学习强调多层次、多层面知识的融合,而部分语文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开展时,只是象征性的开展几个代表性活动,采取走形式的方式开展相关教研活动,通过表面工作应付上级的调查。还有部分语文教师根本没有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只是对学生提出象征性的建议,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讨;其二,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单纯的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加强知识与能力的联系,难以满足学生对学习资源的需求,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语文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还不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中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实践

2.1借助学生生活实际开展语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而不是在课堂上的单纯的讲授语文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其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为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和学习开展语文教学,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生活,领悟所学文章的真正内涵,感受生活的美好。比如,在给学生讲授关于“十八岁和其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并让其在阅读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要求其在课下与父母进行一次谈心,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2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始终是围绕着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展开的,也就是说,语文本身就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所以,在开展语文生活化教学中,可以结合自然生活,以现实生活实际向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把语文教学融合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中。比如,中学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诸如高山、河流、森林、水库、果园等,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堂,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去欣赏和观察大自然,在自然界中亲身感受和体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并据此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或者以写作的方式进行展现,通过这种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则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在生活中敢于创新,不断发现自我。

2.3借助人文性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善于发现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充分利用人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民俗民情,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写作“写出真实情感”的作为时,教师可以结合《离骚》的学习,让学生在端午节期间,自己去搜集各种民俗活动,并通过各种途径去查询端午节的来源和寓意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和讨论,最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其进行引导,向其开展爱国主义,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此同时,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知识的各个细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对提高和改善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实践活动与课文教材进行有效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减轻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佑燕.中学语文生活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篇(4)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 段落翻译 复习策略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文段落的翻译渗透了较多中国元素,而且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给广大考生带来不少尴尬和无奈。尽管翻译出来了,但支离破碎,译文不能准确表达原意,正确率不高,可见在较短的时间里要提高翻译水平不是一件易事。笔者辅导过四级考试多年,认为考生只要具备相应的语法能力,增加词汇量,正确运用翻译技能于不断翻译实践过程中,提高翻译能力指日可待。

1.依纲把握翻译复习的范围

根据考纲相关规定,了解翻译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即着重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中文长度为140至160个汉字的篇章段落,研究已考段落的翻译难点和易错表达。例如在已考段落中,涉及深圳特区城市建设、清明节、春节红包、中国烹饪、中国结、中国茶、月饼、中国农业、黄河、中国的姓氏、读书的重要性、教育公平和投资、开发核能等主题,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传统节日、城市建设、中国独特文化等。除了已经考到的节日外,还有中秋节、劳动节、国庆节、七巧节、重阳节、端午节等没有考到,可以作为重点复习内容。例如历史朝代的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特有的文化传承和科技成果(例如四大发明、科举考试、诗歌、能工巧匠、科学名人、教育名人(如孔子)、中医中药和针灸推拿、武术和功夫、十二生肖、历法、八仙传说和嫦娥,建筑风格(胡同和四合院)、中国宗教情况(如佛教),文学、音乐作品(例如古代、近代、代现代经典文学作品和作家,西游记等)及工艺品(如青铜器、瓷器、陶瓷、剪纸、刺绣、景泰蓝、唐三彩、文房四宝、中国画、版画、木刻、石刻、竹刻、微雕、贝雕画、玉雕、漆雕、象牙雕刻、泥人、宫灯、花灯等)、中国特色餐饮(如菜系特色、茶、烤鸭、饺子、馄饨、月饼、粽子、馒头、麻饼,中国的餐具筷子等)、文艺和民间歌舞(例如秧歌、皮影、编钟、舞龙,相声杂技,剧种如京剧、川剧变脸等),旅游名胜历史来由和旅游业发展(例如都江堰、兵马俑、丝绸之路、长城、四大高山和大佛、石窟、历史名城如西安、南京、瓷都景德镇,有名的陵墓、大熊猫保护地等)、中国的诚信和法制体系建设、城市化建设和会展博览会、中国的教育公正、职业培训、就业和收入分配,医疗和养老、房地产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话题都是比较重要的,需要考生经常关注英文网站、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的相关英文信息主动学习和练习。

2.扫除词汇和表达障碍

由于翻译中充满中国元素,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非常重要,以下是考生比较容易出错的词汇翻译。

中国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四大发明(the 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青铜器(bronze ware)、武林高手(top martial artist)、 四合院(courtyard)、 传统节日(traditional holidays)、文明摇篮(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 财神爷(the God of Wealth,科举制度(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兵马俑(Terra(cotta Warriors)、十二生肖(Chinese Zodiac)、 七夕节(Double Seventh Day)、菜系(the eight major Chinese cuisines)、 舞龙灯(dragon lantern dance)、年夜饭(Lunar New Year reunion dinner)、 唐三彩(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of the Tang Dynasty)、 中国水墨画(Chinese ink and wash painting)、 城市化(urba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综合国力(the overall national strength)、针灸推拿(acupuncture,medical massage)、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等。常见句型的翻译,例如:差别很大(vary considerably in ...)、对……至关重要(be vital for ...)、 深受……欢迎(be popular with ...)、随着……发展(with the development of ...,对……有重要意义(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 决不(in no way ...)、从长远来看(in the long run ...)、 达到(reach the climax)。

3.运用翻译技巧正确传达原意

在翻译时要注意到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表达上的不同之处,在保持原文内容不变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直译与意译翻译技巧正确传达意思。直译和意译是两种最重要的翻译方法。考生通过翻译实践可以更多地认识什么时候采用直译、什么时候采用意译,以及在运用直译与意译时应该掌握的技巧、遵循的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广泛练习达到提高翻译能力及水平的目的。必要时应采用变通手段,例如分译、合译、增词、减词、词类转换、主被动语态的转换等方法翻译,还要注意的是在句子结构中经常会运用各类从句、非谓语结构、强调句、短语、插入语、虚拟语气、倒装句、省略等语法现象。

例1:中国剪纸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特别流行。

Chinese paper cutting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1,500 years,which was particularly widesprea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使用定语从句)

例2:随着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改进,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换句话说,核能是可以安全开发和利用的。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afety measures,the possibility of nuclear accidents can definitely be minimized.In other words,the nuclear energy can be exploited and utilized safely.(用被动语态翻译)

例3:中国剪纸在世界各地很受欢迎,经常被用作馈赠外国友人的礼物。

篇(5)

关键词:体验营销;企业;应用

一、体验营销的涵义 中国

体验营销应该说很早就出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比如先尝后买就是典型的体验营销的具体运用,不过那只是早期简单的体验营销的应用。真正对体验营销的研究是在1998年,由美国战略地平线咨询有限合作公司的两位创始人派恩和吉尔摩首先提出,他们认为体验营销是“从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理念。”约瑟夫·派恩指出:“所谓体验是指人们用一种本质上个性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光,并从中获得一系列值得回忆的事件。”波恩特·施密特在《体验式营销》中则认为:“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的值得回忆的活动。”由此可见,他们认为体验是一种无形的、有价值的、使人产生知识、情感的经济商品,消费者在消费时兼具理性和感性,因此研究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是有效实施体验营销的关键。

着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则认为:“体验营销就是通过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试用产品,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性能,从而促使顾客在对品牌和产品确认价值、产生信赖后,自动贴近该产品,成为忠诚的客户。”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围绕顾客为中心,开展一系列由顾客参与的体验活动,通过顾客的亲身感受,使顾客感知商品和服务的性能、品质,从而对商品产生信赖和情感,并积极主动地购买商品,成为该商品的忠实客户。

二、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与传统营销相比较,有其鲜明的特征,与传统营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同。传统营销关注的是消费者获得的利益,注重产品和服务本身的特色及其给消费者带来的功效,企业通过销售产品获得利益;体验营销关注的是消费者的情感体验,注重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情感、感受、创造性认知行为和社会特性等体验,企业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全方位、有价值的体验而获取利润。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我们很难分清娃哈哈纯净水和乐百事纯净水到底哪个更解渴、更有营养。消费者在选择某种产品时,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喜好,以及对某种产品的态度和对该企业产品的认可度,更加关注的是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追求,更强调产品带给他们有意义的留念和回忆。体验营销中更强调消费者所能感知和感受到的一种难忘的、美好的体验,强调一种被感知的效果。

2.对消费者的认识不同。在传统营销理念下,假设消费者都是理性的,认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会按照理性的决策过程去完成购买活动,从需求认知、收集信息、评价各种产品、作出购买决策、实现购买行为五个阶段去完成一次产品的购买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的购买远没有这么复杂。体验营销认为消费者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消费者在感性和理性的综合作用下,购买行为的产生既可能是理性的,也可能是在特定情景刺激下而产生的冲动性行为,更多的时候往往凭借自己以往的购物经验,在瞬间就可以完成购买活动。在产品宣传与信息同样重要的时代,只有那些能真正刺激顾客感官,打动顾客内心,并且能为顾客提供新的生活方式的体验,才会使顾客感受到强烈的震撼,才能获取顾客的认同和支持,使顾客接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3.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的地位不同。在传统营销中,顾客是被动地接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营销行为实际上是围绕着企业的产品。因为传统营销更侧重于产品的分类,侧重于产品的特色和功效,侧重于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定位,企业主要还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而在体验营销中,顾客既是体验的接受者,又是体验的参与实施者,真正地体现了顾客导向的理念。因为在体验营销中,企业不仅关注消费者对消费结果是否满意,更加关注消费者对消费过程是否满意,更加强调怎样使消费者获得积极的、难忘的真实体验。因此体验营销是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站在消费者的立场,积极为消费者策划体验主题,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取真实的感受。

在星巴克,人们不仅仅是品尝星巴克的咖啡,而是对星巴克的体验。感受煮咖啡的丝丝的声音,感受咖啡的醇厚香浓口味以及轻松的星巴克音乐、店员的真诚微笑服务,这种洋溢着浪漫情调的氛围、轻松温馨气氛是星巴克成功的关键。因为星巴克咖啡馆所营造的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本位,带有一种浪漫情调的文化。在星巴克咖啡馆里,强调的不再是咖啡,而是一种社会交往的体验,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4.对产品和竞争的认识不同。在传统营销观念中,企业提供给顾客最重要的是核心产品,认为核心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某种利益,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是消费者追求的根本利益;但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体验营销认为在能够满足消费者基本需要的同时,给消费者提供各种附加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更重要,更加强调产品带给消费者的附加利益。由于对产品的认识不同,所以两种营销观念对竞争的看法也不一样,在体验营销者眼中,麦当劳不仅在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快餐店竞争,还与各种“速食店”和“消磨时间的地方”竞争。企业竞争考虑的不是孤立的产品,而是考虑每个产品是否适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能否提供相应的生活体验。

三、体验营销在企业中的运用

1.情感式营销策略。最早把情感引入营销理论中的是美国的巴里·费格教授。他认为“形象与情感是营销世界的力量源泉”。情感式营销策略就是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创造情感的体验,从而诱发、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感受,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情感营销的关键是要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以情打动消费者,触动消费者的内心感受,为消费者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营销中要注意寻找导致消费者情感变化的因素,掌握消费者消费态度的形成规律,真正了解刺激消费者情感变化的主要因素,以及怎样在营销活动中采取有效的心理方法促使消费者自然地受到感染,从而激发消费者的积极情感,并融入到具体的情景中,促进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情感营销的一个经典例子就是哈根达斯公司,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哈根达斯总是把产品与浪漫情感联系在一起,并为之进行宣传,如着名的广告语“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就把情感与产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打动了不少恋爱中的消费者,正是由于哈根达斯在产品中融入了 消费者对情感的需要,尽管价格昂贵,但仍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2.节日文化营销策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传统的节日观念和文化观念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具有无形的影响。节日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消费行为的变化;文化更是影响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因素。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端午节期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那么企业就可以在端午节期间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消费习俗,结合现代的消费需求专门策划创造出相应的营销模式,像各地举办的龙舟大赛,既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又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其中,使得文化和节日能够有机地结合,使消费者参与并体验龙舟大赛的乐趣,同时又加深了消费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这种把节日和文化有机地统—起来的营销模式,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3.美化营销策略。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消费需求理论中,把追求美的需要作为人们的最高需求。美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价值尺度。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背景不同,对于美的要求也不同,这种不同的要求也反映在消费行为中。比如有的消费者对商品的精美包装、奇异的造型外观以及优雅的购物环境特别看重,在购买商品时往往通过对商品美感的追求选择自身的购买行为,对于这样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售货现场的精心布置,使消费者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促进消费者的愉悦购买。另外一些商品则是能够为消费者创造美的需要。近年来,一些化妆品店或时装店会聘请一名到十几名形象设计专家,他们根据顾客气质、性格、身体、容貌、爱好和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为顾客的购买行为出谋划策,提出建议或指导,为顾客设计整体形象打扮方案,很好地促进各类化妆品与服装的销售,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美的需要和追求。

4.个性营销策略。由于更多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可以开辟富有创意的双向沟通的销售渠道。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增强消费者参与的成就感,进而增加产品的销售。“心情故事”的成功开发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仅从产品本身而言,“心情”是一种以蜜豆奶和水果混合口味的饮料,难以在激烈竞争的饮料市场突出个性特征,但统—公司将产品定位在13—18岁的年轻消费者,用个性化的定位诉求——心情饮料,灵活地为“心情故事”预留一块征文空地,鼓励消费者勾勒属于自己的心情故事,使消费者成为包装和广告片上的主角,于是“心情故事”就在年轻人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中迅速流行开来。

5.服务营销策略。在产品质量差距逐渐缩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良好的服务越发凸显出强大的优势。在销售卖场,营业员优质、高效的服务会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营业员良好的服务态度也经常会打动消费者,促使顾客进行购买。除此之外,良好的售后服务也是为企业赢得顾客的重要方式。海尔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福州有—位顾客购买的海尔冰箱出了故障,当天就打电话到海尔的售后维修部,希望厂方能在半月之内派人维修,岂料第二天就有该公司的维修人员连夜乘飞机赶来维修,冰箱故障很快排除了,维修人员连杯茶水也没喝。用户十分感动,在维修回单上写下:“我要告诉所有的人,让他们都来购买海尔冰箱”。正是由于海尔提供了优良的售后服务,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使得海尔冰箱以及海尔的其他产品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6.环境营销策略。良好的购物环境能够使人心情舒畅,乐在其中。宽敞、整洁、明亮的店堂环境,优雅轻松的背景音乐,这些都会迎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情趣。比如有的商场会根据不同的季节对环境布置进行调整,在炎热的夏季更多采用蓝色系列,使消费者在商场购物时从视觉上感到凉爽,而在冬季则采用暖色调系列让消费者感到温暖。这些虽然是非常小的调整,但可以使消费者更好地感受到企业的用心良苦,感受到企业对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布置优雅的环境中购物,不仅能够仔细挑选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而且也是一种愉悦的享受。

四、企业运用体验营销的注意事项

1.设计好的体验活动,注重顾客的心理感受。企业应该精心设计顾客体验的活动内容,要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且与众不同的体验内容,换句话说,就是要为顾客提供的体验活动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设计顾客体验时,要关注体验活动中的每个细节,避免出现各种意外情况,以免给顾客造成不良的影响和负面感受。因为在体验营销中,顾客的心理感受是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每次营销体验的设计中,都必须关注顾客的内心感受,以顾客为中心来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在体验活动中突出顾客至上的原则,真正把顾客当作上帝。

2.在服务中融入更多体验成分,注重与顾客的双向沟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类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各企业都更加重视服务的差异化,以此突出企业产品的特色和竞争优势。但由于服务本身的特殊性,服务也更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所以在服务中增加体验成分可以更好地突出企业产品的差异化,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同时要重视与顾客的双向沟通和交流,了解顾客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且也才能培养顾客对企业的忠诚度。

3.为顾客量身定制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从而也影响到他们在消费领域的消费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定制,使其产品价值碍以提升,同时也使产品的价值与顾客的需求最大程度的吻合。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特殊顾客群,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特殊顾客的需求。

4.精心设计体验环境,最大限度地让顾客获得愉悦的体验。在体验营销中,顾客购物时的体验已成为决定顾客是否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因此,营销人员在实施体验营销时,要精心布置体验的环境,设计特定的体验情景,在特定情景下创造一种协同效应将顾客的感觉、情感、行为等因素融合在一起,使顾客享受更多的乐趣。毕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是面对终端消费者,现代消费者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本身,而是购物的乐趣,也就是凭借他们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获得享受。环境的布置不只是在卖场写上“体验中心”等字样,产品的陈列位置、服务人员的亲切问候、背景音乐、店堂广告物或其他可以触动顾客五官感觉的卖场魅力,都应该显现出来。比如星巴克就认为自己出售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所以星巴克在环境设计中就通过起居式风格的家具摆设和装修,高雅的色调,热情得体的服务,浓浓的咖啡,精美的咖啡器具,以及轻柔的音乐、考究的咖啡制作工艺,为消费者烘托出一种典雅悠闲的“星巴克情调”。由于星巴克努力营造的“第三空间”环境,为社会白领和精英阶层提供了一个可以放松心情,摆脱繁忙工作事务的稍事休息或约会的地点,满足了他们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尽管星巴克的咖啡价格不菲,但依然成为社会白领和精英的追求。

5.设计体验主题,让顾客参与其中。实施体验营销之前必须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设计一个体验主题,然后以主题为导向设计相应的主题场景。所有的体验活动都必须围绕主题展开,围绕顾客的某种体验来进行,使顾客能够从中获得特殊的体验经历。在主题情景的设计中尽可能把顾客当作活动的主体,让顾客真正参与、融入到体验活动中,并且尽可能使顾客获得企业所设计的体验目标。通过体验使顾客对品牌产生情感寄托,从而成为品牌的忠诚顾客。当初蒙牛牛奶进入深圳市场的时候,就是用试喝的方式让大家了解蒙牛牛奶的产品特征,很多顾客试喝了蒙牛牛奶后,感觉蒙牛牛奶真的很浓、很香、很纯,然后才开始去买蒙牛牛奶。蒙牛乳业公司在产品的推广中就是让消费者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品尝,真正做到让顾客参与其中,进而才会带动蒙牛牛奶在深圳市场的销售。

参考文献

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波恩特·H,施密特,体验式营销[M],张愉等译,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1

郑锐洪,体验营销的实施模式与成功要素研究[J],企业经济,2008,(6)

叶小娟,基于消费者需求的体验营销战略探析叨,市场论坛,2009,(1)

篇(6)

关键词:国际文化;国际文化理解教育;幼儿园教育;幼儿礼仪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4-0068-01

在幼儿教育中,及早对幼儿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让幼儿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及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教育的有的放矢,让幼儿及早学会尊重、接纳不同国家的礼仪,感受各国文化礼仪的魅力,及早接触世界文化。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促进幼儿的礼仪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重要的,尤其是幼儿,环境对幼儿的心理、认知的影响更是润物无声的。因此,幼儿教育要充分利用环境对幼儿的熏陶作用,通过对幼儿园外部设施以及教室内环境的布置,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国际理解教育的熏陶和感染,让幼儿的多种感官感受到世界各国的不同礼仪,较早地接受各国的礼仪教育。比如,把各国友人见面时的礼节制成图片,悬挂在教室外的长廊上,学生每天都可以看到。日久天长,这些礼节就会在幼儿脑中形成烙印,从而对幼儿的行为有了良性的影响,让幼儿自幼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还可以在每天晨操时播放不同国家的儿歌,或根据节奏编排学生喜欢的舞蹈,帮助他们识别和记忆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二、在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活动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之一,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因素,刺激幼儿多种感官,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尽情地展示自己,让幼儿充分享受学习、认知带来的无穷乐趣,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的效果。比如幼儿特别喜欢“过家家”,老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在活动中渗透各国的问候礼仪和就餐礼仪,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异国文化。同时,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时间,向幼儿渗透各国的节日、礼仪知识。例如,我国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那么国外有哪些国家过感恩节和圣诞节,并举行哪些活动来庆祝?通过比较,学生对各国的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选择性地设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课程

幼儿的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所以,在设置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课程时,要全面考虑儿童的兴趣,选择那些能多方位刺激儿童感官、儿童感兴趣的内容,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比如婴小班的幼儿对活动的画面和悦耳的声音感兴趣,因此,可以把各国的习俗、舞蹈、建筑、景点等通过flas的形式播放给孩子,强化他们对各国文化习俗的认知。还可以播放各国的儿歌,伴随着音乐节奏,和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感受到异国风情。

中高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程度较高,可以让他们了解各国的国旗文化、标志性建筑、童话故事、著名作家等。根据特点,把各国的文化习俗、传统节日等分成不同类型,将其制成精美的图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并定时举行识记比赛,从而巩固学生的认知成果。

很多学生对世界各国的国旗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以比赛的方式将国旗文化定为授课内容,向幼儿讲解不同国家制作国旗的故事,通过国旗来认知这个国家的文化,进而更多地了解其传统礼仪、风土人情、民族文化等。

四、利用文化差异,强化国际理解教育

各国传统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国的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国际礼仪教育。例如,哪些国家过春节,各国的国庆日分别是什么时间,在某些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什么样的服饰,采用什么样的庆祝方式,中国的春节和国外的圣诞节有什么区别。老师可以通过现场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角色,以幼儿较为熟悉的美食、服饰、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让幼儿亲自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的独特气息。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体验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

五、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追求进步

幼儿园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及时总结经验,把日常教学中比较有效的活动视频及教师制作的教学挂图,及时储备起来,以便下次利用。同时,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和改进,使其更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教师要把课堂中一些好的做法记录下来,在教研活动中和其他教师共同分享教育成果,共同探讨更好的教学方式。若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模式,供大家共同学习和提高,则更为理想。

总之,幼儿园国际文化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方式,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随着我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这种教育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我们要在原有教育实践基础上,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更加细化,使教育方式更灵活,使教学活动更丰富。

参考文献:

[1]王世光,邱德芹.社会科学教科书中的异域文化――以国际理解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教育学报,2010(05).

篇(7)

近年来西方政治学界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热潮,其重要原因在于,以往以选举(票决)民主为核心的传统西方民主理论,已经不能满足今天人们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在民主化潮流的激荡下,人们希望在政府决策、政府施政、政府监督、社会治理等各个环节上都有更多的参与权。西方的“协商民主”与我们的政治协商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而西方的“协商民主”还刚刚处在理论研究和局部实践阶段。所以我说过一句话,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我们既要向人家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据李君如文)

以房养老新模式已经破题

我国过去就有“儿女养老”的传统理念,近年又有了存钱养老、社会保障养老的“票子养老”,这是否足够应对中国的养老问题呢?还不够。由浙江大学教授柴效武等主编的这套《以房养老研究》系列丛书提出养老思想,为我国老人增添了“房子养老”这一新的养老模式,并对此组织了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探讨,力求使得亿万老年人能生活得更为安逸与幸福。我认为这个研究很有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

以房养老作为一个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全新的理念,可以派生的产品颇多。其中“反向抵押贷款”是以房养老理念实施的一个重要模式。希望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养老保障机构、金融机构、房产企业等各个方面通力合作,认真进行本课题的可行性论证,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更好加强我国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据厉以宁文)

关注第三次思想解放:从经济人走向和谐人

第三次思想大解放的目标就是要把原来的经济人转化为和谐人,使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生活;在追求物质的同时,精神层面能够平衡。这样,人和人之间取得和谐,人和自然间也取得和谐,人和自我间也能够取得和谐。可以这么说,真正的解放思想,推动新的科学发展观,推动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所有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真正使每个人都成为全面自由发展的和谐人。(据周瑞金文)

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

“传统的发明”和“现代的成长”也显示了一种学术智慧:并非在“传统”之后才有了“现代”,恰恰相反,我们是因为有了“现代”而发生“传统”――现代人所说的“传统”是为“现代”而生的,因为惟有“现代”才能赋予“传统”的意义;“传统”只有通过“现代”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而且惟有当“传统”与“现代”相联系和对应时,它才可以被我们思考和把握。那种死去的过去,例如像妇女缠足这样的陋习,就是死去了的过去,它曾经是传统,但现在它已不是什么传统。因为它既没有现在,更没有将来。(据郑杭生文)

吸收外来文化需通过特定社会文化机制

从唐宋之际中国思想转型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进入类似中国这样具有自身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它不仅需要时间(佛教的中国化及宋明理学的形成过程前后经历了近千年),更需要通过特定社会文化机制,才能使之由外来变为内在,才能逐步与本土文化相会通。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机制很多,但主要不外乎两点:其一,要有某种社会力量作为涵化、整合、会通的主体,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必须找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生长点,并加以培植和灌溉,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能够真正结出新的果实。换言之,照单全收、全部引进肯定行不通,必须要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当然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但必须同时强调自己的本根。套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要有中国特色、中国风度和中国气派。(据徐洪兴文)

双周热评

收割玉米要办“砍伐证”?

由头: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为了禁烧秸秆,要求农民缴纳押金办理“砍伐证”、“准运证”。此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次日该镇已采取改正措施并加快退还押金。

观点一:“砍伐证”、“准运证”、“ 放倒证”的出现实际上是农民的话语权、决定权太小的结果。如不采取有效手段,也许还会有干部选择宁愿得罪农民,也要用最简洁的方法完成上级任务,最终受到伤害的仍将是农民的利益。

观点二:政府部门作任何工作都得符合实际,贴近生活,公务人员要躬于身,言于行,下到田间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不能成天坐在办公室玩弄文字游戏,关起门来造证。

点评:政府要为农民做好服务,不要总有权力冲动。

“错字干部”丢官是小题大做吗?

由头:四川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何政签批的中秋节放假通知将“中秋节”错写成“端午节”,后经巴中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该市政府办公室主任停职反省。对综合科科长、副科长作出免职的处理决定。

观点一:现在很多地方对干部的管理不是太严格了,而是太宽松了,导致了不少问题的发生。四川巴中让错字干部丢官的处理并无不妥,反倒是非常负责任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效法。

观点二:在文山会海没有得到有效整治、红头文件没有得到有序规范之时,这种连小学生都会发现的错误还会“层出不穷”。他们的丢官,只能说是文件过滥的“牺牲品”。

点评:让问责成为制度,干部作风才能真正改进。

十・一黄金周也要取消?

由头:盘点改革“以小长假取代黄金周”的假日改革,有旅行社统计数字证明:4个小黄金周的出游人数只有“五・一”长假的八成左右,得出结论“新休假方案未达到目标”;而力挺假日改革的专家蔡继明则称小长假弘扬了传统文化,已达到预期目标,此外还建议取消十一长假。

观点一:评价改革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得看改革的预期目标是什么。以增加公众的休假福利、休闲质量和闲暇时间为核心,要让公众感觉休假时间比过去更充分,休闲质量比过去高了许多。假日改革应以人为本,旅游收入、弘扬传统文化等等只能是改革的附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