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医药企业税收筹划

医药企业税收筹划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6 16:12: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医药企业税收筹划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医药企业税收筹划

篇(1)

一、医药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及特点

1.税收筹划的定义。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融资投资以及财务处理等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的筹划,以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优惠政策或可选择性的条款,进而实现企业节税利益的最大化。

2.税收筹划的特点。第一,合法性。从税收筹划的定义可以看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重点强调采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税负的降低是一种合理合法的行为。第二,筹划性。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这在客观上提供了对纳税行为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所以税收筹划表示事先的规划,具有计划性。第三,目的性。税收筹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降低税负,从而使企业得到最大节税利益,此行为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第四,风险性。税收筹划是一种预期行为所以在整个过程中肯定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果企业开展税收筹划活动后没有减轻税收负担,那么税收筹划是失败的。如果企业在减轻了税收负担的同时,税收风险却大幅的提升其税收筹划活动同样也是失败的。所以,减轻税收负担和实现税收零风险二者缺一不可。第五,综合性。我国是一个税收大国,税种繁多、税基计算复杂、税目相互关联。基于此原因,税收筹划还需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注重个别税种的税负降低,而忽略了其他税种,而是要着眼于整体税负的轻重匹配。第六,专业性。税收筹划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单由公司的一般财务人员或者一般税务人员来执行是不太可能的。随着各国税制以及社会经济的日趋复杂,仅靠纳税人自身进行税收筹划一般是力不从心的。能够进行税收筹划的财务人员不但要了解会计制度和相关法律,还要时刻关注税务相关政策的变更,并且熟练解读相关政策。因此,专业的税收税收咨询及税收筹划业务应运而生,税收筹划也日益明显的专业化。

(二)医药企业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1.税收扣除技术方法。税收扣除技术就是通过实现税前扣除额以及冲抵额的最大化,确保在同等收入额前的前提下,降低医药企业的计税基础,进而实现医药企业应纳税额的降低。例如,医药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以及学术推广会议费,只要取得了合理的会议费发票及匹配的学术会议合同,那么相关的会议费就能进行合理的税前扣除。

2.税率的合理使用来降低税额。税率是医药企业税额计算的尺度,税率反映了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主体税额的征收比例,税率是税赋的衡量标准。我国现行税率多种多样,医药企业要充分根据兼营业务的不同使用税率,不能混淆业务性质。例如,属于医药咨询服务的业务适用于6%的增值税低税率,而属于医药产品的销售使用17%的增值税税率。因此,在税收筹划中要根据不同的业务内容对税率进行充分的考虑来实现纳税额度的降低。

3.递延纳税的技术方法。递延纳税顾名思义就是依靠延期缴纳税款来实现医药企业的节税,采用递延纳税并不能够降低医药企业的纳税额,但是可以实现纳税时间的合理推迟就是相当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了医药企业的资金周转,从而增加了企业的价值收益的最大化。

4.税收优惠政策的技术方法。税收优惠政策的使用是税收筹划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节税方法。医药企业要充分利用国家在各个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医药企业的纳税总额。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的关键,是医药企业的税收筹划管理部门必须全面地了解医药行业在税务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及使用条件,并且采取各种措施充分的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三)医药企业税收筹划的重要性

1.有利于企业的稳步发展,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指引。税收筹划对医药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是可以减少纳税支出,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二是可以使企业提前做好预算,因为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前行为,可以使企业提前了解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并做好有关的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投资方向,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2.有利于促进国家税收法规及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的税收法律一方面规范着税收筹划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引导着税收筹划朝健康的方向发展。税收筹划既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纳税意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有利于税务事业的发展。同时,在不断的实践中还可以使国家的税收法律政策得以不断地完善,最终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我国医药企业税收筹划的现状

(一)不能树立正确的税收筹划观念

由于税收筹划在我国起步较晚,税务机关依法治税的水平和社会纳税的意识尚有距离,导致征纳双方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了解不够。纳税人在实际进行税收筹划时,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甚至把税收筹划看做避税,以至与偷税混为一谈,使人们在税收筹划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税收筹划的实践是以税法为准绳的基础上的一种合理合情合法的行为,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正当手段,而偷漏税是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不合法的手段,以逃脱纳税义务的行为。可见,税收筹划与偷税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合法。所以,坚决不能以偷漏税等违法行为曲解税收筹划。

(二)缺乏筹划成本观念,仅考虑税负最轻因素

税收筹划的目的在于优化税负,获取收益。事实上企业的经济活动是一个连续且复杂的过程,税收筹划给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也需要企业为之付出相关的成本和费用,甚至在整个税收筹划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远远大于规避的节税费用。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机会成本,往往由于税收筹划的方法选择不当,或者税收优惠政策解读不透彻而失去了其他方面的战略规划调整,也会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进而付出了更大的机会成本。因此,企业不应该将税负最小化作为税收筹划的唯一目标,而应该将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相对照起来,与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有机结合。

(三)缺乏风险意识,税收筹划价值效应不能有效发挥

税收筹划主要是为了给企业减少税收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企业应该意识到由于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企业过分重视和依赖税收筹划,反而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全面的发展。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为了减少税收负担,盲目地追求税收筹划减少税负的结果,就容易忽略更有前途的发展机会和发展项目。那么,这样的税收筹划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说明税收筹划也是失败的,使企业得不偿失。

(四)偏重强调税务机关的权力,忽略了企业应有的权利

在我国税法中明确了企业纳税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大部分强调的都是企业的纳税义务,很少提及企业相关纳税权利,尤其是税收筹划的权利。加之企业对于日益更新的税收政策了解不够,不懂得事先进行税收筹划,不能正确运用自己的纳税权利,使得税收筹划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应用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内税收法律的变化速度非常的惊人。各种的税收条款在短短的几年间不断地更新,一个税种、一个地区都可以在一年中颁布多种解释的文件。企业财税人员只要稍微不注意相关制度,就会出现理解的偏差。企业纳税人就很难全面地掌握更新的税法内涵,对税收筹划的应用就难以扩展,使税收筹划难以做到有的放矢。税收筹划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高智力型的财务管理活动,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业务,需要事先进行规划和安排,经济活动一旦发生后,就无法事后补救。因此,税收筹划人员应当是一种高智能型的复合型人才,需要熟知税法、财务、金融、法律等多种学科,还要结合企业所在行业、所在地区的自身特点,熟知企业筹资投资经营等活动。所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发现税收筹划人才目前在我国真的是凤毛麟角。

三、提高医药企业税收筹划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含义,使税收筹划与税收政策导向相一致

医药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面临着复杂的形势,科学的企业税收筹划,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升企业自身的水平。在确保企业税收筹划能够完全服从于医药行业战略发展需要的同时,建立完善有效的医药企业纳税筹划体系,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对整个税收筹划过程中的因素环境目标技术方法,进行制定与评价。精确把握税法政策,综合考虑国家政策、税法的变动趋势,以及各种优惠政策。尤其是对于各种免税政策以及税收临界点的合理运用,以提高医药企业经济决策的水平,税收筹划的科学性,确保了税收筹划方案的最佳。

(二)合理规避税收筹划的风险,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在实践税收筹划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税收筹划的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税收管理实施机制。税收筹划是在一定的政策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发生作用的。所以,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和涉税事务中,企业财税管理人员要始终保持着对筹划风险的警惕性。从税收筹划的时效性看,仅仅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是不够的,企业的相关财税人员还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的网络设备,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建立一套科学快捷的税收筹划管理系统,对企业涉税的各个方面的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合理规避。

(三)根据医药企业税收筹划的特点,完善医药企业的事前税收筹划评估

企业在进行重大的决策之前,通过完善解读税法,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变化,进行税收筹划。医药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建立税收筹划评估制度以及成立税收筹划评估小组。税收筹划评估小组的成员可以根据税务专家拟定的税收筹划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等,并且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和战略要求随时调整税收筹划的方案,分别采取相适应的措施进行税收筹划的管理,保持税收筹划方案适度的灵活性。例如,在企业筹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充分考虑资金成本与收益的匹配进行税收筹划。在医药企业的投资阶段,可以充分利用投资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等税收优惠政策,来为自己谋取福利。只有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来规划的合法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才能以最大程度实现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

(四)充分运用税收筹划的各种方法和技巧的空间

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根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战略需要,正确处理和运用税收法律法规和国家会计准则提供的筹划空间,根据税收筹划技术所依据的原理,采用的多种税收筹划方法和手段。随着国家税制的逐渐完善,单纯的税收筹划方法变得越来越困难,只有灵活运用节税、避税、递延、转嫁等多种手段来扩大税收筹划的空间,只有复合式的税收筹划方案,才会最大程度降低税收筹划的成本和合理规避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从而谋求企业收益最大化。

(五)强化培训高素质的税收筹划专业人员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筹划人员队伍,来完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方面的工作。当然就目前我国税收筹划的现状,企业也可以委托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企业来进行税收的评估,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增加各种培训机会。企业可以邀请中介机构有经验的税收筹划人员以及税务机关的专职税务人员为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的税收筹划培训,使财务人员对于一些筹划方面的新知识,能够尽快掌握。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还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寻求技术支持,加强财务法规与税务法规的学习,避免走入税法解读的各种误区。

四、结束语

篇(2)

摘要:本文从医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其成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医药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的管控策略。

关键词:医药企业 并购 财务风险 管控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M&A)包括兼并和收购两层含义、两种方式,通常将兼并和收购合在一起使用,即指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宏观经济政策向“调结构”转变,结构调整、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旋律。并购是企业快速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每一次产业结构升级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并购已然成为目前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国医药行业并购活动同样活跃。据WIND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医药行业内排除跨境并购单笔1亿元以上的并购重组案总额已达到673 亿元,并购数达到99起,交易额同比增长53%。对于医药行业的并购活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然而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成功率还未达到30%,医药行业的并购大部分还是失败的。所以加强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研究,深入探讨其财务风险的防控,对于我国医药行业兼并整合和促进产业调整升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医药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成因

(一)并购定价风险。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并购定价主要涉及并购价值评估和交易价格谈判两个环节。其中,并购价值评估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和并购产生的价值增量,是产生并购定价风险的主要原因。从并购价值评估的风险来源来看,主要有信息不对称风险、估值风险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仍存在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不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等问题,要想真实、完整地获得被并购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财务与非财务的各种信息较为困难。而且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出具材料的公信力也存疑,甚至有粉饰编造的情况。在所获得信息的真实性、可用性较差时,并购方容易对其财务报告问题、资产质量、负债状况、抵押担保等情况估计不足,对其业务竞争力、盈利能力、成长性和持续性做出误判,使得估值出现偏差。

估值方法不当是导致并购定价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企业价值估值的理论与方法还不够完善,一些估值方法在实务运用中操作性不强,存在诸多局限。在实务中,评估过程往往需要大量主观判断,人为来加以调整,可靠性存疑。

(二)融资支付风险。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并购资金保证和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对于并购方来说,实施企业并购行动往往会消耗大量资金,而并购后的日常运营和后续发展也需要强大的资金后盾,融资要谋划在先。企业并购融资按来源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是依靠留存收益筹集并购资金。内部融资速度快、成本低,但大量使用留存收益会影响企业现金流和周转资金规模,可能带来现金短缺风险;外部融资包括股票、债券、并购贷款等。同时外部融资的成本和规模,还受法律法规、融资环境、融资渠道资源和自身资本结构的影响。

目前企业并购有股票支付、现金支付、混合支付三种常见的支付方式。现金支付是并购中最简单的支付方式,能够快速完成并购交易,但是现金支付会给企业形成现时资金负担和资金流动性风险;股票支付则是通过发行新股用于支付并购对价,它能够减轻资金负担,筹划得当也可享受税收优惠,但企业原股东股权会被稀释,加之增发募资程序繁杂、周期长、成本高,容易丧失并购机会;而混合支付是前面两种方式的结合,各种支付工具可相互补充,但其操作复杂,也会增加并购后整合的难度。企业在并购中选择支付方式不当,比如现金支付过多、支付结构不合理,都会产生支付风险,影响并购活动。

(三)财务整合风险。我国当前医药企业并购多数属于同业间横向并购,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进入新市场领域。虽然市场环境、客户群体、经营模式、工艺技术都有许多方面相似,但企业之间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团队仍会有显著差异,容易产生并购整合风险,所以不可轻视。

(四)医药企业并购应关注的其他问题。医药企业行业监管严格、技术壁垒高、产品周期长,往往对医药企业的投资并购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更具有挑战性。风险事项通常不是孤立的,往往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所以在应对并购财务风险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前后环节、不同层次综合分析,要特别关注所处行业的高风险领域。在医药行业中,主要包括许可及经营资质、知识产权、药品质量、安全环保4个方面。(1)许可及经营资质。在我国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业监管非严格,生产经营企业必须在获得许可、认证和相应经营资质,方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所以在医药企业并购中,对目标企业进行许可和经营资质核查是必要程序。(2)知识产权。对于医药企业来说,知识产权问题极其重要。目标企业所拥有的药品专利、工艺技术(药品批文)、研发成果、品牌商标往往决定了其竞争力、创新性、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并购中应对目标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充分调查,以确认其所持有的知识产权权利,是否存在侵害知识产权情形和其他风险,关注药品技术(许可批文)转让限制、专利或技术的来源及其保护期,并对其价值作合理判断。(3)药品质量。(4)安全环保。投资医药企业,安全环保风险也是必须谨慎对待的风险之一。药品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但随着医药行业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企业环保费用支出和环保治理工作难度持续加大,若医药企业在安全环保方面投入不足,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或环保污染事件,势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二、医药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管控策略

(一)并购行动要符合战略和价值导向。医药企业在并购中必须克服一味追求规模,盲目“做大”的面子倾向。企业在选择并购扩张时,要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导向,也要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对于不符合战略方向和主业要求的并购项目不投;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并购项目不投;对于投资回报率低的并购项目不投;对于风险不可控的并购项目不投。避免因并购投资战略方向不清,并购动机盲目,致使并购行动失败,而产生各种财务风险。

(二)全面深入了解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双方确定并购意向后,企业应展开尽职调查工作,全面了解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收集真实、完整的信息是保证并购估值可靠的重要前提,并购方可以委托具备较强执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实施,并选派丰富工作经验和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人员参与调查。调查时,除了收集各种资料外,也要注意分析其管理团队、业务模式、盈利模式、业务协同性和发展可持续性,同时针对医药行业特有的一些经营要素、竞争资源、风险领域要重点突出的排查,以形成对目标企业客观、立体的全面认识,减少误判。

(三)基于并购价值和收益作定价决策。企业并购价值包括目标企业的价值,也包括因并购产生协同效应而产生的价值增量。企业并购定价决策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要并购净收益大于0,这样并购才是可行的。目标企业的价值与并购产生的价值增量之和就是并购价值。并购产生的价值增量与并购交易费用之差就是并购溢价区间,即并购双方的谈判区间,最终成交价应落在此区域。

(四)以增加股东价值为目标进行稳健融资。企业并购中,管控融资环节财务风险主要是处理好并购资金对资本结构影响的问题。融资风险管控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下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股东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要准确测算融资需求量;二要拓展并购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能力;三要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和期限搭配,划定债务融资极限,防范偿债风险;四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融资方案,并通过EBIT-EPS(或ROE)无差别分析,比较不同融资方式对EPS影响大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最低、股东价值最高的方案进行融资。

(五)通过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兑付对价。并购对价支付是并购中的关键环节,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双方的财务影响明显不同。选择恰当的支付方式也可能较大程度降低企业并购成本和支付风险。并购企业一方面要与目标企业确定合理的资金支付时间和数量。另一方面要综合考虑资本结构、税收筹划、资金压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资金支付组织,保证并购活动顺利进行。

同时,由于医药行业政府管制严格、关系营销盛行,目标企业原股东公共关系网络、技术技能对并购后的稳定经营非常重要,包括出于限制原股东从事竞争行业的考虑,往往需要其继续服务一定年限。为锁定目标企业核心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并购采用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兑付部分对价,是一项次优选择。盈利能力支付计划,即并购交易的最终价格部分取决于目标企业在所有权转让后的经营业绩,是一种弹性较大的支付方法。

(六)实施整合计划,促进财务融合。并购后整合是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协同的关键。并购企业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系统地实施整合,包括实施经营战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各板块的整合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各项整合工作协同推进,才不会使财务整合孤掌难鸣。财务要“刚柔并济”实施整合,促进财务管理目标、机构人员、制度流程、会计核算、资金资产和业绩考核的融合。

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充分考虑并购失败的可能性,并制定财务应对策略和其他退出安排,及时止损。并购后,一旦并购预期出现重大偏离,并购协同效应不能实现,并对并购后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时,企业应采取果断措施,实施包括出售资产、撤资转让在内的退出办法,防止财务风险扩散,影响并购方自身的经营安全。

参考文献:

1.余浩翔.上市医药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及其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