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4 13:39: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篇(1)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对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论文的编写也是有严格要求的,要按照GB-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来写作。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珊珊.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07.

[2]邱菲菲.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学周刊,2016,17:154-155.

[3]易凤.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单词记忆方法[J].学周刊,2016,20:200-201.

[4]李文娜,梁付民.微信辅助小学英语教学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37-38.

[5]殷景芹.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47-48.

[6]顾诗月.也谈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207-208.

[7]林吉.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4:60.

篇(2)

一、领导真领,教师真学

领导重视,任何工作都会事半功倍。我们这里领导真领,引导教师走出去真学。

1.带头搞科研。业务领导亲自参与课题研究,郭爱民局长、刘永德校长直接参与省十一五课题《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心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疏导策略的研究》,并亲自组织调查问卷,一块起草分析报告,并三次召开专门会议,深入分析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理因素及其教师的育人疏导策略。目前,我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所以能顺利开展,与领导重视密不可分。

2.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真正做到“三全一汇”,即凡是省市级教育科研培训、研讨、交流会,课题组主持人均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部报销差旅,参加会议者回单位后,一律梳理内容在全校做专题汇报,其汇报材料交县教研室备案。

3.亲自参加每年两次的教育科研工作专题会议。一是课题研究思路会,二是学年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汇报会,局长亲自到会,主管局长和领导亲自点评和部署工作任务。

4.纳入考核序列,健全评价机制。每年一度的赵建国教育基金表彰会都有教育科研方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额;每年一度的职称评定,教育科研作为必备条件;每年一度的学校综合考核教育科研单独列项占分;每年一度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优秀校长(班主任)评选,教育科研占分很重;每年一度的课题立项,其经费由学校全部报销,由此而形成的资料、课件、光盘、学习等费用,也由学校全部报销。这些措施和政策让老师们真正感到了希望,增添了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信心。

近几年来,我县参加省级培训200多人次、市级培训500多人次,其中2010年一次性参加省培训20多人,2011年一次性参加市级培训70多人。

二、榜样真带,群众真干

教育科研从神坛走向大众,让教师们真正认识并敢干触及,除去政策的导向外,还有来自身边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素质的真正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效益的影响。

1.十五期间,中学语文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该课题已于2007年顺利结题。该课题研究我们有这些成果:

①有三名语文教师在全国写作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②100多名学生作文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有10多篇收入国家级著作《我这样学写作》一书中。

③100多篇教师论文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其中有20多篇论文、案例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④有10多名教师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课题研究实验教师和优秀学生习作指导教师奖。

⑤正式出版了创新写作成果专著《追寻写作创新的足迹》一书。该书出版获得中国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⑥该课题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评审确定的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全省243项,沧州唯一),五名教师获此殊荣,一人晋升一级工资。

2.十一五期间,五名教师参加了河北省重点课题《学习策略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五名参研人员获得优异成绩。

①5篇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被收入河北省教科所高智军主编的《学习策略与创新素质形成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

②有4篇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③有4名教师在沧州市举行的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2名教师在全市上示范课。

④有3名教师获得沧州市学科带头人称号,有2名教师获批省级骨干教师,2名获批市级骨干教师。

⑤有1名教师获得沧州市小学语文“教坛新秀”称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此产生的辐射效应是巨大的。

3.十一五期间,在县教研室的精心指导、培训和组织下,我们共申报省级课题立项38项,其中6项重点课题;申报市级课题31项,确定县级课题113项。这三个层面的课题涉及了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涉及了教育教学的30多个不同角度,涉及了管理、评价、心理、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的诸多内容。这些课题共有参研人员1500多人次。在这些课题中县教研室有4项省级课题立项、有2项市级课题立项,县教研室所有人员、所有学科均承担或参与了省市级课题研究。

三、效果真显,热情真涨

1.课题成果验收:2010年至2011年我县各级立项课题相继进入成果鉴定阶段。课题研究是不是真的、效果明显不明显,专家说了算。2010年我县17项省级课题全部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8项市级课题全部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30多项县级课题有26项课题通过专家鉴定、4项课题延期结题,经过半年的补充研究也已经结题。2011年,我县有7项省级课题全部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12项市级课题全部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29项县级课题除3项延期外,全部通过鉴定顺利结题。

篇(3)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研究生 培养

教育学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未来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开拓教育实践新局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事业获得长远发展动力的有效保证。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偏弱,需要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一、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的必要性

(一)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实践特性的要求。

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的科学解释,使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扩展理论,而是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教育研究者探索的脚步是没有止境的,将会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前进,具备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生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科研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给当前中国教育提出的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却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来,这实在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遗憾。教育学研究生是未来推动我国教育研究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完成振兴教育的重任。

(三)中国教育学研究亟待振兴。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就开始了对近现代教育学的探索,从外国引入了大量教育学理论,我国的教育学开始了近现代化的历程。但中国教育学迈出的第一步就被打上了西方化的烙印,教育学研究没有真正的具备中国的特色,实现教育学中国化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共同愿望。不少研究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的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剪裁中国的教育史实,致使教育研究对象非中国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历史。中国教育似乎既让人难以拥有外在的实用性力量,又让人感受不到内在的精神性寄托。

二、比较视角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短板”分析

(一)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

一次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分别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分别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低是研究生质量下降的一个突出表现,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弱的表现:

1.科研创新活动参与程度较低。

参加科研创新是增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使研究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现实中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课题。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缺乏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难以摆脱本科阶段的思维模式,缺乏捕捉研究课题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因而不能自己独立承担有创新潜力的课题,而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时又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难以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2.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阶段除选修各门专业课程之外,留下了大量的时间由研究生自由支配,进行教育课题的研究是研究生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教育学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通常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论文的数量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要看其论文的质量及其体现出的学术价值。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1.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美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治学原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术自由原则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研究生正处于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最容易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美国高校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研究生组织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讲座,促进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同时也经常为研究生提供校际间甚至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便研究生能够在这些自由的学术活动中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产生创新成果。

我国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学术氛围的创造,多为研究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与言论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并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有可行性的想法付诸实践。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2.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

如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然而我国高校参与国际交流的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高校的开放程度很高,研究生招生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高校中呈现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景象。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了解新的学术思想,掌握新的发展动态,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我国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更大努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兼容并包,鼓励研究生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同时应该走向国际,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把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思想推向世界,甚至应用于服务于世界。

3.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多采用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以及案例教学的形式,能够有效改变研究生教学中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改变当前研究生教学中单一化的课堂模式,学习美国,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

课堂教学是研究a生培养的主阵地,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传统的单一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生成果展示或汇报和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研究生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境中,将自己的理论假设运用到实践中,在不断试验与修正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科研创新。

(二)建立不同院校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术力量优势,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使一个院校的优势成为多个院校的优势,通过各高校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办学力量的优化组合,实现共同提高。高校间可以制定交流培养计划和访学计划,互派研究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活跃学术气氛。对于来访的研究生,各高校应该予以接待,为其提供专门的场所,定期召开研究生论坛,使不同学术氛围培养出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三)建立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机制。

鼓励研究生走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索理论价值。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与服务目标。社会实习、实地调研都可以促进、启发学生发现教育的现实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有利于数据收集,案例访谈等,有利于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值得重视,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既不能停滞不前,亦不能急于求成。在各方面的共同协调与改善下,提升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任永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成因追问[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

[2]杨宏飞,刘佳.教育学面临的几个挑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篇(4)

1.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语言测试社会维度 

2.教育社会学的本土研究和自主发展 

3.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4.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理论建构

5.论学科体系中的教育社会学  

6.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本土方法论 

7.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的三个问题

8.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交织——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一个内在焦虑

9.从二元对立到多元综合——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10.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新论

11.“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12.当代教育社会学方法论特征探析

13.从“纯粹主义”到“实用主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新动向

14.从教育社会学视角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负面社会影响

15.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16.20世纪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探索

17.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18.国外教育社会学的新发展

19.整合学术与职业的分离 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20.我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与演变(1979-2005)——基于对教育社会学重建以来概论性著作的文本分析

21.忧伤与愤怒:教育社会学的情感动力——以涂尔干、麦克拉伦为例

22.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及其生存困境

23.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

24.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吗——从“教学要点”到“教学难点”

25.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百年概要  

26.走入日常生活的教育社会学

27.马克斯·韦伯与教育社会学研究 

28.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端——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29.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30.近十二年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主题与热点领域——基于《教育社会学》杂志刊载文献可视化分析

31.“谁的?”与“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两种知识学设问

32.我国教育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困境及突破

33.陶孟和与中国大学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端 

34.涂尔干的实证主义与教育社会学

35.教育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反思

36.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与模型建构 

37.雷通群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学术史的视角

38.论当代教育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39.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可能路径:基于米尔斯的启示

40.理解课堂教学权力——美国教育社会学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综述 

41.教育社会学何为——教育社会学学科特质的再反思

42.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

43.论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

44.雷通群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传统

45.有效教学:目标、要素及理想模型——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审视

46.教育社会学的流变与智慧:由A.H.Halsey等人所编三本教育社会学文集谈起

47.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及评述

48.试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地位

49.近20年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论题与前沿演进

50.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学生文化  

51.论雷通群对教育社会学中国化问题的探讨

52.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53.教育社会学理论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叙事的特征分析

54.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困境 

55.21世纪初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原创性探索 

56.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 

57.教育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基于问题史的研究  

58.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兼论两种理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解释

5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初探

60.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兼谈与教育社会学的比较

61.教育社会学拓展的可能空间 

62.Bernstein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 

63.科尔曼、教育社会学及经验研究——《教育社会学手册》及其中译本评述

64.成为“教育知识”:何以可能?——教育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知识变革

65.教育社会学“结构与行动”关系嬗变及启示

66.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视野 

67.困境与挑战:教育社会学中的实证研究

68.信息化教育社会学

69.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70.我国“择校”现象的教育社会学阐释

71.再生产·抵制·拓殖——新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进展

72.教育社会学的“学术之味”——关于教育社会学的一个学科自觉

73.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当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反思

74.论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理论框架

75.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文化与精神遗产:以陶孟和为例

76.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77.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基于教育促进社会进步的向度

78.关于教育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反思

79.20世纪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的回顾

80.台湾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策略:一份个人笔记

81.“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

82.教育社会学研究与发展的困境及应重视的问题

83.教育社会学断想——教师角色理论探析 

84.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85.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86.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

87.试谈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

88.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

89.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

90.从“学科建构”到“问题解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思路转向

91.从对立走向融合——从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反思教育社会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92.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三重立场 

93.青少年行为偏差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94.教育社会学的措辞学批判与反思性转向——以常识问题为例

95.站在教育的边缘思考——试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精神

96.谁的背后? 何谓背后?——教育社会学学科立场之反思

97.卢绍稷与教育社会学“中国化”的早期尝试——基于学术史的视角

98.现代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建构的起点

99.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者群体及其特征

100.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01.关于社会转型期教育社会学使命的思考

102.关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基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

103.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 

104.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趋向透视

105.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106.论教育社会学的性质

107.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

108.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思想除魅——作为符号权力的文化 

109.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发微 

110.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状况分析

111.教育社会学中的知识与课程

112.近代国外教育社会学在中国的译介与导入

113.远程教育社会学:从分支研究领域到分支学科

114.课堂师生互动的教育社会学探析——Leary课堂互动模型的引入与发展

115.教育社会学在苏联的形成与发展 

116.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及影响

117.近代中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要素之探讨

118.略论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转变

119.学科视域下的教育社会学研究 

120.叙事取向的教育社会学研究——从教育现场到研究文本的转换

121.质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探析

122.刍议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 

123.“新”教育社会学产生的归因分析

124.教育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

125.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路向

126.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特征

篇(5)

【关键词】课题研究;专业发展;教学风格;教学主张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71-04

【作者简介】陈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0)。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我们常常要问自己的专业角色。从教27年,回眸自己诸多的专业角色,可能正是在持续不断的专业责任担当中,我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我是草根的教学实践者。1987年,工作一个月即登上公开课讲台;200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会议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并向全国推广;2005年,我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教学实践让我对学生、对课堂有了切身的体悟。

我是持续的学习者。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毕业后自学汉语言文学,在江苏省教育学院读教育管理本科,后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进修课程与教学论课程。2008年,我成为硕士生导师。不断的学习,使我形成了较为立体的知识结构。

我是国家课程建设者。从1995年我参与省教材编写起,目前已经主编、参编《思想品德》《语文》《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礼仪教程》等60多本教材,2014年我被教育部聘为教材审查会委员。教材编写让我始终与国内一流编写专家一起站在课改的前沿,在国家课程建设的专业队伍中接受熏陶。

我是一名课程推广者。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地区讲学百余场,2003年应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邀请为全国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授课,在中央电教馆、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录制培训课程,现场直播。多次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做学术讲座。2012年被教育部聘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专家。在课程推广的过程中,我读百卷书,行万里路,不仅使自己的认知不断系统化、理论化,也学习借鉴了各地课改的经验。

我是一名教学研究者。1988年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主持省重点课题三项,100多篇,独著、合著16部,从2011年起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2年成为正高级教师……

从教27年,我的发展路径多样,角色多元。有阳光也有风雪,有欢笑也有泪水。之所以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一路顺畅,我觉得关键还是一直以课题研究者的方式行走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

跟着走:参与情景教学课题研究,逐步确立教学风格

1988年,因为在扬州市广陵区赛课中获奖并多次公开教学,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的领导把我班定为江苏省重点课题李吉林情景教学实验班。理论指引下的课堂教学,让我1990年在扬州市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此后在省、全国赛课中获一等奖。

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孩子们自己读书,自己感悟,展开想象。1990年,我在扬州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研究课《秋天》,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争论。有人质疑:“课上教师总是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学生怎么可能读得懂?课堂就是要教师讲……”有人叫好:“启发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深夜,市教研员文老师笑着告诉我和方寿安校长:“小陈的课能让大家如此津津乐道,说明有创新价值。现在大家意见基本趋同,小陈善于启发,让学生自己读懂;激发思维,让学生想象。这是应该提倡的好课……”

1992年,“江苏省李吉林情境教学研讨会”在淮安召开,上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省教研室主任郑君威主持会议,敬爱的李吉林老师坐在郑主任左边,我坐在郑主任右边。我第一次写出了4000字的论文并在大会宣读。1994年,在南通情境教学研讨会上,我的实验班被评为“情境教学先进实验点”,那块奖牌是斯霞老师亲手授予我的,她给了我鼓励,还跟我们合影留念……

我把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思想品德课中。1990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带领全省德育研讨会专家听我上《交通规则要记牢》。学生现场采访交警,指出交通规则的不尽合理之处;观看交通事故录像,讨论自己应该如何遵守规则。这节课面向实际,情理交融,让人耳目一新。1995年,作为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作者,省教研室让我为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上课。我执教《做有礼貌的好孩子》。评课时,华东师范大学吴慧珠老师说:“我刚刚出国访问归来,陈萍老师的课中反映了代表国际最前沿的多元价值取向,这在全国都是超前的,至少在上海还没有人上出这样的课……”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多元价值取向”,也不能像现在用手机“百度”。我悄悄问身边的专家,他们都说没听说过。我虔诚地请教吴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叫多元价值取向,您能给我们讲讲吗?”吴老师做了生动的介绍。

吴慧珠老师用她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点化了我!我自知当时的教学实践出于对学生的了解,出于对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关注理论的支撑。从此我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力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引教学行为。

2003年,我在广州全国德育成果颁奖会上执教自己编写的国标本教材《有多少人为了我》,很多听课教师和媒体评价“震撼人心,富有实效”“感人至深,教育无痕”,2006年,中央教科所邀请我和支玉恒老师一起赴山西支教。与小学语文界大师同行,一路同台,一路切磋。支玉恒老师听完我上的《掌声》一课,在我的书上写下“大气、端庄、优雅”三个词的评语。2010年,我在上海执教《月光启蒙》,上海市小学语文学会会长徐根荣评课时说:“陈老师的课立意高远,意境优美,不着痕迹,简约高效。”苏派名师《我的教学主张》将我作为语文名师代表,收录我的教学主张与课堂实录;《江苏教育》杂志请我作为苏派品德名师的代表,发表一组文章。我归纳自己追寻的教学风格:简约高效,情智共生,教育无痕。

学着走:主持三项省重点课题,系统提炼教学主张

1998年我到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担任语文、品德教研员兼扬州市语言文字工作。

2000年,国家课程改革有力推进。怎样带出一支锐意改革、素质高超的队伍?如何让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正是课题研究让我不断汲取专业发展的驱力。我确立自己的教研思路:以新课程推进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凝聚人心,以课题提升品位,打造教师队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申报什么课题?2000年,我开始到北师大研究生院进修课程与教学论,聆听了袁贵仁、董奇、刘兼、黄济、裴娣娜、张华、崔云等众多名家的报告,深切感受到国家课程改革最大的变革是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于是申报了“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活动探究”,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扬州市26所学校参与研究。4年研究,我们一丝不苟。我在《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发表40多篇论文,有的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刊载,课题组共发表126篇论文,我们出版专著《走向学生主体的品德教育论纲》。2004年12月22至24日,中国教育学会在扬州召开全国会议,国家课程标准组组长鲁洁老师、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吴慧珠,人教版主编赵昕……国内一流专家云集,他们在论证报告中写道:“扬州的课题研究为促进德育课程研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全国推广学习……”接着,我又申报了《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公民教育实践研究》,并被列为省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

课改必须改课,但是,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不但教师充满困惑,教研部门也缺乏研究。“十一五”我申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再次被列为省重点课题。4年研究,39所子课题单位的教师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对象,研制出500多张评价量表。很多乡镇、县教育局的领导开始拿着我们一线教师研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来评价课堂了。这样的“标准”是自下而上的诉求,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扬州的课堂教学面貌也因此悄然发生了变革。我们出版了36万字的专著《走向主体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我辅导的30多位教师在省、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香港教育署专门组织了600人的专题报告会,请我去讲《口语交际――构建和谐的交际空间》。我申报的《简约语文的理论构想与实践策略》《走向主体发展的品德教育》两项成果获得江苏省基础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开始系统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2011年,《长三角教育》以我为封面人物,并用2万字进行了系统报道:陈萍,走向主体发展的教育追求。研究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研究教学评价,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对象,促进了教师主体发展。

领着走:主持全国重点课题,领跑教师专业成长

2008年,我的35万字专著《教师专业发展之道》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列入教育部特级教师文库,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刊登书评,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给我颁发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我的办公室门前挂着“小学文科室”牌子,因为我一直承担语文、品德两门学科的教研工作,同时还要兼管语言文字工作以及扬州市中小学阅读工程项目。面对工作,我一直不敢懈怠。但毕竟头绪繁多,任务繁重。省教委有领导说:“陈萍在几个领域都很出色,是双料的特级教师!”也有人说:“陈萍应该更专业一点,放弃品德,专门从事大学科语文研究……”我开始犹豫。

2010年10月,我应邀去上海为全国教研员培训讲学,听说教育部课程中心曹志祥副主任在我的前面讲,我便悄悄坐在学员中虔诚倾听。他说:“中小学教师不要把学科看得那么狭隘,应当综合学习,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多多借鉴,教师的专业素养才更为全面,下午给你们讲课的陈萍老师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2014年3月,当我参加教育部语文教材审查工作一周后,组长雷石教授和佟乐泉研究员对我说:“陈老师,我们发现你对教材问题看得很准,视野很开阔,教材审查就需要这样的专家啊。”他们的鼓励让我倍觉温暖!

还是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之道》这本书,让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云增找到我。他说:“我研究魏书生,研究李镇西,现在我专心研究陈萍,我摘录你的书中原创性的教育哲学有150多条。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当班主任时,不但班级带得出色,而且20多年扶持一个被判定为‘智力迟钝儿’学生,直至上大学,找工作……”他要我当他的接班人。我说:“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我会支持您,但不想担任什么职务。”

唐老师一年之中七下扬州找我商谈。2009年1月请我去江阴担任点评嘉宾,华耀国老师听完后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我们的团队太需要您这样的专家了!您一定要多指导我们……”2009年10月,唐老师又要我去西安主持点评孙云晓的报告。半小时点评完毕,76岁的唐云增老师突然拿着话筒走上主席台,他先对孙老师鞠躬,感谢他精彩的报告,接着面对观众问:“陈萍老师的点评怎么样?”会场上有人喊“太精彩了!”“非常专业!”唐老师问:“你们是否希望我们的班集体研究中心有陈老师来领导?”会场千名代表掌声雷动,有人高喊“需要!”有人喊“太好了!”唐老师在台上对我90度鞠躬,说:“陈萍老师,您听到了,请您当我们的负责人,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心愿,这是全国班主任代表的心声,您不要再推辞了……”我站在那里,泪流满面,我怎么再推辞?

从西安回来的火车上,我问唐老师:“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的主管部门是谁?”唐老师说:“以前跟着南京师范大学班华老师的班主任研究中心,现在班老师退休明确不再过问。”我知道以唐老师为首的浙江徐道忠、天津杨慧敏等老前辈们一直在认真研究,孜孜以求。我说:“唐老师,您的知遇之恩,我无以回报,我一定努力在您退休前让您和前辈们的研究得到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的认可,让您的中心找到学术归属。”

当时,国家课题开始申报,我想:从“十五”的学生主体活动探究,到“十一五”走向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我“十二五”该研究什么?现在我的团队不仅有语文、品德教师,还有庞大的班主任队伍。我不能再停留在“术”的层面做研究,而要在“道”的层面做探索。于是我申报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研究”,并把“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列为重点子课题之一。课题获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13个省包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85个子课题单位加盟,真正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课题研究网络。

我迅速组织设计调查问卷,在扬州市电教馆的协助下,通过网络开展调研。2011年在《人民教育》发表《学生主体活动不能“被”活动》,2012年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变革思维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诉求》,2013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课程执行力:教师专业能力的理性诉求》,2014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组织召开全国课题研究活动。2012年11月,课题组在扬州召开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江苏、上海、湖北3个子课题单位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做了“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开题报告,代表们聆听中国教育学会刘堂江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教授的专题报告,观摩了扬州市班主任规划职业生涯促进专业发展的主题沙龙,国际化视野下班主任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展示,扬州市微型德育课堂,互动热烈。

2013年,课题组在广州增城以“班主任专业自觉与现代班集体建设”为主题,召开全国研讨会。清华大学赵昱昆教授以“积极心理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子课题,在大会宣读开题报告,并进行了课题论证。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做主题报告。我们的研究在全国反响强烈,得到中国教育学会领导的高度认同。

2013年12月,我和唐云增老师得到通知去北京汇报班主任工作。中国教育学会先后邀请我作为专家赴成都、深圳进行未来教育家项目论证,与陶西平、朱慕鞠等国内名家同台为未来教育家授课,并出席中国未来教育家联盟,做了题为《提炼教育思想――教师专业成熟必由之路》的主题演讲。工作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精神和全面的专业素养经受住了考验,得到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4年1月,我向中国教育学会提出成立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申请。4月12日,我得到通知去北京参加专家答辩。班主任工作国家重视,学生需要;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博大精深。从报告的起草,到答辩的准备,我阅读了大量专业理论书籍,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调用自己所有的研究能力,几易其稿,全力以赴。

4月16日上午,在中国教育学会会议室,面对近20位专家,我侃侃而谈。我的梦想是: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一辈的班主任研究者们正名,为中国450万班主任找到自己的学术归属。我们终于以全票通过,获批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

从跟着李吉林老师蹒跚学步,到主持全国重点课题,是课题研究激活了我专业发展的动力。课题研究让我和课题研究伙伴总是锁定一个主攻方向,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筛选问题,检索文献,设计方案,针对预设的研究序列开始目标明确的探索之旅;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专著,也让我不断将自己的教学思想理论化、系统化。

篇(6)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审美教育: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的美育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本篇论文将就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研究特殊审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促进特殊审美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研究

机构和地域调查自1987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有近20所高校开设残疾人本科和大专专业,主要针对“三类基本残疾”,即视障、听障、肢障学生(近年来,还包括越来越多的轻微智障者),每年招生名额达到千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目前大多是依附在普通高校下设的特殊教育学院,或是合作开设特殊中等职业学院和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目前只有一所,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改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集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于一身。

作为影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无疑是直接影响高等特殊院校专业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1986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来,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培养的相关专业。而且,从办学层次来看,特殊教育拥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的教育。但整体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空间。截至目前,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数量有30余个,研究地域呈现出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不过,从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是特殊教育研究较集中的地区。而且,除了国家项目外,这些省份和城市都为特殊教育研究设立了基金,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

调查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执行的,主要根据残疾人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适应性,以不同障碍类别的特点来设置不同专业。比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医学、计算机、会计类的专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专业限制已经放宽),视障学生的专业主要有针灸推拿、英语、音乐表演、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学等。相对而言,招收听障学生的学院在专业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上是最广的,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两大类,可细分出美术学、服装工艺、摄影、动漫、园林、编辑等30多个专业方向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所有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拥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由于视障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外界信息,因此听知觉和视知觉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以音乐为主的听觉艺术审美教育和图像为主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正好契合这种特征。

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参照和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领域展开,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视障和听障学生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的审美教育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这类高等特殊教育的重心之一。美育不能停滞在以往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传统美学教学上,应该与知识技能课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让美育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具有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情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仅能总结出理论研究的情况和特点,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该领域学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所涉及前十位的学科包括了高等教育,其载文数量所占比重约为3.3%,排在第四位。检索从1989年到2016年间的所有来源期刊的论文时,剔出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后,以“高等特殊教育”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可以精确检索到352条,其中,期刊论文29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四篇。

从来源数据库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期刊论文,约为总量的84.1%。公开发表高等特殊教育主题论文的相关期刊有146种,«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唯一核心期刊,收录了35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11.8%。对的作者身份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占总量的88%,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他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残联、特殊教育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文献类型中,理论研究的数量最多,实践类型的研究比重略次,调查研究排列第三。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有关高等特殊审美教育的研究都相当单薄。笔者在搜索结果中精确检索“审美教育”,结果只找到两篇论文,而且皆为十年前发表的研究。

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基础教育体系日渐成熟,而且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分布广泛,渐成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变化趋势来看,期刊和硕士论文等高端成果逐年递增,而且还设立了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甚至某些研究近年来成为是中国教育的热点。但是,目前,针对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教学实践活动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现状的调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个尚困难、单薄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

篇(7)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印度各级教育改革特点的分析,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一、印度的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

印度教育经过独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多数邦已实行“十、二、三”新学制。但由于印度两极分化严重,广大人民生活贫困;由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率过高,愚昧落后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印度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教育浪费现象严重,文盲多,流生率高,印度独立后制定了不少扫盲计划,但收效不大,主要是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剧增.原有文盲没扫除,新文盲又不断增加;课程偏重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脱节,忽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操作课。一些活动、学习脱离就业的需要,学生离校后面临失业的危险;高等教育急剧扩大,盲目发展,超出国家经济水平的需要,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人才外流等。这些问题在发展中国家颇有一定的代表性。

2O世纪8O年代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年代。印度总理拉·甘地在1985年1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宣布。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同年,印度政府发表了题为《教育的挑战——政策透视》的文件,并在全国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于1986年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即“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为印度今后的教育改革制定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根据《政策》的要求,印度教育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初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普及和提高14岁以下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提高初等教育质量。改革措施要采取最好的方法激励学生入学;规定了小学的基本设施;提出了系统的非正规教育计划。

2.中等教育改革除了继续扩大儿童接受中等教育机会外,重点发展“标兵学校”。设立标兵学校是为了使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有机会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更快地成长,特别是对那些来自全国各农业地区的天才儿童,这样做有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平等,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改善学校教育。“标兵学校”实行寄宿和免费制度。

3.高等教育改革的最主要方面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包括大力发展自治学院,成立学术人员学院。成立鉴定委员会以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此外.印度还努力发展开放高等教育,以确保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促进高等教育的民主化,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积极帮助发展高等教育和扩大高等教育经费的社会来源等。

独立至今,印度已颁布过三份关于国家教育政策的文件。然而,政策的制定与颁布,只有在得到全面的、真正的贯彻时才会起到它们应有的作用。这些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发挥太大作用,年复一年累积起来的入学、教育的质量、数量和财政支出等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二、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好的.但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问题之一是教育经费缺乏,严重妨碍教育的发展。这就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全国性的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教师待遇过低,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现有的教师队伍不稳定且素质不高,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管中央制定了对教育投资的倾斜政策,一段时期内加大了教育投资的力度,但教育经费紧张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问题之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偏低。不少地方盲目追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由于学历教育中把关不严,出现了办学过乱的情况,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与素质水平严重不符,对国民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潜在威胁。

问题之三是基础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转为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是整体教育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根本环节。它不是单纯的升学教育,还要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打基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升学教育”到“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很普遍。"

问题之四是教育体制仍需完善。从2O世纪8O年代到现在,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二十多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制度改革中的指导原则定位存在偏差,教育改革追求社会效率和功利、忽视乃至回避了教育公正的问题,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教育体制。以大学体制的改革为例.概括地说,迄今为止,改革有几个明显的问题。一方面是高额的学费。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社会底层家庭其子女缺乏学习的动力,因为即使他们成绩再好,他们也承受不了高额学费的负担。这些年来,考上了大学却因没有钱而无法上大学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学生或者其家长还因此甚至走上了自杀之路。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找工作困难,而公司找不到有用的技术工人。教育应该配合这种经济发展趋势,我国有基础研究成果,但很多还没有转化成为产品。即使可以转化成为产品.也没有好的工艺水平。这和德国、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育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说,缺乏高技能的工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这种制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会越来越明显。

三、印度教育改革给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我国与印度相似点极多,都是多民族的文明古国,独立时间相近,人口众多。印度教育虽然还没有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毕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要从印度教育改革发展中汲取经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实现中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印度政府一直在努力进行教育改革,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极力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尽量为所有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改革时应该学习借鉴的地方。

我国教育的发展要避免印度教育发展的不足。印度虽然抓住了机遇进行一系列改革,但是由于经费、人口等问题,教育政策收到的成效不大,教育失衡的现状仍然很严重.我们对印度教育发展多持批评态度,认为其基础教育十分薄弱,高等教育发展过度,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教育改革,谈来谈去,关键还是在于建立好的体制。教育改革的动力来源于政府,毕竟教育资源掌握在官员手中。如果改革进行不下去.就需要有人推一把,让改革动起来。稳定为上,利益集团,个人业绩的考虑……造成很难改革的局势。逐步的改革很困难,会碰到相当大的阻力。一旦改革就必然伤害一些人的即得利益,触动一些教育体制的传统弊病,没有政府的配合改革也难以成功。就像ahouseofcards,一栋用扑克牌搭的房子,要想逐步地改造,抽掉任何一张扑克牌,整个屋子可能就会倒塌。整体的改革又不符合实际,可以用“试点”的方式来做比较合适。不影响已经存在的系统,但是如果做得成功,每个学校都会有压力和动力来改革,就像深圳的例子一样。从最有价值的科系做起,试点学校不能有过去的包袱,可以从新干起,可以作为某某大学的二级学院,也可以作为教育部隶属之外的学校(例如:香港的大学,美国名校)在中国的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