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5 16:12: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化转型发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后勤管理;市场化;必然性;途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不断进行经济体制的转型与改革,而国有企业正是改革的重点。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支撑,始终受到国家的特殊扶持与补贴,部分国企在市场发展中逐渐丧失了竞争力,盈利能力也大幅下降,成为国家经济的负担,这对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尤为不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和运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也成为了我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去行政化、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量产指标式生产经营模式,这实际上就是要将国有企业放置于市场竞争之中,使之在经营管理上全面市场化。市场化是将企业有限的资源置于市场的大环境之中,通过市场的调节和价格杠杆来促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的最优化配比。国有企业的后勤服务保障系统是支撑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企后勤部门能够直接决定企业物资供应比例,掌握着企业发展的根本。但是,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指标中也逐步形成了冗员多、效益低、管理差、竞争力弱等缺点,同时国企的后勤部门不能有效地将固定资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资产浪费,资产折旧成本逐年上升,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沉重包袱。随着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些后勤部门的缺点对企业当前发展的阻碍作用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后勤部门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适应已成为挥之不去的顽疾,后勤人员多、资产再生效率低下,不仅不能为企业创收,反而大大提高了经营管理成本。因此,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且势在必行。
二、国企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与支撑,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社会安全,是国家财政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并且还承担着许多社会功能,国家在财政、政策等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倾斜支持。而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后勤部门发展至今,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部门作为固有资产与物资供管的特殊部门,对企业的发展仍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内部的后勤管理体制却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暴露出了一大批的缺点。
1.后勤部门管理项目多、范围广,但受体制束缚,自身基础较弱
我国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上一般设置后勤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主要资产管理部门,其管理资产的项目繁多、管理范围也十分广泛,但后勤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度却相对较低。国企后勤部门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指标性、量产性的陈旧习惯。在管理中,后勤系统职能多、组织结构庞大、涉及面广,资产管理过于死板、僵硬,不能有效进行沟通。于后勤部门所涉管理项目多、杂,其与财务部门、各资产直接或间接使用部门需要进行频繁且有成效的沟通,然而,受传统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大多将国企后勤系统当作福利机构或安置机构,使得后勤管理十分松散,职能繁多,不利于企业的集中管理。
2.机构设置与员工结构不尽合理
国企与普通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便是行政编制。在传统国企的人事管理中,企业内部人员大多具有组织编制,享受完善的福利待遇,企业后勤部门也通常被当作转岗分流的主要领域。后勤部门员工的分配结构不够合理,内部机构始终存在臃肿的现象,后勤系统中大多集聚了较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转岗分流,其压力都十分巨大。
3.后勤部门经济效益差,管理成本高
长期以来,国企后勤部门都仅仅被当作内部资产的管理方,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切实管理,其总资产中仅有少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其余大部分都属于固定资产或福利性、公益性资产。在长期的管理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成本高,资产损耗缩水严重,这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成本。而现代国企除了固定资产以外,还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的再投资,利用固定资产进行资产投资创收,这是传统后勤管理难以实现的。
(二)原因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后勤管理部门已很难适应企业的市场化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管理理念也严重阻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创新与活力,拖慢了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速度。造成当前国企后勤部门问题重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的失衡。
在当前社会中,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将主要精力和优势资产投放到了企业自身的主产业中,其所制定的战略措施和经营管理目标也带有强烈的目标性和方向性。然而,其对内部后勤系统的改革与建设却相对涉及较少,并且由于大部分国企的后勤系统本身也缺乏自我改革的创新意识,造成内部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缺乏创新、优秀人才流失、资产闲置等等现象,后勤部门经济效益低下,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危机。同时,我国国企中,大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模式中,缺乏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员工作风松散、不思进取,自身的改革意愿不强,对企业的改革政策消极对待,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三、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
(一)国企后勤市场化的基本特征
国有企业后勤管理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后勤管理摆脱单独的“小而全”管理,逐步向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目前,我国国企后勤管理市场化经营模式几乎都参照物业管理行业的模式来进行,国企市场化经营主要呈现如下基本特征。
1.后勤管理市场化是国企去行政化改革的重点
国企改革的重要使命就在于使计划经济回归市场主导,企业应该在市场中优胜劣汰或借助市场的力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束缚,在管理中已形成深刻的量产式经营思想,并且官本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也时刻制约着企业的转型速度。而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其重点就在于“去行政化”,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推向社会,由民间资本进行来进行资源配置和资产管理,这是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2.后勤部门独立于国企主导经营产业,市场第三方管理多样化
国企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另谋出路、另择贤主”,在管理上与国企其他产业互相分离,实行独立的财务核算与经营指导。而市场第三方管理者则根据市场规律进行筛选,其管理实行“自负盈亏”。
3.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政府主要发挥监督与指导作用
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企业,而非政府单位,政府主要是对其市场化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传统的国企后勤部门主要承担一种福利,即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好的物资保障,而并非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本性,这也是国企行政体制下的一种特质。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也不在继续维持其福利,而交由市场经营主体自主决定,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
4.后勤市场化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
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管理应满足市场经营主体的经济诉求,体现其作为市场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效用。当然,后勤管理也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延续,为了使后勤资产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与使用目的,也需要对其进行装修、改造、融资整合等。因而,后勤市场化管理是集服务性、生产性、经营性于一体的综合的管理模式。
(二)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总体来说已进入探索阶段。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关乎国计民生,且生产、技术等涉及诸多保密处,从这方面来看,国企后勤市场化进程并非妥帖。我国一般生产性国有企业在后勤管理方面大多能够走市场化发展道路,引入民间资本,甚至外资,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大前提下,国有资产不会大规模转性,也不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一般来说,事业单位、政府单位的后勤部门在市场化运作方面走在了国企的前列,如后勤食堂、物业管理、活动场地等资产在承建、租赁、维护、改造等方面都早已实现了市场化,发挥了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过,在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后勤管理缺乏规模效应,难以发挥国企的综合优势。国企后勤部门只负责本企业所经营和拥有、持股的固定资产、虚拟资产,而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经营者与投资资本的分散,国企后勤部门容易被市场分割,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二,后勤市场化往往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和诚信意识。国企后勤部门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转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与原企业之间的管理还没有从根本上定性,许多国企管理者仍未彻底放开对后勤部门的管理与指导,尤其是后勤部门的管理者任免权、决定权仍由原企业决定,后勤部门的市场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十分薄弱与滞后,不能全面自主经营决策,也没有中长期发展规划。其在市场经营中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往往依靠原企业来进行市场宣传或者经营,后勤管理混乱、主动服务意识落后。并且,在利益分配上二者也存在较大的分歧,这使得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进程仍困难重重。
(三)后勤管理市场化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已进入深层次阶段,但从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适时地将阻碍国企市场化转型的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不仅能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还可以加快国企市场化转型的速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有利于国企体制改革,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财政负担
对国企的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市场化转型,就是将后勤管理行政机制向企业经营管理转变,社会企业将取代政府或者国企行政机构成为国企后勤管理的主体。我国国有企业因体制原因,其后勤部门也隶属于行政管辖范围,而其后勤部门人数相对较多、经济创收能力低下,对国企的市场化经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国企体制与经济改革中,去行政化是其重要的指标,而后勤部门市场化则能够实现快速去行政化、融入市场经济,而且政府在国企改革中的角色也能够快速实现转型,从主管职能向监管职能过渡。后勤管理企业通过开展多种经营行为,运用合理收费、有偿服务、投资等实行经济独立,大大减轻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负担,为企业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分配与调节作用,提高其资产运作的效率
针对当前国企后勤资源利用率低下、创收能力不高、难以充分利用等现状,对其进行市场化转型可以将原本不能参与市场竞争的资产全面推向市场,通过市场的配置作用来实现盈利。国企后勤部门的部分固定资产闲置现象较为普遍,对其维护成本、管理成本也都较高,每年都需要进行财政拨付补贴,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财政资金,还造成大量资产闲置。而后勤市场化、社会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盘活固定资产,用于其他经营创收行为,实现保值增值,也减少了维护成本,从而充分地发挥其资产运作的效率,提高整个后勤系统的盈利能力。
3.推行产业整合与升级,实现后勤产业化、集成化、品牌化
国企产业结构调整事关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全局。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将分割国企组织结构,“砍掉烂尾”,促进国企产业结构调整。而市场化了的后勤管理将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等市场经济行为,从小做大、由弱变强,逐渐实现后勤产业集群化和品牌化,产生规模效应,从而不断巩固和增强后勤产业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是后勤产业战略转型的内在需要
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引入市场竞争与民间资本,彻底打破内部垄断和行业保护主义,使内部形成竞争环境,从而分流员工队伍,实现优胜劣汰。并且,能够促使员工与管理者不断解放思想、转变经营管理理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更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
三、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途径
(一)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的战略定位
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是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一项中长期目标,将后勤部门推向市场,也是符合企业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建设大局的战略结构调整。当然,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并非简单地融入市场,它必须根据企业战略布局来进行,其战略定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服务于企业主体业务的战略发展布局
后勤部门是支撑企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主体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后勤保障的支持,而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主体业务开展的效率。因此,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应该将主体业务与后勤部门放在同一个平面,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来设计和调整,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商业整体。只有实现后勤与主体业务发展方向一致,后勤转型才算成功。
2.致力于提高经济效益与员工生活保障
后勤部门虽然向社会化、市场化转型,但其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要承担稳定企业后方的重责。后勤转型一方面要走独立经营的模式,迅速摆脱财政补贴、成本消耗的现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尽快实现盈利;另一方面要开展个性化、人性化、市场化的生活服务项目,使员工的生活更有质量,从而使其产生归属感,留住关键型人才。
3.立足固定资产,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企后勤市场化运作要从自身的固定资产运作出发,利用社会资源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实现的战略目标。
(二)转型的难点
国有企业后勤部门的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面广,对现有体制冲击较大,尤其对后勤部门员工的冲击较大,改革之路阻力较大、困难重重。从总体来看,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主体分离阶段,从主体业务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自主经营的实体与独立法人;资源产业化发展阶段,后勤部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最终实现集约化、产业化集群发展;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在后勤部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做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化经营转变;从稳定的政治环境向多变的社会环境转变;从行政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对此,国企后勤部门需要重点做好如下两点。其一,明晰产权关系。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改革,首先必须从产权上确定甲乙双方的责任与权利,后勤承建企业以经济利益驱动,来吸纳社会资本,独立核算,规范企业管理与发展。国企管理方要以平等的经济体来开展谈判与企业监督,明确产权类型与归属,从而确保转型成功。其二,建立健全后勤企业市场管理体系结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其管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是参与市场竞争、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国企后勤部门的市场化转型也必须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而非凌驾于其上,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国企体制转型的重要机制,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后勤市场化改革来讲至关重要。
(三)国企后勤部门市场化发展的建议
1.合理划分改革对象,慎重分离主次业务体系
我国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主导,掌握着社会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其后勤部门进行民营化、市场化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对待不同性质与经营种类、规模的国企,要合理划分市场化改革的对象,根据企业性质、经营状况、资本成分等区别对待其后勤改革,确保转型对象既不影响国家安全,又符合市场化条件。
2.革新思想观念,加强后勤系统创新意识
国企后勤部门改革的一大阻力来自于相关员工对旧有行政体制的依赖。在市场化过程中,后勤管理企业要着重处理好行政体制向私有制、聘任制转型的过程,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员工的思想意识,逐步消除员工消极工作、等待上级安排的依赖思想,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员工的各项奖惩制度与福利保障,减轻市场化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增强与昂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危机意识,使后勤系统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重新焕发活力。
3.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市场服务水平
后勤企业要转变人事管理制度,通过改革用工制度,打破员工“吃大锅饭”的意识,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规范化。同时,建立个人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建立内部竞争机制,摆脱员工推卸责任、不思进取的工作现状,全面落实“多劳多得”的经济分配制度,以迅速向市场经济靠拢。另外,后勤企业要规划服务态度,建立服务标准与考核机制,对企业员工实行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管理。
为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进行大胆的尝试,将后勤业务从主体中分离出去,将其置之于市场大环境之下,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改革方略。如此,方可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怡群.浅谈推进国有企业后勤系统改革发展的途径[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08).
【关键词】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珠江三角洲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030-04
一、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
1.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两难冲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国际生产分工与贸易体系,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但在这种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国际贸易链条的低端层次。这一方面容易导致发展中国家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另外还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问题。这就是中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所在。产业结构转型主要表现为在全球价值链条中不断攀升的过程,将更加依赖于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但从目前国际技术进步的总体格局来看,发达国家总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先行国。普斯纳(Posner,1961)的技术差距论仍在发挥作用,发展中国家也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赶超。目前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靠前的要素指标,一是就业人数,居世界第一;二是人口特征,居世界第二;三是劳动成本,居世界第十二位。也就是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仍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不是技术、文化、制度等知识性要素,这就形成了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两难冲突。
2.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战略意义。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区域统筹、循序渐进的过程,产业结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以先发展地区为先导、以区域协同与梯度推进为特征的渐次演化过程。大国经济的地区差异性与多元结构,适应了不同产业以及不同经济型态的发展要求,容易形成区域经济的梯度特征和区域发展的协同局面。大国经济的规模经济性和相对独立性,又使之能够在大国内部地域差异性基础上,利用区域分工与贸易复制全球化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从而将本质上是国际分工与专业化深化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逐步内化于大国内部的区域分工与专业化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之后,以珠三角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造就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这种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此,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的思想。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先发展地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大力推进先发展地区的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不仅可以推动这些地区的科学发展,而且有利于形成“区域协同、渐次轮动”的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格局,循序渐进地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可能性
1.先发展地区具备经济发展带来的禀赋结构优势。以要素积累为基础的禀赋结构改善是产业结构转型的基础。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剩余的增加,以珠三角为代表的我国先发展地区,在要素积累和禀赋结构上具备领先全国的优势。1990年珠三角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为0.4188,即劳均资本额仅为0.4188万元,仅比同期广东省全省的资本劳动比高出0.1971万元。至2009年底,珠三角地区的资本劳动比上升到5.7149,与1990年相比增长了12倍多。与同期广东省的资本劳动比(3.9061)相比较,珠三角地区要高出1.8088万元。从全国来看,2009年珠三角地区资本劳动比仅次于天津的7.6069万元、上海的7.2304万元和北京的5.7801万元,可以排在全国第四位。禀赋结构的改善会逐步促使比较优势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
2.先发展地区具备市场化发展带来的交易效率优势。交易效率是决定分工演进的关键因素,由于存在分工好处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分工水平取决于交易效率的高低。而交易技术(含交通、信息与教育技术等)与交易制度(含市场、信用与信贷制度等),是影响交易效率的两大方面。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交易技术效率指数分别为1.3700、0.9537和0.6917,东部先发展地区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广东省在信息交易效率方面仅次于京、沪两市居全国第三。由于市场、信用与信贷等交易制度因素与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交易制度效率可从用市场化指数来判定。而在这方面,东部先发展地区显然具有市场化改革的先行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市场化指数为9.56,大大高于中部(7.45)和西部(5.42)地区,其中浙、沪、苏、粤等省市稳居全国前四的水平。市场化发展带来的交易效率优势有利于推动分工演进和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
3.先发展地区具备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创新优势。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是知识性要素的重要内容,也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重要分工基础。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本水平、规模与结构都得到了迅速提升。广东1978—20lO年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3.92年上升到9.56年,人力资本总量由9262万人年增长到55718万人年,增长了5.02倍。人力资本结构也不断优化,专业人力资本占比不断上升,从1990年的24.94%上升到2010年的30.43%。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与优化促进了先发展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广东不仅在创新环境方面领先全国,而且在知识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创新实力等方面,都具备雄厚的领先优势。先发展地区在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方面具备的领先优势,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要素基础。
4.先发展地区面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结构转型契机。由于存在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先发展地区实际上拥有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即使区域内闲置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资本要素的增加也会被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流入所吸收,使得生产领域的实际资本劳动比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产业结构在要素形态方面的转型。这也是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一直得不到优化并出现“服务化悖论”根本原因。但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的形成,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将在未来若干年消失,以珠三角为代表的先发展地区将面临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的压力,这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先发展地区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
三、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政策思路
1.加强交易技术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强化知识性要素的比较优势。产业结构服务化的本质,是以知识性要素为基础的分工演进下的专业化发展。影响交易效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交易技术,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劳动流等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决定着交易费用的大小和交易效率的高低;二是交易制度,涉及产权、价格、市场、信用、货币等的交易行为规范,即文化、制度、规则等,其产生的间接交易费用甚至大于交易技术的直接影响。而知识性要素包括文化、制度、技术、人才等在内,又是产业分工区域性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在分工演进中发挥着比传统要素更大的作用。知识性要素上具备较强的比较优势,是实现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强交易技术建设推动交易制度创新,强化知识性要素的比较优势,是推动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对于依赖外源性人力资本的珠三角地区而言,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区域信息网络,大力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继续完善市场化交易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再投资机制,形成以内源性人力资本为主体、以外源性人力资本为补充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模式,从而全面提升知识性要素的比较优势。
2.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的专业化分工演进。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推动区域经济专业化分工演进,实现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手段。交易效率的改善会形成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这种专业化分工就会依据要素禀赋在地域上产生聚集效应,形成区域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与产业互动,从而实现先发展地区的服务化转型。珠三角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国际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成功地实现了与国际生产分工与贸易体系的对接。但由于“两头在外”的产业特征,割裂了与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联系,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与引领效应大大减弱,反过来叉削弱了珠三角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生动力。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形成区域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内生演进。为此要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珠三角地区可以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经济圈为基础,构建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地区发展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并推动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协作与经济一体化发展。
3.加快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大力推动先发展地区的低端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珠三角地区要借助发达的交通网络,将竞争力相对不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向具有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粤东、粤西以及粤北转移,提升这些地区原本落后的产业结构水平并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优势,重点发展以生产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利用粤港澳合作平台,吸引全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服务机构等入驻,使珠三角从产业链中的制造环节向研发和销售两个高端环节发展,逐步实现珠三角地区由以制造为主向以创造为主的转变,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变。珠三角地区主要承担研发、物流、销售、品牌经营,“东西北”地区侧重完善制造生产的产业链,从而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构筑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框架。
[关键词] 资本运营 现代企业制度 数字化出版 产业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5-0018-04
自2003年6月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我国的出版产业生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2年底,除少数公益性出版社和军队系统出版社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及地方和高校经营性出版社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并有若干出版集团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出版产业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已初步成形。在这场以产业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自上而下”改革的持续推动下,国内各大型出版企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意识和扩张热情,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收购案不断涌现。由此可见,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种种阵痛之后,我国的出版产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裂变。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促动下,出版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兼并重组浪潮。在这样的大势面前,对于大型出版企业来说,如何根据技术、市场和政策环境的变化积极推进实施战略转型,无疑是当下亟待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1 大型出版企业战略转型的内涵
毫无疑问,仅就战略转型而言,大型出版企业因其规模庞大、业务庞杂而比小型出版机构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大型出版企业的战略转型。本文认为,大型出版企业的战略转型至少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即从传统的事业单位向真正的现代公司转型。事实上,从法理意义上说,目前国内大多数出版单位都已经成为公司法人,“三项制度”改革在大型出版企业也已基本完成;但这种法理转制和企业运营机制的初步确立,其实距离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尚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企业制度不仅包括如何建立起以投资者为中心的公司治理模式、董事会决策和监督机制、市场化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而且包括企业内部管理的决策机制、问责机制、考核机制等,其实质就是建立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品经营管理体系。然而,对于当下很多大型出版企业来说,传统的治理和管理理念依然根深蒂固,比如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单一股权结构,再比如过于强调图书的文化或意识形态特殊性,而有意无意地忽视其内在的一般商品属性,从而导致行政干预过多等。其实,在市场经济中,图书也是一种商品,它具有商品的普遍特性,与诸如电器、汽车等商品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有确立了这样一种商业理念,大型出版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并按照普遍公认的商业准则去经营,否则很难摆脱行政附属地位的属性。
二是数字化出版业务转型,即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从传统出版商向内容服务提供商转型。传统纸质出版是现有大型出版企业的强项,但随着数字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并对传统纸质出版形成越来越明显的压迫态势,大型出版企业必须深具危机感,并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但从目前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其实不是数字出版的主要障碍,出版业的内容形态早已实现了数字化。目前,真正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内容提供方的出版企业,能否在数字化出版中实现可持续的盈利;二是作为需求方的读者,对于付费和电子阅读的接受程度如何。出版企业只有在数字出版环节有了可持续的盈利,才具有推动数字出版的有效激励,这是经济学的基本供给原理。如果出版企业无法实现持续的盈利,那么数字出版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怀疑的。另一方面,就读者的接受度而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对电子阅读的接受度较高,甚至有人断言,这一代人可能会最终彻底抛弃纸质阅读。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纸质阅读与电子屏阅读尚处于争取潜在
读者的竞争中,纸质出版商其实可以通过各种体验营销活动来吸引新生代群体,并开发和保持新生代的纸质阅读兴趣,因此,数字出版市场还需要时间去培育。
三是产业多元化转型,即从以出版业为主向更广泛的多元化经营转型。在我国当下的出版产业和政策环境下,大型出版企业的多元化转型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解决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二是解决企业的增长问题。因为单就出版业本身而言,其在产业扩张方面面临着非常大的制约,这其中既有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制约,也有产业自身属性的制约,凭借单一的出版业根本无法有效满足大型出版企业的内生性扩张需求。当然,多元化转型将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出版主业在业务板块中的比重,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削弱出版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大型出版企业来说,多元化扩张的前提其实是出版主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这二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也就是说,出版主业的比重可以下降,但其市场占有率或市场份额则要提高,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力。如果出版主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那么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无疑是失败的,也就失去了出版企业的核心意义。换句话说,大型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出版,多元化战略转型只是为了适应产业发展和企业扩张的内在需要。
上述三大战略转型,是大型出版企业在未来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也是真正的难题,如果未能有效解决这三大转型问题,我国的出版企业就难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更谈不上我国出版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这既是大型出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要。
2 以资本运营驱动三大战略转型的路径选择 所谓资本运营,就是以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进行运筹和经营。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第二,从微观层面上讲,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技巧性的资本运作,实现资本的增值和效益增长。一般来说,资本运营涵盖两个方向,一是扩张性的,一是收缩性的。资本扩张是指在现有资本结构下,通过内外部融资,以追加投资和并购等方式来实现横向、纵向或混合形式的资本规模的扩大。资本收缩则是通过资产剥离、公司分立、分拆上市和股份回购等方式,将企业所拥有的一部分资产、子公司或某一部门转移到公司之外,对公司总规模或主营业务范围进行重组,从而缩小公司的规模。无论是扩张还是收缩,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这是商业世界的基本法则。
长期以来,出版行业的事业属性被过度强调,而其商业属性则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但是,随着近些年出版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出版社转企改制的顺利完成,再加上多家大型出版企业的股票实现了公开上市交易,这都为出版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则在进一步促进大型出版企业的商业化转型。对于大型出版企业来说,股票公开上市绝不仅仅意味着具有了依托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它更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平台,以及驱动企业战略转型的发动机和催化剂。大型出版企业应充分利用其规模优势和资本平台,将资本运营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资本运营来驱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数字化出版业务和多元化扩张。
2.1 以上市为契机,通过股权多元化驱动现代公司治理和管理制度转型。
如前所述,资本运营是以资本的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的,这样的商业经营理念其实与出版社的传统经营理念是格格不入的。正是因为经营理念上的差异,出版社的传统管理模式与现代公司的治理与管理模式存在冲突。比如说,传统出版社由于其事业单位属性,管理方式往往是以社委会为决策中心的民主制;但对于现代商业公司来说,其实包含了治理和管理两个层次:一是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机制,一是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公司管理机制,二者其实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博弈关系。对于大型出版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市场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但在制度转型的过程中,其面临的棘手问题是如何从“组织逻辑”过渡到“资本逻辑”,即如何从以行政级别为核心的组织领导,过渡到以资本为核心的董事会治理。公司治理问题不解决,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必然面临阻力。只有真正确立了市场化的资本逻辑,资本雇佣劳
的生产关系才能理顺,企业的内部活力才能有效释放,而要破解这一难题,股权多元化和股票公开上市无疑是必走之路。上市不仅仅意味着融资,其本质内涵是公司所有权的公众化和企业定价的市场化。为了实现真正的股权公众化,必须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状,股权多元化是现代化公司治理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和核心要义。更何况,上市改变了国有企业的定价难题,股权的市场化转让就可以实现公平、公开和公正。因此,大型出版企业的治理与管理制度转型,必须依托于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的驱动下实现制度转型。
2.2 以资本市场为依托,通过风险资本运作驱动数字化出版业务转型
从目前出版业务的技术发展态势来看,数字化出版对于任何一家大型出版企业来说都是挑战大于机遇。数字化出版的未来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但进入时机的把握才是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我国数字化出版的大发展、大繁荣尚需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成熟的商业模式,即要有可行的持续盈利模式;二是产业结构,即要有一定的产业集中度。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出版产业现状来看,这两个前提都不完全具备。首先,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尚不明朗,尽管已有多家出版企业尝试从不同路径进入数字出版领域,但真正带来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并未成形。其次,出版行业的集中度太低,区域行政垄断问题突出,行业的大整合还没有完全展开。因此,单就数字出版而言,先发并不一定具有优势,相反却有可能成为产业发展的牺牲品、其他后发企业的垫脚石,类似行业的前车之鉴已有很多。因此,大型出版企业在推动数字化出版方面是充满风险的,必须慎之又慎。但是,持有审慎的心态,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正是由于发展数字化出版是充满风险的,因此必须依托资本市场来推动。对于大型出版企业来说,数字化出版战略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才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数字化出版所需要的大量资本投入,只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够满足;二是数字化出版属于高风险投资,必须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担优势来解决风险问题。总之,在数字化出版业务转型方面,资本运营无疑是大型出版企业实施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2.3 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大规模兼并重组驱动产业多元化转型
在我国目前的出版产业和政策环境下,大型出版企业的多元化转型已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该如何做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规避产业和政策风险,二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内在增长需求。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我国多数大型出版企业是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模式,这种过于紧密的产业关联度无疑会加剧经营上的风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利于企业分散风险。因此,大型出版企业必须通过多元化经营来分散系统风险。另外,随着出版企业的上市,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增长的外在压力也在加大,而仅仅靠出版业本身是无法解决增长问题的,因此必须通过多元化扩展来发掘其他行业的盈利机会,以解决大型出版企业的增长问题。但是,推动多元化转型本身并不意味着削弱出版主业的市场竞争力。恰恰相反,多元化扩张的前提,是提高出版主业的市场竞争力,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力。因此,无论是出版行业的内部整合,还是向出版行业以外的扩张,都需要通过大规模的资本运营来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以推动大型出版企业的行业整合和多元化扩张。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数字化时代,大型出版企业不应满足于单纯的图书出版,而应将自身定位于满足消费者全方位休闲需求上,阅读只是休闲的一种方式,电影、电视、游戏等都是大型出版企业要大力涉足的领域,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分散图书市场萎缩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而要实现这一切,资本运营无疑是万万不可少的驱动之源。 3 总 结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国出版领域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改革之路必将持续推进下去,随着越来越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型出版企业的成功上市,资本市场对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推动作用会日趋明显,并且会成为其商业化转型的驱动之源。资本有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确立了资本的逻辑,大型出版企业乃至整个出版行业的改变都将是脱胎换骨的。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出版传媒集团的兼并重组及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经营发展进一步提出鼓励扶持政策。这对于大型出版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抓住机遇,就会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顺利完成战略转型。因此,大型出版企业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强化资本运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驱动作用,充分利用资本运营的优势大力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从而在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垄断力的同时,进一步推进我国整个出版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hyland, david c., j. david diltz, why firms diversify: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 financial management , 2002, 31: 51-81
[2]karl v. lins, henri servaes, is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eneficial in emerging markets[j]. financial management,2002
[3]胡茂莉.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12)
[4]金天,余鹏翼.股权结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价值:国内上市公司的证据检验[j].南开管理评论,2005(6)
[5]李晓蓉.西方不同流派学者论企业多元化经营[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12)
[6]李远涛.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成长性分析[j]. 出版参考,2010(22)
[7]所广一.关于出版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1(1上)
[8]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11)
1 国内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及类型分析
1.1 国内报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2005年,是国内报业发展的“转折点”。据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媒体管理研究所的研究调查表明,国内报业集团在2005年上半年出现营业额大量减少、经营不景气的现象,多数报社实际广告收入均减少10%以上,而且出现亏损将近一半的报业公司也不在少数。多数报业面临成本、读者分流、营业收入等困境。
在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选择的形势下,国内各报业都以不同形式与新媒体行融合,报纸网络版、网站、手机报等新传播形式成为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初尝试。
1.2 国内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类型
(1)以纸质报纸发行为主,带动网络数字版,数字报最终是为纸质报纸服务的。
(2)报纸网站相对独立,建设初具规模,报网各自发展,部分实行独立核算运营。
(3)其他形式的探索尝试。例如《京华时报》,推出云报纸服务,利用图像识别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将纸质载体与互联网融合。前端是传统的纸质报纸,后端架设在“云”上。
2 国内报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分析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国内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报业内容多媒体接触终端的开发、报业内容生产集成平台与全媒体多通道数字出版系统的建设、运营模式的电子商务化拓展等都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2.1 通过网站建设和运营,初步实现报网互动,延伸了传统报纸的影响力
当前,国内多数纸质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推出了电子报、网络版。内容上也更加丰富,增加了用户的阅读体验感。例如,运营较为成熟的大秦网,依托纸质报纸的品牌影响力,立足当地,将自身打造成了报网互动的新媒体平台和极具影响力的信息交流平台。
2.2 新闻生产流程及终端的数字化成效初见端倪
2006年,国内实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以来,各报业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在新闻数字化流程生产方面成效比较明显。例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设计开发了报业全媒体多通道数字出版系统,实现了新媒体采编流程信息收集、拼版及多通道的自动化。其4i(i-News手机报、i-Paper电子报、i-Meek网络数码杂志、i-Street公共新闻视频)模式,使传统纸质报纸内容与新型数字报纸接触终端实现了对接。
2.3 融合形态新闻生产的探索
当前,国内多数报业的数字化探索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如何进行资源共享处理、促进专业新闻生产与公民新闻生产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3 国内报业数字化转型对策探析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分析借鉴报业转型成功经验,国内报业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探索尝试。
3.1 深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市场主体
我国报业的转企改制只是“改”在表面,并未触及报业体制改革最为基本的问题和矛盾,报业仍戴着事业单位的“帽子”,并未完全市场化。当前,只有完成报业深层次的体制改革,重塑新型的市场主体才能进一步推动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就要使其更加多元化、市场化,因此,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报业的产权问题。也即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和转让权。
由于历史等原因,报业产权的变革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这也是实现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在这一问题上,需要政府的引导和决策,应主要协调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方向;二是通过探索创建适应我国传媒国情的传媒体制;三是建立现代化的报业企业制度,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将报业推向市场,成功实现报业整体改制。当前,国内《中国保险报》、《中国证券报》、《电脑报》三家报业已率先完成整体转制。
3.2 着手打造全媒体产业链,挖掘综合盈利模式,为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数字化转型的大形势下,多数报社都开始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搭建。于是,传统报业产业链原有的部分业主发生改变,传统的主营业务如印刷、发行等将逐步从新型产业链上弱化和脱离出去,数字化的采编流程,多元化的发行渠道,全媒体的融合内容形成了交错的新产业链。因此,要站在全新的高度统筹规划,力求整条产业链效益最优,这可以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1)打造品牌文化,加强全媒体品牌营销能力。对于正处在转型中的报业来说,品牌发展战略是其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报业来说,要实现盈利,必须要关注发行和广告两个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将为这两个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报业原有品牌是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中建立起来的,往往已拥有稳定的受众群及相对固定的广告客户,在数字化全媒体品牌建设中,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品牌影响力,赢得原有受众、客户的基础上,延伸新辟领域。媒体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也有利于自身品牌在受众头脑中占据最佳地位。创建具有竞争力的全媒体品牌必须以受众为中心,确保受众在意识中形成其需求与全媒体产品的链接。全媒体品牌的建立要“独树一帜”,唯有特色的品牌文化,才能让读者产生认同和共鸣。另外要及时了解受众对报业全媒体产品传播效果的反应,以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最后在受众与报业品牌之间建立紧密忠实的关系。报纸品牌的建立也需要有特定的形象为依托,在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完善的形象识别系统,将更好地塑造全媒体品牌形象。形象识别系统包括了理念识别、视觉识别和活动识别三个要素,可以通过企业发展口号、版面设计等加以实现。
数字报业与传统报业在价值体系、评判标准、产生过程都是不同的,品牌可以延伸,但更注要的是在原有品牌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发展,要用拓展的思维,考虑用新的途径实现报网新的品牌的建立,特别需要利用网络媒体尽可能获得新兴用户和新增点击率来实现品牌影响力提升。
(2)整合报业内部资源,建立全媒体整合数据库。报业资源的整合,包括内容资源以及客户资源两方面。资源整合及数据库建设有利于报业实行精准化、全方位营销。
①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基于内容的数据库平台。全媒体内容数据库具有海量储量、媒体形式多样、方便快捷、资源可查找性强的特点。目前我国许多大型的报业集团都开始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与投入,并积极建立符合报业新闻信息传播特点的数据库,以适应全媒体的环境需求。全媒体时代报业基于内容的数据库建设要考虑信息策划、视角、专家解读等多方面,以期吸引受众、打造新盈利点。其次,要考虑信息内容及形式的分类,如,建立财经、科技、传媒等资料库,基于新闻内容形态,可对图文声像等进行分类存储。另外,数据检索功能要进一步强化,以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和关注率。
②建立基于目标客户的数据库。报业要发展,必须生产符合受众需要的新闻产品及服务,报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也是以客户为中心。消费者市场直接影响报纸销售,就报纸市场来说,其客户包括受众和广告商。在当前受众面对海量信息开始选择性消费的时代,将报纸现有或潜在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及消费记录、习惯爱好等进行整理保存,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甚至在数据库中按照地区、收入、职务、年龄等条件分类挑选目标群体,可为报纸改进自身的内容生产和目标化营销奠定基础,同时受众的详细资料对于广告客户的精准投放来说也极有价值。也即读者数据库可以为报业带来“二次营销”的利润。
3.3 把握报业属性,创新全媒体内容,提升报业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报纸内容,首先要明确一点,受众是主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受众可选择的信息途径越来越丰富,受众的主体地位日益明显。媒体要充分考虑不同受众兴趣喜好,归纳受众的年龄、风俗习惯、心理及知识结构,爱好等因素,用新颖、独特、原创的数字内容与版面来吸引受众。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应对不同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终端等不同媒体间的竞争,要顺应媒体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资源要有清醒的认识,并确切把握报业区别于其他媒体的、自身所独有的竞争要素,才能在竞争中免于被淘汰。
报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的生产,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报业应紧跟时代步伐,创作风格特色化、有影响力及竞争力的新闻内容。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有全新的融合新闻理念。融合新闻是新闻传播模式变革的必然产物,不同的媒介形态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采编流程,融合新闻则运用了全方位的技术和各种媒介介质来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了新的流程,这是一种重组也是一种合作。
融合新闻理念下的新闻报道也有别于传统方式,网络等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增强,多元化的传播环境,也要求融合新闻必须重视内容的个性化服务功能,以满足不同的受众资源。另外,融合新闻呈现了声像图文等多种信息元素,必须通过较好的策划才能发挥不同媒介的传播效果。
另外,传媒专业新闻生产也逐渐开始与公民新闻生产进行融合。当前,在数字化环境下,受众可以通过发表新闻评论、博客、播客、微博等网络媒体,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改变了新闻信息的形态,将传播变为了互动,新闻报道的方式也逐渐向专业记者与公民记者相结合的报道形态转变。
传统报业是内容生产商和供应商,新闻产品是其最为核心的竞争力要素,数字化的报业亦如此。内容的原创性是报纸发展的重要资源。报业与网络媒体相比,在人、财、物力甚至采访权上都处于优势,在各行业都逐步重视知识产权的大环境下,报业原创新闻“免费午餐”终将终止。如何继续开发和维护自身内容的原创性是报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同时,应该注重信息的独家视角和独家策划,形成自身风格,从而形成独有的市场竞争优势。
3.4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全能型人才
人才,是行业竞争的关键,报业更是如此。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对推动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节约经费,除特殊岗位需要引进新的人才之外,对现在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报业的人才缺口问题。
关键词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新常态化 发展定位
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简称AMC)诞生于1999年,当时,中国政府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决定成立华融、长城、信达和东方四家AMC,分别收购、管理和处置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合计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经过近七年运作,四大AMC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政策性任务。2007年以来,四家AMC陆续开始商业化转型,按照国务院“一司一策、突出主业、综合经营、加快发展”的政策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逐步探索商业化转型之路,如今已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中国金融体系看,AMC在“化解风险、综合经营、融合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专业优势,有效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时期,提出“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经济发展呈现三个方面的变化: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依靠低成本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势在必行;改革进入深化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各领域的改革必将相继出台;创新步伐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带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崛起。
伴随经济“新常态”,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变化也可谓“日新月异”,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互联网金融等变革,无一不加速金融领域的市场化进程。面对新的形势,AMC必须准确定位,抓住机遇、积极适应,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之中,结合AMC特点,笔者认为未来AMC发展应体现以下方面:
一是做强资产管理主业。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行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将逐渐暴露,不良资产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增加,至2014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669亿元,同比增长36.1%。(2)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也在逐渐暴露。至2014年9月末,信托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2.95万亿元,随着房地产行业风险的暴露,信托类金融机构将面临空前的不良资产压力。(3)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凸显,数据测算显示2014年地方政府已进入还债高峰期,到期应偿还债务已达2.38万亿元,占总债务的21.89%。(4)实体经济的不良资产存量较大。至2014年10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已达10.56万亿元,以此推算,全国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应在30万亿元左右,不良资产市场的业务机会越来越多。AMC应紧紧把握当前形势,积极参与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收购不良资产包或单体收购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类不良资产,帮助危机企业乃至危机行业,通过重组期限、利率、押品等手段盘活债务,为全社会提供逆周期危机救助型金融服务,充分发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
二是加大投资投行和并购重组业务拓展力度。当前,四家AMC都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发挥AMC资产管理服务优势,与中国经济共发展,将是AMC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经济周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全面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AMC正在迎来并购重组业务的重大发展机遇,这为公司开展并购重组业务,做强投资投行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伴随结构调整,市场并购重组资源将会涌现。(2)加快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带来并购重组机会。(3)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的不良资产加速释放,将提供大量的并购重组和企业托管机会。(4)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活力,这也将为直接投资和保荐承销业务带来更多的机会。(5)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可供操作的金融工具正在不断增加,扩容后的新三板,既是并购重组的业务来源,又是重要的退出通道。综合以上因素,资本市场未来将进入一个新的“黄金时期”。伴随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多领域的产业整合和产权重组,AMC可以借助投资投行、并购重组等手段,有效介入并持续发挥作用,为优化资源配置做出贡献。以并购重组为主的投资投行业务将迎来发展机会。
三是全面提升市场化运作程度。面对变化,AMC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不断促进自身的改革发展。首先,建立市场化的体制机制。目前AMC都在围绕“股改、引战、上市”这个战略主线加快市场化进程。努力向规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特色化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迈进。其次,坚持以客户需求和市场需要为中心,围绕客户拓展业务,强调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再次,不断完善各平台子公司多牌照金融与产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与公司资产经营管理主业相契合的专业优势,打好业务“组合拳”,形成以资产经营管理主业为核心、覆盖企业客户全生命周期、覆盖上下游和同行业的综合金融链式服务。
未来AMC必将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单位为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王恭杰(1977―),男,山东人,研究生,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
将竞争监管手段有机融入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业竞争秩序健康平稳运行的有利保障,一方面,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除各别国家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原因偶有例外,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均未对金融业区别对待,而是将它们一并纳入竞争法的调整范围,接受竞争监管。另一方面,竞争监管手段对市场的监管与其它监管手段不同,竞争监管是在充分尊重市场竞争规律的条件下运行的。因此,通过它实现市场监管,有效减少行业因为被管得过死而丧失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的问题。
将竞争监管机制有机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在现阶段对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国家,我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被种种行政手段严格管制;另一方面又被严格保护。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依然面临着非常艰难的市场化转型任务:一方面,我们在改革前期所依赖的那些诸如市场准入限制、利率水平等方面的管制保护措施,由于国内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和金融全球化力量的冲击,已经不宜再继续采用。那些昔日被这些措施所限制或阻挡在外而只能在处与国有金融业展开竞争的民间金融力量和外国金融势力已经形成倒逼态势——他们正从边缘处的竞争走向与我国国有金融企业展开大规模、全方位的竞争。因此,必须尽早破除金融业长期以来的保护体制,加快金融业市场化步伐,建立健全金融市场化运作的有效竞争机制。这就为将竞争监管机制引入金融监管领域准备了条件;同时,竞争监管机制的引入又能反作用于我国金融业,加速、催化和巩固金融业市场竞争机制的完善。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时代严格的金融管制制度的日渐瓦解,金融业在进行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如:不少金融企业出现了由于监管缺位而损害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乱收费现象,一些地区出现了群体性金融欺诈案件等;金融企业间为争夺客户采取包括商业贿赂在内的一系列不正当竞争手段,而大型的金融企业之间也陆续出现了串谋定价、滥用支配地位等的案例;金融业行业协会不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定位却积极从事串谋勾结其成员联合涨价等。上述种种现象都是金融业在市场化转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之一就是加强竞争监管。
具体来讲,将竞争监管手段有机纳入金融业多层次监管体系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金融企业内部的竞争监管;二是加强外部的竞争监管。所谓加强金融企业内部竞争监管是指从金融企业内部监管入手,即由金融企业自身通过其内部合规部门加强竞争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审查。根据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对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职能被界定为“识别、评估、通报、监控并报告银行合规风险的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而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虽然这是只针对银行业的,但同样可以适用于整个金融行业的合规部门。在金融企业做出经营决策和经营活动前,由合规部门进行竞争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审查,可以有效避免金融企业从事反竞争活动。所谓加强外部竞争监管前面已有所述,是指由竞争法的行政执法机构,与金融行业专业监管机构积极配合,实施监管。将竞争监管与适度的金融业行政监管相配合,形成既能有效降低金融风险保障金融行业安全运行,又保障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多层观综合性的监管体制。
总之,尽早引入竞争监管机制,改变金融业长期以来所依赖的多层次行政监管体制,实现行业监管与竞争监管并举,才能真正引导金融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新一届中央政府不断传达出包括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方案、建立个人境外投资制度等方面的多项金融改革意见,应该说即是对这个方向性路径的确认。
本文作者:黄勇
一、当前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1.经营较混乱,收益不明晰
大部分学术期刊具有公益性质,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运营资金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与社会资助,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学术期刊通过收取版面费、印刷费等多种方式吸纳资金,为自身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收取版面费的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仅是期刊通过在计划经济时期得到的刊号资源与形成的地位所采取的寻租方式。我国学术期刊虽然是在审批制度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经营模式,禁锢在计划经济圈定的牢笼里,那么就会面临消失的风险。办刊人只有结合刊物特点办出特色,才可能适应转型期进而成功转型。比如《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结合民族地区学者研究优势开辟“民族学评论”“民族经济”等栏目就是比较好的思路。
2.运行周期长,受众范围窄
目前,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智力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信息时代中的重要性与更新速度都远超以往。学术转型存在于各个领域,在智力知识的生产领域,其呈现碎片化、草根化的生产趋势,许多知识不再通过高校、学术刊物等传统渠道传播。一些新闻类刊物为了营造人文氛围,邀请学者撰写专栏;一些电视台开始在时评节目中引用学者的话语甚至直接邀请学者录制相关内容的节目;为了适应学术传播高速发展的趋势,相关的学术专著出版速度越来越快,对一些以双月刊方式出版的学术期刊造成了巨大冲击。在互联网方面,由于科技研发需要第一时间得到承认,需要效率和速度,因而目前许多研究者会将互联网作为宣布成果的首选平台,而不是寄望于时效性比较低的出版物。甚至在一些社会科学领域,有的专家认为以后最新的成果不再需要通过期刊公布了,因为各种长微博已经取代期刊发表平台的地位,学者能够第一时间就学科热点发表观点甚至是研究成果。可以预见,传统学术期刊运行周期长,受众范围窄,若不及时转型,将会被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抛弃。
3.业态变化快,竞争多元化
非学术出版物的学术化传播、新媒体的高效传播,让学术期刊逐渐沦为“鸡肋”。订阅学术期刊的读者数量日益减少,选择转型为免费刊物赠予相关单位的期刊则越来越多。学术期刊不能够为现代读者提供交互式的阅读体验,也无法让读者自由选择阅读内容,是其受众面越来越窄的重要原因。因为在一本期刊中对一名研究者有助益的文章可能只有寥寥数篇,如果研究者通过互联网可以更迅速、更经济地找到更多的相关材料,就不必订阅期刊了。为了适应现代学术转型的发展需要,许多学术刊物选择了增加印刷页数、加快出版节奏的发展方式,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期刊开始涉足学术板块,直接威胁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
二、当前学术期刊转型的基本逻辑
1.观念转型
学术期刊要进行市场化转型,首先要转变思想,形成市场化观念。当前,学术期刊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服务作者上,较少分析读者需求。将服务作者作为办刊重点,学术期刊的运营就会围绕版面经营展开,主要为作者职称评定服务,而忽视期刊的内容质量。笔者认为,如果将办刊重点放在读者与社会需求上,那么学术期刊就会更注重内容质量,为读者提供品质更高的刊物,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学术期刊创刊的目的,不仅是发表更多内容丰富、高水平的学术作品,还有成为服务读者与社会的平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读者意识也可看作市场意识。读者意味着市场,是期刊发展的基础。文化产品利用市场机制来扩大读者市场,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读者是文化产品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学术期刊的读者意识薄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若一味坚持将自身作为学术共同体代言人,不考虑读者的真实需求,就可能被市场经济体制淘汰。由此可见,读者是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术期刊必须进行市场化转型,将读者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将读者群体作为目标市场,形成市场化观念,才可能持续发展。
2.产品转型
学术期刊转型并不是出版方或研究者想要转型就能够实现的,而是在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当下,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以及新发现呈现在公众眼前,这在推动学术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学科发展碎片化的问题,许多有价值的学科知识夹杂在无用的信息中,使得阅读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判断信息的真伪和用途。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期刊的价值开始凸显,深度研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学术期刊的优势,也是学术期刊转型的重要砝码。因此,学术期刊在转型期间,不能一味迎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特点,而是要潜下心来,坚持客观、科学、踏实的出版方针,无论是调查工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做到严谨治学,坚持自身作为学术刊物的文化底线。事实上,对严肃、有深度题材的坚持,正是学术期刊的核心属性。这种属性使得学术期刊能够为学术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指引学科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术期刊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面对互联网烦冗、海量的信息,人们容易思维混乱,他们希望从学术期刊中获得所研究学科的重要资料,掌握学科的核心要点,从整体上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核心内容、主要研究机构与作者,甚至掌握学科的发展动态与方向,从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学术期刊要具有指导作用,为学者的研究指明方向,提供借鉴。而现实情况是,现在很多学术期刊存在内容烦琐、散乱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一些学术期刊以获取利益为根本目的,忽视内容质量;另一方面,一些学术期刊缺乏明确的采编理念,采编活动较为随意。在这种情形下,读者无法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作者的投稿也受到了限制。此外,有些作者为了使稿件容易通过审核,对已发表文章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并将这些关键词作为选题的标准,导致学术方向不正确的现象发生。学术期刊除了发表综述性研究成果,为读者梳理学科知识与学术背景,还应该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强化学术期刊的地位。譬如《出版科学》开展了针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年度研究,《中国外贸》专门对外贸领域进行综述性研究,它们被业界认为是较具参考价值的权威出版物,发行量较大,广受读者欢迎。
3.结构转型
社会研究组织、高校、出版社是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出版方,这些出版方属于多学科综合体,缺乏对单一学科的深度研究,大多数只能出版综合类期刊。这些综合类期刊缺乏特质和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千刊一面的局面。以我国的高校社会科学类学报为例,其中近70%的刊物属于综合类学术期刊,其采编出版工作的方向、流程甚至是对不同学科的关注度完全一致。因此,大多数刊物看起来没有太大区别,读者读来味同嚼蜡,更毋论学术价值了。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引入标准评价以及末位淘汰制,取消不合格出版物的期刊出版号,增强期刊的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构建富有生机、活力、创造力以及差异性的学术期刊,这才是学术期刊市场化的正确路径。学术期刊应跟上市场化发展的脚步,进行市场化转型,为读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服务,重新对期刊进行合理定位,树立良好的期刊形象,从而聚拢一批专业、稳定、庞大的读者群体。定位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期刊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发展目标,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培育期刊品牌,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就目前我国学术生产与需求的情况来看,学术期刊应在科学型与应用型这两种模式上进行选择。科学型期刊的服务主体主要是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应用型期刊的内容多为工作经验与个人感悟,服务主体主要是进行实践工作的学者与读者。学术期刊没有准确的定位,就会导致内容繁杂、混乱,服务主体不明确,品牌培育困难等问题。因此,学术期刊要以期刊实际情况为基础,对自身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学术期刊要形成学术期刊生态链,建立多层次的学术期刊新格局,从而实现全面转型。多层次的学术期刊格局应呈金字塔状,具有启发感悟作用的综合性期刊位于金字塔的顶端,依次下来的是探讨学问的专业期刊,最底层的则是以传播知识、教育经验为目的的业务类期刊。这样的金字塔发展格局,才能满足当前我国学术科研评价机制的要求,促使学术期刊正常、稳步地发展。
三、当前学术期刊转型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与新媒体的关系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社会获取信息氛围之浓厚远超历史其他时期,几乎所有人在空余时间都会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阅览信息。然而,这种浏览是一种碎片化阅读,阅读程度较浅,这也是当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主要特点。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眼界的确更为开阔,但他们实际获取的知识是不成体系的,许多人在阅读后并没有深思信息背后的内容,也没有能力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不少人甚至连最基本的真伪判断能力都不具备。这种海量但质量堪忧的阅读,事实上会对人们的思辨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学术期刊是一种较具权威性的出版物,它的特质决定了人们需要通过深入的阅读和思考才能够理解期刊内容,而当他们理解这些内容时,往往已经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从中受益。当然,我们肯定学术期刊价值的同时,并不否定新媒体的价值。学术期刊与新媒体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排他性。一方面,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影响力逐渐攀升,就是因为其在新媒体领域获得成功,比如《博物杂志》。另一方面,它们能够在新媒体领域获得成功,也离不开学术期刊长年累月的知识积淀。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术期刊都在尝试进行媒介融合,它们无论是在微博、微信平台还是在门户网站平台,都聚拢了大量的受众,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2.与评价机制的关系
从外部来看,期刊评价是学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传统评价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学术评价核心化的结果被大量运用于学术权力分配、学者职业评价之后,学术评价逐渐变得功利。学术评价和绩效考核成为决定学术工作者收入水平、职称以及学位点授予等的重要参考指标,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学术论文的大量发表推动了中国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学术价值较高的期刊上困难导致学术造假现象频繁出现,论文被引用数、海外引用数等高阶数据较少,阻碍了我国的学术发展进程。从内部来看,学术期刊的内部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牵一发动全身,着手改革旧的管理机制,激励编辑的积极性,是当前学术期刊办刊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否则,即使编辑才华横溢、兢兢业业,期刊质量也很难取得突破,而期刊就算经费充裕,最终也摆脱不了被新媒体吞噬的命运。回顾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媒体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即生产力”是久经考验的真理。笔者认为,在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媒体若不能够及时调整内部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建设核心人才队伍,即使得到政府补贴,依然可能沦为边缘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