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4 15:56: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技术安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信息技术安全教育

篇(1)

一、激发认知兴趣,变枯燥为有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是孩子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影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充满动感和趣味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给幼儿一种新鲜的、动态的感官刺激,提高幼儿的关注度,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获得正确的安全认知。例如:中班安全活动《小鸭历险记》在课件制作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小鸭遇到的各种危险图片进行编辑、组合,配以音响效果,虚拟了小鸭历险的各种自然场景,让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探险,身临其境地根据需要选择工具解决遇到的问题,排除障碍,轻松习得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知识。整个活动,幼儿学习兴趣浓厚,活动氛围轻松愉快,教学成效明显。

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变静态为动态

信息技术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的复合体,将教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而有条理地表现出来,将孩子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直观而又形象地揭示出来,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如:把安全教育制作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熟悉的卡通人物、动感的画面……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特殊功能,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突出放大、慢放画面、循环播放、重要片段反复播放等,从而使幼儿了解事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状态。如: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地震是什么样子、房子怎么会摇摆、倒下,太难想象,演练时他们还会觉得像是玩游戏,而不能认真对待,达不到演练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网络再现地震的画面和不懂自我保护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幼儿理解地震对人造成的伤害,从而提高幼儿的认知,使其逐步掌握逃生的方法。

三、捕捉日常瞬间,变无形为有形

有这样一句话:“听过了很快就忘记了,看到了很快就记住了。”因此我们通过手机拍摄捕捉孩子活动的瞬间,变无形为有形,然后让幼儿观看自己活动的情景,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安安全全玩滑梯》,拍摄了平时幼儿玩滑梯的情景,运用多媒体技术画面的放大、放慢、定格等多种手段,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主动思考、探索、讨论出哪些是正确的玩法,哪些是危险的、不安全的,这样让幼儿真实感知,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知识完整、印象深刻,并逐步内化为正确的行为技能,多媒体教技术引入安全教育活动,给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拓宽知识领域,变单一为多样

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搜寻大量为幼儿园安全教育内容服务的网络资料、Flash课件、电视片段等,多渠道向幼儿提供与安全教育内容相关的信息,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如:当幼儿看到电视新闻里小朋友因玩火不慎造成伤害时,都脸色凝重,纷纷议论:“大火好厉害呀,把整个房子都烧了,太可怕了!”“大火把人都烧伤了,该有多疼呀!”看到小朋友在超市追逐玩耍,造成摔伤、夹伤、撞伤等意外伤害时,纷纷指责其行为的不当……运用多媒体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意外的发生就在自己身边,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老师进行教育,孩子们很快就能接受,懂得怎样避免伤害,意外发生后该怎么办,自我保护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解决教育难点,变抽象为具体

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把以往教学中无法表现出来的抽象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生动、具体、直观,将安全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一剖析,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让幼儿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如:幼儿在游戏时会发生互相推挤、叠压等现象,教育后孩子能理解,但往往会记不住。我们用多媒体网络让幼儿观察人体构造的画面,演示各种不当做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过程。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有了这样形象的画面,幼儿就会看得更认真,对同样的事就会记的更牢更清楚了,从而给孩子警示作用。孩子喜欢用嘴巴咬东西,经常会误吞、吸入异物,我们设计了电脑动画来模拟演示食物在人体各器官中的流动过程,演示异物进入人体后对胃、肠等器官造成的划、刮等伤害,用动画形式表演器官受伤的痛苦表情。看了这样的画面,孩子定能牢记教训。难以掌握的知识,通过电教媒体,轻而易举地获得了。

篇(2)

关键词:点击;信息技术;安全教育;精彩绽放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更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不过,生命是那么宝贵,却又是那么脆弱。据报道,安全事故已经成了14岁以下学生的第一杀手,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名学生死于安全事故,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意外消失。

安全教育,形势严峻,需警钟长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安全教育都是以说教和告诫为主,往往是学校苦口婆心地叮嘱,班主任三番五次地念叨,久而久之,学生们听得累了、厌了、烦了,也就变得左耳进右耳出,不当一回事。安全教育,一边是老师的累,一边是学生的烦,这一对矛盾导致了学校安全教育的高耗低效。

安全教育必须出新招。怎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安全教育,怎样让安全教育更科学高效?笔者觉得让现代信息技术为安全教育报务,是提升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灵丹妙药。因为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带给学生的是新奇,是惊异,是震撼。只要我们轻轻一点新媒体,安全教育顿时精彩绽放。

一、播视频,强安全意识。

思想品德教育要先入为主,安全教育也要先入为主。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实施安全教育,对促进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提升防患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开学第一天的安全教育课上,笔者轻轻一点多媒体,大屏幕上立刻跳出了十六个精彩纷呈的艺术字“安全真重要,天天记心上,一天忘了它,就会出事故”。因为在幼儿园阶段,学生所经历的基本上是老师的唠叨、家长的说教,而从没看到过如此生动的安全教育的画面,所以呀,一个个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动不动地盯着大屏幕。显而易见,把多媒体引入安全教育,带给学生的是新奇的精彩世界。

当学生们尽情地读着儿歌时,笔者再次点击多媒体,大屏幕上播出了学生在校肆意跑跳、玩耍、爬树、爬课桌而造成伤胳膊断腿的视频,当学生连声叹息时,笔者又点击多媒体播出了不注意交通安全导致的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故的视频。在学生震惊不已时,笔者又趁热打铁,点击多媒体,大屏幕上播出了学生溺水身亡后父母悲痛欲绝的场面。这三个具体的情境,情之所致,催人泪下,情之所撼,动人心魄。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不注意安全,那真是不行啊,如果自己出了意外,妈妈多伤心啊!”学生心底里顿生的安全意识不是说教所能达到的,也不是事先的彩排,而是学生在经历多媒体画面的形、声、色的多种刺激后,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后不由自主地发出的心声!

多媒体特有的声像一体而又能生动展示过程的技术优势,代替了家长的唠叨和老师的说教,在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时,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安全的重要、不注意安全的后果,也就自然而然地从心底里树立起了安全意识。

二、看动画,增安全知识。

当学生有了安全意识,只是安全教育的万里的第一步。有了安全意识,还要具备必要的安全常识。因为在少年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意外事故,往往是由于学生们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而引起的。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不但要让他们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道其所以然。信息技术以其丰富性、生动性与趣味性,吸引着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因而在安全教育这个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性的领域里,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在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活动时,笔者总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安全教育。如播放“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动画;播放“交通安全的、洗澡安全的、校内安全的、饮食安全的、怎样使用家用电器的、怎样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动画;播放“当学生们遇到坏人坏事等突发安全事故时,怎样沉着冷静地开展自救和互救”的动画,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拨打求救报警电话:匪警:110 ,火警:119 ,交通警:122 ,急救中心:120。以上教育活动,基本上是每周一个专题。这样,每当学生在观赏动画视频时,就在各自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怎样注意安全的烙印。

每年的11月是消防安全月,为了改变消防教育说教多而实效低的现状,笔者利用班班通网络、班班配多媒体的优势,于11月8日下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消防教育活动。笔者事先下载了本次防火教育动画视频的主要内容,在班队活动课上播放了以下五个视频:一是火灾的危害,二是导致火灾的主要原因,三是小学生怎样预防火灾,四是发现着火了怎么办,五是怎样安全逃生。看视频之后,笔者还与学生们一起学着动画视频里的“打119报警”和“安全逃生”情境,分别进行了报警演练和安全逃生演练。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设备所创造的情境,在学生的心底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效果。通过看消防视频,学生的防火意识明显增强了,防火习惯与逃生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搜网络,导安全行为。

在学生有了自觉的安全意识,掌握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习惯和安全行为能力,以及安全防范能力。而在引导学生的安全行为方面,信息技术更是大有用武之地。有趣、生动、直观是多媒体特有的魅力,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有效平台。利用多媒体导安全之行为,是笔者常用的手法。

“当你遇到坏人时怎么办?”笔者问学生。学生不约而同地说:“逃出来!”笔者顿了顿说:“可你逃不过坏人啊,怎么办呢?”在学生不知所措之际,笔者趁机启发:“到网上搜搜吧,一看就明白。”学生纷纷点击电脑、下载视频,一会儿,大屏幕上顿时播出了遇到坏人时学生机智逃生的视频。然后,笔者与学生一起模仿演练这个逃生的情境。笔者又问:“除了机智逃生,还可以怎么样?”有的学生说:“打110电话报警。”笔者追问:“怎样报警呢?”正当学生众说纷纭时,笔者又引导他们点击网络、下载视频,播放出了打110报警的视频。

然后,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学着视频的样子打报警电话。对于以下问题:当你在校时肚子疼了怎么办?当你不小心扭伤了脚怎么办?当你放学时没搭上公交车怎么办?笔者都让学生们到网络上搜一搜,找一找,看一看。这样学生通过搜索视频,既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又体验到了多媒体所带来的无限乐趣。

不知不觉,学生们就养成了点击电脑查找“安全问题答案”的习惯。每当学生想到一个安全问题时,就会想到了电脑、想到了网络,就会点击电脑求答案。课间十分钟,常常有许多学生在网上搜索着自己想知而未知的问题,而点击之后总能满意而归。那种写在脸上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四、评录像,培安全习惯。

学生自幼就崇拜老师、崇拜法官,因为他们可以评判别人的行为。让学生通过评一评、议一议当事人的对与错,这既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欲,又增强了学生对安全行为的评判能力。为此,笔者下载了CCTV12频道中的《危机时刻》中的一些录像片断,请学生评判一下当事人的对与错,并说明原因,从而提升学生自我的安全意识与能力。

这是公路上摄像探头拍到的真实影像:父亲带着儿子过马路,当时红灯亮着但车辆稀少,父亲估计能通过,就拉着儿子闯红灯,可儿子硬生生地拽着父亲退回人行横道,直到绿灯亮了才过马路。影像播后,学生们立刻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都夸儿子做得对!笔者趁机启发:对在哪?如果不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有的说:闯红灯是违反交通法的行为,任何时候都不能闯红灯(这是针对交通规则评议的);有的说,虽然路上车辆少,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万一这时车来了,说不定就撞上了(这是针对安全防范方面评议的);有的说,儿子有注意安全的好习惯,它教育了很多的爸爸,我要向他学习(这是从安全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方面评议的)。这时笔者趁机启发:你有什么话要对这位小朋友说?学生们说了“不能有侥幸心理、要遵守交通规则、要时刻装着安全”等。正当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心里话时,笔者话锋一转:你以前有没有闯过红灯,你父母闯过红灯吗?你想对闯红灯的人说些什么?于是,新一轮的安全教育又拉开了序幕。

篇(3)

网络安全教育主体的制度化和教师的专业化

以学校为主体的网络安全教育应形成制度化教育。从学校层面,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教育,改变事后说教、“亡羊补牢”式的教育模式,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从思想上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统筹学工部、保卫处、学院系部等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组建相应的领导协调班子,制定网络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案,形成责任明确、分工细致的工作态势。建立动态的网络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网络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协调参与教育的各方面人员的工作,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交流。

网络安全教育应专业化。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该队伍须同时具有学生心理分析能力、专业化的网络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方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发展实际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教师队伍应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师、信息课程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生管理教师,并进一步培养主体角色明确和具有实际网络操作能力的专、兼职教师。形成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专兼职教师相互结合、相互协作、专业互补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大学生网络安全素质的提高。

建立专业教师的分层培训机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这就要求专业化的教师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步伐。目前专职教育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网络安全的专业化培训,对网络技术的掌握己经远远滞后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的培训就至为关键。高校应开展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培训,应做到定期的专业培训和不定期的专题培训相结合。不仅在学校内部学习,而且要与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

在以本校专职教师为主体的同时,也需聘请社会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聘请网络领域的专家,网络监管部分的专业人士,公安部门的公安干警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或指导专家,以他们专业化的知识和丰富的经历,共同做好安全教育。

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丰富化和手段的多样化

目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处于散乱不成体系的状态,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单调而乏味,教学手段单一。要想改变现状,首先应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素养教育的课程,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建设,并成为大学生的常规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编写专门的教材,设立专门课程,以选修或必修的形式进行学习教育,以提高学生网络素养。

网络安全教育也需纳入整个大学教学体系。在思政课程中设立专门章节,在信息类课程中设置相关的内容,在学生管理中加入相关的内容等,做到教育无死角,全方位覆盖。同时,安全教育也应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处处讲安全,处处学安全的氛围。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学的内容要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安全现象日新月异,安全意识的教育内容一定要符合现实的情况。现阶段我们教学的内容主要依靠对己发生事例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己经远远落后于现实。所以网络安全教育内容要随时更新,要紧跟网络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观念 激发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已开始在我们农村小学教学中推广运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远程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对于我们广大的农村小学来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大大地改善了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使图像、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为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教师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工具和手段。下面我来谈谈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效性,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自从班班通信息技术配套实施应用一年以来,我们镇中心小学特别重视资源的管理和应用,学校领导从思想树立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就是最大的失职”管理意识,派精通电脑各项技术操作的杨老师组织全校老师进行集中培训。现在,学校大部分教师汲取了先进地区的先进教师的优质的教学资源,极大的更新了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并能制作课件应用于课堂教学。面对瞬息万变的教育形势,面对宝贵的教育资源,老师们深深知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网络资源合理化地应用于教学,带给大家的仍然是技术、精力、能力的挑战。但是,老师们面对压力,表示要努力学习,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在一节课中,课一开始逐渐转移到新课学习中来大约需要五分钟,五分钟后在教师的激励下逐渐进入最佳状态。20分钟后,兴奋状态逐渐转为抑制状态,思维活动的水平逐渐降低。学生每节课的注意力集中有限,只凭老师讲解,学生感到乏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直观性可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老师的困惑。多年来我深有感触,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工作,每天自己辛辛苦苦的说教,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自从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来,我才真正找到了一位教学的好帮手。每天我都有一股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这些都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小的船》这一课,一开始,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一艘船,在海面上行驶,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与同学闲聊或玩耍中转移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接着引入课题后,马上展开课题画面:蓝蓝的夜空中,有着闪闪的星星,一小姑娘坐在弯弯的月亮上,犹如坐在小船上划着桨。在画面切换的同时,配以背景音乐:童声朗读《小小的船》。在这过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画面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画面产生好奇心,进而开始探测下面讲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声朗诵课文,使学生注意到课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弯等,部分学生会主动开始跟着朗读,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一个好的问题,就象投在学生脑海中的一颗石子,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波浪,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索下去。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以情感体验,而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景,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更高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提出问题。如六年级《圆的认识》一课中,可利用计算机创设这样的情景,画片并配音:猪八戒要做一推车拉西瓜,他想:猴哥平时想的点子比我多,今天我就做一个特别的车,让他们瞧瞧。画片:一辆方形车轮的车。老师提问:八戒会得到师父夸奖吗?通过讨论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而不能做成方形的?从而引入到圆的探究。现代教学目标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能把学生难以想象的表象呈现于眼前,变抽象为直观,是突破教学难点的的有效手段。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丰富了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的渠道

我校教室内的班班通通过幕布显示所出示的内容,很直观形象。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我们想方设法挖掘这些设备的潜在功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和安全工作。

1、丰富了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有了多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德育学习内容,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队日活动,国防教育等教育,各班可根据学校要求和本班实际利用教育信息网的视频资源或在线视频节目,或学校德育教育视频等,利用班会时间放给学生看,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讨论,加强德育教育。如我在主持开展主题班会《美丽德胜,清洁校园》一课时,通过播放干净整洁的校园图片和校门口这条街垃圾满地,恶臭满天的肮脏的图片,以及校园内一些塞有垃圾的大树洞图片作对比,并通过讨论发言,使每个学生都懂得了“美丽德胜,清洁校园”要从我们自身做起,自觉讲究环境卫生,人人都来当环保小卫士。

篇(5)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9-0106-02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高级中学,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和信息素养都比较薄弱。现在虽然已进入高二会考复习阶段,但理论知识不理解、上机操作一问三不知的学生仍然比较多。笔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高二学生连续两周上机复习,主要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思理论,教学效果不错。笔者结合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效果,以及近三年来实践的体验,谈谈信息技术学科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与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笔者所在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各班都有学习小组,这为教师教学,特别是实施信息技术学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提供了教学前提。

任务设计的四个原则

1.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对一节40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言,简短而有效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成功的开始。例如,在复习基本软件的操作实践时,在上课之前,笔者用电子课室的屏幕广播了自己的一些PS作品:最近笔者在国外旅游的照片(笔者没去过),湖南卫视快乐家族、杨幂等影视明星来学校参观的一组照片(他们没来过)和校园宣传栏,这些照片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2.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如果教师设计的任务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效果,教学目标就难以顺利完成。学生的兴趣往往源于生活,如何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信息技术诠释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

例如,在复习基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Photoshop)的操作实践课中,由于学生在高一就对这4款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榱烁聪盎本操作并加深理解,笔者为学生提前准备了4个操作文件:心理健康教育.doc、餐馆收入和高二月考成绩.xls、校园安全教育.ppt和PS合成作品.psd,要求各学习小组依次打开这4个文件,结合上机任务要求(已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相关操作,并记录哪些操作互相学习能完成,哪些操作暂时不能完成,需要教师指点才能完成的。由于这4个操作文件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生活认知范围密切相关,各班学生都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就感,学习效率很高。

3.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则可谓“百看不如一练”,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远比听教师讲、看教师示范要有效得多。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要与知识点密切相联。

4.任务设计要有可操作性和价值性

任务的可操作性和价值性一定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师只有设计出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学生才会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操作任务。

笔者所在学校每学期两期的文学期刊《春田》是用Word排版的,其中图文并茂的排版效果给学生留下了较好的印象。笔者提供给学生的操作文件“心理健康教育.doc”,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纯文字内容和图片文件,排版成图文并茂的文章。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文字和图片,也在无形中渗透着积极的心理暗示,传递正能量。

“餐馆收入和高二月考成绩.xls”文件是由两个表单组成的,第一个表单是让学生复习高一必修第四章的习题,第二个表单是对信息加工的学以致用,学生通过使用Excel中的自动求和、排序、求平均值、筛选等操作,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排名情况,同时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校园安全教育.ppt”文件是结合学校近段时间正在开展的安全主题教育活动而设计,学生通过PowerPoint的排版、播放、设置动画效果和重新排序等操作,既接受了安全教育,又提高了信息素养。

学生通过对“PS合成作品.psd”文件的操作,对Photoshop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任务实施的四点注意事项

1.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快乐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教师通过营造轻松、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课堂管理松弛有度

松弛有度的课堂管理,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时间,让他们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当然,这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和较强的人格魅力。

3.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引导者。

篇(6)

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运作水平,而且能够为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典范说明。详细一点来讲,首先,煤炭企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最新的市场要求以及企业的发展实际,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培训方针等,同时成立相应的培训组织机构,对安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要进行实时、有效的管理;其次,要强化评估制度和培训计划,要坚持将评估制度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借助于受训人员在具体的生产中所反馈出来的信息以及各项管理数据的显示等,不断地完善评估工作;与此同时,培训计划的制定不能够单凭经验或者印象,具体负责调研的部门要深入到煤炭企业的基层工作中去,促使培训计划与员工的任职能力、具体生产等相适应,并且培训计划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以便满足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再者,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涉及到了检查、计划、评估以及实施等各个环节,因此,统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的关键,企业要通过员工手册内容的完善、专题讲座、主题性的会议等多种形式,为安全培训机制的完善奠定扎实的数据和信息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夯实员工的企业使命感。

二、改革与创新安全教育手段

煤炭企业要想促使安全教育工作获取更理想的实效,就要逐渐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枯燥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安全教育手段。其一,现场教育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煤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力邀请相关专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教育,尤其是针对现场物的不安全状态、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等进行具体的师范与指导,从而促使煤炭工人在真实具体的教育进程中掌握更科学的工作技巧;其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安全教育工作也应当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煤炭企业领导者要派遣专业人员,建立专属煤炭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定期的将相关安全工作流程、工作技能、不安全因素的危害等内容曝晒于网络平台上,并且通过现场场景的模拟、网络平台答疑、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方式,调动员工主动参与进来的热情和积极性,潜移默化中为他们安全意识的增强提供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成效;其三,要加强对煤炭员工的安全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日常工作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以及敬业精神等,并且将考核的结果与他们所获得的薪酬、福利待遇相挂钩,对于在考核中表现优异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以便为安全教育手段的完善乃至整个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三、构建良好的煤炭企业安全文化

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和无形资产,能够推动安全教育工作朝着更加正确化、合理化的方向迈进。安全文化的构建要求全员参与,因此要加强舆论的宣传,通过安全文化辩论赛、安全技能大赛、安全生产岗位竞赛以及以安全文化价值观为主题的知识演讲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灵活形式,引导煤炭企业员工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夯实自身的安全认识,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夯实注入更新鲜的内容;还有,要提高煤炭企业各项生产设备的安全程度,以便为安全文化的构建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相关负责人要对各项设备进行定期的抽检与核查,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做好记录和统计工作,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方案,保证即使是在误操作或产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和设备也能够在保证安全之时正常运转,尤其是那些从事井下开采工作和员工难以及时控制盒适应的场所。再有,要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营造“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氛围时,要尽可能的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关注和帮助员工,在促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的同时,也夯实了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班级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94-01

20世纪末,电脑的问世使得全世界开始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迅速在我国各个行业得到传播,它除了方便办公工作和使我们更容易获得文化知识外,也为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信息技术提高了我国各类学校的教学效率,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们大多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怀有好感,很乐意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一、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参与者之间的交流

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这种一致性不存在,教育事业就会像房子一样坍塌下来。老师和家长共同影响着学生,要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和家长需要进行协调,这表明建立学校、家庭沟通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也要与老师多多交流,遇到问题时马上联系老师。

(一)班级网站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每个班级可以很容易地建立用于本班内部同学交流的网络平台,如班级网站、邮箱等。该平台对于现代化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可以参与,家长也可以及时获得学生的在校情况并随时与学校沟通。

(二)QQ群

QQ是一款让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软件,现如今,已经有好多学校班级创立了QQ群,它不仅方便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还给学生请教老师带来了一种新的途径。通过QQ流,同学们就不会在请教老师时感到有较大的压力,同时,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及时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从而真正的解决问题。

二、信息技术在品德教育方面的成效

(一)加强班级凝聚力

班主任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各类教育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使其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每次班会上,班主任可以通过投影仪播放一些反映团结合作的素材,这将唤醒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班级凝聚力也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二)加强教育感染力

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老师与同学之间进行交谈是一种途径。但这种途径会占据老师们大量的工作时间,多媒体的宣传交流可以克服这种缺陷。班主任可以收集一些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类的视频,让同学们在观看时感同身受,这样可以快速唤起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教育感染力。

三、信息技术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的功效

(一)加强常规信息管理

通过信息技术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运用,学校更容易对学生的档案进行管理。同样,该技术也将促进学生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使这些工作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班主任对文件处理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班级教学材料更加多样,管理效果明显提高

同学们过去往往会抱怨班主任开班会时的枯燥无味,现如今,通过应用网络平台,班主任可以获得非常多的资料和视频素材。这些材料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同学们对这种模式会感到新颖、有趣。班会的效率因为信息技术的参与也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因此班级管理工作不再像过去那样让人疲于应对。

(三)提升学生创新水平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们要敢于进行教学创新设计,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巨大,存在无限的可能性,计算机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信息技术难题,让同学们进行操作解决,打破学生们的思维定式,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意识。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班级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是必然趋势。信息技术的应用缓解了班级管理工作的压力,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高效化。在班级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磊磊,赵可云.信息技术职前教师职业认同与TPACK结构的关系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1).

[2]张建华.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主体异步教学模式有机整合实践与探索[J].新丝路, 2016,(1).

[3]孙群.理顺思路 执简御繁――谈有效教学视界下班级管理的“三个关键”[J].教育教学论坛,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