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学研究成果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英文名称:Chemistry & Bioengineering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
主办单位:武汉化工学院;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5425
国内刊号:42-1710/TQ
邮发代号:38-35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学科前沿;理论基础;有机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新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与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型人才,各级政府倡导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2]。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探究新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基础与技术前沿的结合,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机化学》是化工、材料、生物、环境、食品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学好相关专业核心课的重要基石。目前高校选用的有机化学教材大多偏重于理论基础,知识体量大,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较多,内容抽象、专业性强。现有的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应用实例、少有联系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参与度低、主动性差的特点。大部分同学只是对相关专业名词、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等进行机械记忆,难以做到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与消化。长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单而枯燥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因此产生抵触情绪,极大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调整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趋势日益明显,有机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有机化学研究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尽管近年来有机化学迅速发展,有机前沿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层出不穷,但是传统有机化学课程较少引入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大多数教师仍局限于教材,仅关注教材上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课堂教学单调而枯燥,影响教学效果。为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有机化学研究前沿进展,通过教学与科学前沿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传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引入具体案例,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引入科学前沿,优化知识结构
教材经典理论是有机化学前沿成果发展的基础,有机化学前沿成果则是对教材经典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两者相互促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引入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既能把新知识、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又能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此外通过“类比学习”,可以较好的掌握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点;通过这种模式,既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研究进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拓展科学视野、培养科研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学习和工作打下专业基础。笔者发现,国外教材倾向于主动引入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的前沿研究,该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研究兴趣;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经典理论知识的介绍,较少涉及科学前沿和研究进展。然而,当代有机化学发展迅速,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层出不穷,新的理论和化学反应不断涌现,我们有必要在介绍经典理论的同时,适当的引入新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让学生对这门古老但仍充满朝气的学科有全面的认识[3]。
2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
2.1学科间交叉渗透。随着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其研究领域与其它学科之间出现交叉与渗透,尤其与生物医学的交叉融合,出现了一批极具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有机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领域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进行提炼,可以得到一些优质的应用实例,将其作为教学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前沿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此外通过让学生了解前沿科研成果及应用,可以加强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之间的融通,帮助学生拓展观察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融入相关研究发展前沿,从科研成果中提炼优质的教学资源,渗透到教学课堂,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逻辑思维能力尤其重要。2.2灵活运用在线教学。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SPOC、APP等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发展。在线课程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同时丰富了网络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吸收知识。在线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教室,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和前沿科技的熏陶。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可以充分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将知识有效贯通课内课外,拓宽知识传授的维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2.3教学多元化。除了传统的课堂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课后主动查阅文献资料,主动探索科学知识,了解有机化学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2)听专题讲座,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听取有机领域专家学者的前沿学术报告,对有机领域和科学前沿有更为直观和全面的了解;(3)基于“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探讨知识重点和难点,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
3寓研于教,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
3.1科学前沿与理论基础的融合。课堂教学中引入有机化学前沿成果,既能把新知识、新信息传递给学生,又能对现有知识体系进行补充与完善。此外有机化学经典理论基础与科学前沿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对科学前沿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巩固各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前沿动态,拓展科学视野;通过对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行类比学习,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卤代烷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为例,通过引入有机前沿研究成果,并且与传统的基础理论进行类比,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传统教材中卤代烷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过程主要分两步进行,其中卤代烷先解离为碳正离子中间体(C+)和卤负离子(X-),该过程为控速步;随后亲核试剂(Nu)从平面构型碳正离子中间体的正面和背面进攻,由于从两侧进攻几率相当,因此最终得到等量的构型保持和构型翻转产物,即生成外消旋化产物。但在2018年,哈佛大学的EricJacobsen课题组[4]在Nature上报道了利用四级胺催化剂和Lewis酸促进剂(TMSOTf)协同作用,通过紧密离子对中间体成功实现了SN1反应对映选择性的高水平调控,合成了一系列季碳中心的手性化合物。通过对SN1亲核取代反应前沿进展的引入,可以较好的将最新的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学生,开拓学生视野;同时通过与教材传统基础理论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夯实专业基础。3.2培养科研素养。笔者在授课过程发现,地方院校很多学生有较好的研究潜力,但是相对枯燥的课堂教学,影响其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一定程度上阻碍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通过科研训练、实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并让其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短板,从而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显著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在实践课程培养环节,笔者筛选出部分对科研感兴趣,且具有一定科研潜力的学生,利用学院的有机合成实验室,为其提供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包括带领学生尝试一些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指导其学习平时实验课上接触不到的新仪器、熟练操作实验室常规仪器,甚至带领学生重复相关前沿科研成果中的部分反应。通过指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科学研究,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激发其科研兴趣[5-6]。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世纪的高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传统有机化学课程的讲授局限于基础知识及技能的讲解,普遍给学生留下生涩难懂、枯燥无味的印象,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最新研究成果、热点领域及应用,将科学前沿与书本知识进行对比,可以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夯实专业基础;通过寓研于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
参考文献
[1]熊素玲.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03):126-130.
[2]杨云皓,何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6):168-169.
[3]孙逊,谢齐威,胡笳,等.浅谈国外基础有机化学教材的特点—关注科学前沿使化学学科更加迷人[J].化学教育,2008(02):13-14.
[4]WendlandtAE,VangalP,JacobsenEN.QuaternaryStereocentersviaanEnantioconvergentCatalyticSN1Reaction[J].Nature,2018,556(7702):447-451.
[5]王清清,王斌楠,黄富贵,等.依托高校实验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路径[J].教育评论,2021(02):78-84.
【关键词】 课题研究 化学教学 复习有效性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56-01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要树立“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意识,能用科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以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课题研究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
二、我校开展化学课题研究实录
(一)本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自实施化学新课程以来,中学化学的课堂教学及其评价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中学化学复习也必然应作出相应的改革。由于我校是一所面上中学,学生生源的素质相对较低,从以往复习的状况来看,许多化学教师仍然采用“知识的简单再现+习题的反复训练”的复习教学模式。这种复习模式, 虽然能起到对知识点的再一次回顾与落实,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内化”的效果有待提高。如何开展有效的化学课复习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困惑的、想解决的问题。因此,对面上中学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化学教学进入复习阶段,一般可以分为第一轮复习的单元、章节练习;第二轮综合复习、综合训练;第三轮主要进行查漏补缺、模拟测试。笔者认为第二轮综合复习、综合训练是复习阶段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采用专题复习课的形式进行,既能复习知识要点、查漏补缺、扩充知识面,又能对知识点进行横向比较、纵向综合、培养学生的应变与创新能力。在复习课进行时,教师要充分重视选用习题的典型性与有效性。
我们在化学专题复习课习题的典型性与有效性中的一些具体想法和实施过程:首先,进行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师应该非常明确考试的目的和性质,考试的知识范围,以便备好化学专题复习课。备课前,首先要认真科学地分析近几年化学试卷的内容和结构,一方面要认真分析试卷中知识点(即考点)的分布情况,做好试卷统计工作。统计是一项艰苦复杂而又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为化学专题复习课的备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次,教师要认真统计和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一方面要掌握学生在各考点的得分、失分情况以及典型错误;另一方面还要按人按题统计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出错人数,并建立学生知识及解题情况档案。
(二)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 汕头市达濠中学是一所教科研氛围浓郁的“百年老校”,本次课题研究我们邀请了曾担任区教研室主任的李业顺校长为顾问,郑林荣副校长为指导老师,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保障。
2. 本课题组成员均有5年以上的教龄,积累了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能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1. 学习准备阶段(2013.1-2013.2)。本小课题于2013年1月10日正式立项。接到立项通知后,课题组成员开始着手查找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献,例如:加里・鲍里奇所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等,这些资料和文献为课题的探索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探索实施阶段(2013.3-2013.9)。2013年3月开始立足课堂进行实践复习研究,撰写教学案例,定期进行课题研究课,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并收集相关资料,撰写教学论文,形成阶段性成果。
3. 总结阶段(2013.10)。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成员分工(略)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课堂实践)为主,同时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再辅以调查法、反思研究法等对学生的复习效果进行研究对比。课题研究在实践中进行,同时通过学习研究提升实践,帮助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化学教学水平。
(六)研究成效。
1. 本课题研究成果(略)
2. 研究成果评价。(1)通过本课题研究,化学课堂复习教学有效性明显提高,可以形成校本教材。(2)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学生复习的自学能力与有效性,提升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化学科的学业水平,以点带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3)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加快老师专业水平发展、教学理念的提升,丰富教师的实践智慧,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水平。(4)可以为同是面上中学的兄弟学校提供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了化学教学质量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都得到提高,学习质量较以往也有明显的进步;教师的业务素质在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也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理论得到了提升,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得到了发展,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开展课题研究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课题编号:GDXKT0069)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2.
[2] 刘舒生主编.教学法大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3] 李建平.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J]. 重庆教育,2002,(3).
1当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以传统的实验项目为主,实验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基本操作—验证理论”、“教师主讲—学生主做”的简单模式,教学过程分为预习、实验、报告三个阶段,学生做完试验后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开展立体化教学等才刚刚起步。
1.2教学内容陈旧
有机化学实验主要按基本操作、验证实验、综合和设计实验三个部分设计,主要以基本操作、验证实验为主,综合和设计实验所占比例偏低,实验项目主要来自于出版发行的获奖教材或规划教材,由于教材的出版时间较早,实验内容略显陈旧、落后,不能与学科的基础研究有效衔接,与日常生活问题结合也不紧密,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
1.3创新训练不足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几乎都是学生课前按教材或讲义进行预习,课中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教材的步骤和要求完成实验,学生完全跟着老师和教材走,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能按其它实验方法步骤进行,学生没有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1.4考核方法简单
我校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分为笔试和操作两部分,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笔试和操作各占总成绩的50%,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生只要按要求完成实验并通过笔试,一般都能获得该课程的学分。此种考核办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综合素质和能力,无法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兴趣。
2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2.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我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一般选用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现有有机化学实验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的优化和重新组合,改变传统的的基本操作、验证实验、综合和设计实验三段式教学体系,建立以有机物的合成为主线,通过分离与提纯、性能表征等强化基本操作的教学体系,将基本操作训练与化合物的合成过程有机结合,使学生真正理解基本操作训练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的重要性。如在教学过程中以环己烯的合成为主线,通过环己烯的精制,加强学生对分馏、蒸馏、洗涤与分液、干燥等操作的练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在乙酰苯胺的制备实验中,将合成、重结晶、干燥、熔点测定等单元操作整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一个化合物从合成到表征的全过程,了解每一个单元操作的作用,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2重新设计实验项目,开发研究性实验
针对传统实验项目陈旧落后的现状,将传统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注重引入与现代研究成果,特别是本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开发探索性和研究性实验,提高研究性实验所占比例;每一个实验都设计多种方法和条件,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如咖啡因的提取实验,学生可选择采用直接升华提取、溶剂一次萃取提取、索氏提取器提取等方法进行实验,然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理解为什么现行实验教材中都采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咖啡的原因;结合教师的科研成果,开发了十八水硫酸铝催化合成乙酸环己酯等实验。
2.3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改革现有的“老师照讲,学生照做”的教学模式,建立“学生主导,教师辅导”的创新教学模式,实行研究式教学。教学中,对实验的讲解主要由学生来完成,老师、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换,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变主导为辅导和引导。同时,对于同一个实验项目,允许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自己制定实验方案,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在做酯化反应时,学生可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选择不同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确定最佳反应条件。通过分析比较,学生会深刻体会到传统无机强酸催化剂与新型绿色催化剂的不同,从而建立环保意识与科研意识。
2.4课内实验与课外创新结合,实行开放教学
近几年来,我校对学生课外创新非常重视,在政策与经费上给与了大力支持,2004年,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立项近400项。同时学院也积极为学生科研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创新。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以此为契机,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贯穿于对学生课外创新的指导中,实现了教师、内容、实验设施和场地的全方位开放式教学,使学生课外创新成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5改革实验考核办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现有的考核体系主要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主,已不能适应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通过实践,建立了以考查学生综合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核体系,即在实验课程结束的时候,提出多个实验项目(无具体实验内容及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然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直至完成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在考核过程中,以文献检索、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为指标,按一定权重计算学生最终成绩,这种考核办法,即考核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语
台州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大海,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且台州具有电力、医药和化工等特色经济产业,为开展化学科技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然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本土资源和特色缺乏了解。我们在“化学科技廊创设”这个主题下,为学生规划了三个阶段性课题研究,分别为“台州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台州电力工业的开发和结构”“台州医药和化工工业的利弊”。每个课题都以本土化学资源为依托,涉及的化学知识内容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回归,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发展乡土经济的情感,也充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应用于社会”的课程理念。整个科技实践活动历时近一学年,在环境创设、课程整合及提高学生化学科技素养等方面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课程整合——让“廊”成为学生的“实践天地”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将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有机整合是化学科技廊学习环境创设的有效途径。这不仅给我们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生活化”“科技化”的教学资源,给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许多可行而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也使化学课堂知识得以延伸和实践,为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搭建了平台。我们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地方性化学科技知识,对教材中的相应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生活实用性,激发学生对参与课题研究和环境创建的热情。如学习《海水获得化学物质》时,及时渗透“海草中如何提炼碘单质”“海水淡化技术”等知识。
其次,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研究具有我市地方特色的实际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片“搞研究”的自主天地。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根据三大课题的研究方向,寻找各自的关注点,设计相关的活动方案。如在《台州医药和化工工业的利弊》课题的研究阶段,学生分别设计了“椒江外沙化工区空气质量检测”“椒江外沙化工厂污水处理和排放调查”“椒江外沙化工区居民的健康调查”“椒江化工和医药产业结构和效益研究”等多个研究方案。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要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全面、准确地反映调查结果,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决策。学生们通过一年多的实地察看、走访专家、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各类实验……实事求是而负责任地完成了各项课题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课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同时,这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服务社会和参与决策的意识。
再次,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化学科普进社区”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搬进社区,向广大居民展示和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导广大居民也参与到关注身边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如在枫南小区、中山广场、星星广场等社区,开展了题为“台州海洋资源”“台州电力结构”和“化工与环境”等社区科技宣传活动,每次都能吸引很多热心的市民参与,在椒江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自己撰稿和设计,将研究成果制作成精美的科技展板,选择合适的长廊墙面进行布置和装饰,让研究成果成为长廊的一道“科技风景线”,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研究的历程和成果。
我们将环境创设作为学生的“研究天地”,并由过去的分离走向融合,我们为学生提供了蕴含着科技教育目标的研究和创造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索、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与他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从研究之中创建环境,获得更加丰富的社会与生活经验,养成坚毅、积极、合作互助等优良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师生合作——让学生成为“廊”的主人
在化学科技廊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践活动过程是一个通过师生合作、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习科技知识的过程。教师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活动主题的选择、小组的建立和活动方案的设计等主动权都交还给学生自己。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需求自主设计活动方案,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技能水平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各项调查研究的开展,活动总结反思的进行,创设区域和创建主题的选择和设计,也都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教师仅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创设区域有强烈的拥有感和归属感,从心底里认为这些长廊是属于他们的,对这些自创的长廊爱护有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参与积极性和高度的同伴合作精神。学生在此过程中,各种学习和活动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自主性、自信心得到发展,提高了责任感。现在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厅廊,到处都洋溢着学生的气息,学生的活动记录、活动成果和活动心得成了主要的饰物,尽管有些粗糙而稚嫩,但这都是学生参与学习和研究的写照,都凝聚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这样使原来只是观察者的学生,变成了参与者、创设者,真是我们中学科技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同时,科技长廊的创设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机会显著增加,在途中、厂中、场中、馆室中自由自在地相互探讨、相互交流,教师更具亲和力,学生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活动和体验中俨然是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朋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学生们一起研讨、一同采访、一块搜集资料,甚至还要在陌生的环境里一起生活,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他们逐步懂得如何与人合作、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倾听他人意见,生生关系也更趋融洽。
三、教育价值——让“廊”成为学生的“第三位老师”
在实践中,我们在学习时空上冲破了“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课堂学习环境的狭小范围,向开放式学习环境进行拓展和延伸。从学习内容上突破一节课的固有习惯,增加了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兴趣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科技视野。我们将学生研究成果的展板在学校合适的长廊进行安装,让它们成为学校长廊的装饰品,突出学校生活科技教育的办学特色,也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科技知识的活动区域。首先,“化学科技廊创设”使原本很少有学生伫足的楼道,赚足了人气,课余时间在此贮足浏览和相互交流讨论的学生很多,这里俨然成了他们的另一个学习场所。其次,我们还将科技长廊作为对高一新生进行始业教育的参观点,每年都要专门组织新生学习参观。这一者让学生了解我校的“倡导科技”的教育特色,二者让学生了解科技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他们参与科技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我们把化学科技廊视为学生的“第三位老师”,这就意味着环境已不再是没有生命、完全物化的东西,而成为了一种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力量。环境就如同教师一般具有了教学的功能,它对学生的认知具有激发性,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并通过利用各种环境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中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对环境创设进行“设计”,以充分发挥环境的促进功能,使得“偶然的环境”变成“教育的环境”。
四、动态环境——让“廊”在“对话”中变化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育性;人物评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2-0078-02
【作者简介】沈世红,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教育”一词原本来源于拉丁文“educate”,隐含“内发”之意,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学生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理应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导出”或“引领”。教育家赫尔巴特更是在其《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观点,指出教学的目的是教育,教育的手段是教学。当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无论理念如何前瞻、课程如何更替、技术如何突破,在本质上都必须回归教育的本源。
从重视双基到关注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学校教育究竟如何定位和开展,教育与教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事实上,许多人已经把教育狭义、片面理解为德育和“锦上添花”,只有教学才是正事,而教学的目的则直指应试。这使部分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异化成“两张皮”,成了毫不相关的两件事。
很高兴,一些教育的行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的张弛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张弛老师是比较早期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他的研究成果和86000多字的学位论文《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情境教学研究》成就了他自己的第一个学术研究小高峰,这篇硕士论文着眼于课改的育人功能,立足情境教学的真、优、美,挖掘了情境教学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校方较高的评价,并被推荐给不少后来的学习者。可以说,在南师求学时期,是他教育理想萌芽和学术研究起步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他非常关注刚刚启动的新课程改革,据此形成了一系列文章,其中包含期刊的首推文章,还有的则收录进了化学教育理论丛书,他的观察视角总不离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这期间,他撰写和发表了诸如《从化学教育的角度谈爱国、爱家乡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惩罚教育之我见》《平民班主任挂帅下的领导班子教学班》等文章,更加突显出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这个阶段,张弛老师还进行了不少化学实验研究,或从美学的角度分析实验的“缺憾”之美,或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化学的求真之美,不少成果成为专业刊物的推荐文章。这种追求“美”与“真”的个性也渗透到了他的教学实践工作中,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此后,张弛老师沿着既有的思路和理念,不断深入和拓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他分阶段先后从事了多项课题研究:首先是承担了南通市中小学研究课题“情境教学与建构主义双重视角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究”,将情境教学和建构主义两种教育理论进行创造性的对比与融合,尤其是作为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的《小论情景教学、情境教学和情境教育三者的联系与区别》,仅在知网的下载量就达到了1000多次。之后,他又承担了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同分不同质’现象成因与优化对策研究”,以化学教学和考试为例,分析“同分不同质”现象这个不被人们关注而又值得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的对策、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培训》等重要刊物上,这个阶段,他的代表作主要都着眼于教育公平,甚至还基于公平问题,撰写出了跨界哲学、经济、科学等领域的文章。十二五期间,他又再次承担了省级规划课题“‘在“定”中学’的实践研究”,此次他重点考虑的是如何解读学生学习低效的问题,提出了从根本上让学生在“定”中进行学习的“真高效”学习方略,这是一个基于生理学、心理学、传统文化等理论、方法的综合性研究。十三五期间,他又作为朱小蔓教授“情感项目”在其学校的实际责任人,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情感教育研究之上,以第二主持人的身份承担了一项省级课题,其重心则是情感生态课堂的构建,已初步形成了一些成果和影响力。
始于教育的教学能让一个教师变得耳聪目明,教师真正的耳聪是要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教师真正的目明是要能透视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弛老师的研究是接地气的,是基于现实问题和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实际的,他对教学的教育性的思考和认识也同样反映在他的教学行动和风格之上。张弛老师的课我听过多次,从架构上,他的每一堂课呈现出来就像一项严谨有序的科研课题研究,引领着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他们拥有终身学习和探究的能力;从感观上,他的课生动活泼、清新自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好,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学生对教师的良性反馈都明显可见;从内容上,他的课总是把学科知识、思维、方法、价值、情感以及道德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化学教学的教育价值。基于教育的化学教学是一种对话和沟通,更是一种合作和共建,是一种温暖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着《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着,这些专着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
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资助了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水生天然有机物的起源、表征、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以及卤代烃生成潜力等。在新农药单甲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有机锡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发现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环芳烃的存在,对多氯联苯等的光解规律和产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机理和解释。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作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O3的测量技术、中国光化学烟雾特征、室内大气光化学反应模拟、空气质量模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气微量组分源排放、大气氧化能力、大气光化学模拟和模式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