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4 15:56: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篇(1)

一、焦点的聚集,强调有效倾听

音乐是由各种音乐要素的丰富变化构成的,如果漫无目的的随便听一听,音乐则从左耳朵进从右耳朵出。相反,要想有效地聆听,就必须从乐曲当中选择一个“焦点”,把注意指向这个“焦点”进行聆听,让学生首先知道听什么?然后带有目的的进行欣赏。

二、习惯的培养,奠定审美基础

音乐课堂的每一个教学过程都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听赏领先的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小学生生性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而倾听音乐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来维护音乐的传递,以便学生有效的分辩音色、情绪、音乐结构的变化。这就需要老师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习惯培养的办法不是光靠耳朵去听,它包括多形式的参与,让学生切实感受音乐、体验音乐。

(一)边聆听音乐,边进行身体的律动。律动的设计有效的带动了学生欣赏、体验音乐,想象音乐形象,避免学生单纯依靠听觉和教师过多的讲解带来的死板乏味的课堂气氛。在边欣赏音乐的同时,加上学生自由发挥的动作,即完成了教学任务,也达到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锻炼的目的。一方面避免了技能训练的枯燥与艰辛;另一方面也能获得理解音乐所需要的体验。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去,使欣赏、表演与创造融为一体。

(二)对音乐进行文字、图画的描绘。对于带有描写性质的乐曲,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要素以及与之对应的乐曲氛围,让学生自主的为乐曲拟定适当的标题,并编成带有一定情节的表演。

(三)边聆听音乐,边进行乐器的伴奏。对于典型节奏的乐曲,则可以培养学生用课堂乐器随乐曲进行伴奏,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探索乐器的音色进行表演。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方式。

如:随音乐的节拍,模仿指挥;随音乐不同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反映。随音乐,做踏步走、跑跳步或自由舞蹈等等。总之,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养成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用多形式的体验方法,慢慢浸润感染和培养,目的是让学生调整一切感官学会主动或被动的聆听,亲身参与感受歌曲表现。

三、画龙点睛的讲解,反复熟练的聆听

(一)讲解适当、适时。我们呼吁:将音乐还给听觉,但是不是就真的不需要讲解了吗?也不是。音乐课堂教学有时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适当讲解一些思辨性的、非音乐性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中,教师应着重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音乐,而不是具体地解释音乐内容。在听赏领先的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误认为在教唱歌曲之前先完成形式上的聆听,听完后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一个3分钟的歌曲听完后,教师对其音乐要素、情感铺垫作了15分钟的讲解,把儿童能够持续注意的时间全都占去了。其实像这样过多的讲解比不做解释,常常带来更不好的效果。老师对歌曲详细的分析与讲解,在一定时候限定了听者对音乐的印象,但适当的、适时的“讲解”会让听者对从来没听过的歌曲产生关注和兴趣,启发学生学习演唱的愿望,对较难唱好的乐句聆听,也起到引导作用,并促进与之相关音乐知识的获得。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当的讲解,起到听赏领先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让学生多听、反复听音乐。

吴斌老师在“名师大讲堂”的讲话中提到: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流行歌曲,如果有一个老师把流行歌曲用我们课堂那种方法扣模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当然这个提前是学生在这之前没有听过这首流行歌曲,你们想想这首歌曲还能流行吗?……看到这里,我想到了在音乐课堂中,很多老师采取的教学形式是:整体聆听一遍,然后就开始教学。其实,对于音乐传播来说,听一遍时远远不够的。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们只考虑到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非常吝啬的播放一遍音乐,这对熟悉音乐旋律、感受歌曲情绪、遵循音乐传播规律是远远不够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从听入手,反复听、听充分,才能达到体味音乐美感的有效审美体验上。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模式;激活课堂

众所周知,音乐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对生活的审美意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音乐课堂和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仍保存着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核心,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大大影响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怎样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课堂上创新教学模式,激活小学音乐课堂呢?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就要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对应音乐情景,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或者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进行跟唱,体验模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们静静欣赏《我们的田野》这首动人的歌曲,让学生跟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歌词的世界。其次,教师可以下载诸如唱吧之类的软件,让学生进行模仿跟唱。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即兴表演,编舞配歌,这样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让学生们尽情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善于用语言营造相关的音乐情境,让学生真实体会音乐的美

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领唱之外,还可以在语言方面加强,做到言之有境、境之有美。教师可以根据所播放的音乐片段的旋律起伏,进而用富含感情的言语向学生们介绍歌曲的内容,让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以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欣赏《彼得与狼》这首歌曲之时,随着整首歌音乐的不断深入,教师就要善于用自己的言语和感情向学生们描述歌曲内容中小猫的贪心与心机,小鸟的聪明与机智,鸭子的老实与呆笨,狼的凶残与恶毒,老爷爷的和蔼可亲等等这些主角的性格,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创新音乐课堂,把音乐与舞蹈结合到一起

音乐本身就是与舞蹈相辅相成的,舞蹈的加盟可以让音乐更加形象化、具体化。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受的美,而舞蹈正是一种视觉上的美,如果教师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可以将二者高效结合,必定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更有兴趣。例如,在教学《快乐的一天》时,教师要善于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听《快乐的一天》,这时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音乐旋律的带动下上台表演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这样的小学音乐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摆脱了只是一味听音乐、欣赏音乐的枯燥课堂形式,可以从这样的音乐课堂中感受到不同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生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这首歌的印象,从中学到更多关于音乐的知识。

四、让音乐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

生活就是音乐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创作的根本来源。人音版的音乐教材中也指出,好的音乐不仅仅来源于课堂,更是来源于人类社会的文明以及生活。音乐的教学不能限定在狭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将音乐拓展到课外的各种生活中去,使学生的生活无处不有音乐。我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需要通过现实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能成为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进各地的民谣和一些有趣的乡土教材,例如,黄梅戏、花鼓戏等等这些朗朗上口歌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与音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除此之外,还有《淑女传》《天下财主》等这些著名的闽剧。福建地方剧种非常多,较著名的有:闽剧、梨园戏、高甲戏、芗剧(歌仔戏)、莆仙戏(这五个是福建五大剧种)、南音、皮影戏、汉剧、北路戏、梅林戏、采茶戏、四平戏等。如果可以在课堂上加入更多这样的元素,一定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各种美以及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以激活小学音乐课堂,使小学的音乐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潘金标.邢台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2]冯宇.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若干问题浅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王薇.小学音乐综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篇(3)

小学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主要的一门学科,它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认识到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没有很好地认清音乐对小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往往把音乐课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从而导致小学生对于音乐只停留在会唱的程度上,不能够感受音乐的美与魅力所在,音乐学习效率水平普遍低下。

1.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提倡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春风也随大流吹进了小学音乐教育中。但是,我国在小学音乐教育改革这一块上的进展并不明显,大多数小学学校仍存在师资力量不够,欠缺音乐方面的专业老师,学校能够提高的音乐设施老旧,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改善音乐设施,整个改革进程总体上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缓慢,阻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知识能力不够,不能认识到小学生是音乐课堂的学习主体教学观念过时。大多数小学的音乐老师都是采用代课老师来给学生授课的,教师音乐技能存在缺陷,且这些教师大都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大潮思想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考核他们学习效果的语数两个学科就足够了,音乐这类副科学不学好对学生的影响并不大,不会阻碍学生的升学。小学音乐课堂缺乏创新,自古以来,都是教师在上面一句一句地带学生唱,最后面来个小组分唱,全班大合唱模式,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甚至会觉得音乐课无聊,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不能够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2.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

音乐怎么样教学才能算是有效的教学?对于有效教学的评价,主要还是要以小学生为主要评估对象,评价小学生在经过音乐课堂的学习之后,他们的音乐学习效率是否比之前的学习有进步,是否能够满足他们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这是衡量音乐教学是否能够有效教学的唯一途径。经过不断的音乐教育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结果证明,小学音乐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体,创设多情境音乐课堂,对音乐教师专业素质水平进行提高,培养音乐教师正确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1]。

3.小学音乐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3.1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配合老师发出的教育指令,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课后能够自觉地对知识进行巩固掌握。兴趣是学生学好任何一门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小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对音乐的需要和我国音乐的培养目标来对学生进行授课,选择小学生能够接受和听懂的教学语言来开阔小学生的音乐知识视野,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多于学生沟通交流,交流好师生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课堂班级氛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3.2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创新

3.2.1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一堂课能否实现有效地教学,其关键是看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是否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发挥到极致。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保持活力、富有激情的教学状态,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来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2]。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小一班学生学唱《红眼睛绿眼睛》时,教师课前先用问题引导学生对交通方式进行思考,之后向学生讲明红绿灯给交通带来的影响,以及面对红绿灯时要怎么做,教师将之前制作后的红绿灯圆形纸片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当唱到红眼睛内容时,学生举起红色卡片,当内容为绿眼睛时,学生举起绿色卡片,最后全班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由两位同学扮演交通等,其他同学扮演路人车辆,根据纸牌指示分段演唱歌曲。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实现小学音乐有效教学。

3.2.2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要求音乐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挂念,认识到音乐与戏剧话剧舞台剧等各种戏剧形式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应该仅仅只是拘泥于音乐课堂上的“听唱”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对有故事性的音乐素材进行改编成小剧本,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对该剧本进行演绎,在学生演绎的过程中可适当的添加进一些音乐片段,使得整个剧本更加赋予情感化,进而有效地感染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学习中去[3]。还可以在一堂音乐课结束之后,为学生指定一首故事性较强的音乐让学生自己分组,依据组内部思考,对音乐进行改编成剧本,然后对其进行排演,教师对此进行评估,对有效的小组实行小礼品奖励。

篇(4)

我们都知道当今我们的社会,流行音乐已经逐渐开始走向主流的地位,这样的歌曲不能说不好,但是对于孩子的发展确实作用不大,我认为孩子应该接受一些优秀的歌曲,这对于从小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增强孩子的精神力量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很有作用的。然而现状却是孩子对于优秀的歌曲不感兴趣,因此这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投入到合唱中来,让他们领会每一首歌的含义,让优秀文化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对孩子们进行一些训练,从简单的歌曲入手,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

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合唱指挥教学,在新的形势下,绝对不可以生搬硬套,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现代的手段去教授课程,多方面借鉴经验,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对合唱指挥学习充满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设备,给自己的课堂加分。

三、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指挥应该从基础学起

我们都知道合唱指挥对于合唱来说十分重要,而且学习指挥对于孩子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乃至于帮助孩子树立大局观。我认为学习指挥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意手腕的锻炼,使手腕处于充分的放松状态,手是指挥的重要“工具”,在指挥合唱的过程中,既要让观众听到美妙的音乐,又要使观众享受到美的存在,在指挥的过程中,指挥要使自己的姿势美观,这对指挥的手腕是有严格要求的。

2.要注意手臂的紧张程度,要放松,不可紧张,只有手臂保持放松状态,指挥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而且会有一种线条美的体现,这对于合唱来说无疑是加分的。因此必须要加强练习,使自己的手臂在指挥的过程中,“舞”出风采。

3.说完手部动作,脚部的动作也十分重要,指挥在指挥合唱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站相,不同的站姿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而且正确的站姿,会减少指挥在指挥过程中的疲劳程度,让指挥成为一种享受。

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终身学习,不断地适应时展的要求

篇(5)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现状;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71

小学音乐课程是素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歌唱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的魅力,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应试教育模式中,我国各中小学校并不重视音乐课程的教学,认为其只是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教师的重心都放在语数外这些重要的课程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音乐课程也逐渐突显出其重要性。本文主要探索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从四个方面来寻找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水平的对策,以保障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质量。据此,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使学生爱上音乐课程的教学,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以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效益最大化。

一、创设歌唱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对音乐歌唱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歌唱练习。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使其发现音乐歌唱教学中的乐趣。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图像、影音、音效等来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培养学生对歌唱的热爱之情; 其次,教师可以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加入一些故事元素,丰富音乐素材。音乐作品多样化,题材各式各样,我们也可以说其实一种情绪的表达,有喜悦、有悲伤、有感动等。为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故事融入于音乐作品中,以使其更富有活力,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从而将其完美的演唱出来。例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时候,教师则可以将王二小的故事描述于学生,以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 再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自主地去探究,从而对音乐歌唱学习产生兴趣。

二、注重示范,产生共鸣

在开展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示范作用,为学生进行歌曲演唱的示范,以促使我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在演唱歌曲的时候,要做到声情并茂,要感染学生,将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传递于学生,以使学生与之产生共鸣,更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大树妈妈》这一课的时候,应当先把整首歌曲演唱一遍,以让学生熟悉其节奏和曲调,便于学生了解《大树妈妈》这首歌曲的风格和内容,感受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更富有神韵。

三、根据生活体验,表达歌曲情感

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例如,在学习《劳动最光荣》这一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谈论下自己进行劳动时的感受,将劳动中的辛苦和劳动之后的满足感代入歌曲中,以便于学生在演唱的时候能够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熟悉歌曲的节奏。比如说学习《我心爱的小马车》的时候,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生活中其对小马的印象,让学生根据歌词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张和情感,从而让学生想象自己牵着小马前行的那种愉悦感。在此基础上,学生便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此歌曲的曲风较为活泼,充满愉悦感。

四、引导学生互动,参与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授学生歌唱技巧的时候,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活动,以改善枯燥的课堂教学气氛。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唱《小红帽》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大灰狼、小红帽和猎人,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练习中,并且可让学生以《小红帽》作为音乐背景来进行情境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使其充分掌握此歌曲的唱法。又如,学生在学习《大鹿》这首歌曲的时候,学生也可以利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来进行互动,分别饰演歌曲中的三种动物,通过音乐剧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使其能够了解歌曲中所阐述的友情的力量,并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演唱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歌唱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的必然要求。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需要教师重视实践教学,要让学生多练习发声,在教授学生歌唱技巧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以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所学到的歌唱技巧,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现阶段,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为此则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水平,保障小学音乐歌唱教学质量。总而言之,对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丽芳. 谈“唱会歌”和“会唱歌”―――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 神州( 下旬刊) ,2012,( z2) .

[2]胡. 用“心”歌唱―――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一点思考[J]. 音乐时空,2014,( 9) .

篇(6)

一、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结果,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而是让学生对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揭示知识形式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况――应用的思维过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曾才干。

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情感随音乐的发展产生共鸣与起伏,在不断的体验中感受领悟,发掘音乐。一般传统的教学只片面的让教师将知识的结论直接传给学生,从而忽略了知识的结论产生的过程。经过用自己身体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后所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脑中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给”是给永远死的知识,而只有通过恰当好处的“导”,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感而发”,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最牢靠和颇具意义。如我在给学生上“快乐的音乐会”一课时,曲中出现了胡琴,喇叭,铜鼓的字样以及这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孩子们由于年龄小平时积累有限,所以我找来二胡的音乐资料,一支小喇叭,一面小鼓,让他们自己吹,自己听,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对这三种乐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能顺畅并且较清晰的将这三种乐器的名称和各自发出的声音唱出来,直观教学远比抽象教学的快与直接。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创设丰富的环境,由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

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急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优化教学技术,是教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客观要求。

鉴于此,凡是审美活动,都必须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使人产生美感,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良好的实践环境可以在很多程度上激发对音乐实践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的媒体已经无法再适应当前的教育。所以,教师在讲授一节课时,让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有机的结合,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结束过去“一架钢琴,一本书”的授课历史。如在我教“两只小象”时,我在课前做了大量而充足的准备工作。课一开始,我播放教学范唱音乐,在多媒体上放出课件图片,在音乐和画面创设的情景之下,我绘声绘色的引出“两只小象”的歌曲。孩子们即刻被吸引住了。在浓厚的兴趣下,很快地便学会了这首歌,之后我又出示了一些漂亮的头饰,鼓励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更加引发学生表演欲望。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可见,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有光彩,孩子们才能在学到知识的前提下更透彻的感受美。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的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这一技术,使其更好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对“经”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个体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篇(7)

关键词:教学模式 实效 创新 全体学生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新的教育理念被人们所接受。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采用了“激趣—参与—拓展”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现简要叙述如下。

一、重塑目标,优化课堂

“激趣—参与—拓展”音乐教学模式实施如下表所示:

(一)激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知,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中,主要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创设教学情境,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使学生心情愉悦地学习。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音乐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唱《青春舞曲》时,我首先运用CAI课件播放新疆的音乐风光片,并用极富激情的旁白给学生介绍新疆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民族特色,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视听冲击,学生对这节课非常感兴趣。

(二)参与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在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不要总是把学生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忽视了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努力追求人性化、个性化的音乐教学,尽可能地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的教学模式。在参与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音乐学习的过程,以主人公姿态积极参与其中,使其主体意识得到了发展。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了平等的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他们帮助。

(三)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经验与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参与和自我表达的空间与舞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获得艺术学习的愉悦与满足,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拓展教学的空间。2.音乐与美术学科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实践证明,当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时,会同时刺激人的不同感官。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入美术,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的思维力、创造力。3.欣赏教学中,与音乐大师对话,可使学生的欣赏能力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介绍一些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让其聆听、感悟,促进其欣赏能力的发展。

二、灵活运用,注重实效

“激趣—参与—拓展”音乐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开放体验型的教学模式,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亲身体验去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获到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获得精神的升华、灵魂的净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体来说,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生动与主动

“生动”是指教学生动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教学要想生动活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具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2.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3.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学贴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音乐课。新课标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生动活泼。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因此,音乐教学必须体现生动与主动。

(二)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创造能力。教育是培养人具有创造能力的主阵地,音乐教学也不例外。因此,音乐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只注重传授给学生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非常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学生即兴创作活动。今后,我们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特征,创造性要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这也告诉我们,应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