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5:49: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区域生态质量评价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植树造林、土壤改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耕地面积锐减,农用化学物品用量不断增加,水质污染、气象灾害等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多不利影响。因此,开展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研究十分必要[1]。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目前国内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研究主要是定时、定区域地研究,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科技、资源等要素在内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国外侧重于对替代方法、策略、指标互作及模型应用的研究[2-4]。国内的指标体系较多引入经济、社会效益等指标[5-7],弱化了生态指标及生态环境的作用,忽略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异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模糊综合评价法、权重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层次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聚类法、投影寻踪模型等[8-12]。其中权重评价方法(综合指数法)简单客观,便于分析各因子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贡献,应用十分广泛[1]。
江苏省位居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并以占全国1%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国10%的GDP总量。但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集中,各种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来。本文拟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process,简称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权重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分析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客观、具体地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进一步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决策参考。
1研究区域选择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的选择
江苏省位于北纬30°35′-35°07′,总面积10.26×104km2,年降水量783~1167mm,年平均气温13~16℃,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农业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农业高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将江苏省划分为徐连、宁镇扬、沿江、两淮、太湖和沿海6大农村经济区[13]。为了便于调查、收集资料以及减少统计工作量,考虑到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等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同时,可以涵盖江苏省所有气候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邳州、新沂(徐连经济区),东台、大丰(沿海经济区),如皋、金坛(沿江经济区),兴化(宁镇扬经济区),张家港、江阴(太湖经济区)共9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区域作为评价单元。通过对经济区内典型县评价值加权平均,得到该经济区的评价值。
1.2资料获取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土壤普查、地图数据和统计数据。(1)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Landsat卫星的TM影像,用于计算植被覆盖度,选取1995年、2000年、2008年6-8月植被生长季遥感影像。(2)土壤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土壤普查数据。(3)地图数据:主要包括江苏省行政区划图、1∶100万DEM等专题数据。(4)气象数据:采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各个区域所在站点1995-2008年统计数据。
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与验证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U)由自然环境子系统(U1)、土壤生态状况子系统(U2)和环境污染子系统(U3)3部分组成。其中自然环境子系统包括:≥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植被覆盖率、土地复种指数6个指标;土壤生态状况子系统包括:水土流失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指标。环境污染子系统包括: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SO2排放强度。
2.2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应用江苏省1995年、2000年、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分析。由表1可知,1995年、2000年、2008年第一主成分与≥10℃活动积温、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土地复种指数、土壤全氮含量、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10个指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年降水量4个指标均表征农业气候生态状况;前3个指标表征特定区域热量资源,代表气候因素对农业生态发展的影响;土壤全氮含量表征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可以反映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化肥使用强度、工业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气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4个指标反映了环境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因此,第一主成分强调了区域自然环境、土壤因素和环境污染等多方面主导因素的良好组合。
第二主成分与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pH值指标显著相关。第三主成分与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量和土壤速效钾含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量可以反映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代表农业结构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的影响。因此,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强调了自然环境、土壤因素的重要性。第四主成分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较高,可以反映土壤生态状况。与1995年相比,2000年、2008年的水土流失量、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和SO2排放强度等指标小幅降低,土地复种指数和土壤全氮含量小幅升高,反映出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综上,所选指标均能够很好地反映评价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因此,前4个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新的综合因子体系,来表征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3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3.1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模型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个关键,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按照“分解-判断-综合”的思维特点,将多层次、多准则的复杂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并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在以农业生态系统是否可持续发展为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将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系统进行评价。首先要把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建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其次,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作者的认识,构建判断矩阵,根据确定的判断矩阵,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再对所得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的向量分量即为所求的相应因素关于上一层因素的相对权重。通过以上对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因地制宜地计算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表2)。
3.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通常情况下,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两类,以标志值为基准将各指标进行正向和逆向标准化后,进而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U=∑ni=1Ai×Ci式中:U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Ai为所选取指标的标志值;Ci为各指标的总权重;n为指标个数。依据数据资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分为5级:优(Ⅰ级)、良(Ⅱ级)、一般(Ⅲ级)、较差(Ⅳ级)和差(Ⅴ级)(表3)。
4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应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分别计算9个代表县市1995,2000,2008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通过公式U=∑kj=11kUj(式中:U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Uj为各县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k为各经济区所包含的县(市)数),求得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图1)。从图1可以看出,徐连、沿江、沿海、宁镇扬和太湖5个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呈现从北向南的明显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最高,太湖经济区最低。1995-2008年期间,各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徐连经济区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1995年的优秀状态(0.7550)下降到2008年的一般状态(0.4639);太湖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下降幅度较小,从1995年的高层次一般状态(0.5480)下降到2008年的低层次一般状态(0.4661)。1995年徐连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最高,太湖经济区最低;2008年宁镇扬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最高,徐连和太湖经济区最低。宁镇扬经济区由于受社会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逐渐变差,但是降低幅度较小。
为了更深入了解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异,选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最大的徐连经济区和太湖经济区及其中的代表区域(徐连经济区:邳州和新沂,太湖经济区:张家港和江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1999-2008年连续10年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图2表明,在1999-2003年期间,新沂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但仍长期处于良好水平,分别从高层次的良好(0.6018)转变为低层次的良好状况(0.5572),2004年后总体发展趋势继续下降,进入到较低的一般状态(0.4576)。邳州是4个代表区域中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起点最高,但降低速度最快的,由1999年最高的0.6347降低到2008年的0.4602,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从良好状况逐渐降低到一般状况,并且一直处于恶化的发展态势。江阴和张家港两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低于邳州和新沂,自1999年以来持续保持逐年下降的态势,从1999年的高层次的一般降低到低层次的一般状态,波动幅度较小,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较稳定。
5结论与讨论
江苏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指数随时间的推移,从北向南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以徐连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最高,沿江、沿海和宁镇扬经济区次之,太湖经济区最低。在本研究中的江苏省5个经济区,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以徐连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下降最快,太湖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下降最慢,但徐连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明显好于太湖经济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太湖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水平较低,目前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趋于平稳,质量状况降低缓慢。该经济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全省仍都处于前列,是全省乃至全国乡镇企业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农村工业成为占绝对优势的乡村产业结构。由于经济发达,外来劳动力纷纷涌入,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能源、原材料的严重短缺,耕地不断减少,工业“三废”污染强度过高,致使植被覆盖降低与水土流失增强,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该地区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优势,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2)徐连经济区由于历史和社会经济基础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虽然发展起点较高,但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呈现迅速下降趋势,逐渐恶化。徐连经济区内煤矿、非矿产等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长期开采煤矿造成植被覆盖降低、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等一系列根本性环境问题,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工程,但生态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加之本区是江苏省降雨最少的区域,因此短期内生态环境质量得不到明显改善。
摘要:本文从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五个方面,利用综合评价法对2004年哈大齐工业走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总体环境质量一般,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的最小值为30.55,最大值为64.52,平均值为41.22。从评价等级来看,只有尚志市、阿城和肇东处于良;哈尔滨、安达、呼兰、双城、甘南、泰来、齐齐哈尔市及杜蒙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大庆、富裕、林甸和依安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最后根据哈大齐工业走廊生态状况,提出了改善哈大齐工业走廊生态环境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哈大齐工业走廊
引言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综合体[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它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从生态系统层次上,反映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是根据人类的具体要求对生态环境的性质和变化状态的结果进行评定[2]。经济开发活动已经对我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很大影响,并产生了土地退化、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3]。因此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科学、全面、准确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生态保护、建设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和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评价方法对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一、研究区域概况
“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分布在由哈尔滨经大庆到齐齐哈尔的交通沿线上,是以哈、大、齐三市为中心。沿滨州铁路、哈大、大齐等高速公路而形成的一个点、面结合的狭长工业带[4]。考虑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的发展会对周边一些地区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我们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中心,向周边地区适当扩展,包括哈尔滨市区、大庆、齐齐哈尔、肇东、安达,以及哈尔滨市所辖的尚志、双城,大庆市所辖的林甸、杜蒙,齐齐哈尔市所辖的富裕、泰来、甘南、依安,另外,由于所选取的指标数据为2004年统计值,哈尔滨市的呼兰区和阿城区也分别统计,即共选择哈大齐工业走廊区15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二、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一)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有很多,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5,6],本文按照评价指标的代表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简明性原则、方便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等原则进行指标选取。
(二)评价指标及涵义。
本文共选择了五个评价指标,分别为生物丰度指数:是指衡量被评价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及农田三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水网密度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土地退化指数:是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污染负荷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担负的污染物的量,各指标的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计算方法按照及权重的计算按照参考文献1进行。
三、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将生态环境质量分为五级,即优、良、一般、较差、差,各级指数及状态见表1。
表1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
级别 优 良 一般 较差 差
指数 EQI≥65 45≤EQI<65 35≤EQI<45 20≤EQI<35 EQI<20
状态 植被覆盖度好,生物多样性好,生态系统稳定,最适合人类生存。 植被覆盖度较好,生物多样性较好,适合人类生存。 植被覆盖度处于中等水平,生物多样性一般水平,较适合人类生存,但偶尔有不适人类生存的制约性因子出现。 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较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素 条件较恶劣,多属戈壁、沙漠、盐碱地、秃山或高寒山区,人类生存环境恶劣。
四、结论
利用上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以县(市)为单元计算得出哈大齐工业走廊各市、县、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序见表2。
表2哈大齐工业走廊生态环境质量排序
等级 名称 EQI 生物丰
富度指数 植被覆盖
度指数 水网密
度指数 土地退
化指数 污染负
荷指数
良 尚志 64.52 44.14 80.75 60.95 8.2 1.27
阿城 54.48 24.85 50.53 53.95 9.29 1.76
肇东 46.05 8.43 16.33 66.05 7.32 1.63
一般 哈尔滨 44.5 9.67 16.24 66.2 7.32 21.02
安达 44.33 8.4 15.8 59.62 21.77 1.35
呼兰 43.67 8.09 15.54 57.41 7.32 1.27
双城 42.41 6.72 12.84 56.06 7.32 0.91
甘南 37.57 8.84 32.37 19.61 9.32 0.59
泰来 37.01 15.48 24.31 23.25 21.42 0.93
齐齐哈尔 36.27 13.87 22.02 26.48 17.6 12.77
杜蒙 35.46 19.02 18.65 21.16 26.24 3.27
较差 大庆 34.27 12.71 20.6 17.09 11.39 12.43
富裕 34.02 7 16.17 22.58 12.1 1.5
林甸 33.15 7.22 16.82 15.23 7.38 0.78
依安 30.55 2.27 12.01 14.65 8.48 0.56
从表4-1可以看出哈大齐工业走廊总体环境质量一般,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的最小值为30.55,最大值为64.52,平均值为41.22。从评价等级来看,只有尚志市、阿城和肇东处于良;哈尔滨、安达、呼兰、双城、甘南、泰来、齐齐哈尔市及杜蒙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大庆、富裕、林甸和依安等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生物丰富度指数和植被覆盖度指数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尚志市地区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在土地退化指数中杜蒙最大,达到了26.24,这是由于在杜蒙地区有大量的盐碱地所致。从污染负荷指数来看,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地区较高,这是由于这三个地区工业水平发展程度最高,污染也是最严重;从空间分布看,哈大齐工业走廊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感谢周利军老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万本太,张建辉,董贵华,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2-23
[2] 王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综述 [J],科技信息,2007(35):413-415
[3] 朱颜明,环境地理学导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6-65
[4] 王玉昭,王威,“哈大齐”工业走廊生态合作问题探讨 [J],财经论坛,2008(11):142-145
关键词:质量评价 区域经济管理 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财富总量的增长迅速,是很有效率的。然而,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在衡量分配不平等的多项指标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区域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经济社会的巨大障碍,长期下去,将会成为孕育社会急剧动荡危机的根源。而区域经济质量问题从根源上看,可以说是区域经济管理欠缺的问题。
1.简述区域经济质量评价
1.1区域经济质量评价的作用
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是区域经济管理的基本环节。长期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比较注重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制定及选择等事前管理,却忽视了适时地对区域经济发展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且,区域经济没有科学的、适时的质量评价体系,因而不能适时地进行区域经济管理控制,长期积累以来,导致贫富悬殊、区域经济严重失衡。
区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区域经济管理更要重视高质量标准。评价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当前,中国区域经济活动最薄弱的环节就是缺乏一种综合、客观公正和便于操作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只有恰当的区域经济质量评价体系,才有助于避免不充分的决策过程,才能避免发展不可持续性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1.2构建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构建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这也就要求我们选取的评价变量指标应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够比较综合地从不同侧面反映区域经济质量特征。并且,评价指标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得出合理的评价结论。指标数据要与质量评价内容相关,并且要便于采集、整理和计算。在管理的人本原则指导下,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既要考虑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还要弥补现有的众多区域经济质量评价指标的不足,而且所选用的变量指标数据要易获取,便于实际操作。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
近几年来,尽管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差距扩大的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遏制,但是区域经济的绝对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以根本的改变。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马太效应”的出现,这又给缩小区域差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正不断的增大。众所周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各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地拉大,导致各地区社会成员之间机会和权利的不均。
2.2区域合作仍存在障碍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利益主体的目标不一致,造成区域政策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不如预期。在预期中,通过区域政策可以解决区域差距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个地方自主发展的动力和要求使有些区域政策难以落到实处,这就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有些人认为经济发展的区域化以及区域之间的合作是大势所趋,并且,区域合作缺乏稳定的制度基础和有效的运作机制。即使思路很好,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是将个人利益放在前面,区域合作的实质效果还是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1合理进行产业的区域分工
同等资源条件下,分工可以实现产出的增加。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空间较大的背景下,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从而使中西部地区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也就使得中西部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3.2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又是发展经济所必需的,因此,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在发展的同时,要坚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结语: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区域经济管理内容和方法也将不断的得以充实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区域经济管理这门应用型交叉学科将不断成熟,将会为科学管理区域经济系统提供充分的理论和方法的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强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区域产品结构,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勇于创新,实现新技术的突破与广泛应用,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法约尔(著).迟力耕,张璇(译).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1).
1生态修复
1.1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周围环境系统的总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量的物种构成,它们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其复杂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及有序性。
1.2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本身的自动适应、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按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生态修复(Restoration)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或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修复与恢复是有区别的,更不同于生态重建。生态修复的提出,就是要调整生态重建思路,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演化为主,进行人为引导,加速自然演替过程,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加速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重建是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维护和恢复其健康,创建和谐、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对于生态修复,国际上已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已有所研究,并被日本、美国及欧洲所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生态修复概念的国内外发展
Harpe(r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关于组装并试验群落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Diamond(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再造一个自然群落,或再造一个自我维持、并保持后代具持续性的群落,他比较侧重于植被的恢复。Jordan(1995)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1995)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Egan(1996)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的过程。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TheUSNaturalResourceCouncil,1995)把生态恢复定义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较接近于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国际恢复生态学(SocietyforEcologicalRestoration,1995)先后提出三个定义: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时间等广泛的范围(1995)。
另外,焦居仁(2003)认为,生态修复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修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焦居仁认为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在其界定的定义中,生态恢复仅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关于“生态修复”,日本学者多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外界力量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进(不一定是与原来的相同)。这与欧美学者“生态恢复”的概念的内涵类似。焦居仁(2003)认为,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而加快恢复则被称为生态修复。该概念强调生态修复应该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而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
2.1生态修复质量评价的进程
美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的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更好的评价跟预测,美国的研究者开发了多种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是生态环境评价系统(HES—HabitatEvaluationsSystem)(LarryW.Can-ter,1996)和生态环境评价程序(HEP—HabitatEvalua-tionsProgram),HES主要用于河流地区的洼地森林生境的评价,而HEP则被广泛接受用于区域生态影响的评价(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1999)。8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简称:U.S.EPA)提出的环境监测和评价项目(EMAP),从区域和国家尺度评价生态资源状况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以后该项目又发展成州域和小流域环境监测和评价(R—EMAP)。Reitti以渗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修复评价法,即生态质量的安全与否与斑块的间距、扩散能力、干扰能力等相关,安全度也是生态评价中应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中,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创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的概念框架,该模型是衡量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社会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响应等。随后人们对该模型进行推广,建立了针对不同问题的PSR模型。ThomasM.Quigley等对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别用不同的指标评价森林、草地、水域子系统的生态安全(ThomasM.Quigley,2001)。Steven.M.Bartell等采用综合水生系统模型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对有毒化学品给河流、湖泊和水库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StevenM.Bartell,1999)。还有RaPport.D.J、W.GWhitford、ZhanxueZhu、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提出了针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适宜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的评价指标体系(Whitford,W.G,Rapport.D.J,DeSoyza.A.G,1995)。
2.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方法
2.2.1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little等人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针对性强。主要应用于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进行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行、列均为生态因子);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等。列表清单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拟建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符号、数字以及其他符号表示影响的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
2.2.2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每个环境因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相对于环境质量从好到差分别赋予由高到低的分值,再根据各个因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同,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综合权重和分值,得出生态环境的现状值。用同样的方法,取同样的权重,可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生态环境预测值。比较现状值和预测值的差别,便可知项目建成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采用的公式为EI=∑=Wi×IiEI=∑(Ea-Eb)×Wi式中:EI—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数值;n—指标个数;Wi—各指标权重值;Ii—各指标的数值;EI—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值;Ea—开发建设活动后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Eb—开发建设活动前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p#分页标题#e#
2.2.3图形叠置法
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但不能做精确的定量评价。生态图法主要用于区域环境修复影响评价;具有区域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评价中,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新能源基地建设、铁路建设等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开发规划中(吴小萍,杨晓宇,冉茂平,2004)。
2.2.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
生态系统是由多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各因子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认识和评价这样的复杂系统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目前最常见的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赵焕臣等,1986)。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的主要工作程序是:(1)明确问题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目的、对象;进行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2)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对评价系统的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按其组成层次构筑成一个树状层次结构。在层次分析中,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指标层、策略层。(3)标度在进行多因素、多目标的生态环境评价中,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还有很多模糊因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联系程度各异。在层次分析中针对这些特点,对其重要度作出定义。(4)构造判断矩阵采用的导出权重的方法是两两比较的方法。同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5)层次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一权重计算排序计算的实质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此外,在构造判断矩阵时一,因专家在认识上的不一致,须考虑层次分析所得的结果是否基本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得到的结果即可认为是可行的。(6)选择评价标准:通过上述5个步骤,确定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及各层间的权重,接着应确定相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体系。(7)采用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其评价模型如下:=(j=1,2,…n)式中:Yj为态修复综合评价,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xj为各属性值。
2.2.5BP神经网络法
生态环境系统是由大量的系统组分按照非线性方式组合的,因此,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提取模型具备非线性函数拟合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很好地处理多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较好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提取所面临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rtlficiaiNeu司Networks,简称ANN)是20世纪40-50年代产生,80年展起来的模拟人脑生物过程的人工智能技术。它是由大量的、简单的神经元广泛互连形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不需要任何先验公式,就能从己有数据中自动地归纳规则,获得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具有自学习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特别适合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确定性推理、判断、识别和分类等问题(甘敬等,2007)。BP(BackPropagation)网络是目前ANN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类型,是一种是由非线性传递函数神经元构成的前馈网络,其权值的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体现了神经网络理论中最为精华的部分(Anderson,TA.,1995)。它是一种包含有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中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网络。
2.2.6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假定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变量描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nXp阶的地理数据矩阵。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关键词】 水网调查水体质量感官评价考察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研究背景
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人类与生俱来的亲水天性,其对水体景观的需求日益凸显。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水景观融入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满足了人们天生的亲水需求,同时也为环境赋予了生机。生动活泼的景观水体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环境中极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很多水体景观也成为了人们争相前往的圣地,如四川的九寨黄龙景区、广西的漓江景区等。但是由于工业生产、旅游开发或人类生活习性变化等诸多原因,环境中的水体景观质量正在受到威胁。各类水体及河流受到污染后,不仅使环境监测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还形成了表观污染,使景观水体的颜色、水体浑浊度、透明度等受到了影响。水体的表观污染大大降低了其观赏价值,同时也使人对景观水体的感官价值降低、情绪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水体的感官质量评价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评价因素。
近年来许多城市景观水及城市河流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诸多水污染的案例频频见报,甚至有些案例的发展中威胁到了人居环境、自然环境的安全,这与我国大力倡导的生态文明文化的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如何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体的健康机功能,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话题。但改善之策如何实施,如何能有效控制景观水体的污染,科学的规划必然在科学的研究及评估之后进行,故对于景观水体进行水质评价,其感官质量方面评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对后期的规划管理等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流域基本情况
郪江(大英段)为涪江右岸一级支流,流域面积2093平方公里,全长145公里,发源于中江县龙台镇大田湾,自西向东流经三台。郪江干流从大英县西北部的象山镇进入大英县,干流沿途流经县内共四个乡镇(象山镇、县城所在地蓬莱镇、隆盛镇、回马镇),干流出口在回马镇的郪口魏家角汇入涪江。郪江在大英县境内的干流长度为63 Km,集水面积为624.1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4.68m3/s。径流主要由降雨形成,年内分配很不均匀,5-10月汛期径流占全年的70.4%。流域内有建制镇5个,乡(镇)居民集中点4个,流域城镇人口6万人、农村人口37.63万。
水网通畅度考察
2.1水网蜿蜒度评价
从平面角度来看,郪江河流系统纵向连续性及河流形态蜿蜒性均较好,未见断流等情况出现,河流形态呈自然型生长。(见图1)
2.2 水利设施及水网分布
流域大英段水库分布与水流分布图(图2),从考察结果来看,该段水利设施较为齐全,但以分布于郪江西南侧为主,分布稍有不均;共设有大小水库17 余座,位于郪江主要支流上游的水库仅有 3 座;所有水库均能正常运行,理论上能够满足当地补水排水的需要。
郪江流域大英段以马力河、龙溪河、通仙溪、古柏溪、蒜溪、黄蜡溪及瑰溪共 7 条主要支流为主,呈树枝状展开,南北侧分布较为均匀,北侧水网纵横交错,较为发达;而南侧水网则稍显单调,仅有两条支流。
2.3水网功能评价
郪江流域大英段丰沛的水网是当地农业灌溉及鱼塘补水排水的主要通道,现有部分航段仍保留其通航能力,在当地承担十分重要的运输功能(图3)。
图2 郪江流域大英段水网分布图图3凄江流域大英段老观滩河段
(图片来源:作者制/摄)
2.4水网通畅情况
郪江流域大英段水网通畅性的考察,具体分为五个考察水段(如图4),A段为评价点1 与评价点2之间水流区域;B段为评价点2 至评价点3 间水流区域;C段为评价点3 至评价点4之间水流区域;D段为评价点4至评价点5之间水流区域;E为评价点5至郪口之间水流区域。见表1,本次调查评价集中以郪江流域大英段上、中、下游为主,从考察结果来看,其水网通畅情况整体较好(图5、图6)。
图4 郪江流域大英段水网考察分段示意图
根据实际考察情况,郪江流域大英段整体通畅度较好,其中A水段整段通畅性良好,水量较为充足,并且水质较好,水体透明度较高,沿河岸植被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较高;B水段通畅性较好,沿河植被多样性较A段相比略微下降,景观视线较好;C水段区域靠近工业园区,整体水质较差,有臭感,通畅性较差,但仍具有一定通航能力;D水段整体通畅性较好,保持其货运通航的功能,水量较为充足;E水段通畅性较好。
图5 郪江流域大英段中游图6 郪江流域大英段老观滩段
(以上图片来源:作者摄)
水体质量感官评价
2.2.1评价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当今国内外对于水体景观质量评价方法较多,通常选取相应的质量监测指标,通过对监测指标的计算来确定水体景观质量,这种方法虽然准确度较高,但是工程量较大且操作时间较长。综合考虑本次研究的评价目的及郪江流域大英段水体景观的实际情况,同时为了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该区段景观水体的感官性状,正确地评价其河段水体感官质量的改善效果,同时为该区段景观水体的规划设计及景观水体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故本次研究采用景观水体感官质量评价方法。
为了方便研究,本次评价对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主要以人类嗅觉器官的反应及视觉感受为感官要素,通过对水体的行动观察、相机记录及嗅觉感受,判断出其水体的感官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水产养殖水域则必须达到 Ⅲ类标准,景观水体水质应为 Ⅴ 类标准。根据国家标准,本次研究对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与保留:
评分等级仍然保留为五级:分为{优,良好,一般,差,很差},分值等级仍为 20(见表2)。
表2 水体质量感官评价分级表
将水体感官要素评价表中的“标准分”为 20一个分差。
嗅、颜色、澄清度所占权重分别为 1/3、1/3、1/3。
对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时,采用修正因子取值(见表3)。
表3水体质量感官评价修正因子取值表
计算方法:本次研究共发放评价表共计 200 份,回收187 份,各评估点发放问卷 40 份,评估者以当地居民为主。每份问卷以100分为满分来计分,根据当地居民对该段水体的感官质量和感官影响因素计分,得出每位受访者对该段水体的感官评价结果,记为个人感官评价得分;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出对同一水体的个人感官评价得分;其最后分支即为该段水体的感官评价分数(以下称为总感官评价得分)。根据得分结果即可以判定人们对该段水体的感官质量评价的优劣。
个人感官评价得分 =
总感官评价得分 =
式中,xa——水的颜色的评价得分;
Xb——清澈程度/浑浊度的评价得分;
Xc——臭的评价得分;
N——调查对象的个数(n≥1);
σ——感官评价修正因子,σ=σd+σe+σf+σg+σh,取值范围为-10~10。
2.2.2郪江流域大英段水体景观布点评价
2.2.2.1 评价段的选取
图7 郪江流域大英段水体质量评价评估点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制)
本次评价共设置五个评价点(如图 7),较为均匀分布于郪江大英段的上、中、下游,其中设有3个一级评价点,为:象山大桥评价点、城镇工业园评价点、老观滩村评价点;另有两个二级评价点,为:马蹄垭村评价点及城镇万福桥评价点。
2.2.2.2评价结果
表4 景观水体感官要素评价表
表5 水体感官影响因素记录表
郪江流域大英段景观水体的感官要素评价结果见表4,水体感官影响因素评价结果见表5,水体质量感官评价总表见表。此处,具体修正值见表3。
计算流程为:
式中: xa为水体的颜色评价得分;xb为水体的清澈程度评价得分;xc为水体气味评价得分;σ为各感官影响因素修正值的加和。
评分统计表
结论
从评价结果来看,郪江流域水体质量多分布为[良好]的范围内。其中,象山大桥评价点(图8、9)评价为最好,水质较好,水量丰沛,且周边作物及植物长势较好。城镇工业园区附近评价点由于受到污染较为严重,水生植物、动物较难存活,且有明显恶臭,故水体质量差,景观效应低,需进行排污治理及合理的景观规划,提高该区域的空间景观美感。
目前我国对河流的生态环境治理从原来仅对河流水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改善水环境质量逐步向河流生态规划、河流生态恢复及湿地、流域生态建设等方面扩展,如成都的府南河、沙河等河流水环境改善工程。但从流域及河流两侧的社会发展、产业调整、土地及规划控制、生态景观建设等方面进行的成果甚少。郪江流域大英段生态规划应结合郪江两岸的土地利用性质和功能及河流形态等因素确定郪江大英段不同河段的特征,为不同河段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对两岸的用地性质、植被特征、规划格局提供了科学、专业的发展引导。使郪江沿岸形成完善的交通系统、良好的生物群落、良好的互为补充的公共开放空间,保证沿河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利于大英乃至中国西部的绿色生态、河流血脉的未来成功开发。
图8、9 郪江流域大英段象山段 (图片来源:作者摄)
参考文献:
保金花.景观水体感官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08-05-01.
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0 引言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重要性突出。但是现阶段在关于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工作方面的研究较少,导致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因此如何建立新型指标体系模型来做好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进行讨论分析。
1 研究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预报和预测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文中利用GIS技术对评价单元进行赋值,并最终实现评价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2 评价指标的确定
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构建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四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一个目标层即农村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反应评价单元内环境综合质量,便于可视化表达;准则层,包括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及农村环境资源可利用度。
农村人居环境包括三个集成指标(属于指标层Ⅰ):
(1)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由人均GDP、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和道路通达度四项基础指标构成。
(2)农村居民环境指标,由生活垃圾处理率、清洁能源利用度、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饮用水超标率四项基础指标构成。
(3)农业生产环境指标,由化肥施用强度、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畜禽养殖粪便处理率和农产品产地灌溉水超标率四项基本指标构成。
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包括两个集成指标(属于指标层Ⅰ):
(1)生态环境抗侵蚀性,包括土壤抗侵蚀性一项基础指标。
(2)生态系统功能性,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与水温调蓄和营养物质保持三项基本指标。
资源环境可利用度包括四个集成指标(属于指标层Ⅰ):
(1)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由已有建设用地土地面积、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和基本农田面积三项基本指标决定。
(2)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由集水区域面积、年平均径流深度两项基本指标决定。
(3)空气环境容量超载度,由二氧化硫环境容量超载度和悬浮颗粒环境容量超载度两项基本指标决定。
(4)水环境容量超载度,由COD水环境容量超载度和氨氮水环境容量超载度两项基本指标决定。
以上所有25项基础指标构成基础指标层(即指标层Ⅱ)。
2.2 评价分级
通过对农村环境调查与资料研究,将农村环境质量划分为四个等级(表1)。
表1 农村环境质量分级
2.3 权重的确定
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2.4 分析单元的确定
鉴于各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连续性、渐变性及空间差异性,本研究选取网格作为基本单元。
3 应用实例
以我市某县作为研究对象,全县总面积1635.1km2。
3.1 评价结果
人居环境评价由社会经济发展评价、生存环境评价、农业生产环境评价三个指标构成,根据已得出的权重加权叠加而得,运用GIS中栅格功能计算得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由生态环境抗侵蚀性值和生态系统功能性值统计聚类,由大到小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赋值为7、5、3、1,得到分级图。按照确定的模型,运用GIS叠加计算功能计算得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将已经计算得到的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空气环境容量超载度及水环境容量超载度四个评价指标,在GIS中按公式叠加生成环境资源可利用度综合评价。
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对该县进行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分析得到评价结果(因篇幅较大,具体过程从略)。
3.2 结果分析
由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分布图可知,综合环境质量优的地区分布在该县的中部和北部局部地区;综合环境质量良的地区分布在该县北部局部区域、南部和东部;综合环境质量中的地区分布在该县中部;综合环境质量差的地区分布在该县西南部。通过实地考察可知,该县中部为河谷地带,可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环境质量、工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经济相对较为发达;南部地区为山区,资源、经济等均较差,因此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4 讨论
当前,在环境评价中采用的基本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矩阵法,环境数学模型法,加权比较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等。若单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法其结果只能以表格形式呈现无法更加直观,且分析单元往往只能是行政区域单元,即使是以最小一级村为单位,也只能得到点数据而非面数据。若采用传统图形叠置法,虽然可以得到复合图形可以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且突破了分析单元的限制,但这种简单的图形重叠只能进行定性研究而无法定量研究。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在环境评价中引入GIS技术的必要性。文中通过对某县的实地研究,对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GIS等技术的可操作性予以了充分的证明。
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建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在解决复杂多指标问题上的优势,用环境数学模型法对25项基础指标进行定量化,之后进行综合分析。与之同时利用GIS技术对各个指标层面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使得各层面指标得以精确呈现在结果图上。由于将评价单元细化到网格使得评价结果比单一的层次分析法更加精确。相对于传统图形叠置法,其结果不但可以使定性分析更加准确,并且还可以用作定量化研究。既发挥了层次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逻辑严谨,条理清晰的优势,又发挥了GIS技术在空间分析中的强大功能。使得评价结果较以往采用单一方法所得结论更具说服力。因此,文中所介绍的评价方法具有兼顾定性与定量,综合性强的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上述方法对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和规划都具有参考价值。
6 结语
综上所述,上文以某县为例,通过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说明了得出的结果和该县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达到了预期目的,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类似工作的开展有着参考价值。我们要结合农村环境的特点,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实施探讨其可行性,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环境评价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质量;城镇化速度;城乡一体化;突变理论;系统聚类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03-05
一、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概述
在第三次世界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74 916万人,农村常住人口61 8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4.77%,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从人口和空间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初级城镇化水平,但是从城乡社会文明程度、生活习惯等角度看,我国城镇化进程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此可见,我国新型城镇化速度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发生严重脱离。
根据河南省数据显示,新世纪初城镇化率为24.2%,2014年提高到45.2%,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鉴于城镇化进程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推进,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
二、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内涵界定与机理探索
(一)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又指城市化,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它涉及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省的城镇化发展近年来呈现加速态势。但是长期以来,整体城镇化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纵观近年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突显出以下几个问题: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对外辐射能力较弱;城镇宏观区域和内部空间布局等问题导致城镇盲目外扩,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及诸如“城中村”等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向农村转嫁环境污染,农村向城市提供有害食品;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农民在失地的同时无法同等享受城镇基础设施的便捷。
因此,在研究河南省城镇化问题时,仅仅靠河南省城镇化率这一单一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城镇化的发展既要追求发展速度,也要重视发展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内涵
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应该基于城镇化概念和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城镇化进程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农村区域向城市区域转化的这一动态过程中,城镇化质量衡量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镇是否合拍及融入程度的大小。城镇化质量研究包含城镇综合实力的提升、城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镇环境和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三)国内外城镇化质量相关理论
1.空间理论。空间理论主要研究农村与城镇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转化趋势。从发展结果的角度,空间理论分为均衡空间理论和非均衡空间理论。
均衡空间理论是西方城镇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纳克斯和俄林。纳克斯认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容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从而影响资本的积累,从而加大贫富差距,因此,纳克斯主张发展均衡空间理论。俄林主要是从贸易的角度研究了要素的流动、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随着贸易和分工的发展,区域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也在趋向于均等。1990年以来,克鲁格曼等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新综合特征的空间均衡理论。
非均衡理论包括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理论、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等。
2.人口迁移理论。该理论源自于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提到的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增加。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是由于各个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收入存在差异的缘故。另外,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也分别对人口流动理论做出了解释。二者共同认为部门和区域人口流动是由于收入存在差异引起的,前者认为是农业部门和工业部T的实际收入差异引起了人口流动,后者则认为引起区域人口流动的原因是预期劳动收入的差异。
3.共生理论。“共生”一词最早源于生物学概念,指不同物种按照某种物质联系生存在一起。后来这个词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当中。在城镇化发展理论中,共生理论又称为竞争协和理论。城镇区域和空间的扩张离不开竞争力和协和力。竞争力使城市空间向外扩展并与外界相抗争,而协和力则指群体空间整体功能和效率达到协和共生,在城镇化发展的前期发挥力量的主要是竞争力,而后期城市的集约化发展则靠协和力。
三、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特征与动力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它既不同于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发展道路,又与西方城市化存在差异,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能够反应中国特色的一个独特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理解还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却有统一的认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重点提高城市生态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城市化水平,旨在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是坚持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居住环境。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以人为本。与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注重数量和速度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新型城镇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摈弃片面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农村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多方面享受均等的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最终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提升资源环境的利用方式。传统城镇化在发展历程中,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存在低效能和高排放问题,使得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则更加注重“集约、绿色、低碳、环保”,重点考虑环境承受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
3.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传统的城镇化发展采取“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的产业空间布局,不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导致城镇功能缺失。新型城镇化则注重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充分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发挥城镇化基础设施的作用,使居民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提升基础设施在交通、住房、休憩功能等方面的服务品质。
(三)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别于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即在经济发展中城镇化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又是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传统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主要靠粗放型的工业化来推动,靠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来推动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等现象,对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力不足。而新型城镇化则靠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发展目标从量向质的转变。
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不同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使得对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存在一定困难。结合河南省城镇化的实际发展情况,以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依据,本文在全面性、可操作性、科学性、相关性等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城镇化相关理论研究,构建了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城镇化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城镇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约束层,涉及经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城乡统筹指标组成的五个功能层指标构成,如表1所示。
五、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在评价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诸多方法中,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各种目标值之间常常存有复杂的关系,在使用上述方法分析问题时,各目标因素权重的确定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同一评价体系因各指标权重不同可能导致结果差距较大,影响问题分析的客观性,甚至会有评价指标模型各目标因素之间难以协调统一的情况出现,以至影响这些方法的应用。而突变级数法中的归一化处理方法,不需要确定各指标权重,仅需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因此,该方法更能客观反映评价系统。
(二)研究区域及数据处理方法
1.研究区域。本文分析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因此,研究区域分成横向中部六省和纵向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两个方面。
横向对比评价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参照2013年底统计数据:中部六省地区总人口近3.6亿,占全国28.1%左右;区域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左右。选取中部地区作为横向区际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行政区划以及河南省所处的位置,在同一层级进行比较旨在有针对性的对比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纵向差异评价以省内18个省辖(管)市为研究对象,在纵向差异综合评r中,以省辖(管)市为分析单元,主要是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而定的。
2.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
(1)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重点研究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动态演变规律,并分析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差异,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源于国家和相关地区统计部门已公布的客观数据。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同一截面数据的完整性等因素,本文确定选取2007―2013年之间的数据。区际层面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7―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2007―2013年)以及河南省各省辖市统计年鉴数据。另外,中部六省及河南省的地理图形资料来自中国基础地理数据。
(2)基础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
对于突变模型指标层获取的基础数据,首先要对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使其状态突变值的取值范围在(0,1)区间内,参照公式如下:对于正指标,yij=,对于负指标,yij=;其次,根据指标层的控制变量个数,确定势函数的归一化公式,并利用归一公式处理相关基础数据;再者,利用“互补”原则,对各指标层归一处理值求均值,即确定各层级突变隶属函数值。利用此方法以此类推,一直求出各目标层隶属函数值,作为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别评价的参考值。
(三)中部六省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
1.横向评价结果分析。基于文中所建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首先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化处理,使得各指标层数据的参考值转化成介于0―1之间的数值;然后,结合“互补”原则,逐一对各层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每时段的突变级数值,突变级数值越大,说明新型城镇化质量越高(以下分析皆同)。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08年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湖南省最低;相比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湖北省,而河南省最低。在2009―2010年对比评价结果中,湖北省的城镇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河南省最低;山西省由前组数据分析的第四名上升一名替代江西省,相对江西省下降一个名次;另外,河南省与河南省的名次发生更换,相对于各省城镇化质量排名,本组城镇化率省间排名表现较为稳定。在2011―2012年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依然是湖北省,最低的依然是河南省;山西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安徽省;湖南省上升一个名次,替代前组中的江西省。
2.空间差异特征。通过对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区际差异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特征表现如下。
(1)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六省湖北省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最高,山西省、安徽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当,河南省的最低。比较发现,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
(2)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较小。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相对较高的湖北省的空间面积在中部六省中相对较小,相对高质量区覆盖面积有限。另外,中部六省各省的影响力基本相当,没有出现具有绝对领先优势的省份,因此,其综合辐射能力还有待提高。
(3)相对较低的城镇化率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在2007―2012年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横向对比评价结果中,河南省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此外其地区间的城镇化质量水平同样相对较低。数据显示,城镇化率的高低会影响地区社会发展质量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城镇化质量水平。
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相对一般的原因:河南省的城镇化率较低,且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反映城乡统筹指标的准则层指标影响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水平。
(四)v向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1.河南省区域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结果。运用所建立指标模型,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相关数据使用突变级数法,得出分析结果如下表3所示:
在2013年度对比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突变级数值最高的是郑州市,最低的是商丘市。在本组评价结果中,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率的排名较为稳定,仅有个别市出现较小的波动。
2.区际空间差异特征。通过上述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显著特征表现如下。
(1)城镇化质量梯度差异明显。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在地理核心地带上,核心区东西两翼的城镇化水平相对一般,东翼包括开封市等市,西翼包括洛阳市等市,它们分布在核心层的东西两翼。新型城镇化相对低质量区域包括豫东、豫南和豫西六市,构成一条两端向上弯曲的弧线。城镇化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由核心向逐次减弱,且地区跟核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城镇化质量较高区域空间集中分布,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从城镇化质量分区空间布局来看,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出南北走势的一条竖线。毗邻核心区的省辖市较多,且核心区与东西两翼存在一定的差距,很显然,核心区具备一定的辐射能力。但是,核心区的空间面积较小,对弧线上的地级市的辐射能力有限。
(3)弧线区域缺少具有带动性较强的城市。通过比较弧线区域的相关指标发现,相关六市的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仅有核心区域的一半左右。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来看,弧线区域没有一个带动性较强的城市,区域内部缺乏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难以带动区域发展,导致该区域一直徘徊在低水平状态。
六、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不仅在横向对比中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在纵向对比中也存在非均衡发展态势,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提升策略。
(一)“三化”协调,优化产业结构
“新型三化”是河南省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步伐,既是带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吸收农村转移人口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其次,继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用农业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农业人口的优先转移和承接。再次,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最后,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发达的服务业,将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三化”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将会提升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并助推地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二)城乡统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农”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进程中,既要实现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又要注重农村及乡镇发展水平的提高。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究其原因,在于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在提升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应着力提升河南省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其一,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其二,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城乡一体化是城乡现代化水平的一体化,其本质是城乡社会福利水平的一体化。其一,废除阻碍城乡统筹协调的藩篱,加快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融合,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并引导城镇富裕资金向农村转移;其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其三,通过农村资金的定向投放,改善农村文化、教育、卫生医疗质量水平。
(三)改善地区生态环境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突变级数值处于中部六省之末,生态环境表现最差。纵观近几年全国雾霾分布区域,包括河南省在内的华北平原稳居全国三大雾霾重灾区之列,再加上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改善生态环境更是刻不容缓。因此,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是提升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根据《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河南省生态省建设应着力构建以下生态体系:其一,构建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其二,构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三,构建全防全治的环境安全体系;其四,构建环境友好的宜居体系,为居民提供便利、舒适、优美和有益于健康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