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的未来趋势

会计的未来趋势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3 15:49: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会计的未来趋势

篇(1)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与技术飞跃的新,全球化、信息化、化三股力量势不可挡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世界。所处的财务环境受整个经济环境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财务和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和表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环境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在决策有用性和报告模式方面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并阐述了财务会计报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 决策有用性 模式 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篇(2)

论文摘要: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它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本文将从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略的阐述。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多元成本计量目的要求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正如杨纪瑰教授所述:"服务于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和包括不同范围所进行的成本计算的结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成本数字。"在管理成本的大框架下,各种成本的涵义和外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计、开发研究等),其特点为:(1)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2)以市场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本的降低;(4)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5)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去维持产品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过去用得较多。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也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企业定价政策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是开始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就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将会风靡一时,占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龙头。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 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仅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方面。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必将对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2006,(5)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转变;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一、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分析

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来说,目前国外的发展速度很快,多数国家的会计电算化已经从最初的数据处理阶段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向高级决策系统转变,完成了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而对于我国的会计行业来讲,会计电算化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我国的多数企业而言,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仅仅是对手工的机械模仿,并没有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所以,我们要想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就要使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积极转变。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更高阶段

在当前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中,会计电算化仅仅是将传统的记账方式和会计管理由人工变成了计算机录入,实现了简单的人工会计系统模拟功能,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却没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真正发展。通过国外的经验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会计电算化的更高阶段,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更加有利。

2.会计信息化可以弥补会计电算化的缺点

会计信息化是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实现会计流程与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的过程。所以会计信息化更多的是体现了企业对会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特点。从实际作用来看,会计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中,可以弥补会计电算化功能单一的缺点。

3.会计信息化更符合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最终发展趋势,只有应用了会计信息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才能取得积极的促进效果,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更符合企业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具体措施分析

无论是从国外发展趋势,还是从国内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看,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想加快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变,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企业领导要对会计信息化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讲非常重要,完成这一转变过程,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和经营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企业领导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企业中形成自上而下管理机制,推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积极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目标。

2.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技术支持

在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仅有领导的重视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技术支持。由于会计信息化对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要求较高,不但需要接入硬件管理系统,还需要接入企业的软件管理流程,例如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系统。所以,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需要强大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石支持和保障。

3.企业要做好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软件配套工作

(1)财务职能的转变。会计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账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信息浅析和利用、预测决策等创造性的工作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管理者,这也是未来会计的主要责任。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尽快适应这一角色转换。

(2)将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业务系统相连,使信息可以共享,加快数据的交流与浅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强化资金管理与财务管理等至关重要的目标。

三、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企业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的原因和措施。对于企业而言,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转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会计信息化可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功能,引导财务职能的转变,进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在财务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网络化进程的进展和融合,以往耗费时间的交易记录将大为减少,作为这一转变过程的结果,财务资源会被重新配置,成本也会降低。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化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2.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如果中小企业无视现有的进展需求,那么企业的会计系统就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最终导致企业无法进一步进展,而被市场所淘汰。随着管理技术、信息处理能力的进展,各种信息职能之间的统一使信息职能与决策职能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使得会计人员参加管理和决策成为可能。所以在企业中,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朝着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使会计信息化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必要手段。

3.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效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所以,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会计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永群.社会信息化形势下的金融创新[J].华南金融电脑,2010(07).

[2]沈泉璇.社会信息化对会计理论的影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3).

篇(4)

1、信息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应用到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核算信息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加工和整体之后,将其与其他单位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的提高,而且还能够促进相关技术的优化与完善。在整个核算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推动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建设脚步,要求核算的数据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全面的。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会计核算工作信息化也会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2、法制化。随着我国社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计工作的依法治理也成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因为如此,会计核算的法制化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所谓会计核算法制化,主要指的是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是合法的,此处所说的“合法”,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工作,而且还要根据其他法律法规中与会计核算有关的规定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以此来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法制化。3、规范化。目前,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不断扩大,涵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会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加强会计核算规范化也成为了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会计核算规范化,主要指的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严格依据相关准则和程序进行操作,根据现有准则在不同的时间及空间内进行相同的核算工作。

二、会计管理的发展方向

目前,会计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会计人员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会计工作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操作和执行。因此,在目前企业会计管理中,负责人更加注重的是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果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计划,在整个计划当中,最不可忽视的就是对于会计工作的管理,而加强对财务战略的管理,则是企业会计管理中的核心任务,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是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加强法制化管理也是会计管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对于法律是极其重视的,会计工作又是很容易触犯法律的一个特殊职业。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核算的时候,必须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一体化趋势

从上文中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二者之间存在这必然的联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会计管理工作如果想顺利展开,必须要有准确的会计核算作为根本依据。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一体化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会计的核算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今的核算职能不单单是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变化,也涵盖了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从中可以看出会计核算中难免会出现会计管理的工作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使核算和管理功能实现统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企业会计工作中运用计算机管理会计及财务状况的情况特别普遍,这使得会计核算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的一体化的发展脚步,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财务软件应运而生,也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更侧重于会计的管理。财务软件有预算、财务分析等强大的功能,财务系统分析得出的核算结果等,都可以作为依据,使管理者快速的做出下阶段的工作计划,也说明会计核算工作正在进一步深化。会计是通过分析、计划、审计、核算等措施对管理层及时的提供经济运营资料,从而实现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些都说明核算原理不断的渗透到管理中。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 财务报告;新会计准则;发展趋势;局限性

1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相关规定做出了不少的调整,突出强调了财务报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一些主要变化作简单论述。

(1)企业财务报告制度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我国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报告制度经过不断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报告制度的规范化建设不断取得突破。

(2)信息披露完整性得到加强。分部报告披露内容扩展,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合并财务报表发生变化。新准则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确定纳入合并的范围也应看其实质,而不仅仅是以股份比例为标准。确定合并范围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控制权标准。

(3)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发生变化。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一大亮点。原会计准则中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拓展了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

(4)调整了财务报表体系和报表具体列示项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体系新增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表,取消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并调整报表具体列示项目。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没有实质变化,但报表项目分类名称更为科学。利润表虽仍然采用多步式,但列报的信息有变化。

2我国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局限性

(1)无法满足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时效性需求。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做出了诸多调整,但仍不能完全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①无法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现行财务报告是一种通用财务报告,它供给使用者的是相同的报告,即财务报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却丧失了灵活性,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②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现行财务报告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③无法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2)缺乏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反映企业历史经营活动的财务信息,而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乏前瞻性财务信息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这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

(3)缺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①缺乏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②缺乏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我国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造成个别企业只重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难以与整个社会相互融合。

(4)财务报告内容的规定政出多门。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财务报告内容的规定有两个制定机构:证监会和财政部。两者对基本财务报表方面的规定似乎有默契,不过,在表外信息方面,两者的内容规定缺乏必要的协调。在此情况之下,若不对双方的内容规定及早做出协调,将来就有可能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3我国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1)未来财务报告方式:①采用交互式财务报告取代标准化财务报告。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的形式可以采用如计算机语言执行方式的交互式报告。②建立实时财务报告系统。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在计算机随机寄存功能的支持下,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披露成为可能,进行实时报告。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格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

(2)未来财务报告内容:①加强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增加预测性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由解释事后信息为主向解释事后信息与前瞻性信息并重转变,反映企业下一年度或未来期间的主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②披露人力资源等非财务信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将成为财务报告的重心。③扩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范围。新企业会计准则只是谨慎并适度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其应用范围会逐步扩大,这是财务报告发展的必然趋势。

(3)未来财务报表新形式:①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财务报告是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我国应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体系,规范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增值表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方式,应抓紧研究增值表编制方法,出台相关准则,尽早将增值表纳入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之中。②推行全面收益表。我国制定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这张报表并未涉及一些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只报告一些直接计入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项目,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的影响金额等。因此,我国利润表的改进需要推行全面收益表。

综上所述,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取得了很多突破,但存在其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将越来越不能满足于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必须通过不断改进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然而,对于未来的财务报告模式还没有一个定型化的描述。因此,我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主要参考文献

[1]钱娟萍.论我国财务报告的改进[J].北方经贸,2002(9).

[2]袁水林.未来财务报告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2(3).

篇(6)

关键词:高级会计;行业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作者在对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发展的现状调查中发现,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未能从根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高级会计高素质人才的缺乏、电算化发展步伐较为迟缓等,严重影响着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对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本文主要对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一、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未能从根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化市场的发展也极为迅速,尤其是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国家化。然而,作者在对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进行调查中发现,我国的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未能从根本上与国际惯例接轨,尤其是WTO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相关部门的规范文件以及规章制度等都未能及时得到改进和完善,从而影响到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

2.高级会计高素质人才的缺乏

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极大,而且,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也比较高,这也是确保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快速发展的基础。然而,就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高素质人才极为缺乏,一方面大多会计人员都欠缺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意识,而在经济市场快速发展之下,这些会计人员势必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另一方面现阶段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极为缺乏,企业缺乏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规划等,致使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从而影响到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

3.电算化发展步伐较为迟缓

随着国家化的快速发展,WTO对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更是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一次机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高级会计行业逐渐走向电算化的发展方向。然而,就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来说,能够真正达到电算化的水平并不多,尤其是在高级会计人员核算数据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实施电算化核算的话,将会对核算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等造成极大的影响,不利于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高级会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1.应加强与国际惯例接轨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缺乏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从而对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影响到我国在国际化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作者认为在未来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中,应加强与国际惯例接轨。首先,相关部门应将国际惯例接轨重视起来,加强对我国高级会计规范性文件以及规章制度等进行改进,当然,在改进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在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清晰的对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进行定位,将我国会计体系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确保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符合WTO要求。

其次,应对WTO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经济对外已全面开放,这不仅对完善我国投资环境有着一定的作用,更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商资金,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然,为了促使我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增长,应不断的就加强国际化商业语言的提高,通过较高的可理解性、可比性来增强国际惯例的透明化,更有利于我国高级会计信息用户的投资、筹资、经营决策等,尽可能的避免决策失误的现象发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

再次,应严格遵循着相关的规定,并通过合理的做法来办理高级会计发展的业务等,确保高级会计行业工作各项事业的妥善办理,在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来,对我国高级会计的行业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然,也会根据国际化会计惯例的发展趋势来对高级会计行业进行不断的改革,这样才能确保我国高级会计与国际惯例的全面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市场的稳步发展。

2.应加强高级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人才是各个行业发展的根本,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有着足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持才能为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而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高素质人才的欠缺也是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发展所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强高级会计人才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首先,应加强对现代化高级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全面提升高级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基础,尤其是在高级会计行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理论以及政策的出台,必须要将其及时对高级会计人才进行培训,掌握最新的理论性知识,促进我国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升。

其次,应加强对高级会计人才学习意识的培养,随着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一名优秀的高级会计人才,应有着不断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不断的去学习和摄取高级会计知识,为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人才基础。另外,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下,对高级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高级会计人员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知识的积累。

再次,现代高级会计从业人员应结合自身的发展以及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不断的树立正确的执业道德观,用高级会计职业道德观以及相关的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以及学习,从而有效的提升高级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高级会计从业人员,应为自身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从业人员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确保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高级会计行业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应加强与行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来提升高级会计的工作质量,对促进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通过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能够起到能力互补,相互学习,对提升高级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抓住这个突破口,可以适当的组织高级会计从业人员开展讨论会等大型会计人员的活动,以此来加强会计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

3.加快高级会计行业电算化的发展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电算化水平严重不足,将会对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全面性等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作者认为在未来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快高级会计行业电算化的发展。首先,应加快电算化工作的推广,将电算化发展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同时,电算化水平也应将其作为对高级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级会计从业人员应该自觉的去学习电算化知识,并通过电算化知识的运用来提升高级会计行业发展的速度,确保高级会计发展的可靠性,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其次,应加强高级会计电算化水平的提升,不仅仅要从操作水平上得到提升,同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众所周知,会计计算机内会含有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其中会包含大量的机密文件和数据,一旦这些数据或文件丢失、被篡改、删除等现象发生的话,都将会对会计工作效率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相应的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因此,必须做好计算机的网络黑客防预措施,尤其是作为国际性的高级会计行业来说,其竞争对手包含大量的国外企业,因此,在电算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时还要注意网络防范措施,确保高级会计行业的稳步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与WTO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发展效率将会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对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有利于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稳步发展。通过本文对我国高级会计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当前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同时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提出了几方面建议,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我国高级会计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学国.百炼成钢 化蛹成蝶――全国首期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侧记[J].会计之友,2012(04)

[2]黄湘.高端会计人才核心能力框架探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

[3]周萍.高级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研究综述[J].中国证券期货,2013(04).

篇(7)

关键词:管理会计 预测 机理 方法论

一、 预测方法和预测机理

管理会计为了向企业管理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预报信息,首先需要收集企业内外的相关历史记录,然后从历史记录中发现事物变化的历史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关于未来的预测活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先获得“关于过去的知识”,才能接着获得“关于未来的知识”。预测的涵义就是以“关于过去的知识”为基础来获得“关于未来的知识”的过程。

在管理会计中,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趋势预测方法、因素分析预测方法、非线性预测方法。

其中,趋势预测方法亦可以称作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又可具体细分为加权平均预测法、一次指数平滑预测法、布朗指数平滑预测法、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法、以时期为自变量的线性方程预测法。

因素分析预测方法亦可以称作因果预测方法,又可具体细分为因素较多、因素数量模型化程度较低条件下的因素综合预测法,以及因素较少、因素数量模型化程度较高条件下的多元方程预测法。

非线性预测方法亦可称作战略思维预测法,又可具体细分为粗略条件下的群体互动预测法,以及相对精确条件下的动态模型预测法。

所有这些预测方法的预测机理既有共同之处,又各具特征。共同之处是:以总结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为基础,再假设未来是历史的复印件,历史规律在未来依然有效;不同之处是:不同的预测方法需要在预测过程的不同阶段来使用“未来是历史的复印件”的假设前提,具体区别在下面分别予以描述。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描述的是因素分析预测方法和非线性预测方法的预测机理。

二、趋势预测方法的预测机理

趋势预测方法在从预测对象的历史记录中总结出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以后,不再细分预测对象的影响因素,不再细究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的成因,而是直接假设预测对象的未来规律就是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的复印件,直接假设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在未来依然有效。例如,商品销售量Y为预测对象,T为时间序列数,Y=2+3T是人们根据当前时点之前5期的历史记录数据建立的关于商品销售量Y与时间序列数T之间的直线方程。虽然它仅仅是人们根据前5期的历史记录数据总结的历史规律,但是,如果人们假设未来各时期的商品销售量的变化仍然符合这个规律, 人们就可以用这个数学模型来预测第6期、第7期等未来时点的商品销售量,第6期的商品销售量Y=2+3T=2+3×6=20;第7期的商品销售量Y=2+3T=2+3×7=23。

显然,从预测机理的角度看,在那些未来相对于历史变化性越小的领域或时期,趋势预测方法的误差就越小。

三、因素分析预测方法的预测机理

在速变的时代,在速变的领域,大到管理会计预测,小到个人职业预测,直接假设预测对象的未来规律就是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的复印件的趋势预测方法,已经导致了不胜枚举的错误:由于股票市场上过去多次出现过连续三波下跌后的大涨现象,企业投资者就在这一轮的三波下跌后大量买进股票,没想到未来却出现了第四波更大的下跌;连续多年出现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引导人们对这个专业趋之若鹜,但很快出现的超低就业率又让人们大惊失色。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在管理会计领域采用了更具有应用前景的因素分析预测方法。与趋势预测方法不同的是,因素预测方法不忙于在预测对象的层次就假设历史是未来的复印件,而是将预测机理分为四步,只有在第三步时才假设未来是历史的复印件:

第一步,先全面准确地找出影响预测对象变化的诸多影响因素,并按照逻辑树的要求准确、分层次地罗列出全部影响因素,不遗漏、不重复、不交叉。

第二步,通过历史记录发现每一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同预测对象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仅包括变化方向和变化数量程度的规律性,还包括影响因素的变化到预测对象发生变化的时间间隔,即传导时间。如果历史记录具备定量计算的条件,就算出在各个记录时点的以每一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X、以预测对象为因变量Y的弹性系数(ΔY/ΔX)。在相对特殊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从各个影响因素在各个记录时点的弹性系数的变化轨迹中,推演出以各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预测对象为因变量的直线方程或曲线方程。

第三步,观察各个影响因素在当前所发生的变化,再假设在第二步已经发现的每一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同预测对象的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规律在未来依然有效,就可以推测出每一个影响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预测对象即将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个变化的传导时间,在具备定量计算的条件下,用某影响因素的变化量ΔX乘以弹性系数。

第四步,综合全部影响因素的变化所即将带来的预测对象的总体变化,以及这个变化的传导时间。在综合时,假设预测对象在未来的总体变化就是在第三步算出的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所带来的预测对象的变化的代数和,其中,导致预测对象的数量减少的为负数,导致预测对象的数量增加的为正数。

以上就是因素分析预测方法的预测机理。

当历史记录的数量化程度不高时,或者寻找数量模型化的历史规律的难度过高时,人们往往零零散散收集来的统计指标进行粗略的定量预测,有时甚至只做仅仅涉及变化方向的定性预测。

当历史记录的数量化程度很高时,人们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化的历史规律进行预测。例如,如果发现所有时点的弹性系数均为一个常量,人们就可以根据历史记录值推演出预测对象Y和影响因素X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直线方程Y=a+bX。再例如,如果发现所有紧邻两个时点的弹性系数都按一种近似不变的比率增加,人们就可以根据历史记录值推演出预测对象Y和影响因素X之间的数量关系的指数曲线方程Y=abX。再例如,如果发现所有紧邻两个时点的弹性系数的差为一个常量,人们就可以根据历史记录值推演出预测对象Y和影响因素X之间的数量关系的二次曲线方程Y=a+bX+cX2.。

在实际运用中,为了减少预测的复杂程度,也可以将前面介绍的趋势预测方法同因素分析预测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此时,可以先用趋势预测方法将预测对象的未来预测值计算出来,再找出几个最重要的影响预测对象变化的影响因素,如果发现哪个影响因素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按照第二步、第三步的方法计算出这个因素的变化所导致的预测对象的变化值,然后用这个预测对象的变化值去修正前面用用趋势预测方法计算出来的预测值。

四、非线性预测方法的预测机理

从预测机理角度看,因素分析预测方法也有一个缺陷:在进行综合之前,需要根据历史记录算出每一个影响因素单独引起的预测对象的变化值,从而算出以每一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预测对象为因变量的弹性系数(ΔY/ΔX),但是,我们在实际运算时,无法从历史记录中找到某一个影响因素单独引起的预测对象的变化值,我们能找到的只是现实环境中多种影响因素同时发挥作用时的记录值,这必然导致计算的误差。例如,企业关于销售量的记录都是包括价格、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等多种影响因素共同影响下的销售量,你无法找到仅仅由价格因素影响时的销售量记录,你也无法找到仅仅由收入水平因素影响时的销售量记录,因此,因素分析预测方法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误差容忍度。

非线性预测方法同时吸收了趋势预测方法和因素分析预测方法的优势,又避免了趋势预测方法和因素分析预测方法的缺陷。非线性预测方法不像趋势预测方法那样仅仅停留在发现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非线性预测方法也不像因素分析预测方法那样在假设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分别发现单独一个影响因素影响预测对象的历史规律。

如果历史记录连续性强、定量化程度高,非线性预测方法可以采用相对精确的动态模型预测法的形式。为了便于从历史记录中发现全部变量共同变化时的历史规律,你可以直接将记录数据转换成直观性更强的图形,你也可以先对记录数据进行再运算,从再运算的结果中发现全部变量共同变化时的历史规律。其中,对记录数据的再运算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同一个变量的各期数据进行关系运算,包括计算相邻拐点的时间间隔、相邻拐点的量差、相邻拐点的量变速度、逐期量差、逐期增长率、同比增长率,等等;第二类是对不同的变量进行关系运算,包括两个数量单位相同条件下的同期量差、同期量值比率,还包括两个数量单位不同条件下的同期逐期量差的比率、逐期增长率的比率,等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展开描述。

总之,在管理会计中,趋势预测方法、因素分析预测方法、非线性预测方法都有特定的运用环境和运用条件,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统计计算手段和信息沟通手段的迅速进步,非线性预测方法由其预测机理所决定,将成为为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具有综合性、前瞻性预报信息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