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负债业务的风险

负债业务的风险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7 16:10: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负债业务的风险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负债业务的风险

篇(1)

关键词:商业银行;适度负债;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营状况也决定了一个国家金融系统运行、盈利的能力。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其中负债业务为资产业务提供资金来源,从而使银行实现通过发放贷款实现收入的盈利目的。因此,即使负债将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但是没有适度负债的银行也是无从盈利的。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业务,其构成主要包括存款负债,借入负债和其他负债三大部分。银行负债的主要作用:(1)银行吸收资金主要来源;(2)银行开展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的基础;(3)银行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的渠道;(4)银行竞争的焦点。

存款业务占据了银行负债业务很大的比重。所谓存款是指银行吸收社会暂时闲置资金的信用活动,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负债业务。大部分的银行存款为核心存款,其利息成本较低而且相对比较稳定,不易出现波动,是教委稳定的资金来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一是存款负债的比重在降低,非存款类资金来源比重逐步上升:二是存款中定期存款比重上升,活期存款比重下降。这两个变化一方面使银行的资金来源稳定,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负债结构的改变导致成本的提高,使商业银行不得不经营风险更大的投资和贷款。

商业银行主要的借入负债包括:同业拆借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是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维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是商业银行为解决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而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向中央银行借款主要是通过再贴现和再贷款两种方式实现的。

在实际经营中,商业银行面临的分风险有很多。

信用风险,指贷款得不到偿还的可能性,或由投资质量恶化,造成违约,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指市场上的利率和汇率变化引起的银行资产价格变化,从而造成资产贬值损失的可能性。它基本上市由资金的供求决定的,是一种市场风险。在银行业务中,这种分贡献是很难完全避免的。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银行的支付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风险。银行的流动性需要主要来自存款的提取和贷款的需求,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这种提取和需求,非预期的提取和非预期的需求会造成银行的支付能力不足。

资本风险,之银行资本金过少,因而缺乏承担风险损失的能力,缺乏对存款及其他负债的最后清偿能力,从而使银行的安全受到威胁。资本风险对银行能否正常经营有着重要影响。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业务经营中存在的营私和盗窃的风险。

这些风险都是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只要加强管理师有可能避免的。

“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其中安全性是前提。鉴于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经营,迫使他们不得不经营风险较大的投资。因此,商业银行要进行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或家庭,都日益认识到了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一条总的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保持适度负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要分散风险。控制负债的总量。在存户对银行失去信心或市场利率差明显超过银行利率时,大额存款或者普通存款的集中提取则又可能是银行陷入困境,即产生流动性风险。因此,银行应该报留部分存款,以应对客户提款的需要,一面出现信用问题,发生挤兑。不仅如此,银行还要控制负债的结构。对同一借款人规定贷款限额,不要把过多的资金投放在同一借款人身上,以限制风险。也就是说,要把银行的资金带给更多的人以分散风险。

同时,减少风险。保持资产与负债对应平衡。通过两者总量的对应,到期日的对应和利率差结构的对应,是利率波动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基本相等。保持资产与负债平衡,可降低资本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等。

转移风险。可以对存款进行保险。当银行资产受到损失不能清偿对存款人的债务是,保险公司要负责赔偿,于是银行风险便转移到了保险公司。还可以利用元气未回市场和金融求偶市场进行套期交易,利用互换交易是茶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等,可将风险转移给对方,从而保证自身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吕丹。浅谈适度负债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J].中国外资,2011(14)。

[2]戴铭华,易政。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

篇(2)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晚。1984年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下的信贷资金体制,银行的资金由国家分配。1985年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管理实行实贷实存管理体制,将资金与规模分开,实行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1987―1994年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作出暂行规定,根据国际一般惯例和我国实际情况,规定了9项指标,标志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全面实施。1996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公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的通知》,该通知对94年通知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进行修订,主要补充了境外资金运用比例、国际商业借款指标,增加了六项监测性指标,并把外汇业务、表外业务纳入考核体系。1998年1月1日起,取消国有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各商业银行在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新管理体制。2000年,随着我国监管机制不断向新巴塞尔协议靠拢,各商业银行开始学习国外管理经验,开始引入缺口管理、持续期管理等模式,采用先进全面的资产负债管理手段提升我国银行业经营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年来其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异,体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结构比较单一,经营管理体制落后,资产负债管理手段落后、利率变动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改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提高竞争力,规避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理论 该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完善和成熟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强调将经营管理重点放在资产业务上,主要通过对资产规模、结构和层次的管理来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和经经营业务的发展,该理论演进了三个阶段: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二)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银行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不必要保留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可以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方式,扩大从借贷市场上借款的渠道和途径,满足多样化的资产需求,同时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经营风险。

(三)多元化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资产管理理论过于注重流动性和安全性,忽视了赢利性;而负债管理理论解决了赢利性,但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因此,该理论认为需要通过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共同管理,才能达到商业银行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协调发展。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现状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能力,其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己经逐步建立了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体系,反应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以及资产赢利性。近几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为满足上市披露、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更是需要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现通过对2007―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六项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的考查,进一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现状。

(一)流动性指标 资产流动性=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商业银行由于其业务性质的特殊性,必须保持相当的流动性。通常用银行年报中统一披露的资产流动性、存贷款比例指标来反映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需要期限上匹配,过低的资产流动性,可能会使银行面对负债到期无法偿还的流动性风险。结合表1、图1可见,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从2007年~2008年都得到巨大提高,其增长程度高于同年流动性负债的增长,使得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有显著提高。但2009年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增幅降低,资产流动性出现下降(如图2所示),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从2007年~2009年基本出现先减少后增加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20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为避免流动性风险,各大银行以牺牲资产利用程度来保留资产流动性。随着金融市场运行趋于平稳,市场流动性充裕,各大银行开始提高资产利用率,存贷款比例也逐渐提高,降低资产流动性,来扩大收益。

(二)安全性指标 由于商业银行自有资本很小,实行负债经营,在经营中商业银行会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商业银行与社会公众息息相关,其风险造成的损失大,涉及面更广。因此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就要求银行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用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以及不良资产率来反应银行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以及银行贷款质量(如图3、图4、图5所示),这三个指标都在逐年下降,但都在监管标准内,其中交通银行三年内资本充足率下降幅度较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降的原因是加权风险资产增幅高于扣除后总资本增幅,由于表内资产的增长和大量的表外业务的开展,增大了银行资产风险,使得风险资产增大。其中建行在2009年在全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次级债券也增加了资产的风险。面对复杂的金融环境,各大银行进一步推进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对信贷资产的风险进行排查,主动防范风险,加快不良贷款的处置,提高信贷资产的质量,进一步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赢利性指标 近年来,各项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图6为中国工商银行2003年~2009年以来贷款总额情况,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工商银行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逐年增加放款总额,加大对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贷款投放规模,2009年贷款总额为57286亿元,较08年增长25.3%。

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逐步加大债券投资、中间业务等无业务的发展力度,佣金、手续费净收入在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但从表2可以看出,各商业银行主要的营业收入来源是利息收入,利息净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均达到70%以上。利息业务的发展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对市场利率的敏感度,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利率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带来影响。

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管理方法上,我国各商业银行己经建立一套以比例控制为主的管理,该方法增强了银行资本金意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防止过度短借长用;在资产业务开展上,逐步加大证券投资业务,投资国债的资金增加;贷款结构方面,开始增加对个人的消费性贷款等。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水平近年来在提升,但仍然与西方商业银行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单一 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资金流动性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管理方法、缺口管理方法、持续期缺口分析等。而我国在资产负债管理上还侧重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管理手段落后,真正实施、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以及风险模型管理方法的商业银行很少,缺乏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尤其在我国利息收入占主要营业收入比例的情况下,容易形成利率风险。

(二)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单一,且资产与负债在规模和期限上缺乏匹配 在我国,存款总额占银行负债的比重很大,而且各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其他资金借款的比较少。在资金运用上,虽然中间业务在扩大,但贷款比重过大,且我国由于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少利率风险管理的衍生产品的购买,形成了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比例较大,主动借款比例较小。资产结构的单一降低了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负债结构的单一性提高的成本,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

(三)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 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不够。大部分商业银行缺乏专业、完整的基础业务数据系统,不能实时地进行市场风险识别、计量和管理。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完善建议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规模、业务领域、服务功能等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当今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有着重要影响。

(一)合理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避免利率风险 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在兼顾“三性”的前提下,通过资产负债在数量、时间、区域、品种、对象上的合理配置,实现银行收益的最大化。适当增加一般存贷款以外的资产负债,如提高债券、投资、外币资产等非贷款资产业务的比重,提高资产的变现能力;积极开展主动型负债,如进行同业拆借、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贷款、向国际货币市场借入资金、争取发行金融债券等等。整合表内表外业务,创新中间业务,提高非利差的收费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资产的依赖。

(二)组成资产负债管理精英团队积极引进现金经验和技术,专门负责资产负债的匹配、风险评估和管理运作,通过专业化人员的管理,完善预警、预报和分析系统,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三)引进学习西方成熟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引进学习缺口管理模型,运用缺口管理协调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组合,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建立以利率为主要变量的资产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中小商业银行 利率风险管理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因素分析

1.特定风险因素影响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状况

首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先天不足。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部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低、资产质量差、财务亏损严重,社会信誉下降,导致经营状况恶化。

其次,我国银行业长期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中小商业银行只能获得有限的金融资源。

再次,从不同市场层次分析, “ 大客户偏好”使得中小商业银行被动陷入价格竞争、人脉关系竞争的低层次金融生态圈中。

2. 普遍风险因素影响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状况

普遍风险因素影响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表现如下:

(1)业务结构上存在风险状况;

(2)资产负债结构上的矛盾带来的重新定价风险;

(3)收益率曲线风险;

(4)基差风险;

(5)期限选择权的风险;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能力的分析

商业银行抵御利率风险的能力主要用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负债率来衡量。

1.资本充足率分析

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额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用以表明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据调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比较低,且2009年不断下降的趋势又进一步减弱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2.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比率能够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能力。资产负债比率越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差。从银行历年的分析报告看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各年的资产负债比率大部分都高于95%。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普遍都处于利率风险比较大的状态。

三、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工具的选择

随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增大,中小商业银行有必要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风险管理模式,通过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等手段提高风险管理的水平。

1.中小商业银行采取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来分析利率风险状况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尚属于起步阶段,资产负债表的复杂程度尚低,会计、统计和信息体系还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各项计息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很难提供持续期模型分析所需要的准确数据。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以原始成本会计为基础来计算资产负债,和我国银行自身的会计核算原则相一致。同时,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主要反映利率变化对利息收入的影响,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一致。因此,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可采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来分析利率风险状况。

2. 合理选择表外风险管理方法

当前主要的利率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利率合约、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交换等。根据各种利率衍生工具的特性,本文认为在能合理预期利率走势的情况下,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利率期货合约和远期利率协议来锁定未来的贷款利率和借款成本;利用利率期权来保护投资组合;利用利率互换改变银行对利率波动的风险敞口和借款成本。此外,金融衍生品的虚拟性和杠杆性会给投资者带来一系列潜在的风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侧重于以套期保值为根本目的参与金融衍生交易。

四、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中小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风险管理目标,科学定位选择风险管理战略,并通过资源配置以及建立风险战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风险管理战略的价值和作用。

1.建立和完善以利率风险管理为中心的风险管理模式

(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人才培养。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当在企业文化中增强利率风险意识,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此外,中小商业银行急需培养一批掌握并能灵活运用现代利率风险管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2)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严格执行风险管理程序。针对我国目前银行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分散、专业性不强和机构设置不恰当的状况,中小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措施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

(3)提高中小商业商业银行缺口管理水平,改善资产负债失衡状况。银行要提高缺口管理能力,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和净资产价值最大化,实现对利率风险的管理。

2.大力提升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1)准确市场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中小商业银行应找准市场定位,做到“同中求异”,不断满足多层次潜在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做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理性选择。

(2)加强资本管理,优化盈利结构。银行要高度重视对经济资本的科学管理,加快运用EVA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强化分支机构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银行还要在客户选择、资源配置、业务结构调整、收入结构等方面通过优化资本配置引导业务健康发展。

3.改进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开拓同业业务及中间业务市场

(1)改变商业银行经营观念,改善经营策略。中小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把拓展同业业务和中间业务放在战略高度来对待,充分认识到同业业务和中间业务是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2)拓展传统中间业务市场,开发新兴中间业务市场。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用机构与网点的优势做好传统中间业务的同时,需善于发现和挖掘社会经济生活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选择适合市场需要,发展潜力较大,风险小、成本低,并能发挥银行优势的中间业务品种,满足客户消费多元化和投资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叶立新 王瑾: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的对策分析[J]. 江苏商论,2004,(2)

篇(4)

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保险业发展的意义

2003年保监会工作会议传出重要消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保险公司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国内众多保险公司纷纷响应。此举是对业界呼吁多年的改革现有保险资金运用体制的实质性推动,对解决当前困扰保险业的诸多问题是一项重大利好,对于加快保险业发展、提升保险业在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1.在产、寿险分业的基础上,将投资这一保险经营的重要环节实施专业化经营,对于改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进一步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并因此改善保险业的监管环境。

2.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对投资风险的严格控制。保险公司作为从事风险经营的企业,面临资产风险、产品定价风险、利率风险及其它政治、法律、技术等各类风险,不同风险的特点和管控模式各不相同,成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有利于从法人治理、内控机制等方面对于资产风险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保险投资的过度风险。

3.成立专业公司,建立起不同法人之间的资金防火墙,有利于加强资金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同风险之间的相互影响。

4.专业资产管理公司,除了接受母公司保险资金的委托管理之外,还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接受社会保障基金、慈善福利基金等机构和个人的资产委托管理,从而大大增强保险集团的资金实力,对于提升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地位,提高偿付能力有深远的意义。国际上大型保险集团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都相当大,如AXA保险集团2001年拥有保险资产4000亿欧元,其受托管理资产达到5096亿欧元。

5.从长远看,成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拓宽投资渠道,有利于尽快提高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上,保险资金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如美国资本市场,保险资金占总资金量的20%以上,日本则占到40%以上。

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门槛和业务范围

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组织形式宜采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主要股东为相关保险公司,还可以吸收1~2家内资或外资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提供相关技术保障。

关于资本规范,最低门槛宜设10亿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以受托管理资产为主要业务的法人实体,由于受托管理的保险资产规模都相当大,因此,对其自有资本应有较高要求。设置这一门槛意味着自有资本在20亿元以下的保险公司就不具备设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条件,有利于从源头加强监控,规范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关于业务范围,现行《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限制仍然很严格,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现有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从事以下几类业务:

1.资产业务。除现有保险公司可以从事的投资业务之外,还应逐步放开实业投资及其它金融投资业务。

(1)直接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放开股票投资,可以充分发挥巨额保险资金在股票市场上的“定海神针”的作用,监管机构对股票投资总额及单个股票投资比例进行限制,防止过度风险。允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对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进行收购、兼并和重组,对国有资产战略性重组本身是一种重大支持,同时也使保险资产享受重组带来的增值收益。

(2)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伴随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道路交通、市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活跃,这些项目具有回报稳定、收益期限长、投资风险小的特点,保险资金投入这些项目,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有效解决负债和资产期限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3)金融租赁业务。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购置不动产和汽车等大件商品日益成为消费主流,公司完全可以凭借保险业务所掌握的大量客户资源,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从事这类融资租赁业务。

(4)收购及处理金融业不良资产。保险业由于历史原因也积累了大量不良资产,受托管理资产中也包含此类不良资产,公司可以通过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转让、债转股、资产证券化等各种手段处理不良资产,积累一定经验后,还可以主动去收购和处置银行、证券等行业的不良资产,提供增值服务。

(5)外汇交易和境外投资。大型保险公司都有一定数量外汇,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动荡,汇率风险随之增大,应允许公司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锁定汇率风险;允许购买高信用等级的外国政府债券;随着我国人世之后与国外保险市场对等开放,还应允许有实力的公司打人国际保险市场,甚至到国外资本市场购并国外同业。

2.负债(信托)业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资产业务逐步放开之后,公司运作人资金的投资管理能力将会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增强,应允许公司面向社会接受资产委托管理,可以接受社会保障基金、慈善福利基金及其他机构的委托资产管理。另外,还应允许公司根据需要发行金融债券,扩展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

3.中间业务。利用公司所掌握的强大的投资信息网络和人才优势,广泛开展中介业务,如开展投资、财务及法律咨询、项目融资、资产及项目评估。

对以上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应根据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采取初步放开的方式。随着我国保险资产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必将快速提高保险资产在资本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体系

保险公司是专业经营风险的企业,保险资产是公司应对各种赔付和给付的资金保障,资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随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如何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法人治理、内控制度和资产负债管理等三个方面加强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

1.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相互制衡机制。一是股权结构优化,以保险公司为主,吸收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和项目投资管理经验的证券或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战略股东,有利于吸收它们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方法,高起点打造公司资产管理能力。二是加强董事会治理,设计合理的董事会结构,即优化董事会成员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人数结构,以保证充分行使董事会的职能,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及监控的有效性。从专业结构上看,要有一定数量的精算专家、财务审计专家、投资管理专家。三是完善董事会的工作机制,如建立重大决策委员会制度、引入董事违章追溯制度等,以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四是建立完善的经理层薪酬激励和制约机制。薪酬激励机制要长短期结合,在一般年薪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股权或股票期权激励,使经理人注重公司的发展的连续性,避免短期行为;同时,还要建立经理层的硬性约束机制,要设定一个解聘经理人员的明确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经理人员要毫不留情的予以免职。

2.投资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保险资金的运用面临着许多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操作失误、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为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资金运用的各种风险,建立安全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体系和内控机制。

保险投资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投资的前后台分开。为了有效的防范风险,前台投资操作部门应该与后台投资绩效评估与风险监控部门严格独立开来。前后台的分工,在风险控制上应该体现在事先预防、事中监控、事后监督上。事先预防是指前后台部门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共订投资规则;事中监控就是后台对前台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动态掌握情况;事后监督要求后台监控部门组织定期检查,以防止违反投资政策的行为发生。

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主要体现在:(1)资金要集中管理、统一使用。下属部门按核定限额留足周转金后备,其余资金应全部上划到公司,做到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减少风险产生的环节,实现资金的专业化运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严格授权、顺序递进、权责统一。在投资管理过程中,严格按额度大小,明确决策和使用权限。决策要自上而下、计划和执行应自下而上,权责清晰、责任明确,每一层级都要对权限内的决策和使用结果负责。(3)分工配合、互相制约。业务部门和岗位设置应权责分明、互相牵制,并通过切实可行的互相制衡措施来消除内部控制中的盲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4)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制度的缺位必然带来许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进而滋生风险。因此,必须建立各项业务管理制度,如资金划拨管理制度、集中交易管理制度、账户管理制度、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等等,使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

3.建立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全面控制投资业务风险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表外业务内涵与特点

表外业务是历史的范畴,也与会计准则密切相关。2000年11月,央行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首次对表外业务明确定义,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的业务。2011年3月,银监会修订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表外业务范围缩小到担保类和部分承诺类两种业务,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按照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转到表内核算。

准确把握表外业务内涵,必须与中间业务区别开来。2001年6月央行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已于2008年1月失效,尚无新的规范出台),认为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和不形成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两种类型,实质上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中间业务类型指的就是现行表外业务。因此,完整意义上的表外业务内涵应表述为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形成或有资产、或有负债,并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

银行业的表外业务,具有明显的自身特征:

(一)业务规模比重大。与普通企业相比,行业性特征明显,2012年末表外业务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的36.41%,且增长趋势仍会延续。

(二)非资金性为主。与表内业务的资金性特点相比,主要是通过运用自身的信誉、机构、设备及人员,利用其非资金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如保函、信用证等,提供的是银行信用服务。

(三)创新层出不穷。表外业务形式多样,也是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监管与反监管不变上演,转表外与转表内博弈不断,产品条款日趋复杂,单一产品涉及多个参与主体,风险隐蔽性高。

(四)透明性低。与表内业务相比,不仅在对外信息披露笼统、模糊,且在内部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建设、风险控制方面相对滞后;同时各家银行间的会计处理也不一致,甚至不处理,诸如暗保行为或抽屉协议事实存在,对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视而不见。

二、现行表外业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表外业务缺乏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表内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对未在表内业务核算的内容只要求视重要性以附注形式说明,对表外业务如何确认和计量未详细提及,包括是否采用单式记账方式。实务中涉及以附注形式披露的准则主要有《或有事项》、《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三个具体准则。

(二)表外业务科目体系不规范。新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并无出台统一规范的表外科目,实务中各家银行设置不一,基本沿用原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所设立的科目体系,核算对象较混乱,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三)表外业务账务信息系统落后。不同于涉及资金增减变化的表内业务,我国各家银行表外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相对简单。表外科目所涉及的会计事项基本采用单式记账法,前台业务办理与后台会计核算系统相对割离,无法全面系统地反映表外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事后查找及检查账务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有些银行系统建设甚至没能跟上表外业务的拓展,还处在手工登记账簿阶段,严重制约了表外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

(四)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同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的表外业务占比很大,且为规避监管表内业务转表外业务的金融创新冲动依然强烈,表内业务风险并未完全隔绝,表外业务系统性风险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表外业务并未建立类似表内业务的动态风险拨备机制。因此,表外业务的充分信息披露非常重要。

三、规范表外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严格界定表外业务核算范围。表外业务核算范围仅限于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损益,但银行也承担了相应的风险的交易事项,相当于巴塞尔委员会定义的狭义表外业务范围,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及呆账、应收未收利息非或有事项均不纳入表外科目中核算。在判别是否属于表外业务时,重点要把握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际仍承担部分风险和报酬的交易事项,仍应纳入表外科目核算。

(二)重建表外科目体系。将现行实务中表外的核算内容分拆为备忘科目和表外科目核算体系。备忘科目体系专门核算财产物品、重要空白凭证、有价单证等事项的登记,采用单式记账法核算;表外科目体系专门核算不符合表内资产负债确认条件的所有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采用复式记账法核算,以准确、连续、全面反映表外业务活动。

(三)加强表外会计信息系统建设。鉴于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在不同时点可以相互转换,及保证金风险缓释的风险管控要求等,各家银行要树立表外内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控制思维,统一表内外风险授信,将表外业务的前台审批与后台核算、记账自动联动,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风险的可控性,杜绝暗保或抽屉协议。

(四)建立表外业务动态拨备机制。表外业务转表内业务时,实质上已产生了损失,但目前表外业务并无事先计提相应的拨备予以补偿,存在风险确认和计量的滞后性,与现行会计准则和监管理念所倡导的动态拨备机制相背离,应改进《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中潜在风险估计值的确定方法,将表外业务的动态拨备比例一同包括在内,增提一般准备。

(五)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银行业是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在表外信息披露方面应比其他企业更充分与透明,以增进市场约束。要遵循全面性与规范性原则,既要改变现有明示列举披露或少披露现状,全面披露所有或有事项,又要统一规范,让信息使用者看得明白,银行间要有可比性。除必要的附注说明外,应同时编制表外或有事项报表;监管部门同时应建立表外信息披露比对系统,评估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充分性。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

篇(6)

同业业务概述

同业业务内涵

在上市银行财务报表中,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同业负债业务包括: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在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款及投资业务之外,同业业务主要反映银行业短期资金的余缺平衡。因其流动性较高,波动剧烈,在实际操作中,其流动性管理的目的往往大于实际的盈利需要。随着国内银行业流动性管理水平的提升,银行也开始表现出对这类业务交易盈利性的关注(如表1所示)。

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为28.7万亿元和22.8万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5%和28%,银行同业业务在过去16个月间快速增长。其中中小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国有商业银行。图4、图5为同业资产占生息资产比、同业负债占计息负债比,可以看到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较大,分别为33.9%,36.8%。同业负债占计息负债比重较大的为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宁波银行,占比分别为30.5%、37.8%、35.9%。同业杠杆迅速提高,资金需求加大。

同业业务受青睐的原因

银行大力发展同业业务,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降低资本约束。按照资本管理新规,银行对我国其他商业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5%,其中原始期限三个月内(含)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因此银行倾向于配置低资本占用的同业资产来降低风险系数、提升收益水平。

降低存款约束。由于中小型机构资金来源稀缺,银行通过同业拆入主动负债降低存款约束。目前,银行业同业拆借资金规模已占全部负债的15%,而中小银行拆入资金高达25%,同业资金来源已成为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

扩张资产负债表。自2011年以来,16家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增长100%,年均复合增长41.5%,远远超过贷款规模增速。其中,以盈利为目的的场外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分别增长159%和54%,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61%和24%。与此同时,银行同业负债规模增长72%,年均复合增长31%,亦超过存款增长。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关宽松,而信贷额度管制相对严格的情形下,大量资金配置在资金业务上,加上同业融资类业务的持续创新,银行普遍加大同业业务配置比例。

提高收入来源。一方面,同业业务的大规模发展,带来了盈利结构的相应变化。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末同业利息收入占比已经超过利息总收入的20%;另一方面,同业利息支出相应增加,大型商业银行同业利息支出占比约20%,中小型银行同业利息支出接近40%。

同业拆借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流动性危机

银行体系内在的脆弱性,要求大型银行主动承担稳定市场波动的社会责任。如果任由中小银行支付危机蔓延,那么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会渗透和刺激信用风险的快速聚集,必将通过市场其他主体和渠道传递到大型银行,最终导致所有银行都难以幸免;因此,大型银行应当成为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通过市场来满足大多数银行合理的流动性需求。但在这次危机中,大型银行稳定市场的作用并未充分显现,并未主动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满足合格交易对手的临时性流动性需要。银行体系缺乏有社会责任的大型银行,使得整个同业拆借市场缺乏稳定机制,一个完全可以由市场自身就可以解决的局域性支付问题,演化成为整个银行同业全局性的流动性危机。

流动性紧缺带给银行的启示

2008年至今,在大量货币投放的带动下,金融机构整体的资金面比较宽松,客观上促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放松。同时,以信贷业务为主的业务结构使得中国银行业传统上更加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包括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也都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于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风险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加强业务结构调整。此次流动性危机凸显商业银行在部分业务中“借短投长”运作模式的局限性,部分之前业务激进的银行将会更真切地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有更强的动力去调整其业务的期限结构。从外部监管来看,央行此次对商业银行采取的区别对待的态度,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更加积极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央行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同时,监管政策的导向性非常明确。央行在其新闻稿中提到,“对于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若资金安排出现暂时性头寸缺口,央行将提供流动性支持;对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的机构,也将视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维持货币市场的整体稳定”。因此,部分银行为确保在出现类似“钱荒”的情况时获得央行的流动性支持,对央行提出的关于“商业银行要继续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应积极地加以配合。

篇(7)

关键词:SHIBOR;利率风险;风险管理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2-0072-02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一、2007年上半年利率走势分析

2007年上半年,央行运用货币政策手段,两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通过窗口指导对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规模和进度加以控制,货币政策稳健中适度从紧。同时,央行也致力构建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2007年1月1日,央行通过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网正式对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以下简称SHIBOR)。半年来,央行、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出台了以SHIBOR为基准发行企业债,票据业务、利率互换以SHIBOR为基准进行报价等一系列举措,旨在将SHIBOR培育成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经过半年运行,SHIBOR逐渐发挥出货币市场风向标、利率型金融产品定价基准、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等功能。

上半年SHIBOR走势情况为:一个月(含)以内各期限SHIBOR体现出一致的走势,2月12日、4月25日、6月18日形成3次波峰,上述日期之前SHI-BOR一路走高,之后急转下行,波动性较为明显,一周SHIBOR在1月16日降为上半年最低点1.3733%,4月25日到达上半年最高点4.7253%,波幅为3.352%。三个月(含)以上各期限SHIBOR走势较为平稳,呈缓慢爬升之势,三个月SHIBOR在年初处于上半年最低点2.8077%,到6月末达上半年最高点3.0868%,波幅仅为0.2791%。上半年,SHIBOR走势与资本市场活动关系较为密切,一个月(含)以内短端SHIBOR利率在中国平安、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远洋等新股发行资金申购前一周开始攀升,在冻结日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由此可以看出,短端SHIBOR已能较真实反映出货币市场供求情况,长端SHIBOR温和上升则反映了对长期利率走势看涨的预期。

在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频繁,短端SHI,BOR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有所上升。

二、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现状

(一)重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时间差异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活跃,我国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资产选择行为和投资偏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改变,引起银行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发生变化,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趋势在2007年上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资金来源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一般存款活期化趋势明显。2007年6月末,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为66.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比重为37.6%,同比提高2.9个百分点。此外,储蓄存款向同业存款分流出现了储蓄存款净下降,为2000年以来所仅见。上半年储蓄存款增加7972亿元,同比少增5981亿元。与此同时,同业存款大幅增长,上半年增加1.15万亿元,同比多增8490亿元,尤其是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成倍增长。资金运用方面,贷款呈长期化趋势。上半年中长期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4.8%,同比上升7.9个百分点。

上表中三个月以内资产负债间巨大负缺口以及5年期以上正缺口,印证了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特点,各期限资产负债累计缺口均为负,在利率上升时期,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利率上升200个基点时,净利息收入累计减少437.05亿元。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应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项重要内容。

(二)收益率曲线风险

有的银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建立内部收益率曲线,银行通过关注内部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的变化,指导资金短期拆借及中长期债券投资等业务,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业务风险。目前许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内部收益率曲线,根据收益率曲线进行风险管理也无从谈起。根据正确的数据建立内部收益率曲线将是完善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途径。

(三)存贷款基准利差缩小,基本点风险加大

基本点风险指一般利率水平变化引起重新定价特征相似的金融工具利率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化,从而影响金融机构收益的风险。以存贷款业务为例,当存、贷款利率均实行按月浮动时,若两者参照的基准利率变动幅度不同,则会引起金融机构利差收益的变动。2007年上半年人民银行两次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幅度并不一致,截至6月末,某银行六个月、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贷款利差分别较年初收窄0.09、0.09、0.27、0.36个百分点,以全部金融机构6月末贷款余额26.5万亿元、平均收窄0.15个百分点估算,年利差收入将减少397.5亿元。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竞争的加剧以及目前存贷款定价的二元模式,存贷款利差必将进一步缩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准风险会进一步加大。

(四)内含选择权风险

内含选择权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期权,目前商业银行的期权选择权主要来自于定期存款提前赎回和贷款的提前偿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活动中含权资产比重的不断上升。随着银行产品创新以及各种期权性业务的蓬勃发展,期权性风险将构成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主要挑战。

三、对建立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体系

内部资金执行利率要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围绕基准利率上下浮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建立以后,可以将利率管理从业务经营中分离出来,剥离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实行集中管理,通过资产负债表表内调节和表外对冲等措施来管理风险。

(二)运用金融产品进行避险

加强对金融衍生市场及衍生产品的研究,充分利用现有工具,在央行推出新金融衍生产品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加以运用,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亟待着手研究的课题。同时,在当前国家金融政策大背景下,银行要获得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业务创新尤显重要。通过远期交易与买断式回购的组合交易,银行可以实现现券卖空、掉期套利、套期等多种创新业务,从而大大降低投资债券的价格风险,并为使用债券管理利率风险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通过增加无利率风险业务来降低整体利率风险也不失为风险管理的一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