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10: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古典主义音乐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竹笛;新古典主义;斯特拉尔斯基;谭盾
中图分类号:J64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2-0056-02
一、二十世纪西方新古典主义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在经历了几个时期之后,在浪漫主义后期出现了德彪西等一些风格特例的作曲家。他们开始运用不协和音,不完全解决等一些方法演奏出一些新的色彩。勋伯格更是打破传统的调式,建立十二音体系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斯特拉文斯基和兴德米特提出了“回到巴赫”的口号。他们采用古典主义时期的素材进行新的创造,提倡回归古典主义,例如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春之祭》便是其新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斯特拉文斯基和兴德米特的创作可以分三个时期,他们在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还处在探索阶段,虽然采用了古典主义的音乐素材,但他们的音乐作品还是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
萨蒂和六人团是新古典主义的另一组代表人物。萨蒂,法国作曲家,才华横溢可惜晚年才被赏识。萨蒂出生在音乐世家,却不愿接受正规音乐学院的教育,弃学去咖啡馆弹琴。而就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便带有浓郁的新古典主义色彩。他提倡回归古典主义的音乐特点,即简单纯朴,反对德彪西等人的理念。同时他在作品中也使用了很有特点的和弦。六人团则是在萨蒂理念的影响下,提出回归新古典主义。但因后期风格不一,六人团的成员慢慢的分开发展了。
两组新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斯特拉文斯基只是表面上提倡回归古典主义,而萨蒂相对来说比较深刻的提出回归新古典主义的意义和方法。从现代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看来,不少音乐家也开始慢慢的有回归中国的古典音乐的想法,开始提倡音乐的美感,并慢慢的体现在创作的作品中。
二、中国音乐的“新古典主义”
中国的“新古典主义”最多提出是在中国文学方面。而新古典主义在音乐上是由田青提出的。他认为中国音乐应该着重保护好中国的传统音乐,保留传统音乐的美感和境界。中国音乐方面的“新古典主义”体现在了好多方面,例如田青在青年歌手大赛上最初提出“原生态”唱法。这一观点的提出是“新古典主义”很有力的一例。田青认为原生态唱法是中国音乐的精华,是应该保留和发扬的民间音乐和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盛行的中国,原生态唱法一枝独秀,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不仅仅丰富了声乐界的演唱形式,更是一种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我们近现代的音乐发展既要跟上世界的步伐,吸收世纪音乐得精髓,更要保留和弘扬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的美感。
除了“原生态”唱法的提出之外,其他的音乐家也有各自的想法和观点。比如非常出名的“谭卞之争”,就是两位艺术家对于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争论。谭盾受到约翰凯奇等现代派音乐家的影响,写出了《地图》等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他寻找一些新的发音媒介来创造新的音乐,在一些作品中,他运用了很多现实中的物品发出的声音,比如水声,石头摩擦的声音等。然而他新颖的写作手法引起了很多老一辈音乐家的质疑,卞祖善就是一个例子。作为传统音乐的倡导者,他认为谭盾的做法降低了作曲家和演奏家的作用,降低了整个音乐的美感。
除此之外,各个领域的音乐家对新时代的音乐走向表现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具体以竹笛的作品为例,分析了器乐领域的作曲家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三、竹笛作品《金色的山东》
竹笛作品《金色的山东》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曲的作者是北方笛派的代表,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曲祥。该曲分为《孔子随想》、《泰山放歌》和《黄河入海》三个乐章。在这三个乐章中,作曲者采用了竹笛上各种演奏技法来演绎这三个主题。
(一)作品分析
第一个主题《孔子随想》,作者描写了山东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孔子。这一乐章是采用了单二部曲式,第一段落描绘了在圣人孔子没有出世前,古代大地上的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场景。作者用紧张急促的节奏和连续的连音烘托出了战争时紧张的气氛,并用二胡的无旋律演奏表现出了战争中人们无力的呐喊。但是值得分析的是,该乐章的第二段则是与第一段截然不同的两种音乐。第二段之前的间奏,利用中国传统乐器箜篌,旋律立刻体现出了中国古韵的味道,间奏的旋律也是采用中国最基本的五声调式,简单的旋律庄重而典雅。旋律的主要部分,要求演奏时气息平缓,手指交替时非常讲究,整个画面犹如孔夫子出世,世间被孔夫子的光芒普照,战争和贫苦皆无。这一段的旋律采用中国民族七声调式,色彩古朴典雅,作者要求气息平稳,用慢速气震音的演奏方式使得这一乐段的整个感觉类似于古琴演奏,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色彩。
(二)乐曲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分析
《孔子随想》这一乐章,首先在选材上就是对中国古典音乐的采用和推广。作者选择孔子这一特殊的历史人物,并且用了古代的乐器箜篌,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来表现这一历史人物。
同时,这一作品的新古典主义不仅是在作者选用的音乐材料上,更是体现在作者的写作意图上。作者采用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在乐曲的处理上采用近似于古琴的音乐特征,不仅在音乐上韵味十足,旋律深沉典雅,在意境上更是古色古香。在这一方面,这部作品回归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根本意义所在。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竹笛作品中,不协和音、超吹音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注重古典音乐美感的作品越来越少。而曲祥的这一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调式美感的作品在现代亮起了一盏明灯。
四、竹笛作品《龙灯高照》
竹笛曲《龙灯高照》也是曲祥老师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与《金色的山东》于2007年在山东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与其他21世纪的作品相比,这两部作品体现了与时代不同的色彩。
(一)作品分析
《龙灯高照》是一部以唢呐为主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该乐曲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灯月交辉》、《灯海如潮》、《多彩的秧歌》和《燃气的希望》。第一乐章“灯月交辉”是简单的单一部曲式,用激昂的曲调描绘了正月元宵节的热闹场面。正月元宵金龙舞,皓月当空人团圆。元宵之夜,万家灯火与无数彩灯点缀城乡,与银汉明月相辉映,宛若人间仙境。乐曲以古老的编钟玉磐为引奏,祥瑞之声衬出灿灿寒星,皎皎玉轮。乐队以浓郁的民间音乐基调与表演风格,描绘了月圆之夜的美景与温馨:万家灯火醉酒香,一轮明月照亲情。月下都市,繁华似锦,月下社火,人潮欢聚。灯月相映,金银交辉,飞虹落霞,流光溢彩。乐曲在洋溢着喜庆之气的唢呐声中结束,寓意着社会安定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欢乐意境。第二乐章《灯海如潮》同样也是单一部的曲式结构,在乐章的开始用一连串快速的、舞蹈性的吐音表现了龙珠翻滚,龙腾狮舞,焰花飞溅,编织出一幅花灯如海、彩光喷泻的璀璨画卷。之后的乐队采用弦乐和弹拨乐追奏的形式,体现了灯会恢弘的气势和热闹的气氛。第三乐章《多彩的秧歌》,就是采用了秧歌的形式和曲调,旋律上富有鲜活风土乡韵,描绘出万民闹春、再盼丰年的狂欢场面。 第四乐章《燃气的希望》,再现了第一乐章的主题,乐队用嗦亮的笙管丝弦与激越的排鼓相结合,表现了新世纪的新希望。
(二)乐曲的“新古典主义”特征分析
与《金色的山东》一样的是,作者在选材和组成整个乐曲的素材上都是选择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素材。比如该曲的第三乐章,采用了山东秧歌作为基本的曲调,利用竹笛的滑音、花舌音的技巧表现了主题。
另一个方面,《龙灯高照》整个曲子在作曲的出发点上就是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元宵节。这些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味道变得越来越淡。在新世纪这一作品的提出,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而它在音乐方面的意义,就是提倡中国的传统音乐,回归传统音乐的美感。
五、总结
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不仅在音乐方面,在中国文学方面也掀起了一场中国文学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作为时展的一种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为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田青.禅与乐[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01).
[2]田青.捡起金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05).
[3]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上)[M].天津社会科学,1998(03).
[4]王富仁.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论(下)[M].天津社会科学,1998(03).
[5]高宁.罗四林.论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05).
[6]杨春时.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M].文艺理论研究,2004(03).
[7]杨经建.新古典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文艺研究,2006(04).
[8]乔建中.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论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02).
[9]王亚丽.民族音乐概论与传统音乐分类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10]傅晔.竹笛技巧及音乐情感的表现[J].人民音乐,1994.
[11]袁静芳.民族器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赫乃凤.浅析中国竹笛演奏流派及其文化特色[M].黄河之声,2007(2).
关键词:勃拉姆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崇尚古典;追随浪漫
一、崇尚古典
19世纪的欧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甚至是对社会的影响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勃拉姆斯的音乐继承着古典时期的理性,但他与莫扎特、贝多芬不同,又不比肖邦的浪漫优雅、不比李斯特的富有华丽的特征。勃拉姆斯崇尚贝多芬的创作,创作出具有古典元素的作品;勃拉姆斯的奏鸣曲的曲式方面和调性方面都是有着较为传统的一面,如主部主题特点鲜明、充满活力,相比之下副部主题则和主部主题形成了对比等。
古典时期的音乐的特点在于乐句的规律性,结构匀称,也很注重不对称的乐句和多变的节奏型,很偏爱切分音和附点音型,但是与他同时期的李斯特、瓦格纳等作曲家相比,他的音乐保留了古典的成分,但并不能说明他没有浪漫的成分在其中,即在学习古典的同时他亦创立了自己特色。如勃拉姆斯《C大调钢琴奏鸣曲》具有古典主义句式结构的形式美,讲究均衡的体现,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比如第一乐章就是传统的古典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一结构体现的,在勃拉姆斯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中展开部也多处体现出了继承了贝多芬奏鸣曲的结构模式,例如:引入部分是变化引用前面乐章开始处的引入节奏型。
勃拉姆斯的音乐严谨、理性,他的情感表现不够奔放,而是将感情潜藏在其中,它是富有生命的含蓄美,在浪漫时期他是一个严谨的有思维的伟大作曲家,他对音乐的爱是情有独钟的,他的音乐与他同时期的其他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勃拉姆斯创作了三首钢琴奏鸣曲,创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生涯的初期,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而就是这位在浪漫时代的作曲家创作出有着古典韵味的作品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当时浪漫乐派的乐曲非常盛行,既抒情又富有感染力,而勃拉姆斯却在他的创作中继承了古典风格。在他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勃拉姆斯由于受到了贝多芬的影响,在其基础上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例如0P.5(《f小调钢琴奏鸣曲》)这首曲子与古典时期的不同在于它是五个乐章的结构,调性也较复杂了些,听上去内容较丰富,音响效果也庞大了许多。
勃拉姆斯的音乐有着较为明显的古典主义倾向:首先是勃拉姆斯的音乐同他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万千的联系,最重要的理由可以说是为了民族团结统一,反映出爱国的热情。他也把民歌加入到作品当中,例如在他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中将民间歌曲融入其中;还有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个乐章都出现了民间歌曲作为主题中的重要部分。其次是勃拉姆斯对德国传统体裁,结构、织体的继承传扬,当时在浪漫时期盛行艺术的文学性和标题性,而勃拉姆斯作为浪漫后期的作曲家,对这一风格完全不入其中,他与瓦格纳截然不同,他继承了古典的风格,如奏鸣曲式、变奏曲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间奏曲等都能体现他的古典风格,其中交响曲尊崇了古典交响曲的创作形式,严谨的曲风。他的音乐有古典的优雅风韵,带有强烈的怀旧色彩、悲观情绪和无可奈何的忧郁。他有着深邃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他相信新的重要的事物依然可以用古典大师的传统手法来表现。虽然勃拉姆斯崇尚古典主义,但是他并不是一味地沉溺于古典音乐,否则就不能说他是“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人”。“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自由即兴的诗意因素和严整的思维、严格的发展逻辑结合在一起,这种发展逻辑就是运用古典主义结构规律性作为基础的。”
二、追随浪漫
浪漫主义的音乐同古典主义音乐区别在原有古典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内容,浪漫时期的音乐给人以幻想的感觉,和谐的画面,没有喧闹和争吵,是人类生活的理想的境界,虽然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都继承了古典的形式,但实际在古典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内在有着很大的差别。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由、豪放,甚至还有主观的元素,它与古典时期的严谨、优雅形成了对比,而和声正是能够表现浪漫主义音乐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之一,例如,不协和音的使用,极大增强了浪漫时期和声的浪漫色彩。笔者欲把浪漫主义音乐想象成美丽的画境,美丽且富有遐想,内容丰富多样。浪漫主义音乐很注重表现作曲家的内心感受,自由抒感,这也是对浪漫时期抒情性的推动和发展。
勃拉姆斯音乐的浪漫性还受到了重要人物的影响:舒曼是勃拉姆斯音乐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引路人,他是19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于舒曼相识于1853年,当时是由约瑟夫・阿希姆的推荐下与其相识,并为舒曼演奏了他的作品《C大调钢琴奏鸣曲》。舒曼对勃拉姆斯的作品极为赞誉,评价勃拉姆斯是“湍急汹涌的洪流,直往下冲。汇成了奔泻飞沫喷溅的瀑布。在它上空闪耀着宁静的彩虹,两岸有蝴蝶翩翩飞舞,夜莺婉转唱歌”。勃拉姆斯将舒曼视为他音乐道路上重要的领路人,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去,也很大程度地受到了舒曼的影响,创作形式很近似舒曼,在他的作品中包含着浪漫的诗意,例如《舒曼主题变奏曲》(0P.9)就是受到了舒曼《交响练习曲》的影响,在主题与变奏的关系上体现出了“舒曼追随者”的态。度。德国名作家霍夫曼是勃拉姆斯最钟爱的作家,他的小说在当时的很受影响,霍夫曼的小说具有幻想性和夸张的效应,讽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这正符合了浪漫主义的音乐特性。勃拉姆斯对浪漫文学的热爱程度影响了他的审美观和人生观,致使他的作品中有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例如他的《第一交响曲》就是以因英国作家拜伦笔下的人物曼弗雷德的形象为参照,一个看似表面热情但是内心已经绝望的人物。崇尚自由和真情的勃拉姆斯在古典的基础上夹着浪漫的创作手法,所以使他在追崇古典音乐的条件下还汲取着浪漫的养分,我想这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光环。
在很多人看来,勃拉姆斯是德国历史上一位特殊的音乐家,他创作了有非主流色彩的作品。勃拉姆斯的意识中有悲情的一面,这不但与他的自身性格有关,还与他所处的社会和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他的“悲剧性”伴随着他一生的创作,也正是因为他把对古典、主义的向往要用浪漫主义的方式去表达,才使他的古典主义有着非凡的影响。勃拉姆斯的音乐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在理性与自由的相结合下铸就了一部部令人回味的作品。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勃拉姆斯的真诚和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用优秀的作品去表现内心的情感,用真诚把古典光彩重现在浪漫时期。
注释:
1.徐琨、张小军:《寻根・创新――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的艺术特色》.《大舞台》2008年双月号第二期.
2.[英]保罗・霍尔姆斯著,王婉蓉译:《勃拉姆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3[德]罗伯特・舒曼著,[德]古・杨森编,陈登颐译:《论音乐与音乐家》[论文选].音乐出版社1960年6月第一版.
参考文献:
摘要在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中,勃拉姆斯以他非凡的音乐才能,高深的艺术造诣,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作品继承了古典音乐的传统形式,且对过去的音乐结构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独具鲜明浪漫主义特色,可以说实现了古典与浪漫的完美契合。本论文试图对此予以简单论析。
关键词:勃拉姆斯浪漫古典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古典主义倾向的德国作曲家。他的音乐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但也展示了古典音乐传统的秩序感,体现了古典音乐文化传统的基本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容通变,对欧洲音乐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
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最后的作曲家,曾与古典音乐大师巴赫、贝多芬并称德国音乐史上的“3B”。勃拉姆斯作为19世纪中、下叶浪漫派的作曲家,个性风格与艺术趣味独树一帜,和当时欧洲推崇的“综合艺术”新潮流正相反,他一生致力于“纯音乐”风格的创作,追随巴赫以来或更早的古典音乐传统,写作了除歌剧以外的各种古典体裁的作品。他在这些当时被视作“过时”的传统形式中,自由地驰骋,力图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中,体现出贝多芬式的深刻而严肃的内涵。
勃拉姆斯所喜用的一种和声手法,小下属领域的降号音系统和声,也就是从巴赫时期开始的、作为降号音和声基础的“主小七度音和声”的处理方法,也继续了贝多芬音乐中降号系统和声语言的开发成果,加以创新处理,形成了他自己富有特色的降号音系统的和声手法。而且在曲式结构方面具有古典主义式的均衡、动机的延伸、无标题性的纯器乐交响曲,还运用了巴洛克复调对位技巧等。
勃拉姆斯交响乐创作的浪漫风格和个性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处理抒情性主题时,时常突破传统基本配器原则并把器乐套曲思想内容的中心从第一乐章移到最后乐章,同时从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与城市、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然后融化成自己独特而完整的个性风格。乐曲以严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既忠实的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但是其音乐却充满了浪漫主义气质,并且表现出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还融入了匈牙利民族特有的音乐素材,特别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旋律粗犷豪放,节奏自由,是一首有创造性的、有个性的、有强烈民族情感的优秀作品。比如b小调狂想曲写作于勃拉姆斯创作的成熟时期,虽然不是一首大型作品,但是却表现出勃拉姆斯创作的许多特点。
实际上,所谓音乐的传统观念中“古典”与“浪漫”相互对立,表现为形式与情感的矛盾、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浪漫主义流派的形成是为了打破古典主义时期的陈规、冲出古典主义所遵循的秩序,而追求个性化的自由领地、表现创作主体的内心情感。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喜爱单一的效果,强调和声的色彩性,逐渐远离了古典的音乐逻辑和宏大形式。在所有浪漫主义作曲家当中,可以说勃拉姆斯最出色地处理了浪漫主义抒情性和古典主义曲式的矛盾。在艺术歌曲这一创作领域,勃拉姆斯是舒伯特和舒曼的继承者,他将19世纪艺术歌曲的发展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其中《四首严肃歌曲》是作曲家依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现出的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体验。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即与他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音乐创作充满着矛盾与复杂性。在他的作品中,既有深沉严肃也不乏轻松幽默,既有粗犷的刚硬也不乏梦幻般的柔和。这可能都来源作者精神气质当中那种浪漫主义的独特秉性。在晚期艺术创作中所要表达的隐忍、克制、内省的一种深刻的宗教性的情感内涵。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外。勃拉姆斯出生时,李斯特、肖邦等人已年过二十。伴随着勃拉姆斯的成长,李斯特等人也逐渐把浪漫主义音乐推向巅峰。虽然在这个以浪漫主义为主要潮流的时,勃拉姆斯为了自己的理想,力图坚定的逆流而行,最终成为一位发扬古典主义传统的、风格独特的浪漫主义的伟大作曲家。或许我们很难完全了解一个在空间、时间上距离我们遥远的人。
在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当中,《d小调奏鸣曲》可说是最激烈的一首。《d小调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速度急切,着重表现出乐曲动荡摇摆的情绪。《小调钢琴奏鸣曲》可以看到勃拉姆斯丰富细腻的浪漫主义情怀。勃拉姆斯是孤寂的。正因为孤寂,作曲家细腻、敏感而又闭塞的情感,只有在音乐中才能淋漓尽致地流露。他的音乐就是心灵的一面镜子,散发着一种孤独悲怆的美。晚期创作虽然形式短小、形象单一,但却体现了勃拉姆斯一生的艺术追求及独到的美学观念。
尽管关于勃拉姆斯其人其作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很多演奏家、理论家都称他为“德奥古典大师中的最后一人”,但是权威音乐史书却几乎都将他列为浪漫乐派中的人物。这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历史发展中新与旧之间总表现为一种辨证关系,任何新的思想或事物必定成为过去。19世纪中对勃拉姆斯的评价经过历史的演变已经暴露出它的片面性,伟大的艺术杰作是我们这个人世间的奇迹。
置身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勃拉姆斯在时代的潮动中也陶冶了鲜明的浪漫气息,他的钢琴音乐中深受浪漫主义时期代表性音乐家的影响:舒曼钢琴音乐的诗意与幻想性以及舒柏特的藉音乐寄托希望的精神。勃拉姆斯将古典与浪漫予以很好整合后,以他个人独有的方式维系他的艺术个性。勃拉姆斯的音乐虽然与德奥古典传统有联系,但他的音乐里呈现出了古典传统所没有的新鲜元素,同时,又持有与李斯特、瓦格纳等浪漫派作曲家不同的创作原则。通过对古典主义形式的剥离,对浪漫主义音乐元素的吸收,形成的独特风格。正是他的作品中深刻的内涵与手法的创新,使得他在音乐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历史分期历史根源艺术特征
一、浪漫主义音乐的历史分期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拥有众多璀璨的明星,这一时期是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阶段。但浪漫主义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以它来命名的浪漫主义音乐也显得有些模糊,因而学术界关于其历史分期的界定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浪漫本为幻想的意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浪漫主义音乐泛指19至20世纪初欧洲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作曲派别。于润洋先生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中的界定与此类似,不过此书列出了具体的年代和有代表的音乐家而显得更具体,“这是指19世纪前后一百多年(1790—1910年)的西方音乐历史,即浪漫主义作为主导潮流支配和指导大多数作曲家的时期。它所涵盖的是从贝多芬的晚期作品,罗西尼的歌剧、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到勋伯格‘不协和音解放’之前的初期作品,以及理查德·斯特劳斯那些被‘现代主义’拒绝的作品……阶段分期:早期,舒伯特、韦伯(19世纪10—20年代);盛期,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柏辽兹(30—40年代);中后期,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40—80年代);晚期,布鲁克纳、、理查德·斯特劳斯(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间还穿插有法国、意大利歌剧以及与此并行或独立的欧洲各民族乐派的线索。”①上述界定实际上是一种广义的说法。舒伯特同贝多芬都是承上启下的人物,二者均在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之间留下过探索的轨迹。从狭义来讲,舒伯特的音乐相对而言更能体现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其声乐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器乐作品中的声乐化倾向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这种现象迅速在其后多位音乐家当中得到扩展,最终蔓延为浩浩荡荡的浪漫音乐风情。
二、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历史根源
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它与法国的“启蒙运动”及受此影响而出现的德国“狂飙突进运动”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启蒙主义者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为代表,他们最为强调理性的力量,提倡个性自由和权利平等。理性在这一时期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启蒙运动以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神权的面貌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对同期音乐家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欧洲自由的人文主义浪潮迅猛发展,并最终爆发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革命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身处历史进程中的人们在思想和情绪上均发生了新的变化,古典主义“理性的自由”被“感性的自由”所代替,“庄严的图像”仿佛都打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人们常用一些与古典主义相对比的词句来形容浪漫主义:感情与理性、主体与客体、本能与理智、想象与规范、神秘与常识、超自然与可理解、无尽的渴望与节制条理……这前一半的词汇确实描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②文学最初显露了这方面的倾向,从而形成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而文学又促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
三、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特征
1.主观性与抒情性
与古典主义音乐家遵从理性、克制情感不同,浪漫主义音乐家极为侧重主观情绪的表达。受历史原因影响,他们思想上出现了悲观、失落、忧郁、苦闷等情绪,只有在艺术创作中,个体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才能得以实现,以此来模拟现实生活。“它时而陷入悲观厌世的苦闷中,时而感到愤慨或慷慨悲凉,时而表现出坚毅不屈的精神,而且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大多数蕴含着作曲家自己的形象,有强烈的主观色彩。”③这正与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相吻合——“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在强调‘人’和他的本性,突出‘个人’是感觉的中心、感情的焦点、幻想的主体,这个‘人’需要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以至自我宣泄。”④
2.浓郁的自然风情与自传性
浪漫主义音乐家为了寻求精神的慰藉,往往寄情于景,在大自然中尽情抒发自我的情感,把它当作自身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在这个世界里调和现实生活的种种失意和不满,所以这种抒情具有明显的个人印记,仿佛是作曲家的传记。舒伯特的两部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舒曼的《诗人之恋》以及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等作品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自传性的美学追求,因而自传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另一特征。
3.民间音乐情调
浪漫主义音乐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得他们极为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并积极吸收其中的创作素材,在音乐中彰显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美丽传说。作品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一大亮点,这一亮点又在民族独立呼声高涨的国家中直接促成了民族乐派的形成。例如波兰的肖邦、匈牙利的李斯特、捷克的斯美塔那等。
4.新颖的表现手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追求,浪漫主义音乐家不断创新,在古典主义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在音乐的表现手法和体裁上进行了很大的变更。如:“大幅度起伏的歌唱性旋律运用到奏鸣、交响套曲领域,扩大了和声范围和表现功能,丰富了和声的色彩,乐队变得更响亮、阵容更大了,因此,配器手法也更加丰富多彩了。更为重要的是,音乐家所赋予的具有一定表情意义的音响都能表达出来。开拓了标题性音乐领域,音乐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特别是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融合与发展。”⑤在这些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浪漫主义音乐家又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音乐体裁,如交响诗、无词歌、船歌、摇篮曲、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其形式特别,使人耳目一新,这些体裁形式在当时乃至现代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服务于浪漫主义整体的美学思想。
古典主义音乐过后,自由、平等、博爱已不再吸引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幻想和感性。在德、奥音乐基础上,浪漫主义音乐家别开新路、竞相争芳,文学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声乐与器乐结合的二重性及有节制的感性等均构成了音乐史上一座秀丽的花园。
注释:
①于润洋编著.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第217页.
②④同上,第218页.
音乐不仅可以调节枯燥乏味的生活,使生活充满情调和乐趣,还可以使人们紧张、疲惫的神经得到放松,利于人们身体的健康发展。而其最奇妙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超越精神的限制,让漂泊的灵魂有归处。
一、古典浪漫主义的音乐
在古老的时候,人们就发现了音乐本身的迷人之处,并将其发展成为了一种艺术。而真正的古典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孕育出来的。那个时候,人们开始崇尚新的自由,有了自己更为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未来的热爱之情。
过去,古典和浪漫是两个派别的音乐风格。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艺术中,其音乐较为世俗化,因为古典主义音乐追求的是一种宁静、典雅的精神世界,而浪漫主义却是想要书法一种如痴如醉的感情世界。虽然二者不一,但是,浪漫主义音乐承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究。正是因为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共同出现甚至并存,是因为它们符合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世界,使得音乐不仅仅作为一门艺术,更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被普及到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周遭世界中。
二、西方现代音乐
在音乐史上,人们对于“西方现代音乐”的划分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之后。二十世纪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乱、经济危机等等原因导致人们对于宗教的和平、博爱等信仰开始发生了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感到紧张与不安。人们在这样的现实中明白,生活并不是宗教所言的那么美好。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发现,传统的艺术已经不能反映这一时期的现实和情感。于是,人们为了用新的理念去重新看待世界,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在旋律、曲式结构、节奏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研究。这种针对于现实的个性音乐在开始的时候让人们感到很难接受,音乐带着强烈的情感,使得现实被描绘得更加透彻和淋漓尽致,最后成为了西方世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古典浪漫音乐向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爱迪生说:“音乐是唯一可以纵情而不会损害道德和宗教观念的享受”。古典浪漫主义是二十世纪前人们对于音乐的认识,而二十世纪后,西方现代音乐的产生使得无论是人们的情感内涵的变化,还是音乐本身的形态的构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时代背景的改变使得西方现代音乐逐渐成为音乐艺术的主流。这种典雅、平静、如痴如醉的情感艺术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在十九世纪的人文主义使其使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在一起。人们在音乐中表达的是一种对“人性”崇尚的情感。而到了二十世纪,由于世界动荡不安,人们生活在动乱的社会中,使得人们开始正眼看世界并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曾经想象的那么美好。一场“新音乐”的革命应运而生,当时的音乐是人们为了强调一种新情感。这种新音乐很难再像过去用统一的古典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风格进行概括。只能说这样的新音乐即西方现代音乐反叛传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鲜明的反映。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发展逐渐盖过了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
(二)艺术家们创作的视觉角度开始发生改变。从古希腊到人文主义时期。传统的古典音乐一直生生不息,而浪漫主义也是逐渐融入了古典音乐中。在古希腊时期,音乐是通过神话的传说被演绎出来,音乐作品所想要表达的一些情感内容都具有普遍的主观情感即为了净化人们的思想和灵魂,陶冶性情。到了二十世纪,一些艺术家为了反抗,通过这种艺术创作进行革命,这时的艺术作品所流露出来的革命情感被突显出来。这种创作的视觉角度极大影响了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这种强调自我的艺术价值观点,显而易见地预示了在二十世纪后音乐艺术将会更个性鲜明。
(三)音乐技法的变异更贴近人们的生活节奏。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技法、旋律的线条都是异常的波浪式起伏、押韵。但二十世纪后出现的音乐技法,都是以简短、破碎、毫无韵律的旋律线条作为新的旋律特征出现。古典浪漫主义的基础旋律之所以被肢解,是因为自二十世纪动乱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生活节奏的加快、思维观念的变化等等原因,使得极少抒情且旋律零碎的现代音乐开始被人们接受。
三、西方现代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西方现代主义音乐艺术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音乐技法的改变上。利用音阶、节奏等等创建新的音乐语言。同时,也由于其在节拍和节奏上都形成了一种不对称的错位感,让每一个音乐声符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许多西方现代音乐往往都是采用新奇的音乐手法,改变了音乐的基本结构,这种方法虽然完全脱离了传统的古典浪漫音乐主义的音乐结构,但其因为在不同的音乐类型中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这一独特之处,使得这种随意性音乐也逐渐成为另一种音乐风格。
西方现代音乐在剔除古典浪漫主义的柔和后,用另一种方式将人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刻画出来,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世界状态。同时,因为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缓慢、悠然的古典浪漫音乐已经不能在使人们用过去的心态去欣赏,因此,西方现代音乐发展必然会取代古典浪漫主义音乐。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间奏曲 钢琴特性小品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年),19 世纪德国浪漫派作曲家,在键盘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所创作的音乐风格体现了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又有古典音乐传统所没有的浪漫主义新元素,他的钢琴作品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派作曲家,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
一、勃拉姆斯作品《间奏曲》介绍
勃拉姆斯在晚期(1891-1893年)所创作的钢琴特性小品(作品116―119号)是浪漫主义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其中作品OP.118是最具勃拉姆斯创作特征与音乐语汇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贴近勃拉姆斯内心世界的一部经典之作。严谨的古典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气息充斥着整部作品,使其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勃拉姆斯一生所涉猎的创作体裁范围十分广泛,而钢琴音乐是其全部创作的起点。他的创作初期正值浪漫派标题音乐、钢琴特性小品盛行时期,而他的早中期创作却完全按照古典的形式,作品以奏鸣曲、变奏曲体裁为主。奏鸣曲创作中既继承贝多芬奏鸣曲的古典风格特点,又大胆创新,如对五个乐章的结构形式及远关系调的运用较前人更为复杂。勃拉姆斯对变奏曲情有独钟,共创作5部,其中以性格变奏的《亨德尔主题变奏曲》OP.24最为有名,成为键盘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变奏曲之一。勃拉姆斯的中期创作转向交响乐、四重奏艺术歌曲领域,钢琴创作较少。晚期他完全摒弃了大型的器乐作品,全部转向钢琴小品。作品有OP.116、OP.117、OP.118、OP.119,无论从技巧还是内容上都达到十分成熟的境界,与早中期作品相比,少了些热情,多了些安宁与伤感,总体风格较为压抑和沉重。在创作手法上,仍运用他的个性化的带有三度、六度、八度音程进行的旋律,在创作节奏上,他对于复节奏、切分节奏和其他节奏变化运用更为自如。这一时期的钢琴特性小品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抒情沉思的,还是轻快生动的,均情感丰富,洋溢着浪漫的诗情,是勃拉姆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作品《间奏曲》OP.118于1893年完成, 1894年1月初进行了首演。这期间勃拉姆斯一些亲近的朋友和他的姐姐相继去世,使得勃拉姆斯在情感上倍受打击,郁闷和孤独常常纠缠着他,他将当时的生活情感, 用自己精湛的钢琴技艺表露在他的晚期钢琴小品创作中,以此作为他晚年对音乐的随想。作品意境深远、内涵丰富,充满了内心的独白,却不失构思,需要耐心的品味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精髓,作品中难以抑制的即兴色彩,体现了其特有的理性与情感的平衡。德国女钢琴家克拉拉在收到勃拉姆斯晚期小品的手稿后,曾在日记中写道:“勃拉姆斯的曲子除了少许某些地方需要敏捷灵活的手指外,大部分都不困难。但是要表现其中精神思想则需要深度、敏锐的理解。演奏者必须将自己完全投入在勃拉姆斯的意念里,才能将这些曲子演奏得如同作曲家所想象的一般。”
作品OP.118 由四首《间奏曲》和一首《叙事曲》、一首《浪漫曲》组成的。除第一首采用两部曲式外,其他均采用传统的三部曲式,尽管在和声应用与调性布局上已显示浪漫派的特征,然而总体上仍然是德奥传统技法,例如强调和声的功能性和融入变奏、卡农手法,强调民族音乐的联系等,同时作品采用勃拉姆斯一贯的无标题纯音乐形式。第二首《A 大调间奏曲》是整部作品中音乐线条最为优美动人的一首作品。温柔的行板,采用复三部曲式结构: ABA。A部分A大调(1―48 小节),B部分升f小调-升F大调-f 小调(49―76 小节),C 部分A大调(77―118小节)。整首作品音乐形象静谧、沉寂,沉浸在充满爱意、温柔的情绪中。
二、《间奏曲》OP.118 NO.2 A部分歌唱特点
作品《间奏曲》OP.118 NO.2的A部分在行板温柔的情绪中开始,曲调优美而亲切,让人精神上感到神采奕奕。右手的旋律声部运用了他惯用的三度、六度和八度音程手法,这些音程的叠加有如交响乐一般。旋律在右手的高声部还运用了三和弦,这种带有甜蜜的温馨与后面的段落形成对比,同时带有德国民歌般的具有很强旋律性和歌唱性的特点。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还常用连续的下行音调,下行二度进行,持续低音及下行三度进行等手法来表现悲伤、忧郁、痛苦的情感,这种下行音调手法在作品OP.118 NO.2的A部分表现得尤为充分,特别是二度下行的主题动机的不断出现给这段优美的旋律带来一丝悲凉的基调。
勃拉姆斯作品中和声语汇的组合方式直接来源于德奥古典传统,比起同时代浪漫派其他作曲家,他的作品没有太多复杂的色彩性和声,简炼而朴实,古典主义稳固的主属关系及功能性和声语汇结构极为清晰。A部分主要采用A大调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及DD,SD和弦,他不仅强调了古典主义的功能性和声,同时也向浪漫主义靠拢,在音乐织体的内声部增加了许多音调进行,使音乐增添了层次感。并在这首作品较多地使用减七和弦,在音乐上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进一步烘托出哀伤、压抑的情绪。
勃拉姆斯除了表现出古典与浪漫主义风格相融合的特点之外,还有着同本国作曲家贝多芬、巴赫及舒曼等人相同的创作手法,这一切在勃拉姆斯早年师从马克森学习时就显露出对贝多芬、巴赫、莫扎特、舒伯特作品的兴趣。而巴赫是勃拉姆斯的最爱,他的第一场公开音乐会就选弹了巴赫的赋格曲。勃拉姆斯曾写信对奥伊泽比乌斯.曼迪切夫斯基说:“每当新一版的巴赫作品出来时,我会放下手里的一切去欣赏它。”据说他还“经常在钢琴上视奏巴赫的赋格曲,甚至移调弹奏巴赫的作品并以此为乐……” ①这就是勃拉姆斯的音乐中会比同时代作曲家更多地运用复调织体与传统的对位因素的原因。
三、《间奏曲》OP.118 NO.2 B部分风格特点
作品《间奏曲》OP.118 NO.2的B部分右手的旋律与左手伴奏中的第二旋律线形成了卡农对唱的写作形式,如49―56 小节,65―76 小节,左右手旋律与节拍上都出现错位感,使得两个声部既对比又统一,使这首作品在音乐内容上显得十分饱满,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美好的回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右手动人的旋律与左手三连音伴奏形成左右手三对二的复合节奏,这种被称之为赫米奥拉手法的节奏型的运用使音乐变得生动、充满活力而富有弹性。交叉节奏的写作技法发展到浪漫派作曲家舒曼手中已经非常娴熟,在其音乐中经常出现跨小节切分节奏型,大大增强了音乐的动力。此曲中勃拉姆斯的三对二的复合节奏也可以看做是对舒曼交叉节奏的扩充。
在B部分我们还能看到艺术歌曲的影子。B部分音乐从中部开始,调性由前面的A大调转入#f小调,和声色彩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哀伤和沉痛的氛围,左手三连音音型的出现,突出了无奈的情绪,开放式的琶音织体使其接近艺术歌曲的伴奏。其与A部分无论在调性上,还是情绪上都有着鲜明的对比,这种处理方式在艺术歌曲表达情绪变化较多的中段会经常遇到。另外,在B部分的内部中段也用了对比的创作手法,独具特色的众赞歌织体加上f小调转到同名升F大调,在听觉上显得更丰满,作品中严谨的音乐形象与丰富的现实情感的结合被作曲家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部作品中,勃拉姆斯把最擅长的创作技法――古典性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音乐主题上有着强烈而鲜明的对比,丰富的和声、宽广的力度,再加上交错的节奏及迅速的转调等创造性的作曲手法,使音乐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勃拉姆斯能将各种音乐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说明他晚年时创作技法已经十分成熟。这种既依附于古典又深层次地挖掘传统音乐的可行性,将情感宣泄的浪漫主义与严谨的古典主义创作风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勃拉姆斯所独有的创作特点――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从表面上看,整部作品的旋律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特点,但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不论是在结构、和声以及对位方面,都体现出古典主义创作手法。因此,在演奏时要注意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控制手指对音色强弱的变化,纵向要把握好和声的音响效果, 横向则要表现出旋律的流动。在速度、力度以及情绪等方面不宜有毫无顾忌的典型浪漫主义风格式的情感表达,而要理性地处理音乐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感情,在严谨的架构中约束情感的过度宣泄,理性地演绎,才能更贴切地表现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所要传达的内心独白。
结语
钢琴小品作品OP.118是一部最能体现勃拉姆斯晚期创作风格和内心独白的杰出作品。他在不打破传统音乐创作手法的同时,完美地融入了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元素。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很多复调因素的创作手法,而且还能深刻地体会到他是如何将古典的音乐元素用浪漫的音乐语言进行包装和修饰。作为19 世纪的浪漫之子,勃拉姆斯保持着对古典主义的遵循与崇尚,将丰富的情感用浪漫主义音乐语汇融合到古典形式的作品中。间奏曲作为勃拉姆斯最喜欢的体裁,作品OP.118 NO.2也是他最优秀、最精炼的作品,短小而性格鲜明,有着自由形式的倾向、多变的和声效果、饱满的音响听觉、丰厚的织体、强烈的民族情结和对自然与爱的浪漫主义因素,也体现了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原则与艺术特色。总之,在勃拉姆斯的这部作品中,我们能深切地领略到他所呈现的古典神韵与浪漫精神之美,当旋律萦绕耳边,仿佛可以感受到光影交错的色彩,优雅的主题带我们回忆失去的光阴。
注释:
①哈罗尔德.C.勋伯格.伟大作曲家的生活[M].冷杉、候|、王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05.
参考文献:
[1]江松洁.情迷古典的浪漫守望者――从晚期钢琴作品OP.118看勃拉姆斯的音乐特点[J].大众文艺,2010(02).
关键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海顿;贝多芬;交响曲;音乐风格;比较
中图分类号:J602;J647.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105-01
古典主义时期是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阶段;海顿和贝多芬均是这个时代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的作品流芳百世,至今被人称颂。其中海顿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早期作曲家代表,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晚期的代表人物。
在当时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背景下,美学思想也逐步体现;18世纪美学想革命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深入人心。以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的面貌展现,但其影响却远远超出文化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乃至社会风尚等多个方面。18世纪下半叶的音乐艺术受到启蒙运动的深刻影响;市民阶层的政治地位提高,对音乐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和新的要求;音乐活动更多的走出了宫廷和教堂,公共音乐生活开始活跃起来;生机勃勃的世俗群众性音乐文化代替传统的宗教音乐;喜歌剧的成熟,格鲁克歌剧改革获得成功;音乐家通过音乐作品来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因而音乐的易解性。愉悦性和情感的动人性等成为音乐美的准则。主调音乐风格取代了被认为“深奥”的复调音乐风格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启蒙时期流行的文学文体是富于理智的散文,优秀散文的清晰、生动、得体、匀称和优美的品质成为许多器乐音乐创作的准则。
海顿的音乐作品创作对古典乐派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作品以明朗欢快的情绪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他广泛采用民间音乐素材,反映新兴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密不可分。贝多芬是18世纪古典主义的完成者,他的音乐突出的特征是通过斗争而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热情和毅力,这与他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暴有着直接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他的音乐创作新的时代印记,从而也是19世纪音乐的领路人,他音乐中的革命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也奠定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开端。
海顿作为古典主义的启航者,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的终结者,创作的作品贯穿着古典主义音乐整个时期。欣赏海顿与贝多芬的作品,给人以不同的音乐享受。海顿的作品,就像是一首轻快的小诗给人以心灵慰藉;贝多芬的音乐则给人一种沉重感,是对人生这部浓墨重彩的史诗给予最透彻的解读。但不得不称赞的一点:他们均是时代的经典,史册上不可小觑的一笔。
海顿常被世人称作“交响乐之父”。他是古典作曲家中唯一一位仍然默默地生活在旧的音乐赞助制度下的作曲家。出生于车匠家庭的海顿8岁进入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这时候的歌童生活使他获得早期的音乐教育;靠私人教课和弹伴奏为生,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剧作曲家发现并且得到了救助;正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执着和热情,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正是在近几十年里写出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贝多芬被世人称“音乐巨人”。从小被零乱的学习生活以及恶劣的家庭环境摧残长大的贝多芬具有很强的独立精神。但他的幸运之处是:他的艺术家生活自由自尊而且有保障;贝多芬身处欧洲最为惊心动魄的政治变革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冲击,使他真正开始捕捉到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与气质。但是,他个人所经历的痛苦与他艺术事业的辉煌形成巨大的反差,当他刚刚站稳脚跟美好前景的艺术之门向他敞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可治愈的耳疾在迅速恶化,耳疾伴着他的艺术生涯。他把一切情感都寄托在音乐之中,用音乐吐露自己的心声。
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源于意大利歌剧序曲。海顿经历了长期的探索,通过一系列作品的成功实践最终确立起来的。
海顿的交响曲《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是其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与之其他的几部交响曲被公认为是古典交响乐的丰碑,乐曲中充满着明快欢乐的情绪和浓厚的民间歌舞气息。海顿巧妙的构思,第一乐章感觉行云流水速度很快,继而第二乐章速度变慢,起初弱起,没有明显变化,刹那间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的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诙谐富有活力的音乐轻巧活泼,第四乐章音乐速度变快。其中第二乐章是整个交响曲四个部分中最广为流传最受欢迎的乐章,这部交响乐也因此成名,被后人冠以“惊愕”。
海顿的交响曲充溢着健康,质朴,幽默,轻松的情绪,他的音乐创作风格与丰富的城市音乐和民间音乐紧密相连,充满着人生的进取精神和生活的乐趣,清新明快的旋律,简明清晰的和声织体,合理均匀的结构,别出心裁的细节处理,以及从力度对比的出人意料到不规律的节奏等,都导致海顿的音乐与众不同。他是18世纪古典主义音乐创作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
贝多芬的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是其最为著名的交响曲之一。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第四乐章是整部作品的精髓,通常划分为两个部分 —序奏以及人声。第四乐章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也有一些把序奏部分和人声独唱、重唱、合唱部分分为两轨,但两者都属于第四乐章这个整体。人声部分所演唱的也就正是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但在人声部分上台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经历,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序奏部分是坚强刚毅,惊心动魄的。接着木管徐徐的引出了“欢乐颂”的主题。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人声部分终于浮上水面,开始了《欢乐颂》的吟唱。伴随着激情澎湃的唱词和急速雄壮的旋律,《欢乐颂》唱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热望。贝多芬并没有照搬席勒的原诗,而是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配合音乐的需要做了一定的删节和修改。在激动人心的歌词和贝多芬超人般旋律的相互烘托下,在四个不同声部人声的独唱、重唱以及大合唱团的合唱下,《欢乐颂》得到升华,欣赏的人们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奋进力量和精神支柱。乐章的最后,这种气氛被表现到了极致,整部作品在无比光明、无比辉煌的情景下结束。
贝多芬的交响曲创作保持这古典乐派的主题风格,严谨细致的结构比例与合乎逻辑的矛盾统一,但“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他的音乐象征着力量,意志和气势,也充满了自由大胆和激情超越的精神,进而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主潮的启蒙精神。“音乐应当是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的音乐至今让人震撼,正是发自贝多芬内心的声音找到了通向人类心灵的路,而那个更富于强烈激情的时代,是属于贝多芬的。
参考文献:
[1]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43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