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0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皮影的艺术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皮影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其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之初,中国皮影等元素也被大量地引入到动画创作中,并具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出现。我国皮影动画主要有《张飞审瓜》《润泽》《镜花缘之女儿国》等作品。其中《张飞审瓜》属于流传范围比较广的。在《张飞审瓜》中,场景全部用皮影制作,且大量使用镂空的技术,如画粱等部分。人物造型具有典型的戏曲特点,这与皮影戏类属于中国戏剧的一种具有重要联系。在动画中,人物动作以及语言也具有皮影戏的特点,如行走中具有很强的节奏型,停顿突出,人物声音明显经过有意转变,表现出非常夸张的特征。这一类动画一经产生,便受到中国民众的好评,其意义不仅在于创新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形式,更是促进了皮影艺术的传播,使接受动画的观众,尤其是儿童,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对于皮影的必要认知。但是中国动画发展到当下,已经很少使用皮影进行创作,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皮影动画的群众基础不够广泛,创作这种形式的动画具有很大的风险;另一个原因就是创作皮影动画耗时耗力,远不如采用手绘以及电脑创作方便、快捷、逼真,商家出于利益的考虑,比较少的选择这一方式。
二、以动画保护传承皮影艺术的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已经发现,皮影艺术的发展进入衰落时期,而中国动画的发展正处于兴盛时期,将动画中加入皮影的表现方式,能够促进皮影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但是在经济时代,以动画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具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各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保证这一方案的有效实施。
1.国家加强对于皮影艺术的重视,对于皮影动画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扶持
国家的扶持能够使传统艺术摆脱困境,走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京剧在短暂的衰落后,在国家的思想倡导与大力扶持下,再次开始兴盛。发展皮影艺术同样如此,个人以及民间团体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国家加入保护皮影的行列,在思想上重视皮影,在实际行动中积极扶持皮影技术,如建立广泛的皮影艺术保护协会,将皮影艺术家纳入国家艺术家的范围,给予国家级艺术家的待遇,显然对于促进皮影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以动画保护与传承皮影艺术的过程中,国家应该提高对于这种方式的重视,以政策性法律法规以及具体文件给予皮影动画创作中的种种便利,在皮影动画的具体创作与传播中,为其提供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支持,改变商家出于利益考虑不敢创作皮影动画的现象。而一旦在国家的影响下皮影动画的局面打开,其自然会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保护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2.改变皮影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发展总是与时俱进的,不符合时代的艺术方式最终会被淘汰。显然皮影艺术当前的表现形式以及唱腔都不太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在皮影的发展中,传统的皮影技术可以结合时代特点以及地方特点增加新的内容,同时适当改变唱腔,以促进这一艺术的顺利传播。而在皮影动画中,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动画的创作对于皮影进行翻拍的思想,大胆创作一批符合时代特征的、体现时代思想的动画作品。作品以皮影作为主要形式,而在人物塑造中注重传统与时代的结合,增加人物象形的表现方式,改变传统皮影为了表演需要只以侧面表现人物的方式;改变人物形象大量镂空以充分投影的方式,改变人物衣物服饰领角突出,关节突兀的特点。因为动画赋予了皮影更充足的场地,更多面的表现人物的可能,因此在创作中应该将皮影艺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做到继承的同时,有效地发展。在动画中,人物的唱腔以及说话方式应该统一采用现代普通话,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加入简单的唱词,且需要配以字幕。总之,以动画的方式表现皮影艺术,不仅仅是对于传统皮影表演方式的简单翻拍以及一些技术手法的改进,更需要在内容、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方式等方面全方位改进,才能使皮影动画真正地为观众所接受,完成皮影艺术从被动地保护到主动发展的过程。3.将皮影艺术加入动画专业课程。皮影艺术在动画中的应用不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动画创作者皮影知识不充分,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艺术创作。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考虑将皮影艺术加入到动画专业的教育教学内容中,真正培养一批既懂皮影又懂动画的人才,以促进皮影动画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皮影艺术作品的一般创作流程是:故事—台词剧本—选皮制皮—画稿、过搞—雕镂—上彩—发汗熨平—订锥—影人动作演练—乐队伴奏、艺人演唱、念白具体操作等。动画的创作流程是:故事—剧本—人物造型—原画—动画—描线—上色—拍摄—后期、配乐、对白等。我们从皮影艺术作品和动画作品的创作流程和创作环节上可以看出两者都有剧本原创、形象造型设计、角色行动设计的流程,都有语言、配音、配乐、角色动作设计等诸环节;其主要的不同在于皮影艺术作品的表演运用的是视角固定的舞台语言,而动画作品运用的是视角可变的镜头语言。
二、皮影艺术与动画作品的创作思想和理念相似
皮影艺术作品和动画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基于这一点,使得两者在艺术思想上,都要求有娱乐性、喜剧性,并且都要求有一定的正面意义、教育意义,都需采用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方式来讲故事。
三、皮影艺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1.皮影的艺术造型在动画中的运用
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皮影艺术以其华丽的纹饰、丰富的色彩、强烈的性格特征以及独特的造型特征等特点,为我们动画造型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在皮影艺术中,皮影人物角色的造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1)人物造型平面化2)人物造型艺术化:3)人物造型卡通化:4)人物造型戏曲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方式、思维方式在近年来兴起的动画设计中有很多很好的表现,特别是皮影造型艺术更对现代动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早期动画作品如《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济公斗蟋蟀》、《渔童》等,在人物造型方面,都曾借鉴过皮影的人物造型。因此,在现代动画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把皮影造型与现代动画结合,既可以创新动画,又可以传承民间造型艺术。另外,我们还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的皮影艺术与动画艺术。
2.皮影艺术在动画中场景设计中的应用
动画场景作为动画角色活动与表演的场合与环境,对动画作品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的动画作品中,往往是借鉴了皮影戏中的光影效果和皮影色彩的运用。比如动画片《桃花源记》,与以往传统动画片不同的是,它借助现代电脑三维技术将皮影艺术巧妙地糅合在其中,在制作时,动画创作者借助皮影特有的光影效果,使得整个画面使传统的艺术符号,得到新的视觉体现,细节逼真且动感十足。作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仅是增添了动画作品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的表现方式给动画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
3.皮影艺术在动画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我国的皮影艺术音乐,大部分都是在不同地区,分别融会当地的民族器乐、民间曲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使得皮影艺术的音乐具有唱腔丰富,韵律优美,板式灵活多变等的特点。这使得它在我国音乐领域里自成一体。中国动漫音乐的灵感大多来自传统戏曲音乐和民间音乐,运用这种独特的民族艺术,同时融入富有本土风格的电影,使音乐与画面完美地契合,从而建立动漫语言的民族风格,这是中国动漫音乐在视听语言上达到民族化的主要内容。目前动画作品主要是借鉴皮影艺术的唱腔以及独特的乐器、音效。
四、结语
【关键词】皮影 数字交互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皮影的艺术形式与特征
(一)皮影的视觉艺术形式与特征
皮影造型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头茬和戳子的形象皆是侧面夸张变形的平面化造型,人物通常具有偏侧身、五分脸、单目、半片嘴的特征,夸大的头茬和偏长的手臂,使得影身产生了夸张的美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给人以稚拙古朴的感觉。人物和场景的全侧面与半侧面的混合体现、皮影轮廓的概括和内部纹样的复杂、巧妙运用剪纸的阴雕阳镂特征及民间绘画散点透视的特点,综合形成了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皮影艺术。
皮影的色彩,通常直接展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中国五行色形成了皮影的基本色彩观念,红、黄、蓝、绿、黑五色通过深浅的搭配形成层次感。补色的使用让皮影产生一种协调美,增加了皮影人物的艺术感染力。
表演效果方面,艺人通过皮影人物上的三根签子来控制整个影人的全身运动,而皮影又是光与影的艺术,其表演形式依托于光影的效果,艺人通过对色调、层次及渲染的控制,使表演画面逼真生动。通过控制皮影与灯光远近的变化,产生虚实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灯光明暗的对比,起到配合故事发展、烘托场景气氛的作用。在光线与幕布的映衬下,通过不同的表演来表现技巧与道具,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二)皮影的听觉艺术形式与特征
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形式之一,皮影将戏曲中生、旦、净、丑的表演角色,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段,配以乐器伴奏和各地方戏曲、曲艺精华的道白配唱,形成独特的听觉、观感。
二、皮影存在的问题及所面临的困境
现代工业以其高效率的批量生产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对产生在农耕文明的皮影传统手工艺形成冲击,皮影本身的局限性也使其逐渐走向文化的边缘。首先,皮影的精雕细琢,为其制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10多道工序,制作周期很长。其次,成品因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无疑是其在工业时代中生存的致命弱点。再次,皮影戏的表现内容与形式在过去常为酬神还愿,随后的功能才是消遣娱乐,所以内容较为单调,同时,人物与场景的综合处理也不够完善,形式简单,缺乏新意。最后,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要求很高,许多技艺高超的皮影艺人相继去世,传承艺人很少、皮影道具大量残损丢失、演出场地简陋、国内的专业剧团寥寥无几、青年观众越来越少等问题,使得演出市场逐渐萎缩,直接威胁到皮影的生存。
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成为了首要任务。依托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与软件学院的优质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娱乐化传播进行了“数字交互皮影”的探索。
三、数字交互皮影平台的概念及特征
(一)数字交互皮影的概念
数字交互皮影是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皮影文化与现代艺术、现代计算机科技结合。通过对民间传统皮影形象的采集、整理与艺术加工、传统剧目唱腔的研习、传统皮影表演手法的临摹,依托于多点触摸技术、flash皮影建模技术、flash骨骼技术、fms服务器技术和录制、回放等技术,实现表演者通过计算机自由操作数字化皮影道具进行表演,并可对自己的表演进行录制、播放与上传网络,使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得到交互体验的乐趣。
(二)数字交互皮影的表现形式
将一部传统皮影戏的视觉形象、剧目、唱腔和音乐、表演方式与技巧进行整理与归纳,寻找出最合理、最贴近事实的一套剧目基础,对其进行数字化的提炼。通过多点触控技术控制影人活动,并在荧屏上实时动态跟踪表演,为观众展现故事。
(三)数字交互皮影的表演手法
传统皮影通过设置在影身和双手上的三个操纵点,即可完成影人表演的全部运动效果。通过对表演过程的形式与技巧的分析研究,为数字交互皮影中人物的头部、身体、双手和双脚分别设置了控制点,依靠多点触控平台,表演者只需触碰到相应控制点范围即可对人物进行操控,便可完成人物的移动、转身、活动、点头等效果。配合键盘上的按键,使其增加动态动画场景渲染,如刮风、落叶、下雪、打闪等视觉特效。同时由于其自由性与随意性,表演者可以根据当时环境与临时灵感,进行即兴创作表演。
(四)数字交互皮影的视觉形象特征
数字交互皮影的视觉形象,是在尊重传统皮影造型的基础与规律上,对民间传统皮影形象进行归纳、整理和艺术再加工。由于皮影材料及雕刻限制所导致的不足,在这里可以通过数字化视觉形象的过程,进行适当的规整,使得整体形象现代又不失去传统味道,同时色彩上的高度还原,也大大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五)动态效果的新形式开发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D包装、视频编辑、动画特效等技术不断应用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这些具有强烈视听震撼效果的场景与特效设计,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盛宴。“数字交互皮影”将这些技术合理地运用到传统皮影戏中,表演者对人物进行表演的同时,以动态的动画效果烘托场景的气氛。如梁祝化蝶中祝英台哭坟一幕,通过粒子技术展现烟雾,配合表演者的表演,弥补了皮影戏视觉效果单一的窘境,给人以新鲜的视觉感受。
四、数字交互皮影的影响与价值
数字交互皮影具有清晰明了的视觉形象、高效的制作方式、广泛的传播途径和较强的交互体验与娱乐性,这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超越了传统皮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皮影存在的不足与局限。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媒体创新传播的重要探索,并在社会上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的实践
依托于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的北京龙在天皮影艺术团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皮影艺术整理、皮影文化传播、皮影戏舞台表演、艺术展览以及皮雕工艺品研发的综合性机构。艺人们对“数字交互皮影”的体验、尝试及肯定,使得数字交互皮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现代艺术和技术的传承创新。
(二)数字交互皮影的社会影响
数字交互皮影应邀参加了2011和2012年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展览期间得到北京市领导的问询与肯定,参观者络绎不绝并主动感受数字皮影的交互魅力;项目在2010年的大学生全国挑战杯获得一等奖等,这些经历足可以证明“数字交互皮影”的前景与生命力是不可限量的。
结语
数字交互皮影利用现代化手段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运用新媒体艺术成果有效推动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新和传播。将皮影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与内涵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有将其文化特征真正融入到当代生活中,被更多人所了解和感知,才能更好地使皮影艺术在新的时代以新的面目和形式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喜爱,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展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窦楠.试论皮影造型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当代意蕴[D].中央美术学院,2011.
[2]闫英林.皮影艺术在数字化媒体艺术中的应用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2(13)
【关键词】皮影;元素;二维动画;制作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090-01
一、结合带来的耳目一新
(一)造型语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人物造型上,不仅保留了二维动画外轮廓清晰线条的制作方式,而且加入了皮影戏艺术中常用的镂空技术,使得人物在外形表现力上更加清晰,也方便对人物进行上色。加入皮影艺术的镂空技术,可以将内部约线条镂空,综合使用阴刻法和阳刻发,例如《钟馗嫁妹》中的钟馗妹妹的角色,便采用了中国戏曲中旦角的发饰着装造型,使得角色更加体现出传统文化。
(二)动作表演――机械性与灵活性的结合。皮影人物在制作的时候就是拆分成一个个零部件,如:头、上身、下身、两腿、两手等,这些部件的组合主要靠关节点,所以皮影艺术家通过控制关节点控制角色的运动。采用皮影人物的接合方式,将二维动画的人物制成元件,并建立元件库,这样就可以随意拼贴各种形态。根据运动规律以及动作的技巧和趣味性,先设计动作原画草图,将绘制的原画草图扫描到电脑里,将元件按照草图进行拼贴,从而组成一套序列帧。
(三)音效对白――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当代二维动画的配乐已经十分成熟,既有各种情绪渲染的背景音乐,又有包罗万象的音效。中国二维动画应该将我们传统的民族乐器运用到二维动画中,使动画背景音乐更具民族性、地方性特征。这样才能让观众在看动画片的同时,耳目一新,同时让“中国特色化”更为深刻。例如《钟馗嫁妹》主要采用鼓和擦。
皮影戏在演唱时可采用“假声”和“捏嗓”,这也是戏曲的主要特点之一。将戏曲语言的方式运用到二维动画中可以拓展出配音的一种新模式,同时让观众熟悉中国的各种戏剧。
皮影戏在表演的时候通常使用方言来演唱。在动画片中也经常看到方言的使用,例如《钟馗嫁妹》也是采用的河北方言来演唱。由此可见,方言在艺术表现上可以增强影片的趣味性,使艺术更加贴近生活,使动画更具地方特色,让世界知道中国多彩的语言文化。
(四)故事来源――古老与现代的结合民风民俗。从古至今,在各类庆典或节日中我们都能看到皮影戏的踪影,可以说皮影戏的产生与人们的风俗文化活动脱不了关系。二维动画也可以做一些有关节日题材的动画,不仅能增添传统节日气氛、保护非物质文化,同时还能拓展二维动画的发展空间。皮影戏中许多剧目都来自于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传播的故事,汇聚了人民群众丰富的想象力,情节夸张充满幻想。这些多样化的故事为二维动画的剧本创作提供丰富的题材。
二、皮影元素在当代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造型轮廓。在动画作品的设计中,角色形象一向简单明快,并且带有活力。简单的线条勾勒出鲜活的形象。皮影的重要特点就是外形简洁,线条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其外形特征与动画有着相同之处。皮影是用灯光打在幕布上体现外形轮廓的,显得非常有表现力,这种夸张的特点非常适合用在动画中,以很少的造型表现出更多的形态情感等。与皮影艺术相结合的动画比以往的动画更具有特点,也更具感染力。
(二)面部表情。情感的表达,一般依靠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动画人物的面部表情更为重要。西府皮影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极为夸张。将这种表情元素融入动画作品中,对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等方面的表达会更加生动。
(三)动画色彩。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感受,动画设计中,人物的色彩总是从侧面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等问题。以往的动画颜色相对比较单调,而西府皮影虽然只有五种颜色,但是颜色的叠加创造除了更多的色彩。动画设计中,也可以利用皮影的这个特点,在主色上用不同的颜色叠加,以达到丰富人物色彩的目的。同时也能展现出民族艺术的特色。而二维动画制作,主要运用到的软件有Animo,Adobe Flash Professional,Adobe Photoshop,TBS(Toon Boom Studio)等。
三、传统皮影戏的文化意义给动画的启示
皮影戏是文化和道德等精神文明的传播媒介之一。皮影戏的故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及忠孝等精神,在观看皮影戏的同时,也将这种精神传达到了每个观众,潜移默化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一定的好影响。动画也同样具有这种传达理念和精神的作用,它传承的是前人的思想和艺术,表达着某种感情与主题。在内容表现上,一把皮影可以唱尽千年兴衰,然而动画的创作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在内容上也应具有时代性。
作者简介:
[关键词]皮影戏 皮影艺术 计算机动画 发展
中国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一颗璀璨明珠。但是。在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这种古老艺术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狭窄。然而,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动画已经悄然兴起。并且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一种广受欢迎的文化形式。文章希望通过借鉴现代计算机动画技术手段对皮影戏进行提升、改进和创新,来推动这种古老艺术的跨越式发展,使皮影艺术之花枯木逢春,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
一、皮影戏与计算机动画
(一)皮影戏
所谓皮影,是用牛皮、羊皮、驼皮等皮质。通过洗、熨、刻、漆、装等数十道工序制作的,在光的作用下,一种能模拟人和动物活动的民间艺术。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因其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广大民众,所以流传甚广。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皮影采取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和戏曲化的综合处理。皮影艺术分布广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的民俗相融合,形成了自己地域化的特点。皮影艺术继承了中国优良的传统民间文化,更被艺术家赋予了艺术的形式,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奇葩。
但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皮影戏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狭窄,皮影戏市场日益萎缩。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今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电影、电视、影碟机和计算机的普及,年轻人对皮影戏不感兴趣,皮影戏的观众群只限于中老年人;二是皮影戏多年来缺乏创新,目前演出的节目主要围绕农村的结婚、生子、祝寿、丧葬以及搞封建迷信的许愿、还愿、请神、祈雨等方面。
(二)计算机动画
动画是运用“视觉暂留”原理,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画面,给视觉造成连续变化的图像。计算机动画是借助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平面动画。计算机动画的制作,可以先将画在动画纸上的动画线稿和画好的背景色稿,通过逐幅扫描计算,再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分别对所扫描的动画线稿着色和对背景色稿加工处理并进行叠加合成;也可以直接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动画的表现手法越来越丰富。制作越来越容易,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泛。
(三)皮影戏是动画的古老形式
皮影艺术与动画艺术代表不同时代的流行文化,从创作的理念和表演方式上看,皮影可以说是动画的古老形式。皮影戏与动画在创作理念和表演方式方面有很多相同点,都具有娱乐性。都能够传承文化,都是一种平面艺术。都是一种屏幕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改变,皮影与动画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色。
二、计算机动画的优势
计算机动画作为现代流行文化,有着它的时尚元素与优势,而皮影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有它的民族性与局限性。与皮影戏比较起来,计算机动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传播范围
皮影戏的传播时空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由皮影自身特点决定的。由于受到演出场地的限制,演出时容纳的观众是有限的:皮影产生是光照投影原理,这就决定它只能在黑暗的环境下演出,皮影在演出时虽然是用玩具的影人代替表演,但现场需要真人操纵。需要演员在幕后现场操纵与配音才能使皮影戏正常进行。
计算机动画的传播借用现代传媒技术。以电影、电视、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进行传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候向全世界范围进行传播,这是皮影所不能的。
(二)表演方式
皮影戏表演是演员通过竹签棒来操纵皮影玩具,使它们完成机械的动作,即它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幕后演员的现场操作。
计算机动画的表演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电脑软件的应用与现代传播媒体。它的表演方式呈现出简单化与自动化,人物动作的完成都是借助计算机和现代媒体自动完成的。
(三)制作过程
皮影的制作精细繁琐。皮影的制作过程一般包括设计、制皮、描样、雕镂、着色、熨平、上调和订缀等八个环节。这些过程非常复杂。持续时间长,制作时还需要精湛的技术做保障。如果某些过程或工序出现了差错。错误很难及时弥补,损失也很难挽回。
计算机动画制作就非常简单、方便。制作时主要借助计算机和其他媒体工具。制作过程主要包括原画的产生、动作的自动完成、着色和成品的完成四个环节。完成的动画可以在电脑上不断预演。发现有不合适的地方,能够及时修改,出现了错误也基本没有损失。
(四)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又包括角色设计、色彩设计以及声音运用三个方面。
1、角色设计
皮影的人物造型古朴典雅、民族气息浓厚,具有造型平面化、卡通化、地域化和戏曲化的特点。
计算机动画的角色设计除了平面化、卡通画的特点外,它还强调形式化和创新。动画中的人物不仅能表现侧面,还可以以不同视角多方位表现。人物造型可以简化成线条。造型的形态和表情十分夸张和简练。动画的角色注重符号化、形象化,个性鲜明。
2、色彩设计
皮影的色彩更趋于守旧和传统。皮影的色彩使用规律主要受中国民间五行五色的主宰。即阴阳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的五种原色。
计算机动画的色彩则大胆、夸张,不拘于传统。色彩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直接用加色、减色法原理进行配置。二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原色。在色彩设计上,可以使用无色及灰色来表现画面,也可以使用鲜明的多色彩来展现,色彩种类可以高达1670余万种。
3、声音运用
声音主要取决于语言、音乐、音响三个因素。
(1)语言运用
皮影中的语言有两个特色,就是唱腔和行话,在表演时人物对话一般是用说唱的形式表现,带有很浓的地方特色。计算机动画中的语言没有局限于戏曲的风格,它追求一种展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其对白诙谐、幽默。同时语言的主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无论是客观世界存在的还是主观创造的物体,都可以具有语言的功能。
(2)音乐运用
皮影艺术中的音乐独特,其主奏一般是用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而且唱腔不同所用的乐器也不同,因此它的音乐更具民族性和地方性 特色。计算机动画中的音乐一般具有夸张性和喜剧性,音乐的主奏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民族乐器,还可以是多种音乐的叠加与合成效果。
(3)音响运用
皮影中的音响效果不多,它一般通过乐器或者表演者的口技来制作。计算机动画中的音响则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或由特殊软件制作。效果非常丰富。
三、运用计算机动画推进皮影戏跨越式发展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譬如,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皮影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湿度的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培养皮影表演人才。或成立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我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
传统皮影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方式显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和人们的需要,也很难让我国古老而独特的民间艺术皮影艺术在现代信息社会发扬光大。相比之下,计算机动画可以帮助皮影打破这些局限,为皮影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一)将动画穿插于皮影表演中,提高其表现力
动画与皮影的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风格艺术,两者的结合可以产生全新的艺术效果和视听效果。这种结合是现代艺术文化与传统艺术文化的交流。动画的设计艺术是将世界上各种流行文化相互融合,在它的艺术风格中主要表现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情趣,皮影戏是古老的民间文化。不管其内容和造型上都有传统文化的影子,将动画与皮影的同时表演,使人在同一时间欣赏到两种不同的文化。丰富了皮影艺术文化的内涵。这种结合还拓展了皮影的表演空间。在皮影戏表演中,它的屏幕是有限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的,这是现代艺术格局的最大障碍。使用动画作为表演背景,赋予背景以动感,使皮影表演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比如在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与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共同创编的《来自中国的三个传说》,该剧将动画作为表演背景,不断改变,使故事跨越了三个时代。表现了一千年的时空转换和穿梭。动画中的夸张的想象,闪回的形象给皮影戏赋予了新的魅力。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扩大了皮影戏表演领域。
(二)开发皮影动画
皮影动画可以说是皮影艺术的现代版,它是将皮影直接用动画来表现,吸收了皮影的外部形式,调用了动画元素。与传统皮影相比。皮影动画有以下优势:
1 皮影动画简化了传统皮影的制作与表演过程。
皮影戏是通过手工制作与工作人员的现场表演来完成的,但皮影动画中它不再仅仅是皮影戏,也是一种动画。目前制作计算机动画的软件以Flash为代表,它们的运用简化了背景与造型的制作过程。在皮影动画背景与人物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选择合适的图片用照相机、扫描仪直接导入电脑中。不需要手工的精雕细琢。如果不合适可以用手工绘制再导入或者在计算机中直接绘制,动画软件提供了各种绘图工具和修改工具,这样就可以随时存储、检索、修改任意画面。皮影动画中人物的动作完成完全依靠电脑软件的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员的现场操作。比如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皮影动作的过程,我们是将影人的各部分以符号的形式打散,通过改变它们的位置和相对关系在时间轴上造成的动势。而这位置与相对关系只需调动各符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不需要花费精力去考虑中间过程的制作。同时循环动画的使用可以使重复的动作简化。动画中不仅可以表现人物位移的变化而且还可以是形状、颜色的改变。在动画制作中,调色板提供了很多色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出合适的颜色。而且描色准确、不需要晒干,绘制好直接可以用,若不合适可以直接修改和替换。在表演之前。可以利用动画预演功能,检查动画中的错误,便于修改。还可以将成品存在电脑上或刻录成光盘长久保存。
2 皮影动画打破了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陈旧,赋予大量流行元素。
皮影戏的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的改编,这些故事往往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再加上地方戏的唱腔,使它的观众只局限于老年人。而对现代的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但皮影动画的故事不只来源民间故事,而且是在民间故事上的大胆创新,适合现代的流行文化,它的语言更加幽默,动作滑稽可笑。故事的人物个性更加夸张,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
3 皮影动画创造了影视艺术时空。
皮影动画应用影视艺术中的创作手法、创作风格、运动镜头以及蒙太奇组接艺术,演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动作更加完美,画面过渡更加自然。比如皮影戏在表演人物从远及近时有两种方法,一种直接将皮影人物从影窗左侧慢慢移动到影窗右侧;第二种方法是配音演员直接用语言来告诉观众。这种表现形式机械,不流畅自然。而皮影动画中用拉镜头就可以使人物从远到近,而不需要人物的移动。表现得非常自然。现代故事的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很大,皮影戏局限的空间和表演方式不能适应。皮影动画中利用蒙太奇组接艺术,使现代故事更容易表达。
4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拓展皮影的传播时空。
皮影动画中的载体不仅仅是电影屏幕,还可以是现代电视媒体、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媒体。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皮影更具时代特征,更适合在现代信息社会传播。
皮影是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统称。皮影艺术是一门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随着皮影艺术在“”时期遭遇的劫难和电影、电视的发展,皮影戏渐渐退出演出舞台,因此近年来皮影收藏越来越受青睐。我则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各地皮影流派的代表皮影制件达百余件,其中人物制件有末、旦、净、外、杂当、驾、孤、细酸等;物件有刀枪剑戟、战马坐骑、金銮茅舍、山水庭堂等。我把这些文化含量较高、极具收藏价值的皮影选出精品,用镜框挂在客厅、卧室、书房中,一来可使自己时时体味其中的收藏之趣;二来便于保存这些皮影藏品,不至为水浸虫蛀;三来可以使家人和每一位来家里的客人都能够受到皮影文化的熏陶,感受古老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扬光大民族艺术。
客厅内悬挂的几件皮影藏品中,冀东皮影的代表作品《老汉推妻》最为显眼。《老汉推妻》雕镂的是一位老汉用手推车推着俏丽的媳妇回娘家。该皮影长112厘米,宽90厘米,在皮影制品中,如此“庞大”者较为少见。全件主色调为红色,糅以蓝、棕、米等8种颜色,着色细腻,整件雕镂精细,刀法犀利,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清雅大方,极富装饰性,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
书房内悬挂的几件皮影作品中,《击鼓战金山》最为珍贵。《击鼓战金山》讲述的是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在镇江金山之巅的妙高台擂鼓指挥抗击金兵的故事。梁红玉一身铠甲,背插四杆护背旗,飒爽英姿,威风凛凛;身后高高飘扬的“梁”字大旗,迎风铺展的船帆等,镂刻精致,栩栩如生,动感十足,颇具美感。
卧室里悬挂的以《游春》最为精致,该件刻画的是初春时节一位美丽的提篮春游的情景。那俏丽的脸庞、精巧的发饰及微微上翘的弯眉,与身上的大红彩衣相映成趣,让人不禁想起“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诗句。
这些独特的“家饰”挂上去后,家里“抖然而俊”,一件件皮影如同一面面微型的画廊,让人如同步入了连绵不断、光影叠现的“三维空间”,不但接受了东方文化的熏陶,也使人在顷刻间沉浸在一种雄浑大气、意韵磅礴的沧桑氛围之中……较之原来挂的那些壁毯、字画、雕饰,不可同日而语,使我家的生活充满了浓厚的文化色彩,每每家中来客人时,都对会“皮影家饰”赞不绝口,个个眼中透着艳羡。每每此时,妻子都俨然像皮影展览馆里的解说员一样,如数家珍地逐个给客人介绍:这个“头鍪”,产自陕西,它的特点是造型生动,刀法细腻;那个叫“帅盔”,产自河北,它的特点是纹饰优美,古朴高雅……令客人眼界大开,不仅对妻子刮目相看,还要聘她为“家居指导师”呢!
双城民间手工技艺相对种类较多,历史相对久远,少的也有几百年历史,如秫秸制品,而久的已达到上千年的历史,如剪纸等。历经多年的传承发展,双城民间手工技艺已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一是由于是民间工艺,所选材料大都是百姓身边的,材料相对简单易得,除皮影镂刻的材料是驴皮、牛皮外,其它工艺大多选料造价不高,且大多是地方原料,如秫秸制品中的秫秸就是本地地产高梁秸杆,材料易取;二是作品风格多粗犷、古朴、豪放,体现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传统文化气息,北方地域特征明显;表现内容多样化,多来源于现实并且大多反映劳动人民身边的生活事物。如风筝有500节长达252米的蜈蚣,玲珑的燕子、艳丽的蝴蝶等,剪纸则有“福”字、“喜鹊登梅”、福娃等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幸福新生活的热爱;三是大多数手工技艺都兼具绘画、喷绘、镂刻等多种工艺相结合融汇的特点。像风筝、秫秸制品、剪纸等,都需要制作者有一定的美术、造型、构图艺术功底,使这些工艺近几年兼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四是工艺制作大都具有构思巧妙、造型美观、外观或古朴厚重或玲珑细巧,色泽天然,工艺精湛,兼具绿色环保等特点,像秫秸制品最为突出;五是个别工艺制作像剪纸、皮影镂刻则需独特的工艺特征,必须刻功精细,技艺娴熟,所刻人物形象逼真,玲珑剔透,各行当俱全。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的重点是满族萨满神调,它是满族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经过多年言传至今。(1)满族萨满神调保留了比较完整和生动的自然宗教特点,具有鲜明的北方地域特色。形象地记录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发展轨迹,反映了上古先民对世界的认知过程,表达了他们与自然斗争的意志和力量,也揭示了他们的迷惘与失误;(2)是原始歌的载体,借神话宣传原始教义,代表了部分原始文化,宣传某种道德伦理观念,在精神层面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3)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式,是后世艺术的渊源,有的唱腔被满族民歌吸收,东北的“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等艺术形式都是受其影响发展起来的,是北方文化形成的基础之一。
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