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10 16:0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幼儿 音乐教育

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音乐存在与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那么在幼儿园里对幼儿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对音乐教育的如认识

一、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钥匙这是不容置疑的,从前苏联先于美国的卫星上天就证实了这一点,前苏联之所以在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均落后与美国的情况下却领先美国的航天事业是因为前苏联的科研人员个个爱好音乐、能歌善舞,他们有浓厚的音乐氛围。那音乐对于幼儿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音乐会有利的推动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音乐是人的情感宣泄的方式,高兴时的手舞足蹈、放声歌唱,伤心时的心灰意冷、低低吟唱无一不是通过音乐来表现,合理的宣泄体定会有利于心理的健康。而幼儿天生就喜欢音乐,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音乐中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塑造一颗感受美的童心。

(二)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

一个人的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不容忽视。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在教育中产生的情感会让幼儿逐步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一个音乐作品的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许正是这种情令人陶醉。

幼儿在《我爱我的幼儿园》中认识幼儿园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体会到和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从而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在《我的好妈妈》中,明白了妈妈的辛苦,知道要去疼爱妈妈、帮妈妈做事。在《老猫和小猫》中体会自己与老师像宝宝和妈妈的关系一样,培养幼儿对老师的信赖感和亲切感。真是这一点一滴的体会一点一滴的积累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在感受作品的同时学会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推动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二、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包括一下几点:

(一)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一项活动产生兴趣时,就愿意去试一试,从而达到我们教育的目的。再一次音乐活动《娃娃睡觉、跳舞》中,我准备了许多布娃娃请幼儿来当爸爸妈妈,顿时幼儿便被角色吸引,边听音乐边和娃娃一起睡觉、跳舞。睡觉时轻轻的拍娃娃睡觉,跳舞时手舞足蹈很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幼儿能很快区分音乐的不同,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考虑怎样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因为有了兴趣、有了幼儿得参与才能成功的完成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内容的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当前的时展状况。目前大部分内容仍然有远离幼儿生活实际的倾向,因此内容的选择要仔细、认真,能符合幼儿的自然发展法则。

1、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要选择有童趣童真的内容,如:《我爱我的小动物》符合幼儿喜爱小动物的年龄特征,并在歌曲中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增添了许多童趣。《小蚂蚁避雨》欢快轻松的曲调让幼儿很容易接受,在歌曲中学习了小蘑菇帮助小蚂蚁的事情,知道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小老鼠打电话》则有趣的讲述了小老鼠打错电话,把电话打给了猫咪被吓了一大跳的事情。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应选择一些有情节、有角色、能增强求知欲、创造欲的歌曲,音乐教材的趣味性表现在词曲的结合之中,因此需要教师在选择中多用心。

2、内容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时展的特点,适应时代的需要

第一,适当的让幼儿了解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如:神州6号和嫦娥卫星的飞天,天宫一号的成功运行,可选择《小星星》让幼儿感受太空的奥妙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告诉幼儿我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电脑等媒体的普及,幼儿接触各种成人的音乐,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月亮之上》《两只蝴蝶》等歌曲幼儿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因此,我们也可有选择、有创造性的让幼儿重新学习他们所喜爱的歌曲。上学期教孩子们的《隐形的翅膀》,我用故事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受伤的运动员坚强、不退缩,努力上进的过程。而《两只蝴蝶》讲的是两个小伙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非常喜欢和对方在一起做游戏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好的理解他们所唱的流行歌曲,并在其中体会到美好的东西。

(三)音乐形式的创新和尝试

音乐形式的单一,只是弹着钢琴一句句的教唱一遍遍的示范,会让幼儿感到乏味。因此在活动中要不断的创新要大胆的尝试。

1、要以情动人

教师首先要被内容所感染,同时用这种情去感染幼儿,带动幼儿。如:《小树叶》要表现出秋天小树叶被吹到地上,离开树妈妈的悲伤之情,同时体现小树叶坚强、勇敢离开妈妈后不害怕的精神。

2、可以把歌曲画成图片、编成故事,提高歌曲的表现力

在《小蚂蚁避雨》中,我借互动分享的理念创设图片请幼儿讲述故事来理解歌词内容,达到快速记忆、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歌曲后,用拿走一张张图片的过程,让幼儿加深对歌曲的印象,这样能更加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的愿望。

(四)音乐氛围的创设

幼儿时期的音乐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仅在上课时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进行。比如:早晨来园后欣赏优美的乐曲及拍打节奏;进餐时间听舒缓的钢琴曲,为幼儿创设安静、轻松的进餐环境;午睡前的催眠曲一定会让幼儿睡个好觉;游戏时间可以学习舞蹈动作,玩音乐游戏……这样可以让幼儿处于音乐的环境中,感受平等、宽松的气氛,也给我们组织活动更加轻松。

音乐有益智的功能、有调节情绪的功能、有审美的功能,同时音乐也是人们生活的反映,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重任。而以上所说也说明作为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提升自己在音乐上的修养,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良好的音乐素养去面对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那一颗颗善良美好的童心。我知道自己所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会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为幼儿的音乐教育贡献微薄之力。

篇(2)

关键词:音乐教育;情感化;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注重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等等。忽视了音乐的情感性,致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离开音乐本身而去教音乐的误区。人是万物之灵,自古就有喜、怒、哀、乐、悲、恐、思等七情六欲,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那么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哪里?笔者试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探讨: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著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

四、音乐教育的情感性还体现在合理看待音乐情感体验的多样化方面。

许多教师在看待学生音乐情感体验中的多样性问题上仍有很大困惑:让他们自由体会,结果五花八门,甚至有些体验完全和作品本意相悖。让他们跟随教师引导来体会,结果一个个无精打采,体验趋于惊人的一致和呆板。那么面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现象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者说它在何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对此,英国音乐学家柯克认为,不同的人可能由同一首乐曲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是,认为每一种反应都是合理的论点确实是不能成立的。

然而,该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学生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感。因此,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在性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表现形态上出现各种差异,这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正常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的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音乐的情感体验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这种主体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讲“重要的是每人对一个主题的表现特性有他自己的感觉,对整个乐曲也如此。如果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别指望每次再听时,它的意思会完全相同。因而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带上他自己的主观色彩,在情感性质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是可以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情感体验不完全一致的。

从以上分析可见,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不仅体现在音乐教育者的观念中,而且实现于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这对广大音乐教育者提出了高要求。实际上,这是个本不能算作要求的要求,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应具有情感性的,但我们却把它丢了,现在只是要求我们做到本应做好的事情而已。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审美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本质就是人的情感与乐音在美的形象中的交融与互动。在音乐教育中,正是情感搭起了教师、学生与音乐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得三者得以畅通交流。在音乐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不可将音乐混同于其他科目,不能停留在音乐教育的技术层面,而一定要看到和抓住音乐的情感本质,我们一定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情感性音乐教育的早日回归。

主要参考文献:

[1][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58.

篇(3)

关键词:音乐教育 误区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80-02

时下各种音乐培训中心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学音乐的孩子越来越多,家长们似乎已经意识到音乐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智力开发功能的这一观念,人们基本达到共识。音乐教育的地位无论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都显著提高。然而,因为没有认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如何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也导致了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偏颇。

一、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夸大音乐教育对智力开发的作用

只要搞好音乐学习,孩子必会超常聪明。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诚然,法国文学家雨果曾说过这样的话:“开启人类智慧宝库大门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音乐对智力开发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事实,但是音乐教育不是开发智力的惟一途径,它只是三把钥匙中的一把。这说明,一方面只有在三把钥匙的共同作用下,人类智慧的宝库才能彻底打开;另一方面与其他以开发智力为主的课程相比,通过音乐教育来开发智力是比较慢的。因此,不能把音乐教育作为开启智慧的惟一法宝或主要途径: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协同发展,才能真正达到智力开发的目的。

(二)技术越难越能开发智力

表现在器乐学习上,盲目追求考级级别,让学生盲目自满,模糊了学习音乐的真正目的。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虽然在音乐教育中各种智力因素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但是,音乐教育开发智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式。对其情感、意志、品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陶冶和塑造来实现的。这是一个漫长的无法跨越的过程。只有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教与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积累才能完成。

因此,那些音乐教学中只重双基,不重音乐性的做法是不对的。特别:是在家庭音乐教育中,家长和老师们不要再拔苗助长,强迫孩子练琴,而不顾他们情感因素的培养;使音乐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变相;不要再让琴童不忍重负和精神磨难而以刀断指、以斧劈琴的悲剧重演。

认清差异,才能摆正位置,才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开发智力之功能;走出误区,才能让孩子真正走进音乐艺术的殿堂,并在艺术甘霖的滋养中身心得以全面发展。

那么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以审美的方式来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具有典型的感性塑造与情感交流的特征。而智力开发是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是一种理性的培养与启发活动。

从音乐艺术的本体上来讲,“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它强调的是一种感性认识。音乐教育的实质是通过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以审美的方式来完成全面发展的任务,具有典型的感性塑造与情感交流的特征。而智力开发是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等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挖掘,是一种理性的培养与启发活动。音乐教育与智力开发是一对完全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但他们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互相促进。

二、音乐教育的感性塑造为智力开发的理性培养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感性塑造是音乐教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构成音乐的感性材料是流动的音响,这些具有一定高度、长度、力度和音色的音响材料,通过节奏、节拍、音区、旋律、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织体、配器等表现手段,来塑造动人的艺术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此,对音响的感受是一切音乐活动――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欣赏――的基础。正基于此,人们不仅把音乐看成时空的艺术,同时在音乐教育中把听觉的培养以及对各种音乐因素感知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

从音乐教学的活动看,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对学生感性塑造的过程。一方面,所有的教学内容,无论直接表现音乐的歌唱教学律动教学、器乐教学、创作教学等还是间接表现音乐的音乐欣赏以及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都是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中实践性更为突出,没有感性的实践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评价、创作等都无从谈起。音符、音乐理论即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和抽象的概念,音乐课则变成名操无味的技法课,其审美教育的本质品格会荡然无存。

音乐教育内感性塑造是多维度的,有音乐的物质及自身结构方面的。如音高、音色、强弱、长短、音程、和弦、定律、节奏、节拍、织体、和声、曲式等;有情绪、情感方面的,如欢快的、悲哀的、抒情的、激越的等;有体裁形式方面的,如声乐的各种体裁与形式,器乐的各种体裁与形式;有时代风格方面的,如古典的、浪漫的、现代的等;有音乐内容与形象方面的,如英雄、少女、高山、流水等等。通过上述诸方面感知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进人音乐王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艺术的殿堂里,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特有的美妙感觉,使情操得到陶冶,精神随之生华。

强调感性塑造,并不是简单地否定音乐教育的理性指导作用。恰恰相反,适度的理性指导是保证音乐教育有效、深入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感性人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音乐教学原则,它既符合音乐教学的特点,亦符合少年儿童音乐学习的认识规律。

在音乐教学中,仅有感性塑造是不行的,从认识论上讲,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整体的、本质的以及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完成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比如音乐欣赏,其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初步感知、情感体验和理解提高三个阶段。初步感知阶段是以“官能的欣赏为主”的阶段,主要是对音乐美感的初级享受,学生对作品的初步玲听所带来的愉悦感仅仅是

一种表象,是对该作品的感性认识,不能体会该曲的本质内涵。第二、三阶段则属于理性认识阶段,只有对作品反复聆听,了解该作品的旋律、和声等各种音乐手段的具体运用情况之后,才能深入体验出音乐所表现的情感;只有体验到作品的情感,理解了它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才能更加深入地感受作品美的本质。欣赏教学的三个阶段,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过程。这一过程也适用于其他音乐内容的教学活动。从感性到理性。再用理性能动地指导实践活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能动认识论。

应该再次指出的是,鉴于音乐艺术重感性、重体验的突出特 点,音乐教学中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学习最终是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理解能力而服务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绝不能因重视理论教学而造成重技轻艺的弊端。

音乐教育注重感性塑造,这是它与智力开发最明显的差异之处。法国著名作曲家柏辽兹曾说过:“音和音响低于思想,思想低于感觉和激情。”这句话筒洁明了地道出了音乐艺术注重直接感受、注重情感的特点,也道出了音乐艺术中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对音和音响的感受从认识论上讲是低于理性的思想活动的,但在音乐艺术中,理性与“感觉和激情”相比较,应处于次要的位置。

然而,音乐教育的感性塑造与智力开发的理性培养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正是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才会有利于智力的发展。感性与理性两者之间的性质不同,但不是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同一起来。大量感性实践活动必然呼唤着理性的到来。指导实践活动向高层次发展。在音乐教育感性塑造过程中,也必然启发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功能。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交流与智力开发的理性启发

情感交流是音乐教育的又一典型特征。音乐是最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门类。音乐的载体是无任何语义的音响,而这种饱含作曲家闪光激情的音响,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所以神奇的音乐被看成是“一种崇高的心灵语言”(舒曼),“是一门情感的科学”(格什温),是表现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对此李斯特有过更精辟的论述:“在纯音乐中感情的体现并不通过思想,并不是像在大多数其他艺术――尤其是文字艺术中一样,必须通过思想。如果说音乐表现感情比其他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可以传达心灵所体验的印象,那么,音乐的这种优越性主要因为它有一种最高的性能――它能不求助于任何推理的形式,而复制出任何内心的运动来。”

音乐的情感性特征决定了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方面,要通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其用抒情手法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愉快、痛苦、愤怒、兴奋、忧愁、哀伤、恐惧等情感与精神的共鸣,达到学生与音乐之间情感交流的目的,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使之爆发出火花”。

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音乐教育以情动人的规律,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积极地与学生产生情感交流,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情感,特别是审美情感,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愿望。凡有成效的音乐教学无不是充满着丰富的情感流露与交流。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学,不仅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反而阻碍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甚至是对其音乐兴趣的扼杀。

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不是纯生理的喜、怒、哀、乐,也不是纯个人的自我表现,而是人类情感的模拟和升华。正像柯克所说的:“音乐,在伟大的作曲家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出人类的普遍情感”,正因为如此,音乐才被视为人类沟通情感的共同语言,音乐教育才被作为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篇(4)

 

关键词:音乐教育 情感化 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一、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二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着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当作非音乐成分来对待,因而拒绝承认它在音乐作品中的审美价值。茵伽尔登认为情感品格是“在音乐作品声音构成物自身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其非独立的因素”。即它在音乐作品本体构成中以非声音因素而存在,是属于音乐作品自身的一种特性,说它是什么音乐之外的东西,显然不能成立。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一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一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二、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三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一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三、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一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一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一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一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审美中的理解活动与科学思维中求知的理性认识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思维方式上,而且表现在活动的目的和结果上。情感并不是客体的物理属性,不能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以认识。

篇(5)

关键词:音乐教育  德育  作用

音乐艺术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它是人类最高级、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感情、陶冶学生情操的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健全学生人格、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理念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德育就是道德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同属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有多种功能,德育无疑其中之一。如何将音乐教育与德育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音乐的教育资源,深入探索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灵健康的促进作用和美的心灵的塑造功能——即德育功能,是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音乐教育的德育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基于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德育作用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其基本价值就在于通过以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充分体验表现在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蕴涵于音乐内容中的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养成,为其终身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审美功能是音乐教育的自然体现,是音乐的本质特征。在音乐教育中,音乐作品的呈现大都是以演唱、演奏、欣赏等方式进行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灵活跃动的教学形式,调动了学生的感知,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与创造的能力,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了音乐审美体验,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了真善美,这样的体验比任何说教都来得自然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恰当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越多,德育就会越发深入人心。

音乐在塑造美的心灵、美的形象方面与德育有异曲同工之处。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这与德育塑造真善美的心灵、美的形象目标是一致的。二者如果能够有机结合,使德育随乐潜入心,育人细无声,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二、基于音乐教育的认识功能的德育作用

音乐教育的认识功能主要指音乐家和音乐欣赏者在创作和欣赏过程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深入了解和把握的功效。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这个审美中介,感知、反映和把握人类自身、人类社会以及自然世界的本质与规律。优秀的音乐作品能让人们认识不同的时代、社会、民族及具体的生活情景、文化模式、艺术风格、心理性格等,从而更深刻、全面地认识人生、认识历史与现实、认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同时,确立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音乐作品题材之广、内容之多,居各门类之首,这就使德育的素材更加丰富,形式更加灵活,伸缩性更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就是一部特殊的历史、一本特殊的思想品德教材。音乐是喜新不厌旧的艺术,它虽然强调独创和个性,但一部优秀作品一旦产生,就不会随着时间而消亡,因此它又是不朽的艺术。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等优秀艺术家虽然离我们远去,可是他们的音乐作品却源远流长,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仅享受了优美的旋律,也从作品中领悟到了思想和精神的内涵。所以,音乐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形式,更是内涵。好的音乐作品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使人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浸透,从而达到优美崇高的境界。音乐教师应熟知音乐作品的相关材料,把握德育的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感情融入作品,在共鸣中上升品位,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在知识中拓宽视野。

三、基于音乐的教育功能的德育作用

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通过审美和认识功能得以实现的。音乐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生活、生命存在等方面的见解和价值判断,学生在欣赏时就会感知到作品中表达出来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价值判断、伦理态度等。一些优秀的作曲家在创作时,不仅是用声音来抒发一种情感,而且能够通过情感的抒发和逻辑发展来表达一种哲理,这就是音乐作品的意蕴。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则是通过音乐逻辑的发展,深刻揭示了“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哲理思想。这些意蕴要靠教师的适时点拨才能完成,音乐教育就是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将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渗透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感受的教育之中,使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想象的三度创作空间对其进行德育渗透,使知识与德育有机结合,从而事半功倍。在音乐美的感召下,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使学生认识了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思想上受到启迪,道德品性得以提升。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积极向上的指导性内涵和春风化雨的作用,学生在某些优秀作品中获得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思想甚至可以持续潜在于人生成长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可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作者介绍:蒋艳,辽宁省辽中县辽中镇第四小学

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策略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改革浪潮的冲击,尤其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不难看出,我国高校教育中很多音乐教师主观认定音乐课程是一门辅助学科,教学工作全部围绕教材展开,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填鸭式”、“书本式”、“条框式”教学现象依旧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主体性的发挥,使用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功效无法得到彰显。基于此,作者通过对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深刻剖析,认真查找原因、总结经验,立足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对如何针对教育现状采取有效策略进行阐述,使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得以改善和完善,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一、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现状

1.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音乐,很多学生对它的认识仅仅是一门辅助学科。加之各地办学条件不同,文化背景与经济水平也存有差异,导致高校学生之间存在着对音乐认识、音乐素养的个性差异。来自于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同农村、城乡结合地域的学生相比,其自身的音乐素质、音乐水平都具有明显优势;其次,受“学分制”的影响,学生与教师对于类似音、体、美等艺术类学科轻视甚至忽视,甚至大量占用艺术课程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使很多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审美享受和艺术氛围。

2.老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高校音乐不同于小学、初中的音乐教育,它已经从简单的声乐教学发展为对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发展史、音乐鉴赏等全方位音乐教育的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专业教师,不但要对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音乐常识以及未来音乐的发展方向、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专业认识,能够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整体规划、加快学生对音乐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掌握;同时还要对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乐器能够进行演唱和弹奏,便于在进行实际教学时为学生更好的展现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音乐教育孤立存在。 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音乐教育,其教育形式不应该是独立的,它的价值体现在通过与其他学科结合而产生出来的总体效应。音乐之德育功能在于,其审美价值是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的,而音乐作品与音乐形式中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交流的“剂”。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舞台表演,只有当音乐与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服饰变化等多种艺术元素进行有机结合后,才能真正带给大家音乐的美感和艺术的享受。

二、有效策略

1.积极采取“差异教学”。 差异教学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有针对性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一个客观认识和掌握,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让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这种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开展不同层次教学引导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消除对音乐学习的紧张情绪,并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音乐素养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音乐教育的程度,因此,有效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对促进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要注重对音乐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在强化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多领域知识的培训,如美学、心理学等,让教师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与人文理念,能站在一个更为深刻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音乐其德育美育之功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音乐欣赏的教学价值,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审美意识、创新能力都得到有效提高。

3.完善音乐教育体系。音乐教育并不简单的是学生的一节音乐课,也并不是单纯的一部音乐史或者一部音乐作品,它是融合了美学、文学以及哲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艺术学科。因此,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构建具有本校特色、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通过组织学生对其他文化和艺术课程的学习,使他们对音乐、对艺术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并能够做到科学对待。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学生对音乐技能、音乐鉴赏的系统性教育,从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

新时期的高校音乐教育,正处于一个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型的阶段,在这个关键时期应如何强化突破传统、大胆创新的意识,使音乐教学计划合理化,能够最大程度的去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调动他们的音乐智慧,提高音乐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在音乐这条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更快,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篇(7)

关 键 词:音乐教育 哲学 教育改革 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如核能产业、激光产业、航天产业、生物技术产业、超导技术产业的大量出现,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重要,世界步入了以产业知识化、社会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作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其目的是构建适应未来国际竞争和社会发展的新教育体系。为迎接时代、市场和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挑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确立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思维模式,而这种培养理念和思维模式必然是一定哲学思想下的产物。

正确的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哲学观是决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世界上存在着许多种哲学流派,音乐教育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借鉴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形成了形形的音乐教育哲学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指导我们音乐教育事业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的音乐教育哲学应该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坚持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正确揭示音乐教育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规律,才能引导和推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健康发展和不断深化。

新的音乐教育观导致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音乐教育的哲学是人类音乐教育实践的产物,是一种关于音乐教育的抽象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对音乐教育实践具有宏观干预和指导作用,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强烈的参与效应。音乐教育观是音乐教育哲学的核心内容,它是指有关对音乐教育本质的看法、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以及音乐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一整套基本信念或理念,阐明本专业所处的地位和本专业的发展方向。音乐教育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能超越社会需要和时代的变化,是属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观念的综合、渗透和吸收,始终存在着一个认识上不断深化和理论上不断完善的问题。伴随着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浪潮,世界各国的音乐教育也经历了一场系统的、整体的大变革,音乐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宏观上看,新的音乐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的意义是由其文化来界定或解说的,音乐不能离开文化孤立存在,而是和文化互为整体,以一种文化形态作为其存在方式。从本质上说,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与它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着相互的影响,其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文化产品,离开了文化环境便难以分析和理解音乐。从音乐发生学的角度看,音乐的产生和风格特征无不与自然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等人类文化行为和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从音乐传播学的角度看,音乐的传播实质上就是传递和接受文化信息,音乐表演实质上就是诠释和传递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因此,“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①第二,音乐教育是一门有其自身独特的认知和智力特点的基础学科,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提供的有意义的认识体验,对所有要实现其基本人性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霍华德·加德纳将人类的智力功能分为九个领域,提出同语言、数学等学科一样,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而它的认知作用和方式又是语言、数学等无法替代的。“②学习音乐可以在许多方面使人更加完美:改进学习技巧,陶冶道德情操,满足各种社会需要,健康地抒发受到压抑的情绪,鼓励自律,有助于集中精力,为充实地消闲打下一个基础,以无数的方式促进健康。”③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则指出: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的各种民族文化;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的过程;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并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④第三,音乐教育总体目标已由过去片面强调“学习音乐”转变为“通过音乐进行教育”,即改变以往以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教育首要目标的教学模式,而代之以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强调学生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并认为音乐教育就是以广泛、深刻、音乐性的理解为首要目标,将音乐技能培训作为达到育人目的的一种必要手段。

高师音乐院校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所担负的使命是培养音乐的教育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直接关系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施的成效,所以在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改革的时候,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也必须相应地行动起来,而且要走在前面。

新时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的目标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决定教育方向、影响教育全局、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⑤培养什么样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教育存在之根本,也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必须根据唯物辩证法,正确认识本专业的本质和属性,才能从思想观念上达到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定位。

首先,音乐及其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属上层建筑范畴,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超越于现实社会、民族文化传承和阶级需要之外,必须将满足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最高目标。已有迹象显示,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已经突破现行的就业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涵盖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组织群众文艺活动、指导群众文化生活、引领企业文化等等。其次,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在整个音乐教育学科中的定位上看,“(高师音乐教育)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然而,这种专业性音乐教育尚属音乐教育专门人才的基础教育,因为在它之后还有硕士阶段、博士阶段的教育,这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门人才的专门教育。”⑥再次,从音乐教育的内涵上看,音乐教育的实质是培养文化人,而音乐是以运动着的乐音、音响等物质材料构成的艺术,音乐教育活动必须与演奏、欣赏、表现和创造等音乐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些音乐实践是音乐教育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方式。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体现专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综合素质培养的协调和统一。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应该是重全面、厚基础而不求其专;重素质、厚创新而不求其深,为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要么等同于技能培训,要么将其视为一般接触性教育的认识误区,导致高师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着或知识结构不合理、或缺乏全面教育能力、或在技术领域也许有深度但没有广度、或缺乏开展社会艺术实践能力等等现象,难以满足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热爱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扎实系统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学习、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开展社会艺术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学科建设方面应重点突出师范性和基础性,注意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综合素质培养的协调和统一、音乐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培养的协调和统一。只有具备这一培养目标定位的高师音乐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从而使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逐步迈向其真正意义的教育目标。

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教师的学识、人格、责任心、使命感与进取精神都是活的文化表现形式,因而,教师是人类文化成果与人文精神内化为人才素质的重要中介。”⑦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音乐技艺的传承者,更重要的是音乐文化的传承者,是审美教育的光荣使者,也是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必须使他们树立“立足民族音乐之根本,进行多元音乐文化审美教育”的思想观念。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定位

课程设置是高师音乐教育的核心。现代音乐教育已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知识的传授,而是深入人的心灵的审美教育、人的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音乐教育中包含了更加广泛的人才素质培养和多元文化的内涵,与此相适应,对基础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师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当从整体上用系统的辩证观点来分析教学过程,揭示出作为教学过程中最能动的、最活跃的因素——主体间相互交往的规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有分析、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应用外来的先进的教学成果,“洋为中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构建具有我们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应站在时展的高度,重新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摒弃、有创新,重在整合优化。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应该是:首先,必须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出发点。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所在。其次,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文化人,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文化背景的统领之下。再次,音乐受文化的制约。音乐艺术是探索并体验每一个有着共同主观特征的群体体验和感觉生活的最有力的方式。人类感觉是普遍存在的,但又以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方式表现出来,世界之所以不只有一种风格的音乐,正是因为每一种文化对世界都有其特殊的感情体验。⑧如何在学习并保留自己的传统音乐和包容外族文化的音乐之间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是信息社会带给各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巨大挑战。因此,新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以文化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教育与非音乐教育的协调和统一

“艺术的价值以及从事艺术的价值,就是非艺术的价值”,⑨非艺术是艺术的价值体现。因此,“音乐教育一向是,而且现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非音乐教育。”⑩音乐艺术的价值只有在音乐技能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也就是说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音乐专业技能培养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即非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手段,审美教育是目的。因此,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体现音乐教育与非音乐教育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过分强调音乐教育,淡化非音乐教育,即单纯地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高师音乐专业教育原则的;另一方面,过分强调非音乐教育,淡化音乐教育,就是反音乐教育,就是阻碍音乐教育,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须深入音乐领域,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与教学能力,必须能欣赏、分析乃至创作乐曲,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学工作。

2.本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协调和统一

这不仅包括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协调和统一,也应包括汉族音乐文化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协调和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本土音乐文化特殊性与多元音乐文化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既不能过于注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而忽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也不可过于拘泥民族性,而舍弃对世界其他民族先进音乐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

3.实践能力培养与音乐教育理论学习的协调和统一

音乐实践是音乐教育赖以生存的手段和方式,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一方面,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应改变以往与音乐教育实习分离的状态,因为只有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音乐教育的实践,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教育理论的真谛,也只有在音乐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音乐教育的实践,才能体会音乐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在基础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能力除包括教师自身的演唱、演奏能力外,还包括即兴伴奏、指挥合唱队或乐队、组织演出活动等能力,加强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力度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总之,未来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教育改革的成败主宰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只有在教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体系。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郭声健著《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2—90页。

③(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33—34页。

④刘沛著《世纪末美国音乐教育动态述评》,原载于《中国音乐》,1995年(增刊续集)。

⑤李晓贰著《构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良性运转机制》,原载于《高师音乐教育论》,王耀华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⑥王耀华著《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原载于《音乐研究》,2002年第1期,第15—22页。

⑦陈小兵著《高师音乐教育改革需要高扬人文精神》,原载于《高师音乐教育论》,王耀华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4页。

⑧(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第1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