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弘扬传统文化的对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格局 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历代的文化所传承下来的,是几千年来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文明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逝的危险,一些鲜有人关注的民居、传统工艺甚至已经逐渐消失、消亡。传统文化正面临怎样的现状?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何走?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析,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民族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探究。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也积淀下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并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汉字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自汉代以来的两千多年,汉字一直被历朝历代所沿用,甚至在外族入关的元、清两朝,都没能让蒙古文、满文取代汉字。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连接一个民族的纽带,它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发展和增强民族自信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历若干年的积累和蜕变所产生的一种文明产物。这些文明是现代化社会加速发展的助力器,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需要有建立在经济、政治制度之上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就缺乏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根基和方向指引。一个国家要想走向繁荣,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就必须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一个民族缺少了民族精神,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困难面前就会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民族没落的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理论上的遗失。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后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存在于这个国家的每个民族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各个民族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最怕的就是没有根深蒂固的信仰做支撑,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将会变成一盘散沙。在经历了和这两次文化重创之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开始反思,并逐渐找回了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文化改革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任何国家的繁荣富强无不是从文化强国做起的,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搞好对外发展,才能使国家屹立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近几年,中国的传统文化频频被窃取,许多我国传承多年的节日习俗却被其他国家申请为文化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显示出了我国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的不够到位,有些文化甚至走向消亡。虽然搞好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很重要,但是有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抛弃。如今,世界各大强国都已经打起了文化牌,利用文化便利来渗透到其他国家国民的生活中,试图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我们应该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不够完善。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其中也难免有一些落后、腐朽的部分存在,这部分传统文化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然会遭到淘汰,只有符合新时展道路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被时代所认可,得到弘扬和发展,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没能得到大力的弘扬和发展,归因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够完善。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建设需要走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得到不断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完善和弘扬。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策略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上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第一,要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例如我国传承多年的风俗习惯、经典文学、文化古迹、科技发明等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经典,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第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摒除腐朽的、过时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缤纷多彩,将这些传统文化有选择性地传承下去,文化强国的建设将指日可待。
中西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全盘否定和完全拒绝西方文化是不明智也是不现实的。对于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吸纳和接受,使中西方文化得到融合发展。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应坚决抵制两种思想观念:第一,完全、绝对地将西方文化拒之门外,不注重吸收国外文化的先进部分,这样会导致我国的文化发展固步自封,失去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机会;第二,崇洋,不加选择和考虑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认为只要是国外的就是先进的,这种观念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中西文化融合发展,以中为主,以西为辅,在大力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中先进的部分。
结合时代特色完善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文化也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弘扬中国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理念,既不完全抵制西方文化,又不崇洋、摒弃传统文化。通过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努力完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既包含许多先进的思想、创新的发明、丰富的文学等,但也存在一些老旧腐朽的思想和落后的文明。对待传统文化,当代人需要选择性地吸收和传承,在多元化的格局下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为此,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将传统文化融入民族精神,从而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桂北古民居美术创作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5YJC7601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李心峰:《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艺术百家》,2012年第3期。
②杨丽丽:《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国梦的实现》,《学理论》,2015年第1期。
③吕霞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科技信息》,2014年第4期。
【关键词】当代青年;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继承
一、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在世界范围内被发现传播,这不仅是中国国家实力提升所带来的效应,还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蕴含丰富的价值。但当代青年由于处于“全球化”的特殊背景下,接受着片面的外来思想的熏陶,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需要培养加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当代青年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对于世界名著的阅读被重视的同时,四书五经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有被削弱的情况。而像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经典,其营养价值是极为丰富的,只停留在文字表面会感觉枯燥乏味,只有认识到其精髓才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对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然而大部分青年并未达到认识传统文化精髓的境界。第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大多数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较高,他们认为继承这些宝贵文化是有必要的,只是没有足够的机会去深入了解,这就说明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任务之紧迫。
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流传至今的宝贵财富
遒劲有力的汉字、意境深远的山水画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智慧的体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任重道远的担当更是传统文化里道义使命感的内涵所在。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给予我们深邃恒久的精神财富。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必然不同于别国学生对中文“太难”这样层面的认识,作为中国发展的绝对动力,当代青年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这一宝贵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青年的固有优势。
(二)继承传统文化是当代青年的义务和使命
一方面,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基因,存在于每个中国人体内,是当代青年保有民族自信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基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必要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来加深自身的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给我们带来了民族认同的危机,而民族认同感来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应当自觉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树立起正确的文化观念,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擎起国家发展的大旗,促进自身和国家民族共同进步。
三、如何实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培养当代青年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代青年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中国人所创造,既是前后代中国人文化联系的中介,又是后代人自觉选择、积极创造的结果。这种传承和发展中,自觉创造、选择的主体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当代青年作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承担者,需要摒弃盲目自在的状态,而应有自觉自为水平。“旧用而不自知”的盲目接受态度不是认同和继承,而是背着传统文化包袱固步自封,当代青年必须树立文化自觉意识,用辩证、批判的思维来认识传统文化,才能达到自觉自为的水平,进而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自身价值体系和道德认知的框架中,并自觉运用到现实问题中,发挥出传统文化真正的教育价值。
(二)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发展是以继承为主要线索进行连接的,但缺乏了创新的继承只能导致民族文化停滞不前,适应不了变化的外界条件,也就无法从新的起点向前发展。历史证明,成功的文化继承是与创新紧密相连的。在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想适应中国现代化进程对接,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行积极的弘扬和改进,使其更优秀,对腐朽的文化要坚决予以抛弃清理,不能让其掺杂在优秀文化中产生不良影响。在正确认识优秀文化和低劣文化的基础上,必须实现超越,让优秀的文化能得到发展突破,从而服务于社会实践,并有利于形成进步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
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总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若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现代化进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最终造成的损失将无可挽回。而丢失掉一个民族的文化精髓,会毁掉民族生存的根基和发展的土壤,产生严重危害。为了营造尊重传统文化的氛围,我们可以试着改变一些有失妥当的做法。比如文理的过早分科,过早分科会使其缺乏文理渗透的底蕴,这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再如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里,可适当加入一点对历史、人文知识的考查。
其次,要明确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对整体精神的培养,培养青年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意识和态度;第二,对诚信意识的培养,培养青年遵守社会道德的品质;第三,对自强精神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人生信念;第四,对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当代青年的敬业精神;第五,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培养青年人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理想的人格境界。另外,要加强对青年人的家庭引导。家长在提高自身辨别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基础上,要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对孩子的价值观念要密切关注,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孩子进行对传统美德的讨论,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正确的引导督促孩子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和继承,发展成一个大写的“人”。
四、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都要进行对优秀文化的吸收继承,尤其是当代青年,应该在接触外来文化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领略其丰富的内涵并积极创造更多价值,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 金锐.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1(10).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精神文明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于前段时间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农村文化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总体不足,中央地方投入比例不合理;财政投入城乡和区域比例失衡;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反文化现象突出;农村文化消费结构比较单一;村、社区没有充分履行文化供给功能。如果要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无非就是处理好几个关系,如“送”与“建”的关系、政府办文化与农民办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和满足需求与提高素质的关系。如果换个思维方式,从战略的层面思考新农村文化建设,如城乡文化的交流路径、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外延等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只有在发展战略上有较为清晰的认识,那么针对现实问题和把握宏观走向而提出的一些具体措施可能就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确立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是从区域文化的角度对整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划分。这种区分只能是近代以来的产物,传统意义上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城市文化的发展水平即意味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水平。不言而喻,农村文化是不断受到城市文化冲击与改造并最终被取代的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战略问题之一。而要实现两者的互动,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必须树立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的观念
传统的现代化观点把城市文化取代农村文化作为最终目标与终极模式,换言之,这种观点更多地强调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内在冲突与彼此对抗的矛盾性。然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却对传统的城乡文化模式提出了新挑战,对中国特色现代化发展道路关照下的城乡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它强调了城乡文化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和潜共生的新型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农村文化指的是新农村文化,即是以先进文化为趋向,着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的公民意识,同时也坚持从农民的现实素质出发,注重运用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即在坚持农村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文化再造。
一方面,城乡文化之间是和谐共存,相互协调的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新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是其核心要素之一。文化具有强大的认同功能,要建立协调的城乡关系就必然要求建立和谐、协调的新型城乡文化关系。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是从区域文化角度对民族文化的划分,城乡文化各有其特定的建设主体,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不同的内在特点,在新的发展战略中更应该强调彼此的差异性、互补性与层次性,而不是替代性与融合性。
另一方面,城乡文化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主要载体,代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成果与前进方向。必须坚持城市文化的主流地位,注重发挥城市文化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先进文化建设主要指的也应该是建设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在不丧失自身基调的前提下更应该从城市文化中获取现代价值观念与意识,努力在知识水平、道德素质、公民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更契合现代化的要求。在中国,农村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城市文化的发展并不以排斥农村文化为前提与终极目标,相反,是对农村文化的宽容与借鉴。
(二)必须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
新型城乡文化关系的形成有赖于建立城乡文化互动的新机制。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我国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性以空前规模扩大,这为两种文化的交融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城乡文化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农村文化注入现代文明的新因素,城市文化包容了民主、科学、法治、公平竞争等现代价值观,是新因素的主要承载者。城乡文化互动新机制必须着眼于以下两点:一是城市文化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自身范畴,为农村文化培植新因素。二是农村文化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接受与植入新因素。
一方面,城市文化掌握了最主要的公共文化资源与公共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城乡文化如何互动?所谓“电视进入了村,节目不姓农”,以及对于“三下乡”、“五下乡”的争议实际上就是上述问题的突出反映。症结在于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不够,公共话语对于农村发展关注不足。根本出路在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文化场馆、图书出版等等向农村市场的覆盖,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传播的内容、质量与针对性,加强“三下乡”等活动的长效性、制度化建设。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农村流动人口这支庞大队伍己成为城乡文化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他们是一道特别的文化景观,是一支特殊的文化建设大军。因此,城市文化建设必须把农村流动人口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使他们成为现代文明的使者,而不是城市文明的流浪者。
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接受城市文化的幅射与牵引,从而广泛地传播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念。广大的县城是区域中心,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承载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应该把县域文化的建设问题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去,树立打造县域文化枢纽,建设小城镇文化中心的战略思想,把县域文化发展成为城乡互动的中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示范中心与指导中心。
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不能割断之根,是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新农村文化结合起来,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
从历史发展来看,农村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生相伴,荣衰共享。所谓传统文化指的是漫长的前现代社会人类文明成果的总汇,也可以说是非工业化时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耕是其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可见,农业文明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传统文化存续的主要空间,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农村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统文化的成熟程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农业文明色彩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浓郁。因此,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先天有利的条件。
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发与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既是发展新农村文化的迫切需要,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长远需要,必须把发展新农村文化纳入到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文化的大战略中去考量。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农村文化是沙漠”,意思是说没有生长的基础和可资利用的资源。从现状看,农村文化建设确实存在大量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一些人“富了钱袋,穷了脑袋”;一些发达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赌博现象滋长导致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败坏社会风气,最终经济严重滑坡;由于文化设施不足,不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黄赌毒泛滥,引发大量社会不稳定现象等等。但是,上述问题并不能证明农村文化就不能大有可为,暴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漠视、误解甚至排斥的负面认识,反映的是我们对于重视开发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进而调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积极性的严重不足。文化是传承的,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既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和文化、孝文化、节俭文化、爱乡文化、尊师重教、睦邻乡里的文化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乡规村约,等等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可大力开拓的宝贵资源。
现代化进程包涵了工业化、城市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的发展,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评价指标是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民占据了中国人口总数的绝大多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因素之一,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进步同样需要农村文化的繁荣。历史上中国的农村长期与城市相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使农民形成了一种狭隘的观念,效率意识低下,主体意识、革新意识、民主意识淡薄。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主体意识,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在市场竞争中增强效率意识,在民主进程中提高自己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农村与城市差别的重要体现就是农村文化的落后所导致的农民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讲卫生的意识淡薄,农村娱乐庸俗,赌博、封建迷信、丧葬奢华等不良生活习惯在农村盛行,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发展繁荣健康、积极向上的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落后和愚昧状况,促使农民追求现代化的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文化事业,还包括文化产业。积极构建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为中心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同样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收和引进社会资金,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网络,以及着眼于发动广大农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之外,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发挥各地民间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机制。
四、构建新农村大文化体系
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实践过程,其对于文化建设提出的中心要求就是如何培养现代农民,重构农民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而要实现这些要求,必须建立以教育为先导,以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及社会改造为重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立体化体系。
首先,相对于千头万绪的其他农村文化的建设来说,农村教育应该起着先导的作用。具体来说,现今必须做好以下两件事情:一方面,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尽快普及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农村社会教育,这是培训和教育农民的重大任务。要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让更多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懂得如何规划与建设新农村。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卫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增进现代意识,培养时代观念,充实精神生活。
其次,注重社会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社会环境对于人的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即是对于这种环境建设要求的高度概括。要营造这样一个积极向上、有利于新型农民生长发展的良好环境,就必须广泛地开展科普宣传、移风易俗、卫生防疫、以及体育健身等活动。这样,才能把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各项文化建设的设想落实到实处。社会改造具有极大的反作用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与文化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建设的实践来扎实推进、检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一些认知。
最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润泽村民精神家园。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体系,就会人心涣散、迷失方向,人们也会无所适从。我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的基础上,要确立主导、谋求共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时展要求的有机结合,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用好文化的钥匙,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引导村民善于学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掌握现代文化知识,传播现代文明理念,摒弃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针对农村题材的文艺创作、文化活动要凸显农村改革发展的主旋律,突出中国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文化的力量将农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总之,当前我国农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建设力度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条件、环境,采取不同的有力措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积极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以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胜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始发:新农村文化发展战略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06/04
[2]陈明: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贡献,探索,2010/02
[3]孙斐娟:进入现代世界的农民文化命运与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文化认同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06
[4]冯晓阳:农村文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之间,理论月刊,2010/12
作者简介:县祥(1982- ),甘肃天水人,博士,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战略管理。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良好的意识品质价值和人文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引导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内涵。因此,如何将传统文化合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核心价值领域是对我国公民价值准则、国家国家目标与社会价值取向的高度总结与凝练,毋庸置疑,在吸收社会主义价值原则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同时也传承、创新、发展了传统文化。可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是全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传统文化展现了我国文化社会遗传,此种遗传因子存在于每一位公民身上。传统文化的学习,其实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基因的探寻,有利于加深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感,提升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思想文化的传播、沟通与交融越来越频繁,社会思想观念也越来越活跃,多元化文化形态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并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西方国家流入的一些歪曲我国文化的内容,部分高校学生轻视主流价值观,对民族文化没有自信。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广泛,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精神命脉,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主动回应社会提出的理论与问题,科学转化与发展传统文化中充满魅力、更具价值的重要内容,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能力。
3、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完善人格
我国传统文化旨在强调道德修养,即一个人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成就自身德行、提高自身内在修养水平,主张通过学习,做一个有理想、思想高尚的人。高校学生是重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有理想、有知识的优秀公民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高校除了要创建校园文化、营造班级小氛围、紧抓社会大环境,还要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灌输,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作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完善人格、提升学生德行修养等,并使这些积极因素演变成高校学生德育的主要手段。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对策
1、加大校园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且故事性较强,所以广受高校学生的欢迎与喜欢,为了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高校可以依据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传统文化内容的宣传作用,例如,发挥校园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加深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校园媒体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若再专门为传统文化内容设计相应的板块,定期一些教育价值广泛的文化内容,自然可以丰富高校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升高校叙事的认识水平、培养高校学生的德育素养,以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当然,高校也可以主动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将传统文化合理贯穿始终,有效结合校园文化和传统文化,创建与众不同的活动氛围,促进校园文化气息的大幅度提升。
2、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添传统文化课程
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有着决定性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较枯燥,且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引导,在此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又阻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这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一些与课程内容密切相连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修养、丰富高校的文化知识。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应结合教学安排合理开设一门将传统文化视作重点内容的课程。现阶段教育环境下,传统文化还未演变成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系统中稳固的组成部分,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加深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重要性的认识,并将其成为高校学生需要累积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优秀文化的学习,高校学生可以较好地转变自身思想和品行;另一方面,思政教师除了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还要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宣传与渗透,促进其他学科涉及内容和传统文化内容的有效结合,进而拓展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坚持道德人本主义,在创建思想道德时,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观念,要求学生注重人的本真,把完整的人看作一种目的,这无疑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久远,且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之中。同时,高校学生还对以人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随着这种理解的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加深,长期以往,高校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3、创建和谐宽松的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环境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要重视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又要关注课堂学习氛围,充溢着文化气息、又宽松活跃的学习环境自然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德育。同时,高校需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有效贯穿于整个校园,让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谐宽松的校园文化绯闻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文化情景,所以,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的主要途径。例如,在创建校园文化硬件时,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校园建筑、人为景观或教学设施之中,让高校学生随时随地感受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在创建校园软件时,高校可以将传统文化因子融入校徽设计、校歌创作、校训制定之中,并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校史在学校内增加名人雕像等人文景观。另外,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或微博公众号的作用,采取学生感兴趣,并可以满足学生需求的形式合理推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专业教师帮助下,创建精读传统经典、弘扬传统技术的学生社团,如书法、武术等传统技艺,开展有利于宣传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提升对传统文化氛围的重视度,帮助高校叙事更好地认识、理解、领会传统文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空间进一步学习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正从多方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渗透。
4、创建高素质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为了更好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高校需要创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此教师队伍的创建需要做到两个保证,即第一要保证传统文化教师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第二保证传统文化教师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有效融入教学体系,以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耐心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除了是教育者还是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主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从自己身上发现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思想水平的重要影响,从而将此作为标准严厉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品质修养和文化底蕴。由此可见,高素质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创建对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合理渗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明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科学性,又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注意的是,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校需要依据教学实际选择合理的内容,制定可行性对策,从而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波,赵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12)
[2]苏珍梅.关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6)
摘要 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高校武术教学的情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分析高校武术教学的弊端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武术教学 魅力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不仅具备了相当成熟的系统理论和技巧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武术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武术教学在高校的开展是传承中国武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使武术的魅力大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因此增强高校武术教学的魅力已经迫在眉睫。
一、增强武术教学魅力的重要性
(一)武术有利于身心健康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大学生由于抗诱惑能力弱,极易网络成瘾,由此引发的身体疾病和心理问题屡见不鲜。中国武术讲究自然、自由,使形体和精神达到双重的冶化,练习武术不仅能够增强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调节心理。因此,增强武术教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极有益的。
(二)武术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崇洋的思想日益严重,相反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却很匮乏,因此增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很必要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武术的一招一式都包含着深刻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例如:中国的太极拳讲究动静相生、刚柔相济等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的领会到这些思想的精髓,这对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传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三)武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中国武术特别注重武德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中国是礼仪之邦,师生之间、对手之间都是有严格的礼仪规范的,在平时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重视礼仪可以使学生养成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第二,侠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武之人历来以惩奸除恶、扶弱济贫为己任,有着强烈的道德感,因此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大学生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重技术轻理论
目前高校的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数为五步拳、少年拳、初级长拳、简化太极拳、剑术等,而且这些武术的套路基本定型,很少改变,单调而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都去选修国外的跆拳道以及具有娱乐性的街舞、健美操等项目,选修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高校的武术教师只注重武术技术的传授,而轻视武术理论,我们说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很大程度上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渗透在武术理论当中的,没有理论基础,没有了文化魅力的武术是没有灵魂的,使武术变成了单纯的套路的记忆。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武术教学都是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机械的模仿使得原本充满娱乐性、对抗性的武术变得索然无味,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领域,然而在武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教师少之又少,因此,高校武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改革武术教学方法。
三、增强高校武术教学魅力的对策
(一)改革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武术的魅力
第一,重视武术理论知识,充分发挥武术的文化魅力。每个学生内心都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都渴望了解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对武术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领悟武术中包含的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结晶,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也使武术有了灵魂。通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自主性,更有了使命感,而且有了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武术有了宏观的把握,对日常的练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创新武术套路,与时俱进。当代大学生都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一尘不变的事物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研发新的武术招式,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对中国武术注入了新的血液。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事物中,从跆拳道、击剑、舞蹈等不同的项目中得到启发,不断地创新武术套路。
(二)改进教学方法,让武术课堂精彩起来
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冲击学生的视听感受。当代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的一代,对于互联网有着特殊的情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此外,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对武术的动作进行分解,慢镜头可以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第二,改变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传统教学方法,增设一些游戏性的课堂环节。武术本身具有对抗性、娱乐性、保健性的特点,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将这些特点发挥出来。
第三,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新的课改理念突出了学生主体性的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武术招式的自主探究、研发和创新。此外,还应注重过程教学而非结果教学,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考评上,教师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考核制度,不仅包括期末的一套动作的完成情况,还应包括武术理论知识、课堂表现、平时所体现出来的武德等等方面。
总之,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武术教学的改革可以让武术发挥出它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武术,从而促进中国武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医药;非医学院大学生;传统文化;影响力
在我们迎来针灸、京戏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日子里,中国文化的璀璨明珠---中医,又一次绽放。作为国医,我们对非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为推广中医导航。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2006年,一些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观点,在社会上引发激烈争论。目前现状:中西医结合理解错误―中西结合是现代医以科学名义对中医实行的“和平演变”其一病一方的模式治疗使中医失去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独特理论特色,中医观念僵化;中药剂型落后―其味难品,其煎不便;中医教学有待加强,中医治病应在独特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的技术进行治疗,这样疗效才会好,现在的教学模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脱离,既没有突出特色,也没有抓住重点,导致中医后继乏人;中医管理机制僵化,政策不合理,各地中医院同比西院差,在利益驱动下中医师不用中药,使得中医名不副其实;中医对自身缺乏正确认识导致部分人学术信念动摇―中医的理论在现实中缺乏实体,始“气”是虚无的,
“经络”在解剖中找不到实体等,导致人们误解中医为伪科学。中医在中国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医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中医药还要强有力的改进和改革。
1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1中国传统文化概念中国传统文化[1]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
1.2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占85%;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阅读各种书籍和课堂教育;传统文化对个人作用,认为帮助很大的所占比例较小,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帮助不大。
1.3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现状文化一经产生,其交流是必然的,没有文化的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来的“文化全球化”亦是一把双刃剑。
2当代非医学院大学生对中医的了解
在临床医学凭借医疗设备的高超笼络了大部分市场,中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只能在缝隙中苦苦挣扎的生存情况下,本调查小组就在校非医学院大学生对中医的认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2.1大学生及家人接受中医治疗情况在调查中72%接受过中医治疗,很有效果;15%接受过中医治疗,效果一般;2%接受过,没有太大效果;9%没有接受过治疗,有机会愿意尝试;0%没接受过,也不愿意接受。
2.2大学生对中医的整体看法90%认为中医为民族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1%认为中医药商业性很低,盈利太少,限制相关行业的发展;7%中医药的师资条件和生源都差强人意;2%虽然好,但始终跟不上经济时代的步伐。
2.3对中医药的理论了解80%认为很神秘,对中医理论一窍不通;7%认为很科学,只不过现在还难以解释其中的一些理论;13%认为中医是一门自然科学,但也有不足之处。
2.4大学生对中医药发展看法65%认为应该保持中医药特色;19%认为积极改善中医药使之能够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的行医方法;16%认为制定中医药的标准和规范。
3如何让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医、接受中医、推广中医
“90%当代大学生认为中医为民族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从这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当代大学生眼中保留中医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想,这对中医人士来说是个尴尬的结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其发展应以它内在动力为源泉,故让当代大学生认识中医、接受中医、推广中医不能出于简单的民族主义的原因来提倡中医,而要以中医药独特魅力―治病的有效性和丰富的知识理论体系,去感染当代大学生,让他们从内心接受中医,了解中医。具体步聚首要为宣传,宣传能让中医最大程序进入学生视野;其次为政策重视,给学生一个导向作用,;再次中医药要做到看病有实效,药品服用便捷,价格要便宜,真正做到价廉物美;最后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3],要与当前弘扬传统文化为契机,扩大中医的影响力。让当代大学生真正体会到“一根针、一把草,就能处置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能给人民带去真正的实惠,从而促进中医药的推广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艳景. 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促进作用.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7.
[2] 冯彪、祝璇.当今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基于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中国电力教育CEPE.2010(33):181.
[3]方锐 、徐宏、方毅. 也谈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10):62.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 )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