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问题的根源

生态问题的根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6 16:12: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问题的根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问题的根源

篇(1)

关键词:恩格斯;生态思想;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生态问题是当代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尽管在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环境问题还未凸现,生态危机尚未全面爆发,但恩格斯以其敏锐的眼光,前瞻性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注意到资本主义大生产和城市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等。而这些跟我们今天的环境问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研究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观点

恩格斯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运用辩证思维来阐释他的生态思想,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对财富的认识,对人类行为对环境的破坏的警告,以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等等。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强调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认为引起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出人类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认为,人类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坚决摒弃把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重视人与自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自然界是社会的基础,必须承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另一方面,自然界因为社会的存在而改变,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越来越表现出“人化自然”的特征。人类属于自然界,人类是自然之子,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恩格斯告诫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①人类在以自己的劳动改造自然界,使之不断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

(二)劳动实践的生态本质

恩格斯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环节,只有人的实践,才能产生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劳动,人类取得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的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所面对的自然界是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的每一步成功都意味着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利用。只有通过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才能推动人类实践活动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生态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恩格斯主张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到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去考察,强调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统一起来。恩格斯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尖锐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使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了“两极对立”的程度。

二、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一)不断反思,确立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利于当今人们不断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及行为,以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警惕自然界的“反人化”。人与自然除了存在物质关系,还存在精神关系,包括审美、文化等价值关系以及伦理关系。所以不能单纯从功利主义出发,人类除了利用和改造自然,还应对自然负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形成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即互利共生、协同进化。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人类属于自然界,而非自然界的主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不可能停止剥削,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解决环境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与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精神完全契合,强调了人类的延续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要求。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强音,只有始终不渝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够尽早实现生态文明。

(三)坚持生态治理国际化

如今的环境问题,早已超过一国一区的范围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难题,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要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共识,坚持生态治理的国际化。一方面,发达国家应率先垂范,勇于承担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放眼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成本被全世界所分担。发达国家将国内的重污染产业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同时,却不能兑现对发展中国家所做出的环保承诺。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看得高于狭隘的民族或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国家之间也要不断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成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加速器,但随着科技自身的发展,它也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手段。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9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2)

女性主义与生态女性主义

摘要: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越来越引起人类的注意,生态女性主义者试图从人类对待自然,与男性对待女性的态度上,说明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的根源。环境问题与女性问题的结合提示我们要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反对对女性与自然界的压迫,努力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

关键词:女性主义 第二性 自然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

作者简介:武文婷(1983- ) 女,山西长治人,安阳师范学院助教,从事英语语言与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一带一路”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双战略”协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契合性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协同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以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为例,阐明两者之间的共通性,既是以“双战略”协同实施为契机,推进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河北省通过自身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的现实需要。

两者生态追求与发展理念的契合性。“双战略”的协同实施,特别凸显绿色环保与科学发展,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追求与发展理念也是极为契合的。放眼河北省,传统的高能耗产业、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举步维艰,生态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更好地融入京津冀一体化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所以,河北省不管是从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还是从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从“一带一路”辐射外溢范围的战略地位考虑,都必须走绿色环保与科学发展之路。

两者实现方式与建设路径的共同性。不管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还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都立足于区域一体化,以点带面、以线带面,通过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辐射周边。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立足三省市的地缘优势,依托北京政治、文化、科技中心的地位和天津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的定位,协同带动河北省的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则从沿线国家与地区间的发展大局出发,构建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友谊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需要从生态“重灾区”入手,抓住重点与主流,精准治理,有的放矢,以重点生态问题的化解推动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

两者实施战略与目标取向的一致性。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地区、国家间的互信、交流、优势互补、共建共荣为重要依托。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主要专注国内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一带一路”战略则更为关注国际区域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一带一路”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协同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需要整个社会参与、上下互动、协同推进的治理工程,进而让丰富的社会治理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实现永续发展。

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类对于生态危机根源的追问和反思也没有停止过,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人们对生态危机根源的认识也由浅入深,从人口、经济、技术、制度等表层因素,延伸到自然观、哲学观、伦理观乃至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深处。由于对产生根源的侧重点不同,存在“反人类中心主义说”、“科技异化说”、“消费异化说”、“资本主义制度说”等不同观点。而立足于“双战略”协同实施的视角,我们应该从人自身的思想根源、社会治理路径、合作协同机制三个维度出发,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化解之道。

持续共生理念的淡薄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源。人、社会、自然是一种共存共生的依赖关系,人类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才能生存发展,因此必须依存于自然界,同时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界。但随着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能力的增强,人们更加注重从自然界索取的“工具性价值”,忽视自然的“共生性价值”,这必然导致人类对自然缺乏伦理关怀。“双鹇浴毙同实施的发展思路,意味着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从人们的思想根源入手,使广大民众逐渐提高自身生态素养,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开放治理路径的缺失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瓶颈。以“双战略”开放协同、多元合作的实施路径审视当前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不难发现,缺乏开放互助的治理路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明显的重要原因。现代国家治理日渐从等级科层制走向平面型的协调网络,由重视正式关系和政治体制的内部要素,转而兼顾以团结、利他主义、互惠和信任为核心特征的非正式社会网络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拓宽治理渠道,以往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制定和战略实施往往依靠政府的单一治理,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参与力量不能有效被调动起来,缺乏开放的治理路径。

合作协同机制的薄弱是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双战略”协同实施,特别凸显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共建。现代社会更多体现为一种双向沟通、多元互助、民主合作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与推进,也同样需要不同地区、甚至国家间的团结协作。河北省在以往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缺乏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协同共建,以至于出现跨地区的生态和环境污染,无法启动有效的联动联防机制,也使得生态环境改善意义上的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变得异常艰难。

“双战略”协同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是增强生态建设命运共同体意识,注重生态效益。生态问题不仅是一个省市、一个地区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面前,每个地区和国家都责无旁贷。“双战略”的协同实施,启示我们在注重经济效益和效率的同时,也要更加关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调,以科技为支撑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开发新能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生态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统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打好思想基础;社会建设方面,要大力提倡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倡绿色革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将科技研发和运用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二是以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创新治理方式。建立政府、社会和公民三层面的协同治理方式。首先,政府应当从总体上把控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脉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发展规划,并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着力破解突出问题。其次,充分发挥社会环保组织的先锋带头作用,加大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在广大群众中开展环保活动和宣传环保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地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融入到每个社会公民的日常生活。再次,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只有依靠亿万人民的身体力行、群策群力,才能持续不断推进,而不至于停留在美好的空想。所以,在生活方式上我们仍要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贡献一己之力。

三是构建区域协同防控与应对机制,推进多元共治。单一的地区治理或孤立的多点治理无法实现治理效益的最大化,而区域协同防控与应对机制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多,可有效弥补点线治理的局限性。在区域协同与应对防控机制中,生态治理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都会被兼顾到,各行为主体既相对独立地解决本地区的生态问题,又可以在协同合作的应对机制中沟通交流,密切配合,使生态治理力量得到最优整合,形成治理合力,推动治理实践,进而形成网络化和规模化的治理效益。这种由部分带动整体、循序渐进的治理方式使生态文明建设在现实社会中的推进找到了有效的渠道和路径。

(作者分别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院副教授;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

【注:本文是河北省2016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绿色科技视阈下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HB16ZZ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资本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异化

一、生态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危机--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者通过研究认为,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严重,生态环境对工业生产的制约作用也不明显。因此,马克思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生产领域,并指出只有生产领域中的危机趋势,才能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但是,随着科技革命和西方工业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由于经济危机而必然崩溃的预言并没有出现,当代资本主义通过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延缓了经济危机,但却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本·阿格尔在《西方概论》中提到,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已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经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认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就是生态危机。安德烈·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中也认为,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是生态危机。

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的每一个过程都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通常都是消极的。一方面进行生产的原材料来源于自然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自然界的开发和索取也就更加疯狂。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要强行排放到自然界。这样,就形成了形形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并直接制约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突出的问题。毫无疑问,这个世界的生态问题在今天看来可谓是比比皆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全球化石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0年代早期呈现明显的上升情形。其增长率明显大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于1990年代末所预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此外,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平均浓度正在逐步递增,每十年的增长率都有显著的变化。碳排放的迅速增加在一些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内尤为明显,比如,中国,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减少它自己的能源供应量。全球的生态系统都在衰退中,人为的全球变暖,至少导致了十种以上的环境恶果产生:地表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海洋环流、大气压力、降水量、森林火灾、植物与动物物种的改变、水土流失、高空大气温度改变,以及世界洋流温度的改变。[1]生态社会主义者高兹曾具体分析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三种主要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之间的关系。它们分别是,过度积累危机、再生产危机和生态危机,他认为过度积累危机来源于再生产危机,过度积累危机的解决取决于再生产危机,而再生产危机又是以消耗和破坏大量自然资源为前提的。因此,再生产危机又可追溯到生态危机。高兹在归纳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是典型的过度积累危机,这种危机被再生产危机所加剧,而说到底再生产危机最终根源于自然资源的匮乏。\"由此高兹得出结论:\"毫无疑问,生态因素在当今经济危机中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资本主义社会的所有危机都根源于生态危机,都被生态危机所激化。另一位生态社会主义者阿格尔也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用高生产、高消费延缓了经济危机,也延缓了资本主义的寿命。但是,经济危机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变为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和重要特征。

(二)生态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生态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直接导致了环境退化和生态危机。即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大卫·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主义》中指出,生态危机的原因不在于生产力和人的需求的增长,而在于资本主义获利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生态危机不只是一个纯粹控制自然的观念和运用科学技术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等危机的集中表现。

关于世界性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西方的绿色运动理论一般将其归于科学技术、工业化、人的自私品性以及传统观念等。而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现代环境问题的根源决不仅仅是人的观念落后,或工业主义造成的,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全球化扩张的必然结果。生态者还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逻辑是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生产,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对自然必然采取一种敌视的态度,把自然看成掠夺和获取利润的对象。在不断加强资本对人的剥削的同时,也加强了资本对自然的剥削。这种过度生产势必引起能源短缺、地球自然界的\"不断萎缩\",并最终导致生态危机。在生态者看来,资本主义生产还存在着一种\"成本外在化\"的趋势,也就是说资本家不可能牺牲企业利润去保护环境。资本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然想方设法地把一部分生产成本推向企业外部。资本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使这部分成本外在化,或者把它转嫁给社会,如把废气排入大气层,让废水流入江河湖泊或者是转移给后代,让后代去支付这笔费用。

因此资本主义对自然的剥夺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逻辑也必定要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商品消费量的最大化,这就导致了资本家操纵社会消费,制造永远都不可能满足每个人需要的虚假需求。极力宣扬以消费为荣,诱导人们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幸福程度标准,使人们把享受无休止的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从而造成了\"异化消费\"。这种\"异化消费\"又反过来刺激\"异化劳动\",这样就形成了从工业无限生产到\"异化消费\",从\"异化消费\"再到无限增长的恶性循环。在这一循环的过程中,自然资源被大量地浪费,污染物被大量地排放,最终超过了自然界所能负荷的程度,从而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引发生态危机。美国学者维克托·沃尔斯指出:\"当前全球严重的生态问题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节制的生产和无节制的消费造成的。\"[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和技术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有限资源实行生态帝国主义的掠夺,并将一些高消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把发展中国家当成垃圾场,从而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向生态社会主义过渡如何解决生态危机,资产阶级环保学者主张在资本主义现有制度的框架范围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某些改良,以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从而达到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而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带来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剥夺和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蕴含的生态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既然,导致生态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那么,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所有的生态马克思主者来说,生态社会主义既是他们的理想社会目标,同时又是最终解决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然而,所谓的社会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是生态社会主义。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模式的社会主义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区别,都存在着不顾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无条件推进工业化的倾向,同时政治上的集权主义和单纯计划经济的盲目性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同样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它既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目标,更无法超越当代资本主义的体制,承担起解决生态危机的重任。生态社会主义者构想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首先,生态社会主义是绿色的社会。它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生态现代化,使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矛盾得到历史性解决,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全新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是人类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实现同时又符合生态原则的绿色社会。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在政治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新型民主政体,在这种新型的民主中,基层民主最为重要。所谓基层民主,就是把国家主要权力交给基层组织,实行基层自治和权力分散化,通过民主自治、民主参与,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经济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人与自然都能承受的生态经济体系,社会生产即可满足人的需要,又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在文化上,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彻底摈弃了消费主义的价值观,摆脱了贪欲无限、消费无度的文化观念,建立兼顾人类长远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活范式。倡导一切生产和消费都要符合绿色社会的道德规范,鼓励人们从创造性劳动而非异化劳动中寻求快乐和满足,从而保证人自身的和谐发展。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将根据需要而不是利润分配资源。在这种根据需要分配资源的社会中,生产不再是建立在工资奴隶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自愿劳动的基础上,大多数人将希望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才能并能与别人相处。虽然很多环境问题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但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比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更为严重。依据以上这些基本的环境原则建立起来的生态社会主义,人们将不再体验到一种环境危机。

参考文献:

[1](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张桂权,刘荣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169.

[2]AndreGorz.EcologyasPolitics,Boston:SouthEndPress,1980·[3]陈学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96.

[4]俞吾今,陈学明.国外哲学流派新编(西方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5]王雨辰.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与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的核心论题[J].国外社会科学,2007(,2):2-7.

篇(5)

生态问题是工业文明发展留给现代人的一道尚未真正破解的历史性难题。当现代人高举着科技的大旗向自然界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身后留下的却是满目疮痍和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恶化的同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生态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正逐步演变为一场全人类的生存危机。对于身处“有限地球时代”的中国而言,探寻化解生态危机的方式和途径,真正解决生态问题更是一项关乎我国未来发展的时代任务。

一、自然技术的垄断加剧生态危机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是按照自然法则自然地演化和发展着的。但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自然发展的自在状态就开始被人类的干预所改变。人类是以破坏自然的原始平衡为代价脱离自然界取得其主体性地位的。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技术承担着重要角色。人类在实践中利用自然技术将自然界从自然物升华为符合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属人之物,而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早已超越了对自然进行简单的加工改造阶段,而是越来越多地创造出自然界不曾有过的新物质。当这些人工合成物越来越多地被填充进自然界当中后,自然界的原始平衡就被打破了。在技术的座架中,自然被纳入人的技术生产系统变成了巨大的资源库、能源库,自然的自然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没有了,成为一种非自然的存在。在自然由自然到非自然状态的转变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趋紧张。面对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自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对人类的践踏实施反抗,生态危机就成为自然攻击人类的武器。因此可以说正是自然技术的这种不断膨胀和泛滥,导致现代人的生态危机层出不穷。于是人类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将遭遇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在经历了渔猎文明时代人对自然怀揣着的敬畏之心到农业文明时代人对自然的模仿和有限伤害,再到工业文明阶段人对自然的肆无忌惮的征服和破坏,自然的古来神性正在自然技术面前逐步退却。

随着西方现代性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展,自然技术的威力就不可避免地覆盖了全世界各个后发现代性国家和地区,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正在使中国由一个科技落后国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强国。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响彻中国古老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的同时,一切物质的、精神的和生物的存在都在以可怕的速度被技术理性所主宰,变成可计算、可复制、可交换的存在。中国社会正在变成“一个致力于最大规模的物质生产和消费的,为整个机器的由计算机所控制的完全机械化的新社会”[1]。在这样的社会中,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成为人们的唯一梦想,为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和刺激消费,人们更加迷恋自然技术的力量,其结果就是人们在不断地被自然技术控制的过程中,一方面,自然成为人们征服的战场,导致生态危机、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另一方面,一切精神的、道德的、的价值和意义正在失去色彩,并最终被技术理性所取代。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演化历程被浓缩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付出的自然代价是惨重的。在追求以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为基础的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过密、物种灭绝等诸多生态恶果将我国的生态系统推到几近崩溃的边缘,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各类的经济行为都能把生态效益考虑进来,形成一种与生态平衡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循环经济形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一方面,要将生态系统可开发、可利用的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要将经济发展成果用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社会技术的落后催生生态问题

仅从自然技术的层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实际上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马克思唯物史观指出,“人和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也就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自然的、类的关系中,人同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2]。正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男女关系,人和自然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连接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在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之中。所以自然界和人类历史并不是对立的,因而也无法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但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更根本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所以,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构造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问题根源就在于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所以生态问题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不如说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扭曲与不和谐。面对自然技术的垄断及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为己任的社会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处于落后或不在场的状态。英国学者拉尔夫•达尔道夫曾经指出“现代的社会冲突是一种应得权利和供给、政治与经济、公民权利和经济增长的对抗。”[4]

这种对抗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协调和控制,必然导致国家、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不平衡化。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而言,这种风险尤为突出。自然科技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导致传统的生产、消费结构和关系的巨大变化,消费成为主导,以消费来推动生产的经济结构加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人和自然的关系危机频发。然而,我国目前尚在进行中的社会制度的转型和不断调整使我国还缺乏成熟、合理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从而无法实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的协调和控制,也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接踵而至。由此可见,正是社会技术没有根据自然技术开发和使用的方向及时调整社会关系,导致自然技术的滥用和社会问题的频发。1978年之后,中国社会体制的改革才被提上日程,其改革进程是谨慎而缓慢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创建和选择”的社会技术研究从那时才真正开始。相比于自然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技术明显呈现出滞后状态。于是就出现了不是通过社会技术对社会关系的及时调整来规避自然技术的垄断和滥用的后果的出现,而是在自然技术的垄断和滥用的后果在中国社会已经既成事实之后再手忙脚乱地寻求解决对策。事实上,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都是社会技术在和自然技术的制衡中处于落后状态,无法通过协调社会利益分配关系、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来理顺社会关系、平衡社会结构所造成的,由此才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和社会冲突。#p#分页标题#e#

三、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融合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基本途径

诚如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正是“技术变革与社会变革之间所产生的时间滞差”[5]导致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众多苦难。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言论放置在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境况中,会发现其同样具有合理性。自然技术的垄断与社会技术的落后是导致中国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紧张的技术根源,更是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高风险社会的主导因素。如何有效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有效解决生态问题,成为中国现代性发展中一道必须解决的难题。以调整人与社会关系为目标的社会技术的出场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正所谓人与自然的紧张对抗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解决生态问题,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只能从不断反思人类自身行为的合理性中寻找出路。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发展社会技术来抑制自然技术的滥用,实现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融合,共同促进生态问题的解决。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环境保护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环境问题的根源。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根源是什么?原因很多,如技术落后、地方保护主义、环保法制与体制不得力……但归根究底是发展观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在发展问题上,我们一直在思想上存有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片面”:一是片面认识“发展”。狭义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认为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出现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的诸多问题;二是片面对待“发展”。一些开发和建设活动不尊重客观规律,甚至违背自然准则,不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对自然界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造成难以弥补的环境后果;三是片面追求“发展”。在急功近利思想的推动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在制定重要的规划、开发计划时,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许多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末端,大大提高了防治成本;四是片面评价“发展”。政绩考核偏重经济增长、忽视全面发展,偏重短期效果、忽视长远利益,未能把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评价体系,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行为。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创造了GDP年均增长9.8%的奇迹,然而这种增长是以资源高速损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全国高利税企业,排在前面的全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现在世界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中国不能再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结构比发达国家要紧张得多,发达国家可以在人均8,000~10,000美元的时候改善环境,而我们却要在人均3,000美元时就面临生态的严重压力,我们那微薄的经济成果根本无法抵挡。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促进发展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他们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努力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既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也不利于人们保持良好舒畅的心情,不利于生产的进行。另外,污染治理和资源短缺不但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和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就难以奏效。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特点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要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农村以生态链为纽带统筹规划,建立循环型社会。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篇(7)

关键词:福斯特 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明建设

在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的认知结构中,始终把“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看作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福斯特认为,陷于这种二元争论对于解决人与自然业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并无裨益,因为人和自然存在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异常复杂的,无论秉持“控制自然”还是“崇拜自然”都会走向迷途,相反,只有摒弃产生其思想根源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才能科学认知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福斯特进一步指出,“人类中心主义”固然有其偏执,而从“生态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也不能把生态问题简单化为单纯的价值问题,因为,从一贯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这个问题不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对立的问题,而是一个两者共同进化的问题。仅仅关注生态价值的各种做法,在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讲,就像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唯灵论,都无益于理解这些复杂的关系。

透过对福斯特生态价值思想的分析,使我们明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

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环境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根本对立,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统一。按照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无论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人还是作为人作用和改造对象的自然存在,都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人正是在不断认识自然存在内在属性、规律性和改造自然存在的存在样态的过程中获得自身主体规定性的;同样,自然存在也因为被纳入人的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范围而获得客体规定性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中,要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现和确证系统思维的认知: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外在自然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在条件,人正是在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发展的;其二,随着人类自身及其本质力量的发展,面对自然外在客体,人的自我意识必然呈现膨胀的态势,这是导致自近代以来自然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其三,基于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人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存在价值,才能明确人自身的责任,从而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协调一致;其四,维护自然存在的生态价值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只有从政治体制、经济活动、学术研究多层面关注自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2、在全社会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从生态文明的理念看来,无论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人处理与周匝环境关系的目的还是过程,都是人对自然存在物的一种消费过程。然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扩大趋势必然构成一对现实的矛盾。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倡导一种理性的消费观念。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适度消费理念。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经济不仅依赖外在环境因素的物质支持,而且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若干代的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适度的消费理念,才能既有效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又在满足现代人基本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二是要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体系必定是一种绿色经济形态。只有在全社会逐步引导社会成员确立绿色消费理念,最大限度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才能既实现经济发展又创造清新、清洁和清爽的外部环境。

3、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法制意识。

生态文明的经济建设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作为保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只有健全以生态法制为主导的刚性约束机制,才能对现实生活中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效惩戒。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权责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按照福斯特的观点,从本质上看,公有性是生态环境的天然属性,任何个体或企业组织都不具有生态产权,即便是现代国家也不能占有地球而只能使用地球。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生态资源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与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必然处于断裂状态,生态资源的价值就无法实现,其结果必然导致极少数人在损害他人和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获得对生态资源的开发获益。二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仅仅依靠清晰的生态产权制度对于生态价值的实现是明显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现代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制是实现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有偿制度和财政手段,要求生态资源受益者在合法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对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人至少是为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三是建立生态责任追究制度。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要对诸如海洋溢油事故、核泄漏事故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严格的刑事责任追究,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只有当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上身为硬性的法制规范,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总之,借鉴福斯特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消费理念和生态法制意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就能在文化和文明层面移风易俗,实现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反过来不断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实体层面,就能促进我们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欣欣向荣,蓬勃发展。这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