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意义
在普通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为主要形式的国防教育,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当然也包括为国防现代化服务,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有效途径。通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各种类型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因此,有目的的对大学生进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防止外来侵略的国防教育势在必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以挑战与迎战来解释文明的兴起和衰落规律,其中武力挑战是一项基本的内容。
1 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学生军训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国防后备力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法律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应着眼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和新时期国防建设的需要,深刻认识开展学生军训上作的重人意义,切实把学生军训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1 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青年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将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有的要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开展军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军训的时间虽短,但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抓好这项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关系到民族兴衰,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1.2 是强化全民国防观念的需要。
现代国防是全民国防,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人们的国防观念、忧患意识有着密切联系。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的国防观念增强了,对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建设,将会发挥长久而重要的作用。
1.3 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化战争已主导战争舞台的今天,国防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常备军要进一步精干化,必须加速储备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受过军训的大、中学生,既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又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将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战略举措和长期任务。
2 学生军训过程中的机理功能分析
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深化普及,学生军训教研室工作层面将越来越宽泛,任务将越来越重,要求将越来越高,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需要,突出教学能力建设,找准定位,拓展职能,谋求发展。
2.1 充分发挥学生军训教研室的职能。
目前,有少数地方高校不重视军事理论教学,不了解派遣军官的职责和任务,认为派遣军官是与地方高校军事教师“争课时”、“抢饭碗”,而非职责所需、任务所系。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使地方高校认识到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了解学生军训教研室主要是承担重点高校部分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协助高校培训军事教师的任务,对高校自身军事教学力量是帮助促进,而不是包办代替。同时,还要积极展示我们的教学成果和实力,以良好的业务素质赢得地方高校的信任和支持。
2.2 要逐步完善学生军训教研室设施建设。
设施是保障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军区根据学生军训工作的需要,结合东北地区军队院校、训练单位实际情况,在《学生军训教研室业务建设标准》中,对学生军事教研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希望各单位积极给予支持,为学生军训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要说明,《建设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原则性的,应接合格单位实际落实。在建设中应提倡实用、节约、适度,提倡资源共享。
2.3 要坚持“练兵”与“育人”相结合。
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和提高学牛综合素质”的双重日标,就必须在“练兵”和“育人”中寻求结合点。要把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丰义和我军光荣传统等教育内容纳入到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之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要结合贯彻落实总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军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加强学生军训中思想中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做好学生军训中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学生军训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学生军训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没有健全完善的机制,就很难保障学生军训工作的深入发展。
3.1 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抓好学生军训工作,军地双方都负有重要责任。目前,各级都建立了军地共同参加的学生军训上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职能机构.但制度还不够完善,关系还小够顺畅,领导小组职能作用不明显、军地力量投放不均衡等问题比较突出,致使一些制约学生军训工作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们各级学生军训工作职能部门应积极主动做工作,及时向军地领导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通报情况、汇报工作、提出建议。要通过领导小组办公会、军地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分析形势,共同研究工作,协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军地齐抓其管的合力,推进学生军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程。
3.2 建立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
今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将颁发《学生军事训练上作规程》,依据《规程》制定完善计划审批、质量监控、检查评估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进一步明确军地各级各部门职责,明确军训的质量标准,明确检查评估实施办法,使学生军训工作有法可依。要建设教学评估机制,充分发挥评估的杠杆和督导作用,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专项评价与全程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学生军训教研室和各高校军训教学实施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增强军训动力,保证军训质量。
4 结束语
现代国防建设必然包含国防精神力量和国防预备役力量建设。首先,普通高校学生军训是增强国防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普通高校学生军训不仅是实现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需要。对实现祖国统一,捍卫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籍测绘 国土资源管理 服务功能
一、引言
测绘是指以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等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通过测量的手段获取地面现状的位置信息与图形信息,反映相关设施与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大小及其相关属性,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地籍测绘是对土地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及其他属性准确绘制在图纸上,为我国国土资源的管理及各项基础业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国内针对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服务功能的相关研究,江长喜(2000)阐述了测绘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充分开发,利用已有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运用现代测绘技术手段,提升为国土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水平;余雷(2012)通过分析地籍测绘的作用,探究地籍测绘的经济作用,阐述地籍测绘的土地开发利用等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结果为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研究
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相互关系是一个彼此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地籍测绘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国土资源管理中国土整治与开发、土地的归属权、土地纠纷与变更等重要环节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保障。伴随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涵盖国土资源调查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地藉信息系统等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而地籍测绘是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材料的精确的科学手段,是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前期性、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国家资源的宏观管理、国防建设、城乡规划等提供可靠保证的参考依据,同时使地籍测绘工作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得到充分发挥,推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综合分析地籍测绘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相互关系,地籍测绘通过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将地表相关设施的空间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属性进行精确的绘制与记录,强化了国土资源管理体系高度的权威性、组织性、纪律性,确保相对科学、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每一寸土地,为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基础资料,与此同时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动了地籍测绘技术的发展,二者逐步形成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三、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分析
地籍测绘技术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的有效平台,是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空间数据分析与空间辅助决策有效技术手段,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探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首先,地籍测绘在土地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籍测绘对土地属性的精确测定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为区域地形、土地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及土地分配等提供重要数据支持,为土地的利用监测与动态的遥感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工程建设上,地籍测绘规范了土地开发的方案设计的资金预算与工程质量,保证了开发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经济作用,地籍测绘为我国土地的审批、规划以及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材料,保证了城乡规划的合理开发,强化了土地与建筑物的产权管理;服务于城市的交通道路管理,作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更新,有效地对土地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再次,地籍测绘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在解决土地归属权纠纷,地质灾害损失评估,城市环保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区划和地名管理都发挥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功能。地籍测绘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地籍测绘是国家对能源、交通、水利以及通讯等设施进行战略投资的基础,是加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保证。综合研究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服务功能,地籍测绘技术为我国国防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战略方针的制定、土地合理开发决策的实施、城市、农村土地资源的规划及国土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与数据保证服务,推进了现代社会国土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
四、总结与建议
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正进入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现代地籍测绘技术能够为我国国家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平台,能够为我国国防建设、城市规划、土地开发与管理以及土地资源的数据分析与决策实施提供理论保证,服务于我国现代化、适时化、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国土资源管理,为促进我国城市、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现代社会实践发展中须完善地籍测绘的相关制度,促使地籍测绘工作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相互融合,保证测绘数据质量的准确度,不断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完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建设,实现城市、农村空间数据共享,为国土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服务,进一步实现国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余雷. 地籍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资讯,2012,(24):27.
[2]安波. 强化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服务功能[J].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02):70-71.
[3]王玉龙. 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咨询导报,2007,(24):25.
[4]江长喜. 浅谈测绘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服务[J]. 资源・产业,2000,(11):26-28.
江苏“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而“强富美高”战略定位的每一个方面无不蕴含着协调发展的原则要求。具体而言,经济强不仅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同时也应该是经济结构整体强,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坚持四化同步、军民融合,努力做到比例协调、结构优化。百姓富集中体现为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好,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确保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美强调的是生态环境质量优,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务之急是修补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社会文明程度高则要求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一起增强。具体而言,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重点工作:
一、全面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同质发展,而是要主攻相对薄弱环节,实现优势互补的差别化协调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一直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实施,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实现重大突破,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片、增长带,区域联动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由于我省区域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各异、区位环境有别,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2014年苏北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苏南的43%和51%,区域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制约发展的突出“短板”和重大课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既是即期大事,也是长期战略,由此带来的实际成效将有利于发挥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某些地域的后发优势,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为江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后劲。为此,“十三五”时期,理应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区域互补、南北联动、跨江融合、陆海统筹,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推动全省三大区域发展与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总体布局紧密结合,更大力度推动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推进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沿海地区、沿东陇海线地区特色发展,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高起点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南通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和连云港国家东中西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建设先行先导地区,规划建设运河、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快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三是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区域快速交通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区域政策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二、扎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难在全面,重在农村,难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同步推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进步。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城镇化起步早、成就好、基础实,城镇化进程总体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对照新阶段新要求,城镇化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质量水平还不够高,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实质性打破,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十三五”时期,要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格局,努力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区、示范区。一是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所谓“人的城镇化”,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将目标放在造福百姓、富裕农民上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二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新型城镇化标准体系等试点任务,积极探索完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六个一体化”统筹推进力度,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
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协调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之一。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和社会进步同样也是发展,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理应内在统一、协调平衡。“十二五”以来,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跨三个万亿元台阶,超过7万亿元,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但相比之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不能同步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就要求在继续做强经济的同时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保保障、医疗卫生等民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十三五”时期,要紧紧围绕“七个更”的目标,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注重机会公平,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增加居民收入,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确保让人民群众拥有更满意、更可靠的收入;二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三是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完善扶贫开发长效机制;四是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江苏”,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五是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健全社会救助优抚体系,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拥有可靠的保障。
四、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协调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坚持两个文明并重,就是要坚持双轮驱动、双翼共振,促进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增强,实现“身”“心”系统平衡发展。中央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之初就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战略方针。新时期提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向前进。随着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当艰巨。“十三五”时期,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加快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思想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心骨,深入推进思想理论建设,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二是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要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化,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三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开放。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四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要加快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法治江苏建设,筑牢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强防线。
认识难统
一、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障、经费难筹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瓶颈”问题。我区各级党委审时度势,积极研究探索民兵预备役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长远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力保障、军地齐抓共管、逐级按职尽责的党管武装工作机制,使“四难”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计划统一部署。武装工作是党委政府份内的事,要确保这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摆上位、排上队,为“一线”同志鼓上劲、打好气,是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近年来,我区在年初工作部署时,都把民兵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年终工作总结时,等同其他大项工作进行总结。期间,党委主管至少参加5至10次有关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活动,进行动员、检查、评比、验收。
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序列统一管理。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他们的业务素质、作用发挥、精神状态,直接关系着后备力量的建设质量。两年多来,为锻造一批高素质专武干部队伍,除让他们参加党政干部培训外,每年还专门举办一次专武干部培训班,并把专武干部的政绩进行考评登记。实行奖优罚劣。两年来,我们对4名业务不熟、热情不高的干部调整了岗位,对6名成绩突出的同志进行了嘉奖、提拔,激发了他们爱本职、学业务、尽职责的积极性。
把民兵预备役建设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统一解决。经费保障是衡量党管武装工作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证民兵预备役训练经费的落实,我区着实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多方协调,统一了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把民兵工作经费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统一解决,并按照经济增长点适当递增,遇有重大任务和特殊情况,各级党委政府都及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保证。据统计,近两年,全区共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内经费700多万元,促进了民兵工作的深入开展。
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统一实施。我区党委“一班人”深深感到,国防观念是国民素质的综合反映,为把国防教育这一事关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做扎实、做出成效,区委决定:全体公民,尤其是国家公务员,把国防知识作为必修课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依托议军会、武委会学习有关后备力量建设的政策法规;人武部门依据“青年民兵之家”对民兵预备役人员结合民兵整组、点验、训练等时机,每年至少进行2至3次集中教育;大、中、小学把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安排、有经费、有教材、有考核。近两年,全区处以上80多名党政主要领导普遍接受了国防教育;对6万多名中专、大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开展小学生夏令营军训活动180次,参加人数5.4万余人,进行电视讲座4次,公民受教育面达到了70%以上,使全民国防观念不断增强,积极要求应征入伍,参加民兵组织的人员逐年递增。
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统一考评。实行目标管理,是竞争机制中的一道“良方”,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竞争机制,是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有效途径。我们针对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的重经济、轻国防,依赖多、实践少的倾向,及时调整民兵预备役工作方法,实行党委、政府目标管理策略,做到了“五个一工程”,即:开好一次现场办公会:人民武装党委第一书记、武委会主任,每半年到人武部现场办公一次,了解掌握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情况,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到人武部现场办公。制定一个周密计划:要求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兼顾民兵工作的发展,制定与经济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的科学计划。开展一次军事日活动:每年八一前后,区级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集中过一次军事日,学习军事知识,体验军事生活,强化国防观念。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各基层单位根据兵员编配实际,每年培养一个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标兵连队。建立一个考核组织:每年由区委、区政府、区武装部组成联合考核领导小组,按照条令条例,对民兵军事、政治、后勤建设进行一次系统考核,同时,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涌现出的好书记、好武委会主任、好部长、好政委、好干部、好民兵实行挂奖章活动。
二、尽心办实事,切实为部队官兵解除后顾之忧
人武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帮助一线同志处理好头疼事、为难事,是保证民兵预备役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区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武部干部办好事、办实事上,尽最大可能解除人武干部的后顾之忧。
子女入学有人管。人武部干部大都是野战部队交流过来的有的家属、子女户口不在北辰,有的虽然具备随军条件,但大都有个办理过程,所以子女入学问题就成了到职后最头痛的一件事。凡于此时,区领导都亲自过问、关心,特事特办。还专门制定了优惠政策:凡驻我区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区各中小学一律无条件接纳;对于初中升高中的部队干部子女,市重点校采取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原则;对部队干部子女家庭生活困难的,酌情给予减免学杂费,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教育部门采取措施给以资助等措施。区人武部副部长**之子是河北省承德中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年转学到北辰后,区领导亲自与区教育局协调,让其进入了北辰区升学率第一的47中学。**年北辰区人武部3名干部子女希望转入北辰实验小学,还是在各级领导的多方帮助下,都如愿。据统计,近年来部队子女进重点小学、中学率达95%,考取大学率在96%以上。
家属就业有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后大批职工下岗,给社会就业增添了巨大压力。然而,区确立了“再减也不能减军人家属”的指导思想,专门就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凡是军人家属,不管企业人员如何精简,一律不让下岗;凡是随军调入干部家属,原来有工作的,按照原来工作性质安置就业,没有工作的也要根据本人特长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够随军条件不能安置工作的军人家属,如果在驻地自谋职业,享受优于下岗职工的政策待遇,3年之内免收经营税;驻区部队现役军官配偶已经办理随军手续,户口在本区未就业,可享受自主择业安置补贴三年,每年补助3000元。其中3名随军家属安排到行政机关。
军人转业留位置。军人在部队练就了过硬的素质,更练就了一种过硬的作风。区各级领导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把转业军人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安置工作上,可谓是独具慧眼,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查阅档案,能根据特长和才干,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工作,保证人员满意。截止目前,转业到我区的45名干部,有9名被安置到主要领导岗位,其中,区武装部军事科长王家新转业到区人防办公室任副主任等。据统计,近年来转业到我区的69多名干部、退伍军人,全部安置了理想的工作。其中,干部45人100%进入了行政机关。
三、全力搞保障,不断为部队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质的飞跃。新形势下的党管武装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全方位的投入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付出辛勤的工作,才能确保民兵预备役出战斗力,确保这支队伍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近年来,北辰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把功夫下在抓长远,下在高投入上,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努力实现党管武装工作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精力投入的力度,完善的制度保障,有效地促进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深入发展。
创新中求长远。我区是**市的农口区县,大批民兵外出打工,但民兵经常性教育却搞得有声有色,得益于李文喜书记‘解难题就要勇于创新’的工作思路。”前年元旦期间,北辰迎来在外务民兵返乡热潮。在研究在外务工民兵节日活动安排时,区委书记李文喜意识到这是落实流动民兵政治教育的好时机。和区人武部领导商议后,决定以外务民兵较多的青光村为试点,组织召开返乡民兵政治教育现场会。在区里协调与支持下,区武装部在青光镇开设民兵政治教育课堂,北辰“数字电影”下镇入村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镇村干部深入民兵家庭拉家常、讲时政、话发展、谈改革,有关部门广泛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教育“四下乡”活动……一盘盘“节日教育大餐”送到青年民兵家门口。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民兵的欢迎。同时,认真履行“解难题”的责任,千方百计为武装工作排忧解难。把解决武装工作中最急、最需、最难的问题,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为武装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了党管武装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对涉及武装工作全局性的事情全力支持。武装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与各部门、各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关键字:军事交通运输 军民融合 发展
在现代战争中,军交运输对兵力投送、作战机动和后勤支援保障的影响越来越大,己成为直接制约战争进程、决定战争胜负的战略问题。深化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我军军事交通运输工作的理性选择,也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为了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求,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中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路,本文从我军交通运输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着手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未来战争对军交运输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
1.1 结合“平”与“战”,要求军交运输向保障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主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内外安全形势的变化,军队的职能任务正在不断拓展,我们不仅要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要面对非传统安全威胁领域带来的挑战。军交运输作为部队行动的生命线、后勤保障的中心环节,在部队完成的众多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我军只有应坚定不移地以新的历史使命为牵引,着眼保障军事行动与推进新军革的长远发展,按照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要求,才能在提高保障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抢险救灾、涉外行动、维稳处突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交运输保障能力。
1.2 围绕“打”与“走”,要求军事运输方式向水陆空立体投送发展
以军事运输为主体的战略投送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特别是军事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核心军事能力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用。与传统战争行动相比,军队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时,部队行动的空间将会大大拓展,环境更为复杂,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对后勤设施条件的依赖度空前提高,加之我国幅员辽阔战略方向多,组织实施战场后勤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这些都迫切要求军交运输保障必须以保障“打赢”为牵引,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构建以军队运力为拳头、国家运力为依托的战略投送力量体系,加强立体投送力量建设,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部队机动和后勤保障需求,为保证军队行动自由权奠定重要基础。
1.3 把握“统”与“专”,推动工作机制向统筹建设和集约使用发展
军交运输保障工作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渠道、多方式、多环节的复杂过程,这就要求其工作必须统一到同一领导机构下进行,才能保证各部门密切配合,整体协同,有效组合军队、政府、民间的交通运输力量,形成整体保障能力。同时,要组建独立机构,独立负责专业保障队伍建设,对其进行科学编组,并有计划地组织必要的训练和演练,提高其业务素质和保障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军交运输保障能力。
1.4着眼“快”与“准”,要求保障手段向机械化与信息化复合发展
在信息化条件下,军交运输信息已成为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制约和影响军交运输保障效能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军军交运输保障手段的建设无论是在理论创新,还是在新技术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的提升,但是与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需求相比,我军的运输保障手段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不断推动军交运输保障手段向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2、存在的问题
2.1 交通运输动员机构亟待完善
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动员机构是提高国家交通运输动员能力的组织保证,也是国家平时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关系、实施平战结合的行政实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动员必须有完善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和动员机构作保证。在我国,尽管不欠少缺民间运力,但其大都不适应联勤运输保障的需要,在战时,哪些运力负有军事运输义务,其职责是什么,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国家和民间运力动员涉及到国家、军队和地方多个部门和单位,组织工作极为复杂,因此必须有一个统一归口的职能机构进行领导和组织。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交通运输动员机构仍须完善,军地交通运输动员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度融合。
2.2 军交法规体系尚有欠缺
加快军民融合交通运输保障建设,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只有完善配套政策法规,才能确保军民融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依法有序实施。目前,我国尚未构建起军民融合的军交保障法规体系,有关军民融合的内容分散在《国防法》、《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国防交通条例》及大量的规章、文件之中,这此法规是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实施的法律依据。但这些规章虽然从宏观层面对国防交通建设、运力动员等做了规范,但对大型运载工具设计建造贯彻军事要求、民用运力动员行动中的经费和补偿办法等工作,相关条款还不是很明确、很具体,而且执行机构权威性不强。因此,应论证出台有利国防交通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协调推进的法规制度,特别是与建立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补偿机制,才能充分调动地方运力的积极性,为军民融合建设战略投送力量提供制度保证。
关键词:军品科研成果;资本化; 无形资产
1、引言
军工企业是国家为国防安全需要而设立的从事大型军事装备研究和生产的国有独资企业,在我国主要为从事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等军工技术和产品研究、生产制造的单位。聚合了大量高科技成果的无形资产,现行会计制度对自创无形资产研发投入的费用化处理方式使得军工企业以自创无形资产为表现形式的军品科研成果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其大量资产流失在企业帐面资产之外,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实力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实施军品科研成果的资本化,成为提升军工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有益探索。
2 军品科研成果资本化条件分析
军品科研成果是军品科学研究成果的简称,是军品企业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指对某以科学技术问题,通过考察、实验研究、设计实验和辨证思维等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并获得实践检验及社会承认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国防科工委于1991年4月《国防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指出:国防科技成果是指以国防为目的或者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活动中产生的下列科学技术成果:
①对国防科技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成果;
②解决国防建设中科学技术问题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
③对国防科学技术决策管理有推动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科研成果是通过图纸、技术资料、设备等载体来体现其内容,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专利与非专利技术,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具有创造性、先进性和可用性。其资本化的路径是以实现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两个方面。无形资产确认是指将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加以记录并将其列入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企业资产的全面确认和反映、真实体现企业资产水平和实力、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着重要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从《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自创无形资产部分资本化的条件进行分析,可以对军品科研成果资本化的可行性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⑴从技术能力和技术可行性上进行分析,国际会计准则要求技术单位有能力保证该项目的技术开发和项目的实施,并且要求能够保证技术成功后新技术应用的前景。根据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可知,军品型号研制从预研到立项,要经过严格的审批,从技术、工艺到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军工企业中聚集了大量的专家和高技术人才,完全能够保证创新性项目的成功实施。
⑵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项目企业要有意向完成该无形资产的研究并销售使用它。而对军工企业而言,其每一个新项目的立项和新技术研发都是为提高我国军事装备水平而专门提出的,军工企业通常按照军方提出的要求签订研制合同,要求其必须按计划完成型号合同规定的研制工作。
⑶要求有能力使用或销售无形资产。军工企业承担国家国防技术更新的重任,其任一型号研制任务的制定都是在与军方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实施的,军方作为订货方要采用新技术提高部队装备水平,因而军工企业技术成果的使用和销售市场是确定的。
⑷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它资源的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使用或销售该无形资产。从项目开发所需资金和人才资源来分析,军工企业聚集了大量高级科研人才,曾承担了我国军事航天领域多项高精尖技术的开发任务,有着雄厚的军事科研基础和实力来完成每一项无形资产的开发。就开发所需资金而言,军工企业新技术开发是按型号研制合同,由国家投资实施的,有国家投入的专项国防建设费用支持,能够保证研发所需资金的供给。因而可以看出,这一点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中的第四点的相关要求。
⑸就自创无形资产开发阶段成本计量的确定性问题,军工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分系统、分项目进行核算记帐的,每一个型号都单独核算,即使型号研制通常要跨年度进行,其成本都是可归集的。
通过以国际会计准则的部分资本化条件对军工企业自创无形资产的资本化可行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军工企业无形资产的特点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关于部分资本化的适用条件,这就为我国以军工企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实施自创无形资产资本化提供了可能性。
3通过改善会计科目处理的方式实现军品科研成果的资本化
本文研究建议设置“在研项目”和“在研项目失败准备”两个帐户。“在研项目”帐户是一个长期资产盘存帐户,借方反映企业投入研究开发项目的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这些费用包括:材料费、工资及福利费、设计费、调研费、实验费、认证费、注册登记费、聘请律师费等;贷方反映研究开发成功结转到“无形资产”帐户及研究开发不成功结转到“管理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帐户的金额。其具体帐务处理如下:
①.在研项目领用本企业材料时,按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增值税金额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②.在研项目领用本企业产品时,按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售价金额计算的增值税金额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③.计算出在研项目负担的人工费用时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④.在研项目发生调研、律师等费用时
借:在研项目——XX项目
贷:银行存款
⑤.在研项目研究开发成功,达到预期目标,将研究开发成本转入无形资产,其帐务处理为
借:无形资产
贷:在研项目——XX项目
若研究开发失败,将该项目在研究开发过程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转入“管理费用”帐户,如果研究开发费用较大,将其转入“长期待摊费用”帐户,其帐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贷:在研项目——XX项目
或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在研项目——XX项目
研究开发单位应当定期或至少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有证据表明在研项目已经不可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应当计提在研项目失败准备。确认在研项目计提失败准备的条件是:(1)在研项目无疑在性能上,还是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并且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其他足以证明在研项目失败的情形。
其帐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贷: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若影响在研项目失败的因素消失,应在所计提的在研项目失败准备的范围内,冲销在研项目失败准备,其帐务处理为
借: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贷:管理费用——在研项目失败准备
如果在研项目部分达到预期目标,该项目已计提了一定数额的失败准备,在研项目转入“无形资产”帐户的金额为:总研发费用减去在研项目失败准备。帐务处理为
【关键词】国防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
一般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对应付生活中多种领域中的问题的自信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它作为一种人格变量,能够对个体在不同任务领域中的成绩有一定的预测效果。成就动机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动机,指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成就动机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个人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国防生是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军队干部,是未来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是大学生,又是后备军官,国防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针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特点研究还很少,本文拟就国防生与高校普通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进行探讨了解和比较分析。为国防生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为长沙市三所重点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随机抽取的334名在校国防生和298名普通本科大学生,全部为男性。
(二)测量工具
1.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等人编制,共有10个项目,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即非常不符合、有点符合、不确定、大部分符合和非常符合,依序给1-5分,总分愈高者,表示一般自我效能感愈高。
2. 《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 The Achievement Motive Scale. 简称AMS),由挪威奥斯陆大学Gjesme,T和Nygard,R于l970年编制,由叶仁敏和Hagtvet,K.A于l988年修订而成. 量表共30道题,分两部分,每部分l5道题,分别测试追求成功的动机(Ms)和避免失败的动机(Mf)这两个维度。量表采用4点记分,完全正确记1分,完全不对记4分,得分越低,表明这类动机越强。
(三)研究程序
以班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把两份问卷装订在一起发给被试,统一指导语,测完统一收回问卷,主试逐一审查,剔除无效问卷。所有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6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对数据进行t检验。发现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者显著差异((t= 3.213,p0.05),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果见表1)。
三、讨论
(一)国防生和普通本科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本调查从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这两个心理变量进行研究发现,发现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p
班杜拉及其同事对自我效能的形成做了大量研究,他主要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进行分析的,并一再指出,个人的自我效能信念,不论是准确的,还是错误的,都建立在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评价及情绪与生理状态这四种信息根源之上。本研究中之所以国防生的自我效能感比普通生要高,原因在于:首先,作为后备军官,较高的招收条件和军地合作的培养模式,使其不仅能够和地方普通本科学生一样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促使他们在平时严格的军政训练也造就了他们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昂扬的士气以及过硬的作风。同时,国防生作为一个优秀的群体,在学校和部队组织的各项比赛中经常摘金夺银,崭露头角,这些成功体验,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肯定和自我素质的认可以及走向基层工作岗位的信心。其次,在管理过程中,选培办(选拔培训办公室的简称)的干部作为国防生走入军营的第一任老师,其突出的能力水平和优良的综合素质,替代性地强化了国防生的自我效能感,让每一名国防生都看到了榜样,看到未来自己的身影。再有,国防生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其特殊的身份使其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媒体的宣传、老师的好评、同学的羡慕,家人的期望。这些良好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国防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另还有研究发现国防生较普通本科生有更良好的心理素质,过度焦虑的人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判断,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需求,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使自我效能判断发生变化。国防生较好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素质,提升了其自我效能感。
(二)国防生和普通本科大学生成就动机比较
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变量:成就动机是个体对活动追求成功的倾向,具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而自我效能感则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稳定的认知和评价,认知是主要成分。本调查研究发现,在追求成功维度上国防生得分高于普通本科大学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避免失败维度上,国防生得分低于普通本科大学生,但是差异不显著。成就动机更倾向于情感成分.虽然国防生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本科大学生,即在认知方面,对自我的能力有更高的自信。但是,由于少数个别国防生与部队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后,滋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认为“签了协议盖了章,就业进了“保险箱”,因此在主观情绪上产生了懈怠,缺乏奋斗和拼搏的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追求成功的动机,产生了怠慢懒散,安于现状的消极情绪。因此,这些方面都可能是造成国防生与普通本科大学生生之间成就动机无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对国防生教育和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国防生作为未来国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对于国防生的自我人格完善和整体心理素质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对于推动新时期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针对国防生的心理动力特点,在培养教育过程中,我们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强化和改进:一是:合理安排任务和设置目标,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国防生综合考评系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其采用合理的成败归因方式;三是:坚决淘汰处理不达标的国防生等方式,以强化国防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国防生勤奋学习,刻苦锻炼的意识,为军队输送高素质,高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晋萍.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认知需求和创造性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4.
[3] 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煜明.动机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5] 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心理科学, 1992(06).
[6] 王海民,刘学敏,时红聚.军校国防生和本科学员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