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本科生科研情况

本科生科研情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4 15:56: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本科生科研情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本科生科研情况

篇(1)

关键词: 地方综合大学 本科生科研 现状与思考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举办各类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化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以Y大学为代表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近年来非常重视本科生科研,大力推进各级各类科创活动,以此作为改善本科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本科生科研发展现状

(一)科研活动形式多样

1.各类科技创新竞赛

在Y大学,各学院都严格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例如每隔一年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此外,很多工科类学院还结合自己的特色,依托优势学科举办学科创新竞赛,例如:电子设计大赛、建模大赛、力学与结构创新设计比赛等。这些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研究的热情。

2.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研究

学校每年都会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经过学院初审与推荐、学校评审等环节,将所有项目按照资助项目类型分为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重点资助项目、校一般资助项目和校立项不资助项目等。相比文科学院而言,工科学院历年的申报数量相对较高。

3.毕业论文(设计)活动

这是对所有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在大四学年必须参与的基础性科研活动。

4.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一方面,部分专业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科研能力,邀请部分本科生参与自己或者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从事一些文献搜集、实验操作等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学院为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激发其科研热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定期为学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活动,学生也会依托各专业协会开展基础的学术研究讨论活动等。

(二)科研保障坚实有力

首先,学校与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研活动,校、院团委负责“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申报、各专业社团举办的学术研究论坛等活动的宣传、组织、监督与管理,而教务部门则负责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各类学术科研讲座、研究性教学或学习活动,两部门通力合作共同保障相关活动顺利开展。其次,学校每年都会划拨25万元经费用于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科技发明类和自然科学类重点资助启动费为1200元/项,一般资助启动费500元/项,哲社文学艺术类重点资助启动费为600元/项,一般资助启动费200元/项。部分工科学院对于校立项资助的项目都会给予配套经费资助,并且针对少部分学校立项不资助的项目也会给予经费支持。最后,校、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各类活动顺利进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出台了《关于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若干意见》,要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研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教育资源,改进本科教学工作,学校出台并实施了“研本1+1”引领计划,希望通过举办各类结对活动,促进研究生、本科生共同成才。为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活动的热情,学校2001年出台了《关于实行学生创新成果奖励学分的暂行规定》,对参加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限第一和第二作者)、发明创造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或国家专利等同学给予创新成果学分奖励。对于在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的同学,校、院也根据获奖情况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各学院在当年综合素质测评中给予加分,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对于相关的指导教师,按照具体情况计算教学工作量并给予物质奖励。

(三)科研成果丰硕

一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申报的人数与获奖数逐年递增,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的获奖比例呈递增趋势。以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为例,2012年共获得各级科创项目557项,2013年获得707项,2014年获得843项。另一方面,通过对有科研经历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参加科研活动,学生不仅能拓宽专业知识面,巩固课堂知识,而且能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比较突出的就是文献资料检索、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等能力的提高。此外,参与各级各类科研活动获得的奖励,可为学生以后的求职应聘、学习深造添砖加瓦。

二、本科生科研活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本科生参与度较低

以申报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情况为依据,参与科研活动的学生占本科生数的比例普遍较低,平均各院参与人数不足15%。通过对各院管理者、教师、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下:(1)学院对本科生科研的奖励覆盖面较窄。虽然各院制定了本科生科研的奖励办法,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同学有配套的物质、精神奖励,但是标准相对较高,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本科生科研活动宣传不到位。各院一般会通过班主任、学生干部会议等对校级及以上的科研活动本身进行宣传,但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必要性、途径或流程,大部分学生并不知晓。(3)部分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缺乏重视。有部分教师认为,对于以后选择不读研的本科生来说,平时只需要完成学校指定的学习任务,多加强社会锻炼即可;有部分教师虽然支持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但他们认为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不愿意让本科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4)部分学生缺乏科研意识。虽然受访的大部分学生都肯定了本科生科研的重要性,但少部分学生依然认为科研是研究生阶段的事,本科生只需要通过各科考试,考取一些相关证书就可以了。(5)科研经费不足。随着每年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人数的增多、科研活动的多样化发展,校、院划拨的学生科研经费明显不足。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缺乏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接受知识的能力)、科学实践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的能力等方面。经调查,学生在高年级从事一些科研活动时经常因缺乏相关研究能力而引发一些问题。事实上,学生缺乏基本的科研能力与学校的本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密切相关。例如,学院未设置专门的科研类课程,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且部分专业课程开设过迟,导致部分学生在基础年级有心却无力从事从事科研活动,等高年级具有一定知识储备时却又要忙着为求职应聘做准备。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也使得师生在课堂上缺乏互动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探索问题的空间,另外“一卷定成绩”的考试评价方法难以衡量学生学习的真正成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三)本科生科研管理不到位

在学校,虽然校、院团委及教务部门共同承担本科生相关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但没有统一的本科生科研组织机构。本科生科研是专业研究活动,但其管理人员多是校、院行政人员,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师参与较少。此外,本科生科研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为例,其内容涉及立项审批、过程检查、结题验收、经费报销、科研评价等方面,但具体规定依然不完善。管理人员十分重视科研项目的立项与申报,但对过程管理相对松散,部分工科学院对学生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仅流于形式。并且在项目完成后,校、院并没有重视一些优秀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三、完善和改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建议

(一)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体制

各学院要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可以成立类似于“本科生科研办公室”的专门性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有关政策规定,多渠道筹集本科生科研经费,安排本科生的校内及校际间的学术科研交流活动,组织策划各种级别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并负责检查、考核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还要完善本科生科研日常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各类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阵地的管理、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等。另外,可以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挑选适合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留英学者吴松弟在他的《素质教育在英国》一书中介绍了牛津大学学院的导师制:“与牛津大学独特的学院制度相配套的是各学院的导师制。根据这一制度,每位学生(包括本科生)都有自己专业或课题方面的导师,负责专业方面的辅导。”“学生各学期的任务就是到导师那上专业指导课,一般每周一、二次。”[1]还可以建立本科生科研梯队,即在教师的带领下,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水平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或者低年级的本科生与高年级的本科生组建科研队伍。

(二)健全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

首先要增加本科生科研投入。必要的经费保障是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前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广开渠道,多方筹资。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媒体,大力加强本科生科研的宣传工作,以争取到政府、科研单位、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等方面资助。另一方面,加强校际之间的合作,利用他们的实验室和资金优势,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本科生科研激励制度。对本科生科研的奖励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国家级、省级的,也有校级与院级的。在学分奖励、物质奖励、综合素质评定等方面考核中应该降低标准,不能只是单纯地以在省级或省级上以上的科研竞赛活动中获奖作为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建立对本科生科研指导教师的奖励制度,物质与奖励精神奖励并重。再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本科生科研评机制。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工具,如等级量表(包括数字图表或检核表的形式)、自我汇报表(或学习日志)、观察表等。最后,学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本科生科研氛围,为其搭建有效的科研平台,如为学生开辟专刊(论文集)或开通专门的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在校刊、校报上发表文章等[2]。

(三)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

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优化本科生课程体系,为本科生开设专门的科研课程,如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科学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课程等。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状况制订适合的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抓住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工作。首先,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性思维;其次,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一些学术前沿课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此外,还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考试评价方式;最后,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本科生科研意识,提高自身的科研指导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57-03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工程和科研实践的创新型工程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将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项重要功能,本科生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本科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高水平的本科教学,才能完成人才培养这个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建立的各级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平台,也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实力培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对高校的经费投入的力度,高校的学科建设不断加强,高校自身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的科研经费的数量也有了迅猛的发展,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更加明显。如何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参与并服务本科教学,更好的促进新形势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是高校面临的日益突出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内很多高校通过毕业设计、学生竞赛、参与科研项目、开设实验等途径对重点实验室向本科学生开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提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效果仍不明显。西安交通大学自是国内较早开始将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2001年教育部本科评优专家的高度评价。主要通过建立选拔推荐机制,每年选取20~25名大二学生,按照导师―课题组(2~3人)的方式进行教学―实践―科研―考核,提升本科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从而达到了明显的成效:①科研创新意识得到培养,科研适应期明显缩短;②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强化;③报考研究生专业得到合理引导;④重点实验室资源得到挖掘,本科教育模式得到完善。但针对的本科生人群数较少,不能使得所有本科生得到相关教育。深圳大学则主要通过“挑战杯”竞赛的推动作用,将本科实践教育引入重点实验室管理范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郑州大学的“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探索了利用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本科生的方法和机制,主要包括研究生导师授课、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平台和“以研带本”等方式。广西大学通过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专题前沿讲座、开设选修实验项目、本科毕业设计与研究课题结合等方式,从点到面的提升本科生的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实践能力。桂林理工大学在重点实验室中开展认知教育、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毕业设计等,巩固了本科生的理论知识,强化了实验技能,同时拓宽了视野,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温州医学院将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纳入本科教学中,以实验教学作为切入点,以科研全面渗入本科教学作为突破口,建立了“名师指导、基金引导、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以上实施措施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目前对于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进行开放的系统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为例,着重对重点实验室共享平台及其运行机制体系进行研究。

一、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浙江省实验室的简介、仪器、设备、人员、科研和教学情况。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有研究人员109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共享),教授、副教授86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人员76人,已形成一支积极进取并以中青年为主的高水平、高层次、专业结构合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技术和管理队伍。实验室拥有一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仪器设备原值达3000余万元,现有用房的总建筑面积达7300平方米,建有办公室、会议室、小型学术交流室、成果展厅和各研究方向的实验室等,具备本领域国内一流的研究条件。实验室以机电装备先进设计与控制方法及其关键实现技术研究为核心,以机电装备设计方法学理论研究为基础,形成了“工艺―控制―设计―装备”的完整研究体系。实验室以“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国家目标、结合地方经济、强化自身特色、全面开放合作”为发展战略,努力将实验室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研究特色鲜明的开放式实验室,使之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二、建立面向本科生的研究型课程体系

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已经由来已久,但主要限于个体的兴趣的“点”,并未形成体制性的“面”。因此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在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科技立项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开放性的理论课程和大型综合实验课程、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本科生加快进入科研领域,接触相关研究方向的前沿知识。

(一)鼓励重点实验室一线科研人员开设本科生课程

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上,针对相关科研领域的前沿,开设研究型和实践型课程。目前机械工程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大型与重大高端装备的开发,依托重点实验室在特种加工装备制造和专业装备方向的优势,鼓励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开设前沿课程,从理论知识和参观时间方面提高本科生对于专业方面的认知和共鸣,经学院院务会专题讨论,确认主讲教师或教师团队在课程内容方面具有扎实理论或工程经验、重点实验室具有开展实践类课程条件及是否相关方向前沿,对拟开设课程大纲、教案认定后方可开课。如针对本科生开设《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形成一人主讲,多人参与的体系,在三维打印、激光加工、超精密加工、农业装备、机器人等尖端领域邀请副教授以上职称科研人员进行授课,介绍各自的研究特色、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等,并通过实验室参观实践等方式加深印象,有利于本科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进一步在后续课程选择方面有的放矢。

(二)根据专业特点,开设主题设计类课程,进行项目式教学

由主讲教师(一线科研人员)根据本科相应阶段的知识,组织教师团队,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控制、机械电子等多个专业方向,确定项目内容。本科生自由组队,针对同一主题自主提出方案、发现问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该类型课程采用部分授课+设计实践的模式进行,不局限于课堂教学。项目团队需要定期进行项目进展汇报交流,不断完善方案,最终形成整体方案,进行答辩。同时,所设计项目均申报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

(三)完善面向本科生的科研平台

搭建学生科研平台,建立学生科研平台运行机制,支持学生开展科技立项、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等科技创新活动。

1.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在高考招生按照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的背景下,通过选拔考核与双向选择,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确定本科生导师。而进行分流之前,通过多种渠道使本科生对重点实验研究方向深入了解,包括图片宣传、实验室参观、方向负责人介绍及与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进行交流等。本科生导师同时也是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在大专业培养的背景下,发现本科生兴趣和特长,并协助进行课程选择、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制定等。

2.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基地。本科生正处于创新的旺盛期,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以及网络时代的知识学习途径的多元化,使得他们在交叉学科、工程实践等方面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但作为机械工程方面的创新,不可避免地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必要的指导。因此重点实验室根据各研究方向实验室的申报与全面开放的原则下,选择前沿研究方向作为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与实践基地负责人签署协议,规定每年面向本科生(不仅限于本专业,更是面向全校本科生)的仪器设备开放机时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时间,并对实践基地予以考核和补贴。

3.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制。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有余力的优秀本科生建立科研团队体制,由具有不同方面特长的本科生组成针对某个目标的科研团队,针对目前社会和生产所需进行自主创新。学院根据科研团队需要,安排团队科研指导教师。该类科研团队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各类机械设计、校“运河杯”、国家“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以竞赛促进本科生的知识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进行卓越工程教育的重要环节。

4.完善重点实验室本科生科研专项基金。依托重点实验室设立学生科研专项基金,安排专人负责经费管理,资助学生科技立项。学生的科技立项也需要以团队建制进行,通过项目申请、项目答辩和专家评审后确定资助名单,每个项目资助0.5~1万元,主要用于外协加工、材料购买等。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开展情况、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审。此外,对科研团队指导教师和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参赛小组或竞赛队伍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四)制定实验室平台管理办法,激励和保障共享机制的顺利运行

1.从制度上确定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性。重点实验室除少数特殊部门外,全面开放。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由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对本科生进行安全教育与考核,通过授课或网络自学等方式,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防止人身伤害的技能等。对于小型设备经过培训后达到独立操作,对于重大重点设备(设备单价4万元以上)指定若干专人(实验技术人员或经过培训的研究生)负责为本科生使用该设备提供技术服务(或指导)。由于各实验室均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因此难以满足本科生随到随用的要求,因此需要实行实验室预约制。一般情况下,要求本科生提前一周进行实验室预约,填写实验内容,拟定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等,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安排时间和专人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实验内容、方案等提出修改意见,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实验结果。

2.对本科生科研实行双重管理。双重管理不是加重本科生的负担,而是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一重是本科生导师或科研团队指导教师的管理,主要是从科研方向的确定、总体方案制定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出发,在科研能力的纵向培养方面进行管理。第二重是对本科生在实验室的具体动手实践进行横向管理,一个项目的开展,难以在单一的实验室全方位的完成,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他实验室的协作,因此需要各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实验进程安排、仪器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

3.解决仪器设备运转费用的来源。重点实验室拥有的重大重点仪器设备较多,运转消耗的水、电、气等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也高。而本科生科研立项等资助力度较小,难以负担相应的费用。因此重点实验室针对面向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的资金,同时将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纳入到全省大型仪器协作平台,争取财政的部分支持,从而使得本科生不再为实验无经费而耽误进程。

(五)取得的成效

在重点实验室开放的基础上,通过对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专业能力,从单纯的课堂授课和大型实验转向研究型学习和实践。2013年和2014年,依托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资源和科研平台,本科生参加了省级、校级等创新设计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全国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二等奖2项,浙江省“挑战杯”特等奖1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立项15项,另外申请各类专利217项,其中发明专利47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

[2]周仲荣,张文桂,朱昊,杨川,黄楠,张卫华.重点实验室参与本科教学实践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

[3]邹永东,郑易之.开放重点实验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

[4]张勤星,李倩,王利霞,张世勋,曹伟.重点实验室在教研型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

[5]李美娟.大型精密仪器用于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仪器,2012,18(3).

篇(3)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 植物生产类 实践

牛津大学的导师制以“世界上最为有效的教育关系”而备受世人赞誉。正如法国现代史教授马蒂亚斯•夏尔曼所说:“在牛津大学,我们不培养绵羊,而是培养具有负责精神的人。”这些人今后无论在什么形势下,都能作出正确的选择。在长达600多年的历程中变化发展,足以显示它的独特教学模式的重要地位。在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院校也实行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导师制。在我国,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曾在2O世纪30年代进行过大学生导师制的尝试。目前的大学教育主要以学分制为主,实行学分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本科生导师制是完善学分制的需要,伴随着学分制而出现的,其宗旨在于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机制,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让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植物生产类学科是在广义农业背景下研究农业、林业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和安全的科学,目的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应用”的复合型植物生产类类人才。作为一门专业口径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在学分制下实行导师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包括农学、植物保护、林学、园艺、园林设计和资源与环境6个本科专业,学院于2003年9月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象是2003级的本科生,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经过6年的实践,本科生导师制现已取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就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

1.以本科生导师制为载体,采用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是以教学、科研为纽带,帮助学生选课、学业设计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的一种教育互动机制。形成了全程――分阶段――分对象导师制的模式。

全程是指通过对学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多个层面的宣传动员,学生从二年级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及教师申报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小组”,学生进校所在的班级即“自然班”,每个学生至少在“自然班”或同时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接受专业导师的指导,可从入学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

分阶段是指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设置“班级导师制”(辅导员+班主任)。刚入学的低年级大学新生基本接触的是基础课,并不会马上接触专业课,班级导师将本专业的特点、就业情况等及时告诉学生,同时向学生介绍相关专业书籍,让学生由浅人深地去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去熟悉并逐渐地喜爱上自己的专业。并请本专业知名导师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讲座,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想学专业的认知程度。

二年级进入SRP和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实施“科研导师制”。实行“双向选择”由导师提出申请计划,包括研究方向、科研课题名称和所需学生的人数及具体要求等,经院系审核同意后,向学生公布导师申请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填报个人自愿。通过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每位导师每年指导3~4位学生,最多不超过5人,以保证实施过程中导师指导的有效性。

分对象指的是农学院在校学生基础和兴趣不同,需求不同。因此,导师在“自然班”及“科研小组”的指导过程中,应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自然班+科研小组的组织结构,即不仅为每一个自然班配备导师,而且为对不同专业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组建科研小组,并配有相关专业的导师进行指导。体现“兴趣导向、注重过程、巩固专业、强化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

2.完善导师的选择,建设高素质的导师队伍

选拔合格的本科生导师是实施导师制的基础。学院在导师的选拔过程中,除了对导师的品德、知识、素质等方面权衡评价外,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制订了农学院本科生导师的遴选办法和相关表格,使本科生导师的选拔做常规化和制度化。同时,为确保指导的成效性,邀请知名学者、博士生导师从事本科生导师工作。定期召开导师会议,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不断提高指导水平。

3.建立导师管理模式,加大监管力度

为使导师制有章可循,不流于形式,建立健全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运行管理机制。建立了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导师管理条例,制度化本科生导师工作,规定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任用程序、工作职责等,以形成良好的导师制运行机制。

成立了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了解情况,完善管理。院教办等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系导师制的运转、执行情况,将导师制的运转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院系教学管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导师指导任务。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明确指导任务、阶段目标,并根据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使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效果。同时,规定导师在每学期开学初对本学期指导活动做好安排,并向学院提交工作计划。当然,指导计划在执行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每次开展的指导活动,不论是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导师都要做好活动记录。

4.健全相应的导师激励机制,促使本科生导师制顺利地开展

学院制定了导师考核评估体系,从职业道德、履行职责、工作绩效3大类涵盖德、能、勤、绩4个方面对导师工作进行考核,看导师是否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导师在受聘期间,与教师的岗位津贴挂钩,导师的工作要按指导学生的数量、质量计入其教学工作量。

科学地确定了本科生导师多元评价体系。采取学生、导师本人、导师之间、领导和专家“五位一体”的多元考评的方式,使考评结果全面、客观、公平、准确、有效。特别是导师自我评价。对照德、能、勤、绩4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既肯定成绩,又要找出自身能力素质、工作状况与目标要求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完善自己、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之目的。另一个就是学生评价。学生应是导师工作评价最重要的主体,对于导师的工作成效,学生最有发言权。

通过以上方法将激励机制与监督与评价机制并举,促使本科生导师制健康、规范的发展。

二、植物生产类导师制实施成效

导师制的实施和导师的敬业精神感染着学生,导师的言传身教和教学科研的丰硕成果激励着学生,近年来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报考攻读硕士研究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不足10%提高到近30%。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力地带动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2004年以来,共承担SRP项目180多项,在教师的指导下有500多名学生进入了科研训练计划,学生受益面超过30%,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学生参与在公开期刊发表的论文达20余篇,其中学生以第一作者有10篇。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作风朴实的合格毕业生。据2009年全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对我校农学类专业毕业生持满意度达95%以上。在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下,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逐年升高,2009年达到85%。在这种模式培养下,许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及早地找到了专业切入点、兴趣点,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有相当一部分获准免试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在攻读研究生时仍在原本科阶段的导师指导下对其早期进行过探讨和实践的专业方向、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三、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设想

经过6年的实践,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与研究生导师相比,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报酬偏低,特别是科研导师,3年工作量为10学时,研究生导师为40学时,指导工作大多数情况是责任心及奉献精神的体现。由于长期工作付出得不到合理回报,导致部分本科生导师整体士气不高,指导积极性受到挫伤。另外,导师能力差异、精力投入不一,指导效果千差万别。导致那些教学科研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指导效果好,那些缺乏教学科研经验或有经验但精力投入不够,责任心不强的教师指导效果较差,班级导师与科研导师存在职责冲突等问题。为此就进一步完善植物生产类本科生导师制提出了一些设想。

1.完善激励机制,实行导师津贴制

导师制实施中对导师的报酬及激励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运行的导师制对于导师的“责”规定较为明确,但在导师的“权”和“利”方面的规定较为含糊,尤其是“利”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导师制的运作效果。学院在无条件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参照研究生导师的激励方式,探寻设置导师津贴的可行性和方法,以提高导师工作成效。

2.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导师的培养,使其尽快胜任导师职责

学院的青年导师大多数是才出校门的博士,缺乏教学科研经验,学院计划通过组建国家、自治区和校级教学、科研团队,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

3.正确处理“科研导师”与“班级导师”的关系

学院明确了二者的分工,“班级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科研导师”侧重于学业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如何使两者的合力效果大于1,以确保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案既能解决社会对该类专业人才需要的持续性问题,又能解决该专业艰苦性对人才需要的稳定性问题。

总而言之,导师制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有许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从而寻求一条切实可行而富有成效的途径。相信随着教学改革、高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导师制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高丽丽,史琳.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

篇(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精准定位构建多层次中西医结合学术型研究生科研实践保障体系的研究”(编号:XJK016BGD046)和2015年度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2015-JG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53-02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方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赋予高等学校的使命,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国内外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本科生参与科研技能训练是医学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MargaretL.A.MacVicar教授就提出了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UROP),他相信学习来自于实践。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也十分重视本科生的科研工作,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

综合性大学本科学校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更甚至,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而且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已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但他们对于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认识有限,科研创新意识匮乏,动手能力较弱并且独立进行科研课题设计和撰写论文的能力较低。在毕业后除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从而获得良好的科研培训外,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得到规范的科研培训及科研实践。因此,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强调:“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

二、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

我校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已相应开展了一些学生科研实践活动,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结合经济环境及就业实况,探索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

高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要激发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知识论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参与科研的兴趣,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和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依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网页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向师生公布开放,科研招募平台是本科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建立将科研项目引入科研招募平台的良性发展机制,教师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挂上网页,实验室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招聘符合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同时提供一定的劳务费,符合条件的本科生都可以去应聘。

2. 本科生参与科研培养模式的构建

本科生参与科研一种培养科研人才的新模式,是科研工作的新鲜血液,为保证的长远有序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培养模式,使得管理规范化。

(1)构建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体系。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从本科科研团队的选拔、招聘、培养、升级、退出机制等方面应建立完整的实施过程。首先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本科生知识论坛”,培养低年级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通过指导低年级本科生查阅医学最新进展的且有较高影响因子的中英文文献和综述,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同时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文文献和综述还可以让学生翻译、制作成演讲课件进行汇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及参与科研的兴趣。有兴趣报名参与科研团队的学生往往多于实际实验需要的学生,受限于实验规模,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尊重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择优选拔具有良好综合素养的本科在校生。以下三方面是选拔的主要指标:①曾参加过创新训练、学术创新与研究、文献检索等活动或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活动或课程可使学生快速熟悉科研内容和工作方式,从而快速融入科研团队。②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且空闲时间愿意奉献给科研工作的本科生。科研实验有可能安排在寒暑假、周末的时段进行,所以需要牺牲大量的空闲时间来完成所设计的实验。③真正热爱科研的同学。因科研需要经常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重复而又细致的实验和枯燥无味的实验数据打交道,有些因一时激情而加入科研团队的同学,面对如此情形,不禁激情迅速退却,半途而废。

(2)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的招募机制。选拔出适合的人才,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招募流程,从源头上对科研团队成员整体素质把关。结合学生的自荐书及每学期的各科学业成绩给出综合评分,如有参与过科研活动并有相应成果者可相应加分。并结合后续的面试环节给出综合评分,决定是否合格,从而为本科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综合素养及智力支撑,同时要特别注重团队成员的新老衔接。

(3)完善本科生科研团队培养机制。为保证科研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考核、退出机制。选拔合格的学生,结合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必要理论和制度培训后,将参与实际的科研活动,参与者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均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参照研究生管理,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将适当降低,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研活动中。本科生科研团队精神和文化将激励和敦促团队成员,促使学生在参与基地活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一定要结合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参与者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估,对其课题完成情况,通过墙报、论文摘要、论文等形式进行评比,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激励、鞭策的作用,优胜劣汰。

三、提供足够的科研实践场所

通过建立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招募平台,依托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设立科研项目开放性课题的形式,结合本科科研团队的管理机制,由点及面,广泛地促进我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探索本科学生参与科研的优势能力发展及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新途径。

四、本科生科研团队的导师遴选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之后其他大学等纷纷仿效。2002年,北京大学开始在本科生中设立导师制,而后其他大学相继推行并取得相应成效。这种基于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是行之有效的。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通过聘请相关专业并有经验的教师,主张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师生搭配,构建了一种基于师生心灵互动的新型“导学”关系,明确导师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规范导师的聘任与管理,通过实行导师制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科研活动中一系列的问题,如文献查阅、课题的设计思路、试验流程及结果分析、新课题的申报等等问题可及时咨询导师。但科研导师制的运转不能完全依赖教师本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落实导师的考核和工作量等制度,保证教师持久的高质量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因此,要建立明确的制度,构建对导师和学生的有效激励机制,以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态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经济发展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随着对本科生的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本科学生科学而高效地开展本科生的科研,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而作为医学本科生更应重视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本科生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关系。建立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培养模式,规范科研团队管理,为本科生科研活动创设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丑天舒,杨彤,盛海峰等.“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J].医学信息,2014,(23):15.

[2] 陈静芳,周光纪.如何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48-49.

[3] 马宁,等.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启示[J],基础医学教育,2017,(3):234-236.

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 本科生 科学研究

本科生科研活动开端于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设的“本科生研究机会项目”(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DROP),以1998年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简称博耶报告)及2001年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为美国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的标志性文件。核心是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与自由。“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地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许多院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民办本科院校的本科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本科阶段难以获得同等的训练机会。除部分考取研究生有机会获得比较好的科研训练外,绝大多数学生很难得到规范的科研训练,从而影响了今后综合素质的提高。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使学生对所学教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发的查阅相关文献、自学相关知识,以掌握整个学科的研究状况和最新的进展。与此同时,自身的思考质疑能力、资料搜索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耐心细心坚持等品质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良好的积极作用。

因此,如何提高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科研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本科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正确认识本科生科研的性质

本科生科研实质上是一种初级科研,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莫科尔教授理解为:“本科生科研泛指学生和教师的探索性和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活动,也包括学生在一个项目中做教师的研究助理,或者学生自行设计项目和公开科研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认为本科生科研主要是指在高校各个学科领域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教育和科研单位举办的各类科研活动或竞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在查阅资料,质疑,思考的环境中成长,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也会在质疑、解惑中得到培养和提高[2],自信心以及战胜困难的毅力也会明显增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本科生科研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是大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学生如果不接触科研,就无法获得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也无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中指出:学习即探索,它是以导师指导下的“发现”为基础的,而非信息的简单传递。因此,要转变把学生作为接受者的传统观念,把学生作为探索者,在所学课程上,学生要和教师共同进行探索和发现成功的路径。

目前,在民办本科教学中,人们很难寻觅到洪堡在柏林大学所倡导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原则。民办本科院校科研能力较为薄弱,特别是在人才的创造性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今天,亟待提高。随着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民办本科高校也越来越意识到,科研在培养人才创新性和创造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使本科生增强对课题学习的理解。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对研究的课题进行综合分析,在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中,感受知识的重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通过本科生科研,可以为本科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一个亲身了解、体会创新、原创性工作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三,掌握科研方法,提升了学生资料检索能力、信息综合提炼加工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力(论文撰写)等诸多能力。美国波杜大学教授万科特和奥雷维克孜(Philip Wankat and Frank Oreovicz)指出:“本科生从事科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计算机技能、时间管理技能,特别是项目设计和按时完成任务的技能。每周一次的与导师见面,可以培养学生非正式的口头表达能力,撰写科研报告是练习写作能力的好机会,参加会议正式宣读论文则有助于提高交流技巧。”

第四,通过本科生科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从就业来说:初步的科研能力,能够增加就业的筹码。从继续学习来说,初步的科研能力使他们更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做出新成果。

三、国内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科研氛围不够,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实施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热情或时间往往不足。大一学生热情有加,却往往不知如何做起;大二的学生除了课业,学生组织和活动占去许多时间,还需要考四六级。高年级的学生出国、考研、就业的压力往往使他们无心科研。

部分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偏差。认为科研就是研究科学上的重大问题,起码到博士阶段才有可能,距离自己太遥远;有的只是一时冲动申请参加了科研创新项目,做了几天就打退堂鼓;部分学生得到资助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做下去或时间紧张,就申请退出;还有部分学生投入时间较少,忙于课业和其他事项,结果项目被延期甚至无法结题,最终没有起到很好的实践锻炼作用。

篇(6)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以及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校扩招规模持续增大,同时也对高校的毕业生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当前科研实践能力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适应发展,各大高校也开始重视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加大各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开始将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环节,引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但是如何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完善培养机制仍是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

本文对当前高等院校中对于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科研实践能力的具体方法。

1.高校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当前,理工科本科生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企业,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及从事工程实践活动,这也对高校生源的动手实践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开始进行各项教学改革,来达到一个院校输送与企业需求人才的有效对接。

高等院校目前的实践课程体系主要包含实验课程、课程设计、金工实习及毕业设计,但随着近年来学科交叉加强,教学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各个学科的基础课时均被削弱,教学实践环节也受到一定冲击。当前,实践课程内容也较为单一,不能与时俱进,同时授课模式缺乏趣味性,学生一方面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并未真正掌握知识。同时,实习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在学生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实习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给实习环节的管理和指导提供了诸多不便[1]。同时,专业与实习单位不对口情况也日益增多,学生实习局限于在一线走马观花,而并为真正走进相关技术部门进行实习,实习内容单一。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高校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多集中在“认识”和“验证”方面,很难学以致用,提高创新能力。

2.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根据作者多年来从事工科大学生专业教育经验,提出如下培养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完善大学生科协组织建设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各个高校必须建立有组织有纪律的大学生科协组织。科协组织是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学生通过科协组织可以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合作及交流,同时科协组织也为大学生提供了课外实践能力的培训,一方面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课外学术竞赛,将理论与实践作以结合,同时,所掌握技能也与企业所需进行对接,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科研实践能力有质的提升。

在科协组织中,跨年级协同指导也在一定程度上调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年级学生可组织培训,将所掌握的有用技能传授给低年级学生,同时,社团成员可建立网络公众号,将有用信息进行实时分享,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由于互联网信息与计算机智能化的飞速发展[2],传统的教学实践方法和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可借助互联网资源,建立有效的科研实践资源共享机制,例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开通社团微博等来实现信息交互。

一方面,可以通过公众号实时更新当前科技前沿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号得到关注;另一方面,学生可在交互平台上与老师互相交流,对于感兴趣的项目可以得到有效的回应。在智能化信息的背景下进而建立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积极组织各项课外学术竞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近年来,各大高校开始在课外学术竞赛的组织上及科技创新项目的投资上加大力度,这对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及条件[3]。以竞赛推进教学改革,不仅增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利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通过参与竞赛,一方面增强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对于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这与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能力的需求方向是相通的。

同时如何最大程度的调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是组织各项学术竞赛的核心点所在,一方面降低各项科技创新项目申请门槛,简化申请程序,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学生参与,还应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例如课外实践与创新学分挂钩,对于、竞赛获奖等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当前高等院校的教师骨干大多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注重理论研究而比较缺乏工程实践能力[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于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影响。各个高等院校可定期的组织高校教师进行企业实践培训,以及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骨干为学生进行讲座,使学生能够实时了解最新动向,掌握企业所需。

对于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应为本科生提供机会。可以形成以研究生带本科生的帮扶机制,学习运用恰当、系统的方法解决问},让本科生在科研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在科研过程中提高科研实践能力。

(五)推动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推动实践教学方式改革,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当前现代教育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教学方法新颖性,以及教师及学生的互动性,培养代课教师创新性教学方式意识,由“指导学生”方式向“引导学生”方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动性,突破以验证为主的陈旧教学体系。

3.结论

本文对于当前高校对于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对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本科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教改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工作者的科研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方法对于高等院校开展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探索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纪新,王晓楠,盛敏奇等.工科类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14,(3):40-42.

[2]吴永明,林仙华.智能信息化背景下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7.03:7-9.

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25-04

为了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1]。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为此,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在地质、采矿、测绘工程专业中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旨在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就是将高年级本科生编入由教师指导的兴趣专长组,参与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资源工程学院前身为福建煤炭工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1年并入龙岩师专成立龙岩学院,至今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为福建省煤炭系统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学院经历了专业初创期、专业建设期,目前已经进入了努力创办省内一定水平的本科发展期。2002年起先后与福煤集团(现为福建能源集团)、福建煤监局签订了的定向培养合同,实行“委托培养”、“订单式”联合办学、“3+1”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我院采矿工程、测绘工程与地质工程的专业特点出发,对本科生实施导师制进行了实践与探讨[2]。

一、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导师制起源较早,在14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17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普遍采取这种制度[3]。而美国则是在推行本科生选课制和学分制的同时,把导师制引入到本科生培养中,带动了本科生导师制在世界各国高校中的推广与发展。我国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中已广泛使用,是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由指导教师选配一组学生并在其指导下实施的一种制度,由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及心理疏导,从而帮助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成才计划,采取“一对一”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导师制在高校教育、学生管理以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针对单个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等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其教育的目的性、可执行性强,有利于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均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观,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应具备学习新知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素质。这就要求高校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研究问题的手段,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与转化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自学与研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把以信息传递为主的教学变为以方法论为主的教学,摒弃过去填鸭式和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基于这种教育思想,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互动式、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方法。首先,它坚持了本科生教育中重基础、重根基的优点;其次,它又可通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为培养本科生动手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提供了基本条件和保障。本科生导师制能将学生与科研的距离拉近,使其切身感受到生活在一个研究团队中,有助于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较早地进入科研合作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阶段;最后,导师制也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导师加强自我学习和再教育,自觉地使知识体系得到更新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及指导水平,起到教学相长和优化师资的作用[5]。

因此,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它是提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推行因材施教,促使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6]。作为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由于其专业自身的特点,实施和加强导师制,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创新人才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

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

在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中实行导师制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施导师制过程中,成立专门的导师制指导委员会,明确其职能,积极有序地开展相关日常工作。然而,对于本科生的选拔、导师的配备、学生与导师的协调、相关材料的审核以及对学生科研成果与毕业论文的评定等事项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一)导师的配备

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对导师制的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7]。导师素质是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导师的选取上必须强化选择环节,注重师资的整体素质,才能引导教师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常来说,导师必须品质优良,能为人师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且工作责任心强,还需充足的科研与实验经费。为了确保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要求具有副教授职称的教师,才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科研项目的需要,按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择学生[8]。

(二)学生的选拔

学生选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成效。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必须对学生进行选拔。由于大一、大二学生尚处于基础课学习阶段,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甚少,不便于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导师制对学生的选拔,主要是在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在校本科生)中进行。选拔一批成绩优秀,学有余力且对科研具有浓厚兴趣的在校本科生,在修完第四学期课程之后,根据其具体情况(有关功课成绩和个人志愿等)加以选配。原则上一位指导教师指导同一届学生数不超过3位,指导时间为1~2年(第5~8学期)。

(三)培养要求

采用导师制的方式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是引导本科生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主要思想。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提高本科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要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地与导师联系,主动地让导师指导专业课程的学习,积极参与导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与学术活动。首先,应精心选择具有创新点的课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其次,在选题之后要进一步明确科研的任务、目标和评判标准;最后,要制订详细的研究计划,在老师指导下,由参与课题的本科生来完成。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实际上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思维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过程,是迸发创新灵感的契机,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佳切入点,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爱好、特长及能力,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了实行素质教育思想的根本要求。

(四)考核办法

导师制的成效如何,必须要有一套相应的考核办法。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导师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力度,要加强对导师和学生两方的管理与监督,严格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上有所施,下有所效。导师必须严格把关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每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项目的阶段性抽查,定期了解科研项目落实及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在项目完成时必须做好结题申请及结题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统一评定成绩,成绩实行五级记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与不及格。考核成绩合格者才能得到相应的学分。对于指导教师,年终要对其导师制工作做出总体、客观的评价。评价合格者方能来年续聘,否则,取消其导师资格或者促其限期整改。导师与学生考核办法的执行,双管齐下,可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专业兴趣、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激发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使教书育人真正落到实处[9]。

(五)激励措施

导师制的执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其相配套的激励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无疑需要指导教师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之外,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导师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也因人而异,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这种差异又因无法量化而难以衡量,因而一些教师更愿意把时间放在科研上,不愿承担本科生导师相应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学院就必须制定并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与本科生导师制相配套的人事与分配制度。例如,给予导师一定的专项报酬、在政策和经费上适当倾斜、对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奖励,并且在职务晋升、评优评先上优先考虑等。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对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要实现本科生导师制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还需做到导师与学生共同激励,不断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发挥两者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院按每位学生一定的标准,划拨专项科研经费到项目组,由导师支配用以开展科研活动。学生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院(系)承担全部版面费;学生根据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学术论文,达到学士学位论文水平的可以提前申请毕业论文答辩;指导期结束以后,若经指导委员会评审合格的学生每人可追加2~3个学分,科研成绩特别优异者,其科研成果可作为评优的参考条件。对于导师应按其所带学生数及学期数补助一定的酬金,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指导本科生方面成绩优异者应给予奖励与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另外,院(系)应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导师或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掌握学术前沿动态,开拓视野,从而极大地激发两者勇于探索、创新的热情和干劲。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与导师相关利益挂钩的激励措施与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制度真正地执行起来。

三、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经过为期3年的实践探索,我院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和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已逐步走向成熟。目前已有13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高年级优秀生达30余人次。研究方向主要分布在采矿、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及灾害地质学等9个方向中。通过与指导教师的纵、横向科研课题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带领学生到矿山、工程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大量的科研实践。据统计,2009~2011年由导师和优秀本科生共同完成的科研项目就达6余项,总科研经费近十万元。在导师制下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效果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优秀学生在科研团队中得到锻炼,从而不断激发学生自主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个性化培养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使其勤于思考,善于交往。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开发了智力要素,更为可贵的是也促进了学生非智力要素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爱好与兴趣,学会了发散性与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其自学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继续读研深造或是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具体实践中,导师制实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及其研究方向、学生的积极性,其中导师因素至关重要。所以,在三个专业首次选拔导师时,须重点考察导师的师德及其科研实绩,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师生之间建立起这种关系,使教书与育人得到有机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双赢”。

3.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它通过与科研活动的紧密结合,对学生个性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起到促进作用。我院在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4.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应用高新技术能力等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效果会被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这种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措施也将在本科生培养中被广泛采用。

5.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师生互动、交互式指导与学习的过程[4,10]。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科学素养,又张扬了学生的开拓精神和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建议与讨论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科研活动、自主性与探索性学习的机会,而且很好地推动了采矿、测绘、地质工程专业各方面创新活动的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各自的爱好、专长和能力,实现了个性的充分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但由于不同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具体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能只局限于功利性效应,因此导师制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要求切不可过高,应做到循序渐进,切不可拔苗助长。

2.应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就应当摒弃“假学分制”,全面推行选课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可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参加到导师的科研中来。因此,学分制、选课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前提条件。

3.必须加强对导师以及参与学生的遴选、考核及管理工作;必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高超的教师队伍,真正使本科生导师制落到实处。

4.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制度及激励机制,同时也应该发挥年轻教师在导师制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发挥和扩大导师制培养模式在全体学生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发掘教学管理潜力,使更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该项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相长,可进一步促进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不断提高自我教学能力与水平,为这一制度的成功实施提供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面向新世圮宴施科教并国战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超凡.新建本科院校地质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2):112-115.

[3]沈文馥,王泽巍.“团队导师制”教学管理制度探究——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3):67-70.

[4]夏敏,郑旭明.本科优秀生培养机制的实践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32-34.

[5]张慧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7):15-17.

[6]吕秋丰,靳艳巧,林起浪.高校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0,(1):88-89.

[7]符水龙.导师制对本科生培养的作用和意义[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34-36.

[8]陈晔,徐凌霄.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148-149.

[9]刘刚,刘美多.导师制对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8,8(1):7-9.

[10]刘国礼,佟媛,彭智.预防医学项目——导师制教学及效果评价[J].华夏医学,2004,17(4):61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