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3: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物质文化实例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代表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被群体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表演、实践、知识、表现形式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实物、工具、工艺品等。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鄂伦春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四类:音乐类、曲艺类、传统手工艺类和民俗类,包括鄂伦春族民歌、摩苏昆、桦皮狍皮制作、古伦木沓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合理开发鄂伦春族文化遗产,可以起到动态保护作用,同时也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对黑龙江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提出:文化囊括了人类经历的各个方面,是以人为载体而存在。非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需要以人作为载体来传播和保护。旅游开发可以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让游客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中来。既开发了非物质文化资源,又保护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一举两得。所以,非物质文化必须在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利用,使其得到传承和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我们采用昂特谱(RMTP)基本理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进行可行性分析,具体分为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在资源分析上,我们以主题提炼为核心,找出非物质文化的特色;在市场分析上,选择有创意的旅游开发主题,综合资源分析和市场分析设计旅游产品。
1.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独特。凭借独特的自然和气候条件,鄂伦春族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其非物质文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狩猎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鱼皮服饰、民俗风情的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等等,其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开发有很好的文化基础。
2.非物质文化旅游市场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火热,国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形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参与热情高涨。鄂伦春族以其特有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这些都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合理开发其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
3.非物质文化旅游主题提炼和产品设计
主题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根据主题组织营销旅游产品。黑龙江非物质文化丰富,政府应大力支持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旅游”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即提供给游客的服务,有创意、内容新颖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游客的到来。鄂伦春族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据此,可以开发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配以特色旅游纪念品,让游客感受到其乐趣。从市场角度分析,鄂伦春族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
三、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其中,保护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根据上述指导方针,我们提出了非物质旅游的基本对策。
(一)科学合理定位设计:为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必须合理定位旅游开发的市场,确定旅游产品面向的对象,制定详细的旅游开发方案。
(二)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各地有不同的环境和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开展新颖别致的旅游,保持旅游项目的代表性,可以吸引游客,如鄂伦春族的“山文化”独有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品、歌舞表演。
(三)按照市场需要规划:旅游的开发必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针对国内、国外不同的游客,开展不同层次的旅游项目,可以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
(四)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非物质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地居民的权益,确保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一)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从政府保护上,可以由各地政府机构成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地方成立“鄂伦春族保护小组”,并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由上到下,成立严格的管理团队负责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财政上政府必须给予补贴,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并积极引导社会的开发资金利用到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2)在民间保护上,黑龙江省作为鄂伦春族居住地,在群众中间成立专门“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保护组织”,由上到下将宣传深入民间,使得遗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3)在法律保护上,对于黑龙江省鄂伦春族来说,充分发挥本民族的能动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性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保护法规”,通过该法规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加大对不法现象的处罚力度。
(二)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1)确定旅游项目主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在开发非物质文化旅游上,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应以本省特有的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如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体验游、鄂伦春族手工艺品体验游等。同时,在旅游目的地,可进行鄂伦春族歌舞表演,通过音乐、曲艺,让游客体会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3]。与此同时让游客参与鄂伦春族得民俗表演,体验鄂伦春族工艺制作过程,这对黑龙江省旅游形式的创新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以品牌建设为核心,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丰富,尤以鄂伦春族独具特色。建设“鄂伦春族”品牌,整合黑龙江省已有的文化旅游项目,扩大鄂伦春族旅游影响力,不仅可以扩大鄂伦春族的旅游市场,并且刺激黑龙江省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3)加强对外交流,加强鄂伦春族文化旅游的宣传工作。随着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种媒介推广鄂伦春族旅游项目。在国际和国内之间的合作上,以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城市符号,既可以很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又能很好的宣传了文化旅游业。
五、总结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活态展示
中图分类号:G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博物馆如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传承,专家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尝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所参观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从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思考博物馆对于古老文化记忆的留存与传承,以及这种展示方式与观众内心之间产生的互动,进而探讨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的认知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它有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正确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博物馆的概念内涵和特点,是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
实物性是博物馆的主要特征,博物馆作为一种事物的运动形式,可以说自始至终是围绕着“物”进行的。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不受物质载体的限制,并不依附于一定的物质形态,也不以物质载体为主。其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和表述中,存在于不同的艺术表演之中,存在于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之中,存在于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之中。它展示的是人或人群甚至一个民族对生产生活在认识上产生的情感或动机,是以人为主体的一种表达,并逐渐被人们共同体接受,形成固定模式,被后人继承且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他们普遍接受的固定的表达内心情感或动机的最佳方式。②博物馆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看成博物馆基本职能的一个扩展,它改变了单纯以物为主的陈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与其载体的实物性相结合,通过对其详细介绍,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如何与观众形成互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任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都必须考虑到“人”这一要素,具体到博物馆而言,就是要考虑观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所发生的互动关系――观众看到了什么?观众有什么收获?博物馆陈列展览只有和观众形成隐性及显性互动,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技艺产生一种文化认同感,并启发观众的文化自觉性,才能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从而达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一)何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博物馆主要是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生动的,是不断发展的,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必须考虑到其独特性,应区别于传统博物馆以物为主的陈列方式,发展出一套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展示方式,使其有一个生存传承的空间,在这方面我国的专家学者已经有很多论述和探讨;其二,非遗类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其具有鲜活性,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产生文化自觉性,这也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二)文化冲击力、感染力的营造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博物馆对传统文化技艺的展示,应启发观众的思考,给观众内心带来冲击力,营造出一种文化冲击力和感染力。
以位于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例进行详细介绍,作为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博物馆,其主要包括序厅、人类非遗名录厅、国家级非遗名录厅及后记厅4个展馆。实际上在这座博物馆中并未展示很多的珍贵文物,整座馆以一种简洁、生动、有趣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强大的文化感染力:进入馆内的孩童面对新鲜有趣的文化游戏乐此不疲,同样也唤起成年人对于逐渐趋于消失的中国文化的深沉思索,整个场景展示富于思考性、趣味性、震撼性。综合来看,其给观众带来的文化冲击力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时光隧道带来的深沉思索
进入馆中,首先展示在观众眼前的是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拼成的世界地图,上书“世界的和声”,在这个地图上用图片、视频等合成了地球,蔚为大观。随后进入一个深长幽邃的时光隧道,简单的文字如“千童信子节活动的传承越来越困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羌历农历新年陷入困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濒临灭绝”……通过最简洁的文字告诉着观众一个最大的事实。在参观过程中让人感受到强大的心里冲击,或惋惜、或哀叹、或感伤,所有陈列的目的不过在于激起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愿望,在展览的开始就营造了对文化遗产的思索,可以说是为整个展陈做了一个铺垫。
2.视听等高科技的运用
该馆运用了大量的视听技术,高科技的运用拉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观众的距离,营造出传统文化的氛围,观众在动手参与的同时,用心和传统文化进行交流。在陈列民间传说如“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等时,将展板和听筒相结合,通过听筒传音的方式,分别用申请方方言、普通户、英语三种语言来讲述,拿起小小听筒选择你想听的语言,一段故事就会在你耳边娓娓道来,民间故事、山歌、戏剧、民族器乐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展示,生动而不死板,同时加大了观众的参与度。又如对川剧变脸艺术的展示,观众站在展示区,自动化感应技术就会对应观众的脸孔模拟川剧变脸,让观众体会到了川剧的魅力与乐趣。
这种化无行为有形的展示手法,生动有趣,提高了观众的参与性,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之陈列开头的强大感染力,让人们在无形之中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真正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达到了对其的宣传教育的效果。
(三)传统陈列和现场展演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文化盛宴
区别于上述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用清代花楼木质机现场手工制作蜀锦;集中陈列、展示古今蜀锦、蜀绣精品,并销售产品;除此之外,仍保留蜀锦半手工半机械传统生产和现代工艺织造。进入展厅,锦绣炫目、色彩纷呈,奇美精妙,让人叹为观止。该博物馆对于蜀锦、蜀绣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制作加工工艺结合到了一起,通过对手工技艺的现场参观,传承千年的民族技艺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欣赏,还有对民族智慧的自豪之情。这种“活态”的技艺传承,无疑是观众在传统博物馆中所不能见到的,也是非遗类博物馆的不同之处。
三、小结
2013年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周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一主题的实现还很漫长。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者,不仅要考虑对其本身的保护,更应该考虑到“人”的传承和创新,思考如何使观众和展览发生互动,从而推动这一主题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张柏:中国博物馆志[M].文物出版社,2012.
[2]苏士澍:中国文化遗产年鉴2006[M].文物出版社,2006.
[3]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4]潘守永: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赣南师范学院院报
[5]马建军: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
[6]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
[7]彭建波:谈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资源建设――以皮影数字博物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
注解
为迎接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精神,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现代生活,本次系列活动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公室、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共同主办,活动时间从6月5日持续到6月10日。
在6天时间里,汇聚了1场与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静态”展览和“活态”传承人现场展示;3场分别以“苏绣”、“传统服装服饰”、“传统纺织印染绣技艺”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学术研讨;6场以中国非遗为主题的“动态”服装服饰秀展演。活动选取非遗项目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实例,展现振兴中国传统工艺,非遗在实践中振兴、在生活中弘扬的盛况,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灵魂 商业是翅膀――把纺织非遗融入生活
如何将传统服装服饰的技艺元素融入现代生活?如何让传统技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带着这样的目标,作为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今后双方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为核心,重点开展非遗相关门类的合作研究与共建工作。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表示,纺织服装非遗是我国非遗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更与现代生活和时尚关系紧密,此次以非遗服饰秀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既要展示传统工艺,又要体现当今品牌和设计师将传统工艺进行的有机结合,将成为行业振兴传统工艺的成果展示。未来,纺织行业一定要在传承传统工艺的能力建设上下大工夫,为传统工艺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做出贡献。本次中纺联组织了两场代表企业的非遗展演,还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将借助这个平台继续运作,共建相关的非遗研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纺织类)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开展非遗与传统服装服饰研发与设计、非遗与文创衍生品开发等项目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推广。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孙旭光表示,作为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本次“锦绣中华”系列活动突出非遗在当代服饰中的应用,非遗传承人与时尚设计的交流与对话,让中国设计更好地传承中国精神,让传统工艺焕发时代新颜。
关于纺织非遗的发现、传承、创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宋兆麟、品牌联盟专家委员会主席艾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吴波、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砚农、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宏复等一致认为,要让传统技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的,建立有效的一对一帮扶机制,让纺织非遗走进日常生活,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他们认为,中国在世界上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资源优势,我国纺织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飞跃,但如果能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行业发展,将时尚与传统有机结合将会有更好的前景。他们同时提到了解决非遗传承的三方面内容: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而本次系列活动就是将官、产、团、协、宣相结合,推出龙头企业,把文化商业循环落到实处,让传统文化不仅有技艺更要有品牌,让更多的人们注意它、记住它、崇拜他,让文化成为商业的灵魂,商业成为文化的翅膀。
艺术心 商业手――为纺织非遗打造生态闭环
作为开幕大秀,NE・TIGER(东北虎)品牌了《水墨姑苏》苏绣服饰秀;6月8日,“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 EVE CINA 高级时装秀将几近消失的黔西南民族文化瑰宝,呈现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演绎了一场中华刺绣的时尚盛宴;6月10日,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名瑞・韵中国嫁衣秀华丽上演??
纺织服装企业将非遗元素在T台上华美亮相的背后,是长期大量的实践探索和努力。以“依文・中国手工坊”为例,就在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建设。“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中,浪哨文化、布依绣花和苗绣等非遗元素闪现身影,跨越百年守候,从大山走到城市,在极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恭王府散发出感人的灵魂魅力。
作为12年来矢志不移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服装品牌,依文打造了“依文・中国手工坊”这一传承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平台,并以此为核心,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系列可持续、可复制的手工艺生态圈建设模式。通过设立绣娘工作室、建立手工艺博物馆、打造高端手工艺体之旅、建立手工纹样数据库,利用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将深藏大山中的传统民族手工艺带到了现代都市,将传统艺术嫁接现代时尚,将中国文化弘扬到全世界,让中国的民族工匠精神得以传承。
如今,“依文・中国手工坊”通过自己的方式不仅肩负起了社会责任,达到了精准扶贫的效果,切实产生了经济效益,更打造了中国手工艺联盟,形成了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
关键词:川东民居;文化;乡村聚落;保护与改造
前 言
“依山傍水、房在绿中、人在景中”,形成的“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顶、木栏花窗、提脚线、红吊檐”的特色景观,就是川东民居乡村风貌的特色表现,现今依然保存着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由于社会生活现代化的加剧,社会发展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川东民居乡村聚落在城市化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浪潮中、不断被遗弃、被改建、被撤除;高楼大厦,独门套房,小区别墅正形成为新的居住形态和生活形式。
1、川东民居历史文化根源
川东地区为巴文化所在地。战国初,巴国溯江进入川东,将青铜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新石器文化融合起来,也即将巴国文化与巴地文化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巴文化。巴人民风古朴,崇勇尚武,巴文化往往以其大俗的表现形式充分张扬个性,显示艺术魅力,达到大雅的境界。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只能限于较低层次,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栖息环境,他们能做得更多的是以朴素的自然观顺应自然,以简便的手法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川东地区的地域文化与其所处的丘陵地貌和面对的大江大河有着紧密的联系。川东早期先民往往会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沛的坪坝地区,作为生活、繁衍之地。现在川东地区很多地名,如南坪、大石坝、肖家湾等,都可以反映出川东先民选地相土的印记。这些临山靠水的的坪坝地区成为了川东先民的理想居住场所。也反应和体现出川东地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主体思想。
2、川东民居乡村聚落保护与改造实例研究
2.1项目背景
台子上居民点位于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南部,临近綦万高速路。中华村是重庆市农民新村示范点,有着传承了300多年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永城民间吹打”。中华村以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为主。本次规划为贯彻重庆市乡村风貌建设精神,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与部署,通过对台子上居民点的改造指导,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
2.2保护与改造的目标
全面发展川东地域文化传播的效益。重视村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村落的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保护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空间载体。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居民生活等的前提下,对村落进行保护和改造设计。
2.3保护和改造的手段
在以保护村落建筑与文化历史为前提,将效益与环境相结合,综合协调文化遗产保护、观光旅游、开发与环保、推广村落历史文化。应充分发挥村落的生态、文化和经济效益,增加就业带动本地发展。
川东民居乡村聚落与地方发展相互协调,并按照合理保护乡村聚落原有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周边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理念为主要任务。以乡村聚落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的保护为主,以人为的规划设计为辅助,体现地方特色文化的空间载体。 村落内的环境景观,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以及景观规划的形式都要与之相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展现川东民居文化及其历史价值。
青砖墙、石板路这些都是川东民居村落的特色,这让人感觉历史的气息。在规划保护川东民居原有乡村聚落时,也要注重保护村旁的河道、农田、山林,绝不能因发展而忽视了自然环境。以保存古村历史建筑、风景自然,建立通畅,可行、可识别性强的文化空间。
2.4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川东民居建筑布局讲求因地就势,平面灵活、变化有序、层次丰富。住宅平面布局以曲尺型和门字型为主,新建住宅则近似于一字型。新规划避免拆大建,通过结合现状质量较好的建筑修建偏房,围合成三合院,从而形成良好的户外活动和交往空间,充分体现出对村民居住习惯的尊重。因势就利,合理布局宅基地,使农民新居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相映成趣。
川东民居建筑体量一般比较小,灰瓦白墙、坡屋顶以及穿斗结构的梁柱是其造型上的典型特征。规划中虽然采用了砖混结构,但为延续川东民居的传统韵味,在建筑外形上保留传统川东民居的元素,如坡屋顶、外廊、青瓦白墙等。墙面用深色线条划分,模仿穿斗的梁柱,墙裙采用当地石材贴面;屋顶形式以小青瓦悬山双坡屋顶为主,辅以单坡形式,屋脊采用小青瓦组合装饰;栏杆、扶手、线脚、垂花等特色构件采用混凝土制作刷赭色漆,突出民居特征,同时也注重现代主义建筑元素的使用,采用现代的建筑处理手法,整合川东民居的建筑形态元素,力求实现乡土建筑的现代化,创造极富乡土特色又现代简约的新式民居。
2.5村落周边田园环境
在地域性村落文化景观保护和开发正在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由于民居古宅历史悠久,村内中心少数居民古宅有上百年历史,我们除了要规划民居用地和景观设计,还要在保障原有居民、历史不受侵扰的前提下进行村内游人观光等功能设计,村旁流水,风景优美,让来到这里的人感觉静谧而安宁,感受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农业生产的过程,观赏村内历史文物的同时也能观看村民的农产品种植,让人在感受村内古色古香和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处于山中的一份简单宁静。民居周边景观构筑物整体以传统风格为主,主要采用传统式川东民居风格;形式可以采用四角亭、六角亭、圆亭、半亭、半廊等。并打造以花、林、园三大自然元素与人的行为活动空间融合,突出人与田园和谐共融。
3、保护与改造的探讨
3.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保护和改造应由政府来主导进行,并强化政府的规划指导引导工作和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强度。由城乡规划部门负责规划的空间统筹;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国土部门负责土地利用的政策把握和土地整治的项目实施;农业部门负责农业产业化项目及其实施;林业部门负责乡村造林绿化的规划实施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水利部门负责水利项目的规划实施等。并且针对民居的改造和整治不同类型分别制定相应规定,明确政府补助费用比例,给与相应补贴,经验收合格后,一次性补助完成。
3.2以人为本,建立保护机制
对民居的保护重在传承和发展,而其核心是当地居民的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作用。建立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人民密切相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所在地的人民也是本土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人”。应当有意思的培养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遵从和传承,使每个居民都有了解、学习、保护民居建筑的责任和义务,成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宣传者和捍卫者。
3.3保护与改造本地化
对民居的保护和改造应依托当地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培育原材料就地供应体系,建设配套产业。同时建立技术培训机制,统一培训工匠,直接参与乡村建设。这样做的优势,一是拉动当地产业发展;二是解决部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四是降低原材料运输等成本,形成建材的地方产业化与促进当地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更好促进民居的保护和改造工作。
4、结束语
保护川东民居乡村聚落的确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是巴渝乡土建筑多用木结构,自然损坏严重;二是居民对优秀民居的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三是保护和维修资金严重缺乏;四是管理责任、管理手段、管理方式还存在一些缺失。但我们相信川东民居乡村聚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内涵以及历史文化价值将日益突出,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深入研究川东民居文化的社会功能,历史价值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智亚著.重庆古镇[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03.
[2]王路.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德国村落更新规划的启示[J].建筑学报,1999(11):16-21.
【关键词】文物保护;卓筒井;保护;开发利用
一、卓筒井历史
(一)卓筒井简介
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卓筒井”位于四川省大英县卓筒井镇,是北宋庆历年间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是用碓架子套圜刃形钻头,以冲击式方法向地下深处开凿的盐井,也是人类始创的小口径钻井技术。它开西方绳式顿钻钻井技术的先河,揭开了人类向地下深处探寻宝藏的序幕。卓筒井不仅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艺术性、历史性、科学性,并且还具有唯一性,其“井盐深钻汲制技艺”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盐井及地面建筑物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卓筒井形成
仁宗时期,由于大口径盐井的逐渐衰败,其产盐量急剧下降,总产盐量不到800万斤,再加上当时的人口迅猛增长,因此四川某些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荒。为了能满足人们对食盐的需求,四川各地爆发了一场抢夺食盐以及盐井的战争。在历史背景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四川南部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型盐井——卓筒井。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继承汉唐以来大口径浅井某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发明的冲击式顿钻钻井法,它是世界机械钻井的先驱,是取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卓筒井工艺技术的出现,是中国盐井凿井技术从开凿大口径浅井向小口径深井过渡的标志。卓筒井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为井盐生产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且为世界近代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三)卓筒井著述
宋代文学家坡在《蜀盐说》中作了如下记载:“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至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桶,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桶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北宋文学家文同在《丹渊集》中也作了如下记载:“盖自庆历(1041——1048年)以来,始因土人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以取咸泉,鬻炼盐色,后来其民尽能此法,为者甚众。”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皆对其作了详实的记载和描述。
二、卓筒井现状
(一)卓筒井分布情况
卓筒井盐井集中分布在卓筒井镇七个村落(关昌村、青木村、快活岭村、花碑湾村、吴家桥村、青和村、三兴村),约13平方公里,现已找到老井180余眼,灶房9处(其中遗址8处)。目前卓筒井重点保护的是关昌村的大顺灶及所属的8眼老井,面积为3859.04平方米,具体四周界限为:东以大英至花碑湾村小公路边沟为界;南邻大英至花碑湾村小公路;西前方靠莫辉之住房以盐厂墙外1米处为界,后方以晒水坝边沟外2.5米出为界;北以晒水坝外11米处为界。
(二)卓筒井保存情况
卓筒井原属于四川省蓬溪县大英乡,建国后经公司合营收归国有。60年代以后,卓筒井传统式的作坊煎盐受到现代高科技制盐的冲击,再加上成本投入高、劳动需求量大,因而遭到了大量淘汰。到了80年代末尚存九灶四十一眼井。90年代中期国家取消平锅制盐且食用盐内必须加碘,卓筒井小灶煎盐历史彻底结束。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卓筒井现有九灶、一百八十余眼井,均分布在卓筒井镇的七个村落,现重点保护大顺灶。大顺灶占地10655.8平方米,有灶房一处、盐工住房一处、盐井八口、晒盐坝一处、晒盐(水)架一架、筒车一个、花车二十架、羊角车二十架、计量缸三个、大平坦盐锅两口、卤水储存桶四个、生产工具等共计一百四十一件。
三、卓筒井保护
(一)卓筒井文物的保护
1.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卓筒井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首先要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成立保护机构,拟定管理条例,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其次在保护文物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并肩负起主体责任,增强扶持力度。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将保护工作纳入到政事日程中,并不断健全和完善保护机制,使得文物保护工作能够真正意义上地落到实处。2.编撰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卓筒井文物要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必须对其进行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在规划中要做到真实、全面的保存和延续卓筒井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实现卓筒井的有效保护、有序传承、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将卓筒井建成保护、研究与科普基地,达成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关系。3.文物维修立项及修缮卓筒井文物进行修缮时,先对其文物的特性应作出全面科学合理的分析,再做好维修方案,进行立项批复,日后在维修的过程中,就能根据立项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修缮,从而节约成本和资源。另外修缮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防范的问题。文物监管部门要根据有关法规条例等对文物周围的建筑工地进行调查和勘探,并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予以严厉的制止,从而保护文物免受破坏。4.加强安全保卫及管理卓筒井安全保卫部门,加强日常保护。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规章制度,严格进行值班,并实行全天候的值守,坚决不能擅离职守。然后是要做好访客登记验证以及出入车辆的检查工作,陈列室严禁他人随意出入。另外还要做好各项日常维护与管理的工作,搞好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值班人员的工作素质,从而使卓筒井文物得到较好的保护。
(二)卓筒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传承和发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了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推动项目传承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一是通过调查走访建立健全文字记录、影像拍摄等档案;二是进行实物的收集、展示和管理;三是通过生产进行技艺传承。2.传承人的培养主管部门应组织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相关专家,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接班人”,使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并进一步发展。“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自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我们就聘请了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严昌武传承其技艺,培养大量弟子,充实技术队伍,其传承弟子主要有廖吉荣、代斗元、周正军等五人;再有通过举办培训班,—方面培训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另一方面也培训培养一批民间传承人,为项目的传承发挥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3.卓筒井宣传对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英井盐深钻汲制技艺”的保护,第一需做大量抢救性拍摄、录音和传播工作,在外部应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营造非遗保护工作人人知晓、个个参与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还应进行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橱窗、横幅、发放折页资料等多种宣传载体,并通过国家、省、市、县多家报刊、电视台以及多家网站和相关出版社参与,利用文字、图片、录像、专题片等方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使全社会更加了解卓筒井这一古老技艺,进一步认识其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得到有效保护。
四、卓筒井合理的利用
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在保护好文物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及适当的开发。首先是对卓筒井进行保护性生产,通过恢复传统的制盐技术,不仅让游客们能近距离地触摸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这一古老的技艺,而且使其得到了更深更广的传播和传承;第二是利用卓筒井盐卤资源开办体验展示区,这主要表现在对盐卤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此地13公里的中国死海就是成功的实例,并且卓筒井的盐卤资源更加丰富,其历史价值更优于死海;第三就是建立卓筒井钻井技术博物馆以及盐文化博物馆,这也是保护卓筒井的最有效的方式,馆内的陈列品不仅是其历史文化的铁证,同时还能够让游客的感受更真切、更直观;第四是要有效利用卓筒井的品牌,卓筒井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同时其“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还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要继续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其品牌价值不可估量;最后就是开发旅游产地,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展示出宋代遗风,从风格到人文,都要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相协调,使之与整个卓筒井文化遗产浑然一气,既自然环保,又端庄肃穆。
五、总结
综上所述,卓筒井是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孤品,它不仅改写和推动了人类文明,并且还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因此对卓筒井进行保护以及合理的利用,即实现“保护性生产”,使卓筒井技艺永久活态传承,同时还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全球的仁人志士到此亲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张雪松.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义门古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J].神州,2013(22):25-26.
[2]谢雪,张方超,张鑫媛,封俊丞,孙雪莲.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卓筒井保护与开发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0):324-325.
关键词:金溪县;明清古建筑群;“三雕”艺术;数字影像博物馆
江西省境内地理环境复杂,文化差异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区。据考证北部开放地区在历史上最先接受来自中原的文化,由此衍生出了其独特的民俗形式,奠定不赣俗的基础。赣文化经长期发展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临川文化以临川古治属为核心,涵盖现今抚州市十余县区,生成于秦汉,兴盛于两宋,延绵于明清,影响于当今,是赣东江右民系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是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撑部分。临川文化区地形的北部抚河冲积平原与丘陵区就包括金溪县大部地区与临川、东乡共同组成临川文化核心区。金溪县保存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及依附于古建筑的民俗“三雕”艺术是临川文化的活化石。80余古村落,920处古建筑,村落中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戏台、庙宇、古道、水井、古桥梁保存完好,并留存着明清时期古朴的生活气息。建筑外观平直平实,被建筑专家称为“印斗人家”。
近年来提倡的城镇化建设,使得传统村落正在逐步消失。北京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300个自然村落在消失,乡村古宅的消失更难以计数。据统计,我国65万个传统村落中,现在仅存3000个左右,比例为0.5%,这意味着99.5%的古村已经消失。民居建筑消亡导致其所承载的活态的传统文化也随之失踪。古村落文化艺术的发掘与拯救工作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拯救工作的重要项目,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挑战。将古村落文化研究深化为古村落民俗艺术这一分支,古建筑及“三雕”艺术考证是民俗艺术学科的一项重要的专业研究课题。
金溪县古建筑群翘脚飞檐、青墙黛瓦,是赣派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保存完整程度甚至超过了江西流坑,其中建筑群内大量的“三雕”艺术是中国雕刻艺术发展的“活化石”,保有明清雕刻的完貌,是赣明清雕刻艺术考证的有力证据,为民俗“三雕”艺术的技艺传承和人文思想渊源提供了宽阔的研究空间。赣派建筑风格以青砖灰瓦、马头墙、双披屋为典型特征;格局为二进三开间,堂厅各一,面阔三间,明次间分为厅堂、臣室,一般都是左右对称,木构穿斗式梁架;人文环境布局中则采取厅堂宝壁两边侧门的上方设神龛的方法,狭小的天井都在堂前,既可采光通风,又有四水归堂之意,布局中蕴含“天人合一”思想,是赣派建筑及儒家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极其华美一章。
金溪县等江西古村落中依附于古建筑的“三雕”艺术风格、工艺、图案、古村落的自然环境布局是赣派建筑的宝贵遗产,其营造出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相融洽环境空间都是江西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但由于相当部分古村落中建筑装饰、材料等缺乏有效的保护,其中一些具有重要艺术文化价值的木雕、石雕、砖雕、门窗等构件被暗地买卖;因缺乏有效的监管控制,使得部分具有突出文物价值的村落构筑物,人为损毁的现象严重。以金溪县陆坊乡上李村为例:整个村庄规划齐整,四通八达,村边沟渠、水塘(池)纵横清澈且道路平坦整洁。各具特色的古建筑群散落在规划整齐且崭新的现代式高楼中,其原有的古风遗韵还存在:青砖黛瓦马头墙、古戏台、古祠(庙)与古绣花楼等。但是人为撬盗,损失严重使得部分古屋的木雕、石雕、砖雕和匾额陆续遗失。遭到人为破坏部分古建筑其形状可谓千疮百孔、惨不忍睹。文字与花纹的砖石、围墙窗棂,门角,壁板与室内雕刻了精美物象的木板和匾额,均遭到不同程度地被撬损断裂,这些情况的出现是对金溪县古村落文化艺术的重视度的低估、对古建筑“三雕”艺术价值的忽视所导致的保护措施的不力原因造成的。要加大对古建筑及“三雕”艺术的保护、使赣民俗文化艺术得到弘扬和发展,构建金溪县本土民间雕刻艺术数字影像资料馆迫在眉睫,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及后期的宣扬工作,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引起民众的关注,对促进赣民俗文化的传播和赣“三雕”技艺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增强地方政府对古文物的保护意识,可以为江西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提供可借鉴的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氏族风俗、古建筑科技、“三雕”艺术、工艺传承等多方向、多层次的、多专题图片和影像资料。
数字博物馆建设技术人员将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把古建筑群及依附于古建筑的民俗“三雕”艺术借助数字媒体艺术多媒体属性打造成具有现场感、可与参观者进行交互、可在网络上进行下载,并可重复使用的视频、游戏、图片、模型。可为更多的人了解金溪县古建筑风貌及“三雕”艺术及工艺制作技法提供便利,可避免不断往复两地造成的时间和财物的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在数字化平台的开放,服务于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江西省临川文化的重要部分金溪县古建筑群及其民俗“三雕”艺术的艺术魅力,领略古文化的精髓所在,对赣文化的传承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突出数字博物馆在信息社会中的传媒功能,也有利于金溪县旅游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艺术与科技的角度来说,十三.五期间,互联网+项目、数字媒体技术、影像互动技术对古村落民俗文化艺术开发项目、非物质文化申遗工程、传统文化保护工程都提到日程上。用影像视频纪录金溪县建筑群布局、建筑风格格局;用图像影像纪录建筑群内部“三雕”风格、工艺、图案、内涵;用图像影像纪录金溪县民俗“三雕”技艺传承历史、渊源及雕刻艺术特色个案。从文化传播、民俗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出发,运用影像等数字媒体手段纪录、从艺术学角度出发、对金溪县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艺术进行系统、专业、多层次、多项目的考证研究可以为江西省古建筑遗址数据库和国家住建部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提供数据资料、可以为地方志提供影视资料、为旅游产业、为江西传媒产业、为江西文化创意设计方向产业提供影视设计和研究资料。对金溪县古建筑群保护工程办公室与旅游产业公司、M民俗三雕艺术研究机构:提供实例、史实资料、学术研究、展示与传播宣传、经济项目研发提供了具象的史料集;为金溪县古建筑群工程办公室的古建筑群复原、融造,为住建部的“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平台的构建提供研究资料,落实赣派民俗三雕艺术的保护;为学界、业界提供古建筑群浏览图像、视频作为历史价值学术的研究依据。
从以上角度表明,金溪县明清古建筑群及“三雕”艺术数字影像博物馆的建设可以通过内容、技术与数字化展览相结合的手段,充分体现赣民俗文化艺术保护的意义与价值,突出应用创新性,引领江西省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切实做到合理把控大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在汲取现有考古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实数字化展示内容;提升观众数字化观展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叶若琛,王金平.传统民居石雕装饰艺术特征分析[J].工业建筑(增刊Ⅱ),2016.
旅游业是现代朝阳产业,逐渐发展为我国服务型产业的重心。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显。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的一些实例,概括出我国旅游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问题
(一)景区名称商标频被抢注
很多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片面重视资源的开发、宣传、营运,忽视品牌建设与保护。有的旅游企业完全没有景区商标的概念,也有的虽然申请了商标,但商标注册范围过窄,扩展延伸不够,致使我国频繁发生有关企业和个人把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的名称抢注成商标的事例。“香格里拉”、“瘦西湖”、“武当山”、“黄山”等都在某个商标类别中被抢注。安徽省著名风景区“天柱山”、“九华山”被外省抢注成商标,并标高价出卖。海南省旅游行业的品牌――天涯海角,1997年被一公司抢先注册了包括“观光旅游”服务项目在内的6类“天涯海角及图标”商标。
贵州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神秘雄奇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凝重的历史文化和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资源。然而面对景区名称被抢注的狂潮,贵州旅游几乎面临同样的尴尬。贵州梵净山被很多企业和自然人在药品、水泥、面粉、啤酒、矿泉水、玛瑙、保险、典当等类别,甚至还在宠物饲养、动物育种、墓碑等类别上被注册了商标。“西江千户苗寨”、“千户苗寨”已被贵州和上海的自然人抢注。其中,贵州两个自然人在6个商品类别上申请“西江千户苗寨”和“千户苗寨”商标共7件,上海的自然人夏某在45大类商品类别中,每类都申请了1件注册商标。黔东南州“朗德上寨”于2006年被上海的个人注册了全部类别的商标计45个,“青龙洞”、“和平村”亦被他人注册。截至2008年,使用贵州省景区名称申请商标注册共有1388件,省内景区自己申请的商标仅有61件,占总数的4.4%。省内其他主体以我省景区名称申请商标注册共599件,占总数的43.2%。省外申请人以贵州省景区名称申请商标注册达728件,占总数的52.4%[1]。可见,加强旅游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严峻。
(二)旅游线路模仿、抄袭现象严重
旅游线路往往分为普通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线路。开发设计并宣传旅游线路尤其是特色旅游线路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而复制它却十分容易。由于未对旅游线路及时注册商标,很多旅游企业设计的旅游线路都不同程度地被复制、抄袭。如“自驾车重走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是1998年四川某国际旅行社投巨资在全省首次开发的,在设计中,游客将以自驾车的方式从成都出发,经陕西、甘肃、青海环线旅游。不料这一旅游方式和旅游线路很快被省内外其他旅行社“抄袭”,该活动也因这些旅行社省略了开发成本的低价竞争而被迫中止。雷同的线路、混乱的市场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游客的购买欲望,影响了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这一问题在贵州也很普遍。
(三)旅游活动安排、旅游商品简单“克隆”,缺乏吸引力
景区为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增加景区吸引力,往往安排专人进行活动项目的创新和推广,如各种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等表演形式和游戏活动。同时为增加经济效益,旅游企业往往精心打造一些凝聚了当地的特色旅游信息和特色旅游文化的具有实用性、纪念性、礼品性的旅游商品出售。无论是旅游活动安排还是旅游商品都耗费了旅游企业的精力和财力。然而实践中,旅游项目、经营模式、旅游商品等“克隆”现象非常严重,假货、次货、低质旅游商品和服务泛滥,致使旅游吸引力大打折扣,影响了商品的品牌地位,降低了游客的购买欲望。贵州旅游商品市场仿冒较为严重。如被称为“东方第一染”的安顺手工蜡染长期被机器化大规模仿制,且价格低廉、质量低下,导致安顺蜡染的声誉在近些年大受打击。除此之外,贵州银饰、刺绣、服装服饰、雕塑、编织、民族乐器等旅游商品也往往因为生产规模小且分散,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企业法律保护意识不强而频频被复制、克隆。
二、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之对策
(一)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工作职能,解决当前突出问题
1.各省旅游管理部门应责成下级旅游管理部门全面调查掌握所在辖区的各类旅游景区的商标注册情况。对尚未申请注册的,督促相关单位尽快申请注册。必要时旅游管理部门可将辖区内的重要旅游景区名称注册为集体商标或者证明商标,准许具有良好商誉、讲求诚信、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加以使用。已经注册的,要掌握其注册类别等信息,对重要的已被抢注的商标鼓励相关单位进行回购。
2.各地旅游管理部门还应与文化部门、遗产保护部门配合,加强对本地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俗文化、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等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的DNA,“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贵州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主要有苗族古歌、刻道、侗族琵琶歌、侗族大歌、铜鼓十二调、木鼓舞、芦笙舞、傩戏、安顺地戏、彝族撮泰吉、木偶戏、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戏、思南花灯戏、侗戏等。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开展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贵州省旅游管理部门可责成下级旅游部门对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时申请商标或专利保护,并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姓名注册商标。同时,贵州省独特的民族旅游商品资源丰富,比如银饰品、漆器、乐器、民族织品、刺绣、蜡画、蜡染、木雕、奇石等,因此有必要将独具特色的民族特征信物、标识申请商标。最后,贵州旅游管理部门可依托民族旅游村寨注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贵州有众多民族风情浓郁、环境优美的民族村寨,已成功打造出以凯里巴拉河苗族文化旅游区、黎平肇兴侗族文化旅游区、贵定音寨布依族文化旅游区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发展模式,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平坝天龙屯堡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景点[2]。为防御这些资源被抢注商标,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应尽快将这些民族村寨名称、民族村寨的物质、文化标识申请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
3.组建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协调处理保护工作。旅游管理部门作为旅游业发展的调控主体,队伍建设十分重要。为此必须在各级旅游管理部门中增设内设机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建一支高效精干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并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
(二)提高旅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1.提高旅游企业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首先企业领导层要通过集中培训、向同行考察学习等方式快速积累旅游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学习旅游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策略,尽早制定企业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其次,要在企业上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合力。
2.及时申请商标、专利。首先,旅游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商标注册,及时注册商标并扩大注册类别,有实力的企业可尽量申请在覆盖商品和服务类别的45大类商标上全部进行注册,有效避免商标流失。对于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外观设计、生产配方、生产技术等尽早申请专利。对于有一定影响的商标、专利,旅游企业可以将商标、专利许可出去,收取使用费,或者作为无形资产投资入股,达到了宣传品牌和增加经济收益的双重目的[3]。另外,旅游企业要加强市场监测,及时发现并打击侵权行为。
3.密切关注《商标初审公告》。《商标法》第33条规定:“对初步审定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先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违反本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因此,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对他人抢注的自己在先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可以及时提出异议,以维护自身权利。如果商标已被他人注册成功,应密切关注商标市场的情况。如果抢注人商标注册后三年内没有使用,根据《商标法》第44条规定: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由商标局撤销其注册商标。此时要把握机会及时申请注册,夺回商标权[4]。
(三)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旅游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