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教育的本质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德育教育 小学 体育 重要性
一直以来,怎样让学生全面发展是热论的话题,素质教育一直是学生发展的标杆,德育教育的发展更是尤为重要,在学生素质发展的过程中,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教育,政治,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更是非常的重要,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必要性。
一、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贯彻素质教育的同时,德育教育的发展已经在体育教育中展开,体育教育是特别能够展现德育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是体育教学的课堂还是活动,都一一展现着德育教育的细小方面:上课组织时的纪律性、课堂上的组织性、荣誉性,这些简单的细小的活动都能够一一的展现。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展开,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学生能否很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团结性地做好规则,对学生的遵守纪律方面是一个很好的展现。在课外的活动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方面的教育,在这样室外活动的环境下,教师最容易看得出每一位同学地表现,教师得以矫正他们的行为和方式,使他们等够听从教育,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更加的容易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指引,从而产生良好的习惯和行为,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师进行组织教育中,会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引,培养他们的品德,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发展。上课的过程中,老师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使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室外活动中,学生的组织力和纪律性都是有目共睹,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自己在心里就会有所平衡,向他们学习。这样德育教育的培养渗透到细小处,才可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在室外活动的细微之处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德育水平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直接展现,对他们进行培养,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的作用。
二、德育教育贯彻在学校体育教学的各方面
素质教育的开展更是德育教育的开展,德育教育贯彻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课堂之上,学生不仅仅从课堂上得到德育教育的培养,课堂之外的体育活动中也会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使学生自己能够更好的健康的发展。在室外的体育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的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如“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游戏规则,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这些规则,从另一方面促进他们的友谊,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友谊的重要性,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体育教学中的跑步、接力跑等比赛更是使德育教育的核心贯彻到了学生的教学之中,使他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体的协作力会更好,发扬团结友爱的美好的品德。是对学生自身的意志力的一个锻炼,不轻易放弃的良好的美德已经贯彻在了教育之中。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学更为重要,课堂上的教育是德育教学之中最基础的教育,使学生们能够明白基础的规则规范,使学生的内心明白什么事情是对,什么事情是错,这样的规则在学生的心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教育的发展中,老师所传授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在学生自己的心里得到一个客观的体现。而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对社会生活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美好品德的传授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三、德育教育利于学生发展
学校之中,体育教学方面的内容会有着很多的比赛和竞争,而这些比赛,有的只是注意到了比赛的成绩,在这种有着竞争性的比赛之中,很多人的目光都会投向比赛的输赢,竞技型比赛都会有着相似的经验,在充分发挥体育的技术之外,更多的是看到了比赛最表面的结果,往往很多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比赛的本质。这是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失误,很多学生都会注意到比赛带来的是荣誉和自己的威风,可是忽略了比赛最本质的意义是自己的全面发展,是发挥体育的德育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在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的元素使学生只是关注到了体育的表面,是竞争和荣誉,缺乏对体育教育的最本质的认识,是自己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体育竞赛的结果。往往有些结果给同学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竞技比赛都会有输赢,有比赛结果,都会有名次之分,而有的同学缺乏对体育运动不全面的理解,竞赛的胜负决定着结果。可事实却是,这些竞技比赛中,获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学习到了坚持的精神和团结的荣誉,竞赛的胜负并不是关键性的结果,缺乏了精神品质的培养,就会使同学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有着对德育教育的认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激发自己的所获得到的精神。这样学习到的内容,才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益,真正的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对学生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语
以上内容的表述中,我们知道德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正确的德育教育的发展,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起着最重要的引导作用,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对小学生体育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经过德育教育的培养,会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从文字兴起以来,文章内容就开始讲究“文以载道”,其中虽然不乏包含了一些封建因素,但也阐释了“道”与“文”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显而易见,文字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载体,文学文字的作用不容小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文字背后的价值观的传授和引导。当今的主流就是德育,中职语文教师也更加重视这一方针。本文在探索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下面谈谈对此的浅薄的理解和看法。
1中职语文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1语文让德语教学变得便利
语文学科教学本就是语言、文字、文学的教学,在语文的语言、文学、文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字的优美,语文是作家们表达情感、诉说内心的一个重要文学工具,其中也蕴含了巨大的宝贵的思想财富。在这些巨大的思想宝库中,教师可以挖掘德育教育,深入其中,让学生领悟德育的真正内涵,从而修身养性。
1.2中等职学生的角色定位决定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完成德育教育步入中等职业学习的学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在年龄上已经进入青春期,具有自己一定的看待社会的观念和人生的观念;其次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很容易遭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2.1因时制宜,相时而动,在课文的解读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今中外,不断有佳作能够推陈出新,历代传颂,因为这些文人墨客将如此的丰富的情感赋予在文章里,饱含着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所以教师在解读课文的同时就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学,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慢慢地渗入了解,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学习杜甫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时,让学生先进行自己学习,首先自己把握作者的主题的感情,在课堂上让同学自己讲述自己的见解,然后组团队一起讨论。特别是最后一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学们还可以围绕杜甫的历史事件讨论,在团队讨论中明白了杜甫心忧天下的宽广胸襟,作为21?世纪接班人应具备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2.2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写作时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也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写作水平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中职生相对于其他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要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要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要从生活的灵感中寻找写作本质。因此,需要关注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生活上要关注细节,然后语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指点引导,就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发现生活的美好,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提炼生活的能力,找到景物和情感的完美结合,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情合理的感悟与生发,才能给自己和别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2.3由内而外,延伸课堂,在语文的课外时间渗透德育教育
摘要:要成才先成人,作为承载着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学生,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学校教育,德育为先,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本文结合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现状,提出几点可行的德育教育建议。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中,中职学生不仅学习不行,思想品德更是差劲。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为先已经是不容置疑,可是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德育教育应该是班主任的事情,是班主任工作范畴,一般都是班主任通过班会课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的今天,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传统的正面说教颇为反感。因此,寻求一种新的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迫在眉睫。原来那种在一个班级里,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来承担全班几十个学生德育教育的重任的做法,已经是不切实际了,这就迫切需要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德育教育,班级的所有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班级的德育教育,所有老师都有责任。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下面我就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影响和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不会轻言放弃一个后进生,我的理念是要从最后一个抓起,我在第一节课上就告诉所有学生:“我们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退。”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努力的实践着自己的教学理念,长此以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从而整个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以及平时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好的影响。??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着德育教育
1.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信心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中职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素材,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史的发展和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教育方法。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要早四百多年。
?2.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
数学教学中,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例如,在讲授《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学生讲述“2008年9月25号,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一标志我国航天科技取得又一次跨越式胜利的伟大创举,再引入所要讲的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既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激励了他们立志为献身祖国的建设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有理有据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与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没有模棱两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数学让人不迷信于权威,让人坚持原则,追求真理,数学的思维方式能教育能教育人理智的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创造性,深刻性,整体性,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4.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例如: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在课后的数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自觉的、积极参与的互动中,完成外化和内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律,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活动过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德育是一个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配合,对受教育者的身心产生影响,帮助其健康、有效、良好发展的过程。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应该具备以下三种特质:
一、持久性。任何一种教育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艰苦、反复、潜移默化式的逐步推进。
二、灵活性。德育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生命、独立的人,所以教育的手段也应该顺应学生的成长,灵活采用各种手段帮助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所受的教育,易于产生内因的转化。
三、目标性。德育教育不应该是盲目的、单一追求教育过程的,而是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设定目标,有的放矢,避免流于形式,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德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者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决定了德育的特殊性,那就是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供我们参考,每个德育工作者需要探究、发掘、调整教育手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总结了德育教育的三步法:
第一步: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石,确立德育教育的根基。
一切的教育都应该有个坚实的根基,才能稳固发展。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德育教育最好、最理想的根基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祖先创造了五千年文明史,适合学生学习和传承的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为中国人,理应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继承自己的民族道德传统,基于上述原因,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我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再把它从校园环境、学习内容、行为礼仪等诸多方面融合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经年累月地浸润,使学生达到身心融合,行为示范的效果。例如,我们从中华文化中撷取了三字经、百家姓、十三孝故事等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蓝本,通过每日诵读、故事比赛、班会研讨、绘画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结合书法、民乐、剪纸、国画等艺术形式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民族文化,从而践行传统的道德思想。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充满了文化底蕴,充满了蓬勃生长的力量,为学生心灵的成长播撒一片绿荫。但是,传统文化并不等于拿来主义,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要以挑剔的眼光,从浩瀚的文化素材中汲取真正能够哺育学生心灵的营养,这样建立起来的德育工作才有意义。
第二步:以人文化制度为规范,建立德育教育的良性循环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立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社会规范的有效手段,但是制度始终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在设计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身心特征,使制度的建立能发挥其优良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不会制约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此,我们经过反复修订,建立了《学生行为规范考评制度》,以百分制为准,通过课间和大型活动中各班学生的表现,予以加分和扣分累积,每周评定一次总分,参与期末的三好班级、规范班级的评定。扣分是为了能让犯错的同学及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分则是为了鼓励良好的行为继续发扬光大,从而使得学生们自觉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扩大自己的优秀品质,形成人人愿意为班争光的思想,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养成守秩序、懂谦让、重团结的良好行为方式,学校良好的校风也就建立起来。
二十多年的制度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制度是一种保障,更是一种手段,没有良好的制度,学校的校风、学生的行为习惯很难形成。但是,制度是一定社会环境下形成的产物,我们需要根据社会大环境的要求和不同时期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予以调整,使制度更加适合学生的管理和学校的建设,以发扬正能量为准则,让学校的制度形成文化,贴近学生的心理水平,德育教育的步伐将迈得坚实有力。
第三步:以实践活动为渠道,拓展德育教育的路径和视野。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是至理名言,用于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是恰如其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并安排了许多目标不同,教育功能各异,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接触社会、观察世界、认识人生,懂得做事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从而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除了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班会活动外,还可以抓住契机,利用重大节日设计、举行一些大型活动,覆盖全体学生,运用集体的氛围,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思想和行为,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灵活机动的实践活动更是必不可少。每个学期,我们都会与联谊、建立德育教育基地;到老年公寓参加慰问演出;春天带领学生种南瓜,秋天举行种南瓜比赛;邀请老、老教师到我校做报告、讲故事,帮助学生们了解历史,感受今天的幸福;组织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学习雷锋的精神;寒暑假带组织冬令营、夏令营活动,帮助学生们了解北大、清华等大学校园的风貌,鼓励学生从小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同一扇扇敞开的窗,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增加了学生同社会接触的机会,为学生们建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体来说,实践活动要设计精炼、目标明确、每次围绕一个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每次活动前要有计划,活动后要有总结,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要有所预见,要有预案,能够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使实践活动效果最大化。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在中职学校中,班主任在学生的学习及德育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管和育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本质和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别,但是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相互辅助的。传统的德育教育重管教轻德育,这是一种错误观点。本文分析了管和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究了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管育并重;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创新与改革,并且中职学校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我国建设中职学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并且兼备优良品德的全面人才,所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及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德育教育至关重要。中职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创新德育教育模式,采用管育并重的模式,使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一、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管和育的关系
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管是对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学生在学校应该遵守学校的制度,听从班主任的管教,保证班主任顺利推行德育教育工作。但是管是强制性的,没有讨价空间,所以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而育则是在管的基础上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其能够更好地遵守制度。
二、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弊端
传统的重管理轻教育的德育教育方式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认知不够全面,大部分班主任认为德育教育工作就是管理与约束学生的学习及日常行为,这种思想本身就有偏差,只重视管教,没有体现教育的目的。这些错误思想对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产生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忽视了“育”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很难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1.中职班主任正确认识“管”
在教学管理中,班主任不应采用强制性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为不应过多干预。传统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会全面掌握学生的信息,美其名曰保护学生。但是中职学生已不是小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这些名义上为他们好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到学生的隐私权,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产生抵触心理。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管理学生的基础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私人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班主任要明确“管”不是约束,而是把握方向。
2.中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育”的作用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眼中的班主任就是“恶魔”的化身,他们往往都是非常严厉、不苟言笑的,这种思想导致了学生与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有平等的地位,也导致班主任与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所以,中职班主任应该与学生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缩小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当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不良习惯的时候,班主任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而要像朋友一样与学生谈话交流,善于运用情感感化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从而根据学生的想法对其正确引导,以理育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从内心深处真正佩服班主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还能使德育教育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3.中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管”“育”结合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思非常细腻,班主任如果一味管教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但是跟学生太过亲近又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严,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所以,中职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管育结合,才能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相处的基础上从严管理,用心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中职学校教学的重点不只是传授学生专业技能,更要将学生培育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注重德育教育。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班主任应该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管育并重”的模式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作者:王婷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高业大.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J].电子制作,2014(24):149.
德育教育正朝着美好的未来发展,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强对德育的学习。很多学校的语文课程评价标准会以德育方面的因素作为判断标准,因此,学生在完全走向社会之前,我们应该把握好他们的思想动态,确定他们有能力在社会上以正确的道德思想要求自己的言行。中学生年龄较小,很容易在德育方面听从老师的话,有老师帮助他们去辨别一些是非;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较成熟,他们对事情和外界的判断能力较强,对德育的学习能够辩证的接受。
二、德育在语文教学渗透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在语文教学中存在两个教学极端在实际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往往出现过分关注德育教育和忽视德育教育两个极端。对两个极端,我们应该做好调整,正确把握好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度,切忌不要让德与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所有能容,更不能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2.教师存在对德育不重视的现象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加强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程度,首先需要语文教师有意识的重视德育教育,否则会虚同摆设,毫无意义。很多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导致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教师应该改变这样的教学思想,重视德育教育的渗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水平。3.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由于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的渗透程度和质量与教师没有切身的利益,因此造成很多语文教师的忽视和不重视。这是由于德育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德育教育的保障机制,让德育教育真正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三、德育在语文教学渗透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关爱教育整合价值
一、关爱教育体现了德育中的感恩与人文思想
新时代下的德育教育以相互尊重、彼此呵护为基础,认为教师应该要通过师爱感化学生,优化学生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说,关爱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教育中感恩、人文思想的体现,需要教师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善德育教育质量。因此,以关爱教育作为中职德育的切入点,可以更好地落实新时代下德育教育的民主、人文思想。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身上的戾气很重,每天都以顶撞老师为乐,根本不能用正常的态度与教师交往。通过调查,我才得知这个学生一直都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而受到其他教师的苛责,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错误,老师第一个怀疑与惩罚的对象便是这个学生,导致学生开始厌恶教师这一职业。但是,这种做法过于偏激,因为大多数教职工都是以仁爱、敬业的心态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为了感化学生,我会事无巨细的关心这个学生,不管学生的排斥心理多么强烈,我都会毫无保留地关心这个学生。后来,在一次学生争执事件中,我调查并严惩了“主犯”,并未惩罚这个学生,才渐渐获取了学生信任,让他相信我是一个能够秉公处理事务的好老师。后来,这个学生尝试相信我,而我也一直以无私的师爱感化他,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不当看法。
二、关爱教育更易于引起中职生的思想共鸣
传统的中职德育教育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不利局面,学生们通常会以机械记忆应付德育考核,虽然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却并没有将这些德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这是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对这些德育知识的认同度,割裂了德育知识与学生现实成长的关联。但是,关爱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知行脱节问题,因为它是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人性发展,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让学生明确意识到每一轮德育活动都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生有积极作用,促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让中职生们懂得尊敬师长,学会感恩,我以“尊师尊长,感恩付出”为主题组织了学生演讲活动,希望学生可以真情表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位师长。由于我一直都以无私的师爱保护学生,所以本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演讲活动中表达了他们对我的感恩与尊敬之情,说出了很多感人的话语。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付出不求回报,甘于奉献,所以他们要以努力学习来回报我,希望我不会因为他们的退步与不足而对其丧失期待。对此,我认真阐述了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让学生们相信我会一直爱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