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4 15:56: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防范措施

篇(1)

 

我院根据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通知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通知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医疗安全存在的隐患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存在的问题:

1、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2)医疗文书书写不够规范。处方书写不够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够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

(3) 护理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分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佳,患者时有反映。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4)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 。

(5)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药品养护差等情况仍存在。对相关药品调剂知识了解不够,处方调配时把关不严,时有不合格处方调剂发生。部分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时有调剂错药品情况发生。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态度不好,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态度差,存在和病人吵架情况,患者时有反应。

(6)医患沟通存在缺陷,对病人的提问,回答的不够娴熟,不能洞察病人就诊及家属陪诊的心态。个别医生对疾病康复过程中,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事项以及饮食起居和日常锻炼的知识掌握的不丰富。

(7)各科室针对自己的科室工作需娴熟掌握的核心制度仍有欠缺。

2、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患者时有反应,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较差,医疗服务当中存在冷、碰、硬、顶等问题,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

3、工作作风、精神面貌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医务工作者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需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部分医务人员精神面貌差,工作期间不穿工作服、不佩戴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不能够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

4、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桌面物品乱堆、乱放等现象存在,影响医疗卫生单位形象。

5、消防安全隐患

    (1)、院内重要科室均配有灭火器,但职工对其使用方法不能够做到熟练掌握。

(2)、院内存在使用大功率热水器致使用电设备增加,耗电功率加大,导致供电线路负荷过重,部分科室下班时间出现不关电脑的现象,医院用电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安全教育领导和管理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上级相关

安全教育文件,并吸取近期发生”医疗安全事故”的教训,制定了相关安全工作措施以及相应的应急预案。

2、加强对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晨会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全员树立安全意识,增强了各科室及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4、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章建制,狠抓落实,杜绝医疗事故发生。(1)建立医疗卫生工作整改制度的长效机制。建立定期组织人员对医疗卫生工作管理监察制度,每周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对各科室医疗工作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将检查存在的问题登记在医疗卫生督察表,即时提出整改措施,责任到人,限期进行整改,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情况检查。(2)建立健全相关医疗工作管理制度。根据卫生局要求,建立健全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核心制度,建立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置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制定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按照相关规定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有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3)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督导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及医疗质量分析评议会议制度,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解到科室和各人,形成医疗安全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指标。在本院建立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安全的会议制度,深入讨论、

分析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存在的问题与个人考核相挂钩。

5、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医疗工作的提高是与全员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实力不开的,所以加强医务工作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提高是前提,为此,我院将加强职工综合业务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今年计划选送 4 名医务人员到上级不同级别医院进行半年以上的脱产进修学习。通过培训,掌握临床常见技能的操作,为患者提供合理、简便、满意的医疗服务。为防止学习流于形式,结合医院绩效奖惩制度将学习效果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纳入绩效工资考核,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绩效考核制度。6、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1)进一步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认真学习医务工作者道德规范,利用每周星期一政治学习和每天晨会时间加强医务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修养。(2)针对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存在不穿工作服、不佩带工作证、脱岗、聊天、精神萎靡不振等问题。采取强力措施,规范医务人员工作行为,确保工作人员以昂扬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医疗工作当中去。(3)在服务态度整治中,要针医疗服务当中存在的冷、碰、硬、顶等问题,抓“典型”、搞评议、重处理,狠刹不良风气,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风正气。(4)在全体医务人员中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从动作、语言、神态、表情等各个细微方面进行强化培训,将礼仪培训成绩作为职工竞聘上岗的先决条

件,严格考试考核,在医务人员当中扎实开展“微笑”服务,“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教育,把其作为医务人员思想业务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学习和受教育面要达 100%以上。努力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树立白衣天使的形象。(5)加强医院管理,解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部分工作人员工作敷衍了事、抓工作浅尝辄止、工作作风漂浮的问题和工作得过且过、进取心、责任感、主动性不强的问题,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和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改善医患关系,使群众对医院的工作作风满意度明显提高。(6)重点改变部分科室负责人思想观念陈旧、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不思进取、组织管理能力弱的问题。解决部分医务人员工作无目标、无上进心,干工作“丢三拉四”,敷衍了事,背后搬弄是非,不利于同志之间团结,败坏良好的医院工作氛围。(7)加强管理提高各人素质修养,进一步强化人与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协调,加强职工之间的团结,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发挥团队精神。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弘扬敢闯敢干风气,以良好的作风带院风、促医风、树新风,形成良好的医院医疗氛围。

7、加强医院卫生环境整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变医院卫生环境,各科室和人划分卫生区域,采取日清扫、周大扫、月评比并通报等检查形式,对卫生死角等存在的情况,利用业余时间搞好医院、科室卫生死角的清理,

使医院的环境面貌有很大的改变。8、进行消防应急演练,对在岗每位职工都进行灭火器使用培训,加强消防安全。在供电部门的指导下,进行院内线路改造,改各科室电热水为专人负责烧水,提高用电安全,增加工作效益。用电安全,各科室排查用电设备的性能,并要求休息、下班期间拔掉电源插头,关灯、仪器设备供电设施。加强安全用电教育,建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9、继续严格要求科室人员对核心制度的认识,做到娴熟理解、精通,并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应用。

10、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建立领导安全巡视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医院职工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和报告,严格实行安全责任首问制,医院领导将在第一时间处置并内向上级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下一步工作安排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是对医院安全管理的一次促进和提高,是遏制事故、减少伤害的一种有效手段。今后我院将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强化医疗安全。

1、加大监管力度。医院的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不容掉以轻心,要加大对各科室监管的力度,强化日常检查和跟踪督促,建立安全隐患报告制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切实的监控手段,掌握重大安全隐患的动态变化,认真做好医院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

2、保持长效管理机制。督促各有关科室及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夯实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杜绝各类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监察。有效地防范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由于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我院医疗安全工作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认真分析和勇于正视医疗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我们将强化管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搞好医疗安全工作。

通过此次医疗卫生专项整改活动的实施,我院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认真完善医疗卫生各方面工作,全面促进和提升医疗服务卫生,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和纠纷发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力争通过卫生局验收,树立医疗行业新风气。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为切实加强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各类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特制订此制度。

一、隐患排查制度 1、建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实行每日排查制度,逐环节、逐部位排查,掌握隐患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3、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到人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有毒、有害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三级培训教育, 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从业人员是否正确佩带;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 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

4、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执行。

5、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畅通隐患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和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对及时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举报,按照《事故隐患奖惩制度》标准兑现奖励。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和责任。

二、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人的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只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本制度:

1、隐患整改的基本原则是:“六定、五不准”。六定:定安全隐患项目、会员限时特惠最后一天,文档免下载券特权立即送 定隐患整改措施、定隐患整改责任人、定隐患整改时间、定隐患整改质量要求、定整改验收部门。五不准:凡个人能整改的不准推到班组; 凡本班能整改的不准推到下班;凡班组能整改的不准推到车间(或分厂);凡车间(分厂)能整改的不准推到公司;凡立即能整改的不准延迟时间。

2、各级各部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重大隐患可直接上报公司 主要领导,以保证尽快解决。

3、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 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4、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基层有条件整改的项目,要立即下达安全 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如实告知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危险因素; 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安全的,要立即停产整改。

5、建立隐患整改督办验收制度。安全员要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下达整改通知 书,由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共同签字,并督促责任单位按时整改到位后,由安全员负责组织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

6、对车间能整改的安全隐患,车间应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报安全员审查同 意后整改。

7、凡本部门无力制定整改措施计划的,应报安全科,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整改措施。

8、整改责任单位,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不得互相推诿、扯皮,拖 期、延期。

9、各 专 业 职 能 部 门 的 负 责 人 和 验 收 人 对 安 全 隐患 的 整 除 结 果 承 担 验 收 责 任。

10、由于资金或技术问题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有关部门要写出书面报告,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可列入下步整改计划。

11、物资供应部门应对安全隐患整改所需的物资、器材的及 时 供 应 和 产 品 质量负责,严禁购进假冒伪劣产品或“三无产品”。

12、隐患整改通知书、验收意见书等书面资料,要认真填写,并经有关人员签字后存档。

13、对未按期、按要求整改隐患的,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部门和人员给于经济处罚,由此引起重大伤亡事故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4、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

要按指令要求和时限整改到位,由公司安全科组织协调整改到位后, 书面申请下达整改指令的部门组织验收。

三、隐患排查登记和消除报告制度       1、设立“两本台帐”即排查记录台帐和隐患治理台帐,明确专人负责填写、 上报和存档备案工作。

2、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人员,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资金,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主管负责人接报告后应根据隐患等级作出立即整改决定或报告请示主要负责人。

4、一般隐患整改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在隐患治理台帐上记录并销号,重大隐患整改完毕后,申请主管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验收销号。

5、对上级有关部门挂牌督办的隐患,予以公示告知,限期治理,治理工作结束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向负责督办的单位提出书面复查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方可销号。

6、局面复查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隐患类别,隐患部位,整改措施,投入整改资金,整改到位情况以及整改责任人。

7、对排查出的隐患以及隐患整改消除情况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总报告,接受上级单位的指导和监督。

四、隐患排查责任制度      1、隐患排查责任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状重要内容,单位内部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分解落实任务目标。

2、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管理。

3、从业人员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工作,做好记录及时上报。

4、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安全措施,一般隐患当场整改到位,重大隐患立即上报主管负责人。

5、主管负责人日常安全巡查,对专(兼)职安全员上报或巡查时发现的重大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及验收负责人,对重大隐患整改情况要及时上报主要负责人。

6、主要负责人负责定期组织专(兼)职安全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隐患,落实整改资金,复查隐患整改情况,兑现奖惩,对定期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签字把关,并负责组织人员对上级有关部门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整改,对挂牌督办的隐患,负责分解落实整改责任,按要求和期限整改到位。

7、对因排查隐患不深入、不细致或对排查出的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的,依据本单位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五、隐患治理     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三项制度”和各项安全措施,在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做出显著成绩者。

2、发现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时报告而避免事故发生、停产、主要设备损坏以及有其它显著成绩者。

3、通过隐患排查治理效果评价,实现对查处的隐患进行彻底整改

篇(2)

关键词:输液室 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Infusion room security hidden danger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

Ding Fang

Abstract:Nurses the security is refers to in the nursing service process,not causes patients organism organization,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because of the nursing fault or the error to receive the harm,even has disabled or death.Along with public healthy state-of-art enhancement,does the legal system consciousness enhancement,how nurse the worker to face is strengthening the nursing risk management,the reduced mistake accident has,the enhancement nursing quality,the promotion nursing service security important topic.Because the outpatient service infusion room the medical personnel work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the technical level,service consciousness and so on is various,the patient has the fluidity in a big way,the residence time is short,the age disparity in a big way,the condition complex changeable,the medication type many and 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adds factors and so on management easy oversight,the nursing security hidden danger to be extremely prominent,the author unifies in the infusion room work experience,especially carries on row of Zha Bing to the infusion room nursing security hidden danger to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

Keywords:Infusion room Security hidden danger Nursing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03-01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服务过程中,不因护理失误或过失而使病人的机体组织、生理机能、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残疾或死亡[1]。随着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增强,护理工作者面临着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安全的重要课题。门诊输液室因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技术水平、服务意识等各不相同,患者具有流动性大、逗留时间较短、年龄差距大、病情复杂多变、用药种类繁多等特点,加之管理容易疏漏等因素,护理安全隐患非常突出,笔者结合在输液室工作的体会,特对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对策。

1 安全隐患[2-3]

1.1 医师方面。

门诊输液室病历书写简单,每个医师字体各不相同,甚至潦草,药名拉丁文书写不清晰,甚至辨别困难;部分医师对药物的一些新知识、新进展缺乏了解,用药处方中存在配伍禁忌、不合理用药、剂量错误等安全隐患。

1.2 药剂人员方面。

药剂人员在配方时不细致,对多种药物应用的配伍禁忌、用法、剂量把关不严,发错药。特别是有的药物,需要先做皮试,再给药,但有的患者未做皮试,直接就把药物取来,如果护士不认真查对,将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1.3 护理人员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少,护士忙于应付执行医嘱和完成输液等各种治疗任务,无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忽视主动巡视,容易发生输液瓶更换不及时,药物输用后不良反应不能及时排除,输液药物外漏等;有些护士知识水平低,操作技能差,无法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用药不良反应做出准确判断;有的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查对制度执行不到位。

1.4 患者因素。

患者患病后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易产生焦虑、恐惧、盲从或不接受医护人员的诊疗措施,因而导致患者人为的护理不安全因素;患者或家属由于疾病的影响及经济能力的限制,易产生不良心境,言行过激,容易与护士发生纠纷;由于患者对药品的不良反应缺乏认识,用药后出现不适,不主动向护士诉说或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而精神紧张,影响用药安全。

1.5 空气及环境污染。

门诊集中输液室人员流动性大,尤其是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动差,导致污浊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另外由于患者病种混杂,各种病原微生物在输液室内的空间里传播,虽然每天做空气消毒,但仍不理想;这不仅直接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同时存在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的安全隐患。

2 对策[4-5]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根据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结合医院护理质量标准与护理安全防范制度,建立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针对输液室的具体情况制订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输液患者告知制度等,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使护理人员有章可依。

2.2 创造舒适输液环境。

提高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好的环境能造就好的心情。对患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对病性重、老年患者可适当优先注射,护士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与患者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放心治疗,尽量减少陪护,最大程度减少传染源,室内保持通风换气,用三氧消毒机消毒2~3次/d,每次数小时,每天用200~500mg/L 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实施湿式清扫,拖把专用每周1次大清洁,无卫生死角,每月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液及工作人员手等物表作细菌监测,控制在合格范围内,防止交叉感染。

2.3 加强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输液室护士除掌握静脉输液的基本技能外,还应具有多种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的能力。每周组织理论学习及操作训练,并以各种形式的竞赛和考核来强化护士的基本功。将药物说明书分类,制订成药物守则,组织学习,使护士掌握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4 加强健康教育。

要针对患者的特点和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系统的健康教育,在输液前介绍各项规章制度,输液环境,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输液中向患者讲述输液用药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讲述与其疾病相关知识、疗效和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防病能力,自我监测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

2.5 加强沟通,消除安全隐患。

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要多与医师沟通,仔细核对医嘱,发现疑点、难点应及时与医师联系,以保证医嘱的正确实施。

2.6 改进操作流程,加强“三查七对”。

建立从窗口接药、对药、配药、注射和巡视层层把关制度。药品查对采取了两名护士核对签名制:即接诊护士接到患者的注射单和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全部药物,再查对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查对完毕签名交加药护士。加药护士根据注射单再次核对药物及配伍禁忌,核对准确后加药,加药完毕签名后交注射护士。患者查对采取“二对一唤三询问”制,即注射护士核对注射证明和补液单,唤患者座位号,询问患者姓名,待患者回答后核对,在进针前后再询问一遍患者的名字。

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病人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输液室护士必须了解本科室的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措施,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从解.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2009,11(5):43-44

[2] 何桂梅,呼延宁,司晓茹.浅谈输液室护理安全工作及安全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0,15(8):54-55

[3] 靳杭红,何倩.门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西南国防医药,2010,8(20):886-887

篇(3)

关键词:内科;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医院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人数和比例在不断的上升。由于受到生理机能下降、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1],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做好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对于减轻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病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医院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安全是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所发生或者潜在的患者功能障碍、生理缺陷等因素的有效预判,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与预防,能够有效的避免医院与患方之间的矛盾。

1 临床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5月入住本院心血管科的老年患者469例,患者的年龄在61~90岁,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类型有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夹层等疾病,部分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等症状。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跌倒等安全事件1起,因处理得当没有引起医疗纠纷等事故。

2 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安全隐患的成因

2.1老年心血管患者生理机能的下降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上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表现为:起病急、症状重、危险性高,常反复发作,严重的会造成患者死亡等[2]。由于老年人年龄的增加,其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了下降使得老年心血管患者极易出现眩晕、摔倒等危险状况。例如:因长期饮食习惯、动脉硬化症等因素,使得老年人易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充血性心衰、骨质疏松等都易引起跌倒摔伤。

2.2老年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的影响 在老年心血管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由于镇静催眠药物的使用较多,给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跌倒等危险因素的发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而直立性低血压、饭后低血压作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表现特征,从平卧位改成直立位时老年人易发生一过性脑缺血而发生跌倒引起意外伤害。

2.3医院护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影响 我院老年心血管科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士30岁以下的比例为50%左右,由于这部分护理人员普遍年轻,在校学习期间较少接触过老年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心理情况等知识掌握的较少,加之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往往会给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安全护理带来一定的隐患[3]。

2.4医院诊疗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老年心血管患者刚刚入院时,因为对病区环境不熟悉、方向感迷失、病房障碍物、卫生间地面湿滑等原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滑倒、摔倒等危险情况。因此,需要加大对老年心血管病房危险因素的排查,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在院治疗护理的安全。

3 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措施

3.1做好入院时老年心血管患者情况的分析 本院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在院诊疗期间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关危险防范等级的划分。通过在病床、病房悬挂防滑指示牌、放置防滑凳、安装床头呼叫铃、室内扶手等方式,降低老年心血管患者在院治疗期间的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医院按照老年心血管患者病情等级、心理状况、病情时间、家属情况等,作出了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护理等级的划分。医院的内科要构建完善的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提升对老年护理工作小组的管理,通过领导责任制等措施,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差错案例做好及时的上报与分析,并就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

3.2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老年心血管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态度,对护理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能力的培训,包括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变化的了解,掌握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理饮食与日常健康起居习惯的培养等。在药物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按照心血管护理的要求来用药,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在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环境、物品的摆放要以方便老年心血管患者为主。以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来提升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通过有效的监管与考核制度来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医师,严格按照心血管临床护理的要求、规章制度等进行操作,特别是对于要求高的临床护理操作更要全程监管。例如: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用药安全、无菌操作质量、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与操作等等。

3.3加强护患沟通,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违医行为指的是在医治护理的过程中,因为老年心血管患者不遵守医嘱所导致的安全问题。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双方配合才能更加的有效。同时,医护人员要按照不同患者状况,选用更为适宜的沟通方式与其进行沟通,提升护理工作的人性化与个性化,在保持医院的地面、墙壁、室内外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对室内物品的摆放,做好浴室、卫生间等地面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加大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安全教育,针对容易出现滑倒等位置进行护理标识提醒,同时,并且要加大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安全护理医师的教育,做好家人的安全护理教育。

3.4以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心血管健康教育 老年心血管患者由于受到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按照患者的特点,选用科学、适宜的教育方法,来开展健康教育、康复事项等等[4]。通过谈心等灵活多变的健康教育方式,引导老年心血管患者以一个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同时,要不断的完善老年心血管护理医疗文献的撰写与管理工作,针对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住院诊疗、护理记录、查房记录、特殊操作流程等要进行认真、全面的书写,并且要加大对此类资料的有效管理。加大对医疗文献的检查与管理,防止患者与家属在翻看过程中出现纠纷。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进行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为了有效的避免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的过程中[5],要通过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来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的安全有效性。护理人员的有效编排、护理设备的定期更新与检查、护理环境的优化等都是提升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安全性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文萍.老年患者护理安全危险因素及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

[2]冯裕容,胡晓华.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浅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3).

[3]杨光静.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1(08).

篇(4)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2月采取传统管理方法的1012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采取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的1076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者。对照组中男546例,女466例,年龄3个月~87岁。观察组中男562例,女514例,年龄1个月~89岁。两组患者以平诊、急诊入院几率相近,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均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教育计划,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每个月进行2次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与规章制度学习,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②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重点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特别是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抢救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给药制度,要求人人会背、强化岗位职责,做到工作规范化,技能操作优质化。③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科内每月组织2次业务学习、1次护理查房,每月进行1次技术考核,每季度进行1次理论知识考核。从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展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着重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并指定高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使她们尽快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使用新仪器时,进行全员培训。各种仪器操作程序标示清楚,按正规程序操作。④加强职业道德,强化慎独精神: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缺乏责任心和自我约束力,而并非技术性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1]。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强化自我管理,使之养成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即慎独精神。⑤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保证。护理工作独立性强,虽然总是要求和强调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行为规范,但个别护士的行为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操作及行为规范。通过实施护士长每天5次巡视病房和量化管理与绩效资金挂钩[2],加强了监管力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⑥加理管道护理:所有管道要求有明显的标示,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和深静脉置管交班时要求监测置管外露的长度,严防脱出。固定胃管的胶布每天更换,确保牢固。术后带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回病房后,常规使用1次性大单保护引流管,并随时调整腹带位置,防止其牵拉引流管。清醒病人要反复告知其管道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管道护理工作,防止其意外拔管。对烦躁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剂,神志不清者适当给予肢体约束。⑦加大护理流程质控力度:重点把好护理交接班关、医嘱查对关、医护配合关、危重患者抢救关,促进护士苦练基本功,以精湛的技术减少失误,减轻患者的痛苦。⑧及时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分析:针对科室发生的不良事件,及早采取补救措施,使其对患者的危害降至最低。及时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人人发言,提出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预防同类事件发生。我科实行的“无惩罚报告制度”确保了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疗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通过对科内不良事件的分析处理,起到了警示作用,确保了护理安全。⑨指导护理人员养成自查自对的习惯,培养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每班下班前全面检查所做的工作是否逐项完成,防止遗忘性差错。针对某一患者的护理不长期固定一人执行,能够保持护士的警觉性,避免凭印象护理造成的差错。⑩合理排班:科室实行值班人员“弹性排班”制度。特别是加强病房出现患者病情危重或者患者突增时,随时调整值班人员的数量,降低护士工作强度,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评价标准:①使用医院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②根据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统计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件数进行评价。

结 果

观察组99.16%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感到满意,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75%,见表1。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见表2。

讨 论

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每一项护理活动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包含着许多复杂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科学、严谨的规律和规程。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护理质量中存在的不良事件,识别发生护理差错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范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需不断加强护士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健全护理管理机制,有效地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吴彩霞,蔺桂芳.临床静脉给药中的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和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4.

2 谢琼,袁芳.护士长一日五次巡视病房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883-7884.

篇(5)

【关键词】风险管理;静脉输液;应用效果

直接由静脉将药物或者无菌溶液注入到患者体内的方法即为静脉输液,进行安全管理即科学、有效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以使患者的身心健康获得保证。作为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给药途径,静脉输液也同时具有较高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具有较大风险和较多的安全隐患,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必须加强安全管理,本次研究特就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统计和分析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发生的静脉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筛查和讨论静脉输液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推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各环节操作获得规范,使医疗风险获得有效降低。

1.2 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常见护理风险

1.2.1 用药安全性较差

由于药品类型不断增加,数量不断加大,无法有效查询配伍禁忌,从而加大了药物不良化学反应的发生率,此外,临床上做过过敏试验的药物占较小比例,但是患者体质各不相同,药物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程度不一的过敏反应。

1.2.2 无菌操作技术不合格

不规范放置消毒剂,使其有效溶度受到不良影响,全部打开液体瓶和药品等造成污染,应用同一注射器注射同类药物等,上述不规范操作均有可能导致静脉注射不良事件的发生[1]。

1.2.3 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不达标

护理人员操作经验少或者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静脉穿刺成功率较低,加重患者痛苦并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1.2.4 “三查七对”制度未得到认真执行

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接瓶、拔针以及液体渗漏处理不及时,观察和巡视不到位,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

1.3 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1.3.1 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水平

对护理人员加强基本技能培训,使其静脉穿刺技巧获得提高。安排资历较老的护理人员带领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进行经验传授和技术指导,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获得提高。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避免医嘱执行错误,对药物配伍禁忌和用药后不良反应进行充分了解[2]。

1.3.2 保证操作的无菌性

定期对治疗室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日应用含氯制剂擦拭操作台,应用多种药物时不得在同一穿刺部位进行反复穿刺,进行重复穿刺时需要及时应用新的针头。

1.3.3 加强药物管理力度

指派专人进行药物管理,将药物摆放在特定位置方便取用,定期检查药物保质期,及时更换过期药物,统一发放药物,若应用抗生素等药物时需要现用现配。

1.3.4 加大巡视力度

为了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护理人员必须加大巡视力度,认真观察输液速度、注射部位是否存在肿块,一旦发生外渗需要立即处理,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若有不适需要立即对各个环节进行排查。滴注完毕后立即进行液体更换。

1.3.5 采取有效的并发症防治措施

通过弹击输液管的方式使空气获得消除,避免发生导管断裂、移位现象,防止发生异位输液现象。

1.3.6 推动人力资源合理调配

根据不同科室的劳动强度和任务量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弹性安排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高峰时段适当安排加班,严格交接班制度,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使输液故障及时获得排除[3]。

2 结果

2012年期间3例提前拔掉液体事件,6例未按要求进行时间和名字签字事件,4例液体配置时间过长事件,10例回血和液体滴尽事件,15例滴速过快或过慢事件,21例固定不妥事件,19例皮肤不规范消毒事件,57例静脉穿刺不成功事件。2013年期间2例未按要求进行时间和名字签字事件,2例滴速过快或过慢事件,3例固定不妥事件,1例皮肤不规范消毒事件,12例静脉穿刺不成功事件。经过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以及静脉输液安全性均获得明显提高。

3 讨论

静脉输液风险不可避免,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还会加大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的优劣能够对护患关系、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医疗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输液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能够使其静脉穿刺水平获得提高,保证操作的无菌性,同时加强巡视力度能够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从而使输液的安全性获得保证。

对静脉注射治疗进行风险管理能够使护理工作流程获得改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护理差错,既能够保证治疗安全同时避免加重患者痛苦,和谐医患和护患关系,减少护患和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梁娟.静脉输液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94-95.

[2]李玉兰,吕静.浅析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17-118.

[3]黄永珍,叶燕媚.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及管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2):105-106.

篇(6)

[关键词] 不良事件;精神科;护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5(b)-0143-04

Cognitive status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XU Yunhua1 JIANG Senlin2 FU Xuemei2

1.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Car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2.General Office,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Chongqing 404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gnitive status of adverse events in clinical psychiatric nursing, 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Nursing adverse events or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n each department of Pinghu Branch, Chongqing Three Gorges Cent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reported and retrospectively statistically analyze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dverse events was analyzed, including patient's age, gender, dura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and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Then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Results The survey of classification and occurr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fall (50%), patient loss of property (45%), medical facilities damaged (45%), medication error (39%), nurse-patient disputes (38%), aggressive behavior (37%), drug delivery errors (36%) wer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r proportion.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and nursing adverse events showed that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age, duration, disease category, medication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hile gender, hospitalization tim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In the aspect of nurse,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nce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curing duration, education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itl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nursing safet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nurses, strengthe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take patients as the center, take quality as the core, real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routinization and scientizati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nursing.

[Key words] Adverse events; Psychiatry;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精神科护理作为护理中风险较高的工作,鉴于该科室中的患者情绪波动及行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精神病患者对于治疗的配合程度较低,抗拒、干扰治疗,甚至打骂医护人员,因此增加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其需要在工作中付出更多努力[1-3]。护理不良事件往往是未预计、毫无计划地在护理过程中发生,属于意外事件范畴,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误吸、窒息、跌倒、坠床、烫伤、走失、静脉输液输血意外、意外脱管、自杀等事项,均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4]。为了解精神科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繁,本研究通过对2013年1~12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以下简称“我院”)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我院服务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各科室上报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选择其中发生不良事件患者100例及其对应护理人员32名。

1.2 方法

对不良事件发生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病种、用药方式等患者因素及护龄、学历、职称等护士因素,分析各方面与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其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跌倒(50%)、患者丢失财物(45%)、医疗设施损坏(45%)、给药错误(39%)、护患纠纷(38%)、攻击行为(37%)、药品交接错误(36%)所占比例较高。见表1。

表1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其发生情况

2.2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100例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龄、病程、病种、用药方式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性别、住院次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关系不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2.3 护理人员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护士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精神科护理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本研究结果显示,跌倒(50%)、患者丢失财物(45%)、医疗设施损坏(45%)、给药错误(39%)、护患纠纷(38%)、攻击行为(37%)、药品交接错误(36%)在护理不良事件中所占比例较大。分析原因可能为:对患者的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监管不到位,缺乏能够有效对患者发生意外危险性的评估方法或措施;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怠慢,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弱,患者外出活动走失现象出现;被盗、跌倒、坠床等,主要是护士入院后未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或安全告知欠详细,缺乏预见性,未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和合作程度。护患沟通不畅或不充分,护士服务态度不好,未认真评估患者意识及合作程度,对意识不清及嗜睡患者肢体约束不够,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不到位,未能有效巡视病房,而致患者自行拔除管道,往往会增加护患纠纷,导致攻击行为发生率较高。这与国内其他一些研究观点一致[5-8]。

患者一般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00例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中,不同年龄、病程、病种、用药方式患者间差异显著(P < 0.05),而性别、住院次数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关系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推测其原因如下:不同年龄的患者精神病发病及表现出失常、冲动等行为的时段不同,往往年纪较低,发生精神病的高峰期较为集中,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病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往往病情会出现反复发作,且病情不易控制,因此导致该类人群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联合用药患者一般来讲多为难治性精神系统疾病,病情往往表现出无常且复杂,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管理难度明显加大,相关护理事件发生的比例也随之升高。再者,联合应用药物使药物的副作用增大,其危险性明显升高。本研究护理人员情况与护理不良事件关系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护士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 < 0.05)。分析原因如下:护龄、职称、学历均较低的护士,工作时间不长,所在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及经验相对不足,具体可表现为省略或简化了查对环节,表现为不对姓名只对床号,不看药名只看药品包装,药品剂量、用药方法查对不严,用药前向患者告知不清,致使患者吃药时药量出现差错,未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及“三查九对”制度,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无能力处理好相应的突发事件。

3.2 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应对措施

3.2.1 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让其自身认识到护理的安全性,同时定期对患者病房中的危险东西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病房环境要保持足够的安静,避免喧嚣,降低环境可能给患者带来的相关危险,避免患者因情绪波动而自己私藏物品,发生伤人或自伤事件[9-10]。

3.2.2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护理质量。由于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对患者护理风险评估不足,工作态度过度散漫,忽略护理过程中应有的一些必要的排查,会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给患者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因此应针对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修养,在精神科的特殊护理中,要有耐心,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相关护理,同时加强业务拓展,增进知识,积极学习并与有经验的护师进行交流,提高自身素质,确保护理基本功扎实[11-13]。

3.2.3 严格执行监管制度,规范操作病区应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制订各种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完善和落实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加强节假日中护理人员的排班,保证护理安全[14-17]。针对护理不良事件,一旦发生,应及时进行问题分析,从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方面着手,认真分析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针对所分析问题的症结,采取有效、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改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3.2.4 完善制度管理,扩大护理队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较多的时候是由于护理人员业务技能掌握不熟练,缺乏耐心、细心,责任心差导致。还有一些是由于护理人员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过度推卸责任或逃避,针对不良事件的发生不及时主动上报,导致事件向较坏的一面发展,严重者致使患者病情恶化。提示医疗机构应针对此现象及时调整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护理人员能及时主动对不良事件进行上报。对于新的实习学生来讲,遇到不懂的问题未能及时请教老师、带教老师对学生盲目信任,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的现象,应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把不良事故的后果控制在可以应对的范围内[18-19]。提高护理人员配比是实现有效护患沟通的重要条件,同时减少低学历等护理人员比例,可相应提高护理质量。尽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让护士有更多时间照顾患者。

3.2.5 进行护患有效沟通,保证护患关系和谐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改善服务态度,多方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0-21]。

综上所述,应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工作流程,加强管理、提高素质、加大护患沟通可减少相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范护理纠纷,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找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全面落实,才能真正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再发生,从根本上减少各种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朱彩文,王娅丽,黄昶荃,等.采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58-61.

[2]吴明霞,王林,陈爱民.前馈控制应用于精神科病房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115-117.

[3]戴兰云.临床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35-137, 140.

[4]李红,裘珊珊,朱映梅.运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J].护理学报,2010,17(6):24-26.

[5]李金香,夏娟静,王梅,等.重点病员管理在老年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 25(17):122-124.

[6]张学彩.运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360-361.

[7]文金宁,梁仕兰,俞军红,等.“魅力5S”服务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 19(24):2964-2967.

[8]肖爱祥,林建葵,韦红梅,等.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11-13.

[9]韩永惠.精神科36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1,8(15):334-335.

[10]夏丽洁.重点病员管理在老年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16):503.

[11]李丽,张跃兰,刘力军,等.精神科临床护理安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学报,2009,16(2):39-41.

[12]卞樱芳.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在精神科的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5142.

[13]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24-125.

[14]王晓娥,郁京萍,文金宁,等.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的精细化管理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25):2760-2762.

[15]侯明如,蔡燕,徐慧鸣,等.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8):3165-3167.

[16]马兰.优质护理对于护患纠纷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121,123.

[17]孙玉娟,田凤华.6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124-125,146.

[18]江文仙,毛青英.精神科老年病房护理风险教育方法介绍[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1):75.

[19]邢桃红,张军,李喜娓,等.护理安全管理在血管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22-123.

[20]陈红.精神病患者发生自杀与伤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0(11):64-65.

[21]汪淑琴.阿合奇县人民医院257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37-38,40.

(收稿日期:2014-01-21本文编辑:程铭)

[通讯作者] 姜森林(1976.9-),女,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平湖分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护理管理。

本刊工作探讨栏目介绍

针对医药卫生行业及相关岗位的工作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与争鸣,报道医护人员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所面临问题的认识,交流实际工作、学习经验。须附中英文摘要,英文表达要规范准确,符合医药英文学术论文表达习惯。标引关键词4~8个。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应不低于11条,且近两年的文献应占30%以上。

来稿请寄:北京市朝阳区通惠家园惠润园(壹线国际)5-3-601《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25

电话:010-59679061

篇(7)

近年来,我市各种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时有发生,以精神病人为主体的肇事肇祸问题也有所增多,尤其是乡一散居疑似精神病人杀死8名居民事件发生,给我市社会和谐稳定工作造成恶劣影响。为加强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预防和管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是加快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是全面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市六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年,确保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安全稳定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对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的认识,对有肇事肇祸苗头和倾向的精神病人要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不出一起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要建立健全精神病人应急处理领导协调组织机构,强力推进工作开展,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为建设和谐提供有力支持。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工作方案和安全工作应急管理预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强化工作落实。各级政府是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的领导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精神病人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民政部门是“三无”精神病人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收养收治精神病人的日常监管工作;各级公安部门是精神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的行政执法管理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肇事肇祸问题的调查取证和刑事处理工作;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协助当地派出所加强对社会精神病人监管,负责本区域内精神病人的行为管控;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是精神病人的直接看护人,负责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和行为看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配合,确保精神病人肇事肇祸问题的应急处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三、突出重点,搞好排查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精神病人监管,成立联合整治排查机构,共同实施对精神病人的排查整治。对不属于民政管理的精神病人和疑似精神病人,由各地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会)协助公安部门进行摸底排查,掌握情况;对属于民政管理的精神病人和疑似精神病人,由当地民政部门直接送至市精神病院诊断确定,及时进行救治,排除各种危险隐患。要通过排查整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该诊断确定的立即诊断确定,该救治治疗的立即救治治疗,确保不出现大的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地要将“防自杀和自残、防杀人和伤人、防摔伤、防出走、防触电、防失火、防盗窃、防食物中毒、防煤气爆炸”等作为预防重点,要将有“杀人放火、自杀自残、殴打他人、酗酒滋事”等前科或倾向的精神病人作为排点,同时搞好核准、诊断、评估工作。对排查中有肇事肇祸情形的精神病人要逐人建立信息档案,并逐人落实管理责任。对排查中本地能自行处理的,按规定要求做好防范措施。对排查中发现有严重倾向和问题的要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四、强化措施,狠抓管控

一是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消防知识普及等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重点部位落实到人,随时检查,对不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加强住院病人管理。各地精神病院要认真执行三级查房制度,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实行分级护理,对重点病人(一级护理),实行24小时全程监控;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保证30分钟巡视一遍。发现问题,随时报告主治医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医疗措施,杜绝不安全隐患的苗头。对出院患者建议家属加强对患者监护,定期带患者来院复查。同时建立精神病人就诊信息沟通机制,及时将有关信息向公安等部门以及基层组织通报,便于全社会共同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