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
时间:2023-07-07 16:10: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内金融市场现状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FDI;东道国;经济增长
一、理论综述
关于FDI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国外经济学界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此时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FDI进行研究,进过发展形成了发展主义(May,1970)、经济民族主义(Vaitso,1974)和依附论(Baran,1973)。20世纪80年代中期,掀起该领域研究的第二次。以罗默(Lomer)、卢卡斯(Lucas)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FDI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第三个阶段。
国外学者Bhagwati(1978、1985)、Ozawa(1992)等人提出东道国健全的市场对于FDI的溢出效应有很重要的作用,认为健全的市场有助于减少市场扭曲,促进经济增长;JeannineN.Bailliu(2000)较早地研究了国内金融市场在私人净资本流动(包括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认为发达的金融体系具有实现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和提高投资效率的作用与功能。
国内学者对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的研究也比较多:于克萍 、傅晓涛(1999)应用简单线性生产函数和Koyc称几何滞后模型,以中国经济增长为基础研究了FDI的理想吸收规模。通过建立国民经济总体的生产函数,反映经济增长和FDI之间的关系;包群、赖名勇等人(2002)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影响FDI对经济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人力资本存量起着关键作用;李子奈、王志鹏(2004)利用我国29省份1982~2001年间的数据研究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FDI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人力资本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关于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普遍忽视金融因素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尤其是国内的研究。Chee-Keong Choong、ZulkornainYusop和Siew-Choo Soo(2004)等虽然对金融因素对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但对发展中国家研究的较少,特别是中国作为引进FDI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更少。
二、国内金融市场对FDI与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1.加速技术实现的速度。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理论上讲会放大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而推动东道国经济增长。新技术、新发明作为中间产品促成了新资本品的产生或促进原来资本品的技术升级,提高了生产中所使用的实物资本的生产效率,这个过程需要国内特定金融市场的支持。实践证明,金融市场对通过各种手段为新技术、新发明提供融资的安排。
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越能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越利于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具有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的欧美日韩等国通过金融中介、有效地金融监管、分散化的金融体系等为FDI的高新技术研发提供资金的支持和风险退出机制。FDI企业对东道国的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是该国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的便捷途径。通过模仿FDI企业的创新方式推动本国经济增长。当然通过内部的融资可以为本国企业提供资金,但是发达、高效的国内金融市场为企业的外部融资也提供了可能。
2.增大投资的效率。国内金融市场越发达,金融中介的力量越强,较强能力的金融中介能够把国内储蓄、FDI企业的流入资金介绍给国内最需要该资金的企业或者是国内边际产出较高的项目上,提高投资的利用效率。国内金融市场越发达,监管体系越健全,监管部门越能有效监督FDI资金的使用效率。国内金融市场越发达,优秀的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有效地搜集各种资料和信息为企业提供及时的帮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加速储蓄的资本化与国内外企业的联系。储蓄高效及时地转化为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从经济增长的一般途径来看,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之一。储蓄水平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将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现实性。储蓄到投资的转化,使社会物质资源从消费的生产转化为资本品的生产,储蓄不能及时高效地转化为投资主要由于:货币的同质性与物质产品的一致性的存在、投资者与储蓄者的分离、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与不完善等因素。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有利于储蓄转化为投资,使得二者的价值总量与实物总量的双重相等,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实现手段讲有金融型转化和非金融性转化两种。非金融型转化一是储蓄者或投资者直接利用自己的产品或其他资源来投资;二是储蓄者或投资者利用自己的货币资源投资于实物资本。金融型转化是指储蓄通过金融系统转化为投资,一般是建立在现代信用关系和信用制度基础上。发达的金融市场,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推动各种金融工具的发行,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功能,使得整个金融体系的投资者从储蓄者手中获得所需资本,调整生产资本的存量与流量,促进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总之,发达的东道国金融市场,不仅使得FDI企业获得生产资本的存量与流量,实现投资资本的形成和经济增长,也有利于内外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上下游关系促进经济增长。
三、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水平与FDI与经济增长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90年代后,中国逐步形成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为主体的相对完善的国内金融市场。从以下几个宏观总水平来衡量中国的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
衡量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几个重要指标有:(1)货币化率(M2/GDP)即广义货币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一般用于表示金融深化,麦金农在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分析中用到,大多数学者在实证研究是也用该指标。(2)金融化率(FIR),也叫金融相关率,及金融资产价值占GDP(或GNP)的比重,Gold Smith认为他是衡量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3)资本外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国金融市场的抑制和扭曲程度的指标。(4)利率与汇率指标,它强调的是利率控制的金融抑制作用,利率开放是金融深化的重要手段。
中国的金融化率由1990年的89.6%上升到2008年的367.9%,显示了中国的金融化率不断提升,但是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美国在1999年就达到了402.1%、日本1999年378.48%,也低于一些新兴国家水平,比如新加坡2000就达到了378.48%。总之,中国金融发展水平低下,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对FDI促进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四、结论和建议
理论通过的协整分析Ln(FDI*LLY) 【LLY代表金融系统的流动性负债】,Ln(FDI*PRIVER)前的系数为负数【PRIVER代表私人部门的贷款】,表明我国的金融市场没能起到积极推动FDI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目的,即国内金融市场与FDI相结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这意味着中国的货币化程度不高,国内的储蓄资源大量闲置不能够很好的转化为投资。虽然FDI流量逐年增加,国内金融市场不够发达,使得FDI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鉴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建设国内金融市场。
1.健全资本市场,促进储蓄转化为资本的进度。股票、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以及风险投资、信用担保、银企合作等是中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促成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但是在中国,股票、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以及风险投资、信用担保、银企合作等方式仅处于起步阶段。针对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规模有限、覆盖面小等缺陷,一是要增加股票、债券、信用担保的品种,允许国内企业和科技、专利投资型FDI企业发行企业科技创新债券或大力发展“二板市场”;二是放宽技术、专利型企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条件,提高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范围,增强FDI企业的资本积累能力,使FDI企业与中国国内企业建立前、后关系,进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放大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中国经济增长。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商业化改革的时候,要以“利润最大化”为指导原则,实施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减少甚至是停止对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项目的贷款,是资金流向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型产业。提高对企业现有在建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
(2)实施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发挥其杠杆作用,鼓励并引导对FDI企业在内的各类新技术产业、资金利用效率高的企业的信贷支持。
3.开放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市场,尤其是国内的金融服务市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是中国能够更好的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来看一般经历的过程为:国际债券投资―国际银行贷款―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由此可知,国际证券投资将逐渐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在引进外资时,仅对FDI政策上的优惠已经无法适应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增进FDI的投资信心,逐步引进国际证券投资的模式,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FDI的溢出效应。
4.大力发展民营银行,成立科技开发银行。当前,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推动企业科技融资方面欠缺仍比较大,尤其是为FDI企业提供科技改造、科技创新提供的资金不足,没能很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抑制了FDI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针对我国的现状,成立科技开发银行可以有效弥补现有银行体系的缺陷。我国可以成立商业银行性质的科技银行专门的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也可以考虑成立专门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政策的科技开发银行。
5.加强金融监管体系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加快金融体系的立法步伐,使各项业务法制化,做好金融法律、法规、规章等的制定和修订,从监管机制的原则、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责任等方面对金融部门的行为进行规范,量化金融监管的目标,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只,提高金融监管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水平。
(2)逐步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短期内分业监管体制要继续保持,长期内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完善、机制的健全、监管能力的提高,可以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成立国家金融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信托局等部门,分别对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进行监督管理。
(3)监管模式与监管内容的转化。监管模式有机构型监管模式向功能型模式转化,监管内容从合规型监管向风险型监管转化。有直接的监督检查转向间接的考评检测,有事后查处转向对全过程的监督。
参考文献
[1]吴蕴韬.《我国利用FDI的现状分析》.《学术交流》.2004(9)
【关键词】离岸业务;发展;内外分离型
一、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的产生发展
离岸业务是一项金融活动,是指境内银行吸收非居民资金并服务于非居民。
1.我国境内离岸业务产生的背景与其发展的动因
从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看,起初我国已具备发展离岸业务的基本条件。国家政局和法律法规基本完备,经济与相关的技术发展迅速,再加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特有的地理优势为国际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离岸业务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能够促进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积极有效的作用。离岸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思,有利于商业银行的不断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2.我国境内离岸业务产生发展的阶段
通过参考一些学者对离岸业务的研究分析,我国离岸业务的发展阶段分类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为:我国对离岸业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离岸业务的初创阶段(1989年-1994年)。
在此阶段,离岸业务的发展以招商银行为主,起初开始于深圳的部分银行,通过不断的深入探索建立了完备的规章制度。截止1994年底,招商银行通过离岸业务获利1346万美元。
第二阶段,离岸业务的发展阶段(1995年-1998年)。
从1994年到1996年,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市分行等4家银行先后获准离岸业务试点,并且发展迅速。截止1998年底,我国离岸总资产26.82亿美元、总存款24.16亿美元、总贷款22.32亿美元,比1989年底分别增长了86.3倍、206.2倍和78.2倍,我国离岸业务初具规模,但由于扩张的盲目性离岸业务出现了的大量亏损。
第三阶段,离岸业务的整顿阶段(1999年-2002年)。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破产,房地产市值大幅下降,经济持续走低,导致大量不良离岸贷款出现,再加之人民币的贬值压力,1999年金融监管部门停办了一切离岸业务,进行清理整顿。
第四阶段,离岸业务的重生阶段(2002年至今)。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2002年6月人民银行恢复了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的离岸业务,并允许交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开办该业务。这是我国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起点,是我国国际化的开端。
3.我国境内离岸业务产生发展的特点
通过参考一些学者对境内离岸业务的研究,将我国离岸业务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服务对象为非居民;第二,国际化程度高;第三,交易业务自由化;第四,内外分离型离岸业务的发展模式;第五,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第六,交易大都发生在银行之间。
二、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的现状
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目前以银行业务为主,采用内外分离型的发展模式,我国经营离岸业务的银行共有七家但只有四家(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可以全面的从事各种离岸业务,而且这些银行经营的离岸银行业务经营币种仅限于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是以非居民为服务对象由政策引导和鼓励的金融市场模式。我国采用这样的模式,是根据我们的现存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的,因为在这一市场模式中金融管理当局将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分离监管,较为有效的保护了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1989年部分银行开办离岸业务至今,我国离岸业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磨砺,在此期间,离岸业务得到飞速的发展,规则和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但是也凸显出了我国离岸业务的一些不足。
第一,规则和制度有所改善但缺乏法律保障,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目前采用的仍然是199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此办法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一直至今。
此办法仅对中资银行的离岸业务做了规定并没有涉及外资银行,但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外资银行开展离岸业务,中外资银行没有统一的准入标准。在离岸业务的具体业务方面也有明显的法律缺失,例如离岸业务的税收方面。
第二,监管法律缺失,监管主体和职责不明确。
离岸银行业务涉及的各监管法律和部门没有明确的主体和部门职责,阻碍了我国离岸业务的发展。
第三,离岸业务的账户管理缺乏有效性。
无论在离岸业务的存款、贷款还是现金账户,我国目前监管缺乏效率。
第四,银行缺乏自律,容易产生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渗透。
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的渗透使资金风险加大,而且容易发生风险的隐性转移,影响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实施。例如在岸资金与离岸资金交叉混用,使在岸资金流出逃避外汇监管。
四、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的发展建议
通过对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的总结分析,针对我国境内离岸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修订和完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以适应我国目前离岸业务的发展。
将外资银行的离岸业务纳入监管范围,做到中外资银行离岸业务监管的统一性,加强对客服和银行自身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第二,对离岸业务的账户管理提出明确的规定,改善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率。
第三,加强离岸业务金融市场的发展以适应离岸业务的发展需要。
完善离岸业务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提出合理的市场规范,可以有力的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而加快离岸业务的发展,增强我国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成光.离岸银行离岸业务与中国企业“走出去”[J].财经之窗,2008:59-62.
[2]降曙明.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发展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13-17.
[3]成光,孙林岩.我国商业银行离岸业务经营策略研究[J].经济经纬,2009(1):133-137.
[4]朱焱.银行离岸业务亟需“靠岸”[J].金融前沿,2011:51-54.
次级债是美国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住房贷款(即次级房贷),是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如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住房抵押贷款集合组成资产池,经打包定价后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特殊目的机构再将其以担保、保险等形式进行信用增强(CreditEnhancement),经过信用评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证券每月支付的本息现金流,直接来源于资产池中抵押贷款每月获得的计划偿还和提前偿还的本息金额。
作为近30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核心在于通过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设计,使资产的客观信用同原始权益人的整体信用相隔离,并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本身信用和衍生信用两个层次信用。目前,已在国际上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与发展。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端于2006年下半年,在2007年2月引发世人普遍关注,到2007年8月则升级成席卷全球金融市场的风暴。其影响并不仅仅限于次级债市场,已经蔓延至其他市场。在次级债危机的影响下,道琼斯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日经指数都在下降。与2003年6月29日相比,道琼斯指数2008年1月30日的市值损失了3000亿美元,去年美国金融行业裁员15.3万人,而2006年整个行业裁员仅5.03万人。截至今年1月底全球因次级债危机而导致资本市场缩水约8万亿美元。
受此影响,中国股市牛市步伐嘎然而止并调头向下,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上证指数下跌2000多点,许多股票被腰斩。我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这场危机的影响,同样也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何稳健运行以防范金融危机的
发生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我国金融投资的现状分析
我国金融投资从实物投资中分离出来并发展壮大,是融合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进程之中的,并已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工具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投资的发展面临着种种困难,无论是融资工具的发行、流通、交易诸环节,还是资本市场现存的国有股症结、股市结构单一、吸收公司上市标准僵化等特点,以及证券业的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发育不全的金融市场环境和运行扭曲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严重地阻碍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但更现实的则是金融投资环境发育基础的薄弱与其环境要素组合体系的残缺不全。因此,改进和完善我国的金融投资环境已成为我们培育金融市场,完善金融投资体系,发展金融投资的关键。
三、次级债危机给我国金融投资改革的启示
1.加强金融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践中自我完善金融体系。
(1)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监控水平;
(2)应该警惕国内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
(3)谨慎加息,避免房贷资金成本过高引发的住房按揭贷款还款风险增加的金融风波;
(4)以美国次级债危机为前车之鉴,事先采取科学论证、试点推广、风险控制等手段,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进程,化解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
(5)严格控制并有效阻击银行资金尤其是境外资金非法流入国内资本市场。
2.立足于本国金融资本,积极引导个人投资者参与金融投资,鼓励机构投资者的进入,同时吸收国外金融投资为补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对机构投资者进入金融投资领域的引导,降低其进入门槛,同时注意对其进行投资风险意识教育,树立投资理念。
3.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中介机构民营化,建立规范的行业自律制度和信用制度,强化会员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完善证券交易所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建立严格规范的行业自律制度、信用制度和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
4.作为调控主体,政府退出对金融投资过程和投资行为的直接干预,成为整个社会金融投资活动的间接调控者。政府对金融投资的管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合理确定金融投资活动的宏观调控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2)管好、用好政府投资;
(3)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依法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参与金融投资各方的行为;
(4)防范国家金融风险。
5.从实际出发,以切实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为宗旨,既改善金融投资环境中的物质因素,又灵活地运用各种政策措施,改善金融投资环境中的非物质因素。具体而言应从以下方面着眼:
(1)保持政治、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2)建立一个符合国际规范的、成熟而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
(3)建立高效率的证券交易系统和现代化的通讯网络,改进和完善信息传递系统,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4)建立和完善各种证券管理政策及法律,维持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5)加快培训金融投资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政府必须在坚持金融投资渐进式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支持并鼓励资本市场金融创新业务的发展,稳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另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合理控制对外证券投资的风险。国内各类投资机构应从此次危机中汲取深刻教训,在对外投资之前深入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风险,合理防范和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易宪容.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J].时事资料手册,2007,(5).
[2]王寅.美国房货风险警报[J].百胜,2007,(5):11-13
[3]张红梅.现代金融投资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世界粮食危机 农业国际化 路径选择
一、当前世界粮食危机概况
最近3年,由于国际市场粮价过高,已经导致多国发生了“粮食骚乱”。2010年由于受到全球极端异常气候的影响,全球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大量减产;与此同时,全球主要大米生产国的大米产量剧减了30%,导致国际粮食总产量预期下降,国际粮价不断攀升。2011年国际粮食市场总体呈现“前高后低”的特点。受全球流动性依然宽松和极端天气影响,上半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四大粮食品种价格在2月份强势上冲,随后宽幅震荡,维持在2010年尾段较高位的运行区间。
二、世界粮食危机对我国农业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1.世界粮食价格上升,导致我国粮食进口成本增加
据统计局初步统计,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10年增产2473万吨,增长4.5%,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截至12月15日,全国粮食价格指数报205点,较去年同期上涨17个点,涨幅9%,上涨速度虽较前两年小幅回落约2个点,对比其他年份,仍属于高速增长,延续了近几年的上涨势头。
2.发达国家粮食出口国借口世界粮食危机继续加大农业国内支持力度,提高贸易壁垒
自2010年以来,美洲、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的主要产粮国均发生了罕见的气候灾害,导致各发达国家政府更加不顾WTO《农业协定》关于国内支持条款的规定,增加对农业生产者的绿箱和蓝箱支持,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美国2002年出台的农业法案就公开允许提高对国内生产者的补贴,努力扩大粮食出口;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却在不断完善国内农业保护体系,并形成了由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组成的农产品贸易保护体系。
3.国际跨国公司垄断了全球粮食市场,使得我国在农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目前,全世界最重要的十几家跨国粮商和四十家中型企业几乎控制了全球食物链,而拥有世界大量粮食储备的“ABCD”四大粮商就已经控制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近80%,这些企业靠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优势,运用各种资金运作消灭竞争对手,从而实现价格的控制和市场的控制。
4.粮食金融属性的增强考验我国国内粮食金融市场抗风险能力和与世界接轨的适应能力
当前粮食的金融属性已经超过了其商品属性,粮食贸易金融化程度已经大大加深。然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还存在交易品种少、规模小、投资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与世界农产品金融市场的接轨还不密切,国外农产品金融市场的波动将会对国内农产品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并间接影响我国农业国际化的进程。
三、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加快我国农业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1.大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危机,推进农业国际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应该进一步扩大国际农业技术的合作,利用自身在农业技术上的相对优势,输出我国的优势农业技术和装备;扩大优质农产品出口,进口我国短缺农产品,保障我国的粮食供应安全;实施多种形式的农业对外投资,形成生产、加工、贸易等领域全面发展的格局。
2.积极参与新一轮《农业协定》谈判,创造公平的农业贸易环境
当前的《农业协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是明显的:承诺扩大大宗农产品进口配额,将对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减让,特别是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分配给非国营贸易企业,将会影响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只有进一步改革《农业协定》中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条款,才能在公平合理的国际环境中促进我国农业国际化的健康发展。
3.培育大型跨国农业企业,打破国际农业企业的行业垄断
针对当前国际农业跨国企业依仗对相关农产品资源在生产、流通、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垄断,赚取垄断利益的行为,应该加快国有农业公司的改革,走开放之路;引入新的机制,优化资本结构,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步伐;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产权改革,让农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鼓励其朝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奋斗。
4.完善国内粮食金融市场,促进国内外粮食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为防止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带动我国粮食价格的大幅攀升,必须尽快完善我国粮食金融市场,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市场。除了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进行风险的自我规避外,同时也要注意借鉴国际经验,重视期货品种的开发,服务于我国农业经济的需要,在适度开放期货市场的条件之下,做大做强我国的期货市场。在完善我国农产品金融市场的前提之下,实现国际国内农产品金融市场的接轨,争取实现农产品金融市场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
1.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
1.1金融投资成为家庭理财的主要方式
我国大众家庭理财指的是普通家庭将闲散资金进行投资,参与社会金融活动并从中获取利润的过程。大众家庭理财实际上是社会剩余资金以某种形式参与社会经济建设,同时展示货币价值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大众家庭理财主流是储蓄,国家需要大量的资金储备,而市场经济发展不足,金融市场发展更为缓慢,国民需求较少,储蓄利润高于大多数的理财形式。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很多金融理财形式显示出较高的利润率和灵活的操作性,人民币购买力的变化使得民众更愿意参与各种形式的金融投资,以股票、基金为代表的理财形式,成为目前我国家庭理财的主要方式。
1.2新兴理财产品成为热门
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投资市场具有种类丰富的理财产品,为家庭投资提供广泛平台。与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保险同步,为了获取资金优势,银行也衍生出大批理财产品,该现象符合金融市场规律,也符合我国家庭理财行为的发展规律,即民众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以民众手中的财富量为标准选择理财产品。随着网络金融的发展,很多家庭理财逐渐转为网络金融理财形式,参与P2P投资或者在第三方交易平台购买购入门槛低、随存随取的理财产品,是现今我国大众家庭金融理财的新潮流。
2.我国大众家庭金融理财的问题及原因
2.1大众家庭金融理财受市场影响大
我国大众家庭以理财的形式参与金融活动,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员,同样受到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从储蓄理财转为以股票、基金为主流的金融理财,再转变为即时的网络金融理财,大众家庭理财经历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转变。也正是由于受金融市场影响大,大众家庭理财的收益同样也由金融市场决定,但家庭理财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却是十分有限的。据相关资料显示,由大众家庭理财汇入金融市场的可用资金额度不容小觑,但是,这部分资金的收益率却远不如大型企业或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然而,大部分金融理财风险却由普通家庭理财承担。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家庭理财的管理者是普通民众,他们缺乏专业的金融知识,对金融市场的敏感度不高,对理财本身的理解程度也仅限于“拿利息”,非专业的理财行为和态度,使得家金融理财的发展受限,这也是未来我国大众家庭金融理财发展的突破口。
2.2大众家庭理财风险高
近年来,我国居民对于储蓄的欲望连续降低,在该现象产生同期,我国股市行情持续走高,具有较大比例的股民存在将自己的家庭存款从银行转移到股市的意愿。参与股票、基金等金融理财的家庭越来越多;有些家庭对P2P投资,以期获得相关的收益。但是,大多数家庭金融理财所获收益都不能满足家庭理财管理者的预期,很多家庭金融理财活动,受股票、期货交易的波动性影响,呈现出“赔本”的状态。股市行情不佳导致家庭破产的事件时有发生;P2P公司无法收回单款,间接导致投资家庭本金亏损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大众家金融投资理财仍然面临着较高的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众家庭理财中的理较少,而根据金融理财的主流趋势,以及小部分股民投资获益的选创效益,大众家庭理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盲目跟风现象。跟风作为中国公民思维习惯特点,也容易造成巨大亏损,因此,如何理性地参与金融投资理财,如何尽可能地规避金融市场风险,是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的方向之一。
2.3大众家庭理财需求难满足
我国普通民众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理财,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闲散资金赚取利润,而这些利润将应用于个人花销或者家庭开支。实际上,有目的地、积极地参与金融理财的家庭,将理财所得用于固定家庭开支的占大多数。例如,在固定资产理财较为盛行的时期,部分家庭将购买房地产作为理财的主要形式,购房后将房屋出租,利用租金供应子女大学期间每个月的生活费,在子女毕业之后,将房产作为子女结婚成家之用,这是典型的理财满足家庭需求的形式。但是,在金融投资理财活动中大众家庭理财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理财所得收益不稳定,在满足固定的家庭开销需求方面,可操控性不是很强。金融投资理财的高收益吸引着大量家庭的参与,但是其对家庭理财需求的满足能力不足,又使得一些家庭理财管理者将理财的视角转向其他项目上。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针对大众家庭金融理财设计的产品,本身缺乏相应的稳定性和指向性,对于家庭型客户来说,理财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个性化不明显。如何满足理财需求,也是大众家庭投资理财发展的主要目标。
3.我国大众家庭金融理财的趋势
3.1家庭可参与的金融理财项目逐渐固定
民众以家庭为单位参与金融市场活动成为大势所趋,但是,要求家庭理财的管理者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和对金融市场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是不现实的。在民众积极参与金融投资理财活动的同时,随着各种金融理财活动发展逐渐稳定、民众在理财过程中的不断交流和总结,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项目会逐渐稳定。首先,在国民经济迅速提升、投资受益者比例大的前提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股票投资的队伍中。股票作为金融投资理财的主要形式,已经在家庭理财中存在了一段时间,股票行业本身的参与规则逐渐固定、经济人对参与者的指导能力不断提高,使得股票收益和风险的比例越来越大,可以作为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理财活动的首选;其次,因政府的资金管制政策和大众家庭对投资上技能的缺乏,国内大众家庭均会进入到门槛更低、风险更小、收益更加稳足、变现能力更强的金融投资领域,比如说购买基金和股票等;而对于那些专业技能要求更强的房地产、黄金、期货等项目,大众家庭可能不能加入其中。这意味着,我国股票行业仍以大众家庭为主要发展的客户群体,为家庭型投资者提供股票和基金购买指导以及相应的服务,是促进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主要策略。
3.2家庭理财管理者以及相关理财产品对风险进行高度控制
在家庭金融投资行为中,投资者可把市场运动的方向分为基本运动、中期趋势和日常波动。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投资的关键在于抓住中期趋势,中期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幅变动,安全性高。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要学会掌握基本运动以及中期趋势,忽略日常波动;在此基础上,投资者还应始终保持乐观的投资心态,根据家庭资金的持有情况以及自身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理性地进行投资,尽量避免盲目追求利润,否则投资的获利亏损的大幅起落容易对其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除了家庭理财管理者从主观角度进行风险控制之外,提供投资理财产品的证券公司、银行等,也应在经营和服务过程中,帮助大众家庭识别和预测风险,尽量降低投资风险对家庭理财的损害。互联网金融投资理财作为新兴的理财形式,已经得到大量家庭型投资者的支持,为了高度控制风险,相关金融主体,如P2P贷款公司,应该主动向参与者披露经营信息以及必要的会计信息和征信信息等,这些能够成为家庭型投资者衡量风险、进行理性投资提供很大的帮助。
3.3针对家庭理财需求设计更具个性化的金融理财产品
大众家庭进行金融投资理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开销需要,在服务个性化的现代社会,金融市场也开始重视针对家庭型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即根据家庭理财的主要目标提供合适的投资型理财产品,在对家庭财产状况、收支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以客户分析作为开发理财产品的基础,使理财顾问成为家庭型投资者的指导者,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金融投资理财目标。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进行这样的金融理财产品开发和推广。例如招商银行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兴业银行推出的教育型投资产品等。这些产品具有明确的目标,并且,银行为客户提供的理财顾问,能够对客户进行一对一的贴心服务,帮助家庭型投资者选择最合适的理财产品,这种从产品到服务的个性化发展,是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发展的主流,也是银行以及其他投资公司发展家庭型客户的主要策略。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众家庭已经成为金融投资理财的主要参与者,家庭型投资者在理财能力和知识技术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理财风险的客观认识且目前的理财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的需要。理财项目逐渐集中并且固定,无论是投资者还是金融机构的经营者,都需要充分考虑如何规避理财风险。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普通民众家庭参与金融投资理财活动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頔.我国大众家庭金融投资理财现状分析及趋势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8):129-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变得更倾向于银行、保险、证券等新兴服务部门,未来服务业的竞争将逐渐转向以金融服务为代表的新兴的服务产业的竞争。中国金融业起点低,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力推动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结构升级,打造良好的金融服务贸易平台,对于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要素条件分析:资本分析。资本是金融服务贸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较小,因此扩大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将极大的影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截止2010年年底,中国的不良贷款率降至 1.1%,资产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金融服务贸易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人力资本分析。人力资本是一个会影响一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有大量高素质金融人力资本的金融机构可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竞争成本。目前我国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银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我国金融机构缺乏优秀的金融服务贸易专业人才。
技术资源分析。技术也是影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一个重要因素。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市场,必须有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在技术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金融服务者研发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拓宽金融服务者的服务渠道,优化金融服务业的成本结构,为金融机构创造更多的利润。
需求条件分析。 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受金融服务贸易需求的影响。金融服务贸易需求包括进口需求和出口需求,从2006-2010年2006-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看到,当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口需求和出口需求相对较小,同时出口额远小于进口额。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改善,社会需求越来越旺盛。
相关及支持性产业分析。波特认为:一国产业或企业,相关及配套产业健全与否,是决定其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表1显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相关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当前金融服务贸易强国相比较,仍有一定差距。
表1 2010-2011年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单位:万元)
年份 信息系统集成 信息技术咨询 数据处理和存储 集成电路
服务收入 服务收入 服务收入 设计收入
2010 31166873.2 11998876.1 17634255.3 4496857.1
2011 40835066.3 18015462.3 30660054.0 6320067.6
2012 55832575.8 24353980.7 41560128.7 7702274.0
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
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分析。为了提高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全面的战略规划。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目前在华投资银行营业机构少,其资产占银行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小。由此可见,中国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还不够,中国金融机构目前仍处于被保护状态,这对我国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政府政策和机遇分析。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被称为“看得见的手”,中国的情况告诉我们,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到金融服务贸易监管措施的实施,都与政府密不可分,政府制定何种法律政策,将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很大影响。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于发展金融服务是一个好机会。
三、提高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扩大资产的规模,提高资本的质量。中国应增加资本投入,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为鼓励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政府可增加对其财政拨款,提高金融企业的软硬件设施水准,提升金融机构的实力,优化金融市场的外部环境。规范市场投资行为,吸引外国投资,进一步改善国内的金融和保险机构的盈利能力,扩大其资产规模。在关注资产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资本的质量,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要严格审核贷款的审批条件,进一步做好贷款风险预警措施工作。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高质量金融人才的竞争。中国的金融机构应建立金融人才储备,一方面可以加强我国内部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在发达国家工作的华人为我国金融机构服务,把国际市场的先进经验带回国内。与此同时,中国也可以在国外建立金融机构,吸纳国外金融高端人才为我们服务。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金融服务贸易产品。引进国外先进的金融技术,加强技术研发,加快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出高技术、高知识、高附加值的金融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电子金融的发展,进一步推动金融资讯服务,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以提高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水平。
拓宽渠道,扩大需求。目前中国金融服务贸易逆差,要注意解决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需求的问题。对于这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需求对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额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外商投资企业,来刺激国内金融服务贸易的需求,还可以开展海外市场,增加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需求。
支持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竞争力提升。在当前形势下,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有相关产业的支持。相关及配套产业,包括传统服务贸易、货物贸易以和信息技术产业。我们应该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并购史,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先后涌现出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不断开放,呈现出经济的全球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两大特点。同时,由于各国不断放松金融管制,自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业不断掀起并购浪潮。
一、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银行业正处在体制转轨、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不断加快,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已经全方位展开。1999年12月和2001年12月,国际金融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分别注资参股上海银行,合计占其总股份的18%,使上海银行成为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家由多家海外金融机构参股投资的国内商业银行。2002年12月,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与花旗集团正式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花旗银行首期出资6700万美元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权,成为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第四大股东,同时承诺在个人金融、风险管理、财务管理、IT系统改造、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对浦发银行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2004年,外资银行并购浪潮有增无减,且突出呈现出股权比例高、交易金额大的特点(见下表)。
二、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效应分析
2003年1月,国际清算银行、欧洲央行、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和10国集团共同发表了关于银行并购的模式、动因和效应的研究报告――《Report on consolidation in the finan?鄄cial sector》,报告认为银行并购后使得金融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调配,从而实现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改进。外资并购除了具有积极效应,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正效应分析
首先,外资参股能补充资本金,提高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本金不足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广为诟病的一个问题,也是宏观金融秩序保持稳定的隐患。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不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国有商业银行,都希望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充足率,为进一步发展营造条件。而并购则有可能成为这些商业银行摆脱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欧美市场的并购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可能性。2004年民生银行和交通银行先后吸引外资参股并购,其主要目标就是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扩张业务奠定资金基础,因此在选择并购投资人时,其看中的就是对方的出价和资金实力。
其次,并购有利于中国商业银行建立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真正高效灵活且有弹性的经营机制。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委托――效率问题,并购作为一种外部约束机制,一方面能够提高现有经理层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效率更高的团队,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虽然经历了多年的金融改革,但国内银行普遍存在的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一直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通过外资并购入股,无形中对中资商业银行施加压力和影响,这种压力与其自身的动力相结合,会形成促使中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发生变革的“催化剂”,从而加速其股权结构的优化,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上海银行1999年底吸收国际金融公司入股的首要目标就是希望通过引进外资,改善股权结构,更新经营理念。
再次,外资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手段将为中资银行注入活力,优化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实现正的溢出效应。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大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并在长期市场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它们的进入,其成熟的经营方式、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必将给中资银行带来新的思考,从而使其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整个银行业的服务意识和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高,沉寂多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必将产生“鲶鱼效应”,并重新焕发活力。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并购往往能够实现技术互补,大大降低自身对软硬件的投资。
最后,着眼于未来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长远眼光,吸引外资参股并购是中国银行业突破国别市场壁垒,拓展银行经营边界的重要手段。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是世界银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的银行业不可能置身事外,但限于规模和水平的制约,目前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银行仅局限在少数资本雄厚,具有政府背景的大银行,而广大中小银行对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往往有心无力。而且,当一国的商业银行试图进入另一国金融市场时,往往会受到目标国金融市场和法规的严格限制,这些限制通常在短期内难以解决,有些甚至是无法解决的,机会成本非常高。借助并购能够顺利地绕过目标市场的壁垒,既有效地规避了市场国的金融法规,又较快地融入了当地的金融市场。
(二)外资并购中国商业银行的负效应分析
事实上,银行间的并购可以看成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外资并购中资银行可以成为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演变成危机重重的“炸药筒”。外资并购对中国银行业潜在的负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首先,外资并购会对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带来负面影响。并购重组后银行业务的分散化和专业化程度更高,虽然单个银行机构自身风险下降,但是金融机构间的相关性却增强了,一旦出现破产便会给整个银行业带来更严重的风险。而且,外资并购中资银行在增强中资银行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的同时,也增加了中资银行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可能性。
其次,外资并购对银行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合并后的银行广泛涉足多个金融领域,在当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就会形成同一银行被多个机构监管的局面,由此产生多个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问题。我国《外资金融机构监管条例》规定,外资超过25%的银行为合资银行,适用于该条例;外资不足25%的应按中资银行管理。从目前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比例看,外资均避免突破25%的持股上限,从而其复杂的跨国交易很难受到当局的监管,容易产生道德风险。
最后,外资并购会带来成本和整合上的压力。Robert Lensink和Niels Hermes(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下,外资银行的并购参股同国内商业银行提高的费用支出相关。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外资凭借其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在谈判中要价过高,在合作过程中打压中资银行;二是在溢出效应的作用下,由于中资银行需要投资于先进的银行技术手段,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但影响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还在于并购后的两家或多家银行的整合问题。其在管理模式、财务系统、企业文化等诸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在改造过程中有可能形成冲突,反而带来效率上的损失。
三、结论和建议
外资参股并购对国内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国外的实证研究成果看,并不是所有的银行在并购后都能实现正效应。因此,不管是监管当局还是中资银行,都应该以一种理性的心态看待外资参股并购,做足“内功”,在规范市场环境的同时实现引资的最终目的。
(一)明确自身目标,理性实行并购
中资银行在选择并购投资人时,应该明确自身目标。虽然当前几乎所有的中资银行都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但银行的发展并不是仅仅依靠补充资本金就能实现的。况且,除了吸收外资入股外,发行股票、债券等也是快速融资的手段。因此,中资银行在选择并购投资人时,应该树立长远发展的目标,把并购重组看成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盯着价格。实现经营和管理上的进步和争取未来的合作机会才是中资银行在选择外资投资人时最应引起重视的。
(二)借鉴国际经验,少走弯路
在金融业并购重组愈演愈烈的今天,不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正处于转轨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并购重组都已经成为扩大规模、化解危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如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和巨大损失的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对银行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和改革,积极引进外资,以外资并购带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逐步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中东欧转型经济国家近年来外资参与的比例也不断攀升,统计数据表明,中东欧转型国家外资银行资产在其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都比较高,截至2002年底,绝大多数国家都在70%以上。这些国家在外资参股并购本国银行业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当前的银行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吸收,争取在引资的路上少走弯路。
(三)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