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3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档案文献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 系统原理
1.1 设计原则。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就是利用RFID技术,专门针对现有档案文献管理方式落后、档案文献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情况,在进行设计时,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1.1 实用性和易用性。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以实际需求为核心,注重数据流的自动处理和分析。
1.1.2 先进性和成熟性。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采用先进的概念和方法,凭借一体化的RFID产品链,提供一套成熟、可行、低成本的RFID应用方案。
1.1.3 开放性和标准性。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整体使用标准化的通讯方式,并将软件接口及协议公开,允许其他应用软件的接入、调整、使用,从而使系统具有开放性。
1.1.4 可靠性和稳定性。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从方案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技术支持以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1.2 运行原理。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是基于RFID技术,应用无线射频,以非接触、无视觉、可靠性高的方式传递特定识别信息的网络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距离内,只需要通过识读器读取实物电子标签上的数据,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以RFID中间件为媒介,将先进的RFID技术和档案文献管理方法有机结合,为档案文献管理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档案文献管理的效率、简化了档案文献管理的流程、降低档案文献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在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档案文献借还、查询等服务的同时做到对读者信息和借阅档案文献的双重(数据库和档案文献标签芯片)记录。
1.3 系统拓扑图。下图是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的拓扑图。图中上面两个箭头表示联网方式,下面两个箭头表示离线方式。
从上图可知,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中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站和自助借还机是和数据库服务器处于联网模式,一旦断网这些设备将停止服务;移动式盘点车和便携式点检仪采用离线方式工作,通过数据库自动同步的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交换信息;安全检测门则是一个独立工作的设备,它检测通过安检门的档案文献所贴的电子标签中的安全标识位。一旦发现安全标识位无效,就会触发语音和声光报警信号。
2 技术优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直至目前,国内档案文献自动化管理系统普遍采用“安全磁条+条形码”的技术手段,以安全磁条作为档案文献的安全保证,以条形码作为档案文献的身份证,来解决档案文献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多年来的使用,我们发现条形码技术还存在几个方面的缺陷。一是由于条码识别采用的是平面光学原理,光学读头在一个空间平面内一次只能读取一个条码,读取效率较低下。二是条码抗污染和耐久性差,常因为折损和污染,导致条码读取过程存在无法识别的情况。三是一般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也只有2字符至3000字符,由于条形码的结构原理决定了其本身所承载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表示的信息内容单一。更因为单一的信息无法和已有的信息系统高度集成,无法形成灵活的信息处理。四是条形码所表示的信息容易被复制和仿造,数据缺乏安全性。
与条形码技术相比,基于RFID技术的档案文献智能管理设备集中了“条形码”的优点,同时安全可靠,效率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满足档案文献管理的发展要求。
2.1 快速处理。从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可知,扫描一个条形码需要5秒钟~7秒钟,扫描5册带条码的档案文献所需的时间要25秒钟~35秒钟。工作人员第一步是将档案文献打开,第二步是将条码对准光束,第三步是等待扫描仪将数据读取后传输至计算机,然后多次重复上面的动作。这样操作不仅时间较长,还会导致档案文献的破损、褶皱等问题。与之相比,扫描一个RFID标签的时间不到1秒钟,工作人员只需不断地将档案文献放在工作站读取器上或自助借阅台上即可。
2.2 多信息同时处理。在工作中,条形码系统一次只能处理一个条码,多个条码信息的处理需要增加额外的程序或者多次重复处理。与之相比,RFID系统则可以通过其强大的防冲突功能来区分或识别在系统附近存在的标签信息,具有同时读取多个资料信息的功能,一般至少可以同时读取20个RFID标签的信息,而且最多需要1秒钟,减少了处理数据传输所用的时间。
2.3 识别和防窃双重功能。以前的条形码技术只能用来识别资料信息,还需要另外的标签如磁条等,来实现档案文献的防窃保护。而一个RFID标签既可以实现档案文献的资料识别,又具有档案文献防窃保护功能,贴在档案文献上的RFID标签都有安全编码,可以防止档案文献的丢失。
2.4 实现动态数据存储。经过授权后,RFID标签上的数据可以随时写入或改写,在正常操作时数据由软件或硬件锁定,以防数据丢失。这则是以往的条形码技术所不具备的。
2.5 高效率盘库。与传统的盘库所需几周或数月时间相比,RFID技术只需几个小时,减少了资源及时间的浪费。
3 应用优势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重复性工作已经由计算机来处理与控制。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中的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物体,能够极大地提高档案文献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对档案文献的更有效、更及时的管理和控制。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将给现代档案管理带来一次划时代的革命。
3.1 提高档案文献管理工作效率。与之前的档案文献管理系统相比,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是一种更高、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它通过先进的技术,简化人工作业,节约时间和成本,促使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帮助管理人员由低层次服务转变为高层次服务,实现对档案文献的精确、轻松管理。
3.2 提升档案文献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档案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基于先进的RFID技术,高度智能化,不仅减少了人为环节以及因工作人员个人情绪所带来的服务问题,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更文明、更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同时还可以满足读者更多、更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自主借还为例,它的实现,一方面可以让读者体验到高科技带来的全新感受,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还避免了多个读者排队等候,节约了他们的时间。而且,自主借还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还书服务,使服务时间延长为包括晚上及节假日的所有时间。此外,由于RFID安全门误报率很低,避免了读者与管理人员之间发生争执,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共享;共享平台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是指包括保护规范、保护信息、技术研究、资金投入、人才建设等在内的各种资源的统称。做好保护资源的共享建设,既能帮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避免因信息流通不畅产生的资源浪费现象;又可以形成珍贵的信息资源,服务于今后的档案保护与抢救工作,促进档案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然而,我国文献遗产的保护资源存在着分散管理、缺乏有效沟通、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实现保护资源的共享,推动文献遗产抢救项目合作,将有限的保护资源投入海量的文献遗产抢救工作中,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1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的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了众多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看来,全国档案文献保护资源仍处于分散状态,并未得到科学整合和有效共享,主要表现在:
1.1 保护政策零散,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关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尚未建立,有关的保护政策较为分散,如,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2007〕6号);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制定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总计划》(讨论稿),2006年,并实施了《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管理办法》;国家图书馆相继起草了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WH/T 22—2006)等。这一系列政策无疑推动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同时,档案系统、图书系统和文物系统分别围绕各自的工作建立了相应的保护技术标准。如何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保护规范标准体系来指导广泛分散的实践,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的首要难题。
1.2 保护项目陆续开展,相关项目彼此缺乏经验借鉴。目前,有关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图书和档案两个行业。2000年,国家档案局开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2006年,开始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与此同时,国家图书馆于2002年启动“中华再造善本工程”,2007年,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2011年,又推出“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和“中国记忆”项目。上述项目大多限于行业内,行业间共同承担的项目少,缺乏必要的经验借鉴。
1.3 科研成果分散,应用率低下。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也不断取得新成果。笔者通过分析近年来文献保护科技成果发现,目前,单位来源是以档案馆为主,同时,广泛分布在企业、高校和一些专业系统当中。我国尚未建立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研资源的共享机制,造成成果转化率低,出现资源重复建设现象。
1.4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建设不足。伴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网站已经在档案部门普遍建立。但是,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资源既没有独立的管理系统,也没有作为系统模块嵌入到档案管理系统当中。截至目前,档案部门却没有建立档案文献遗产的门户网站,也没有建立档案保护的专门网站[1]。保护资源是各行业信息共享的最佳形式,数字资源建设不足将直接影响保护资源的共享开发。
1.5 教育分散,缺乏人才教育共享。目前,我国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足千人。在我国众多亟待抢救和保护的档案文献遗产面前,我国保护工作人员已经严重匮乏。同时,全国的保护人才的教育工作也是分散展开的,高校的保护课程也分别设在不同的专业之下,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
究其原因,我国档案文献保护隶属于档案、图书、文物等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内都设置了保护技术机构,形成了不同的保护管理体系。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管理,档案文献保护的力量广泛地分散在不同的体系中。同时,与档案文献保护相关的部门缺乏共享意识,对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缺乏探讨。此外,实现档案保护资源的共享,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技术进行保障,这也是阻碍档案保护共享的不可忽略的原因。
2 加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共享的主要方面
在档案文献保护资源的建设中,既要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全面整合并优化配置国家保护资源;又要强化行业内的组织管理,推动保护资源共享。
2.1 促进行业间合作,制定全局性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共享规划。我国存世的档案文献遗产数量巨大,保护资源相对匮乏,并且,处于分散无序的状态,尽快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保护规划则显得十分紧迫。目前,重点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一套标准体系,统一行业间的保护标准。充分考虑行业间共性,对档案、图书、文博等行业的保护标准进行整合,促使全国档案文献遗产工作在统一标准下有序进行。
第二,统筹安排全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正确处理好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的关系,并同步推进实体保护和数字化保护两项工作。
第三,搭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类科研成果和教育资源。收录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研信息,为其他保护项目和学术研究提供借鉴,避免资源重复建设;集中开展保护专业教育,科学规划高校教学和在职培训,并创建保护工作专家智慧库,帮助指导工作实践。
2.2 加强保护管理,推动行业内保护资源的共建共享。全国的档案文献遗产虽然分散各处,但大部分都集中保存于各级各地的档案部门。因而,做好档案部门的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共享工作是重中之重。
第一,重视保护资源价值,加强保护资源管理。档案部门应当重新审视保护资源的珍贵价值,提升保护资源的共享意识,并将保护资源管理纳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日常工作当中。
第二,增派专项资金,支持保护资源共享开发。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提升共享意识,推动档案部门加强保护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为共享工作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第三,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促进保护资源的增值开发。档案部门应当加强档案保护资源的集成管理,整合保护管理信息;建立内容丰富、界面友好的门户网站,共享保护资源,提供利用服务。
3 促进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共享的重点
针对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共享的主要方面,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从管理组织、资源保障和统一平台构建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3.1 管理组织建设。借鉴国外“共同保护”的路线,联合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的力量,建立专业的保护组织机构,共同开展全国的文献遗产保护工作[2]。我国是一个档案文献遗产大国,更需要融合各领域的保护资源,建立一个联合文献保护、档案保护、文物保护的中心[3]。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统筹安排全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集中进行保护技术研究,制定标准,联合攻关保护项目等。
3.2 信息资源保障。保护资源共享建设需要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技术层面和非技术层面两个维度出发,共同做好资源保障。一方面,各个馆藏机构应当建立保护工作档案,动态记录每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信息,对保护前的档案文献原貌,保护中采用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保护后的日常维护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档案文献遗产的原始凭证性,便于养护性修复[4]。另一方面,相关管理机构需要构建保护资源数据库,对保护技术、保护环境、保护投入及保护人才等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保护工作专家智慧库,为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3.3 共享平台建设。针对分散的保护资源,构建统一平台进行管理。该平台应当以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中心为管理主体。在该中心的协调下,保管机构及个人负责反馈本单位的保护资源,作为管理平台的信息来源;同时,保管机构及个人也是管理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根据用户权限的设置,社会组织及个人可以利用管理平台的部分资源,见图1。
图1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管理平台
上述管理平台的核心是保护资源管理系统,主要由保护政策、科研项目、教育资源、保护信息和系统维护五个部分构成,其下可根据内容细分,见图2。
图2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管理系统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资源的共享是当前我国档案文献保护工作的任务之一,也是保证档案文献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现阶段,亟须建立统一的领导协调机构,构建开发与共享平台,联合图书、档案、文博等相关文化事业单位的保护力量,共同推进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项目批号2009JJD870001)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广琴,颜川梅.档案保护信息分布的网络调查[J].档案与建设,2010(8):36.
[2]肖文建,戚红岩.当前档案文献保护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发展机遇[J].档案学通讯,2011(6):67.
[3]周耀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CNKI;高校档案;文献计量;作者;机构;期刊
高校档案全称为高等学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众多,各个高校档案工作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校档案工作理论研究,促进高校档案工作实践进步,档案界学者对高校档案工作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学术论文。本文则基于这些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用文献计量的分析方法,对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研究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的重点、热点及发展趋势。
一、 数据采集
(一)检索策略。本文选取论文收录量最全面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考虑到文献的学术质量,本次检索的数据库仅选择了知网里面的“期刊”“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国内会议”“际会议”五个数据库,以“篇名”为确保精确结果的检索点,检索式为 “‘高校+档案’or‘高校+文件’or‘高等学校+档案’or‘高等学校+文件’or‘大学+档案’or‘大学+文件’”检索时间截止到2014-12-31。本次检索共检索到13065条记录。鉴于知网每次最多只能显示6000条记录,笔者将检索时间段划为三个阶段,采用“导出/参考文献”中的“自定义(支持需输出更多文献信息的查新等用途)”功能,选中题名、作者、单位、文献来源、关键词、年份等六项信息,导入到Excel表中。
(二)数据处理。笔者发现,在检索出来的13056篇文献中,包含了不少档案学专业教育相关文献,包括高校档案专业成立、招生公告、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学生就业、院系成立及周年纪念活动、档案学系教师专访等不相关论文。笔者采用逐条浏览手工删除方法,排除此部分数据,然后得到最后文献数量为12714。笔者将所有数据进行筛选、排序、分列,完成数据分类及规范化,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得到最终需要的数据。
二、数据分析
(一)文献增长规律。从收集的数据来看,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2篇,分别是1956的《中国人民大学文件材料划分年代的方法介绍》和1979年的《浙江大学文书处理与档案工作制度》,前者指出学校文件材料不同于普通文件材料,应该需要采取公元年度和学年度相结合的划分方法,后者则是《档案工作简报》转载的浙江大学党委文件。从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高校档案工作的文献开始逐年缓慢增加,年均发文量12篇,这说明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处于萌芽起步阶段。随后上世纪90年代增长幅度变大,文献数量增加,年均发文量到113篇,研究进入稳步前进阶段。而进入本世纪后,文献数量则极速上升,到2009年达到小高峰,年发文量达1137篇,这与2008年9月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有密切关系,管理办法掀起人们对高校档案的关注热潮。随后在2010年略微停顿后,文献继续呈上升趋势,每年发文量均在1100篇以上,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期刊分布。笔者通过统计,在检索出的12714篇文章中,有62篇文章没有文献来源,剩下的12652文章来自共1908种期刊。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将这1908种期刊划分三个区,使每个区文献数量大致相等,均为4217篇,这样核心区有15种期刊,相关区193种期刊,边缘区1700种期刊。三个区域的期刊数量比为1:12:113,用布拉德福定律的结论来衡量,高校档案工作研究论文的相关期刊区论文数量偏大,这是因为发文数在124篇的期刊既分布在核心区,又分布在相关区。表2.1列举出了发文量在50篇及以上的期刊。
表2.1 发文量在50篇及以上的期刊一览表
期刊 文献量 期刊 文献量
兰台世界* 1358 黑龙江科技信息 89
黑龙江档案 407 档案* 87
办公室业务 337 档案天地 85
兰台内外 245 湖北档案 83
云南档案 235 中国成人教育* 82
机电兵船档案 214 四川档案 71
浙江档案* 211 科技资讯 70
科技信息 208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64
黑龙江史志 185 经营管理者 63
档案管理* 172 中国科技信息 62
档案与建设* 163 科技创新导报 60
山东档案 150 档案学通讯* 58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46 档案学研究* 56
才智 127 学理论 55
山西档案* 124 档案时空* 54
城建档案 116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53
北京档案* 108 中国档案* 50
陕西档案 98
注:带*为中外文核心期刊查询系统中查询到的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在50篇以上的期刊共有文章5746篇,占所有文献的45%,而其中核心期刊12种,发文量2523篇,占其中44%,从数据来看,我国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献质量较高。
(三)作者及作者单位分析。通过统计作者及作者单位的发文数量,可以掌握高校档案工作研究人群和研究机构分布的特点,了解在高校档案工作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和核心机构。表2.2和表2.3分别列举出了高产作者和高产单位。从高产作者和高产单位分布来看,研究高校档案工作的主要是来自高校档案馆或者档案室的一线工作者。笔者发现,在这些作者和单位中,很少有国家985、211高校,这说明我国一些重点高校对高校档案工作研究较少,同时这些作者和单位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较少,这说明我国缺乏对高校档案工作方面专家或者深入研究的学者。
表2.2 发文数量前10名作者
作者 单位 发文量
连红 中国计量学院外语学院档案室 19
王永平 绥化学院 14
李群 吉林农业大学档案馆 17
金鑫 南通大学档案馆 14
韩淑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档案室 17
胡胜友 中国科技大学档案馆 14
王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档案馆 17
闭线林 右江民族医学院人事档案室 14
李燕 山东农业大学档案馆 16
蒋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档案室 13
表2.3 发文数量前10名单位
单位 发文量 单位 发文量
潍坊学院 37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
华南农业大学档案馆 3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20
哈尔滨工程大学档案馆 29 黑龙江工程学院 20
哈尔滨工程大学 29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19
宁夏大学 26 山东建筑大学 18
德州学院 25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18
中原工学院 24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18
河南大学 22 浙江师范大学档案馆 17
吉林农业大学档案馆 21 湘南学院 17
哈尔滨理工大学档案馆 21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17
此外,为了衡量作者的合著规模,本文引用了邱均平教授期刊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这两项指标。表2.4本次研究附作者信息的12618篇论文集合的著者总数达15903位,平均每篇文章的作者数为1.26。其中,独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80.6%,比例很高,这说明独著仍是高校档案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式;而对于合著,2人合作率为14.4%,占总合作率19.4%的70%以上,因而2人合作是主要的合作方式,3人及以上的合作偏少。以上数据说明,虽然高校档案工作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合作规模和合作倾向,但是合作的比例和合作团队较小。
表2.4论文合著情况
项目 数据 比例
作者总数 15903 合作度1.26
论文总数 12618 ――
独著 10172 独著率80.6%
2人合著 1820 14.4%
3人合著 489 3.9%
4人以上合著 140 1.1%
合作总篇数 2449 合作率 19.4%
注:在本文的12714篇统计对象中,有96篇文章没有标明作者,无从统计作者数量,因此本次统计论文为12618篇。
(四)关键词分析。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能鲜明而直观地表述文献论述或表达的主题,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
笔者通过排序、计数、去重后,共得到13117个关键词,然后对关键词进行手工分类,将出现次数在20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将同义词和相关的词集合到一起,剔除一些出现频率极高却没任何意义的词语,如“高校/高等学校/高等院校(3394次)”“档案管理/高校档案管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2892次)”“高校档案/学校档案/档案(2495次)”“档案工作/高校档案工作/学校档案工作(1585次)”,然后对剩下的词频在150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得到表2.5:
表2.5 词频大于150的关键词分类表
主题 关键词及词频
管理对象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干部人事档案/高校人事
档案(1204);教学档案(管理、建设)/高校教
学档案(1052);学生档案/高校学生档案/学生档
案管理(549);(高校)学籍档案/学籍档案管理
(467);科研档案(管理)/高校科研档案/学术
档案(425);文件材料(326);基建档案(管
理)/高校基建档案(256);科技档案/科技档案管
理、工作)(252);教师业务档案/业务档案(218);
档案管理 档案意识(607);管理/管理工作(1098);归档
范围/材料/文件(477);档案管理模式/管理模
式/模式(301);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收集(292);
收集/档案收集/档案材料收集(283);归档工作/
归档/文件、档案归档(262);创新/管理创新
(235);档案建设(182);案卷质量/档案质量
(172);规范化/规范化管理/档案管理规范化
(163);档案实体分类/档案分类/分类(156);
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管
理(871);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管理/档案
管理现代化(471);数字化(建设)/档案数字化
(441);电子文件/电子文档/电子文件信息/电子
文件归档/管理(318);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管理/
电子档案信息(208);信息时代(153);
利用服务 档案信息/档案内容(1045);档案利用/利用/档案
利用工作、服务(784);服务/档案服务/信息服
务/档案信息服务(335);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
源(222);
信息开发 编研/档案编研/编研工作/编研成果/编研材料(743);
开发利用/档案开发利用(292);校史/校史馆
(175);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166);
队伍建设 兼职档案员(423);档案人员/档案员(419);
政治素质/综合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196);
素质/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素质(188);
制度建设 档案管理制度/管理制度(153);
作用研究 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部门、水平)/教学活动
(556);改革/教学改革/教育改革(203);
教学质量(169);高校评估/评估(167);
作用/档案作用(155);
性质研究 档案事业(478);高校档案馆/大学档案馆/档案
馆(工作)(400);综合档案室(219);馆藏
档案/馆藏内容/档案馆藏(178);
问题策略 对策/策略(553);问题/存在问题(415);
措施(203);建设(157);
从表2.5可以看出,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十个方面,分别是高校档案工作管理对象研究、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研究、信息化研究、利用服务研究、信息开发研究、队伍建设研究、制度建设研究、档案工作重要作用研究、档案工作性质研究及问题和策略研究。
总体上看,这些关键词基本上囊括了高校档案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并且比较注重档案的开发利用和服务,同时也注重高校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但我们从表中依旧可以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1.高校档案研究较多的是人事、教学、科研等档案,但对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和实物档案研究较少;
2.档案管理主要集中在归档的各个环节,对归档后的保管及安全问题研究较少;
3.档案信息化研究方面,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4.高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方面研究较少。
结合表中显示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再进一步分析数据,笔者发现当前高校档案工作的研究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特殊载体档案和实物档案的研究;
2.安全问题日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3.高校档案馆体制改革及创新;
4.高校档案馆网站建设及服务;
5.高校档案馆文化建设功能及教育功能研究;
6.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7.高校档案学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8.高校档案工作者队伍建设及激励机制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Z].2009-9-1
[2]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文件材料划分年代的方法介绍[J].档案工作,1956:4-8
关键词: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
自20世纪70年代国外档案学家提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设想以来,国内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也从不同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建设性探讨。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体化构想也不断获得专家的亲睐和论证。本文在回顾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观点的基础上,从对象、目的、功能、属性、管理成本和协调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质疑和看法,以助于人们对这一问题具有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
1.一体化主张的简要回顾
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支持者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属性同源。认为图书、情报、档案同出一源,都属于文献信息的范畴,它们不仅载体相同、相似,而且服务性质、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是高度一致的,共同的渊源和广泛的共性为实现一体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一般而言,属性同源说者并不否认图书、情报、档案三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不过他们普遍认为,差异不是一体化的主要障碍,相反,一体化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
1.2 资源互补。认为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档案馆还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和相当重要的互补作用。就是,档案作为事件发生的原始记录,是唯一的文献,一旦丢失或发生意外(火灾、水灾)等情况,就无法弥补,就会出现断档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图书资料就尤为重要,可靠性和复本量大,收藏地域宽,各大图书馆都可能查到,就有可能把断档的档案和不足弥补起来,体现了图书和档案的相互依存、遗漏补缺的互补作用。
1.3 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可以带来超值利益,其理论根据是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郎菲提出的著名定律:整体的属性与功能大于各孤立部分的总和。提出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观点认为,当前我国图书、情报、档案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系统有利于文献信息由分立到整合,从而产生1+1+1>3的效果。
1.4 网络条件。认为目前我国各级网络化建设已逐步完善,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个网络化技术平台,只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数据库格式、用户接口以及联机采访、联合编目等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就一定能够完成一体化的构想。
2.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六大质疑
在对肯定性观点做简要回顾之后,提出一些否定的看法或许可以使人们对这一问题会有更理性的认识。笔者认为影响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原因,正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即质的区别。那么图书、情报、档案它们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文献的内容和范围。因为,它们都是利用文献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离开了文献它们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下面以图书和档案为例,就它们所收集文献的内容、范围、使用目的以及一体化对三学科的管理和服务方面加以分析,以说明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是不可行的。
2.1 图书馆、档案馆虽然都是以文献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但所收集文献的内容和范围却截然不同。图书馆所收集的文献是以人类知识整体为对象,文献的知识信息数量大,学科门类齐全,内容学术性、理论性强。论文格式,情报。而档案馆所收集的文献是以立档单位为对象,是立档单位各项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是对客观事务的直接反映,突出其本源性、可靠性,具有历史凭证作用。
2.2 从文献利用的目的和对象看,图书馆文献主要是为社会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服务,使用者利用图书馆文献是为了更加便利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和知识。而档案机构公共服务性不如图书馆、情报部门强,它以特定对象确定自己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对部门、机构内部的管理需要服务,使用者利用文献主要为了解决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3 从图书馆和档案馆属性来分析,图书馆强调的是其服务性,而档案馆则是保存性。图书馆所收集的文献主要是为了读者使用,所有文献都向读者开放,文献在馆内允许有一个自然损耗。论文格式,情报。而档案馆所收集的文献主要是为保存,以备查用,在使用方面受一定的权限限制,许多文献的保存期都是永久,在保存期内任何文献都不能遗失。
2.4 图书馆的文献具有互补性和可代替性,档案馆文献具有唯一性和不可代替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记录人类知识的文献不断增加。图书馆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要收集齐所有文献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所以必须实行多馆联合采购,共同建立一个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以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此外,一个图书馆的文献如果一旦全部毁坏,还可以通过其它图书馆的文献来代替,这是由图书出版的多复本量决定的。而档案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只能依靠本馆自身力量来完成,文献具有唯一性,一旦损失无法弥补。
2.5 一体化所追求的资源共享难以带来管理和服务成本的。大家知道,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注重资源利用效率。为了使文献信息资源利用达到或接近帕累托最优,美国曾于1948年开始实施旨在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法明顿计划。论文格式,情报。为此,联邦政府与图书馆界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十几年后,美国人发现这一计划的实施,并没有在降低成本上显现出他们所期望的优越性,相反,它给美国政府和各成员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无论是人员配备还是资金消耗都已超出了成员馆的承受能力。论文格式,情报。本着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坚定信念,1966年美国以“全国采购和编目计划”(NPAC)全面替代了法明顿计划,但随后的事实表明,它同样没有给美国人带来预期的利益,该计划于八十年代初由于预算、资金枯竭而宣告结束。论文格式,情报。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始于1957年,其标志是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论文格式,情报。30年后即1987年,由文化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等15个部委联合成立了全国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功地组织了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与布局的研究工作,但是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始终未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上述事例表明,在图书馆或图书情报界自身资源共享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之前,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必将面临很大的经济风险,另外一体化所需要的管理平台、技术平台和法规平台的搭建也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盲目实施一体化极有可能与它所追求的目标产生背离。
2.6 一体化难以促进图、情、档三学科管理和服务的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讲,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它对三学科在科学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固有特性以及自身发展模式、要求考虑的并不十分周全。又以档案和图书为例:很多档案其内容要么涉及到国家或企事业单位的机密,要么涉及到个人隐私或不公开信息,根据国家档案法规定,档案的归档、保存、查阅、解密、销毁都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相比而言,一般的图书资料其搜集、加工、利用只需遵循具体的业务规程,并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或什么特殊要求,即使将来出台图书馆专门法,也与档案法在立法目的、调整范围及法律内容上有很大不同,对档案和图书实施“一体化”管理显然是相当困难的。再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例:大多数涉及到专利法的知识产权是通过档案的形式予以保护的;涉及到著作权法的知识产权通常又与图书密切相关;而情报――特别是商业情报,又受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按照该法第三款的规定,这样的情报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力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力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显然,将受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情报、受专利法保护的档案与一般的图书资料实行“一体化”管理会带来利用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混乱。
3.结语
对一体化管理的否定性看法并不是对一体化构想的全面否定。无论如何,一体化构想都是对图书、情报、档案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预测或探索,只不过这种预测需要有更为全面的眼光和更加科学的方法。正如一个项目的风险评估是可行性分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否定性意见具有防止决策失误、减少风险、避免资源浪费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静等.论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J].档案天地,2003,(3)
2李卫华.高校图书、情报、档案实行一体化管理初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刘玲仙.信息社会图书情报档案融合趋势[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4陈祖芬.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系统建设问题的探讨[J].档案时空,2003,(2)
5锅艳玲等.基于网络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J].河北科技图苑,2006,(3)
6张梅.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风险与成本初探[J].情报杂志,2004,(8)
7葛翠玲.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构想的否定性检验[J].图书馆杂志,2007,(7)
8舒任颖等.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一体化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J].情报资料工作,2006,(4)
Abstract: The implementing of book,information and archi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dilemm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that is improving of integ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nvironment and establishing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关键词:一体化;图书情报档案;应用
Key words: integration;books and information achieves;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1-0199-02
0引言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受急剧增长的文献量制约而形成的缺乏横向联系、各自为政的档案、图书、情报分立系统,已难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
其弊端日益显现,如文献资料的重复购置、计算机设备的重复配置等,亟待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式收藏、远程存取等多种方式,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与互补,从而在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图书情报信息需求的同时,提高各项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的使用效率。
有鉴于此,如何为充分利用既有科研档案的信息,增加技术发展的机会,探索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加快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科研档案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和新挑战。
1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现状
一方面,从本质上看,图书、情报、档案的本质属性均属于信息范畴,都是信息的一种存储、传递、加工和利用手段,同是社会的文献信息源,具备先天整合的必然性;
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看,图书、情报、档案宏观上均是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发展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从微观上均是为不同的读者或者用户的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具备后天整合的必要性。
因而,无论从本质属性还是服务目的和对象上看,具有必要实行一体化管理,将图书、情报、档案集为一体,形成综合性信息网络,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有鉴于此,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表现在:
首先,国外最早认识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重要性的研究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其在1967年就提出建立涉及全部学科领域里的文献、图书和档案服务工作的国家情报系统(NATIS),通过将一个国家内的情报所、图书馆和档案馆组织起来,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并进而开展国际方面的情报交流。
在此基础上,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原图书馆组及书目、情报工作及科学名词委员会改组为情报工作、图书馆与档案部,并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情报科学、图书馆学和档案管理学杂志》,以推动全球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进程,受其影响美国国会图书馆、总统图书馆、澳大利亚的许多图书馆以及英国不列颠图书馆均先后改建为档案、图书、情报三位一体的实体,既收藏图书、档案,又提供情报信息。
其次,国内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其到80年代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真正初见成效则要到90年代后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96年,上海图书馆、上海情报所合并,成立了上海图书情报新馆,有效地促进了图书情报管理向多功能的转变以及信息载体和内容向多元化的转变,使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科技情报所从此进入一个跨世纪的历程。而后,在2003年,天津泰达图书馆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打造了一个全新概念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和功能创新的、综合满足全区用户需要的国内唯一的新型图书馆,成功实现了完整的图书、情报、档案三位一体的一体化管理体制,一跃成为文献信息服务高度综合的现代化大型图书馆。
2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应用领域
2.1 提供资源利用率
由于图书、情报、档案管理部门分属不同的行政主体和运作环境,不论在经费来源、人员配置、文献收藏,还是服务对象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往往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多头管理弊端,因而通过施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文献管理和信息管理由单一、分散向综合、系统化发展,从而能够优化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的配置,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这对于,本来经费和人力资源就较为紧张的我国广大档案馆、图书馆和科技馆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提高现代化水平
施行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实现文献工作技术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文献数量的剧增,传统的文本文献的收藏和查阅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的需求,且图书、情报、档案各系统也难以负担这样巨大的经费支出,因而迫切的需要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使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的输入、组织、检索、统计、通讯等工作自动化。
主要包括:采用光学技术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实体的贮存、传递缩微化;采用声像技术使图书、情报、档案资料的利用视听化;采用网络化系统使图书情报档案管理服务自动化。
2.3 提高读者服务水平
在传统图书、情报、档案分立的模式下:
一方面,情报或文献被人为割裂开来,信息读者往往难以从某个单一的系统内获取所需的全部信息或情报,而是必须通过不同的审批程序,借阅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馆藏才能够获取足够的信息或情报,给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另一方面,由于对读者需求缺乏全面的认知,缺少对各类读者在信息或文献检索过程中的业务需求与责任需求的分析,使得各系统档案馆、图书馆和科技馆往往缺乏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文件利用的需求的全面考虑,导致图书馆按图书类别进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归档,而科技馆和档案馆则应按项目结题立卷,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给读者查阅带来巨大的困难,文献和档案的利用率普遍较低。
3加快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应用的对策
3.1 完善一体化管理的政策环境
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要障碍之一就在于其分属不同的行政系统,处于不同的运作环境中。因而,要想顺利开展和实施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解决方案就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安排。
具体而言,包括:
首先,可由文化部、科技部和国家档案局牵头,成立统一的一体化管理机构,例如,规定在国家与文件档案局下设置文件中心负责一体化管理方案的规划、协调与执行,从而从法律上确保文件中心的组织地位;
其次,由文件中心根据图书、情报等信息活动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各系统信息和文献采集、存储、加工和利用各个环节,及时制定一体化管理的相关办法,保证信息和文献收集整理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2 建立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
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通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推广是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技术保证。
建立一个以软硬件配置为基础,以计算机、缩微机和通讯设备技术在信息网络上的应用为核心的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共享信息资源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确保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管理技术畅通。
首先,通过建立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节约不同系统内部设备和文献的重复投入,使信息利用达到高效、高速、集中的最佳效能。
其次,可以避免目前各图书、情报、档案管理系统重复处理、重复数字化、重复开发软件等造成的人、财、物等各项浪费,加速其现代化进程。
最后,通过完善信息服务平台客户端建设,还可以使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图书、情报、档案的各种文献和情报信息,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一定的定制服务,以有效提高读者服务水平。
此外,文献和档案归档的范围中多为已经发表的出版物,而有价值的研究过程记录和研究结果分析往往被忽视而为被列入收集范围,通过采用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还可以时时记录各种信息分解和研究过程,实现信息处理的全程跟踪。
参考文献:
[关键词]档案文献;遗产价值;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038-02
档案文献遗产的新价值观随着社会的新需求而出现,它促使档案的一些特殊内涵和功能得到重新审定,并在文化遗产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类典型性档案文献集合体,使其在载体保管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作用发挥等方面有了新内涵,在管理模式、利用途径以及社会各领域广泛的信息交流与价值共享过程中,都有了新内容。
一、档案文献遗产价值评析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原始记录,具有典型的凭证作用。据现有较为可靠的资料分析,“档案”一词至少明末清初以前可能已被使用,而见诸文字材料则始于清代。[1]国际档案理事会主持编篡的《档案术语辞典》规定:档案是由那些形成他们的人或由他们的职能继任者为了自己利用的或因为他们的档案价值,经过挑选的,由某个适当的档案馆永久保存的非现行文件,而其中的文件指由一个团体、个人在履行其法律义务时或在各种具体活动事务中形成或收到和保管的记录信息。因此档案是非现行文件,是在特定历史活动中形成的,由档案馆永久保管的记录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明确指出:“档案是指过去和现代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已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2]
从档案的含义及内在本质看,档案的一般价值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内在价值
德国的策赫尔认为,文件含有“内在价值”,[3]而不管历史学家有无需求。董广存等人认为:“档案价值是以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内在的能满足以后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各种利用需求的功能。”[4]刘智勇也认为:“档案价值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主客体性的统一,而完全是客观的,它是由档案自身状况决定的,与主体需求无关。”[5](二)主体价值
美国的迈耶•菲斯本曾指出:“编史工作的最新趋势是判断文件价值的首要标准。”[6]而“利用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唉尔西•费里曼•芬奇则认为:“了解用户为什么和怎样接近档案将为我们提供鉴定文件的新标准。”[7]劳伦斯•道勒指出:“通过研究信息利用与提供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就能确定文件及其所含信息的价值和实践的含义。”[8]沈云认为:“档案价值是由人类社会活动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竞争性和非公开性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延续性与人脑记忆的短暂性,人类社会活动的连续性与起伏性、偶然性与必然性,不同时代人类社会活动的差异性和关联性与后人对较早时代的不可亲历性矛盾交织运动产生的备忘(记忆)价值,凭据价值,情报价值和历史价值。”[9]
(三)关系价值
这种价值是档案的存在、属性等客观要素与档案主题的目的、需求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吴宝康认为:“档案价值的实质是档案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意义,档案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10]
总之,档案价值源于档案客体,取决于档案主体,产生于档案主体的实践、认识活动,以及档案的主客体关系,决定档案价值的质和量。
二、档案文献遗产价值的保护利用及存在问题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主要分布在藏于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研究所等文化机构的库房中。其基本现状是档案文献遗产得到的关注是重藏而轻用,由于其不菲的价值和意义,大多数都被束之高阁、层层保护,处在严密的管理措施之中,保密不保险。这样能减少一些人为破坏和损耗,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长期不检查利用,导致一些自然和环境因素的积累性问题发生,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劣情况而不能及时发现,得不到迅速有效的救助和处理。
(一)在保存好档案文献前提下,进行展览、展示是体现其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一,在档案馆(库)内部设置的小规模陈列室展示,主要供历史、档案专业的专家、研究人员及业内人士进行参观学习和考察。由于不针对全社会开放,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素养都比较高,是一种具有较高的保护与管理水平的利用途径。
第二,档案文献遗产面向大众和全社会的交流与展览。这种形式能够使更多的民众了解我国文献遗产的内容和价值。这种展示方式对保管条件与保护方法要求很高,要求各项指标的控制与调节必须符合技术指标。
第三,还可以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利用途径,形成档案文献遗产的数字信息形式。通过特定载体来进行信息共享与知识传播;也可以利用因网络环境使大众通过网络认识和了解档案文献遗产的内涵;还可以在特定的局域网范围内开办虚拟的展览厅和扩大支持平台,建立专业级的文献遗产数据库,满足专业研究和知识服务的高层次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
文献遗产的保管与处置方案中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缺乏完善的标准,对时代久远、破损严重的档案,存在管理与利用的困难;在动态保管状态下存在较多的研究空白和不足,需要制定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管理规范和标准。这种状态最终导致档案遗产利用的资源会产生一些损耗和破坏,加上档案文献遗产的特殊社会价值,其利用与保存环境、设备和条件的差别、材料的破坏与危害等问题会变得异常严峻和突出。
另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继承传统方法与吸收现代技术、提升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水平和利用规范性方面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缺陷,尤其是由于档案遗产数量多、各地区条件的差异性强,对馆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修复与加固方法,以及档案的修复与抢救中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有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效应,对一些特殊遗产材料的修复与保护处理,还没有有效的方法。这些都为档案利用途径的拓宽带来了许多困难,需要通过研究加以解决。
三、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取向新方略
(一)建立统一、协调的档案遗产规划、利用、管理与保护高端机构
建立国家遗产保护委员会,具体执行相关法律和实施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工作,对分布在各地的国家级遗产实施统一协调和地方各级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中央与地方、档案及文物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通畅的协调和沟通渠道,统一规划和管理全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同时,建立档案文献遗产指导、研究的专家与学术机构,对档案文献遗产的内容与范畴、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进行学理论证与分析,为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和最有效途径。结合国情调查,解决遗产保护中重点地区和项目的瓶颈问题以及遗产损害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学科群方式,建立遗产保护规划、科学利用、修复作业及资源开发的风险评估等制度;建成由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等构成的标准化体系,确保文献遗产安全无损,实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跨越式发展。
(二)重视档案遗产及遗产保护的宣传
通过遗产节、精品展、异地文化与文献交流的形式,开展档案遗产的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采用多种形式,改革和完善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强化遗产保护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培训,通过构建遗产保护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基本框架、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完善功能,加强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专业队伍。
(三)充实与建设遗产保护的专家人才信息库
加强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强化大学教育中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全民意识,从而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制度,加强遗产的公共安全防范,依法严厉查处破坏遗产的行为,杜绝违反规划、污染环境、偷盗文献的行为与案件发生。
[注释]
[1]《中国军事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保密档案分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96年7月5日修正稿,第一章第二条。
[3]黄坤坊:《欧美档案学概要》,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103页。
[4]董广存:《档案利用需求预测分析与档案价值鉴定》,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5]刘智勇:《档案价值体性质疑》,《档案》,1992年第5期。
[6]迈耶•菲斯本:《国家文件鉴定观》,《美国档案工作者》,1970年第4期,第175页。
[7]埃尔西•费里曼•芬奇:《关众眼中:从利用角度看档案管理》,《美国档案工作者》,1984年第47期,第112~113页。
[8]劳伦斯•道勒:《利用在确定档案实践和原则中的作用――文件有效性和用途的研究议题》,《美国档案工作者》,1988年第51期,第74页。
【关键词】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
1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的进程。
1.2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1.3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1.4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了。
2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3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就是以馆 室藏档案资料 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3.1 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 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3.2 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3.3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企望国家给档案部门拨较多的经费进行信息编辑是不现实的,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
3.4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3.5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虽然“信息高速公路”在我国尚在起步阶段,但档案事业要注意这方面发展动向,超前拿出对策,使档案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使现在的劳动电子化,为将来“信息高速公路”中有一束档案信息打下基础。
4 档案信息电子化安全管理的拓展服务领域
4.1 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