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发展趋势

农村发展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7 16:10: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发展趋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发展趋势

篇(1)

    (一)大多设施已陈旧且更新慢

    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虽已经基本建成,但普遍存在设施已陈旧、卫生差、维修难、更新慢的问题。大部分已建成的文化设施没有很好使用,无形中成了为一些政府部门增加政绩的工具,根本未起到大力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作用。比如,村文化活动中心的图书种类少,多是市民自愿捐助的旧书,村民真正感兴趣的书寥寥无几;文化站的电脑不能进行定期维护,功能落后,村文化活动室的房屋也多有待维修。并且这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数量少,十个文化站只有一个专职人员,最多的也只有三个,且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偏大;农村文化站馆“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部分文化工作人员不善于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贫乏,缺少新意,难以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各乡镇之间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不均衡

    河北省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均衡。较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齐全,如定州市拨专款为新农村书屋购置了书架、桌椅、电视机等设备,配置了种植养殖、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农村适用型书籍15万多册及科技光盘,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有部分偏远落后乡镇仅配备了图书和桌椅,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此外,河北省农村有线电视实际使用用户只占到了70%,仍有30%的村民因为经济条件差而使用简易天线或卫星电视接收锅,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乡镇。

    (三)资金投入不足

    从全部投入资金来看,2008年河北省农村财政支出用于文化建设的仅占总金额的9.6%。税费改革后,文化事业费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而且主要投入县(市、区)级以上的文化事业,用于农村的比例相当低。这就导致农村文化阵地丧失,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要。目前,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实行“一事一议”的制度,以1∶1的比例,即村民自筹款和财政补贴各占一半的方式进行投资建设;对于省级工业区所在地的乡镇,则完全靠村民委员会自筹,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小;对于无建设资金的贫困村,河北省政府采取统一安排,实行了国企资金扶持及政府摊派的政策,但设施建设情况至今仍不乐观。

    (四)农民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意识差

    由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对较低,经济条件比较差,并且习惯了旧有的生活方式,即便基层政府修建了文化设施,组织文化活动,农民主动参与的意识仍然较差。2010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63.43元,人均消费支出10318.32元,文化服务消费1001.01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9.7%;河北农民人均纯收入5957.9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844.92元,文化消费支出200.25元,仅占生活消费支出的5.02%[1](P94)。可见,城乡居民对于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观念差异很大的。同时,由于农村文化消费的增长比例与收入增长水平不一致且相差甚远,文化消费支出在农村居民全部消费开支中排在最末。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路径

    (一)制定合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规划

    各级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应转变“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把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到日程上来。文化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发展规划。积极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村民心声,并根据专家学者以及专业文化人士的意见,优先建设及完善与农民切身利益关系最紧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继续完善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抓紧进行农村电影放映设备建设,确保有线电视实际使用用户100%,进而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2]。

    (二)注重文化服务设施的维护与更新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后,要注重维护与更新,如房屋的安全与环境的整洁,电脑硬件的维护、软件的更新,书目种类的更新,亦须配备一定专业管理人员。政府应通过高薪激励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热衷于农村文化事业的专业文化、艺术人才;也可以通过举办宣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活动,招募文化志愿者充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人才队伍,切实做好设施维护与更新工作,不断提高农民使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兴趣,大力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积极推动贫困偏远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篇(2)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寓开家乡外出务工(多为进城务工),而其仍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儿童。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以及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目前,平均不到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受到了代表委员们史无前例的关注,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效果和他们作为一个自然人接受社会化的效果,而这些将最终投射到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社会行为上。如果教育不好这群孩子,一方面是国家人才的损失:另一方面这一庞大的群体将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威强烈的冲击。因此,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是我们现今应当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由于经济和政策的限制,不能将其孩子带在身边,享受大城市的现代化教育,只能让其呆在家中接受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的设施落后,师资匮乏,教育观念陈旧等因素也影响了农村儿童教育的良好发展。农村环境和不安定因素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心里、安全和身心发展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是学习成绩差、家庭教育淡薄、学校教育管理落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实践。

二、寄宿制学校的现实性分析

目前,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政府、社会、学校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发起了多方面的讨论,有些地方也采取了一些探索性的措施。通过大量调研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农村学校实行寄宿制是目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趋势。

首先,寄宿制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的优势。一方面留守儿童大多住在离镇中心学校较远的农村,放学回到家已是很晚,较难按时完成作业。监护人忙于农活,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大多隔代监护人更是没有能力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致使他们遇到学习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如此日积月累的学习负担就会逐渐拖垮孩子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走读的留守学生,放学回家路途远,沿路的游戏厅、网吧经常使得孩子们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这怎会不影响学习呢7而实行寄宿制,避免了走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学校规定住校学生早、晚时间必须上自习课,在自习课上认真复习功课,预习新课。学校在早、晚自习课时间,安排相关的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及时答疑解惑。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好的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

其次,寄宿制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人身安全保障的优势。近年来由于农村入学率偏低和各村组入学率差异大,为了节省教育成本、集中资源办学,地方教育部门都对农村中小学进行了大幅撤并和布局调整。但这样布局又使得大量的农村中小学生要长途跋涉到十里甚至几十里以外的镇中心学校去念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学。加上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很多人都没有专人接送,路途消耗的时间长,早上天没亮就得出门,晚上天黑了才能回家,孩子走读途中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但如果是留守儿童在学校寄宿就不存在这种危险,因而也解除了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担忧。

再次,寄宿制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行为方面有明显优势。留守儿童行为的偏差主要源自集体观念的缺失.一个学生心中没有集体意识,往往在行为时心中就没有一杆秤,就会放任自流,做出一些非正常的举动。另外,留守儿童特别是隔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对他们过分的溺爱,加之祖辈年龄偏大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相关的知识培育他们。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老人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对他们或多或少的影响也给他们的行为习惯带来偏差。但如果儿童住校,情况就会不一样。寄宿制基本属于封闭式管理,学校制订了科学、严格的作息时间,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规定的事-隋,可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他们的行为又是一个很好的约束,如果学生没有遵守相关的规定,学校就会教育他们,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必要时还会采取惩罚手段予以矫正。同时,学校为留守儿童配备的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员可以对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变化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样他们在教师教育帮助下能够端正态度,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最后,寄宿制在培育留守儿童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有明显优势。有意识的人格发展是在同他人的交往、合作和共同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儿童在少年时期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塑性很强。因此,儿童少年时期与同伴的友好交往和学校对他们经常性的教导是塑造其良好个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马卡连科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寄宿制正是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彼此相互影响、学习的机会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平台。

目前对农村留守儿童实行寄宿制,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可行性,主要是因为;城市教育资源面临主要针对城市学生,农民工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受限,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定位不明、资源匮乏的现实也给农民工让子女随身就近上学带来困扰,户籍制度与城市公办学校入学规定也给农民工想让子女随身就近入学带来阻碍。所以,寄宿制学校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现实可行性。

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在不断增强,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社会也急需通过改革,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只有改革才能促使农村摆脱贫穷和落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现实情况,有必要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此切实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

(一)农村经济产业化程度低,集约性差。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与过去相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舞了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以传统人力生产作业的方式为主,农业生产中对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使用不足,同时,农业生产方式上,仍然以粗放型生产为主,农业生产集约性差。除此以外,农业结构也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例过高,农民单一的从事农产品种植,鲜少涉及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和销售,我国农村尚未形成农产品的产销链,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农村市场体系有待完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农村市场的不健全因素,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点:1、农民观念陈旧,缺乏进组市场的意识,同时,大多数农民参与市场当中都是以个体的形式,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此外,产品的销售,主要是卖给政府,或者是其他个人,无法切实保证农民的利益;2、现阶段我国农村农产品的交易方式较为落后,现代化水平低,农民从农产品中获得利益主要依靠对农产品的生产,而农民无法获得加工和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3、农村经济落后,也导致了农村市场基础设施的缺乏和落后,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崎岖,阻碍了农产品进去市场,导致农产品无法进行流通。(三)农村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健全。现阶段,政府财政有限,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进而影响了农村的既得利益,最终影响了农村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自古以来,农民就被成为靠天吃饭的人,这是因为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农业生产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若是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则会影响农产品产量,进而影响农民收入,还有病虫害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要加大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提出了“三农”的概念,可以说三农问题直接影响国民的综合素质,对国家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兴衰。因此,在农村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加大对政策的支持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尽快完善基础设施,重要要解决农村的水利问题,以及农村交通问题,帮助农民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农村市场的秩序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和准则,以此方可保证农村经济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进而增加农民收益。除上述措施外,政府还应该发挥政府智能,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让有需要的农民能够顺利融资,用于农业生产或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购买先进的农机设备等等。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通过培训、讲座、标语宣传等方式,丰富和更新农民的农业知识和农业发展理念,让农民充分认识和理解现代农业的相关内容与内涵,帮助农民从传统型农民过渡到具有专业农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现代型农民,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二)农村要积极落实政府的政策,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与生产力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想要解决这一现实矛盾,政府就要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改变农民个体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同时,还要改善农村资源配置,促使农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首先,农民要转变意识,与其他农户之间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也就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农民合作经济,让农民以农民组织的形式进入市场,发挥团结就是力量的精神,让农民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民自身还应该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加强学习,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及自己农业素养,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用科学、先进的生产技能进行农业生产,以便自己更好的适应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这是由于城乡之间长期的分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想要促进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政府就应该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促使城市中先进的生产要素能够流入农村,提高农村、农民的地位,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首先,政府好做好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工作,构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制,促使城乡之间实现商品、人才、资源的顺利流通。此外,政府还应该扩宽农民的经济来源渠道,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例如,对于创业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综上所述,实现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可以在朝夕之间完成的,需要农民以及政府的长期坚持和努力,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政府充分自身的职能,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的三农政策。

作者:周敏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篇(4)

近几年来上扶西村,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快了桑园基地的建设和畜牧业的发展,2以万年,全村从事养蚕的农户为189户,占总农户数的95%,桑畜结合饲养的农户为70户,占农户总数的35.17%。2。拓年全村共饲养蚕种为2672张,产茧为126.9t,蚕茧收人为345.19万元,养蚕收入约占全年农业总收人的52.1%;生猪饲养量为47印头,当年出售肉猪为3仪X)头,肉猪销售净收人为90万元。20(巧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人达到7332元,比2001年人均收人2998元,增长1.4倍,桑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上扶西村从一个扶贫村走向了富裕村。

2桑畜结合生产模式符合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要求

一是桑畜结合型生产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土地产出率,确保了土地生产能力。二是桑畜结合型生产模式,提高了规模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经营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三是桑畜结合型生产模式,既讲生产效率,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掠夺式经营,推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问题与对策

3.1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紧缺

现农户养蚕养猪用房,都是利用原有的附属用房或宅基地以及生活用房,由于场地小,像是“螺丝壳里做道场”,难以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并且影响到农户的生活质量。因而,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出台有关政策,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大户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

3.2生产经营周转资金缺乏

作为经营者,无论经营那个品种项目,都要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垫付一定的生产成本。如上扶西村农户年饲养蚕种25张,肉猪120头,母猪5头,约需生产周转金5万元。农户因缺乏所需资金只能维持小规模经营,难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规模养殖效益。需要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出台适合农村农民农业的小额贷款优惠政策(如用林权证作抵押),帮助农民解决资金周转难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篇(5)

一、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特点

据对衡阳市下辖耒阳市南京乡石塘村、衡阳县樟树乡连政村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流转趋势明显化。基于对土地流转的收入预期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较为强烈。对上述2村100户农户问卷调查发现,土地流转的多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户家庭。被调查者对土地流转“表示愿意”的占65%,“被动参与”的占26%,“不愿意”的占9%。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成为投资新“乐园”,以往不被看好的土地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被调查人群中80%以上认为农村土地有被投资开发的潜力。在内外力共同推动下,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升温”,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二)流转方式多元化。一是土地入股。2004年,衡阳县樟树乡连政村300多户农民以旱土、田地或技术入股方式,组建了湖南省凯森生态农业园。二是土地租赁。耒阳市沁园蔬菜农场以这种模式为主。2006年,该农场与石塘村100多户村民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共租赁土地430多亩。

(三)流转土地规模化。按照现代集约化的经营理念,投资者对其经营土地的规模化生产程度要求颇高。如按凯森生态农业园2008年初投资规划,未来三年开发土地面积2000亩,共涉及5个建设项目。

(四)资本融合链接化。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融合。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资本和农村劳动力价值的升值;社会资本通过经营土地,在农村“扎根发芽”,追求投资利润的最大化。

(五)利益关系一体化。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和参股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农民实现向“股民”身份的转变,成为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一员;公司经营开发土地,努力回报“股民”,服务“三农”。

二、农村土地流转影响分析

典型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对地方经济金融发展影响较大,有利也有弊,但总体利大于弊。

(一)农村土地流转效果明显

1.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沁园蔬菜农场采用土地反租、劳动力做工计酬的分配方式,2007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万元,比入股前增长55%;凯森生态农业园300多户农户的收入包括每月700多元的工资和年底分红,2007年人均年纯收入达到7560元,比入股前增长35%。

2.促进了农村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推动了土地集约经营,提升了农业规模效应。沁园蔬菜农场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平均每亩产值达8472元,这是传统农业无法比拟的。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促使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凯森生态农业园已建成湖南省最大的休闲生态科技示范园。

3.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一是增加了农村有效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凯森农业园项目在国家没有注入一分钱的情况下,投资1000余万元,用于管网铺设、路面、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沁园蔬菜农场引进国内外优质农产品,大力运用先进的喷溉技术、精制有机肥以及无毒农药,产品质量有效提升。三是农民通过进场做工,掌握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四是通过外引内联,健全了农产品流通网络,发展了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二)农村土地流转有待规范

1.土地流转的“天然秉性”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资源和要素的农村土地,合理流动是其“天然秉性”。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社会资本加快流入的背景下,土地流转脉络越来越清晰,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被均匀地分散在单个承包农户。而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土地流转价格无标准,制约了农村种养大户进行规模化生产。在这种制度约束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弱化,难以合理流动,阻碍土地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进一步融合。

2.农民增收与长期收入不确定性的矛盾。通过土地流转,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过去以种粮收入为主变为以工资收入(或分红)为主。短期内,农民可以从土地流转中受益。但从长期来看,农民收入的实现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这又是参股或租赁的经济组织发展的不确定性决定的。

3.农村稳定与土地流转纠纷日益增加的矛盾。农村稳定则社会安定。尽管土地流转活跃,但流转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现实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导致土地经济纠纷时有发生。一是违背农民意愿,将农民承包的土地强制流转。二是经济组织财务信息、管理信息不透明。“股民”对组织的财务状况不了解,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无法保证,由此加深了双方的不信任感甚至危机。三是合同(协议)不规范。格式不规范,五花八门,尚无统一的文本;内容不规范,对双方责、权、利规定不够明确具体,存在要素缺陷;程序不规范,未经农户签字,或未经农户授权,由他人“越俎代庖”,或未经有关部门公证等。四是参股、租赁经济组织因未来销售收入实现的不确定性,若出现经营、资金困难,往往以此为借口拖欠农民工资,年度不分红。五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一旦流转收益预期没有实现,将使农户家庭收入锐减,影响正常生计,带来子女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系列问题,成为农村不和谐的“导火线”。

4.农村信贷需求激增与农村金融抑制的矛盾。随着土地流转的日趋活跃,导致农村信贷需求总量激增。以凯森生态农业园为例,项目总投资逾2000万元,开发面积2000亩,投资项目为大型生猪养殖、水产养殖、休闲农业等。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返乡创业资本、农民以土地或技术投入资本,共850万元,尚有1150万元资金缺口需要通过银行信贷支持解决。但当前农村

金融抑制问题仍然存在,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是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二是信贷产品供给不足。三是贷款融资门槛过高。四是民间融资的发展导致了维护金融秩序难度增加。

5.农村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的矛盾。从调查了解到,农村土地流转导致农村土地“非农化”,即大量的耕地被集中投资开发改变原来的用途,或搞基础设施建设,或建厂房,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储备的安全性。以沁园蔬菜农场为例,其租赁的430多亩土地先前多为耕地,租赁后建成了大棚蔬菜基地。原来种植双季稻年产稻谷731万斤,可向国家销售400万斤。租赁后,当地农民不仅不再向国家销售余粮,每年还要从市场购入大米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土地流转使国家粮食安全受到极大影响,也在事实上制约了中国政府“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的这条红线”的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粮食供应紧张,部分国家出现粮荒,粮食价格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矛盾更加凸显。

三、农村土地流转路径选择

1.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议国家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农民以旱土、盐碱地、荒山、荒滩、鱼塘等参资入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农村综合开发能力;加强控制农民以耕地参资入股行为,严格限制耕地“非农化”。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备案制度,加强跟踪监测,指导有序流转。通过构建有效的制度框架,顺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这一内在要求,确保“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这一基本国策落到实处,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2.规范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通过贴息补助、投资参股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政策,减轻税负,支持其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内部治理,健全“三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入股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和话语权,密切利益合作链条,真正结成共同体。

3.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积极稳妥开展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的试点工作,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培育竞争型的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担保公司,壮大担保基金,加强银信合作,提高担保服务能力。创新信贷服务,大力发展农业订单贷款、土地质押贷款、公司联保贷款等业务,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农村信贷服务新需求。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引导民间借贷行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4.提供土地流转法律保障。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政策依据、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合同订立程序及违约责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合同公证、仲裁制度以及合同纠纷协调机制。深入开展送法律知识下乡活动,增强农民法制意识,提高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公益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对策 未来趋势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转贴于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2]周正庆.深化金融改革促进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 现状与问题 发展对策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

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多元思考.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