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物理基本公式

初中物理基本公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3 15:49:5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物理基本公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物理基本公式

篇(1)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 方法

1.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用公式就能得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的物理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

2.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是记忆。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应熟记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结论,即所谓我们常提起的最基础的知识。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些基本概念的记忆,认为学习物理不用死记硬背这些文字性的东西,其结果在高三总复习中提问同学物理概念,能准确地说出来的同学很少,即使是补习班的同学也几乎如此。因此,学习语文需要熟记名言警句,学习数学必须记忆基本公式,学习物理也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这是学好物理科的最先要条件,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没有这一步,下面的学习无从谈起。

二是积累。是学习物理过程中记忆后的工作。在记忆的基础上,不断搜集来自课本和参考资料上的许多有关物理知识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来自一题,有的来自一道题的一个插图,也可能来自一小段阅读材料等等。在搜集整理过程中,要善于将不同知识点分析归类,在整理过程中,找出相同点,也找出不同点,以便于记忆。积累过程是记忆和遗忘相互斗争的过程,但是要通过反复记忆使知识更全面、更系统,使公式、定理、定律的联系更加紧密,这样才能达到积累的目的。

三是综合。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物理考纲能要求之内容也是一块一块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小综合,等高三年级知识学完后再进行系统大综合。有了前面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再进行认真综合,就能在解题能力上有所提高。提高首先是解决问题熟练,然后是解法灵活,而后在解题方法上有所创新。这里面包括对同一题的多解,能从多解中选中一种最简单的方法;还包括多题一解,一种方法去顺利解决多个类似的题目。真正做到灵巧运用,信手拈来的程度。

3.联系实际,帮助理解。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

“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

“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讲给假想的同学,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或讲清一个问题,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应用”即试着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才算真正的理解。学习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学习,培养起学习物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乐学,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自己。

4、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主动自学归纳的学习习惯。

篇(2)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较多的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考试就很容易得高分。而高中物理内容多且难度大,各部分知识相互联系,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产生对物理的恐惧。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之多,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开始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

二、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不单是研究高中的物理教材,还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阶差”,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出发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增加难度。

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

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其次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1)把公式、概念背的滚瓜烂熟,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背的时候眼看、口念、手抄,让各个感官都收到刺激,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大脑,这样记得快、牢。还要特别注意公式的特殊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要搞混。

(2)多做题,不是傻做,而是大海里捞针。物理题的每种类型都有典型代表的题。像完全非弹性碰撞的题型就是子弹打木块,不然就改成打沙袋,换汤不换药。可这种题又重要,考试常有。我们必须把它弄透,再多做几道相似的题,把解题思路记住就行了。

篇(3)

一、初高中物理的差异

1.知识层面的差异。高中物理要求上明显加深加宽,有以下显著特点:①从直观到抽象。初中讲物体的运动,高中讲质点的运动;②从单一到复杂:二力平衡到多力平衡,从初中的匀速直线运动到高中变速运动和圆周运动;③从标量到矢量:初中的代数运算到高中的矢量运算;④在语言上从浅显表达到比较严谨的表达,物理量从定性讨论到定量的计算。

2.学习方法层面的差异。初中的学习由于教学的进度比较慢,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变化不多;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比较简单、机械,不习惯于复杂计算;也不习惯于独立思考,只要记住公式,把题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就可以知道答案。

高中的教学进度明显加快,课堂教学的密度大大提高,概念多,公式多,物理规律复杂,物理规律表达方法灵活,对数学能力要求高,例如力学对三角函数的要求,靠初中那种以机械记忆来学习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对定义和公式不理解,不注意适用条件,往往乱代公式,乱用数据。

3.思维层面上的差异。初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求,是比较低的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对物理问题简单分析就可以得出结论。

高中物理对思维方式要求比较高,常常要用到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根本出路

要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就得研究初高中教材、学生,开展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笔者以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以解决“衔接”问题。

1.加强初、高中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长期以来,初中物理老师不了解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高中物理教师不清楚初中物理课程的设置与特点,人为增加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困难。因此,很有必要经常组织初、高中教师的研讨交流,包括教学情况和学情分析,这样会让初、高中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整个中学物理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在教学中处理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2.研究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标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了解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了哪些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知道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

3.研究学生,注重循序渐进,做好过渡工作。首先我们要明白,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爱好什么,他们有了什么知识储备,他们的心理特性怎样,思维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他们以前是怎么学习的,他们又需要哪样的老师。只有知已知彼,才能事半功倍。

①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初高中物理由于多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学生来说,宜于降低起点,分散难点,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帮助学生熟悉高中的教与学的方法,便于学生接受、掌握新概念,排除他们的畏难心理,使他们能够打牢基础,顺利步入高中物理的殿堂。

②加强直观教学,重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化,经常只考虑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建立物理模型。这样一来,会便使物理概念、模型很抽象,初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困难,不容易想象。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

③加强基础训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不强,分析、回答问题时逻辑性、条理性较差,学生习惯于初中的算术法解题,而不善于运用代数法解题,往往只会记死公式,对公式应用的条件,范围不太注意,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习惯于初中的套公式型的定向思维,我们就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去上当,由此训练学生多因素、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扭转他们的定向思维习惯,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和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学法引导和能力的提高。解决“衔接”问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和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只是一种自发状态,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加强能力的培养,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①精心备课,用教法促学法。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直接表现是“重教法”而“轻学法”这种意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尤其突出,在设计教法时忽视或不设计“学法”。“学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师的教法,是糅合在学科知识的传授课过程中的,既传授学科内容,也潜移默化物理的学习方法。

②培养自学能力。在各种能力中,自学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采取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堂指导阅读的方法。老师在课前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进行自学,上课时老师让学生根据预习中的疑点提出问题,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问,然后老师再根据提问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已基本掌握的内容就不讲或少讲,学生中存在问题较多的教材内容,老师就详讲或着重讲。

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分层次教学 优势优点 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46-01

分层次教学是以差异教学为基础的一种教学实践,根据班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和身心、性格特点进行划分,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将班级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的,再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寻求最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变,实践证明,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对初中物理的教学有效性起到了提高的作用,同时,也一定程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学生学习习惯。由于扩大招生,初中的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距离差距不断扩大,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施行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选择。

1 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优势和优点

1.1 分层次的教学手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进入初中后开始正式接触物理学科,然而物理学科的很多概念抽象、公式复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用到抽象思维,这令很多基础差的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接受困难,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打击,进而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分层次教学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1.2 分层次的教学手法,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信息控制更为灵活

分层次的物理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等划分好不同的层次,教师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行不同的教学手法。基础好的学生对概念和公式的吸收和了解快,教师便可以多为这类学生讲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他们“吃得饱”。基础较差的同学,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比较慢,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设置在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公式的运用上,让他们“吃的了”。分层次的教学手法,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信息的控制更为灵活,极大得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1.3 分层次的教学手法,有利于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学需要跟上时代不断发展的脚步,不断改善自身,灵活应对。分层次的教学手法,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是在新教学改革的大主题下,灵活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建立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初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教学措施

2.1 对教学体系组织的分层次

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的不同差异,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优、中、困三个层次。

优层次:自身基础较好,特别是数学基础,对物理学科抱有兴趣,理解能力强,对物理概念、公式等可以很好的理解,能够灵活地运用理论和公式。

中层次:基础较好的学生,数学成绩一般,理解能力较强,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可以理解一般的物理概念、原理和公式。

困层次: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水平低,对物理学习兴趣平平或低下的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一般概念、定理、公式等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

2.2 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分层次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水平分好层次后,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不能用单一的目标来要求他们。对优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理论来分析问题,灵活全面的利用公式,深入理解物理定律等,对于中层次和困层次的学生就要相对的逐次降低难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学生都应达到大纲的要求。

2.3 对教学的考评方式也应当分层次

分层次教学并不说是考核的试卷也应当分层次制定,而是应该让学生统一试卷进行考核,这样才能避免基础差的学生考核成绩比基础好的学生高,打击优层次的学生的情况。统一的试卷应当设置基础知识考核部分和提高部分,根据学生各个部分的成绩看学生的学习提升情况。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作业、学习态度等进行考核,不仅能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同时,也能更进一步地实现教育公平。

物理分层次教学是改变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经实践证明,在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上取得一定成效,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探索、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裴希山.分层次教学现状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2):62-65.

[2]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2.

篇(5)

一、根据不同层次、阶段的学生,区别对待

初中物理教学分为初二、初三两个不同的教学层次,这两个层次中,无论是在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内容与要求上,还是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上,都存在这明显的差距,所以,应该区别对待。同时,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比如,新授课的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要选择相对基础一些的,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章末或者期中期末复习中要安排一些具有难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二、从物理基础知识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要求学生从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这五个方面复习,引导学生根据认知规律灵活运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定律和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统一单位,进而形成解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掌握解题规范与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准备。

三、精选精编练习题目

教师出示的题目应该是精选精编的题目,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即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便于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题目若能用实验做出来或与实际联系得比较密切,则尽可能安排实验演示或实际动手操作,以增强直观程度。习题课的核心任务是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仅可以启迪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还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尤其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物理习题。

四、帮助学生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

有些学生不能独自总结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老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首先根据学生情况特点,选例题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加强基础,即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二是加强针对性训练,克服缺点。即选用足以暴露其缺点的各种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三是拓宽视野,增强适应性。即选题不仅内容上力求齐全,而且尽可能涉及不同形式、提问角度乃至叙述方法的各类题目,使学生课后遇到各类题目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可降低题目的难度,增强解题的自信心。

五、习题课应该由易到难,逐层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想尽可能得让学生做更多的习题、讲更多的习题,但是显然学生并不象老师想象的那样能接受那么多,特别是中差的学生,有时老师讲中等难度的题目时他们就有可能听不懂,这样老师讲再多也是无用功。因此在讲解例题和习题时应该从知识的基本应用题开始,许多老师以为这类题不重要,可以忽略,直接讲解难度更高的例题,这样对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事倍功半,基本应用题是通往更高阶梯的台阶,一定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才能更进一步,因此习题教学一定要由易到难,逐层递进。提问时,教师要善于把题目分解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按思维的进程面向全体学生依次提出,分别由不同的学生作答,由审题寻找突破口,依次展开过程分析、规律选用、方程列出、结果讨论等。这时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讲正确也讲误区,既讲常规方法也讲技巧捷径。

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初中的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中已经养成了牢固的定向思难。定向思维在小学学习中很有用,只要记住公式和规律,记住老师讲解的套路,就能够解决问题,但对于初中物理的学习,定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题思路。因些在习题课上除了分析解题思路外,要留给学生独自思考的时间,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一些他的解题思路,再由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我在教学中有时让学生讲题,如果他会要讲某一个题,他必须把这个题做透彻,这样才能讲明白,其他同学才能听得懂。经过不断地锻炼和积累,学生才能养成较好的思考习惯且掌握一些解题思路。

七、布置好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课堂上通过例题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了某些解题方法和技巧,如果在课后不加强和巩固,仅凭课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如何布置课后作业是很关键的。教师要精心挑选极具典型与知识技能紧扣的习题,还要注意层次性,即习题要有难有易。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适当地使用一些“非常规题”去培养学生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像:有多余已知条件的题型;有多个答案的题型;答案是不确定模糊解的题型;松弛约束可以求出许多物理量的题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的题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根据平时生活积累进行估算的题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型;跨学科结合型题目等。

八、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篇(6)

>> 中学物理学习方法分析 中学物理学习方法探析 中学物理学习方法漫谈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浅谈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贴于 谈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浅析 浅议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探讨 小议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探究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探究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研究 探究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探究 初高中物理衔接及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浅谈 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谈高中学物理学习方法 浅谈高中学物理学习方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多数学生感觉自己初中时物理成绩还不错,为什么到了高中物理却成了最难学的,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在本文中我就这一想象谈一点自己的观点。 关键字:区别 学习方法

对于高一学生,开始学高中物理时,感觉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样,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间有一道鸿沟。“上课听得懂,听得清,就是在课后做题时不会。”这是很多学生的同感。那么怎样才能跨越鸿沟,学好高中物理呢?

我想应该从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入手,知道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之后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 。

(一)课程内容上的差异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差异

初中物理课程中大多数多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比例关系的运用;高中物理课程,大部分问题不单是作定性分析,而且要求进行大量的,甚至是相对复杂的定量计算。

2.初高中物理学习思维方式差异

初中物理课程的呈现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大多数问题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而高中物理课程的知识的呈现,多数以抽象思维为基础。问题研究的实验不再是以直观直接得结论,而需要在实验基础上,加以抽象、归纳,才能得结论。

3.初中课程的问题多是单因素的归因的逻辑关系;高中课程的问题的归因则是多因素的复杂逻辑关系,且是以递进式、归纳式的逻辑关系为主。分析问题时还需较多使用假设、判断的推理逻辑手段。

4.初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对运用数学知识的要求不高,而高中物理问题的解决,需大量使用代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像、矢量运算、极值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上。例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习中矢量合成要比简单的代数合成抽象复杂得多,对三角函数知识要求比较高;还有很多需要计算的题目,方程组多,未知数多,也造成了物理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高中物理课程特点的差异,就决定了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和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差异。 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习惯于教师对知识传授。对知识点只停留在“简单问题”和记忆之上;高中物理的学习则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取知识,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更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多自己分析问题,找到要解决的问题与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再利用课本知识解决问题。 初中物理知识的简单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较多运用记忆方法掌握知识,对理解、分析方法使用的程度要求不高;高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决定了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以理解、分析、归纳为主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3.高中物理习题的求解,要求学生会灵活的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二、探索高中物理学习的新方法

首先解决上课听得懂,课下不会做的问题。我觉得首相要对典型的题型深刻理解,紧接着就做这种题型的对应训练,在练习中加深理解,进而融汇贯通,才能灵活的变通。

其次,解决数学工具欠缺的问题。好多同学物理学习过程中碰见的数学拦路虎比物理拦路虎少不了多少。

第三:全面、深入、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方法

应该了解到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不应该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显然,一个知识贫乏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系统掌握物理知识。具体来说,就是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

第四:有必要记忆的必须熟练记忆。初中物理需要记忆,而且很多知识记住考试就能做对,高中物理仅靠记忆是不行的。但有些同学就认为物理是不需要记忆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理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熟练记忆,例如基本概念,公式,物理规律,包括典型题型和典型模型,常用解法等,都需要熟练记忆,但物理的记忆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在练习中记忆,这样学来的知识才是灵活的,才能做到活学活用。

篇(7)

一 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则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

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考试就很容易了。

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4.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能力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

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1)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如: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常用的就有10个之多,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其中三个为矢量,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学生在解题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2)用图像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3)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

二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1.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中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阶差”,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2.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和深广度。

3.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在掌握物理规律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注意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含义。

4.重视学生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实现知识的迁移。 转贴于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

5.要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1)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要重在理解,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不可能真正理清其中的道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

(2)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生对学习感到越困难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时间曝光一样,学生的头脑也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予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现在的学生,很少对教材进行津津有味的阅读,当然可能与教材的内容和编写陈旧有关,内容不丰富,画面不直观。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当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脑动画再现物理情境。

(3)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课堂提问和分析论述题,培养学生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的习惯,要求学生“讲理”而不是仅凭直觉。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例题的分析和学生分析、讨论、解答物理题,使学生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养成先分析再解题的习惯。严格做题规范,从中体会物理的思维方法,养成物理的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