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0: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量化投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量化投资策略就是利用量化的方法,进行金融市场的分析、判断和交易的策略、算法的总称。
量化投资策略类型包括:
1、趋势判断型量化投资策略,判断趋势型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通过对大盘或者个股的趋势判断,进行相应的投资操作。如果判断是趋势向上则做多,如果判断趋势向下则做空,如果判断趋势盘整,则进行高抛低吸。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收益率高,缺点是风险大。一旦判断错误则可能遭受重大损失。所以趋势型投资方法适合于风险承受度比较高的投资者,在承担大风险的情况下,也会有机会获得高额收益。
2、波动率判断型量化投资策略,判断波动率型投资方法,本质上是试图消除系统性风险,赚取稳健的收益。这种方法的主要投资方式是套利,即对一个或者N个品种,进行买入同时并卖出另外一个或N个品种的操作,这也叫做对冲交易。这种方法无论在大盘哪个方向波动,向上也好,向下也好,都可以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投资方 造价管理与控制
投资方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始终,管理过程包含了前期项目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只有在各个环节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造价、降低成本,才能够实现工程项目经济目标的最大化。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投资方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最为关键的阶段。决策阶段虽然所需花费的资金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的影响却能占到70 %。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客观的估计和预测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结论。投资方组织编写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能全面而准确体现业主的投资意图。同时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额,施工期间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作用。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也是投资方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之一。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经常性开支)的1%以下,但正是这1%的费用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远远大于工程的实施阶段。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控制目标和资源投入量,还对投资额的控制和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由于工程产品具有投资大,建成后可变性小的特点,因此以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来实现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目标。
投资方要加强对设计单位的考核和制约,应以合同的方式提高设计的质量,减少由于不必要的设计变更造成投资的增加,强调限额设计, 严格按下达的计划指标控制投资。投资方还要加强对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在签订有关合同时,将勘察、设计质量,特别是对工程地质勘探的准确程度以及估算、概算、预算在各阶段设计文件中的执行情况与设计费用挂钩,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建设项目造价的控制。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方在对项目立项决策与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后,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项目造价,但是发包阶段造价的控制也不能忽视。多年的实践证明,控制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是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
1、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好施工队伍。工程招投标是通过竞争方式以合理的最低造价来择优选择施工企业的一种有效方法。
2、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合同条款的缺陷。合同措词要严密,不可模棱两可。避免施工方利用了合同中某些条款的不确定性向投资方索赔, 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另外,合同条款要详细,特别是一些牵涉到投资增减的条款,诸如设计变更的确认及其计价依据、某些特殊材料的调价方法等都要详细而明确。
3、对大宗材料和大型设备实行单独招标采购,最大程度降低材料设备投资。
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费用所占的比重很大,其采购、供应和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投资方应及时掌握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货源价格,建立信息网络,力求找到质优价廉的供货渠道,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严密工程承发包合同。通过招投标选定了施工队伍,即可签订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合同价即为中标价。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有关的合同条款,将合同各方的造价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促进投资工作的开展和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完成,工程量已量化,因而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可很小, 节约造价的可能性也很小。但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可以说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造价,投资方做好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应注重从技术上规范管理,减少施工单位索赔的机会。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工作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阶段的全局性文件。投资方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正确处理质量、工期和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一味要求缩短工期而增加投资。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的设计和优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2、严格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审查与控制
开工前,要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踏勘、并对图纸进行会审,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应有的返工,避免因设计、地勘与实际相差较大、深度不够、与现场条件不符等原因发生非变更不可的情况。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一般涉及工程量的增减、施工方案的变更和施工时间的改变。要求现场人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建立完备的现场签证手续,同时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
3、做好工程进度款支付和索赔管理工作
投资方应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准确做好对已完工程量的计量,严防工程进度款的超进度支付。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对可能引起的索赔应当有所预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
五、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
量化投资在欧美的应用已超过30年,最为传奇的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西蒙斯创立的复兴科技公司旗下的大奖章基金。从1989年起,复兴科技公司的大奖章基金的年回报率平均高达35%,大奖章基金被誉为最成功的对冲基金。截止到1999年12月底的11年,大奖章基金累计的回报是2478.6%,是原资产的25倍。另一个为人们熟知的是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4年2月,是一家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的对冲基金。1994年到1997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分别为28.5%、42.8%、40.8%、17.1%。无疑,量化投资在美国市场的运用是成功的。时至今日,量化投资已经成为美国市场中一种重要的投资方法。到2009年,量化投资比重已经上升到30%以上,主动投资产品中有20%~30%使用了定量的技术(丁鹏,2012)。
量化投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通过建立数学量化模型进行交易,它是建立在大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反应某种特定规律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交易。具体而言,就是从那些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中去寻找能够获得微小利润的计算机化交易,关键在于捕捉到人们无法利用的短暂价差来实现套利。模型可以看作医院里面的各种先进的医学诊断仪器,医生通过这些先进诊断仪器对病人进行扫描化验,获取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的指标数据,然后通过获取的数据去判断病人所患的疾病,从而对症下药。类似地,量化投资就是在市场中不断去寻找套利机会,其实就像是在发现市场的不易察觉的“疾病”,依托于模型的扫描和检测,获得市场的各项关键指标数据,从而找出套利机会,然后做出投资决策。量化投资需要精湛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其主要形式是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绝大多数都是高频数据交易,其特点是:计算机自动完成;交易量巨大;持仓时间很短,当日频繁交易;每笔收益率很低,但总体收益稳定。高频数据交易的核心是模型算法,负责策略及机会,速度是关键保障,因此大机构一般在交易所大楼旁租高速光缆建立交易室。目前,美国股市总体成交量约70%是高频交易,而涉及机构仅占2%。
具体到股票市场,目前,股票市场上有很多风格各异的分析流派,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有两个分析流派。其一是技术分析,其二就是基本面分析。但是另外一种在国外已经非常的成熟的方法即量化投资方法却很少为人们所知。
二、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的发展
相对于量化投资交易量占据70%的发达金融市场,国内量化投资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在中国A股市场在整个投资市场所占据的规模又有绝对的优势,所以,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的发展前景就决定了量化投资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
目前,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多局限性。首先,我国A股市场的投资主体仍是噪声交易的的中小规模散户,导致资金规模不够集中,无法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不利于程序化规模交易的推广。其次,量化投资具有频繁交易,持仓时间较短的特点。由于A股市场还不是T+0的交易制度,这就决定了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还不备大规模运用的前提。最后,创新能力不足。即使是目前已经开发的几只量化投资基金,同质化现象也非常明显。核心策略仍然局限于技术指标和均线系统的搭配运用,缺乏多元化程序化交易策略库的支持。
在看到局限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与欧美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只有区区二十多年的时间,随着A股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规模进一步扩大,实行T+0的交易制度等,量化投资的发展前景就会愈发宽广。同时,量化投资是一种套利交易,这就决定了弱有效市场是其耐以生存的土壤。由于我国投资者队伍参差不齐、不够成熟,这就给通过发掘市场非有效性来获取阿尔法收益带来了更多机会;
第二,量化投资的技术和方法在国内还是新手事物,竞争者很少。相对于目前证券市场上传统的定性投资者太多,机会很少,竞争过于激烈而言,量化投资者较少,机会很多,这就给量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在这方面,只要引进成熟的量化投资人才,增强开发差异化模型的创新性,避免模型过于单一,就会为量化投资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第三,一旦量化投资在A股市场逐渐得到认可,及所表现出的相对于传统投资方法的优势,就会产生一种加速效应:中小规模投资者看到量化投资所带来的可观回报,但同时自己不具备量化投资的能力和条件,这就会促使中小投资者把钱交给优秀的量化投资团队,从而加速量化投资规模的扩大。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著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证券投资决策方法
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它通常是指企业将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投入到一定的对象上,以期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可以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其中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又称为实物投资,是指直接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投资,直接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直接投资往往数额大,回收期长、与生产经营联系紧密。
间接投资一般也称为证券投资,是指用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购买或取得其他单位的有价证券(股票、债券等)。
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技术的先进程度、证券投资的规模大小和投资对象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潜力,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研究和使用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如前所述,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由于它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一经决策和实施就难以改变,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成败与否后果深远。实务中,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一般都要提出几种投资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后从中选取最佳或最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运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等投资决策方法,但现行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采用净现值(简称NPV)法。所谓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人量的现值和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的差额。用公式可表达为:
NPV=∑CIt/(1+i)t—∑COt/(1+i)t
其中:CI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表示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i表示预定的折现率。
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是: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者则采纳,净现值为负者不采纳;在有多个备选方案的互斥选择决策中,应选用净现值是正值中的最大者。
2、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不难发现,净现值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净现值法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反映各种投资方案的净收益,即以各种投资方案收益的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因此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净现值法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是该方案能够给企业增加的价值,因此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就必须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净现值最大且不小于零的投资方案。
因此,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净现值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
二、证券投资决策
1.证券投资决策方法。证券投资决策的目标就是将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风险联系起来,对二者进行权衡后选择最为合理的证券进行投资。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主要是讨论如何在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证券投资收益,这就是着名的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最初由马考维茨(HMarkowitz)于20世纪50
年代创立,后经威廉?夏普(WSharpe)等人发展,主要运用证券投资回报率的期望值E和系统风险系数β两个指标表示一个证券(或证券组合)的投资价值,以此为基础的分析被称为“E—β”分析。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风险,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由于一些会影响到所有公司的因素如战争、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金融危机、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风险。这些因素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非系统风险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或公是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因素如新产品开发失败、失去一项重要合同、重大项目投标的失败、竞争对手的出现、生产工艺技术的老化等所造成的风险,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分散或消除。
2.对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说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证券的回报率和系统风险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对等,高风险可以用高回报来补偿,而低风险则伴随着低回报。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反映其价值,证券的价格在任何时刻都应与其价值相符,因此购买或出售证券只能获得与该证券的系统风险相一致的回报率。也就是说,证券投资的净现值等于零。因此证券投资决策不能用净现值作为评价指标,而应采用“E—β”分析法。
综上所述,对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差异归纳为以下几点:
(1)现行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主要采用净现值(NPV)法,而对证券投资决策则采用回报率与风险(E—β)分析法。
(2)只有当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不小于零时,才有可能接受该方案,而证券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一般为零。
(3)由于证券市场的竞争性远远高于产品市场,使得证券市场能够迅速达到竞争性均衡状态,因此,证券投资的平均租金高于零;而产品市场或者因为存在垄断和寡头,或者因为某个或某些企业的创新而使得该行业调整到竞争性均衡状态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赚取经济租金。
三、原因分析
1.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分析似乎表明固定资产决策和证券投资决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决策类型,其实并非如此,两者实际上都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量化风险。
威廉?夏普1964年开创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被认为是财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能够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这一模型为:
Kj=Rf+βj(Km—Rf)。
式中:K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报酬率;βj表示第j种股票或第j种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表示所有股票或所有证券的平均报酬率。
可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单、直观地揭示了证券的期望报酬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例:当前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A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大,其值β为1.5;B项目的预期股权现金流量风险小,其β值为0.75,则:
A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1.5×(12%—4%)=18%
B项目的必要报酬率=6%+0.75×(12%—4%)=12%
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证券投资分析的直接工具,应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以直接预测证券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样发挥作用,即可以用于估计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风险越大,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就说明该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期望报酬率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因此,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还是证券投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都是一个有效的工具,所不同的是,在证券投资决策中,资金的机会成本就是该证券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用估计的资金机会成本作为折现率对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的预期现金流量进行折现,计算其净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投资方案作出取舍。
2.从经济租金和有效资本市场假说的角度来看。
关键词:投资方;BT项目;风险分配;收益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一、BT模式的基本概念
BT项目融资模式定义为: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模式由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模式衍变而来,是基础设施民营化领域中一种新兴的投融资模式。即由项目的发起方(政府或所属相关机构)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项目的投资方,并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的投资方承担整个项目的设计、融资、投资和建设等任务,并承担相关风险,待工程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发起方对项目进行回购,按合同约定分期支付项目总投资并加上合理的投资利润。
二、BT模式的特点
1、BT模式适用于非营利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引入了BOT、TOT、BT等公私合作的模式。BOT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电厂、机场、港口、收费公路、隧道、电信、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等,以及自然资源开发项目,这些都是一些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和可以运营获利的项目;TOT模式与BT模式和BOT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投资方不用承担项目的建设任务,主要是通过购买政府已建成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进行运营并获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融资特点,一些项目很难或不会产生现金流,或是现金流量不足;项目规模相对庞大,技术工艺较为复杂;或是政府出于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考虑等原因不适于交由私人经营,但政府财政又暂时无力承担或由政府建设、运营效率相对较低的项目,一般多采用BT模式进行建设。在我国,BT模式主要适用于非营利性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例如不收费的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设施以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纪念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公园、医院等公共设施。
2、BT模式中各参与方之间法律关系复杂
BT模式2000年以后才在我国兴起,尚属新生事物,处于实践探索的起步阶段,还缺乏较系统全面的认识规范,从而造成了一些运作不规范的BT项目出现违反建设程序的操作;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尚没有出台一套完备的法律法规对BT模式进行明确界定和规范,因此会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出现漏洞和违法违规现象,以致监管难度加大。
BT模式的运作过程包括招投标、融资、投资、建设、移交等一系列活动。项目参与方包括项目发起方、项目投资方、项目公司、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担保人、银行、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而且每个参与方均有特定的项目运作模式和方法,要使它们在统一的项目模式框架下运作,需要较长的磨合期以及完备的法律规范进行约束。虽然各参与方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相互矛盾的局部利益冲突,因此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复杂的经济法律关系和合作关系。BT项目合同由建设合同、贷款协议、回购协议、回购担保协议、资金担保合同等一系列合同组成,而且每个合同之间都相互关联,加之目前尚没有出台一套规范的合同范本以及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管制,因此其中涉及的法律责任关系会十分复杂。
三、研究范围与逻辑架构
BT模式一般有前期方案与准备、BT模式及投资人确定、项目公司组建与融资建设、施工单位选择与工程实施、回购与移交等五个基本环节。如果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来限定BT模式,可分为“施工同体”“带资承包”“二次招标”等三种基本模式。本文将投资模式限定为“施工二次招标型”。
投资方经过业主授权后,通过成立BT项目管理公司、构建完善的多方协议管理体系进行项目运作。投资方在该项目的资金来源不依赖于项目本身,回购价采用基价加投资回报率的方式计算。BT双方权利的分配建立在风险分担的基础上,投资方回报率的确定在于找到影响收益的关键风险因素上。有鉴于此,本文将BT项目的风险分为两部分:
1、由业主承担的风险,根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该部分风险造成的损失情况,投资方有权提出调整项目回购基价的要求,并获得相应索赔;
2、由投资方承担的风险,按照风险收益对等的原则,投资方对该部分风险应在合同中设计相应的投资收益。对于业主、投资方共同承担的风险,这里将其设定为可以拆分。本文引进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VaR模型,通过对风险回报历史数据的模拟计算,得出供投资人参考的风险回报率。
四、BT项目中的关键性风险分配
M.P.Abednego(2006)认为良好的风险分配模式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HoffmanS.L.(1998)认为风险分配并不能减少或降低风险,其目的在于通过识别项目的潜在风险并将其分配给最合适的承担者,从而减少风险的承担成本。
由于BT项目的产品往往具有非经营性,且具有很强的公共产品特征,BT项目在交付时间上的约束条件往往是刚性的,而回购风险的约束条件却往往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无法实现,这些因素使得投资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投资方拥有的只是投资权和建设权,因此,只能承担项目融资、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从产权的角度来分析,业主拥有项目的收益权、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也应承担相应的风险。
从投资方保障自己的利益角度而言,应遵循“风险上限”“责权利对称”的原则,投资方不应承担其无法承担的风险。结合既有的研究,整理BT项目的风险并分配见表1。
表1BT 项目风险分配表
对于业主承担的风险如果造成了相关费用的增加,投资人可以通过回购基价调整、工程索赔等途径得到补偿,投资人自身不会受到损失,基价调整示意图见图1。
图1BT项目业主承担风险的收益计算流程图
五、投资方承担风险的回报率计算模型
由于BT项目的投资收益等于总投资(假设总投资即为回购时的回购基价,这里不再考虑其他利润,这里将其视为回购基价)乘以投资回报率,将投资回报率为风险回报率、无风险回报率之和,无风险回报率为纯粹利率与通货膨胀附加率之和,一般按短期国债利率计算。
由于投资方在业主承担的风险因素中已通过基价调整、工程索赔等方式获得收益,不影响投资人的投资回报。此处仅考虑完全由投资方承担的风险因素和由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因素中拆分出来的投资方承担部分,设计风险回报率的流程如图2所示,按此对投资方承担风险的风险回报率进行计算。
假设风险X={x1,x2,…,xn}服从位置参数为u、尺度参数为σ的正态概率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为:
建立BT项目的收入与风险函数:
Y=f(X),X={x1,x2,…,xn}
其中,x1,x2,…,xn为识别出的关键风险因素(一般认为,对投资人投资回报率影响较大的关键性风险为通货膨胀、利率变动、项目融资成本、安全风险、工期延误、工程质量等六项),服从正态分布。
图2风险回报率计算流程图
对x1,x2,…,xn抽取足够数量的样本值,可求出相应的收入值Y。对这一过程进行多次模拟(计算要求一般取1000次以上),据此求得相应的收入值Y1,Y2,…,Y1000,计算Y1,Y2,…,Y1000的数学期望值E(Y)(Y1,Y2,…,Y1000的均值),假设95%的置信度,该位置的分位数为Y*,设该项目的初始合同价为Y0,则该项目的风险可量化为:
RVaR=E(Y)-Y*
其对应的风险收益率为:
rVaR=[E(Y)-Y*]/Y0
设无风险收益率为rf(一年期国债利率),则该类BT项目的投资回报率为:
ri=[E(Y)-Y*]/Y0+rf
结束语
过去对于BT项目投资回报率一般采用定量的变形的收益现值法模型,但是由于最终决定权掌握在业主的手中,直接导致投资收益率确定不准确。本研究基于投资方的视角,在BT项目风险分配矩阵的基础上借鉴VaR理论,通过BT项目风险收益的度量模型模拟计算工程风险费用,进一步解决了BT项目回购定价中的投资回报问题,为投资方在BT项目提出定价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姜敬波,尹贻林.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回购定价[J].天津大学学报,2011,(06).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有效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是投资方进行全过程投资控制最为关键的阶段。首先是决策阶段,决策阶段虽然所需花费的资金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 %;决策阶段对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是关注的焦点。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做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与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即可作为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计划控制额,施工期间不得任意突破,使其真正起到决策和控制作用。
投资方组织编写的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能全面而准确体现业主的投资意图。项目建议书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项目投资的效益, 投资方应对拟建项目的选址、功能、建设规模、建设标准、设备选用、环境影响评价、使用年限等进行准确详细的阐述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各项初步技术经济指标将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投资。投资方决不能认为可行性研究只是形式,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投资主体也可以选择适合的监理单位参与建设项目的投资分析,有效控制项目投资。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阶段也是投资控制的重点阶段之一,因此投资方把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作为重点,积极进行主动控制将是进行投资控制最有效的手段。设计质量的优劣,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控制目标和投入资源多少,而且对投资额的控制和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由于工程产品的一次性投资大,建成后可变性小,因此,做好设计工作,以高质量的设计成果来实现工程项目,是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主要目标。
要加强对设计单位的考核和制约,应以合同的方式提高设计的质量,减少由于过多地、不必要的设计变更造成投资的失控。投资者要加强对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与设计单位建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在与勘察、设计单位签订有关合同时,将勘察、设计质量,特别是对工程地质勘探的准确程度以及估算、概算、预算在各阶段设计文件中的执行情况与设计费用挂钩,并建立相应经济责任制,用经济手段实现对建设项目投资的控制。
三、建设项目发包阶段的投资控制投资方在对项目立项决策与设计阶段对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后,可以说对整个项目的投资也就基本上控制了,但是施工阶段投资的控制也不能忽视。施工阶段投资的控制,应注重从技术上规范管理,减少施工单位索赔的机会。多年的实践证明,控制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是积极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
1、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好施工队伍。建设部颁发《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规定》中指出:“确定中标企业的主要依据是标价合理、能保证质量和工期,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
2、加强合同管理,避免合同条款的缺陷。合同条款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双方行动的依据。
首先,合同措词要严密,不留“活口”。有时施工方就是利用了合同中某些条款的不确定性向投资方索赔, 以达到增加盈利的目的。其次,合同条款要详细,特别是一些牵涉到投资增减的条款,诸如设计变更的确认及其计价依据、某些特殊材料的调价方法等都要详细而明确。
其次,注重对合同变更,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现场签证与设计变更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变更审查、审批制度。手续不完善的签证,一般不予认可。投资方要对于每一项设计变更的功能目标、工程量及造价增减情况都应进行详细分析,严格控制施工中的设计变更,从制度上防止任意提高设计标准,改变工程规模,增加工程投资费用。严格地讲,对变更部分提出的投资增加,是施工单位的一种索赔方式。这就要求投资方驻工地代表具有较强的管理经验与专业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较强的预算能力。对于现场签证,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能够正确分析其具体内容,确定其是否已属于图纸、预算内容以及包干内容,然后进行适当签证,否则很容易造成无谓的投资增加。而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投资方应认真考察变更内容的原因、投资增减情况及其对工期的影响等。
3、对大宗材料和大型设备实行单独招标采购,最大程度降低材料设备投资。
在工程造价中,材料设备费用所占的比重很大,其采购、供应和管理是否科学,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影响着工程造价。因此,投资方应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货源、价格建立信息网络,掌握市场行情。对差价大的大宗材料或价值大的设备,我们通常选择直接与厂家定货自供,或者由施工单位购买,业主参与材料的招标工作,真正选择到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材料、设备。4、严密工程承发包合同。通过招标、投标选定了施工队伍,即可签订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合同价即为中标价。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有关的合同条件,将合同各方的投资工作密切联系起来,促进投资工作的开展和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5、严格按合同约定及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支付工程进度款。投资方应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准确做好对已完工程量的计量,严防工程进度款的超进度支付。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工程建设进入施工阶段后,由于工程设计已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因而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可以说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造价,做好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也是整个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工作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等目标以及技术组织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分析、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它是施工阶段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使投资与工期、投资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正确处理。要正确处理质量、工期和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要求缩短工期而以较大的投资作为代价。要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的设计和优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满足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2、严格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审查与控制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情况变化,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变化以及发包方与承包方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许多问题。由于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承包方的索赔等,都有可能使项目投资超出原来的预算投资。对必要的设计变更,应做到以下几点:(1) 进行工程量和投资增减分析,论证变更的必要性;(2) 所有设计变更均需经发包方代表或发包方委托进行项目管理的监理工程师同意;(3) 当设计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已批准的建设规模时,均应经原项目审批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准。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签证。对于因施工条件或无法预见的情况的发生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 需进行现场签证。现场签证一般涉及工程量的增减、施工方案的变更和施工时间的改变,在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完备的现场签证手续,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签证的工作量应主要为现场实测、实量或清点的实物量,如长度、高度、深度、宽度、规格等,避免出现建设单位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算经济帐的现象,造成投资失控的严重后果,变事后被动控制为事前主动控制工程造价。
3、做好合同管理,做好索赔管理加强施工合同的费用控制,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加强索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集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具有前瞻性的学问,对可能引起的索赔应当有所预测,及时采体补救措施,有效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