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所有化学知识

初中所有化学知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3 15:49: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所有化学知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所有化学知识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52-01

现在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在实行教育部现在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化学这门学科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我们知道化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用性极强,并且化学将贯穿我们整个初高中的学习。我们如果在初中阶段就能够把化学学好学通,并且完全明白解化学计算题的方法,就能够为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们知道学生在平时解化学计算题的过程当中,能够应用的方法有很多,而且现在的化学题目的有很多的隐含特点,解题的方法存在很多的技巧,假如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解题的方法以及技巧,这样解化学计算题的时候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时间,缩减解题的过程,更能使得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如果学生能够在掌握这些解题技巧的同时还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就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小初中学生的在化学这门学科上的学习负担,还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把这些解题技巧进行演变,运用到别的科目的学习过程当中。因此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努力地指定各种上课方式来向学生传达这种解题思技巧,真正能够使得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现状及问题

我们知道在化学这门学科的考试中,计算题占据着很大的比重,甚至占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例,因此要想使得学生的化学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让学生把解计算题的技巧掌握的很透彻。据了解,现在初中学校里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够达到标准的,但是在对一些具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对于解题方法掌握的不够成熟,从而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耽误很多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在消耗很多时间的情况之下,对这类题目还是没有头绪,找不到解题的办法,对题目无可奈何,长此以往下去就会使得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越来越淡。学生在解题的时候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还是老师没有真正的教给学生解题的技巧,因此现在老师和学生最重视的还是对于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的掌握,只有学生能够真正的从老师的讲解过程中明白这类解题思路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就能够在今后的考试中做到得心应手。举个例子来说,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中存在的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老师亲自去给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引,比如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质量守恒法则代入法等等知识点和定理,必须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理解,进而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得学生的解题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知道在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化学方程式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在平时的化学学习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现在的学生在平时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进程会出现错误,比如经常漏写固体沉淀符号“”和气体生成符号“”,从而就会导致整个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现错误,丢掉本该拿到的分数。

二、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1、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一:守恒法则在对化学计算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到的一个解题技巧就是对守恒法则的运用。化学中所谓的守恒法则,指的就是化学物质在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根据物质的这种守恒法则来进行解题通常会使得题目变得简单通俗。所以老师和学生必须对守恒法则给予高度的重视,学生必须把这类解题技巧熟练掌握并学会准确的运用。比如在化学计算题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求物质的质量的题目,一定质量的a物质和一定质量的b物质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会发生反应,通常会让你去求生成物质的量,在这种题型下,我们就应该熟练的运用质量的守恒法则来进行解答,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这种解题技巧就能够使得题目变得简单。

在初中化学的计算题中对于质量守恒法则的运用极其的频繁。如果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遇到这种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就是应利用守恒法则这种技巧来进行解题。在平时的教学和测试过程中,老师也要经常的向学生灌输这种解题方法和思路。

2、初中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技巧二:合理利用化学方程式

我们初中教材中有很多的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必须对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做到熟练的掌握。化学中所谓的化学方程式,就是利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中包含参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的物质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来看一下一个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例子,因而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一般用铜和稀盐酸进行反应收集氢气,双氧水加热就会生成氧气,而氢气与氧气反应就会生成水,在这其中包含有有三个化学反应:Zn+2HCl = ZnCL2+ H2;② 2H2 O2=2H2O+O2;③2H2+O2=2H2O。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化学方程式可以把物质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来,我们完全能够利用已知的条件来求具体题目中所求的问题。在今后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过程中,要熟练的掌握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会简单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平配平法则。

为了能够在整体上使得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就必须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关于解计算题的技巧,从而能够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必须全面的发挥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另外还必须加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得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能够很好的完成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122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研究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是没有设置化学课程的。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化学课程是一门相对较生疏的学科。但国家对通过学习化学应达到的内容、培养的能力规定得十分明确。初中化学教学要求两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学会相应的化学知识;二是培养出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领悟相应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学校应适当开展并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引进先进的器材,完善实验方法,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

(二)教学现状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紧张

初中化学是在初中九年级开始学习的,只有一年的时间来学习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既包括书本知识,又包括实验时间。明显的,教师的教学时间非常紧张,即使按时完成教学计划都有些紧张,再加上所有演示实验的时间,因此,教师只能压缩实验时间。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有效,对于化学实验时间的压缩,会使得学生不能及时思考实验原理,能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自然也就学不到关于实验的相关操作和实验技能了。

2.实验设备不够充足

学校配备的实验设备不够充足,由于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缺少,导致教师在进行实验时,总是不能顺利进行。对于一些实验要求低、仪器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替代品来代替,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教师则无法实施实验。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途径

(一)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感受、思维与技能习得。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激励手段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生的竞争意识较强,当看到同学得到教师的鼓励或者奖励时,都希望自己也在班级中得到鼓励或者赞赏。所以,我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时,会在恰当的时候评价学生,当学生做题既迅速又准确时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要骄傲;当学生做题粗心又不重视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继续加油。化学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

(二)因地制宜地激发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初中生的好奇心又强,思想又前卫,对于新鲜的事物又喜欢探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化学。如口诀歌谣记忆法,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很多,教师可以编成口诀帮助他们记忆。例如:取用药品的操作要点:“固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块状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量筒的操作要点:“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胶头滴管的使用要点:“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对于化合价的知识可以这样记忆: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从而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都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证实,如果仅靠教师讲解可能使学生难以理解。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器材完备,教师水平较高,设施齐全,完全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那么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软硬件条件就能得到保证。初中生思想成熟,自制力强,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比较轻松,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可能会忽视实验教学,认为实验课上实验器材和学生都难以管理。但是我却认为实验课必不可少,教学大纲既然规定了实验内容,就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教学。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想

转换教师的教学思想,就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动手操作体验。化学实验中各种可以观察到的外部属性,如色、味、态、声、光、热等现象,都依赖着学生的感官,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进而推断概括参与实验的物质的相关性质或反应机理。通过化学教师的思想转换,可改变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增强实验中的探究过程

1.注重团队合作

在实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动组成团队,有效的团队合作既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又能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经验。

2.实时记录,注重过程

所有的事要都是离不开实验记录的,更何况创新性实验。实时记录可以完整有效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实验中所产生的数据,从而为后续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3.评价反思,改正不足

适时地评价反思是创新性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实验总会因为操作、仪器误差、理论偏差等多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每次实验之后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实验中的不足,以此令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和所要表达的原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篇(3)

关键词:课程开发;实验教学;实验拓展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开发提出相关建议,建议“编制学生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指南”,其内容包括必做实验、选做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辅导用书。[1]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作为中学化学第二课堂,很好地采纳了化学课程标准的建议,是新课程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研究又一次从侧面推进了实验教学。作为中学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补充,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那些在化学学习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实践,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巩固知识,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化学课程的重要扩充,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从教学实际出发,进一步内化学生的认知[2]。教师在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研究过程中,既是教学者,又是开发者,这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扎实的化学知识、敏锐的思变意识、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这些都有利于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开发

1.课程目标

作为初中化学的选修课,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不仅为了改变教师的陈旧的实验教学理念,也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1)在“做”中学,使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工具课程的实践过程应该是学生“做”的过程。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是实验的设计者与参与者,他们要运用已学知识去提出和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数据处理、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评价与改进,这些过程能使学生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与训练,能使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工具。(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初中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实验越有趣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所涉及的实验都是和初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知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本课程所涉及的实验都来源于生活,更易产生共鸣,擦出思维的火花,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人力、物力与自然资源。[3](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外小实验开发课程资源教材中的课外小实验是根据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学生实际等开发设计的。这类课外小实验首先要求与初中化学知识紧密相联,其次这些实验由于是要求学生课外完成的,所以可操作性相当重要,要慎重考虑其操作的简捷性,不能过于复杂,所用物品或仪器应该是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的物品,否则即使实验本身设计得再精彩也是不可采纳的。再次还要求所设计的实验趣味直观、生动形象,并有利于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如自制净水器,可采用找材料、设计方案、加工处理、讨论完善、尝试制作、实验展评等活动形式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在课外实验的实践中主动发展。又如土壤pH值的测定,雨水pH值的测量等许多课外实验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能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吸引力了。(2)充分利用家庭小实验开发课程资源教材并不是化学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的生产生活、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都是很好的教材。应该变“教材是学生的世界”为“生活是学生的教科书”。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是很多。通过家庭小实验来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学习酸碱指示剂时可以让学生在家里利用胡萝卜、紫萝卜和各种有色花瓣制作酸碱指示剂。(3)充分利用学生的力量开发课程资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要鼓励学生自主研发实验,这类实验将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利用学生的提问开发课程资源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利用学生的提问来进行拓展性实验的开发正是迎合了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入化理解和应用的需求。所以可以从学生的提问中捕捉相关信息,并进行一定的选择,从而开发课程资源。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盐的性质之后,学生主动提出要检验日常生活中吃的钙片中钙含量是否真实。②利用学生的探究过程开发课程资源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解放的时间,是开发课程资源的最好时机。可以预先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进行推想、对比,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拓展性实验内容方向发展。探究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分析能力,通过探究、讨论所用物品、仪器等来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最后还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来对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作出多元的评价。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污染内容时讲到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学生对降雨比较感兴趣,都想要探究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怎么样,于是就产生了“调查周边地区水体的水质以及调查自来水厂的水质并测定各种水的pH值”等实验。(4)利用教研组集体智慧开发课程资源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所在的教研组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都有独特的风格,对于实验也会有自己的思考,要充分挖掘这些思考中有关实验的灵感,然后进行精心编排和设计来开发课程资源。

3.课程内容

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和化学教材知识是息息相关的,它包含了初中化学知识,又应用了中学化学知识,同时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了恰当的补充和拓展。本课程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我们周围的空气、水与常见的溶液、金属与金属矿物和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的拓展性实验。

三、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实践

1.课程实践策略

(1)利用实验,积极探究,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利用实验所产生的种种神奇现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2011年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5]由此可见,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本课程作为教材的重要补充,可以利用教材上的结论性知识和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有明显冲突的点来进行探究,或者利用教材上的结论对身边的事物进行验证。比如在学生学完酸碱中和反应后,可以对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进行检验。这样既联系了生活,又很好地应用了中和反应。(2)利用实验,少数带动多数,全面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对实验的把握能力更是有所差异。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原有化学基础的差异性,探究过程或实验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时学生之间就要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及时沟通。这样不仅少数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探究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可以帮助一批处于被迫实验、动手能力又比较弱的学生,还可以共同探讨实验结果,集思广益,使实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课程评价

美国课程著名理论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4]也就是说,教师不应该用评价的结果去分析学生,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的综合评价,找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有展示自己学习才能的舞台。(1)查阅资料能力的评价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需要查阅资料。这一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实验能否顺利展开以及学生到底是真的带着疑问和探究的思想去进行实验,还是按部就班地依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作出评价。虽然本课程的每个实验前都介绍了该实验的相关知识背景,但是这些有限的知识还不足以让学生理解整个实验。因此,要求参加本课程的学生在学习前,针对课程中所包含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等作一定的文献查阅,以达到初步认识实验。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10%。(2)实验原理的评价本课程实践过程中要针对课程中包含的实验原理等理论知识进行一定的纸笔测验。测试的重点要以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为主,不要做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并且不要孤立知识点,要将知识点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该评价占总成绩的20%。(3)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发挥好指导的作用。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给出一定的评价。包括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合作能力的评价等。该评价占总成绩的35%。(4)实验结论的评价实验结论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或者论文等。实验结论的评价是综合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处理能力,包括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突发事件、实验数据等的处理能力。同时以调查报告或者写论文的形式来总结实验,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如在调查周边地区水质以及测定各种水的pH值这一实验时,要求学生对周边水质情况写调查报告,该报告中就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对取得的样品的筛选能力,对样品的水质检测能力,对检测所得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最后归纳和总结能力。该评价占总成绩的35%。

四、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的结论

初中化学教学拓展性实验课程是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它的开发和实践,不仅可以弥补化学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其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有利于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者:吴飞飞 单位: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7

[2]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陕西:西北师范大学,2001:22-31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计算教学;策略;图标

一、简单计算,理清概念

关于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学生在做题时要注意理解基本的概念,这类的计算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

(1)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容易出现在选择题中,首先,看到这种题目,学生就应该想这里的“相对原子质量”中的“相对”两个字的意思,然后就是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这类计算题在计算中都不是直接考查计算结果,往往是在考查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是方便我们计算的。针对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将比较容易混淆的几种数字拿出来作比较,同时教师也要深刻地剖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的每一个字,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这种类型的题目是在微观的基础上计算的,在宏观中物质都是有基本的元素组成,其中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是化学式中各种原子的个数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之比。教师在教学时,要跟学生讲解区分原子个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质量分数等易混淆的概念,同时教育学生考试时仔细读题。

二、图表计算,分类指导

图像计算题是化学计算中比较难的一类题目。图像计算题没有详细的文字描述,它将所有的文字信息全部通过图像的形式画出来,是对学生对化学知识及其应用的考验。在图像中一般会涉及到物质的质量变化,同时根据变化的曲线,学生要分析出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只有抓住了这些,才可以方便解题。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灌输给学生不要怕这种题目的思想,同时指导学生慢慢地根据图像的变化分析相应的化学反应。这类题目一般的解题步骤如下:①明确图像中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及物质的名称;②根据图像中的变化考虑化学反应的发生程度,列出化生反应方程式分析计算。有关的图像题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质量和时间的变化关系,最后要求计算某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另一类是沉淀(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最后要求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针对前一类的题目,一般考学生金属的活泼性,哪些的金属与酸反应,哪些不反应,这些都会影响质量。多种金属与酸的反应是这类题目中比较难分析的,主要考虑到金属的活泼顺序表,活泼的金属先与酸反应。教师在教学这方面的解题时,一定要让学生牢记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讲解特例,比如说铜,它不和稀酸发生反应,这些都是教学中应该讲到的。针对后一类的化学计算,都是注意反应的先后问题和化学反应中物质是否足量的问题。教师应该提醒学生在计算中考虑过量和不足量的问题,这个通常是容易忽视的地方。

表格类的计算题,也是没有过多的文字描述,给出的直接是表格中的数字。通过表格中的数字,主要反映了各物质的性质及其相对应的变化规律,这类题目比较抽象,很难理解,主要考查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解这种题目的时候,要慢慢指导学生找出规律,慢慢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的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所谓的“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单一的量不变,找出其他的量的变化情况,从中找出规律。在这类题目中,考查的是化学反应中某一种物质是否足量的问题,通过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结论,最后解题。

为了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消化图像类和表格类计算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同样的题目通过图像、表格、文字三种不同的方式表述,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律,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学生才算是真正学会了做化学类的计算题。

三、综合计算,抓住方法

综合计算是一类综合性很强的计算题目。很多的学生看到这种题目就觉得头疼,就会觉得很难,其实不是这样的,再难的题目也是由基本的反应和多重的反应变化演变而来的。只要平时学习的基本功踏实,按照题目中的所提到的反应一步一步地往下面写,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或则将所求的问题慢慢向已知量转化,这样一般的问题都会解决。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不能被计算题的长度吓住,往往越是长的题目越是简单。

关于化学类计算题解题过程的规范问题,一定要规范书写,不要在小细节上出错丢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化学书例题中,在设未知量时要注意不要随意增加单位,书中就有“设氧气的质量为x”,许多的学生在设未知数的时候习惯性的带上单位。这就是学科性的差别,化学的计算与数学的计算不一样,值得教师和学生注意。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开阔学生的思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结语:化学计算可以体现应用化学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解决化学计算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该逐一开导,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一套自己学习化学、应用化学、解决化学计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项秀芳.九年级化学基本计算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学

教学参考,2013(8).

[2]张富强.中学化学计算题的常见解法[J].数理化学习,2010(1).

[3]方大寨.等效替代法在初中化学计算中的应用探究[J].学科教

学,2012(2).

篇(5)

关键词 微课;初中化学;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09-02

1 前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基础的扎实与否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化学学习情况。但在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反映所学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微观,因此对基本概念和原理很难理解,致使化学成绩不理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常采用模型展示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但效果不佳。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微课。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零碎知识系统化,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捷。

2 微课和初中化学的特点

微课特点分析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1],是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教学重难点的教学方式。微课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微时间。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微课中每个视频时长以5~8分钟为宜,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也说明了短时间的教学视频更符合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更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微内容。微课中每个视频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少,一个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甚至一道试题,主题突出,能让学生集中精力理解一个知识点或解决一个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从中掌握相关知识系统或解决同一类问题的方法。

3)微资源。视频格式支持网络在线播放,因此,微视频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在网络作为资源传播,但由于视频的时间短、包含的内容少,决定了其所能提供的资源也是“微量”的,师生无论是网络在线观看,还是下载保存后反复播放,都可以作为他们观摩、反思或研究的资源。

4)微情境。微视频中的内容虽微,却是一个完整的情境。它是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包括教学素材、知识讲解、反馈练习等,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的教与学情境,既能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初中化学特点分析 初中化学特点分析包括初中化学知识特点分析和初中化学教学特点分析。

1)初中化学知识特点分析。初中化学知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知识,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基础性较强,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学生知道什么是水,但无法理解一体积水中包含无数个水分子,水分子又包括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中还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中又含有质子和中子,这些在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具体的认知。微观想象力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特征和要求,学生在学习时需找到微观物质与宏观世界之间的桥梁,将微观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宏观化,能用现实中的事物解释微观物质。

2)初中化学教学特点分析。化学是初中毕业班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更是对教师的挑战。初中化学教材虽只有两本,但涵盖的知识体系结构庞大,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科素养要求较高,书中有大量的课堂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这些都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不适宜采用微课的形式。但九年级化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精选一些适合采用微课的课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则能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则还要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学生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微课与初中化学教学的结合途径

化学学科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微课,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化学成绩,使化学课堂教学焕发生机[3]。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微课与初中化学教学的结合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微课与化学抽象概念的结合,微课与化学实验的结合,微课与化学复习课的结合。

微课与化学抽象概念的结合 在初中化学知识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仅仅依靠化学模型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解读,若无化学模型,则需要教师具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能力。但毕竟不是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真实接触的事物,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正在形成阶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识记时死记硬背,应用时也多是生搬硬套。这与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和改革后的中考化学试题命题原则极不相符,造成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微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微课可以循环播放[4],使学生避免因一时分心而造成对化学知识理解断片的影响,让他们不仅能直观理解抽象概念,且课下能反复观看巩固不足。如“分子与原子”知识教学,在课堂上安排一个6分38秒的微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分子与原子。

首先,从学生所熟悉的水切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水、水分子、水原子之间的从属关系,明确不同种分子性|不同、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这一原理。

其次,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分子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的区别,明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总结出原子与分子之间的关系。

最后,给出几种关于分子与原子的说法,判断正误,以巩固知识;安排相关练习,让学生牛刀小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在一个教学视频中,知识的讲解和相关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有时视频中还会出现知识的拓展或延伸,为部分有剩余精力的学生提供提升的空间。

微课与化学实验的结合 实验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物质某些性质的理解,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为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光彩。但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教材中所有的实验,不仅在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方面存在困难,教学时间也无法满足实验课程的要求;且有些化学药品含有剧毒,存在很多潜在危险,致使有些学校不得不放弃化学实验课的教学。

微课的应用能很好地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熟悉实验中的每一步骤,掌握所用实验仪器的操作要点等。有些化学实验有很多烦琐的步骤,有时其中一个步骤需要等待的时间较长,便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缩短等待时间。如“铁钉腐蚀条件的测试”,这一实验需要的时间较长,在不同的课时进行同一实验又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连贯性。因此,在进行这一实验时安排的是微课教学。视频时间较短,只有两分钟,但学生通过视频可以直观地观察铁钉腐蚀的过程,了解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铁钉的腐蚀,总结出腐蚀的铁钉是空气中氧气和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食盐水可以加快铁钉的腐蚀。这样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让学生亲眼证实了知识的真实性,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微课与化学复习的结合 微课的主要用途是帮助学生开展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5]。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使用微课时主要是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或教学,帮助自身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在复习中。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复习一个系统的知识点时,教师讲解和书写大概需要10~20分钟,而初中生的注意力则很难集中10分钟。在教师讲解结束后,有些学生还会对某些知识点不理解,如果教师重新讲解,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会使已经掌握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复习,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可以控制时间,则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在遇到不懂的知识时还可以反复观看。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还把相关的资源进行连接,方便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如在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安排一个7分36秒的视频,视频中不仅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还包含有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及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的书写,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设计的练习也是囊括整个学年中有代表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对整个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个系统的认识,且能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 结语

通过前面的讨论不难看出,微课的特点和化学的特点决定了两者之间整合的必要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微课,能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化学抽象概念具体化,弥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让复习更加系统化,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体现;而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则能把微课的教学优点放大,最大限度实现微课的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图伦.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50-51.

[2]陆亮.因需而“微”: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初探[J].化学教与学,2015(7):32-35.

[3]徐忠翠.微n:让初中化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J].考试周刊,2016(47):147.

[4]俞增荣.初中化学中使用微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与反思[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6(6):15.

[5]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篇(6)

概念图,就是以图表为载体能够清晰地表示不同的概念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清晰地表明同一学科不同概念的共同点与相异点,它作为整体性思维养成的重要工具,相应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通过概念图可以把分散的知识结构化、整体化、系统化、框架化,是提升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的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它主要通过节点、连线、连接词和层级组成,并以此进行命题概念的形象化表达.

对于从初中化学的概念图应用来说,要明白化学概念图的本质是为了对已经学过的、明了的知识进行总结,为之后的知识进行基础的铺垫,所以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应用,首先就是发挥教师的教学向导作用,选择学生们已经学习过的并相对熟悉的领域进行最初概念图的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最初由于学生不了解概念图,所以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知识结构图来进行比较教学,同时也为了使学生能够明了基本知识网络使用与活动方法并以此为基准,帮助学生进行基本的概念图构造了解,为他们之后自己独立地进行概念图设计提供经验.并且通过学生已学过知识点的概念图化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型复习.以《水的净化》这一章为例,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播放关于水净化的影片以及自来水厂的视频,通过不同传播媒介的相互结合,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知识概念,能够把知识融入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进行关键概念与概念等级的规划.对于化学概念图来说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对于概念图设计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进行概念图的设计时,要确定概念图的基本原则是由特殊到一般,以一般概念为中心,通过分析与其相关的特殊概念进行概念图的构建,而这些一般概念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明了学习中心,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挑选出最具有普遍化的概念,通过对于概念背景的的介绍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同时以此为突破口确定概念的层级与提供一个基本的概念图结构,同时也要适时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科书上的概念出现顺序,对于学生们提供的基础概念图教师应该反复修正,并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概念图的修改,让学生们能够充分深入概念图的构建中.

我们仍旧以《水的净化》这一章为例其中主要的概念有:纯水、净化水、天然水、软水、硬水,以及水的基本概念,在进行概念分组的情况下,很明显水的基本概念是其中最普遍的概念,是中心概念;天然水和净化水是同一层级的概念,软水硬水是同一层级概念,他们都属于子概念的系列,作为教师重要的就是不能让学生的概念层级出现混乱,对学生的概念层级进行规范化指导,提升他们概念划分的准确度,尤其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更可以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提升他们自主学习与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进行概念图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经历了前面的教学准备后进行还概念图知识体系的构建自然顺理成章.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将所有的概念写下小纸片上,然后学生进行随机分组,把他们的概念进行组合,在组合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关键点的适当提示,这种教学方法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巩固.对普遍性的概念,放到概念图的顶层,将辅概念放在其下,进行直观的概念归纳与概括,比如在《水的净化》中可以把水的概念放到顶层,同时将天然水、净化水;软水、硬水;纯水,进行向下相互的分类,明确概念图的纵向模式与横向模式,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分类.

第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的扩展,其理论指导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寻找概念图中不同概念的相互联系,并通过相互联系表明相互之间各个概念的关系.当然,由于这些关系比较复杂,所以仅仅依靠学生不能有效发现,而且学生初学,其概括总结能力与寻找关系的能力有很大的欠缺,对于他们来说必须要有来自教师的引导,毕竟知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横向关系,这就要求对于概念图的建立必须有较高的知识面与知识水平,除了教师以外在初中教学中没有人能够适应这个工作,而且通过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

篇(7)

【关键词】化学 初中 实验课 实验素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初中生的化学实验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重点的教学理念,采取积极的措施改进实验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素质。

一、激发实验兴趣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做好实验教学的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去动手实践,并从内心体验到实验带来的喜悦及满足感等,这种心理暗示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此外,应结合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适时增加一些实验的技巧难度,并开放实验室,增加探索性实验,基于学生兴趣的需要,可设计一些含有新信息的实验,结合多种实验形式,对当前初中学生的实验素质进行有效培养。教学中,教师应不吝啬自己的赞美,鼓励性评价取得实验成功的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心理上认可自己的价值。在考核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实验设计的创造性等进行综合评估,探讨实验的科学性,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实验探究的信心和意志,为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等进行培养,促进其智力与能力的同步增长,纠正初中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不良习惯,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

任何学科领域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初中化学实验涉及到的教学内容也不例外,而脱离了现实的化学实验课程,无疑会因其抽象性增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具体实践中,应当在备课及上课时从学生实际入手,结合学生所说的身边实际案例,将其设计进实验教学中,进而由教师引领他们进入到自己熟知的情景中,实现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促成初中学生有效进行实验。

如: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用醋可以除茶壶里的水垢,这其中包含着什么样的化学原理,怎样通过实验来证明呢?”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如在学习“酯和油脂”时,可指导学生讨论探究“餐具上附着的油脂的最佳清洗方案”,让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用冷水、热水、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洁剂四种方案,清洗餐盘上的油脂,观察哪种方案清洗效果最好,所有时间最短,并对其中所含的化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结合生活中的例子,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掌握实验方案的内容、实验设计方法、技巧等,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运用案例教学

在新时期的教学方式方面,案例教学法结合了学科的知识特点,促进了学生的有组织有目的性学习,进而积极锻炼出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其很适合现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利用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重现性,能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发挥其辅助功能。

如:进行“测定溶液PH值”的实验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的反例:为测定某种溶液的PH值,某位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①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液体,将其滴在润湿的PH试纸上,对比标准比色卡,确定溶液的PH值;②将试纸放入待测液体中,对比标准比色卡,得出PH值。让学生对该例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实验能否成功。通过对“测定溶液PH值”的实验进行分析,可知,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能使用润湿的试纸,也不能直接将溶液放入待测液体中,因此以上两个方案都是错误的。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使学生在讨论分析案例中错误之处时,更进一步了解实验设计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开展拓展性实验

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演示实验,目前,在初中化学此类实验的教学中,往往是注重通过学生观察的方式去学习了解化学知识,一般辅助以教师的讲解,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观察到的现象、结论,这种模式下先让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显然会磨灭其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兴趣,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欲望,这对于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此类实验进行改进,开展拓展性实验,加之融入了创造方面的内容,扩大了学生可以思考的空间。

如:进行“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中,教师为学生展示所需要的实验仪器,并对仪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进行解说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验仪器的技术要求,待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后,要求他们对替换装置或对装置进行改装,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实验仪器达到原实验的目的,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和创新思维素质。如可以从生活中取材,利用细长带有盖子的玻璃饮料瓶代替烧杯,用铁丝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等。

实验是新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中心,初中学生化学实验素质的培养,能为学生后续发展建立起科学探究的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采取一定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化学实验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