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31 02:51: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长江之歌阅读答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插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很多,如何有效利用插图,让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巧借文前插图,产生阅读兴趣
现在我们所用的小学教材,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有文前页、图文页和文后页,这些插图覆盖面很广。它们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首位课程资源,有着不可取代的教学功能,值得重视。
文前页插图能引导和影响学生的阅读心向。积极的阅读心向能促使读者在阅读前进入“主动接受”的心理状态,引导读者在阅读中迅速融入材料,感悟课文情境、升华阅读感受。这是因为,学生对插图表象的视觉加工不仅会同他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生关联,还会使他产生从插图表象推断课文内容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同时,不同的插图表达了不同的特定情境,这些单一或多个特定情境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情感倾向,促使学生事先营造同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情感氛围,且影响、伴随着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
二、借助文中插图,帮助学生感知
现行教材的许多文章图文并茂,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特别是看图学文更为明显。例如教学《草原》,学生初读课文后,对照插图,就很容易感受到草原上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那广阔、美丽的画面。这时,插图对学生的形象感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利用文中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核心。有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文本的理解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考虑用插图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例如《墨梅》一诗的难点在于感悟诗人的托物言志。教学时,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的王冕所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素净,不艳丽”“香气浓郁”“百花凋零,梅花独放”等答案很容易脱口而出。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王冕为何独爱画梅花?这样,对于诗中情感的领悟就水到渠成了。
四、凭借插图引导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学的说明,还可以拓展心意的想象。”这阐明了图画是想象的重要凭借,图画只反映事物的片断和侧面,而且形象、浅显,较容易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课文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如《大江保卫战》一文,为了深刻理解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与洪水勇猛搏斗的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文的插图,通过人民子弟兵在汹涌的激流中,怎样与洪水搏斗,怎样在泥水中抢运沙包,怎样为了保住大堤日夜奋战,去想象英雄们的内心活动,更深刻理解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又如教学《长江之歌》一课时,指导学生看远景图,先让他们从地图看长江,从而体会到长江的宏伟、壮丽,再由此想到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它是永远值得赞颂的。通过指导学生看图联想,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开阔想象空间,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有句话:诗画是一家。当年坡评王维的诗时便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如此,文也是如此。只要教师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充分发掘教材潜力,学生就会受益更多,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更加容易。
参考文献:
1.语文报.2007.7.3
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
一、明确诗词主题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进行分析了。如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等);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等)。再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等。解读诗歌,诗人是个重要信息,平时要尽量多地了解与诗人有关的信息,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二、把握情感基调
1.根据提示把握作者情感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例如《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①泊:停船靠岸。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③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试题: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
其实该题的关键是对“钟山”的理解,而通过注释④(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可以看出“钟山”就是诗人的故园、家乡,从而就不难理解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
2.品析诗词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有利于解题。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抒怀言志、富有人生哲理的四言诗,全诗体现了作者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3.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景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说送别诗中,就常出现哪种景物?如“柳”,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含有惜别之情。
三、赏析字词,体会意境
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坐标,也有助于我们赏析诗歌的用词之妙、意境之远。
1.字词赏析。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试题: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答案示例: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山景自然地展现在诗人跟前,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更好地传达出诗人超然于尘杂之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适之情。我感觉答题的要点是:既要通过联想展示诗中场景,从字义、修辞等角度去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还应联系诗中的情感意蕴去品味。
2.体会意境。例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试题: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而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的满头青丝如今已纷纷断落,已短得无法再梳髻插簪了。诗歌富于音乐美,琅琅上口,悦耳动听,便于诵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多读。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读,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与训练,并且积极组织开展课外读诗诵诗活动。
诗词是中国瑰丽的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赏析诗词不仅能感受到它昭示了五千年古国的文化底蕴,更对自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反复诵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诗意的领悟,提高诵读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个性 涵泳语言 积累 语文素养
语文本来就是一门极具创造个性的学科,而语文课要切实表现出语文的个性,至少有这样两个指标:一是学生在经过学习后,能够品悟出作者蕴藏在文字和情节后面的独特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二是学生能够欣赏这种文字的表达美――明快或婉约,奔放或理性等,并由欣赏认同唤起学生自身的创造欲望。
一、取法诵读
取法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没有对语言抑扬顿挫的吟哦,没有朗朗的书声,语文课何见语文的味道?指导学生诵读,要读准字音,还要在节奏、韵律、情感等诵读技巧方面加以指导,力求在涵泳语言中让学生感受文字的优美、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错落,进而感知作品的思想和形象,获得精神陶冶。如在教学《长江之歌》一文时,怎样才能与文本中作者豪迈、澎湃的情感形成共鸣?诵读文句就是一条最方便的捷径!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显然,没有对语言的体验、品味、积累、领悟,就不是语文。语文教学不可忽视语言这个本体。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首先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无论在我国还是外国,文学教育从来都是以语言教育为基础的”。可见,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培养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揣摩、品味,形成形象的感悟,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
二、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需要积累,语文教师要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对作品的语言形式加以揣摩、研究,品味文章特定的语言形式,认识作者的语言风格。例如,吟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时,我们能触摸到一个满怀报国豪情的民族英雄坎坷的心路历程;背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们似乎能看见王维正用那传神的笔墨描绘着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有教育专家说过,在记忆力特别旺盛的青少年时代,就应该背诵一些东西,这是语文的基础和本钱。的确,对于经典作品,语文教师应该花大力气让学生“背得下,默得出”,抓好语言学习积累的基本功,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学会领悟
语言的学习需要在感受中领悟,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就应当努力让学生直接获得语言的感受,要给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反复听读,在听读中从整体上感受文章的语言,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脉络,而不能让他们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肢解式的讲读中被动地接受标准答案。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文时,作者的那种喷薄欲出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无限的热爱,蕴涵在每一诗行之中,不认真揣摩每一句的语气、语调、重音、停顿,就不能体会到诗的深邃内涵。通过语言文字与学生的阅读感受产生共鸣,这才是有效的深层次阅读。
四、联系生活
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学习鲜活的语言,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语言的实践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和积累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语言的训练和体验,实质是语文的个性使然,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05-02
陶行知先生是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笔者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深切地感悟到其博大精深。学习他的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说:“教育可以是书本的,是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极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
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将社会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例如,笔者在黑板上开辟了“一句话新闻”栏目,每天让学生轮流到黑板上写上当日新闻,在语文课上课之前花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讨论。这项活动得到了学生的广泛支持,他们个个热情高涨,争着抢着来进行“一句话新闻”的报道。京沪高铁全线通车试运行的消息让学生们欢呼雀跃;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让学生为之感动,他们在心中播下了爱国、诚信、关爱、孝顺、感恩的种子……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笔者把语文向生活延伸,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学生通过调动多种感官,以积极愉快的状态主动学习“活灵活现”的大语文,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
生活实践是母语教学最广阔的平台。要想把本色的生活变成语文的生活,教师至少还应当做好三件事情:一是选择。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并不一定符合教学需要,教师就要从自己的角度去选取其中最具“语文味”的内容,指导学生深度学习。二是加工。有时候原汁原味的生活可以直接为我所有,那是一种“偶然得之”,更多的要经过“语文化”的筛选、整合后才能为我所用。三是呈现。语文化的生活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来呈现,充实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课外的实践来呈现,扩展语文生活。
二、“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先生强调“养成儿童自我教育的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掌握独立求知的方法,这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他还强调“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知识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教育的真谛就在于唤醒孩子心中的良知,唤醒学生对学习的渴求,唤醒孩子创造的冲动,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之后方能举一反三。如在教学《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冬日的凝重”的段落进行分析讲解,而“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则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这样的教学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同时也达到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放手”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教学艺术。因为只有大胆放手,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经验积累,也才能让学生深刻地铭记下挫折的酸涩,从而获得经验储备。教师在教学中的“放手”,要把握好三个时机:一是“扶助”的时机。语文学法指导的功夫要做足做透,教师授“渔”的真经,学生得“渔”的真技,语文自主学习才会有一个较高的平台。二是“放手”的时机。放手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把握这个时机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试水”的过程,就是师之“渔”转为生之“渔”的过程。三是“放单”的时机。当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技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之时,授“渔”的过程也就告一段落,教师还需关注的就是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其实就是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就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各不相谋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新课程理念时,“体验”一词用得较多,这足以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如教学《公休仪拒收礼物》一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编排课本剧、参与表演中学习语文,通过模仿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理解、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情节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还活跃了课堂。另外,教学《三亚落日》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画来感受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教学《长江之歌》时,可以通过歌唱来感受长江的宏伟博大;教学《理想的风筝》,则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来感悟刘老师顽强的意志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动口,动手,也动脑,始终在积极的“做”中学习,自主性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体验获得离不开“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做好“全身运动”,教师要练好三门功夫:一是融通的功夫。语文学习过程中“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能够“海纳百川”,才能让学生学到多彩的语文,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做到在“做上教”。二是静候的功夫。让学生在“做上学”,可能会出现五花八门的“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静候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三是点睛的功夫。语文教学中的“做”不能等同于表演中的说唱、美术中的描画、劳技中的操作,否则就失却了它的“语文味”。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去引导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语文,理解文本,体悟情感,升华价值观。
四、“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这告诉我们要贯彻创新教学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教学《夜晚的实验》,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为什么要在夜晚做实验?是谁在夜晚做实验?在夜晚做什么实验?他又是怎样进行实验的?实验的结果如何?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更要贯彻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时间、解放空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敢想、敢看、敢问、敢说、敢做,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尽情发挥。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历史与社会》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和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目前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却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显而易见,在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而且能培养学生与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意识与本领,从而达到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作用。
一、营造民主氛围,诱发自主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诱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为了便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平时我经常利用课余休息时间尤其是课前十分钟,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水平,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同时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及时地掌握课堂反馈。在课堂上,我对学生和蔼、热情,对学生的正确看法及时地予以肯定,对他们的错误耐心地加以纠正,促使学生敢想、敢问、敢探究。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有效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
二、巧妙提疑设问,引导活动探究
疑虑、困惑,往往会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资源和推动力。精心设疑,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其探究的兴趣。爱因斯坦说:“一个问题的提出通常要比它的结论更为重要。”一个好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可能就是开发学生潜力的金钥匙。一串好的逐渐深入的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可能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金钥匙。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巧妙地做好“设疑”,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课堂探究的实效性,最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如八年级下册《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首先让学生理解标题“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然后说出对自己最有感官冲击的是哪几个字,再引导学生理解“浩劫”、“空前”两词在句中的深层含义。在本课设计中,我以寥寥数语,用“浩劫”、“空前”两词制造一种气氛,一种悬念,在上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的愿望。这样,学生就会主动阅读教材,寻求能说明战争“浩劫”的教材信息,并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实现小组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我再深化问题:我为什么要在战争浩劫前加上“空前”一词?这样的设计留给学生极大的探究空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然,问题情境不能天马行空,必须基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所设计的问题也要步步为营,层层深入,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课堂上机械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问答互动,并不是真正有意义的问题,不能起到探究的作用。
三、创设课堂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皮亚杰指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将外部刺激内化为主体感受的心理体验过程。图片、漫画、歌曲、小品表演等各种教学情境的创设无疑也是一种教学刺激,它能让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兴趣,积极主动迅速地投入到学习中。
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创造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生进入探究作铺垫。
如在教学《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通过出示图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现在国家刚刚统一,你去咸阳探亲,沿途会遇见什么麻烦?此题创设了当时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学生得出了语言不通、文字不通、货币不能用、交通不方便、生命安全没有保障等结论。然后我进一步提出问题:假如你是秦始皇,你将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此题更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使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升华到了更深层次。通过生活化情景再现,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探究,有利于突破重难点问题。
再如讲《万类霜天竞自由》时,可边播放歌曲《真心英雄》边播放校运动会及艺术节比赛本班参赛同学的照片引入;讲《看不见的手》时,可通过录像老王开花店的故事说明价值规律;讲《水乡孕育的乡镇》时,可用《太湖美》导入;讲《母亲河》,可通过播放《长江之歌》或展示有关长江的图片引入等,这些方式都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教学情境,产生求知的欲望。
情境的创设可以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形象化,历史问题现代化,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要创设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的教学情境,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深刻地挖掘教材中的情与境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准确、鲜明、形象、生动、适时地创设出符合本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以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
四、构建互动课堂,开展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可以让学生充分深入地思考问题,合作探究则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和学习,在共同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大胆、勇敢地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如在讲“传媒的影响”时,我采取了辩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针对上网的利弊进行辩论。我把全班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主张上网利大于弊;另一组为反方,主张上网弊大于利,要求双方在课前搜集资料,课上进行辩论。因上网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喜爱的学习和娱乐方式,而教师和家长对此又褒贬不一,一直是校园内外的争论焦点,很多中学生上网都处在“地下”状态,现在要把上网的利弊谈放到桌面上,还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就被激发出来,辩论双方有理有据,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查阅资料、辩论,学生对书上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对上网利弊关系有了更深、更直观的理解。另外,在教学“叔叔把握机会的启示”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设想将来的工作,为自己设计名片,同时为自己生产、营销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设计广告;在学习“秦岭淮河分南北”内容时,可以把它改为“南方好还是北方好”的题目,让全班学生分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让他们全方位地了解南北方的差异。
当然,合作探究要注意不能整堂课运用,它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不能喧宾夺主。太多的合作探究易使小组成员偷懒吃“大锅饭”,不利于教师掌控课堂。按照R・T・约翰森的研究,课堂上的协作学习方法最好占用一堂课的7%―20%的时间。合理、适度的合作探究能够刺激学生的神经,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注重实践活动,巩固探究成果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开放式教学,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转换迁移和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我是社会小主人》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外分组调查自己家附近的河流近况,询问家中长辈,了解十多年前河流情况,认真思考分析水污染原因,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同时课内用在学校附近三处水体所采集的三瓶受污染的水样,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在讲《妈妈的帐本》时,我要求学生亲自到银行办理存取款、购买国债甚至基金,在实践中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合理的计划。我还请学生家长配合,让学生亲自管理一个月的家庭消费,学会记帐,学会分析,开源节流。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那种培养“高分低能”的纯粹的知识性教学应该退出现代教学舞台。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实践能力,正是新课程教学所应该提倡并落实的。
六、布置探究作业,延伸探究课堂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觉得《历史与社会》的课外作业应该突出“综合探究性”,应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同时课外作业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形式多样、富有色彩、充满情趣、注重灵活性,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作业会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而富有个性地自主探究。如在“知识改变生活”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一项探究性作业:“随着我们进入信息时代、太空时代,身边的一切都会发生大变化,针对未来的生活,说说假如你生活在2050年的某一天,将会有什么新奇的事情发生或者你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希望与奇思妙想!”请学生用绘画及文章的形式完成。学生交上来的作业让我大开眼界,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让我惊叹。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布置的作业无一不是为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较少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少有探究作业的布置。但杭州市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经把小论文纳入《历史与社会》的中考试卷中,这无疑给我们的平时作业布置提了个醒。
总之,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并把探究活动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探究真正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至高理念,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感受知识的形成,体验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