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 08:33: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的原则和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德育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4] 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问题解决 中职学生 德育教学
中职学生正处于生理快速发展,心理发展不均衡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极度需要教师使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如果一味地按照传统模式灌输学生德育精神,导致德育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兴趣缺失,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职德育工作的教学。用什么方法来提升学生德育培养的热情,增强德育教学的质量呢?这里介绍一种比较新型的德育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简称问题解决法,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指教师为学生提出德育问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道德体验和认知进行分析和假设,进而解决德育问题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着问题提出者、方法引导者的角色,解决问题的主体回归到学生主体上来,通过学生自身的已有道德认知,进行适当的道德体验,最终解决道德问题并作出道德评价。
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特点有如下三点:
(1)问题代表性。既然是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教学的出发点是问题,那么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德育问题必须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问题既要来源于生活实际,又要具有非常普遍的适用性。
(2)实践性强。由于这种方法开展德育教学,主要的基本依据是教师提出德育两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判断来做出正确的符合德育培养标准的问题答案,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不断地实践。
(3)互动性增多。当教师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教学的时候,由于这种模式的基本构建必须由教师作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过程的引导者,注定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增强,通过师生互动展开德育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工作方法。
进过上述介绍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的主要定义以及基本特点后,我们重点论述这一德育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学习中的应用。
一、课堂上德育内容教学应用问题解决法
德育的开展最为重要的就是德育内容,通过一定的内容表达传递给学生正确的德育知识和德育思想。当然运用问题解决法在德育内容上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内容:诚实守信。基于这一点内容开展教学,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当下好多贫困大学生申请了助学贷款,但是当大学四年毕业后迟迟不交还银行贷款,请评判一下这样的行为?问题提出后,中职学生对于很多此类大学生的行为作出总结和归纳,最终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实现教育必须严格遵守诚实守信的做人之本。
二、课堂上,提出德育两难问题,培养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德育的培养最为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如何通过问题解决法来培养呢?提出德育两难的问题,更加清晰地让学生做判断。比如教师在上德育课的时候,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年迈的老奶奶住院了,她的儿子很穷苦没有钱为她交住院费,但是为了母亲的生命,他去偷别人的钱来交住院费。请问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如何评判这个年轻人的行为的?当教师提出这样的两难问题后,学生肯定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最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到“偷钱是错误的,甚至是犯法的”这一论断上来,让学生学会面临道德两难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在德育教学的原则上,运用问题解决方法要到位
德育的原则有很多,比如因材施教原则、直接性原则等,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尽量配合德育的教学原则,才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比如教师在给学生教授“敬业精神”的时候可以举出一个为事业鞠躬尽瘁的例子和一个相反的例子,提出直接问题:你要做哪一种人?学生会直接反应做前者,这便是结合直接性原则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方法。
另外,在问题解决法运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问题提出前,教师一定要结合德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问题设置。
2.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从正确的道德观念出发,找出正确的道德实践方式。
3.问题解决要符合道德评判标准。
4.最后一定要善于总结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问题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深入应用问题解决方法,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笔者通过实践和经验总结,研究了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结论能够为广大同行的教育工作带来有用的帮助,也希望广大德育教师提出意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德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5-03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德育工作依然存在失效的问题。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少的”。其《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对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洛克的生平及其《教育漫话》简介
约翰·洛克(1632-1704),出生在英格兰西南部萨莫塞特郡一个乡村律师家庭,他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思想家,是绅士教育的倡导者,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恩格斯评价他是“1688年资产阶级妥协的产儿”。①洛克的著作有《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自然哲学基础》、《工作学校草案》等。
《教育漫话》是洛克的主要教育著作,是绅士教育的代表作。该书出版于1693年,先后译为法、荷、德、意等文字,中译本最早是由商务印书馆于1937年出版发行,译者是傅任敢。全书共217节,第1~30节讲身体保健;第31~146节讲道德教育;第147~216节讲文化学习;第217节是结论。在这部著作中,洛克详细论述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该著作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实可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它虽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主流思想是进步的,值得我们借鉴。
二、洛克《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
(一)德育的内容与原则
洛克所谈的道德教育主要是指“如何使得精神保持正常,使他的一切举止措施,都合乎一个理性动物的高贵美善的身分”。②关于德育的内容,洛克始终把儿童应具备的良好的德行放在首位,德行包括理智、礼仪、智慧、勇敢等美德。他认为德行是绅士教育的灵魂,其他教育围绕着德行这个核心并为之服务。③关于德育的原则与基础,洛克指出:“一切德行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②可见洛克主张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就在于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二)德育的方法
基于道德教育的原则,洛克提出了道德教育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早期教育,注重说理教育。洛克认为“凡是有心管教儿童的人,便应在儿童极小的时候早早加以管教。”④父母在孩子刚刚就知道服从时就应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不是一味的放纵他们;在孩子长大以后,则应采取越来越亲切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唯一可靠的朋友。洛克主张说理教育,他说:“我不能不认定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⑤,并指出说理要符合儿童的能力和理解力。说理的时候,举止要温和,态度要镇定,要使儿童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其次,反复练习,培养良好习惯。许多习惯的养成往往要靠练习,洛克说:“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德的原则在于去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和增进靠习惯,而使这种能力发挥得容易熟练则靠及早练习。”⑥洛克主张练习时,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与才能,制定出适合儿童自身的规则。他还强调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要一种习惯养成之后,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
再次,重视榜样示范作用。在对儿童的教育中,洛克特别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他说:“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⑦他认为在教导儿童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并加以口头开导。这样会使儿童懂得更清楚,印象也更加深刻。他强调父母与导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儿童去做他所希望他做的事情。他还指出伴侣的影响比一切教训、规则、教导都大。
第四,奖惩合宜。关于德育,洛克是主张使用奖惩的方法的,但他强调奖惩一定要合宜。在奖励的方法上,他反对对儿童进行单纯的物质奖励,即“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⑧他提倡用良好的名誉去奖励儿童,他说:“名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是最近的。”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应该尽量避免,鞭挞更不可多用。他反对体罚学生,认为那是一种“奴隶式的管教”,其养成的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⑩
三、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策略——基于洛克《教育漫话》中德育观的启示
近几年来,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当然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还未能得到转变;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德育方法和手段作指导,德育工作脱离了学生实际;一些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欠缺;德育工作体制、队伍建设不健全,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力的保障措施等。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操作四环节
1.激情导入。
王敏勤教授曾经说过:一堂课如同一场话剧,要有序幕、、尾声。“激情导入”环节就是指一次德育活动、一节主题班会课、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或一节学科教学课的开始环节,就如同话剧的序幕、相声的“包袱”,这一部分强调引人入胜,强调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上的一节课或所参加的一个活动上。因此,这一部分我们强调遵循的原则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听觉冲击力、言语冲击力;强调导入环节的内容要与本节课或本次活动的中心内容一致,要为本节课或本次活动作一个内容上的铺垫;目的是立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或主题德育活动上。
2.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是指根据德育主题和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设计出能启发学生情感体验、引起学生思考和共鸣的教育场景或活动。在德育活动、主题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或学科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个个让学生动脑或动手实践的体验式场景和活动。我们所提倡的教育场景和活动,是学生生活中的、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真实情景。情景要体现生活性、真实性、可操作性、感人性、教育性、问题性。
3.体验分享。
体验分享是我们心理课上常用的方法,迁移到德育活动、班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中。体验分享指的是学生置身在我们所创设的德育情景中,在实践认识事物的同时,彼此间要分享思想、分享认识、分享看法、分享观念,这种分享是自助和他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并稳定下来,进而指导学生的行为。这一环节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因此,调动学生自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4.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一次德育活动、一节主题班会课、一个社会实践活动或一节学科教学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不是一次活动或一节课的结束,而是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在这一环节中,一般要围绕本次主题活动的重点内容,提出活动后继续坚持和巩固的要求。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良好品行的养成一定要经历课后延伸的环节。
二、“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的实施原则
1.“激情导入”环节的实施原则。
激情导入环节,力求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强冲击力原则。冲击力是物体相互碰撞时出现的力,在碰撞或是打击过程中,物体间先突然增大而后迅速消失的力,又称冲力或是碰撞力。冲击力的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但是量值可以达到极大。这是物理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现在应用到我们的德育活动中,强调的是在短时间内,德育内容与学生思维在最短时间内碰撞出最大值。
激情激趣原则。激情就是激感,激趣就是激发兴趣。也就是说,在导入环节要一下子激发起学生想继续学习的情绪、情感和兴趣。
准确导入原则。强调的是一定要紧密结合主题内容,导入活动或班会课,不能远离和偏离主题。
2.“创设情景”环节的实施原则。
生活性原则。生活性强调的是所创设的情景,一定要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给学生一种真实感、亲近感,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进而愿意更多地了解,只有认真学习了,认真了解了,才有可能产生共鸣。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强调的是所创设的情景内容是真实的,这样学生才愿意听、愿意看,进而才愿意想、愿意做。
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强调的是参与,是做。这个“做”包括行动、思想和言语,也就是在我们所开展的德育活动、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亲身实践。
感人性原则。要能打动学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教育性原则。教育性是“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根本特征,所以每一节主题班会课、每一个德育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育目标,班主任必须牢牢把握教育性这一原则,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
自主性原则。自主性就是要正确处理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一节主题班会课,班主任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把握班会的主题和方向,指导班会设计以及创造一些必要条件,更主要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设计、组织班会活动的空间,把权利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参与主题班会的兴趣和需要,使他们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会活动。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应体现为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安排德育活动、实践活动、班会课、学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
3.“体验分享”环节的实施原则。
体验原则。体验是学生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认与验证,既是一个活动又是一个过程,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情感和思想、体认与验证、社会和历史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分享原则。分享是团体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分享是班会课上学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同龄伙伴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彼此间容易交流和理解,他们可以不加掩饰、坦诚直接地进行心灵的沟通。所以,在班会课上、在德育活动中、在社会实践中、在学科教学中,要创造让学生分享的时空。
正面引导原则。正面引导是指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疏导和说理教育,注意循循善诱,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一定要是正确的、正面的。
4.“课后延伸”环节的实施原则。
创新性原则。创新性是指在事物现有的基础上,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创造不同于原事物的具有新特点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德育途径和方法的创新乃势所必然,所以,必须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发展性原则。发展性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的变化。整体构建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必须体现发展性。德育途径和方法就像万事万物一样,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树立发展的意识,来研究德育途径和方法。
层次性原则。层次性是指既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等,在活动的设置和方法的选择上分层有序,层层研究,彰显特色。
三、“实践―体验型”德育模式的操作策略
1.“激情导入”环节的操作策略。
“激情导入”环节,我们探索出的操作策略是:视频导入、故事导入、录音导入,以及引趣、提问、复习等。其中,提问、复习策略更多地运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导入。
2.“创设情景”环节的操作策略。
“创设情景”环节,我们探索出的操作策略是:说理策略、感染策略、训练策略、评价策略、修养策略等。
3.“体验分享”环节的操作策略。
“体验分享”环节的操作策略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活动感想体会,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自省自悟、讲析理解、熏陶、榜样学习、比较等策略。
4.“课后延伸”环节的操作策略。
“课后延伸”环节的操作策略一般有回顾、反思、计划等策略。
关键词:前提和基础;关键;重点以及途径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生源途径日趋多样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差异很大。中职学生普遍对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专业课比较重视,而对不能直接提高他们职业技能的德育课一般缺乏兴趣,同时中职学校依然存在对德育课重视不够,教学方法单调,学生厌学心理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德育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育人的主渠道功能是当前中职学校教师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以为,中职学校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开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能有效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进而切实发挥德育课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改“三贴近”
原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笔者从事职业教育多年,切实以为,职业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才能进一步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贴近实际”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贴近生活”就是要求德育课教学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就是教学活动要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和困难,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三贴近”原则,把“三贴近”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要落实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切实把握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学习特点,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处于15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上,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职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通过中考,他们以相对较低的文化课成绩进入中职学校,接受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学习上,他们大多数人虽然有良好的学习愿望,但基础薄弱,学习动机层次较低,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心态较为消极,缺少学习方法与策略,缺乏恒心与毅力,往往浅尝辄止,稍遇挫折即丧失学习信心。中职德育课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现状,准确把握学生的身心、学习特点,既要看到他们在整体文化知识素质以及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偏差,也要看到他们在动手操作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的长处,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的规律,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设计好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德育活动主题,课堂上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点
现代教育崇尚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原学生的主人角色,教师的作用是主导、组织、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获得知识、习得技术、发展能力的主体;是体验、感悟、觉醒的主体;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矫正、自我发展的主体;是运用知识和技术、自主实践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离不开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教师的作用,首要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自愿、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从传统的“演员”角色成为“导演”,当好“导演”,把学生变成角色,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变成引人入胜的“剧情”。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去质疑、去体验、去探究。凡是该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凡是能让学生做的,教师不要做。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也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四、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德育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和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对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和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反之,若教不得法、学无章法,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另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实现德育课目标的重要手段。德育课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改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内容,整合、优化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校园显性及隐形文化资源、社会德育教学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钱可铭.论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优化[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
[关键词]国际形势; 思想变化; 创新
作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者,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教师应当积极担当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德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国际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跃居世界经济发展总量第二位,中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对于世界而言,中国正在肩负起引领世界发展的重任,世界认识中国的视角正在发生变化。但是,由于中国底子薄,人口多,历史上对民众欠账太多,人均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普通民众没有感受到世界第二经济总量所带来的富裕生活,国力的强大与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反差,引起了民众思维的矛盾,引发了对待同一问题的不同立场。这一点需要引起德育工作者的警觉,复杂的国际形势造成了群众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造成了思想上的矛盾,虽然带来丰富的爱国主义德育教育题材,但同时容易引起狭隘的民族主义。德育工作者更应该认真研究国际形势,分析我国的有利形势,审时度势,探索进行德育出发点和视角,使德育符合世界形势。
二、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分析影响人们的思想变化的因素
影响人们的思想变化的因素有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六个变化。以上六个变化导致思想领域出现了多种声音,主旋律的传播遇到新的挑战,社会对人们思想的调控能力减弱,人们对政府或学校党政组织的依赖性减少,认同度随之减少,利益的复杂化导致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矛盾激化等等现象。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讲,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习惯独立地进行思考和判断,能够分析德育的新形势,提高德育认识。其次,进行德育的新途径要避免原先的“假、大、空”,要直面各种利益交织的复杂现实,但又不要放弃主旋律,探索德育的切入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再次,德育不要躲避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关节点,要善于利用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提高主旋律德育的实效。
三、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多角度分析当代中学生的新特点
德育工作者分析当代中学生的新特点角度应包含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四个方面。经调查,中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主流意识符合社会价值观;在政治倾向方面政治稳定性提高,政治进步动机多样化;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知行背反的现象,同时网络新道德已露端倪;在心理素质方面个性鲜明,但伴随着心理障碍、疾病等问题突出。总之,中学生思想发展变化趋势是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可以有一个较长时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进步。德育工作者要分析现代中学生的行为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首先要学会分析学生行为背后产生的原因,要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尤其从心理层面进行分析。其次,要善于从不同学生群体角度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拉大,特困生逐渐增多,单亲家庭学生群体也不断扩大,造成了这部分学生群体心理疾病增加,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再次,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知行背反的现象,要注重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要注重方法,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程度逆反心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实是逆反心理的思想根源。
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中职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技双高、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持和人才贡献。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德育存在三种“脱节”现象:一是在德育工作队伍上,德育工作者和专业课教师两支队伍“脱节”;二是在德育内容和途径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脱节”;三是在学生德育评价上,知识考试与品行考评“脱节”。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必须通过新途径、寻找新载体、采取新措施,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一、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的必然性
目前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以专门性德育课为主,教师向学生讲解思想道德的基本原理、相关道德知识、规范戒律,课后学生背书本和笔记再考试,能拿到高分者就成为“道德优良者”。久而久之,学生认为德育的作用不是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更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只是上几节德育课,获得一个及格分数,有利于拿到毕业证书而已。而广大的专业课教师则认为德育是德育课教师的专利,习惯于把课堂教学和实验课仅看作是传授和灌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空间,导致占学生大部分时间的专业课德育流于形式。鉴于此,有效地、充分地利用各专业课教学进行德育,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是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二、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的途径
专业课教师应当利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优势,充分挖掘学科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试各环节的德育因素,借助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专业知识揉合在一起,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或者利用专业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专业课介绍中融合德育。
每一门专业课程都有它的发展史和发展方向,教师在对专业课进行介绍时,应该抓住在对这门专业的过去、目前国内国际发展情况以及它的未来趋势介绍时对学生进行经济与政治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例如,作航海技术专业课介绍时,可以对我国的航海业情况进行介绍,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很快,对外贸易增长强劲 ,对航海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看好。作水产养殖专业课介绍时,可以告诉学生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目前国家十分需要水产养殖人才。
(二)教学内容中融合德育。
中职学校专业技术课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知识结构与思想品德结构充分地结合起来,让德育内容更好地固着在认知结构中。如《机械制图》中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读,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可提示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仅要看现象,还有看本质,要树立全面地看问题的世界观。
(三)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
专业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例如,在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课时,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个基本动作,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所应注意事项,包括如何使用工量具,如何整理及维护工量具,以及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后打扫清洁卫生等细节性问题。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服从意识以及合作意识。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的学生可能就会灰心丧气,放弃该项操作,这时专业课教师应严格要求,耐心指导,鼓舞他坚持做下去。
(四)教学垂范中融合德育。
中职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学生做到的事,教师躬亲其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躬亲其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躬亲其守。比如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无论是线型、字体还是点、线、面的投影规律,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投影规律规范作图,这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做到规范作图,从不马虎,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五)在学生成绩评价中融合德育。
学生专业课程成绩应该体现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思想道德表现,是两者的综合素质评价。专业课教师要对学生平时思想道德品质表现,譬如遵纪守法、诚信、敬业等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在对学生专业课成绩评价中可考虑专业技术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思想道德情况分别占60%和40%,再把两项成绩相加得出学生该科的总评成绩。
三、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必须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科学,体现学科特点。目的明确就是教学中要把握分寸,在保证传授学科知识的前提下,卓有成效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内容正确就是所融合的德育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思想观点准确无误。方法科学指融合德育的方法符合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把握融合德育的“度”。体现学科特点即不同的学科,其“融合”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方法有所区别。
(二)整体性原则。
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纵观专业课教学要点,深挖其中的德育内容,并根据需要拟出表格,分类归纳,针对课文内容制定德育计划。哪些内容易借题发挥,哪些适合讨论,哪些适合分角色表演,教师都应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在不失知识性传授基础上融合德育。总之,要切合专业课内容实际地全盘考虑。专业课教师在写教学计划、备课、写教案、课堂讲解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整体融合德育。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融合德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中教师应让学生自觉地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反对“填鸭式”教学或者生硬的“满堂灌”,要围绕某一中心根据专业课体现的德育内容旁敲侧击,点到为止,留给学生思考余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深刻体会德育内涵。
(四)职业性原则。
职业性原则要求专业课融合德育时要坚持以专业为主线,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开展德育工作。融合的德育内容一般包括,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等。与思想政治课相比较,职业性原则要求专业课融合德育时要突出专业性,强调职业性。
四、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的机制
(一)成立有关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实施教学改革的保障,只有建立一个精心设计的组织机构并对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目标、责任、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对组织所拥有的人、财、物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与使用,才能确保计划目标的顺利完成。例如,为了开展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教学改革,我校成立了(1)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德育副校长、教学副校长、学生科长、教务科长、教学督导主任、人事科长以及各专业科长组成,该委员会对校长负责。(2)学校专业课教学与德育融合研究小组。由各专业教研组长构成。其作用是研究、交流专业课教学与德育融合的方法。(3)学校专业课与德育融合督导办公室。由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教学督导主任以及各专业科长组成,其职责主要是对学校教师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制定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有关教学管理制度。
没有完善的制度就没有高质量的学校,就谈不上出产上乘“产品”。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还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 为了保证专业课教学融合德育的实施,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例如:学科教学计划要求包含专业知识教学和德育内容;教案教学目的既要有专业知识目的又要有相应的德育目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表要体现教师上课融合德育情况;学生专业课成绩评价要包括学生平时思想道德表现等,另外学校还有许多专业课教学与德育融合有关的激励措施。
(三)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与个人修养是决定教师能不能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合德育的前提。假如没有广博的知识,他就不会把其它相关德育内容迁移到专业课教学之中。没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他也不会把课堂教学当成一个育人的环节、不会有意地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融合。因此,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专业有深刻的理解,还应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确保专业课教学与德育融合真正落实。
(作者单位:广东省海洋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Z].教职成[2008] 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