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09: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学教育数字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医学研究生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83-02
一、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电子传播媒介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知识传播的途径和结构。传播知识迅捷、海量和易得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冲击了传统科学知识传播的格局。处在新媒体冲击下的医学科学教材、书籍、杂志等也在多媒体教学中脱颖而出[1]。国际数字出版论坛(International Digital Publishing Forum,IDPF)2010年1月的统计显示,虽然仅占全部图书市场销售的3%,教材较上一年也有四倍的增长。2011年7月开始,随着iPad走进美国高中,随即引发了电子教材的开发。
世界正进入“无纸书籍”的学习新时代,电子课本以及教材包已经悄然迈入教育的殿堂。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教育部近期开展的“三通二平台”建设之际,电子课本以及教材包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抓手[2]。医学研究生教育也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的优势,从国内教育应用状况中探索医学电子课本的示范应用。
二、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必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资源也愈加丰富。医学教育逐渐成为由教室、实验室、计算机室、模拟接诊室以及教学医院等组成的完整、丰富的教学单元。选择最新、最前沿的内容进行讲授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生先进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教学活动大型化、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单一化的状况仍然在很多高等医学教育中存在,传统封闭型、记忆型和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还被很多医学院校继续采用。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CAI)正逐渐进入现代医学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医学院医学教学中逐步推广和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利用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3]。同时,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在国内兴起,不出国门,也能接受世界顶尖名校的免费教育。一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运动正席卷中国。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一种产物。
三、医学研究生教育难点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在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都合格的医学人才,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技能,进而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4]。这些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必须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医学实践并完成更高层面的专科培训和继续教育。同时,现代社会还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实践为导向,具备向公众提供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所应有的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5]。
但是现阶段,一部分医学研究生教育仍然以讲授、实验、分组实习的传统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实验课时相对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也提到有必要持续减少课堂讲授时间,而不断增加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以问题为导向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病案CBL(Case-Based Learning)以及基于团队合作TBL(Team-Based Learning)的学习等,将模拟或模型教学应用于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6]。与此同时,更好和更时髦的教育系统――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作为新一轮的全球学习革命,正在用技术完成教育资源民主化。这场从硅谷和MIT发端的在线学习浪潮,旨在“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MOOC终将满载着顶尖高等学校的精英课程,往免费精英大学教育的未来一路奔去。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势必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优势
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优势不言而喻。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使得医学研究生教育中一些难以口头表达、难以肉眼观察到的实物、过程实现最方便、生动和形象的动静态模拟,对于形象理解这些实物和运动过程有着极大的帮助,能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开放性极大地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可以借助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和海量的存储,提高医学信息量;在计算机特有的查询功能协助下,可以使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快速定位所需信息和内容;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内容的表现形式上,集合了多媒体的技术优势,由声音、图像、视频及动画等丰富的多媒体元素构成[1]。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保留了类似传统书籍和杂志“翻页”阅读方式的同时,增添了纸质书籍和杂志所不具备的动画、音乐、声效、图文等精彩效果。
五、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部对改革教学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从多媒体元素聚合角度看,明显优于常用的演示文档(Power Point),在教学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发挥余地;此外,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可以在调动研究生的视听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7]。例如在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中建立和应用全数字化人体真实结构三维模型,即数字化可视人体(digitized visible human),无疑将大大改革解剖学的教学,医学研究生可以在计算机上手动跟踪每一个结构(如骨骼、肌肉、血管及神经等),将对现代研究生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有着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8]。
六、结语
及时准确地将世界新技术革命、医学研究发展以及医学新学科发展信息反映在医学研究生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借助计算机技术新兴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将在多媒体教学中脱颖而出。从事医学研究生教学的导师应主动学习并且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相信医学数字化可视三维教材势必会在现代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应用优势,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掀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步金梅.Iebook医学科普教材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300.
[2]吴永和,马晓玲,杨飞.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阐释与研究――基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1):17-28.
[3]梁茜,张万红.浅谈中外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其差异[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432-435.
[4]黄婉霞,张立威,王家骥.中澳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比较与思考[J].中华全科医学,2012,(3):472-474.
[5]Nikendei C,等.德国医学 教育[J].汪青,编译.复旦教育论坛,2010,8(1):93-96.
[6]M.Brownell Anderson Steven L. Kanter.北美医学教育,2010[J].刘瑞梓,译.复旦教育论坛,2011,9(4):91-96.
关键词 医学教育;信息化
AbstractInformation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medical teaching. It changes the connotation and teaching manner of medical school. The educational effect is then optimized. We must keep up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and actively apply it into med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bring up high quality student.
Key wordsMedical education;Informationization
跨入21世纪,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就是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加速现代化进程的过程。所谓信息“化”,是指一个过程,就是人们在一个系统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的传播整合,并最终再创造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教育信息化就是依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应用IT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数字化和改进,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共享教育资源,最终增强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教育的信息化对当前的医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教育信息化促使传统医学教育内涵变迁[1]
传统医学教育的教室由桌椅、讲台、黑板、实物等教育设施组成,现在增加了投影机、视频展台、屏幕、录音机、电视、计算机等设施。传统的教材主要是纸质载体,现在增加了多媒体光盘、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数字化教材,这使以往枯燥抽象的课堂讲授变得生动和易于理解。传统的教育思想是封闭的、孤立的,与外界交流较少,现在的教育思想是开放的、融合的,与外界交流较多。特别对于日新月异的医学知识,信息化使新知识、新思想传播迅速,交流方便,碰撞激烈,易于创新。
二、信息化融入医学教育系统之后
信息化融入医学教育系统之后,促使医学教学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敦促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了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世界为学生提供了如鱼得水的学习机会。大多数的学生对电子课程和网络的学习表现出极高的兴趣。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也将有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传授已有的医学知识作为主要目的[2],更应着眼于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传授医学信息获取渠道,培养学生获取医学专业信息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对于研究生更能培养其创新能力。
三、医学教学的效果受信息化影响得以优化
医学教育的内容有其特殊性,侧重于理解和记忆,传统的纸质教材艰深抽象,使人望而却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用传统教材难以讲解清楚的、抽象的医学知识能直观、立体、形象地展现,使以往无法在课堂进行展示的医疗操作和手术技术通过视频资料得以传播。从而使医学的教与学过程由线性变为多维、单向转为互动、呆板变得生动。有效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教育信息化将对传统的医学教学产生巨大影响,以往的方法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信息化改革将改变医学教育的内涵,优化其教学效果,并督促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因此改变医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医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以学员为主体,开展医学信息化教学[3]。目前,医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还比较匮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积极实践医学教学信息化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为医院输送一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运武、陈琳(2008). 多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视. 开放教育研究[J].14(3):37-46.
[2] 段玉斌、毕 辉、裴建明、王俊杰、于国亮(2008). 基础医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西北医学教育[J].16(3):493-494.
一、引言
“互联网+”的概念最近被广泛地提起,出现了许多“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的叫法,比如“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教育”等,但这种概念并不是简单的概念罗列,而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等的多种融合,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创建一个新的发展业态。近些年,“互联网+”的概念已逐渐发生了转变,并逐渐影响着多个行业,其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全新形态,即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以及资源集成方面的优势,并创新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全社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校+班级+老师”的模式已经是多年不变的固定模式,但是在新的“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下,已经逐渐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原有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教育领域的许多学者对“互联网+教育”,特别是“互联网+高等教育”做了深入而细致的思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互联网+教育”并非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完全颠覆,而是对前者的一种改进和优化。重视“互联网+教育”在教学资源方面的作用,实现教学空间公平的突破和个性化学习,最大化利用互联网优势共享本专业一切可能的资源,最终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实现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目标。[1]
二、目前“互联网+医学教育”的背景下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一)“互联网+医学教育”下的多媒体医学图片库
许多医学类的院校,已经建立了PACS网络多媒体图片库,该图片库具有浏览图像简单、清晰、内容丰富的特点,能够充分显示影视图像的特点以及细节,在学生的阅读感受方面可以极大地进行优化。但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厂商生产研制的PACS只具有访问和阅览的功能,不具有模拟读片、写报告等是临床实际当中需要的功能,对于缺乏医学方面经验的同学,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把握住与临床影像相关的知识和病理,更不能模拟实际工作当中的拟写报告模式。再加上校园网的网速比较慢,学生只能用学校内的局域网进行登录,因此可以使用的数据库就较小,教学的空间扩展能力不够。
(二)数字化的教学平台
数字仿真系统指的是,基于WebService的技术以及D.com3.0的标准,对标准的影像进行传输和处理的技术,通过这样的技术,实现对病例胶片的数字化转换,将无法存储在电脑中的多媒体课件转变成可储存、可导出的教学课件,从而建立起多媒体的教学实验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安全可靠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然而,现阶段的大多数平台还停留在点资源共享的阶段,并没有完全实现网络资源的点对点共享。
(三)基于网络形式的交流平台
类似于“影像园”“医学影像论坛”等各具特色的医学教育资源,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取最新的影像数据,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打破这种限制后,可以实现教学课堂内容的丰富和无限扩展,使校园学习平台扩张到互联网校外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医学影像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但是这种交流平台也存在着问题,这种方法更适合于具有影像学知识基础的学生或医生使用,而没有经验的医学生很难满足这一平台的硬性要求。而且由于师生之间缺乏面对面交流,学生在学习起来也会举步维艰,平台只分享比较生硬的专业知识,也没有老师出来定期进行及时有效的讲解,所以平台在实践中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2-7]
(四)“互联网+医学教育”高校资源相对保守
目前医学影像学这块,由传统的胶片读片转变为数字读片,可利用迅速发展的网络数字化技术解决片子的储存和传输问题。目前许多医学院校都努力建设本校的影像资料库,甚至每个临床教师都建立自己的典型病例资料库,但没有在校内共享,更没有向外开放或共享,所以我们要建立合理的鼓励和奖励体制,鼓励学校与教师将自身的影像资料库开放。
三、改进“互联网+医学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医学影像学的教学对策
(一)“互联网+医学教育”下网络平台的整体教学模块设计
针对应用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块设计,可以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对课堂内容的录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简化教材手稿、典型病例分析以及互动讨论。这里就这五个方面,分别展开叙述。①对课堂内容的录像,是指将课堂教学时的内容进行视频拍摄,这样将保留下来的视频内容上传平台,可以课下供学生复习和反复浏览;②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含有大量的图像和动态影像,包括教学过程使用的PPT、视频动画等,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的内容,也就是将教师的教材内容全部上传平台;③简化教材手稿的呈现方式是结合教材书籍,通过该专业教研室共同编写,将书本中的内容进行简化以及重点上的突出;④典型病例分析指的是通过具体病例的形式来展示教学过程中的实例,结合书本上的理论教学内容,对各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的病理、影像、图像的特征进行简要而全面的介绍;⑤在互动讨论的环节中,可以建立讨论互动版的特定区域,学生可以以在网上留言的方式,对课程内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老师看到后进行回答,从而弥补了课上时间不够的缺点。通过改进后这五大模块的共同作用,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一个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系统。
(二)在数字化的教学平台基础上建立与探索远程教学的平台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试着尝试在教学网络和PAC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远程教学的实践平台。这一远程学习中心的建立,是在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使网络教学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远程教育中,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教学顺序,在教学的初期,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病例进行讲授,先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抽象的理论知识,在教学的后期可以逐渐进行复杂病例的教授和研究,使学生加强前后的认知。这一远程教育的最大优点就是不受场地的限制,只要安装一个终端即可实现远程教学,既方便本校师生,又可以让其他院校使用并适合基层医院的培训,是平台的再次升华。
(三)加强新时期下临床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优秀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优秀的老师,医学影像的授课教师队伍应时刻以一名教师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而且同时也不忘律己。新的信息时代的发展,为了自己的进步同时更是为了自己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能放松新知识的学习。学会接受新知识,进行新的探索,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影像实践教学的需要,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尤其是影像教师队伍多数为医生兼职教师,忙临床工作和科研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所以专职教学教辅人员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必须注重专职人员的培养和建设,适当鼓励和奖励参与教学任务多的人员。
(四)提高影像学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高超的图像处理和诊疗技术是一名影像医生所必备的素质,也是影像医生的主体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常见的多发病、罕见病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并将这一分类的依据、方法以及过程全部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也能够了解到老师的思考方式和逻辑思维。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抓好课堂的学习纪律,注意学生的思维倾向,严格按照之前制订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同时,新的时期,学生的思想千奇百怪,老师应该注意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近年来,大部分学生把较多的精力放在就业、考研等事情上,导致教学实习难以真正地利用起来,在实践中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考研和找工作上,浪费了宝贵的实习机会。其次,学生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思维方法,并且一定的具有分析能力,根据各个系统的反应和表现,培养学生整体的辩证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培养综合知识结构下严谨的科学思维。[8-10]
(五)建立学科有关院校网络平台圈
积极与其他教学医院和高校等医学影像教学负责人联系,建立网络学习圈,定期交流,通过网络平台解决、回答学生的问题。并争取开展医院影像老师定期与校园学生见面的交流活动,积极引导青年临床教师加入学校青教会组织等交流,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多方面提高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等。
四、展望“互联网+医学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目
【关键词】妇科 临床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3-0081-02
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见习教学是实践教学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培养学生成长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临床见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既能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又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从事专业工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随着对医疗卫生人才临床操作能力要求的提高,单纯的讲授式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这种教学方法的不足,采取了多种方法对临床医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尝试,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工作还较为初步,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及方法,而且这些方法的应用亦有其局限性[2]。
1 PBL教学法
PBL医学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的诊治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勇于竞争的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可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和临床思维的建立[3]。但由于PBL教学方法取消了基础课学科的教学,改为以临床问题为引导进行基础理论学习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可能欠扎实[4],同时,我国实行PBL教学方法还存在着诸如师资不足、教学条件不足、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缺少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缺少经验等许多的不利因素,需要我们去面对和解决。
2 数字化工具教学法
通过在临床上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照片、各种检查及手术操作录像、光盘、X线片、CT片、核磁共振影像片等,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1],从而弥补妇产科这一特殊专业示教时难以找到实体病人配合的不足。缺点是数字化工具不能取代教师的讲解,采用数字化工具会使课堂输送信息量大,节奏快,学生大脑不仅不能完全接收这些信息,而且还可能受到这些信息的干扰。目前,对数字化及教学设施的建设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教师计算机水平不高,只是简单的进行媒体替换,且对教学内容把握不够,盲目使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教学等问题,这些均还待完善[5]。
3 计算机智能化模拟人及妇科模型教学法
计算机智能化模拟人及妇科模型以它完备的功能、人性化的使用方式、时间上的方便性、使用上的可调节性和可重复性、允许出错但对病人无任何风险[6]等优势为辅助临床教学提供了最大的帮助。通过计算机智能化模拟人,学生可以在模拟人身上的相应部位随意进行四部触诊、听胎心音的训练和接生。运用电脑模拟人见习,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对于难于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在电脑模拟人上训练。同时,学生之间可在计算机模拟人训练上相互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7],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激发实习生的学习热情和潜力,使他们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从而较快地掌握临床诊疗实践规律,还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全面提高了综合素质,有效减少了医疗事故和纠纷。但模拟人及模型毕竟不是真正病人,模拟体征在触诊、听诊的感觉与真正病人的表现仍有一定差异,操作调控过程也有失真情况[8]。
4 病案教学法
病案式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 在简要介绍理论知识后即推出具体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组织讨论,启发学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提出治疗意见的教学方法。在讨论时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强,能应用已有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教学气氛活跃[9]。病案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只有在教师积极、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其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5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带教老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讨论式教学法中,实习生不仅是单纯的客体,也是主体,是分析病史、发现病人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能研究如何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不再像以前被动的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10]。学生能自觉投入精力去巩固、应用已学习的知识,以寻求正确的答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增强了他们的临床工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3]。由于临床带教老师工作任务繁重,很少能腾出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式教学,因此,讨论式教学法一般多适用于课堂教学。
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人的创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医学生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和发展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临床上的大量经验和知识必须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和掌握。硬性的理论灌输或手把手的操作只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培养不出创新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开放的、灵活的教学形式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目前,临床带教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带教老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在妇科带教过程中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做到取长补短,使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简单、易懂[11],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使实习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有效地引导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思维方式[12]。
参考文献
[1] 廖淑梅,曾诚,王慧颖.妇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5):499-500.
[2] 冯晓玲,李莹.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8): 182-183.
[3] 刘穗玲.重视妇科病房临床见习各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6):54-57.
[4] William AF.An tmtipodeam evalu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nfing byclinicaleduectors[J].Nurse Educ today,1999,19(8):659-667.
[5] 邢兰瑛,蔡东阁,刘星. 数字化工具及妇科模型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108-109.
[6] 李剑.医学模拟教育将推动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革命[J].医学教育,2004,(1):13.
[7] 黄志,陈琼,程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继续医学教育的飞速发展[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18(3):154.
[8] 高瑞萍,葛秀君,张珍.模拟人及妇科模型在临床教学应用中的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13-14.
[9] 李青,孙桦,周礼明.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妇科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6:63-64.
[10] 周琼.讨论式教学法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8,6(1):75.
以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为指导,按人体的头、颈、胸、腹等8个部位,筛选学生自己动手解剖的结构,较好展示肌肉、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的位置、毗邻等层次和结构关系,经专人拍照后,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添加箭头。经过5年积累,我们共筛选出500余幅合格照片,平均每部位60余张用于标本考试系统的开发。随着授课时间增加,标本图片随时进行替换和更新,以保证试题系统的新颖性。以Authorware网络技术为构建平台,按人体的8大部位存放标本照片,考试时按照学生学号不同,软件随机选择20张标本照片(保证每个部位均有照片被选取),软件内置每题答题时间为40秒,每题分值为1分,超过时间自动转入下一题。理论和实验考试成绩均自动提交到教务处考试平台。
2局部解剖学实验课数字化考试的实施模式和评价
2.1评价式自学小测试的实施模式我们在实验课上采取评价式考核方式,按照教学大纲,即在颈部、腋窝、胸腔、结肠上区等重点章节,设计10次实验课自学测试。大致过程如下:上课开始的15分钟,利用学生手机或虚拟实验室的考试程序,开展本次实验课自学测试,每次测试满分为10分,共计100分,占期末成绩的10%。与传统的实验课理论小考相比,评价式自学小测试真正发挥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见表1。
2.2标本考试系统的实施模式每年级有20个班级(50人/班),每次标本考试的时候,同时开放3个大型计算机机房,每个机房同时容纳2个班级进行考试,每轮考试约需25分钟(含学生入场时间5分钟,考试20分钟),大约100分钟可以结束所有班级的考试。这种局部解剖学数字化标本考试与传统的尸体标本考试的比较见表2。
3局部解剖学信息化考试实施的优缺点
在尸体来源减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环境艰苦等条件下,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信息化时代下,标本考试仍然是衡量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与学的负担。针对局部解剖学面临的困境,我们改革了局部解剖学标本考试形式,采用信息化考试形式,很好地克服了局部解剖学面临的困境。
与传统的实验课理论小考相比,评价式自学小测试保证了考试公平、公正、公开,并减少考试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有效避免作弊情况的发生,真正发挥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虽然我们设计的标本考试是以照片为主要资料,但是使用学生亲自解剖的尸体结构进行拍照,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没有降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反而使学生参与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平时加强学习,更加爱惜珍贵的尸体资源。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医院教学档案;作用及建设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092
基金项目:南京医科大学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FZS-YB-201744)。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初衷是结合国内外医学的教育发展趋势,客观地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评估,积极发现医院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医院医学教育机制的改革,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打造完善的医院医学教育质量体系,让医院医学教育和国际实现接轨,有效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医院档案管理不止包含医院的各项工作,还包括有关活动信息的保存。需要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中,强化对于医院各项信息如教学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及科研活动的整理,以加强医院档案建设。
1医院教学档案的必要性
1.1可以为教学评估工作提供原始数据
医院的教学档案是对于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与教学档案的不同环节都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获得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提供真实的科学依据,让教学评估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医院教学档案中包含综合教学文件、教师业务、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学籍档案及教务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各项环节。医院教学档案包含了教学评估工作,如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进度表、考试考核等中所需的大部分资料,并且如实记录了医院教学工作的内容、方法及效果,可以有效衡量医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利于教学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可以为教学评估工作提供证明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需要对硬件设施和内涵建设以及教学优势和重点进行考核,通过大量的原始数据,如科技档案及教学档案等进行支撑。医院的教学档案通常源自教学实践,是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不同音像、文字及图表类信息所做的真实记录,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在开展教学评估时,需要有一定的档案材料,以证明教学评估的各项指标。而医院教学档案可以为教学评估工作提供证明材料,其完整性和真实性将直接影响评估结果。
此外,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借助对相关事件的记录和回溯,对文件和记录开展规范化管理,有效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通过对教学档案的分析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升教学水平[1]。
2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在医院教学档案建设工作中的作用
2.1医院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没有将教学档案归入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范畴:将医院档案管理分为人事档案管理、文书档案管理、财务档案管理及科技档案管理等四项内容。由于医院综合档案中没有教学档案的内容,使得教学原始资料被分散在医院的不同部门,在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室中出现了许多可以归档但是没有进行归档的原始资料。其次,临床教学人员缺乏明确的归档意识:在临床一线开展教学工作的人员都是临床医生,其本身有大量的医疗工作需要完成,导致在教学工作中疲于应对,没有足够的精力完善教学过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满足于教学任务,导致无法留下足够的教学原始资料,例如,在开展教学查房、教学小讲座等活动时,没有或很少留下原始记录和视频录像。最后,在整理教学档案时缺乏统一的标准:由于存在归档范围的缺失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收集及整理教学材料,难以满足现有的要求,部分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也有部分资料不具有连贯性[2]。
2.2促進医院完善教学档案管理机制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一种统一的医学教育质量评价方式。评估专家可以借助实地考察及查阅档案资料等形式,及时收集学校的各种信息档案,进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医院领导借助专业认证可以对教学的急迫性建立清晰的认识。通过教学档案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档案室的有关事宜。通过明确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确定归档范围和要求。在不同临床教研室中配备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将管理员的职责和工作考核机制进行明确,强化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结合教学管理、教学科研及教学实践中的各类资料,制定统一化的医院教学档案目录,并将其按照不同级别进行标准:将医院教学档案设置为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分别为专题档案、学籍档案、临床教学、师资档案等。
2.3推动医院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步伐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制度建设较为基础,通过对医院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强化,可以保障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教学管理部门、不同教研室档案管理人员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对各类教学制度进行完善,包括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制度、教学档案保存管理制度、教学档案借阅制度等[3]。
2.4将医院的教学档案资源进行拓展
在医学教育认证工作中,需要依据有关程序,结合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有医学专业的学校展开评估审核工作。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在参考国际教育标准的前提下,制定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规范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工作。在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的《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2020年之前结束对于高等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第一轮认证工作,打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医学专业认证制度。
开展临床专业认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可以对医院教学的综合实力进行客观评价,结合具体的专业认证要求,让医院教学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促进医院整体科研实力提升。在教学中所产生的资料不仅可以有效记录临床专业认证工作的进程,也可以为教学档案提供丰富的支撑材料。通过专业认证对教学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将从教研室中收集的大量材料进行整理,直观展现医院教学发展的进程[4]。
3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医院档案建设
3.1将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规范管理教学档案
3.1.1将建档的内容和原则进行规范
以明确的管理制度为依托,开展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教育部、医院和学校的制度要求,与医院自身特点相结合,针对专项工作确定存档的具体内容和原则。将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让教师严格遵循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并重的原则,将教学档案的时限和内容进行清晰界定。通过明确的奖惩措施,让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开展。例如,在上级领导下发文件后,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对文件进行审阅,确认无误后签字,将工作落实到个人,并且在文件上标注“由教学秘书存档”等字样;如果教师需要外出参与教学研讨、教学交流,在进行经费报销时,需要上交会议材料和学习体会等材料,在科教处将以上材料进行存档,便于日后审阅检查;需要授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在科教处将教案和教学所用的多媒体课件进行存档;针对获奖证书及学术团体任职聘书等证件,需要教师主动上交复印件,并在学校科教处进行存档[5]。
3.1.2责任细化
需要将教研室的教学主任和教学秘书的工作责任进行细分,同时负责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在落实专项工作时,需要有关教师积极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可以在结束任务后对从准备到结束阶段的所有工作程序进行整合梳理,将其中产生的文件、数据和评价分析材料等内容进行统一化整理。通过与教学秘书的信息核对,将资料按照类别进行统一的编码和归档。在职称考核和教师述职时,可以将教师任职表现、教学工作量统计情况和获奖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3.1.3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需要在教研室档案管理工作中结合有效的原则及方法,与档案的形成规律相结合,整理手中的材料并进行鉴别挑选。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对于教学过程的档案记录有明确的方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件,教学过程记录中包含有会议记录、奖惩记录、结果记录等内容。需要附属医院及学校等不同机构结合标准化的模式,转化原始资料,并通过分类、整理、归档等形式,将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结合具体的类别和立卷编号项目,将档案分类放置在不同的档案盒中,为档案盒中的文件进行编号,利用标签将文件进行编号排列,为不同的档案文件盒设置文件目录,按照文件的编号将档案资料进行排序。
3.2打造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
要关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斷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让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建立对于医学教学工作文件材料的整体了解,让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及编研等工作得以高效开展。要求管理人员可以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如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计算机技能等。通过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需要在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中培养职工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让职工细心记录日常教学和工作中的琐碎小事,从小事中发现值得记录的信息,随时收集,定期整理[6]。
3.3强化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
需要医院与现有的档案数字化管理网络机制相结合,强化医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将医院的档案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关注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以保障医学教育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档案资料,让医院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3.4完善教学档案资源
强化档案信息收集工作,让临床带教医师的风采得以通过临床带教和意识教学充分展现,体现医院教学的综合实力。借助信息储备实现对于教学档案资源的充实和完善,提升其实用性能。借助网络进行电子检索,将档案资料进行共享,并建立相关文档,便于医院及时了解用户使用情况。部分医院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缺乏专门的科教档案室,导致资料只能以盒装订再集中整理,缺乏规范性,容易被遗忘。因此,需要医院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科教楼和科研教学档案室,以确保档案收集整理过程中的规范性。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速了医学教育改革。应用先进的多媒体、流媒体及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 建立全新的心脏外科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健词】 现代教育技术 心脏外科 医学教育
【Abstract】Advances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enhance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ies including multimedia, stream media and network digitization Teaching platform are used to build a new educational mode of cardiac surgery and improv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observe, imagine, think and innovate.
【Key words】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ies cardiac surgery medical education
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 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它是实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
医学科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科学,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科学教育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以信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医学科学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实现了学习的多元化和主动化。在信息网络的支持下, 通过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传送和呈现文字、数据、声音、图片、动态图像等, 将那些抽象的、难懂的、微观的医学教学内容以视频和声频的形式表现出来, 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 增加想像力, 可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加速了医学科学教育的信息化发展, 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各个领域. 心脏外科学是现代临床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手术治疗方法。其包括心血管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因学、临床医学、手术治疗学等。建立心脏外科学现代化教育体系使医学生对心血管病学专业全面地了解, 不仅使医学生对心血管病学产生兴趣, 更让学生能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人类的认知是-个层层相连的网状结构,这个结构中有节点、链等。各节点之间通过链的作用而结成一个记忆网络。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结构从最初的知识节点出发,呈网状分在的知识链结构形成一种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这是一种以人类思维方法组织教学信息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尤其是理论教学部分,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与运用知识几个环节顺序连接的,形成的时间周期长,学生的记忆易于淡化,这是不利于阶梯式发展过程形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可以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例如在讲解“心脏瓣膜病”这一内容时, 针对心脏内部结构、血流方向、杂音的产生、杂音的听诊等方面具有抽象、复杂等特点, 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采用多媒体图片、二维或三维动画、视频、音频等的方法进行讲解,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整体功能, 其记忆效率也有所提高, 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同时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自主学习。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 采集课件素材的途径有描和数码拍照/用扫描仪扫描图谱、书籍、杂志或照片, 用数码相机对大体实物标本、病人的体征等进行拍照,通过互联网下载/通过搜索引擎如/雅虎/搜狐/网易、利用网站,政府网站、专业网站、主题网站及教学资源库从互联网资源库中寻找有用的资料、教学光盘、录像资料/可利用国内外已制作的精品多媒体教学, 或电教教程, 将以传统方式保存的一些教学资源如教学录像带转化为视频文件,现场实拍/在临床工作中, 利用数码相机、视频拍摄工具现场实拍手术场景、病人特殊体征的检查、辅助检查如心脏彩超检查、检查等, 作为宝贵的教学素材。
转贴于
二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流媒体是指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如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文件,流式传输将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文件经过特殊的压缩方式分成一个个压缩包, 由视频服务器向用户计算机连续、实时传送。应用流媒体技术需要掌握一定的音频、视频的处理技术, 如在课件制作时需截取一部分录音, 或在一个录音文件中想加人另一个录音的部分内容, 例如, 在讲解到“心脏杂音” 课程中二尖瓣狭窄隆隆样杂音时需要加人二尖瓣开瓣音, 利用相关的音频处理软件技术进行处理, 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 还可用软件等技术对制作课件中的录像或所选的影片进行处理, 截取所需部分,加人特殊效果, 将一段影片覆盖到另一个影片上, 在影片中加人背景音乐或声音, 加人文字标题。现代医学知识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需要通过大量的视频、音频来实现。流媒体技术为医学教学资源的传输创造了条件, 为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 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它是全新的教育模式, 现正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实践中。心血管病学的各项多媒体教学内容, 可通过网络上传到网上。学生可在网络环境中阅读电子讲义,观看相应的操作图片、视频、动画等。学生通过课程讨论板与老师进行课程内容的交流、互动, 可及时通过自测题的练习, 检验自己学到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跟踪、作业与试卷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学史上的革命性的进步, 医学教育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周淑娴,雷娟,张玉玲.现代教育技术在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2009;1:109-110.
[2]管定国,高国栋.浅论高等医学教育中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西北医学教育[J],2006;14(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