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4 15:56: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股票投资策略与技巧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股票投资 投资失败 原因分析 投资对策
股票投资有“七赔二平一赚”之说,我国也大致如此。据统计,截止九八年底,“中国股民八成赔钱”(《西安晚报,经济专刊》99-3-23);时过14年,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好转,依然是“股民今年超过九成亏损 近四成赔钱过半”(《武汉晨报》12-11-27)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股票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
股票投资失败的具体原因很多且各不相同,但以下几个方面是根本性和较为集中的:
1.外行居多。这是大多数投资者失败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影响股市状况、股价变动的因素涉及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多个方面。具体可归纳为:
(1)经济性原因,主要包括经济景气情况、财政金融形势、利率和汇率、产业政策、国际收支和外国股市等;
(2)非经济性原因,主要有国内政局、战争、灾害等;
(3)市场内部因素,主要有市场供求关系、股市政策等;
(4)企业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业绩、技术创新能力、利润分配情况等。
股市大盘及股价走势对上述因素的反应是超前的。所以,没有对上述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的能力,就很难自觉地把握大势和股价的运行方向和幅度。这样,没有相当的经济学基础以及对社会洞察力的大多数投资者,与掌握大量资金而且拥有强大阵容的分析人员的机构投资者的较量,其结果不言自明。要知道,进入股市,人人都是为了赚钱。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大多数人毫无优势可言,是处于劣势的。
2.入市时机和动机不当。一般地,自觉地有充分准备和进行了扎实的前期工作再进入市场的人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情况是受周围同事、同学、邻居和朋友的影响或刺激而仓促入市的。股市一跌再跌,所知道的投资者的损失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就会有股市是不宜进去的感觉。例如某人赔了多少云云,暗自庆幸自己未予涉足,并坚定了不入市的决心。岂不知,这时候股市的风险得以释放,已是入市的良机。反过来,某人今日赚了一千,明日赚了三千,过两天又到了八千,有人就头脑发热了,快速致富的心理膨胀了,我还不如他的嫉妒情绪上来了,终于勇敢的入市了。莫不知,人家能够这样赚钱,说明股价到了相当的高度,此时进去,只能是凶多吉少。
3.缺乏自我认识。性格的不同,决定着各人适应的环境不一。股市是一个智力、意志和反应灵敏性较量的高效率场所。其中孕育着无限的机会,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大多数人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是不适应这种现代式的较量的。
二、取得投资成功,避免失败的对策
以上分析了投资失败的根本原因。那么,要成为一个成功者,其关键所在呢?
(一)投资前期准备工作
1.正确认识自己。入市前,通过对股市的基本情况和股票投资特点的了解,确定自己是否适应从事这种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有无满腔热血倾注它,有无充分的时间研究它,有无充分的心理承受它,要做出基本的判断。要知道,股票投资是一种艰辛的高智力劳动,如不适合自己,请远离它。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去撞运气,那只是和自己的钱过不去。
2.争取家庭的认可和支持。投入股市的资金是全家的。个人的成败不仅改变着自己,也直接影响着家庭的生活。要考虑到整个家庭收入的水平、稳定程度、前景及负担情况。一定要安排好家庭生活,尽可能赢得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投资心态。否则,在后方不稳的压力下投资,很难设想有良好的效果。
3.掌握必要的投资知识、方法和技巧。逢低吸纳,逢高卖出是股票投资获利的基本过程。要在数千支股票中选择恰当的投资对象,并在动态中准确把握相对的高低点,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得当的方法和技巧。
(二)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就是投资者对进入股市投资所抱的态度和观念,以及对投资收益所抱的希望。只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才能正确的指导操作。进入市场前,应对证券市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树立“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而错误的永远是自己”这一指导思想。
(三)遵守投资的原则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掌握和遵守一定的投资原则无疑对减小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是十分重要的。
1.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次投资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情绪化的随机投资。
2.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并重。前者重在判断基本趋势,后者重在确定买卖点,两者的很好结合,才能有好的效果。
3.多头市场不做空,空头市场不做多。顺势而为,就容易轻松取胜,这在任何领域都是有效的。
4.操作失误,坚决止损。股票投资错误的纠正方式就是止损,不能让错误不断扩大。
5.忌恐慌和贪婪,保持平常心态。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度,到了一定的度,就会转向。高了还想再高,低了还想再低,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要明白适可而止。
6.收集股市资讯,掌握市场热点。股票投资在很大程度是是投资者判断的较量。要在股市中先人一步,必须收集各方面影响股市的信息,跟踪市场热点,这样才能掌握主动。
7.炒股为增值,不是谈恋爱。买进股票的目的是卖出股票盈利,舍不得卖出股票是不能达到此目的的,甚至由盈利变为亏损。要知道再好的股票也不可能永远上涨,只有卖出股票才能将纸上富贵变成现实。
(四)把握投资中的关键点
1.投资品种的选择。(1)选择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的公司股票,这些产业的上市公司往往能得到诸如减免税、优惠贷款等待遇而得以高速发展,目前如农业、高科技、基础设施类股票就值得重点关注;(2)高成长股,由于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卓有成就,公司的速度远高于一般经济增长速度和同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业绩较以往有明显增幅。根据价值规律,这种股票将向上定位;(3)机构重仓股,机构凭借较高的专业能力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对股票的选择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且其资金实力雄厚,足以影响股价。选择这样的股票进行投资往往利润可观。
2.选择良好的买入时机。(1)跌势末期,股价在低位盘档已久,长线投资者可入场购进;(2)涨势确定之初,是中短线投资者入市的最佳时机;(3)行情上升途中的回档。股价触及30日均线调头向上时也是入货良机。
3.把握正确的卖出时机。(1)涨势末期,股价在高位形成盘旋形态,长线投资者离场;(2)跌势之初,是中短期投资者的最佳卖出时机;(3)空头市场中的每一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
4.投资错误时的纠正。股票投资没有人能做到每次投资都正确。重要的是出现错误时能及时认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处理。设立止损、止盈点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1)长线投资一般可设为10%;(2)短线投资者一般可以设为3%。
总之,要避免失败的痛苦,享受成功的喜悦,就必须得正确的认识自己,关心国家和社会;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确定自己行之有效的操作准则,并不断加以改进,做一个有心人,而这一切都需付出艰苦的劳动。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没有人能随便成功!
参考文献
[1]徐鹏.股票投资策略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
[2]彭澎.股票投资中的人因失误分析[J].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04).
作者:搜狐公司理财频道?编
编辑推荐:本书定位于大通俗读物,重点解答百姓基金投资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操作细节。比如,去哪里买基金既方便又省钱?怎样操作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希望本书能帮助投资者跨越投资门槛,摸清基金投资门道,轻松理财。本书既适用于基金新手,从基金投资的ABC开始;也适用于“老基民”,获得全面的数据资料,分享专家看市的专业经验。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作者:(美)德鲁克 著,蔡文燕译
编辑推荐:人人都知道创新的重要性,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技术已经让人们对此深信不疑,但关键问题是,该如何进行创新呢?
德鲁克在经典之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首次将实践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视为所有企业和机构有组织、有目的、系统化的工作,并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作者:(美)比格斯 著,张桦 等译
编辑推荐:《对冲基金风云录》当属投资书籍中最富有启发性和引人入胜的作品之一。巴顿・比格斯,这位与索罗斯、朱利安等齐名的华尔街传奇投资家与金融大师,以印象派的笔法描绘了一群专业投资者的生涯,展现了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投资世界带给人们的悲喜。
书中的主人公是华尔街上执著专注的投资人士,他们是一群奇特、危险而迷人的家伙,在投资生存战中弱肉强食。作者讲述了一段又一段投资冒险与个人奋斗的经历,展示了投资家们形形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手法,在他们身上,华尔街浓厚的商业文化、深邃的生存之道被演绎得出神入化。
第一手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很少有人能像巴顿・比格斯那样看到华尔街如此多的起落、获得如此丰富的经验。如今,比格斯描绘了专业投资世界的大图景,也讲述了个中人物的小故事。作品像作者本人一样率直、机智、充满魅力,它揭开一层层神秘的幕布,让我们走进华尔街的总裁办公室和晚餐会,借助作者的眼睛看到残酷而诱人的对冲基金世界的真实景象。
很少有人能与“美国第一投资策略师”巴顿・比格斯交谈,听他讲述投资世界和对冲基金幕后的奇闻逸事,而《对冲基金风云录》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与其他的华尔街人士相比,巴顿・比格斯在描绘市场时更有品位、更清晰,也更富有见地。他的新书《对冲基金风云录》不仅为我们带来大量宝贵的投资经验,也提供了令人兴趣盎然的阅读享受。
――大卫・F・斯文森(耶鲁大学首席投资官)
自从科技股泡沫的辉煌时代以来,投资已经变成了一项危险的工作。经营对冲基金更是如此。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中,比格斯透视了这些每天决定巨额资金投向的冲基金人士的性格和心理。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它充满了趣闻逸事,也呈现了一个绝对内部人士的深改见解。建议你们在读完本书之前,先别把钱交给华尔街上的任何人。
――安迪森・维金(著名金融专栏作家、评论员)
畅销书《美元之死》的作者,《债务帝国》合著者
像大师般思考和投资
作者:(美)林奇(Lynch,P.)、(美)罗瑟查尔德(Rothchild,J.) 著,刘建位、徐晓杰/译
编辑推荐:本书是最受普通投资者欢迎与推崇的投资经典之一:自出版后的10年间,销量超过百万册,畅销全球。
鼓励普通投资者建立战胜专业投资者的信心,普通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即使没有富裕的金钱、良好的专业教育,也一样可以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甚至超过华尔街的专家。普通投资者更有机会在生活中早于专业投资者发现上涨10倍的大牛股。系统讲述了一套简单易学的股票投资策略利用自身优势,在工作场所或消费时就能发现优秀的公司。将股票分为6大类型逐一分析,总结出10倍股的13个特点,提醒避开6种危险股。如何构建投资组合,应持有的合理股票数量,买入、卖出股票的最佳时机。如何从证券公司、公司年报等渠道获得信息。如何利用市盈率、每股账面价值等进行投资分析,在财务报表中找到真正值得参考的数据,在看似没有机会的股票中找到“黑马”。分析常见的投资心理误区,帮助投资者避开投资陷阱没有深奥的理论,让一窍不通的投资者也能心领神会。
《商海王道》
作者:王振滔、吴甘霖?著
编辑推荐:此书是企业家与管理学家联袂合作的经管图书代表作,由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管理学家吴甘霖联手写作,首次探究了奥康集团快速崛起之谜,披露了“温州商神”王振滔的传奇成长历程。
本书写作方式别开生面,开创了企业家与管理学家合作著书的先河。奥康集团总裁以现身说法对经营管理经验作了总结;管理学家则从管理学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全方位的深入分析。这种形式为读者研究和学习经营智慧提供了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样本,因此本书不仅被许多著名企业家赞赏并向读者推荐,也被中欧国际工商学家赞赏并向读者推荐,也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领导誉为“MBA的活教材”。
《中国新股民必读全书》
(原书第7版)
作者:陈火金?主编
编辑推荐:本书以中国新股民为读者对象,从实用性与可操作性人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炒股的知识与技巧。具体内容包括:中国新股民入市准备、怎样从交易市场买卖股票、股票投资的基本分析法、股票投资的技术分析方法等等。
《成交高于一切:
大客户销售十八招》
作者:孟昭春?著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按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排名,2009年收益率低于20%的4只基金分别是宝盈鸿利收益、银河收益、申万巴黎盛利配置、天治财富增长,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9.37% 、9.71%、11%、18%,紧随之后的是华富策略精选,刚刚迈过20%大关,为21.07%。
为何这5只基金的收益率如此低?《投资者报》研究发现,仓位限制并不构成这些基金失利的借口,如华富策略精选基金的股票仓位可高至80%,宝盈鸿利收益可高至75%,天治财富混合增长可高至70%等,它们在2009年折戟的共性是仓位增减把握不好、择时择股技巧不佳。
仓位大起落却错踏时点
从2009年仓位变化上看,宝盈鸿利收益可谓大起大落。
2008年一路下探的大熊市让该基金将股票仓位减至年底的2.51%,然而经过2009年一季度的反弹,该基金仓位仍只有3.99%,全部股票池中只有2只股票――冠农股份和盐湖钾肥。和2008年年报相比,只增加了盐湖钾肥。
在2009年的一季报中,该基金经理陆万山承认,“报告期内的操作策略偏向保守,在市场冲高过程中积极减持仓位,以锁定部分收益。因此,收益率欠理想。”陆万山同时表示,二季度将修正偏保守的操作倾向,采取较进取的操作策略。
这使其2009年二季度末股票仓位大幅高至73.67%,接近契约规定的75%上限。不幸的是,8月份A股调整让该基金损失严重:8月3日至8月31日市场下跌中,该基金净值下跌20%,同期偏股型基金净值平均仅下跌15%。陆万山肯定被市场调整吓坏了,三季报显示,该基金仓位大幅降至38.58%,又错过10月份市场反弹机会。在三季报中,陆万山没有对业绩滑落作解释,只表示对四季度行情相对乐观,“要逐步将仓位重新提升至上限。”
不过即便四季度增仓,也回天乏力,该基金全年收益只有9.37%,排名垫底。对此结果,宝盈基金公司不愿多谈,对《投资者报》记者的采访问题保持了沉默。
和宝盈鸿利收益一样,天治财富增长在2009年一季度的仓位只有2.35%,全部股票只有3只――一致药业、海油工程、民生银行;二季度其仓位提升至51.34%。这意味着,该基金并没有抓住一季度的大好行情;三季度基金仓位升至64.39%,但8月份的A股调整让该基金损失不小。天治财富增长全年只取得18%的收益。
前三季偏低仓位运行
也许是因为2008年的大熊市,让申万巴黎盛利强化配置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深深恐惧,2009年前三季,这只基金的股票仓位都没有超过30%。
2009年一季度,该基金仓位为12.99%,二季度为25.15%,三季度为16.01%, 2009年前三季都在偏低仓位运行,显然对基金净值增长不利。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对此回答《投资者报》提问时称,这只基金的投资特点是以极低的风险投资债市获取稳定收益,并在严格控制风险前提下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以获取较高收益。“在确定熊市的情况下,可以将股票仓位降至0,而牛市时,在没有十足把握获取绝对收益时,也必须留足一定的‘安全垫’空间,因此,实际操作中仓位紧贴上限的时间并不多。”
申万巴黎基金经理张维维在回顾该基金前三季度的操作时,曾对基金净值增长慢做了一番解释:“年初基金保持谨慎,股票仓位不高,三季度提高了有色和化工板块的配置,但在股指发生较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没有大幅、坚决地调整从而导致了净值的损失。”
《投资者报》记者发现,申万巴黎强化配置的业绩基准非常低,目标是只争取超越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收益。这或许可以解释该基金为何在允许45%的股票仓位范围下依然如此保守操作。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给记者的采访回复中也提及:“此款产品要尽可能保护投资本金安全,并在可分红的情况下,争取定期分红。”
一错再错频频致歉
华富策略是2008年年底成立的一只基金,仓位可高至80%,业绩基准也不低――沪深300 指数×60%+上证国债指数×40%,不过,一年下来,该基金收益率只有21.07%。两位基金经理鞠柏辉、季雷在2009年前三季的季报中,频频为欠佳的投资成绩道歉。
2009年一季度末,该基金仓位只有22.96%,两位基金经理对此承认,“由于对市场行情发展估计不足,本基金错过了几次好的建仓时点,没能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收益。”
二季度,其仓位一举提升至76.6%,接近契约上限,但业绩表现却不令人满意――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只有8.7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高达40.35%。对此,基金经理表示,市场是震荡上行态势且行业及风格轮动较快,建仓时点和品种较难把握。“本基金上半年投资策略较为谨慎,提升仓位不够及时,品种选择也以估值低具备潜力为主,所以整体业绩表现滞后。”
三季度该基金仓位为66.48%,基金净值减少3.14%,基金经理于是继续致歉:“未能在最开始的时机进行减仓和组合防御切换,虽然在后期反弹和探底过程中尽量控制风险,调整好仓位和组合结构,但仍造成了一定的净值损失。”
[关键词] 股民 股票投资 右侧交易法 实战意义
入世以来,中国股票市场日益向纵深发展,股民队伍越来越庞大。在股海淘金中,投资者实战经验的积累固然必不可少,但科学的投资方法的运用尤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分散投资法、摊平成本法:以静制动操作、三成涨跌法等不少投资方法已为广大股民熟知并运用,并给股民投资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本文将探析一种确保投资者降低风险的较为实用的投资方法――右侧交易买入法(以下简称右侧交易法)。
一、右侧交易法的缘起及其内涵
依据投资的趋势分析理论,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运行波动的方向即运行趋势不外乎三种,即上升方向趋势、下降方向趋势和水平方向趋势。由于中国股市目前实行的是做多才能盈利的交易规则,使得股民更多地是在股票下跌中寻找最低点买入机会以便获得盈利,从形态理论来看,多表现为左侧交易法,比如在一个V形态的下跌途中,多半是左面买入,而等待右面上涨时卖出,不少机构投资者也称道此交易法则。但是,仔细分析,左侧交易法就是在下跌途中不断猜底,并抄底的交易方法。这种方法,在牛市上行趋势下中途换挡时使用没有多少风险,可是,在熊市中这种交易法完全不具备操作的安全性,一是因为跌无止境,看似抄底买入仍难免被套;二是短线投机者众多,买入后的最佳卖点往往稍瞬即逝,很难捕获,尤其在诸如2008年的股灾中用左侧交易,股民将遭遇投资收益的“滑铁卢”。
以上可见,所谓左侧交易,也叫逆向交易,其特点是,在价格抵达或者即将抵达某个所谓的重要支撑点或者阻力点的时候就直接逆向入市,而不会等待价格转势。在熊市中,这种交易自然难以避免亏损。 因此,不少理性投资者采用了与之对应的右侧交易法来进行稳健的操作。
所谓右侧交易。就是投资者在一只股票真正见底并走出“V型”底,“W底”或“头肩底”形态时,在图形的右侧选择介入以实现盈利目的的一种交易方法。这是一个能持续战胜市场的法则。
二、右侧交易法的实战意义
实战中的右侧交易法,主要有以下积极作用:
1.降低投资者股本缩水和亏损的风险。投资者在中国A股市场中,成功的要素取决于选择何时进场,也就是时间要素第一。在股价上升通道中,在快速扬升前介入都是合适的。然而在熊市,何时进场就显得十分关键,对投资者股本的影响也很大。因为一个熊市的初级阶段,普通人根本无法判断这个熊市到底是“一般熊市”(指数下跌30%)、“大熊市”(指数下跌40%)或“股灾”(指数下跌超过60%)。如果是左侧交易法,在下跌阶段买入,难以先知先觉知道底部在哪里,一旦猜错,指数继续下跌,那么本金就会大大缩水。假设买进的仓位被套牢5%~10%,而这时候底部的确形成,开始翻转上升,则也要等指数上涨6%~12%才能回本,就是说,赚钱也得等弥补前期的亏损才行。可是,采用右侧交易法则不然,因为介入的时候,底部已经探明,因而基本没有股本缩水和亏损的风险。
2.增进投资者盈利的机会和能力。在股票K线“V型”底,“W底”或“头肩底”图形态右则买入的投资者,根据反转形态理论,其形态颈线突破后的最低理论升幅应该是图形态底部到颈线的垂直距离,因此,投资者只要耐心持股不动,就会获得预期的收益率。
过去几十年中收益率排名前100名的基金,几乎都是右侧交易法的有效执行者。从60年代杰克催佛斯基金,到70年代彼特・林奇的麦哲伦基金,到80年代~90年代欧尼尔的新美国成长基金,成功均来自于右侧交易法。
3.右侧交易法易于鼓舞投资者信心。右侧交易法一般是用在下跌市的尾声,尤其是熊市的尽头。漫漫熊途中,由于投资者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股价杀跌,其投资信心遭受巨大的打击,经历了从悲观叹息、到失望再到绝望的心路历程,此时采用右侧交易法,能让投资者摆脱恐惧,看到赚钱的契机,这对于恢复长期熊市中投资者的信心自然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右侧交易就是做趋势的跟随者而不是预测者,是一种上佳的投资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操作意义。
三、运用右侧交易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右侧交易法运用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右侧交易法其运用的前提是股票下跌后探出底部,并且股票K线在底部出现具备右侧交易的“W型”等反转形态。如果在行情下探到某一价位,股票运行做“W型”等反转形态失败,则右侧交易法不宜实施,因为此时股票长期或中期底部并未真正出现还有向下时运行空间。
2.如果真正的底部探明,右侧任何时机介入都是可以的,但现实投资中,做底部一般非常复杂与艰难,且反复无常,所以科学的右侧交易介入时机必须是W型”等反转形态真正确立,其标志是股票价格突破颈线的3%或站上颈线位3个交易日。
3.股票底部走势做圆弧底形态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右侧交易法在这里表现为圆弧底形态右侧任一点位买进应该都能去的投资收益。
4.左侧交易并非一无是处,在短期趋势中,其操作价值不能否认。而右侧交易法在中长期趋势中,更具积极实战意义。
综上所述,投资的真谛在于获利,因此,除了投资风险的防范外,如何选择更佳的投资方法提高盈利水平显得十分必要,尤其是在长期熊市下跌市道里,右侧交易法实乃是这样一种较为理想的实战技法。
参考文献:
[1]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第三版
[2]郑忠:《证券投资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第一版
[关键词] 保险 保险投资 保险投资政策
一、保险投资的含义
保险投资是指保险公司将其暂时闲置的保险基金进行合理合法的运营,使其达到增值目的的过程。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将保险投资与保险资金的运用混用,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在会计上,资金运用专指企业资金占用和使用的情况,它既包括企业拥有的各种财产,也包括企业的各种债权。保险投资是指增加企业债权或金融资产的活动,是资金运用的一种形式,因而其范围要小于保险资金运用。
从投资形式看,保险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类。直接投资就是将资金投向生产经营过程,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形式有合资入股、直接经商办厂、购置不动产等。由于这种投资风险较大、变现能力差,它在保险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间接投资就是购买政府、银行、企业等发行的债券和股票以及向企业、个人发放贷款等,其投资收益的形式是利息、股息、股票差价等。由于间接投资方式的流动性、变现性、收益性较高,保险公司一般都非常注重间接投资。
随着商品经济、信用制度的快速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保险投资出现了证券化趋势,证券市场也成为保险投资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工具更符合保险经营的特点。因此,现代保险业的投资主要是指证券投资。
二、我国保险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保险投资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迅速发展的保险业务相比仍不相适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长期以来重视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而对保险的资金融通职能未给予足够重视。
保险基金要么作为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由财政安排使用,用于扩大再生产,进行基建投资;要么存入银行,作为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由银行运用。这种做法使许多人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保险基金通过财政分配或存入银行由信贷分配,都是为国家提供建设资金,支援生产建设,保险业不需要自己运用资金。这种观点人为地把保险补偿职能与积累资金职能、融通资金职能割裂开来,同时也把保险资金与财政资金以及与银行的信贷资金混为一谈了。
1.从政府监管方面来看:《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渠道限制得较窄。
2.从保险企业的角度看: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许多公司在科学投资决策、内部约束机制、保险投资观念、投资结构合理度方面比较薄弱和欠缺,缺乏综合投资、稳定收益的经营管理水平。
3.从中国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有待于不断完善的金融市场也限制了保险投资的渠道。
总之,我国保险投资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它既是理论上对保险融资职能的重视不够问题,又有实践中保险公司管理体制落后的问题;既有宏观方面国家监管薄弱的问题,又有微观方面投资品种少、投资人才匮乏、投资理念滞后、投资技巧低下等问题。
三、建立保险投资体制的设想
要建立有效的保险投资体制,就要基于我国的实际,提高理解认识水平,把保险的经济补偿与融通资金职能结合起来,它们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要辩证地看待中国金融市场与中国保险投资的关系,一方面,保险投资受制于现有的金融市场条件;另一方面,保险投资又可以为金融市场如企业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保险监管部门应对内、外资保险公司投资渠道尽快实行统一政策,逐步放开保险投资渠道;同时以监督偿付能力为中心,加大监管力度。就保险公司而言,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水平,化解金融风险,使保险投资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一)重视保险的金融功能
重视保险业的金融功能,是建立保险投资体制的基础和关键。保险业的金融功能表现为:
1.聚集资金的功能。
2.创造金融资产的功能。
3.高效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促成保险业的金融化
保险业的金融化是指保险业具有独特的互相联系与制约的负债业务与资产业务。收取保费、支付保险金或赔款是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而利用负债业务形式的积累基金进行社会融资活动,可视为资产业务。
保险业的金融化是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的产物,这种关系寓于保险业经营活动的本身。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积聚并建立了雄厚的保险基金,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及时地提供保障,发挥其经济补偿作用。保险业越发达,基金融作用就愈突出。
(三)在逐步放宽保险投资渠道的同时,加大政府对保险投资的监管力度
1.建立保险投资与金融市场良性循环的关系。
2.逐步放宽保险投资渠道。
3.加大保险投资监管力度。
(四)加快保险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中国保险投资体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保险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才可能为高水平、高效益的保险投资提供根本的制度保证。
(五)确立科学的投资政策,提高保险投资水平
投资政策指的是在管理一个保险公司投资策略中必须考虑的目标与约束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经营目的。
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资产经营将是它实现其整体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目的既可以是一个有形的目的,比如具体的投资收益,也可以定性化为整体经营稳定。
2.风险容忍度。
确定风险容忍度,对于投资管理者确定投资组合、盈利预期、设立股票合理的止赢止损点等均有很大帮助。
3.变现性要求。
在现实中,经常出现一些要求满足变现性的情况,如未预见的退保、大额的赔付、突发的大面积的自然灾害等等。把各险种结合起来,确保总的投资组合没有持有过量的现金或短期投资是很重要的,否则,保险投资人将失去潜在的收益。
4.投资组合管理。
投资组合管理包括确定投资品种、投资的数量、各类投资品种的占比以及每种投资类型的目标、质量约束、结构随时调整等组合管理风格。如何确定高风险、高收益与低风险、低收益投资品种的组合及搭配,既能充分发挥资金的盈利能力,又能合理的分散经营风险、确保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即一方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方面化解经营风险。
5.制定合理的阶段性经营目标。
应当根据特定组合管理风格和投资资产的目标及约束来制定合理的经营目标。阶段性经营目标不可定的过高,即股票投资中所言“不可过贪”,否则将加大投资风险。也不可定的过低,这将会失去许多盈利机会。
他们愿意去玩投资的“心跳”游戏,不止一场,甚至是每一天,早已成为习惯。
他们似乎更洞察人性……
因为在经历过大大小小与风险、市场较量的挣扎中,他们越发了解自己的弱点和痛处。
他们过着看似“无束缚而自在”的生活……
但每个人在这样生活的背后都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规则和哲学。
他们就是那些藏匿在朝九晚五喧嚷人群中的“全职投资”者,
我们一不小心,打翻了他们心中的五味瓶,发现生活果然是如人饮水。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份工作?这自然是为了赚钱和满足养家糊口的基本需要。而“投资”本身就是赚钱的直接途径之一,你有没有考虑过将它也当成一份工作来做呢?“投资”不再是附属于生活的一种理财行为,你完全可以将每天的8小时贡献给它。全职投资者大概也是“因此而生”吧。
以投资为工作的人们,基本以两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个人的形式,这可能最符合大家的想象,一个人单独在家里,每天面对着电脑进行各种技术分析和完成投资交易。实际上这种形式的人并不算太多,它需要个人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投资经验。第二种是集体的形式,几个或者更多的全职投资人组成自己的“集体”,在这个集体里面大家互相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因为投资市场也需要投资者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强调沟通和合作,所以,这种形式更加常见。例如,网络上各种聊天群体,或者各种投资俱乐部……全职投资者最爱出没的地点主要集中在自己家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大户室或者是那些有便利上网条件的地方。
通过采访调查发现,全职投资者普遍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这是指对金融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心理素质都不错,因为投资领域对人性的考验是非常残酷的,控制不了人性的弱点往往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在迈入全职投资行列之前,他们一般已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经济实力,做投资首先要有“原始积累”。
目前全职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期货、股票和外汇。其中做期货和外汇者比较多,股票市场因为近年行情不景气,所以,大部分人只做阶段性投资。
“全职投资”一般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积累时期,首先要获得进行投资的基本资金。第二阶段:初步涉水时期,在这期间,一方面不断学习和积累投资经验;另一方面要保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目的是为了在投资时能拥有更平静的心态,这将降低投资失败所带来的风险。第三阶段:进阶时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资金积累。这时可以考虑将手中不超过30%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其他资金按照个人理财的需求分散到不同的金融领域。
痛并快乐着
被访人:刘伟贤 40岁 “全职投资”时间:10年
投资领域:期货
在一般人眼里,期货市场是高风险的投机乐园,没有十足的把握和视死如归的勇气,谁也不愿意去涉足。但刘伟贤在这个市场闯荡的十年间,虽有失败和挫折,但他始终乐于游历其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期货市场中痛并快乐着,这是自己所选择的人生。
没想到今天选择这种“动荡”生活的刘伟贤,十年前曾任职于政府部门,捧着人人羡慕的“铁饭碗”。1994年,正是一波“下海”经商的热潮,刘伟贤性格里的不安分因子开始作祟,竟然扔下了“铁饭碗”和一帮哥儿们搞起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创业。回忆当时,刘伟贤承认自己是一时冲动,但是也因此开始与期货结缘。
创业成功的几率本来就低,刘伟贤那年所搞的公司很快因为经营不善而面临倒闭。在他万分着急寻求出路的时候,碰上了从事期货经纪的一位老同学,这位老同学给他讲述了不少期货市场惊心动魄的投资场面。刘伟贤听了之后,大为心动,本来他大学念的就是经济,对金融投资一直非常感兴趣,而且在那个时候,为了挽回自己失败的投资,想“博一博”的念头不断涌现。于是,刘伟贤开始了自己第一笔的期货投资,没想到一做就是十年。
刘伟贤觉得:在自己十年的投资中,无论是成功抑或失败的交易都会让他印象深刻。记住成功的同时不能忘却失败。刘伟贤回忆起刚做期货时难忘的经历:“1994年,我赶上了一波国际咖啡的上涨行情,这是几十年难遇的机会啊,竟然被我赶上了。只能感叹是运气帮了我大忙。不过,随后我就面临了第一次的失败,没过几个月,我在做多深圳铝的交易里栽了跟头(当时期货还在深圳交易所进行交易)。亏得非常厉害,10多万元的资金只剩下2000元左右了。”经历过这一起一落之后,刘伟贤感受到了期货市场对人性的历练,在这个投资风险和收益被10倍放大的市场中,人性的弱点也随之被放大。做到今天,他觉得投资期货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以外,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稳定心态也相当关键。
买卖期货虽然表面上只是一种投资行为,但实际更多的却是对人性的考验。在自己十年的全职期货投资生涯里,刘伟贤曾经也有过想退出的时候。1996年,刘伟贤在做空大豆的一笔交易中亏损了30%。这看似不是什么严重失误。但当时,他认为自己在做了两年多交易以后,本应该对市场已有一定把握了,可这笔交易却颠覆了刘伟贤的认知。他开始怀疑自己对市场了解是否足够,自信心倍受打击,萌生了退意。幸亏在朋友的鼓励下他才没有放弃。
两年之后,又一个打击让刘伟贤几乎离开了期货市场。做了四年的投资,应该说是老人了,但那次交易刘伟贤却犯了致命的错误。“在一笔绿豆交易里,本来已经做好了投资决定,我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改变了原定的交易计划,最终导致了失败。”刘伟贤现在回想,感觉自己当时就是没有控制好人性的弱点,那时太冲动了。这次失败之后,刘伟贤差不多一个月没有再做交易。他不断思考和修正自己的投资思路,甚至想过是否改变全职做期货的现状,重新去上“朝九晚五”的班。这次的失败或许是一个机会,让刘伟贤对自己四年以来所做的投资进行反思。刘伟贤花了一个月,终于明白:四年投资打下的基础不能白白浪费,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市场,脱离不了这样“动荡”的生活方式了。所以,他决定继续全职做期货,继续选择这种痛苦与快乐并存的生活,这样,转瞬又过了六年。
现在刘伟贤每天的生活都很“悠闲”,因为他并不需要每天都跟着市场转,一般是看好一波中线行情后做交易,频率大概是一周一次。毕竟是十年的“老人”了,投资的失败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让人焦虑和烦躁了。刘伟贤现在已经颇有点“气定神闲、指点江山”的派头,在他眼里,投资的成功率是否能提高才是现在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有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首先是资金,我觉得最好至少有50万元左右的资金才能做期货。第二个条件就是专业知识,有了钱以后必须要知道怎样才能赚钱,不然,钱是不会自动“生钱”的。第三个条件是你的意志和体魄,因为期货交易的高风险,它无时无刻都在考验着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我觉得做期货需要有赚钱的“野心”、视死如归的“决心”,这样才能在“玩的就是心跳”的期货投资中战胜市场。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我目前做投资主要会到期货公司,跟证券公司一样,期货公司会为大户们提供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自由度非常大,什么时候愿意“上班”都可以。缺点就是心理压力太大了,像我这样做了快十年的投资,最近开始觉得随着年龄逐渐增加,身体和心理状况都不如过去好了,所以有退出这个投资市场的打算。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我觉得风险是由你自己控制的,就像战争一样,我们要讲究战略,风险控制无疑是战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一般会将自己20%的流动资金用于投资期货。在交易中要善于运用各种资金分配的办法,例如金字塔加码法等来控制自己的风险。这样就不至于被风险所摆布,而是由我们自己来把握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拿出不能超过20%的流动资金来做,无论输赢,都不会影响你自己的生活。
《钱经》点评:
(《钱经》签约理财师 北京INKO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晨)
现在的刘先生已经很冷静,而且感觉经验丰富。不是有这么句话吗?曾经沧海难为水。在期货这个风起云涌的投资市场中,能够走过十年,从开始的取巧心,到后来的几次放弃,再坚持走过来,真的很不容易。
刘先生在这十年中,可以说是属于赌徒型的投资人。这种投资人很有见解且风险承受能力很高。也因为刘先生的见解,才在后来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是该退出的。毕竟快40岁了,不能再像十年前30岁那样,有冲劲,风险承受能力也高。现在更应该为了家庭、孩子的教育多考虑一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降低,对家庭的责任、孩子的义务,都会增加。这些也就是刘先生为什么会将100%的投资资金,放弃80%,只用20%的流动资金继续投资在期货中。那剩余的80%的资金就可以用来帮助刘先生的家庭,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稳定、系统的长期投资组合。
1、 家庭保险
首先是为家庭购买所需要的保险,可以选择分红性质的保险,一次性付清保费的方法。作为保障家庭成员健康、医疗、养老等的保险费用,并且附带定期的意外保险或是万能寿险也是可以选择的。
2、家庭投资
毕竟刘先生在期货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在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上都会高于常人。所以,建议可以将投资组合的风险提高一点。以剩余资产的30%用于投资房产,20%用于投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25%~40%选择以混合配置型基金或是股票型基金为主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工具,并且因为刘先生现在不是特别忙,建议用剩余的10%投资收藏品。
玩的就是“心跳”
被访人:郑言 35岁 “全职投资”时间:4年
投资领域:期货和外汇
“我从来都不爱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从我大学毕业后家里人一直希望我‘稳定’下来,但是我每次都让他们失望,哈哈。”郑言带着半调侃的语气笑着说,“但是选择做‘全职投资’是我的梦想,我愿意在这里'稳定'下来,这就是我一直希望做的工作……”说这番话的郑言却又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执著和认真。
才不过四年的时间,郑言就从房地产销售成功地“转型”为一名全职投资人,是兴趣和热情促使他进入到了投资领域。而且仗着自己年轻、精力充沛和学习能力强,郑言每天都在期货与外汇之间徘徊,这两个领域都让他感受到了投资市场的无穷魅力。目前国内期货市场每天基本就是4个小时交易,而外汇则是全天候的,在完成每天的期货交易以后,还可以随时做外汇买卖。这样就增加了投资盈利的可能性。选择在两个领域中“游弋”还有另外的原因,因为单一个投资市场的机会是不会持续出现的,当这边“风平浪静”的时候或许另一个市场正“翻云覆雨”呢。郑言认为:当找不到期货市场的机会,他就会转移目标到外汇市场,毕竟期货市场的交易范围小,品种不多;而外汇市场却是全球全天候的,总能有适合的机会。
郑言描述了自己曾经的“疯狂”经历:有一次,他在早上期货市场开市之后开始做期货交易,中午休市时研究外汇走势,发现某币种有行情可以做。于是等下午期货收市之后就开始做外汇买卖,由于外汇市场的不间断性,他那天竟然通宵在做那只币种的外汇交易,一直到第二天期货市场开市!或许能选择做“全职投资”的人就是天生的冒险家,越刺激越感到快乐,郑言就在期货和外汇之间玩着“心跳”游戏,乐此不疲。
虽然一些朋友不是很认同郑言的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觉得这样的风险太高,他早晚会承受不住投资所带来的压力而崩溃,不如早点返璞归真的好。在自己曾经迷茫的时候,原来做房地产销售的上司就提醒了他:只要碰上有潜力的产品,优秀的团队和企业,成就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时间会非常短;但是金融行业不一样,如果要完全掌握某个领域成为这方面的“行家”需要的时间将漫长得多。而优秀销售人员的职业生涯可能会非常短暂,未来可挖掘潜力不大;但是能成为金融某一领域的“行家”却有可能持续更长的职业生涯,职业潜力不可估量……所以,现在郑言心里特别踏实,他觉得自己的每一天都非常有意义。每做一次交易,随着他对期货和外汇的了解不断加深,郑言离行家的距离不断缩短……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首先是热爱,其次是全身心的投入与专注,乐观,积极的性格。因为投资市场,特别是期货、外汇市场简直就是“浓缩的人生”,每天都跟盈亏打交道,让人性的弱点变得更加清晰。
其实,我认为全职做投资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为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投入期和成长期比较长的行业。所以,决定要全职做投资的话,必须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亏钱学习阶段”,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最后让自己不再糊涂地亏钱,并学会控制风险。第二阶段是“赚钱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会慢慢减少亏损的次数,提高盈利的比率,实现对市场更加深刻的了解。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专家才能是赢家,全职可以缩短成为专家最终成为赢家的时间,而且一旦成为赢家就可以真正达到有钱有闲的境界,缺点是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商业社会,哪行没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重要的是学会控制。而且“二八”法则同样适用于期货投资和外汇投资。因为市场的机会只会出现在20%的时间里,其他80%的时间适合耐心等候市场的变化,伺机而动。
到现在,我自己也总结了几点关于风险控制的心得。以外汇交易为例:首先要控制好资金的使用率,尤其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应该满仓交易,一般建议维持半仓以下,最好是三分之一仓。另外要善于利用外汇交易系统,完善的外汇交易系统通常都设有止损点和限价指令,投资者可以自行设定止损点,这样即使交易更加系统和有计划,同时也能规避你的心理弱点。最后要强调的就是一定要懂得“止损”这一不变的真理。
在学会懂得规避投资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学会了规避人生的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已经失败过了,不能被失败彻底打垮,从头儿再来。
《钱经》点评:
与其说为郑先生理财,不如说为他分析一下自己的责任和对家庭的义务更为实际。
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全职投资人,可以说,在期货和外汇市场中,乐此不疲,已经全身融入到了这个充满风险、陷阱、高回报、刺激的游戏当中。自己承担着因为投资带来的资金风险。而这种风险,也同样会影响到家庭的正常生活。虽然已经超越了专家的瓶颈,走向了赢家的平台,问题是天下哪有不会翻的船?
我们都见过赌徒会因为输得精光,而负债累累,但仍然希望可以借钱去翻本。同样的,郑先生也有可能会因为投资的失败,挪用家庭的储备金。如果投资成功还好,投资失败,家庭的正常生活如何维持下去呢?作为一个男人,有些时候,尤其是像郑先生这样的年龄和背景,更应该考虑一下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对爱人的关心。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男人的责任,尤其是作为一个全职投资人,更应该明白,这份责任、高于投资市场为自己带来的刺激与快乐。
建议郑先生将投资分散、多元化,这样可以减少家庭因为自己的投资而受到风险的影响。并且,强烈建议郑先生,为家庭建立一份家庭备用金,而这笔资金要放到爱人的账户中保管。
终于进了大户室
被访人:老于 38岁 “全职投资”时间:2年 投资领域:股票
走进一家正在营业的证券公司,大厅里面密密麻麻的电脑让人感觉拥挤而杂乱,里面狭小的空间里都是人,或一人一台电脑,或两人一台电脑;旁边大显示屏前也人满为患,大多是年龄不小的散户。最近股市行情又再度热闹,证券公司往日冷落的门庭似乎重新有了点人气,这样的人声鼎沸已有两年未见。而在证券公司的二楼,一字排开几间独立、类似办公室模样的屋子,按老于的说法:楼下的喧嚷只是风景而已,而楼上一如既往从来是表面平静而内有乾坤。这里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大户室”,而老于就是每天准时9点半到这里“上班”的全职股民。
老于觉得自己和股票有解不开的缘分,在全职投资股票之前,他就是证券公司的股票分析师。1999年以前,股市行情运行比较正常,证券公司的工作报酬颇丰,老于的工作也算是份美差。那年刚好遭遇“5・19”行情,“那时候每天看大盘都让人热血沸腾,所有股票在涨,行情有热火浇油的架势。普通老百姓都坐不住了,更何况是我这种在证券公司里的人。虽然自己做过几年分析师,但在那种环境下似乎都身不由己了,投入了十几万元到股市中。没想到,老天跟我开了个大玩笑,‘5・19’行情以后,我选的那几只股票就开始跌,我彻底被套……”老于似乎有点往事不堪回首,幸好这次投资的失败倒没有挫伤老于的信心。
在这以后的几年中,中国股市开始了漫漫熊途,浮浮沉沉的样子让投资者渐失信心。从2000年到2002年,那几年证券公司里的气氛开始变坏,先是效益减退,薪水下降。“这种变化只要看看人的脸色就能感觉出来,以前红光满面的同事们现在都灰头土脸的,天天都一副碰上倒霉事情的样子……”老于说。在这样的环境下,老于作出了一个决定:离开证券公司,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了,他要凭自己多年的投资经验和积累的本金独立做股票投资,最后目标是进入大户室。进入大户室并不是贪恋那里的环境和设施,而更多的是对自己投资水平的一种肯定。
从2003年到现在,老于一直在全职做股票投资,虽然时间不长,但他的行业渊源却颇深,这使他在熊市中依然觅得了不错的投资机会。老于的投资策略属于稳健型,他信奉价值投资理念。比起单纯某只股票,老于更重视行业分析,从宏观面研究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从而挑选出合适的潜力股票。两年时间不算太长,除了认真钻研和分析以外,老于也承认自己运气不错,挑选的股票都能在自己的预期内涨,当初的本金已经渐渐变大了。2005年年底,老于终于迈进了大户室的门槛。
“全职投资”Q&A
Q:你认为进行“全职”投资,需要哪些方面的条件?
A:我认为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去做投资。投资不是简单地靠直觉、靠经验,会看点K线图不算什么,一定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另外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理性看待风险,对自己的投资有一个规划。要知道投资不可能天天赚钱,更重要的是根据市场机会和自己的资本大小来决定交易频率,频繁交易的结果未必能挣大钱。
Q:你觉得“全职”做投资和一般的工作相比较,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A:相对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我觉得全职做投资压力不大,比较自由。但是缺点就是因为以个人为主,所以,视野不够开阔,信息交流不够及时,有时会导致对市场的反应迟钝。
Q:“全职”做投资的风险会不会很大?
A:就股票市场而言,2005年的风险已经比2004年小了,2006年的风险将会更小。但作为一份主要工作来说,投资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风险。
Q:万一投资失败,对个人财务产生危机将如何处理?
A:尽量避免个人财务发生危机,因为在做投资之前我基本会做好一个资金分配,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这样即使投资失败也不至于影响生活质量。
《钱经》点评:
现在老于的应急资金分配得很好。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全职投资事业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一些,而且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关键词:学生理财;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8-0106-02
1引言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经历了上次的金融海啸,不少人的财富都缩了水,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状况和财务状况。19世纪,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消费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有效消费”概念。到20世纪,学者们根据对消费所持态度分为自由主义和批判两种研究路线。21世纪,美国的Melanie Wallendorf教授认为,加强教育机构与家庭之间的合作,使家长参与大学消费教育、理财教育的进程,会使大学的金融教育更有效有力。作为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80、90后的学生对生活质量和消费观念都已经发生改变,理财已经不是工薪阶层的专有名词,它在学生之中也掀起一股热潮。本文通过对百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其消费情况,提出建议并试着制定了一套属于学生自己的理财方式。
2 问卷调查情况
为了解大学生消费水平和财务状况,笔者对武汉某高校一百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61%的学生每月花费在800元以上,70%以上的学生都有多余生活费,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进行个人理财,但是只有8%的学生有记账的习惯,43%的学生参与过一些诸如存款、炒股、炒基、投保之类的理财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就武汉市的整体消费水平来说,对于高校学生,每月800元的花费不算少。百名学生中接近一半的学生吃比穿和玩的花费要少,消费结构不合理。学生之中普遍存在攀比心理,有39%的学生看到别人买新东西不仅羡慕还会去买。从调查来看高校学生的普遍财务状况是每月略有结余,基本无负债、无投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从财务状况本身来看,没有太多负担和压力,财务安全性尚好,基本能够支持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财务状况能够反映出大学生在节约意识、储蓄意识及投资意识上的一些问题,虽然大部分学生支持个人理财的观点,但普遍只是嘴上说说却没有实际行动。而在进行理财的学生中以定期存款的理财方式占绝大多数。
3正确对待大学生理财
尽管学生还未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是一个独立的消费群体,调查中的学生大都打过工或独立赚过钱,但却没有对其合理规划。不少高校学生都将时间和金钱浪费在游戏、逛街、恋爱上,当然不是说不能游戏、不能逛街、不能谈恋爱,只是笔者认为应该适时适事,适可而止。理财是一件长见识、扩眼界、增财富的益事。比如炒股,先不说学生该不该炒股,就说有些学生挥霍金钱去游戏人生、打扮自己,倒不如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去投资,一方面关注经济形势,一方面巩固课堂知识,一方面增长课外见识,一方面培养心理素质,有可能的话还会给自己添一笔小财富。虽然股市风险较大,可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学生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来点经济实践活动未尝不可。而且,在股市上,没有绝对的高价,也没有绝对的低价,所谓“高价卖出,低价买入”,都是相对而言的。股价随时都会变化,所谓最高价,只是昙花一现而已。所谓最低价,也不会只有一瞬间,只有放平心态,再加上学校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学生才能从实践中学到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
现在不少高校都组织模拟炒股大赛和理财交流会等活动,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学生理财在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被学校重视。总之,高校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投资理财活动是可行的。
4建议
现在高校学生以80、90后为主力军,不管从行为还是思想上都与前代人大相径庭,他们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既有追求新事物的好奇心,又不太经得起诱惑和打击,作为其中的一员,笔者认为社会应对高校学生理财积极引导,而从自身也该提高心理素质和专业知识。下面就介绍几种适合学生的理财方式。
4.1记账
有些学生会说,“我连基本生活费都不够,哪来多余的钱去理?所以没必要学着理财”,非也!其实最有效最原始的理财是从记账开始的,它是把花销控制在合理水平的前提,也是理财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很多高校学生觉得记账是家庭主妇才干的事,麻烦,难以坚持,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已经out了。许多理财专家都说理财源于记账,关键是记的同时进行分析规划,是一个统筹管理的过程,并不是记记就完了。在这里,笔者结合亲身经历介绍一些记账技巧:首先要有独立的记账本,每次消费和得到的钱要详细入账,注明买的东西和金额,买东西养成要发票的习惯,这是月末汇总的凭证,也方便月末分析。不能因为花的多就不记,有人刚开始会记,但往往“不忍心”继续下去,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记账!其次,记账要分类,重点记录“大宗消费”,比如,超市、商场、下馆子,并在月末总结次数和金额,长此以往,会自然而然地减少购物次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并养成有目的的购物习惯。最后,月末汇总分析是关键,不仅要看支出,还要看有没有收入,比如打工、奖学金之类的。并且根据平常索取的发票和各种单据对账,总结该月的合理消费和不合理消费,从而对下月支出进行预算,合理优化消费结构。
说到记账就不得不说预算。要做到合理消费,把钱用在刀刃上,光简单加总、总结还不够,还要规划下月支出,笔者认为支出跟风险一样,也可以分为系统支出和非系统支出,所谓系统支出就是不能被意识行为影响的,必须消费的那部分支出,比如基本生活费、学费、医药费等,对应的非系统支出就是支不支出不影响基本生活的那部分支出,如烟酒、逛街血拼、零食、网游等。对于非系统支出进行合理规划是理财中控制消费的关键,如何规划呢?笔者建议,刨去每月必须生活费,再留一些防止意外支出的钱,其余全部存定期或者投资,绝对不轻易向同学借钱,同时让同学监督自己如果借钱买无关紧要的东西绝对不借,“逼”自己合理消费。
现在也有一种网络记账也很适合学生,能使学生拥有一个免费的秘密网上账本,它包括批量增加新账目、设置预算、生成图表等功能,还能导出Excel或Word长期保存。
4.2定期存款
在学生中,定期存款是最常用也是最稳定的的理财方式。工薪阶层每月工资零存整取与活期储蓄,一年下来利息相差2倍之多!算一笔账,现在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36%,三个月定期存款为1.71%,先拿出三个月的基本生活费,其它全存三个月定期,比如说是2000元,则:
活期利息=2000*(0.36%/12*3)=1.8
定期利息=2000*(1.71%12*3)=8.6
可以看出三个月的定期与活期利息相差近7元,看似很少,但是时间长了也是不小的数目。三个月到期后根据收入支出情况和对账本的分析总结,进行再分配,如有剩余继续存三月定期。按最简单的计算,如果每学期(6个月)能多留500元,现行存款利率不变,根据年金终值得出四年后终值:
活期本息和=500*{[(1+0.36%/2)8-1]/(0.36%/2)}=500*(S/A,0.36%/2,8)=4025.3
半年定期本息和=500*(S/A,1.98%,8)=4291.5
显而易见,定期要比活期存下来的钱多得多,所谓钱生钱利滚利就是这样了。而且,笔者建议,存钱之前应该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景气时,存三个月的定期,到期再存三个月,如此循环,因为此时国家可能会提高利率、控制通货膨胀;有经济衰退的迹象时,存一年或更长定期,因为随着经济的衰退,国家有可能降低利率刺激消费。
4.3股票
现在的炒股大军中,学生也占到一定的比例。股票每日波动在10%以内,风险有一定控制,入市没有过高限制,虽然这部分人中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占大多数,但真正了解股票的其实还是少数,也就是说,大部分炒股的学生都是凭直觉行事,民间叫做草根炒股法,实质就是跟风、凭直觉,虽然通过买卖股票可以得到运用知识、积累信息、增加财富的好处,可股票毕竟具有一定风险,可能会损失,会占用时间,影响学习。学生炒股重在体验其流程,参与投资理财,在一定程度上市值得肯定的,但是投资一定要有度,不能奢望自己快速致富,不能抱着“一定要赚钱”的想法。
笔者认为,先学知识后实践,观念树立尤显重要。学生炒股的资金大多数都是来自父母,所以不少学生都抱着一定要赚钱的想法,听取一些小道消息或是股评,但是这是炒股的大忌!每个股民都有自己买股票的风格,不少股民尤其是学生股民买股票往往凭感觉,有的甚至不知道公司主营业务是什么就鲁莽交易。对于学生来说因为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股市信息,因此,在这里介绍一下适合学生的快速选股方法:(1)找热点,即根据政策预计行业、地域等板块的未来发展性,这就需要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看新闻,关注最新的新闻报道和国家政策,比如最近各国不断对华在不同行业出台贸易保护政策,油价上调,年底可能取消房贷7折,北方暴雪导致菜价上调等,这些政策面得消息与有关板块的走势是密不可分的。(2)选自选股,在前一步骤选的热点板块中依靠公司和交易所的公开信息或是权威的研究报告判断股票质量,重点研究公司基本面,不要急于买入,先跟盘一段时间,等熟悉股性,再等好的介入点模拟买入几只。建议学生在投资组合中还是多关注行业的龙头企业,如果有老大,最好不选老二,因为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国有控股,实际控制人是国家或各地国资委,在涨跌上比较有规律性,一般波动也比较小,而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可能在短期行情很好,涨势很猛,但是波动率(股票报酬率变动的标准差)大,风险高。(3)对模拟买入的几只股票进一步筛选,主要从行业、主力大单实力、技术、基本面四方面关注研究。其中技术分析对学生来说有些复杂费时间,虽然技术分析进行证券买卖的见效快,获得利益的周期短,但是它考虑问题的范围相对较窄,对市场长远的趋势不能进行有益判断,若想要进行周期较长的分析必须依靠别的因素。
要知道在股市上,没有人能永远卖到最高价,该入市时就入市,该出手时便出手。会买只是小徒弟,会卖才是大师傅,卖出很难,难就难在如何戒贪之上,贪多一点就成贫。许多学生由于赚钱心切,都想买在底部,卖在顶部,可是人人都想的美事,还轮得到你吗?所以说该卖就卖,炒股的人都不傻,偏偏不少人把别人当成傻子,不断的追高,不停地捂着,死守不放,总想在股价见顶时卖出,总以为会有傻子接最后一棒,可是只有接棒的骨头还有肉可啃时才可能卖得出去的,否则,被砸伤的只有自已。风险与收益总是正成比的,这是股市的恒定规律,但有的人偏偏只认得收益,不识得风险,人一旦贪心作怪,便会进入思维盲点,全无风险意识了。
4.4基金、国债
如果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涉足股票市场,但如果是其他专业学生或是相对保守、对数字不太敏感的学生,笔者不建议选择需要知识与基础的投资领域,可以投资一些风格比较稳健的开放式基金或国债。另外,每月结余部分如果比较稳定可以考虑进行基金定投,这样也可以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定投的品种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或指数型基金,以积少成多。基金相对股票比较稳定,但是也有些基金经理人为了满足个人利益套取基民资金而建老鼠仓,他们利用自身融资的优势,从社会融入大量资金坐庄拉升股票,再将个人资金卖出,赚个钵满盆满,而且不少国内外学者都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不少基金经理人有投机行为。因此,对于有资本有专业知识的高校学生来说,拿钱让别人炒股不如自己亲身体验来得实在。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买基金和国债的理财方式重在稳定,它不可能像股票一样有高回报,但是与股票一样基金也需要见好就收,不能太贪心!
5结论
理财对每个高校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生大都没有财务独立,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学生理财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勤俭节约,在支出方面要严格管理,投资方面要冷静理性;慎用最好不用信用卡,笔者认为,信用卡容易助长人们养成不良消费习惯,先买东西后付钱的方式暂时还不太适合中国人,更别说是学生了,学生还款能力低,信用卡债务一旦无法偿还对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学生为巩固课堂知识、积累投资经验,尝试进行投资,这个出发点是不错的,但是在投资钱一定要做好准备,一定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摆正心态,期货和现货交易最好不要涉足!坚持稳健策略,不能急功近利;理财不是赚钱,不是有些学生想的那样一劳永逸的,而是树立科学合理的观念,让自己的财富合理化,必须付出长期的努力和极大的耐心,才能为未来的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和.股票投资策略与实战技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庄恩岳.炒股就是炒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胡曼.大学生投资心理分析[J].现代商业,2007,(14):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