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语文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4 15:56: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语文教学参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语文教学参考

篇(1)

参考文献

[1]李建平,闫顺丽.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D].光明日报,2015,19(11):274-275.

[2]施海燕,何晓凤.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4,16(01):154-155..

[3]徐波,何二元,王晓音.历史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14(05):13-15.

[4]文素芳,刘秋霞,彭立平.浅析历史故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0):67-68.

[5]邓俊华.浅谈故事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14,19(05):131-132.

[6]胡燕.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的分析叶课外语文(下),2015,(2):148-149.

[7]高越.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渗透问题田.青年时代,2015.(7).163.

[8]王欢.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

[9]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10]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11]孔雪清.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56-57.

[12]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05:147-149.

[13]王标.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05:35-38.

[14]白丽波.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197+212.

参考文献

[1]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58-259.

[2]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126.

[3]朱红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成功(教育),2013,01:249.

[4]龙菁.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成功(教育),2013,08:274.

[1]胡朝萍.小学语文“导课”的几点做法.东西南北·教育,2014(6)

[2]陈文一.小学语文导课技能策略.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

[3]林爱婷.浅谈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新课程·小学,2016(5)

[4]高成亮.小学语文导课艺术初探.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4)

[5]牛传发.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1).

[6]陆云峰.素读:阅读教学的根性觉醒——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审视与本质探寻[J].新课程研究,2009(1).

[7]郑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现代交际,2014(5):121-123.

[8]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广州:高校教育出版社,2013.

[9]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

[10]袁政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11]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2]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4.(责编韦雄)

参考文獻:

[1]孙洁.关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5(9).

[2]程剑.浅谈如何在中等师范生物教学中建立多元化教学体系[J].读书文摘,2015(20).

[3]高安淑.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7):45-46.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6]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2)

>>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途径分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及改进 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投入 语文教育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试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构建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关于技校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践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原则 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体会 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几点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杨岚.中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2).

参考文献:

[1]周守珍.黄知荣.心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4]列夫·谢苗洛维奇·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5]崔金侠.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考试周刊,2011(2).

[6]李春林.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成才之路,2010(20).

[7]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杨岚.中国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2).

篇(3)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德育教学的渗透意义重大。本文将结合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并对德育渗透提出几点积极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0引言

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新课程,具有非常浓厚的人文性特点,可以很好的融入德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也一样,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使得德育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道德品质的影响,既学到了语文知识,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

1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首先,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是有语文课程的特点以及新课标改革决定的。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里面涉及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1]。而道德教育、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符合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此外,新课标改革下,也要求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人文精神、高尚情怀、道德修养的养成,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情感体验以及道德情操。其次,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身体上不同类型的缺陷,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学生因为自身的社会身体缺陷备受打击,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需要教师的关心。语文教学是义务阶段的基础性教学,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基本的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获得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其审美情操和道德修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对于心理恐惧,或者心理扭曲的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2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2.1语文教学内容中引入德育教育:语文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形式很广,有诗歌,也有散文,还有小说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形式中又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比如有大好河山、寓言故事、热爱祖国等等,是各种知识的万花筒,是一本百科全书[3]。在众多的内容当中,许多都蕴含着道德方面的有关内容,是一种现成的德育教学素材。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并主动运用德育教学素材运用到教学当中,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到期归还》时,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入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借了黄培炎的字帖来学习,一个月之后按时归还字帖的故事。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发生在身上,深深触动读者的内心。语文教师一定要通过这样一则小故事给学生传达诚实守信,好学做人的思想品德,教导学生无论是谁,诚实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够受到他人的欢迎。

2.2借助课外实践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学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辅之必要的课外实践。学生的道德品质不仅表现在“言”上,还表现在“行”上,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系列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将德育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4]。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司马光砸缸》的时候,因为该篇文章涉及到的是救人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该篇文章开展一个助人为乐的主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让全班所有的学生积极去帮助他人,并在下一次课进行的时候主动和大家分享自己助人为乐的事情,每周举行一次班会,对表现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这样一种课外实践的形式,学生逐渐养成了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品质。

2.3作文选材中进行德育渗透:作文写作当然不仅仅包括的通常意义上的作文,也包括一些段落写作、句子写作等等。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机会进行德育教育。作文写作一定要有相关材料,教师在选择作文材料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出优秀道德品质或者高尚情操的材料。例如“揠苗助长”“负荆请罪”体现出的哲理就非常有代表性,语文教师在选择作文素材时尽量选择此类的素材。预与此同时,对于作文主题的要求上,语文教师也要有所要求。主题是作文的灵魂,贯穿作文的始终,包含着对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想立意准确,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客观世界有很好认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学生从歌颂好人好事、鞭挞恶丑角度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4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电教设备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殊学校更加如此。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外界的声音听不大,多媒体的电教设备的出现,可以展示出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比如,在讲解到《桂林山水的时候》,对于听力有问题的学生来讲,只能靠看文字的描述去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气势。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壮丽美景,可以向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桂林山水介绍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从而体会到祖国的大好河山是多美。这样一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道德修养。

3结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将其视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姜艳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07):18-18.

[2]阿依仙木•麻木提.浅析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好家长,2016,21(07):209-209.

[3]邵秋香.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07):34-35.

篇(4)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与知识的纽带,还充当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角色。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样,不仅实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完成,这在无形中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新课程标准实行后,语文教学模式有了相应的变化,语文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不仅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郑成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改变以往直接讲课的传统模式,可以先让学生收集关于郑成功的故事或资料,学生在简单了解郑成功的事迹之后,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照搬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授课,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无形中限制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扩充。因此,为了符合新课程的教学标准,语文教师扩充了语文教学内容,使教材成了教学中的参考工具。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同时还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呈现草原的真实面貌,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舍笔下“人美、景美、文美”的场面,并且也在无形中丰富了关于“草原”的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3.促进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设计环节中,教师只注重课上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课前设计与课后设计,这在无形中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也更多的目光投到课前设计与课后设计中,从而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合理化。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文字”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课上的教学设计,同时还应注重课前与课后的教学设计,以便实现“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的合理化。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1.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的教,更重要的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的学。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积累与感悟。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成绩,不是通过记忆复杂的公式与符号,而是要通过对平时知识的积累来实现的。因此,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应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探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还能巩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在学习《克隆之谜》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应在阐述文章内容的同时,渗透关于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并引导学生注重对说明文知识的积累与感悟。

2.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语文教学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也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不仅是丰富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有效手段。

3.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个性化

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以促进整体的发展为核心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应注重不同学生性格间的差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可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在讲解语文知识时要渗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还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4.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记录生活、感悟生活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适时将教材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结合在一起。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是由抽象的数字符号组成的,它所阐述的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的感悟。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传授的只是枯燥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腻烦的心理,同时还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注重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主体地位,而是将更多的目光放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有着不可替代的必要性。

篇(5)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对策

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进行彻底的教学模式的变革,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依然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叫徐思路没有得到创新。根据一些教育调查研究显示,在一些地区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依然沿用传统,是沿着教材从头到尾一丝不差的讲解,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是语文教学的新的思维。其次,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改革的要求相背离。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与教师总是用成绩衡量一个学校与学生的好坏,学校用学习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教学的重点依然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仅仅讲解的是考点,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多是知识与技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再次,语文教学内容比较贫乏,渠道比较狭窄。教师在教学中,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但是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最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并没有有效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正在深入的实施到教学领域,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并不乐观,现代教学设备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有的教师在应用中,或者过多,或者过少,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

(二)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程度不足。

一些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将语文学科的实质给忽视了。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学生语言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被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的两道的道德品质与崇高的道德思想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语文素养不过关,不利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教材设置不合理。

在信息化逐渐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不快变快,但是教材的的设置却没有被更新,甚至有的教材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这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不断地争抢,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在心灵上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限制学生的发展,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产生学习语文的厌学情绪,认为语文学习枯燥而无聊。

二、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教学的模式。首先,创新的教学思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有效的教材,不要照搬传统的教学思路,不要圈圈的依赖《教师教学参考书》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设计全新的教学思路。教师在转变教学思路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改变课堂沉闷的状况,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从感性更快过度到理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有效的转变教学模式,还要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切实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水平,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要学会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走入图书馆、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不断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受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与发散思维,语文学科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课外知识的积累对语文教学来说十分的重要。

(二)有效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在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要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使得一些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的具体生动,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动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改变中学语文教学教材的设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接受程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材的设置要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感受力,教材的设置要由低入高,从深到浅。教材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济宁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一股清风。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的变革,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雁飞,尹珊娜.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的探究[J].考试( 中考教师版),2009.

篇(6)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改革;问题;措施

1引言

语文是一种思想教育,语文课堂的设立不仅是为了教授呆板的语文知识和解读相应的文学名著,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质的教育和培养,而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现今,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保证从小抓起语文教学,保证学生从小就有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语文学习精神,同时也让学生能够从小培养自己的文学品质,下面本文将对一些改革中面临的相应问题进行相应分析探究。

2小学语文改革面临的难题

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改革中,尽管也有初步的成效,但是由于改革本身是对过去的呆板的教学模式的改变,也是对过去旧的课堂主体的改变,因此,在改革中遇到难题也是在所难免,本小节即是对小学语文改革面临的难题的陈述。

2.1语文教学非语文因素过多,语文课失去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本的教学只要是要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己诵读,品味文章本身,对作者的写作内涵和写作深义进行理解,从而在每节课的积累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但是现今的语文教学却不能满足这种基础目标,教学者在教学时,对一些非语文的天文,地理,自然环境等知识的介绍和一些和语文文学无关的图片,影响资料的展现过于频繁,这种教学虽然是一种教学的创新,但是舍文学之本逐非语文之末显然一个正确的语文教学方式。

2.2浮华的课本知识让小学语文热闹却虚假

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由于教学者本身不能控制教学节奏,导致在教学上,出现课堂热闹,形式虚假的教学形式,一种课堂教学是教学者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解读,表面上这是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学者本人忽略的文学本身是不能被断章取义的,一味放任只会让学生不会解读文章而已,另一种教学改革方式,是教学者在教学中过于形式化,演讲式的形式化语言并不能为文学解读本身带来更具特色的解析,这样的教学也只是形式上的改革,学生还是不能从中学到知识。

2.3刻意创新扭曲原味的文章内涵

一些教学者在教学中过于注重花样翻新,反而不能对文章本身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而这种不是建立在理解文章上的粗糙式创新不仅不能够对学生理解文章本身进行正确的引导,相反的,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今后的自我学习中对文章的理解上也不够深刻,断章取义。

3针对问题采取对策

通过对上述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的解析,也让我们知道,在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急需我们的解决,而笔者也通过结合上述问题给出了一定的对策供读者参考。

3.1真正的语文教学,抛却一切非语文因素

语文教学要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非语文因素,让语文教学在教学中要以语文为主,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读书,读懂书,多读书,多读好书,在通过语文教学者的相应文章解读,和正确指引下,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能够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培养语文素养。

3.2安安静静读书,摒弃虚假形式

语文课堂本身应该是生动却不吵闹的,语文教学应该是真实而不虚假的,教学者再教学中应该做到摒弃一些虚假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安静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进行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深意的思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文教学中理解语文,培养自身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3.3归还语文原味,实实在在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本身就讲究务实,讲究语文教学本身中的时效性,因此在教学一些花哨的花样翻新本身就不符合语文教学本质的要求,因此,教学者再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为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基础训练,对文章深意进行分析,并保证学生在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利用本身的文学积累对语文进行解读,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指引和规范,这才是最朴实和最实用的语文课堂,最深刻最创新的语文改革。

4总结

语文教学改革是适应新课标的新教学模式,它面临的相应问题也要进行积极解决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而本文就是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的分析,文章主要从改革中面临问题的提出和相应解决策略的解析,对小学语文改革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种积极的面对和解决问题也是对新课标和语文教学改革的支持和鼓励。

参考文献:

[1]张泓平,刘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12.

[2]刘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成才之路》,2011,33.

[3]王立红,毕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考试周刊》,2011.

篇(7)

关键词:有效教学 有效语文教学 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自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后来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有效教学从全新的角度分析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其关注的焦点是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指的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全面的进步或发展。随着有效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教学理论也逐渐被引入到各个学科教学领域之中。有效教学的核心在于关注与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始终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为目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独特的学科特点给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学生学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也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将有效教学与语文教学结合,提出有效语文教学理论也是适应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表现。

有效语文教学是以有效教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改善语文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与环节,形成有效的“教”与“学”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尽可能使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使每位学生的语文素质能够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结合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与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需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实施有效语文教学已成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新举措。

一、有效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

有效语文教学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有效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有效教学

有效语文教学是一种通过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改善课堂教学的环节与策略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先进教学理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树立有效教学理念,思考有效教学策略,运用多种有效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解、获取最多的知识,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积极领悟,同时注重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资源,使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二)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教得是否有效最终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否获得全面、具体的进步上。判断语文有效教学是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保持良好的教学情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而且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感悟学习语文的方法与策略,更要关注个体差异,运用过程性评价,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自我语文知识的建构与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有效语文教学通过改善语文教学系统的要素来形成有效的“教”与“学”相结合的互动模式。因此,有效语文教学也可以看做是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只有将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的有效学习充分结合,才能形成良好和谐的教学互动关系,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促使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二、有效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有效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使语文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最优化,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影响有效语文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语文教学主体、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过程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有效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策略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因素之一,教学内容也是关系到有效教学能否实现的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应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还包括隐含在语文课程中的哲理思想、情感志趣、人文精神等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在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情感等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导向,充分体现“乐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其次,教师在选择语文教学内容时既要考虑学生整体特征,也要注重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再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要注意贴近生活、与时俱进,尽可能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和周围世界的关注。

(二)语文教学时间的管理策略

以时间为标准来看,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利用最短的时间、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有效的教学时间管理策略也是实施有效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管理教学时间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尽可能减少时间的损耗,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同时也要采取适当有效的教育方法,积极协调好教学时间;其次,把握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在课堂教学的最佳时间段内安排主要教学任务,解决关键问题;再次,语文教师也可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讲述方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延长教学的有效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实现有效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着重注意以下四个关键点:首先,在选择导入点时既要认真分析语文知识的结构体系,又要结合现实生活,努力使导入点饱含创造性与趣味性;其次,在梳理知识点时既要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又要使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掌握重点、难点;再次,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启发诱导,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培植发散点、发现创新点,为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造力的延伸埋下种子,为学生将来进行有效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此外,在教学评价方式上,有效语文教学也多采用表现性、过程性和综合性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要求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语文学习、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又要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味人文精神、展现生命价值等有效教学的深层意义。

有效教学理论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和阐释教学现象、教学理论,给我国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深刻启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效语文教学主要通过优化语文教学系统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素,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发展和完善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以此最大限度地实现过程目标与终极目标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于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C].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社,2005.

[2]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育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赵平平.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之策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