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5:56: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程度的重要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文化程度;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1-0006-02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而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较多,其中患者的文化程度是一重要影响因素。为了解文化程度对血糖的影响,2011年4~8月对本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文化程度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的患者共209例,男97例,女112例,年龄36~88岁,平均(63.09±11.26)岁,糖尿病病程均在1年以上,平均(9.22±6.38)年。全部患者至少经过1次以上糖尿病健康教育。
1.2 方法
对全部20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一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文化程度、药物治疗、家族史等,并记录最近3个月内的HbA1c、FPG及2hPG,FPG、2hPG分别取最近3次监测的平均值。将全部患者根据文化程度水平不同分为5组,分别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等[3],并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文化程度对血糖水平影响及两者的相关性、不同组的FPG、2hPG及HbA1c等差异。血糖监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仪器为强生稳豪型(型号为OneTouch UltraVue)血糖仪。HbA1c使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色谱来测定,仪器为美国伯乐公司(型号为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予协方差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化程度与FPG、2hPG、HbA1c的相关性分析
以文化程度、FPG、2hPG及HbA1c为变量,年龄、糖尿病病程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系数分析,剔除年龄及糖尿病病程控制变量后显示糖尿病患者文化程度与FPG、HbA1c呈负相关(r分别为-0.1897、-0.1931,P分别为0.006、0.005)(图1),而与2hPG无相关关系(r = -0.1254,P = 0.072)。
图1 不同文化程度水平与HbA1c关系的散点图
(0=文盲、1=小学、2=初中、3=高中、4=大专以上)
2.2 不同文化程度水平的FPG、2hPG、HbA1c比较
经偏相关系数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FPG、HbA1c呈负相关,进一步按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5组。以FPG、2hPG及HbA1c为因变量,年龄和糖尿病病程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专以上组FPG低于文盲组(P < 0.05),FPG、2hPG低于小学组(P < 0.05),大专以上组HbA1c显著低于文盲组(P < 0.01),与高中组HbA1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初中组HbA1c显著低于文盲组(P < 0.01);高中组和小学组HbA1c均低于文盲组(P < 0.05)。而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组间FPG、2hPG、HbA1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此外,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4],5组HbA1c达标率分别为25.00%、45.83%、44.90%、42.86%和41.18%。
3 讨论
3.1 血糖水平与文化程度关系分析
目前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越来越重要,但患者的文化程度成为接受健康教育的一大障碍。本文研究显示文化程度与FPG、HbA1c呈负相关,进一步证实不同文化程度对血糖的影响。协方差分析显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各组的HbA1c水平显著低于文盲组的HbA1c水平,提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其总体血糖水平显著优于文盲患者,具有文化程度的人群依从性更佳,更好地执行饮食、运动及药物干预措施。虽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组HbA1c值低于高中组,小学、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组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小学组、初中组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组HbA1c无显著差异,提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对高中组显现优势,而对小学组及初中组并没有优势。文化程度相对低的人群虽然不能深刻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但与文化程度高的人群比,同样具有良好的依从性。而文化程度相对高的患者执行结果并不满意。另外,本文结果还显示文盲组的HbA1c达标率显著低于其他四组。由此可见文化程度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3.2 对策
3.2.1 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治疗时间长,为使血糖长期控制稳定,患者自身积极配合治疗极为重要。不论文化程度高低,患者均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信心[5]。
3.2.2 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 本文研究显示全部患者尽管经过1次以上的健康教育,但5组患者HbA1c达标率均未达到50%,显然总体血糖控制现状不容乐观,而且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率低[6]。因此,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仍需加强健康教育。有文献报道不同文化程度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和依从性存在偏差[3,7]。低文化程度的患者常被动地、间接地接受健康教育。而在高文化程度的患者中常主动、直接地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且掌握和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首先对文盲患者应进行通俗易懂、易记的健康教育,积极动员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家属参与,以使家属掌握相关知识,可对患者进行随身指导,以弥补文化水平的不足。其次对于文化程度高和相对低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循序引导并积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最后对文化程度相对高的患者(尤其是高中组)不能忽视,要进行重点健康教育,督促其认识血糖控制的重要性,提高依从性。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文化程度对血糖的影响,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应采用分层次、个体化、合理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病专科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饮食、运动干预,合理用药,使血糖稳步达标。
[参考文献]
[1]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UKPDS)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3)[J]. Lancet,1998,352(9131):837-853.
[2] 陈灏珠,林果为. 实用内科学[M]. 第1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31.
[3] 萨仁图雅. 糖尿病教育在不同文化水平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5):316.
[4] 何清华,郭立新. 全球不同地区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与临床实践介绍[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30(1):1-3.
[5] 郑春燕,陈育群. 糖尿病之家对促进社区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0,9(1):59-60.
[6] 李幼能. 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护理与康复,2011, 10(3):200-201.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县18岁~60岁的农村居民与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对象总知晓率为72.3%。医务人员知晓率为84.3%,一般居民知晓率为61.8%,医务人员与一般居民相比,显著较高(P<0.01)。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男性与女性知识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知识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居民(P<0.05),年龄与文化程度不同的调查对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文化程度增高与知识得分增加相关。
讨论:我县农村居民传染病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指导,针对年长、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进行健康指导。
关键词:居民 传染病 认知水平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250-02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农村逐步摆脱贫困的同时,农村健康教育也应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健康,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对我县农村居民与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县下属的行政村与医院医务人员进行选取,共选取调查对象140人,其中一般居民70人,医务人员70人。
1.2 调查方法。以一般的人口学特征做为参照组被调查对象,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情况、职业、文化程度,传染病认知水平以SARS防治相关知识为基础[1]。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县18岁~60岁的农村居民与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指导,帮助调查对象完成问卷并进行核实。文化程度较高的对象在指导下由其自行填写,有困难的对象由调查人员进行询问并帮助填写。
1.3 评价方法。得分标准:答对1题得分为1,不清楚或答错为0,总分为10分,达标标准为SRAS相关知识得分在7.5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α=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采用差方检验、非参数统计秩和检验、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标准为0.05,排除标准为0.10)。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发放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100%。将调查中存在问题与资料不完整的问卷提出,最终有效问卷共138份,有效率为98.57%。
2.2 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年龄为18~60岁,平均(34.15±4.38)岁;其中男性66例(47.83%),女性72例(52.17%);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共14例(10.14%),初中文化程度41例(29.71%),高中文化程度52例(37.6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3例(23.91%)。两组调查者一般情况构成比与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调查者一般情况构成比与得分情况比较[n(%)]
特征
一般居民(n=68)医务人员(n=70)
n(构成比)知识得分n(构成比)知识得分
性别男37(54.41)629(41.43)9
女31(45.59)541(58.57)8
18~3017(25.00)621(30.00)8
年龄30~4019(27.94)525(35.71)9
40~5023(33.82)719(27.14)8
50~6011(16.18)75(7.14)8
小学以下14(20.59)50(0.00)0
文化程度初中37(54.41)72(2.86)8
高中17(25.00)735(50.00)8
大专以上0(0.00)033(47.14)9
2.3 知识得分情况分析。调查对象总知晓率为72.3%。医务人员知晓率为84.3%,一般居民知晓率为61.8%,医务人员与一般居民相比,显著较高(P<0.01)。经统计学软件分析,男性与女性知识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知识得分明显高于一般居民(P<0.05),年龄与文化程度不同的调查对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文化程度增高与知识得分增加相关。
3 讨论
我国广大农民正处于第二次卫生革命与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交接时期[2]。一方面,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农村的卫生质量正在持续下降,各类急慢性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发生、传播、流行存在潜伏、蔓延的可能。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慢性疾病与病因、个人行为、环境因素等密切相关,防治的关键性战略就是要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预防慢性病方面的重要性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而对于一些传染病、营养性疾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由于病因明确,通过对农民进行健康教育,增强农民的投资意识,积极改厕、改水,改善农民的卫生环境,也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例如在我国有2亿多农民患者的碘缺乏病完全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达到预防[3]。在一些地区严重威胁农民健康的经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疾病通过改水,可得到根本控制。健康教育在解决中国农村的卫生问题上大有潜力可挖。
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常不如城市,社区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往往迅速蔓延。为预防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三个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免疫;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隔离与消毒知识;杀虫灭鼠知识与技能;传染病患者的治疗与家庭护理知识与技能;传染病的社区预防与卫生公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 乐梦芝,谢婧,施学忠,等.河南农村居民传染病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08-110
同志们:
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已正式拉开序幕。今年的征兵工作将严格按照征兵政策规定,以兵员质量为核心,坚持依法征兵,严把报名、体检、政审、定兵关,确保为部队输送高素质的兵员。下面,我就今年征兵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征集的对象和范围
征集农业户口的青年,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征集非农业户口的青年,应具备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企业单位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职工,事业单位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大学在校生、高等院校接收的无学籍学生及在各类高考补习班学习的青年也应当征集。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本人自愿应征且符合条件的,可批准入伍,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留其学籍,退伍后准其复学。对女青年的征集,只限于2005年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征集新兵的年龄
男青年的年龄为2005年12月31日前年满18至20周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可放宽到21周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可放宽到24周岁。女青年的年龄为2005年12月31日前年满18至19周岁。为适应部队的需要,可征集部分年满17周岁的女青年和2005年应届高中(含职高、中专、技校)毕业文化程度的男青年入伍。
三、报名时间
2005年10月26日至11月10日,欢迎广大适龄青年踊跃报名。
四、几点要求
(一)充分认识征兵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近两年的征兵工作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个别领导不够重视,导致有些环节出现脱节;二是个别领导认为征兵工作年年搞,缺乏创新意识,不登门走访,致使工作被动;三是个别家长鼠目寸光,认为当兵苦、当兵累,为了眼前的利益,阻拦适龄子女报名。在今年的征兵工作中,一定要加以纠正。
(二)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杜绝。相关部门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得应征。对适龄青年要公开选拔,张榜公布。凡在征兵工作中发现不正之风和违纪问题,将严厉查处,决不手软。
1 服药依从性差的特点
1.1 广泛性存在
高血压患者少服药、漏服药、自行停药、自行添加剂量或改用他药的现象普遍存在【4】,尤其是上班族患者、低学历患者、农村患者【5】、不喜欢运动患者、男性患者、生活不便患者或自费患者等成为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人群。很有必要对这些人群进行必要的督促或加强监控管理,而不能放之任之。
1.2 联合性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心的因素影响越来越多,各种各样因素的叠加现象不断的出现,而非单一因素的影响依从性,比如缺乏社会及家人的支持、药物的副作用和年龄等相关因数的混合作用现象【6】。而个体差异性及叠加的程度又决定了干预将要到的深度。
2 各种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
2.1 患者自身的因素
2.1.1 病情不少患者因为自身感觉雾明显症状,自我感觉良好或复查血压以正常,认为已经治愈而自行停药【4】。此类患者没有认识到高血压病终身治疗的重要性和必然性,而对自行停药将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关,这也说明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2 及文化程度。文化程度高、脑力劳动且年龄偏大者都可促进服药依从性的显著提高。离退休老人有更多时间或经理去了解有关高血压的相关知识而依从性较好相比之下,年龄越轻、工作及生活压力较大,没有太多时间和经历去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甚至服药时间都难以操控而依从性差【7】。高文化层次的人群对疾病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其个人有较良好的自我保健行为和自觉遵医行为而有较好的依从性;低文化层次的人群往往有较多的不良生活习惯【8】,且普遍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家人支持较少,多不能坚持规范系统地配合治疗,农村及偏远乡镇患者尤为如此。常发现,门诊随访期间不依从者农村及中学一下文化程度这问多见;住院期间的药物不依从者以城市和中学文化程度者多见;出院后出院带药服药不依从者与低文化程度者多见。这些很值得我们医务人员重视并加强随访及教育。
2.1.3 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其实,影响依从性的关键所在就是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缺乏【9-10】。如患者对高血压病带来的危害认识越深,其重视程度就越高,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也就越高。再者,对降压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的了解程度与药物治疗依从性之间亦有显著的关联,不少病人总是担心对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不了解对高血压病治疗必须坚持的长期连续性而倾向于不依从。这就是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不了解的表现所在【11】。
2.1.4 方面原因。因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地用药治疗,对于家庭经济不充裕的患者确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因而条件所限难以完全遵医治疗。因此自费及低收入患者的遵医行为不如医保及高收入患者遵医行为而依从性差。这说明了经济因素是影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12】,也凸显了全民医保实施的重要性。
2.2政府重视和社会支持因素
政府的扶持和社会的支持是高血压患者应对疾病战胜疾病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6.12】。不管何种形式支持,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都有利患者的依从心态,让患者有被重视、关心和爱护的体验,有利于医生和家属对患者坚持治疗的监督,尤其有利于提高记忆力下降的老年人及忙于工作而忽视自己病情的中年人的服药依从性。所以全社会都应该关心支持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2.3 偏听非医务人员的宣传
由于近年来报刊.电视广告等传媒的影响和街头巷尾唯利是图的宣传、非医务人员“好心”误导【13】,不少患者也可能是保健意识的自我增强,自我换药、停药而影响遵医行为降低依从性,影响疗效。
2.4 高血压病家族病史
此类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患者其对该病知识的了解较多,特别是那些有目睹过家庭成员高血压病发生并发症者其服药依从性就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患者。
2.5 降压治疗方案及降压药副作用
人们常对用药方法、种类及次数有一定看法,加上降压治疗所需要的长期持之以恒地用药,所以以服药依从性的高低成正相关系【14】。如服长效药每天一次且单一种药者依从性好,反正依从性差。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治疗吃药加以衡量调整和个体化。另由于某种药物对某个个体的副作用,如肝肾损害、咳嗽、水肿等使得部分高血压哦患者自行减药或停药,影响了依从性,造成血药的波动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有效沟通;心理学理论与技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环境的质量下降,喉癌患病率逐年上升,我科收治的喉癌患者占耳鼻喉科疾病的3%。目前喉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放化疗,喉癌根治术常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失语,因此行之有效的沟通为术后护理的重中之重。我科针对此类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方法,获得了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解决了患者的健康问题。
1
概念
非语言沟通是伴随沟通而发生的一些非词语性的表达方式和行为的沟通形式。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要性及必要性为(1)喉癌根治术后失语患者,因突然不能说话而得不到所需的帮助,感到害怕和痛苦。因此,护理人员应设法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法,减少沟通障碍带来的不良影响。(2)喉癌根治术后失语患者,有时因自己的需求得不到理解而出现躁动不安,不能有效的呼吸。如果只采取简单的非语言交流方法,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气管导管脱落,坠床等。
2
沟通的主要方法
非语言沟通在临床应用的方法多种多样。我科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喉癌根治术后失语患者的心理特点逐步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2.1
写字板的应用
对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备好写字板,让患者写下自己的需求,护士给予及时的解决。此种方法可以使护士更好的把握患者的思想动态,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2.2
图片的应用
对于术后几日最痛苦而又缺乏书写能力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喜好,自制图文并茂的卡片。嘱患者点头或摇头来表示确认或否认,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予以合理解决。
2.3
手势语的应用
手势语适合文化程度低无法书写的患者,患者只需用简单的手势来表达自己的主要意愿。当然,这时可能需患者较亲近的家属帮助解释。
2.4
呼叫器的应用
病房床头备有呼叫器,患者只需轻轻按下呼叫器,护士即来至患者身边,解决患者的各种需求。
2.5
其他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运用其他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如触摸,空间效应,体语,类语言等。护士可以通过微笑,坚定的眼神,各种动作语言,消除患者的不安全感,缩短了护患间的距离,从而达到护患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3
关键词:哮喘 健康教育
Key wordsAsthmaHealth education
哮喘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这种慢性气道疾患可以是严重的而且有时是致命的,它可以影响世界各国所有年龄的人们。世界各地哮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尤其在儿童中[1]。我国儿童哮喘调查显示其患病率约为0.5~2%,个别地区则高达约5%。全国至少有千万以上患者,全世界有1亿5千万哮喘患者,近10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哮喘患病率(尤其疋儿I/~里)及死亡率有所上升,因此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因此,研究者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哮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以便在护理中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择2002年3月~2004年12月在本院呼吸病房住院治疗的确诊后哮喘患者90例,病人意识清楚,能充分合作,了解调查目的,自愿参加,性别、年龄不限。
1.2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由本人向患者讲解问卷中各问题和填表要求,理解后患者自行填写或找人代填,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问卷90份,回收90份,有效率100%。问卷分两部分:(1)一般资料;(2)健康知识,主要内容见表1,共20个项目,每项目4分,满分80分,标准化后满分为100分。
1.3统计方法 采用百分比和t检验的方法进行处理。
2.调查方法
2.1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总数90例,其中男28例,女62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35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55例,初次住院患者51例,两次及以上住院患者39例。
2.2患者健康知识水平 90例者健康知识得分经标准化后69.4±8.8。患者健康知识回答正确例数。正确率和排序见表1。住院次数和文化程度对患者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见表2。
3.讨论
对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知识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吸烟有害、发病后立即就医、避免接触过敏源、对预防感冒的重要性、对合理饮食等几项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患者总体健康知识水平还是普遍偏低,尤其缺乏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及症状,用药知识、疾病预防等健康知识。这一方面是因为初次住院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患者所占的人数较多的缘故;另一方面可能是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实到深处。因此,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3.1指导患者掌握更多的导致哮喘危险因素方面的知识。
易感因素使个体对于本病具有易患病性,这些因素包括特征性即个体为反应环境中的变化原而产生异常数量的IgE的一种倾向。
致病因素可致敏气道并引起哮喘的起病,这些因素包括吸入的室内外变化原(例如室尘螨、花粉、动物皮毛及真菌)以及吸入的工作场所中的变化原和化学致敏物质。
促成因素可增加暴露于致病因子的个体患哮喘的可能性,甚至可以提高机体对哮喘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包括吸烟、空气污染、呼吸道病毒感染、低出生体重、饮食以及寄生虫感染。
在宣教时,让患者了解哮喘的危险因素并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运动和过度通气,对吸烟者进行耐心劝解,讲明利害关系,充分认识香烟对本病的危害以达到戒烟的目的。
3.2让患者了解哮喘的症状[3]大多数病人发作是突然的,可有鼻和结膜的卡他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涕、眼痒、流泪和干咳等先兆表现,而后出现典型的哮喘,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和喘鸣,严重者被迫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历时数小时至数天,用支气管解痉剂可缓解或白行缓解。反复发作、夜间或清晨加重。在宣教时,护士应多向患者讲解有关哮喘症状的相关知识。令患者在出现症状后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3使患者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
我们的资料显示:哮喘患者的定量气雾剂(MDI)正确使用率仅为13.3%,这与国外的一些统计资料一致H。’。目前在我国,由于对哮喘患者正确使用MDI的宣传不足以及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指导不够,致使患者对MDI的使用正确率仍较低。
患者使用MDI的正确性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有关,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可能由于对MDI使用说明书的理解能力有限,或自身接受能力低,出错率高于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此外,我们调查资料还提示:MDI使用正确性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动作示范指导有关系’。因此护理人员有责任对患者进行动作示范指导,生动形象便于患者理解记忆,且护理人员当场纠正患者的错误动作,增强患者的正确使用MDI的信心,这说明对哮喘患者进行MDI
使用的专业化指导非常重要。
3.4让患者更多地了解预防知识
预防治疗是最好的制止哮喘发作的方法,在发作后与病人或家属一起审核是什么引起了此次发作,避免触发因素。经常洗涤床上用品和毛绒毯,并用热烘干器或晒在阳光下干燥,远离烟草烟雾,避免带孩子到吸烟的公共场所。哮喘患者不应该吸烟,在花粉和霉菌出现的高峰期要关好门窗并呆在室内,避免接触花粉和霉菌,室内空气保持新鲜,经常通风,避免感冒,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护士在宣教时应告诉患者平时要注重预防,并向患者讲解预防哮喘发作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5采取因人施教的健康教育方针
文化程度是一个人认识水平的反映。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识越得越多,越易接受健康知识,而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接受能力差,理解力不高,因此在健康教育时因人施教,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文化程度低者以解释现存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及注意事项为主,并延长教育时间。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则从各方面健康问题的发生原理、影响因素、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教育,满足各层次人员的需要。
护士接触患者机会最多,交流机会也最多,护理职责要求护士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体护理实践中最成功的环节之一。因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他们获取健康知识,最终达到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claude Lenfant博士全球哮喘管理和预防的策略一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工作会议报告(前言).
2.GLoBALSTRATE GYFoRASTHMAMANAGEMENTANDPREVENTIoNNHCBL/WHoWoRKSHoPREPoPT1 994.21.
3.内科护理学(二)/冯正仪主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上海:上海科学术出版社,2001,10:27.
4.Plaza V,Sanchis J.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 skillin the study.useofmetered doseinhalers:amulticentric CESEA Group Respiration,1998,65:195―198.
5.Van―B eerendonkI.Assessmentof theinhalation technique in out。gr―patients with asthma 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usingametered‘_――doseinhaleror d一279ry powder device.J Asthma,1998,35:273.
【关键词】 不同人群;慢性病;康复治疗;知、信、行(KAP);调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83-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主要危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易造成患者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如今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慢性病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防止和减少慢性病造成的伤残就成为社会和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据调查统计[1],心肌梗死患者参加康复治疗的死亡率比不参加康复治疗的低36.8%;在我国,脑卒中病死率约30%-60%,存活着中致残率高达70%,其中50%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存活者中,经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90%能恢复步行,25%上下肢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和工作,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只有60%能恢复步行,5%上下肢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以上统计说明积极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慢性病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尤其中小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为推动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广泛应用,笔者对我市社区不同人群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本市2个社区随机抽取25岁以上居民共200人。其中男性107人,占53.5%,女性93人,占46.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5人,占32.5%,高中/职高/中专75人,占37.5%,大专及以上60人,占30.0%;就业状态,固定职业112人,占56.0%、待业或失业49人,占24.5%,离退休人员39人,占19.4%。从事职业,脑力劳动72人,占36.0%,体力劳动128人,占64.0%。所有被调查者均属自愿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信念和行为共22题。调查时不做任何解释,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1.2.2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状况,详细结果,见表1。
注:K是指该群体在“认知”的回答正确率≥60%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A是指该群体在“态度”的肯定回答率≥60%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P是指该群体在“行为”选择“会”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
3 讨论
3.1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认知很模糊,近50%的居民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简单的理疗或传统的针灸、推拿、按摩治疗,甚至近40%的居民误以为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是保健治疗,而且对慢性病患者中适合进行康复治疗的对象和开始时间等知晓率均在60%以下。表1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知晓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在中小城市未得到普及,大部分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缺乏基本的了解,有些人甚至是盲区,这是影响社区居民积极选择和利用康复医疗服务的关键。
3.2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态度情况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并不很积极,仅43.0%的人相信康复治疗能促进慢性病所致功能障碍的恢复。表1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现状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虽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但对其重要性的认同还是比文化程度较低者高,这依然表明提高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促进康复治疗工作在中小城市广泛开展的关键。
3.3 社区不同群体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行为情况 本调查显示37.0%的居民认为自己或周围亲朋患了慢性病后不会主动咨询和选择康复治疗。表1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这现状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对慢性病康复治疗在态度上虽然认同,但由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加上中小城市康复医疗服务的短缺及康复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其寻医行为未能付诸行动。
4 结论
任何病伤残者的康复成效,都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康复意识、态度和行为,慢性病的康复也一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水平较为落后,要促进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有效开展,不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KAP水平,同时应致力于加强和提高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水平。尽管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已逐步将康复治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但我国因为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康复医疗资源较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型公立医院,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非常不足,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医疗服务的薄弱和短缺,导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康复需求,如何建立和健全康复医疗服务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应是现阶段我国康复医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