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经济纠纷案件

企业经济纠纷案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6 16:12: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经济纠纷案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经济纠纷案件

篇(1)

一、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合同签署问题。首先,合同主体职责了解不全面,也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签署合同过程中,签署资质不充分,委托人没有提供证明,甚至存有一方当事人不具有签署合同的资格。包括合同范本缺乏规范。一部分企业没有给予合同高度重视,促使在签署合同过程中,存在内容掌握不完整、文字编辑不标准、条文不全面等问题。双方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合同文本内没有充分呈现,促使执行条文中出现模糊的情况。甚至在签署合同时,存在一部分内容被遗忘的状况,在这类环境下签署合同,可能造成合同中出现一些纰漏或是瑕疵,引起纠纷案件。2.合同管理问题。首先,没有意识到合同管理的实际意义。目前,我国一部分电力企业没有给予合同管理工作充分关注,法制观念较为欠缺,这给合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产生了直接影响,没法将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项,影响合同管理价值的充分发挥。甚至一部分企业核心理念不强,普遍认为主要签署合同就可以,促使合同签署过度片面化,不可以在企业生产制造、推广等阶段中充分发挥相应的作用。其次,合同生效流程管理不认真细致。一部分电力企业存有和另一方当事人签署合同以后,对当事人资质、信誉度等状况了解不全面,导致企业签署合同出现失效情况,给企业造成比较严重的财产损失。再其次,合同签署过度流于形式。目前,我国在一部分合同签署过程中,就算设置了标准的合同签署步骤,可是签署合同时,内容设置不科学,在文本表述及其内容审核上不标准,甚至存有签订步骤不认真细致,签署掌握不深入等,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动或是终止合同状况,进而引起合同纠纷案。3.合同保管问题。首先,合同档案保管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目前,从业档案保管工作的有关工作人员,把握的专业知识不全面,专业人才较少,不能对档案资料信息内容多方面剖析和发掘。其次,没有对档案资料进行创新管理,实际呈现在档号、安全标题设置不合理,案件材料卷内目标缺失等。再其次,档案资料信息内容不完整。电力企业在签署及其履行合同职责时,对于一部分关键档案资料信息内容没有及时收集和融合,促使合同内容大量遗失。

二、规范电力企业内部合同管理工作的建议

1.确立合同签订关键点。电力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对另一方当事人具体情况及其资历信息进行深层次审查,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对合同内容及规定有一定的了解的状况下才可以签署合同。在合同格式层面,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文件格式,确保签署合同内容标准、具体,相应内容精确清楚。此外,应当对合同价格、做好本职工作、合同期限等关键内容进行确立,避免合同不合理合法或是不具有法律认可等情况发生。严格依照担保法有关规范和规定签署合同,确立双方职责和责任,防止受骗上当,确保电力企业自身效益。因此,在合同签订前,应当做好调研工作,也就是资信调查和职能调查。对于合同中各类内容,双方必须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如当事人是不是具备法人资格或是运营资质,双方合同职责执行状况等。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有关规范开展。签订双方必须对合同内容和权利与义务有一定的了解,假如存有毁约状况,必须面临的惩罚,避免产生虚报合同的状况,或是签订合同不具有法律效益,严格依照合同内容执行相匹配职责,让签订双方总体目标能够如期完成。在电力行业本身经济收益达到的状况下,适度妥协,让另一方权益能够获得确保。仅有企业法人代表具备资格签订对外开放合同,假如授权委托人在签订合同过程中,需要提供法人代表委托证实。此外,任何人在任何状况下签订的合同,都不具有相匹配的法律认可。总之,在合同签订阶段,主要做到:第一,合同签订前,应进行经济收益论述,并与合同统一进行档案保管;第二,创建合同签订前的审查规章制度;第三,完善合同签订要素,确立合同履行时间;第四,完善合同签订审核手续,明确合同的审核主体及各行为主体相对应的审核义务,在签署审核表中应根据本单位审批内容和工作职责,进行签署建议。如图所示。2.合同实行跟踪。合同的实行需要在有关部门进行运转,任何一个阶段的忽略会导致合同实行的误差。首先,部管单位创建合同管理账表,按时编写合同实行形式,避免合同的疏忽管理,书面情况报告在合同实行结束时,和合同正本留档备存;然后,合同主管机构创建合同实行运转跟踪账表,并依据合同实行进展与合同规定及时进行跟踪管理方法,监管单位对合同实行跟踪,避免合同实行管理时的出现疏忽。3.合同保管阶段。首先,电力企业必须给予合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并确保合同管理的合理化和规范化,让企业全部员工都能了解到合同管理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参加到合同管理工作上,推动电力企业合同管理水准提升。融合当今电力企业合同管理情况,科学搭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并制订标准的和融通管理方法规范,让每一个工作人员确立自身岗位职责,将合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在合同管理步骤编程上,保证标准有效,提升合同实行管理方法,让电力企业合同管理水准获得全面提高。然后,应当加强合同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培训,全面提高管理者专业素养和水准。让其对现代化管理机制和技术有一定的掌握,并将其应用到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上,真正将合同管理工作执行具体到位,正确引导合同管理总体目标如期完成。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在经过专业培训之后,其技术专业水准可能获得全面提高,在给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的同时,推动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最终,对合同签署过程进行风险防控,确立双方当事人岗位职责和责任,高度重视企业律师顾问培训,进而最大程度避免多余合同纠纷问题发生。电力企业能够把合同管理规定落实到各个阶段中,完成合同标准化管理。假如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有毁约状况,企业应当立即采用有关防范措施进行解决,在确保企业本身权益不受损害的状况下,明确提出一定赔偿规定,将给企业的损害降至最少。4.合同纠纷解决。创建合同纠纷解决方案或管理条例,有专业的部门、专业的团队进行追踪处理,有规范的解决方案、审核规章制度;在有经济责任的状况下,应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解决;针对纠纷案件解决情况,应及时更新至合同管理表中,方便日后查找;最后,严格依照档案保管方法,进行存档至相对应的合同档案资料中,并进行标识予以轻松识别。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 企业诚信 缺失 危害

企业是创造财富的主体,企业诚信是社会诚信的重要方面。然而当前企业诚信问题最突出,企业诚信危机的负面效果象毒瘤一样扩散到社会各个角落,影响了人们生活,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21世纪中国小康社会品质。为此,企业诚信问题已经引起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0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原福建省长说:“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重要特征,也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吴邦国指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信用经济,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企业信用问题。因此研究企业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危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企业诚信的缺失问题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与自己相关的其他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交往活动中诚实,遵守承诺,获得其他行为主体信任的范畴。企业诚信不仅在于对企业自身的行为的追求,更要追求这种诚实行为产生的反馈心理,从反馈心理而产生的作用、影响。企业诚信应包含:“企业道德诚信”、企业契约诚信 、心理角度的诚信――信任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问题,既从行为层面表现出来又从反馈层面表现出来。

1.企业行为层面的不诚信,主要体现为企业道德诚信危机,企业契约诚信危机等企业主观型失信

(1)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规信用关系看,一些企业大肆进行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行为,以及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应付政府部门检查。

(2)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资金信用关系看,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5万亿元的信贷资产中,至少有30%即1.5万亿元成为不良资产,就算其中30%是坏账而肯定不能回收,也达4500亿元,远远超过国有商业银行2500亿元资本金的数额。国有银行最大的债务人是国有、集体企业,但他们两者之间的信用关系恶化现象却令人担忧。据统计,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1996年高达84%,其中贷款负债率70%,有6%的企业贷款负债率甚至超过100%。很多企业在向银行借款时就没有考虑怎样还贷,有的甚至就根本没有打算归还,使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受到严重威胁,造成了很大的信贷风险。

(3)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关系看,商业信用也有恶化的趋势。商业信用是一种既利于销货方扩大销售规模,又利于缓解购货方资金不足矛盾的企业间直接信用方式,但在国内却出现商业信用关系恶化现象。在国内,企业间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互相拖欠以至于企业之间形成“三角债”、“多角债”的债务链,这个链条越拉越长,往往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环节出问题,会影响一大片。同时,企业间债权债务总额超常增长,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4)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信誉关系看,企业信誉大大降低。假冒伪劣、虚假广告、欺诈行为等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我国经济生活中最为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就是防不胜防的制假售假。制假售假的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危害之深,已经达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企业的假冒伪劣商品,是现阶段比较普遍,消费者反映最为强烈的一种企业缺乏诚信的行为。如同民谣所言:“除了飞机大炮,什么都敢假冒。”就连医院治病的药品,救人性命的血浆,都有人敢造假。至于食品、烟酒、保健品,美容化妆品,其假冒伪劣更是数不胜数。像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坑害农民的恶劣行为几乎年年都有。仅假产品一项造成的经济损失一年就已达到2000亿元。另外,劣质服务也使企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5)企业与员工、经营者之间的行政诚信关系缺乏。最突出的矛盾体现是企业拖欠工资,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资。2003年在重庆“熊德明事件” 中就拖欠民工工资问题责成有关政府妥善解决。2004年连续三封信向鸡西政府关注拖欠工资问题。而今天因拖欠工资而上演跳楼秀的不绝于耳,如此等等。另一方面,一些企业随意降低提成工资、低于最低工资、不给法定假日特殊工资和加班工资等成为企业缺失诚信的新问题。而《新合同法》后像华为等撕毁用工合同使工龄归零更成为诚信缺失的新痛。

(6)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融资诚信缺乏。企业弄虚作假,勾结不法财务公司、审计公司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和消费者。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身上。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的总体诚信水平令人堪忧。由于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要说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就是接受小股东的监督也十分有限。更为严重的是,制造虚假利润,骗取上市资格,串通庄家做市,已经是上市公司心照不宣的“秘密”。更有甚者,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手中的权力与法制的漏洞,疯狂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货物,最后导致上市公司亏损,甚至摘牌。

(7)企业对公共环境缺乏道德诚信。一些企业破坏社会环境,随意排放三废,砍伐树木,圈占土地,污染环境,违背了企业必须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长期发展原则。

(8)企业在国际交往关系上,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侵权、盗版行为猖獗。我国中小企业由于法律意识薄弱,往往由模仿产品导致专利侵权、商标侵权,这也是不诚信的体现。这一点是我们很多企业还不曾意识的,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对关贸组织承诺,国际通行的规则,是国际交往中的诚信内容。

2.反馈层面表现出的诚信缺失,主要体现就是信任危机

各行为主体对企业的不信任、不信任判断占了多数,包括企业对企业的不信任,体现在:

(1)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常本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应对来自各方面的行政管理,而政府却被比喻成了猫,成了婆婆,成了乱吃唐僧肉的群魔,企业与政府处在彼此互不信任的两端。为了应对来自各方面的行政管理,而不是市场导向的管理,企业为此加大了经营管理费用。

(2)企业与企业之间,彼此相互怀疑信用,不信任。体现在倒退回大宗现货交易,票据使用的增长停滞,甚至萎缩等方面。目前规范化的商业信用在我国的使用十分有限,如商业票据中主要的信用工具商业汇票,只在煤、电、冶金、铁道、化工等五大行业和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才有使用。据粗略计算,1995年我国的商业票据结算量约相当于企业存款余额的11倍,而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商业票据年结算量就已经是企业活期存款余额的3300倍。

(3)消费者对企业不信任的表现是丧失信心,不敢花钱,不敢购买,不敢消费。客户对企业的不信任表现在取消合作或以最保险但成本最高的方式合作。企业(包括银行)对提供消费借贷的不信任主要体现在: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流行于西方的既有利厂商促销又能缓解消费者资金不足矛盾的消费信用,直到今天还不能在中国广泛推广,以致出现一方是大量商品待售,而另一方却因资金力量限制无法消费的怪现象。

(4)员工与企业之间缺乏信任,最突出的表现是打工者对企业行为的反馈。我国的打工族队伍是非常庞大的,从总体上看,供给大于需求。但今年福建省泉州市却面临着有活找不到人干的窘境,甚至有的打工者没出门时一听说是去“泉州”,便“宁愿蹲在家里闲着”也不愿去,以至泉州出现了“20万工无人打”;同样珠江三角洲出现“集体人荒”的怪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头痛的是员工队伍的不稳定,培养出的熟手、骨干常常违约跳槽。从而不敢从长远考虑员工的培养。

企业诚信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而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企业诚信缺失现象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

二、企业诚信问题的危害性

1.从微观上看,企业诚信缺失影响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

企业缺乏诚信对自身的影响,主要通过企业对自己的影响和反馈方对企业的影响来进行。具体体现在:

(1)企业诚信缺乏将会损失由合作带来的收益。企业的经营是合作的“游戏”,合作必须依赖多方遵守共同认可的契约或规则才能协调各方,各司其职,完成单方无法完成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收益。比如企业零库存管理可以减少大量储存费用,但要求供货方按时按量按质提供零部件,而采购方能及时支付货款使供货方及时采购原料进行生产,如有一方不遵守合同,那么零库存就无法实现,双方都不能从零库存的经营方式中获得利益。

(2)企业诚信的缺失会使合作者产生防范,从而导致自身交易费用的提高,如要求缺信企业提供担保、抵押、保证金、或第三方证明,如交易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的交易状态,严重时还会导致交易链的中断,导致经济的衰退。

(3)企业失信所得利益,刺激企业对不正当经营方式的依赖,会使企业放弃对核心竞争力的追求,最终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4)需求方面,失信行为引发消费者或客户丧失信心,以不购买用脚投票的方式、或者寻找替代品,或以相互转告进行声誉影响等方式报复,致企业市场萎缩、企业经济运转停滞。

(5)企业诚信缺乏会导致企业员工、经营者凝聚力消减,维护企业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从而使得作为企业最有活力的因素,即人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甚至会引发如破坏设备等极端措施,从而给企业造成严重后果。

2.从宏观上讲,企业诚信缺失会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1)企业的失信会像瘟疫一样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从而给整个行业甚至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讲诚信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必然行为,然而,只要出现不讲诚信的企业,常常会波及一个行业或地区,甚至会波及两国贸易。比如一些私营企业失信,会造成私营企业贷款难的局面。一段时期中国大量假货进入俄罗斯使我国的商品信誉大受影响,两国贸易出现停滞;温州等地的假货泛滥使温州货与假货划上了等号,温州经济元气大伤;南京的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爆发以后,整个月饼行业遭遇信任危机,销售大幅度下降,上海的冠生园因受连累被迫停产。这种惨痛教训,向人们昭示:企业诚信缺失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2)企业诚信缺失已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中国企业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7%,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二个百分点。 具体说,中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损失约55亿元,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另外还有逃骗税损失及发现的腐败损失等。同时,三角债、多角债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多米诺骨牌效应就会产生,影响很大。倘若能在这些方面尽量减少损失,势必能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3)企业诚信缺失使企业间交易成本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危机使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在最近的几次全国性商品交易会上,很多国内企业宁愿放弃大量订单和客户,也不肯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方式。交易方式向现金交易、以货易货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现金交易方式已越来越少。专家指出,这表明信用危机已阻碍了经济活力的产生。同时企业失信会导致合作企业的成本增加。如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1998年全国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和债权债务民事纠纷案件为289万件,约占法院全部受理案件的51%。这些都不能不增加企业的人力、物力的消耗,增加企业的管理费用和诉讼费用,从而增加企业的无效成本。

(4)企业诚信缺乏影响消费需求。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企业的利润。假冒伪劣使居民消费受挫,不敢买,怕买假,怕花钱买罪受。我国巨额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居高不下,不能有效的转化为消费需求,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这种状况的出现,与企业诚信缺乏也是不无关系的。

(5)企业诚信缺乏影响投资。根据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企业资金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并存性和继起性是企业资金健康运行的前提。由于企业诚信的缺乏,以及其他社会诚信的缺乏,导致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存货资金占用大,结算资金占用大,应收账款高,收回周期长,无效成本居高不下,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资金短缺。企业不能健康运行,从而企业规模发展受制约。如据旧货协会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库存商品和闲置物资总额在3万亿以上,每年还以5%的幅度增长。

可见,大量的企业失信行为不利于我国企业市场的拓展,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经济运转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吸引投资,提高整体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于国于民于企业皆有害,不仅从根本上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还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

三、结束语

诚信问题是一个关系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大问题,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微观市场主体,也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因而企业的诚信应当具有重要地位。企业的诚信既关系到民生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还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企业诚信研究应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不管理论界还是企业本身、还是政府都应当给予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强调:不断创业 诚信和谐 造福社会》,2005年05月30日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2]王凡凡:《人民日报》2001年09月12日吴邦国福建考察强调“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鄢雪梅:浅析中国现代诚信应赋予的时代内涵.《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07.4

[4]《经济学消费报》,第152期

[5]丘慧慧: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0月27日.华为应对新《劳动合同法》

[6]廖新平:建设企业诚信文化塑造企业诚信新形象,《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