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
时间:2023-07-03 15:49: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所谓新媒体,是在当前的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如数字报纸、手机短信、电子杂志、网络博客等。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在获取信息方面有了更便捷的途径。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使用新媒体技术最广泛和活跃的群体,对新媒体的较多接触,也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世界中的信息资源纷繁复杂,大学生在接触这些信息时,经常对其价值观、世界观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各大高校应该进一步探索如何应对多媒体环境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创新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
1.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影响
(1)新媒体环境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健全和完善自身的心理机制。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属于不断获取自我认同,认识并提高自己的阶段,感情丰富且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新媒体相比其他的传统媒体而言,在信息的传播范围和信息传播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让大学生以更快速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而对多方面信息资源的接触和了解,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知世界,并把接触的信息与自身的生活状态相联系,以达到不断提高自己的目的。此外,在信息的搜集和阅读过程中,大学生还会逐渐养成勤于思考、注重自我反省的良好品质,对大学生逐渐养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2)新媒体环境为各大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加快速有效的方式。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心理健康咨询较为抵触,所以,即使有心理困惑也不会寻求心理教师的帮助。但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在学校网站上设立专门的学校心理咨询论坛,由专门的心理教师负责回答学生提出的心理困惑。此外,心理教师还可以建立个人博客网站,让学生在其博客上留言提问。教师也可在网站上列出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论文和心理问题实例,传播健康的心理常识,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
2.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利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更加复杂,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因此变得复杂多变,这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大学生接触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资源时,容易出现认同感缺失、选择恐惧等问题,而且,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化的信息会使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增多。再如:随着社交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始局限在社交网络上,沉溺于网络世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缺失,人际关系较差,性格孤僻,进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接触和理解信息方面具有了更大的自,思维也更加灵活,但是对于任何权威性的东西都持怀疑态度,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为此,各大高校应该立足于现阶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改进心理健康教学,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注重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世界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吸引社会上的心理学专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如对于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便让他们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他们对心理问题存在的偏见。
2.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网络信息
大学生正处于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浩瀚如海的信息资源,往往会缺乏辨别信息真假的能力,甚至逐渐倾向于接触负面的、低俗的信息,导致最终迷失自我。为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辨识各类网络信息资源。首先,各大高校应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积极引导他们的网络行为,在面对低俗负面的信息时,应该提高自身的信息防御能力,保持思想的纯洁。其次,学校应该充分结合网络信息资源,开展网络心理辅导,让大学生学会如何筛选和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进而发挥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比如,各大高校可以在学校内定期开展网络法制管理教育,并制定与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相关的网络行为准则,让大学生在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增强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而且成为网络信息正确传播的引导者。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则给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正确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立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具备较高心理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五官科护理学是阐述眼科、耳弃咽喉科和口腔科护理规律的学科,与临床其它学科的教学有许多共性,也具有其自身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手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和专业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拓展知识,多与学生沟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共同发展。
一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五官科学在临床医学各学科中是属于小科,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其课时往往偏少,而教学内容则繁多复杂。课前根据五官科教材和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安排五官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把重要知识点学到手。同时这也是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耳鼻咽喉科应重点突出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二癌:喉癌、鼻咽癌;一聋:各类耳聋及喉梗阻。眼科教学中,应以份炎: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一障:自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眼外伤与急救为重点。口腔科应将牙体和牙周组织疾病:龋齿 ,牙髓炎、牙周炎作重点讲解。授课时应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诊疗原则。
二、 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医学实用型人才,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五官科教学模式。由于本身对五官科了解不深,再加之五官科属于临床小科,很多同学认为,毕业后不从事五官科的临床工作就对五官科失去兴趣,因此,提高学生积极性及兴趣才是教授好本门学科的前提。可以利用通俗易懂的解释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以医学的回答解析。同时教师要注意自己授课的方式,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积极、热情的精神状态,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应积极探索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教授方法,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及理解融合到每1次授课中,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摆脱只是以上课而上课的传统模式。目前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当前大学生无论是在年龄、智力还是知识的普及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重视全方位及深度的知识融合渗透。在教学中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临床病例为基础,有钊一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及创新意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临床病例的感兴趣程度远大于对书本理论知识的描述。因此,教师应针对这一点,在课堂中多举实例,并利用理论知识对病例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疾病的病症、发病机理的掌握。而且这种讨论能很大的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习效率,并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力加深。
三 重视实验课和临床见习。身临其境感受学科魅力
五官科学实验和临床见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二者组成了五官科教学的全部内容。五官疾病表现特殊,其检查、治疗、手术过程具有专业性强、精细操作多的特点,而这些内容在理论教学中无法表达透彻。因此,实验课多利用教学模型、头颅标本、组织切片、专科检查和手术过程的VCD播放等教学手段将学生置于情景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五官科的眼压测量、眼底镜和裂隙灯的使用、眼球突出度测量、问接喉镜和鼻咽镜检查、音叉试验等常规检查,重点讲解后播放VCD,再让学生两两配对互相检查,通过实验考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下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见习是丰富理论知识,初步接触临床的过程。见习中要让学生熟悉所学知识的临床运用、引导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了解临床诊疗规程。选取典型病例,让学生收集病史及临床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病情作出初步诊断并提出处理措施,最后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对容易混淆的疾病进行鉴别,引导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同时向学生适度地介绍五官科检查设备、手术操作、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学生课后再回到书本,熟悉相关理论,通过书本一临床一书本的循环来加强学习。条件许可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为患者进行一些门诊小手术都能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和见习,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临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四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注重学生医德教育
现代教育体系要求五官科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追踪学科的发展方向,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等,此外,还应学习教育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化艺术以及现代新兴学科,以丰富知识结构,才能在教学上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医德是行业的要求,医德即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整个道德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五 注重情感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与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过程,师道尊严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绝对行不通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感觉这是一位真诚可信的长者或朋友。教师应该关爱学生,付出一片真诚,不偏爱,对学生一视同仁。针对每个人尤其是学生都有想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课堂上提问或病例分析时针对问题的难易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在实验课时,把动手能力较差的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合,提高实验成功率,也给学生互助互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各种测试讲评时,表扬成绩突出的,更要点名表扬有进步的同学,使多数同学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可以激励少数同学积极努力。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中专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一些生理的心理的问题不及时消除,即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还会影响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导致人格障碍。通过课下的沟通交流,学生会消除与教师间的陌生感和隔阂。课堂上多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就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情素,上课时就会大胆思考,积极回答.这样一来激活了课堂气氛和教师的讲课思路,师生完全互动起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授课效果。这种互动使教师授课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会更有亲和力,更具凝聚力,师生会形成想教乐教,愿学爱学的极佳境界。
总之,在中等专业学校五官科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教学,并根据该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设备和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方式,促进五官科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
作者单位:466000 河南省周口卫生学校
(上接第432页)
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有很多的校园活动,这些校园活动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积极开展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文艺活动,可以使校园气氛变得积极健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学生保持乐观愉悦的人生态度,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净化,同时也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得到扩大,让学生在每时每刻都得到心理上的关怀,可以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4.4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高校领导要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提高教学教师和辅导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高校专家的研究课题要根据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确定,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学经验,院校之间要加强合作,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专职辅导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相关的教学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8]:(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力量;(2)加强专业能力培养,提高整体队伍的素质;(3)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4)建立专业资格审查机制。
5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高等教育出现了大众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出心理健康教育过于简单、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在教育形式上忽略家庭和社会的配合等问题。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处探索之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基础上,本文认为要改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创新措施: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点面结合、多渠道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活动结合起来,组建一支专业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郑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汪雪峰,许能峰.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4).
[3] 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 黄希庭,徐风妹. 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 马建青. 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 .当代青年研究 1998,(5) .
[6] 马晓蓉,蒋建华.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占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
[7] 许同海,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及对策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04.
【关键词】医学生; 压力; 研究
有研究报道,医学的学习和就业,即使是工作过程中对于医学生来讲都有着很大的压力,军人作为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易于引发心理问题。为了解医学生与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笔者对某地区部分医学生和军事学员进行了调查,并对 2组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进行了比较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医学院 8个班 200名学生及某军事院校 146个班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分别收回有效问卷 196份(应答率 98.0%)和 193份(应答率 96.5%)。医学生中,男生 98名(49.0%),女生 102名(51.0%),平均年龄 21.2岁; 军事学员中男生 94名(47.0%),女生 106名(53.0%),平均年龄 20.1岁。医学生与军事学员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式
(1)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地理位置)等。
(2)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含 90个项目,采用 1~ 5级评分制包含 9个心理症状因子。总症状指数(SG I)被认定是目前心理状况最好的综合指标1。
1.3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完成。应用独立样本 t检验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医学生的 SCL- 90各因子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及总症状指数(SG I)均低于军人的调查结果(P 值均 < 0.01)。
3 讨论
本次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医学生的 SCL- 90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军人,符合国内外对此项目的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和军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感,焦虑和不安感较重,结合调查情况分析医学生和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都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了最大限度减缓压力2,必须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定期不定期开展知识培训,辅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医学生心理保健意识,教育方面要借鉴相关案件实例加以引导3。
学会释放压力,减缓压力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开展各种体育竞技项目。通过身体锻炼加强身体体质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医学生的朋辈教育和心理疏导,拓宽医学生的视野4,正确面对压力,未雨绸缪及时发现潜在和现实的压力危机,早做控制采取措施,联合社会、家庭各方面力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 35.
[2]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1):34- 3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宿舍人际关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100-02
宿舍是一个“小家庭”,除了平时上课,大部分的时间学生都是在宿舍里度过的。然而,因成长环境、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部分学生难以融入到宿舍集体环境中去,经常是因为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成为引发宿舍矛盾的导火索,心理危机越演越烈。因此,积极关注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探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源和干预方法至关重要。
一、宿迁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
宿迁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学生宿舍由4人组成,经笔者问卷调查,我校有36.7%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很满意,有31.1%基本满意,不满意的有17.6%,还有大约15.9%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宿舍关系根据学生独有特性,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和谐相处,关系融洽
宿舍成员之间互为知己,形影不离,宿舍气氛和谐,经常会沟通合作。虽然,有时候相互之间会产生分歧,意见看法不一致,但大家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宿舍气氛轻松、愉快。经笔者调查,我校这种宿舍关系类型占大部分比例,约为67.5%。
2.独立分派,互不干涉
宿舍之间或宿舍内部出现小群体,人数基本上在2~4个。小群体内部关系良好,行动统一,团队意识强。小群体之间平时和平相处,但各自生活无明显交集。在这种分派中存在的一种情况就是按贫富分派,在这类矛盾中通常是由家庭背景良好的学生挑起的。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富裕”作为一种交友标准,排挤贫困学生,将他们排除在自己的圈子之外。笔者所在的学校只收江苏省的考生,苏南同学觉得有地区优势看不起苏北同学的现象屡见不鲜。
3.关系紧张,矛盾激化
这种类型,经笔者调查也不在少数,约17.8%。宿舍内部成员之间难以沟通,相互之间关系紧张,气氛压抑,怨气冲天,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吵架、打架现象。我校一女生宿舍舍友之间关系十分紧张,三个女生排挤一个女生,经常产生矛盾发生口角,严重时三人把洗衣粉倒进舍友的奶粉中,这种行为令人咋舌。什么原因导致此种情况的发生,如何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应该引起人们深层次的思考。
二、引发宿舍人际矛盾的主观因素分析
在面对类似的生活环境或处理类似的突发事件时,由于人的主观态度不同而导致面对困境的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人在逆境夹缝中蜿蜒生长,有的人却像一张纸片,不堪一击。在寻找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时,人们往往先考虑客观环境,殊不知个体的主观因素才是引发心理危机的关键所在。
1.自我意识过强
90后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宿舍里面学生往往在床上悬挂长长的布帘,把其学习、生活的空间与其他人划分出来,这无形中阻碍了舍友的沟通。另外,由于学生从小都备受家长呵护,不仅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也缺乏一定的包容精神。刚入学的时候,在趋同心理作用下,大部分同学会收敛遮掩,时间长了就会“原形毕露”显现出“以我为尊”的个性。经笔者调查,本院有20%的学生对搞好宿舍人际关系觉得无所谓,甚至在笔者问“如果和舍友吵架了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时,有同学说:“一句话:把对方灭了,冷战!”这都是自我意识过强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够按照人自身所期望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至关重要。
2.人际交往技巧的缺乏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要求过高,无形之中会以一定的理想化的标准要求对方,导致对方只要有一点不合人意的地方就颇感失望,认为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刚入学遇到矛盾时,大多数学生往往采取忍耐这一种态度,但是矛盾最终的急剧恶化,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也正是由这种表面忍耐,实则心里不满的态度导致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部分同学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从而排斥人际交往。在调查中,有一个同学向笔者说自己和舍友发生过矛盾后的想法是:以后一个人过也能过得很好,不需要别人的陪伴。笔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约有27.8%的同学同意这个想法。
3.情感障碍与人格缺陷
感彩强烈是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又一主观因素。部分学生在如学习、社团活动等名利的竞争中不能很好把握调节自己的心态而产生嫉妒心理。这种嫉妒心理一般表现为焦虑、烦躁、敌对的言语和行为等,从而引发宿舍矛盾。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性格过于内敛,行为孤僻,不喜欢主动和别人交往,习惯自己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自己做自己的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流障碍,也因此对自己的沟通能力越来越没信心。情感障碍和人格缺陷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正常的活动效果,阻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同时会使人越来越消极悲观。
三、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构建良好宿舍人际关系
1.心理危机干预及其作用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2]心理危机干预是在短期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形成,与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不一样的,与咨询和治疗相比具有及时性、快速性、直接性等特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可列为以下几点: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如自伤、他伤或自杀等;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增强自信心;积极交流,引导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提供适当的建议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2.宿迁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1)高校专业人员的缺乏及不重视。可能是因为心理干预在我国不够普及,所以从事心理危机干预和研究的人员也寥寥无几,尽管大多数高校都有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但专业人士极少。以宿迁学院为例,尽管心理学的研究者也有,但是涉及到给学院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机会还是很少的。大多数同学心理遇到矛盾,主要是通过辅导员进行干预,但是辅导员并没有专业的心理干预技能,这就大大降低了成功干预的可能性。在宿迁学院,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心理委员,遗憾的是大多数心理委员都是挂名的,并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2)心理危机干预在高校的认知率太低。经笔者问卷研究调查,在宿迁学院里同学们对心理危机干预了解甚少,有76.8%的同学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或者是从未听说过心理危机干预。这就说明在大多数同学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也不能想到很好的方法去解决。由于宿迁学院一个辅导员管理众多班级这一实情,很多学生也不会想到去找辅导员去解决心理矛盾而是任其发展,从而导致心理危机日益恶化。因此,提高同学对心理危机干预的认知度是很有必要的。
(3)心理危机的后干预不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中,后干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者都忽视了这一步,在宿迁学院中更是涉及得相当少。有些同学在心理危机干预过后并不一定能很好的平复情绪,融入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去。因此,需要后期进一步观察指引,强化干预的效果,以便能够及时治疗,不让病情反复,使大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4)缺乏系统研究,实践指导不够。专业人员缺乏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乏心理危机的系统研究,难以有效指导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需要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但由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国外的理论、经验方法并不能照抄照搬,直接运用到我国的实践工作上去,针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我国大学生的本土化研究是心理危机干预取得成效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还有很长要走。
3.完善宿迁学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建议
(1)全面调查了解,安排好学生的宿舍工作。运用大学生人格测试量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特别关注那些有性格缺陷的同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首先,注意性格的互补,不要把性格偏激、脾气暴躁的同学安排在一起。其次,也要综合学生的籍贯、成绩、家庭背景等因素,使学生之间各方面条件都趋于平衡。以宿迁学院为例,刚入学时就会做这个测量表,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以便更好地做出安排。
(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大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化解大学生宿舍矛盾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在学校应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学校可以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培训,在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同时提高队伍质量。同时,建立以“心育委员”为基础的危机干预快速反应体系是一个不错的对策。在我校,班级就设立了心育委员,使心理健康常规工作融入学生事务中。如果加强心育委员的作用,做到密切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同学,积极思索对策,及时干预;当碰到矛盾严重的及时向辅导员汇报,由辅导员出面调解,若辅导员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矛盾,那就要辅导员与心理咨询的老师联系,由专业的心理老师进行心理辅导,那么宿迁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就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3)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反复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在经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间后才形成的。对于心理危机的一般干预方法就是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使大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减轻。但是心理危机就像一般的疾病一样,在治愈以后仍可能留有一些后遗症,这就需要存下那些已经暂时得到治愈的学生的档案,不定期进行观察和询问,一旦发现有存在反复症状的要及时进行再干预,直至彻底治愈。
四、总结
个人离不开集体和社会,在大学校园里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建立文明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环境,能够使离开父母独自在外的大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归宿感,让他们融入到宿舍、学校乃至社会这个整体中去,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品质,更有助于他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网络平台;设计;应用
【项目支撑】河南省科技厅项目:“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一、心理咨询与辅导概述
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咨询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心理咨询科学性强,其工作方法是建立在对人脑思维和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发展规律研究基础上,有系统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它的形式新颖,针对性强,以个别交流为主,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心理咨询深入性强, 咨询双方以一种平等的关系交流,以倾诉、聆听、探讨的形式进行交谈,贴近人们的心灵深处,可解决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如人们常说:“没有卖后悔药的”,但后悔这种心理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消除。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人们摆脱困惑,恢复自信,克服自卑,重建快乐等。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心理现象更为复杂多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尤其是大学生,虽然没有正式踏入社会,但其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心理转型期,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蜕变,情绪波动较大。理想与现实脱节的矛盾、享受意识与劳动意识淡薄的矛盾、渴望理解与心理封闭的矛盾、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提升与发展,也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面对来自学习、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他们所处的较为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并有上升趋势,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对于这些问题处理不慎,极易引发心理疾病。而诸如焦虑、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是导致部分同学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的直接原因。除了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丰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心理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教育虽然开设一定的心理辅导课程,但是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毕竟显得鞭长莫及,力不从心。心理咨询作为一种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成了缓解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方法之一。
传统的心理咨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却受到条件的限制,存在不足。网上心理咨询以其广域性、时代性、互动性、保密性等特点契入到大学校园,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有效途径,为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和传统心理咨询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网络心理咨询,一方面是指来访者通过专业网站提供的信息,学习并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是指主持网络的咨询者通过网站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来访者介绍心理学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援助的一种活动。”大学生作为一个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崇尚科学, 易于说理,相比社会上的其他群体,他们对心理咨询更易接受。
二、传统心理咨询和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优缺点分析
心理咨询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心理咨询的展开必须及时快捷、灵活方便、高效优廉。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符合时展的要求,比之传统心理咨询,具有很强的优势。①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更容易使咨询者敞开心扉。②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较传统咨询能充分利用师资资源。③信息传递速度快、方便、可以保存, 有利于咨询业务的迅速展开。④能更大范围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自学者搭建更宽广的接受咨询的桥梁。⑤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事实案例,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传统 “面对面咨询”通过对咨询者神情、语态以及姿势等做充分的观察,并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恰当的措施;然而,限于目前网络平台应用自身存在软硬件方面的缺憾,共享平台通过网络视频上看到咨询者神情、语态以及姿势由于光线失真等因素会丢失了某些重要的细节,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对咨询师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网络数据的安全性等方面也是一个敏感问题,专家的信誉度,网站的安全性也是咨询者比较关心的因素,这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心理咨询的瓶颈,一旦突破,网络平台下的心理咨询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的设计及功能应用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从心理咨询师的角度考虑,是期望获取更多的,关于咨询者的信息,那些显而易见的人或者信息,我们认为他们是显性的,那些了解咨询者具体状况,甚至比咨询者更了解其境遇的团体,就可被认为是隐性的。如图1,“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网络平台,相对传统心理咨询方式而言,缩短了时间和空间,也就同等程度地扩大了可利用的信息量。网络平台可以解决学生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时存在某些缺憾,将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来研究心理咨询,其重点不在于网络平台下软硬件设施的研究,关键是在现有网络条件下,综合分析咨询者与咨询师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需求。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成功的关键所在是对其产生的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价。软硬件设施选择和研究为咨询者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和操作环境,便利的服务帮助为主要方向,比如,高清晰的视频设备,流畅的语音交流平台等等。而数据库及动态网页的管理与维护则主要是对心理咨询类型进行分类,咨询师在独立或者以团队方式分析并研究其表现症状,预测其下一步发展进行,借助比传统心理咨询庞大的隐性的信息来源获取丰富的资料。另外,管理系统还包括对所有记录的沟通进行各种组合查询的功能,这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为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建设护驾保行。
(二)网络服务模块的设计及应用
咨询者通过个人登录后可进入各种管理模块: 网上答疑、案例分析、在线咨询、留言互动、心理百科、专家信息等。如图2,这种类型的模块规划,是出于对咨询者诸多方面的心理咨询的设计,是基于网络的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的构建设想。
1.专家信息模块,首先是为了帮助网站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也是为了让咨询者对于咨询师的抵触情绪尽可能的降低;其次,详尽的专家信息也可以为咨询者在咨询师的选择方面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优化咨询过程;最后,这也是规范网站心理咨询平台的手段之一。
2.心理百科模块,可以为咨询者提供尽可能详尽的关于心理知识方面的文字意见。一方面,对于那些轻度的心理失衡者,为其提供一个自我调节心理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甚明确自身问题的大学生,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可以避免其在发现自己的异常行为后,陷入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做到了科学知识的普及,能让大学生对心理利于有所涉猎,日常生活中,可以对身边人做适当的、简单的心理辅导。
3.在线咨询模块,目的在于为咨询者提供与咨询师一对一交流的机会。这是直接而有效地方式,类似于传统的面对面、一对一心理辅导。但更为便捷,省去了预约以及到指定地点接受辅导的麻烦。但也有其自身的不足,虽然借用视频、音频等手段可以获取咨询者更多的语态、体态等方面的信息,却存在细节丢失等缺憾,并且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所在环境对心理咨询的效果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咨询者在接受咨询时,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是以后的努力方向。
4.网上答疑模块,是在线咨询的补充,鉴于并不是所有的咨询者都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来在线咨询,或者有些问题并没有严重到需要人当面辅导,或者有些大学生对于当面说出自己的心声感到困难,这种匿名的形式,灵活而又恰当的弥补了在线咨询的不周到之处。
5.案例分析模块,可以开设定期的视频会议辅导,架设一些视频资料库、视频问题库,逐步普及案例分析。人在社会中害怕孤单,期待得到认同,每个人的生活圈子都是一定而有限的,往往那些存在心里失衡的群体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异常于他人而变得更为消极、孤独。案例分析为其提供大量的实例,围绕发生在周围的事件,通过视频透析,能够帮其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在别人的事件中寻找到相似的身影,同时也可以从成功案例中获取力量和信心。
6.留言互动模块,是为了方便处于同样境遇,或者意欲帮助别人的人获得机会帮助别人,这是对案例分析模块的补充,是更为灵活的操作方式。
鉴于传统心理教育力量的缺乏,心理咨询机构的接待能力和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缺乏,分配不均匀,并且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很快很好的解决的现状,利用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便捷性,易管理性可将这些传统心理咨询需要迫切解决却难于下手的主要问题借用网络咨询的优势,通过现代网络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好我们专业心理咨询师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效应。近年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正在发挥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网民在这里找到心理治疗的相应办法, 解开自己心灵的疙瘩, 走出心理上的阴影。当代大学生,思想较开放,相信科学,并且是目前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 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普遍, 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应用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新途径。网络也方便了咨询师对咨询者的跟踪治疗,可以不断关注咨询者的恢复状况,以达到最优的服务。
四、小结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心理咨询将变得越来越普及,它可以弥补传统心理咨询的某些不足,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其便捷性,跨时空,跨地域的优势使得心理咨询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目前这种新型的咨询虽解决了时空问题,但是限于语音聊天,视频会话等技术还不成熟,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咨询者和咨询师之间缺乏语言、神态和动作举止的交流等细节问题;而且熟悉网络业务的咨询师很少,所以目前网络咨询应和传统的咨询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争取对咨询者的了解最大化,才能更好的解决咨询者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晓明.试论高校开展大学生网上心理咨询的必要性[J].吉林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4):54-56.
[2]余欣欣,李阳覃,干超.高校网络心理咨询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5):47-49.
[3] 曾伟楠. 关于网络视频心理咨询的思考[J] .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3-4.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1
在接触心理学以前,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为它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所折服。心理学是十分客观的一种存在,但同样不乏应用性。也许心理学理论有些枯燥,但辅以实例,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深入体悟生活的感觉,所以说心理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 来源于生活,又指导于生活。
在科技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进入了 情绪负重 的时代。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也就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对专业的选择和态度,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等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避免出现或有效应对由上述种种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现象,以积极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我个人而言,心理学教会我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我的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心理年龄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现实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
从自我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定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偶尔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我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偏强,但已经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
从情绪特点考虑,我的情绪体验较为丰富,并且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十分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
从性格特点考虑,我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受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较为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
这就是我对自身的认识。虽然可能会有些偏颇,但这也是调整自己以适应不断前进的生活的基点。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就是我的最大收获。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在里面。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只是我们所不够了解的人和事物。其实很高兴学习心理学这门课程,也很高兴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相信从其中得到的东西,会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
心理健康心得体会1000字范文2
我认为作为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群众;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员运用心理学的知识,透过询问等方法解决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询事实上是帮忙来访者实现心灵再度成长的过程。那些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的观念是不对的。总之,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来访者带给心理援助的过程。
透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首先是对心理学的发展史有了必须了解,然后是学习了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并且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识,在团体活动中大家彼此敞开了自己的心扉,用心的参与到了群众的活动中,在此中再一次体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心理咨询的活动课中,我认识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时心灵事多么的需要他人的呵护,那种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人体会到交流得喜悦,我们的心理咨询的模仿有时会让人感觉像节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诚的心却又不能不让感动,初次它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帮忙别人的喜悦。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到达育人效果。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必须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构成了信念之后,进而需要在行动中表现自己。此时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为他们带给展现自己行为的机会和场所。这学期我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心理协会——沁心港湾,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齐共同努力,不仅仅学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为其他同学带给心理方面的服务。个性是今年的5.25活动更是深深的感动了我,老师与同学们的亲密交谈让同学们,还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
关键词:学困生、心理因素分析、教育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是为了每个学生终身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及引导,应该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不能少”的教育公平的理念。学困生问题的存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关系到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做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在校生中,由于非智力因素或生理机能障碍,而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挂科、成绩绩点过低等成绩原因被学籍处理获得警告、中途被退学或者在培养计划的年限标准内无法正常毕业,以及在毕业时无法取得学士学位的学生被认定为学困生。本文从学困生内在诸多因素中寻找学习困难的原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大学生人格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本校学困生进行抽样调查。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参考部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籍,以及一些应用比较成熟的问卷,结合研究前期对学困生的谈话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大学生学习心理因素调查问卷》对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学习心理因素(学习情况、元认知、学习动机)进行调查。
经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及个人访谈、实例分析表明: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在校大学生平均水平,大部分学困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中认知模糊、情绪障碍、自我效能感偏低、错误归因、自控能力差、动机不明确等心理因素是极其重要的内在原因。另外,学困生在人际交往、敏感、焦虑、抑郁、恐怖等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大一比大二、大三学困生数量值高,某些专业的学生由于课业较重,自我调控及解决问题能力偏低,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学习困难程度加深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反过来这些心理问题又成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不断恶性循环。
一、导致成为学困生的心理因素
上述表明,导致成为学困生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能力不足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思维,如何协调的利用它们是能否有效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各种学习能力的有机结合,默契配合才能保证学习的连贯性与持续性。调查中发现,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差,了解和认识学习、社会、世界的心理能力不足,会时常出现认知模糊和认知偏差,把一些问题错误归因,严重影响了基本学习技能的发挥。正因为如此,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产生应付心理,就做作业这项学习任务来说,学困生会选择抄袭、草草作答或者不予上交作业等作法来应对。
2.情绪情感问题
学困生在学习中时常表现出一些情绪问题。这种不利于学习的情绪情感会严重的对自身的学习产生阻碍,随之自我效能感也会变的偏低。
(1)强迫性的焦虑。从上学之初至大学,长期受到家长、教师及大学阶段辅导员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要求和督促,在学生的心理已经将努力学习固化为理所应当。学习中稍有闪失就陷入痛苦的自责之中,课堂听讲、作业练习、实验实训、课外活动生怕有错误产生。学习过程中注意力发生了转移,思想包袱随之而来,对自我的学习过程产生了怀疑。严重影响了认知技能的正常发挥。
(2)逃避或回避。在学习中有过严重失败经历或者给自己、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历,面对学习困难容易产生为难情绪,试图回避不好的情绪记忆,从而选择逃避远离学习。
(3)对抗与抑郁。由于学困生在教师、学生的心目中埋下了负面的印象,使得有些学困生开始对老师、学生有对抗心理或敌对心理,或者出现某些抑郁的状态。因此,他们对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时就表现出过度敏感,对他人格外提防抵触,长期下去易产生心理疾病,给学习带来更大的阻碍。
3.意志(动机不明,自控能力差)
现今大学生拥有追求独立,个性张扬、及其强烈的叛逆性的特点,对新事物接受快,观念超前。但是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进入大学校园,摆脱了家庭、父母的束缚,脱离了高中时代的学习模式,他们像完全自由了一样,大部分事情和问题都要自行决定和解决,但是,由于步入大学阶段,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说未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学困生会时常感到茫然,加之自控能力差,缺乏内驱动力。
4.个性行为
现今大学生在行为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期盼独立也表现得过早成熟,但是实际上他们依赖心理较强,抗挫折能力较弱,呈现出假性成熟的特点。易于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因为他们表现出的心理成熟与社会实际的要求相差甚远,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调查显示:有73.5%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6.2%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二、如何做好我校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我校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是我校教育工作者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内容。本人认为教育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对引导学困生进步有很大的帮助。
1.激发和引导建立自信心
只有对成功充满渴望,人们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经历投身到完成目标的行动中去。因此,学困生要脱离学习的困境和排解困扰,首先就是要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和辅导员多去爱护、关心学困生,提供树立自信心的机会并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对与学困生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的只是一味的呵斥,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进行情感上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困生与其他学生须一视同仁,拿出更多一些的耐心、关爱来关心他们,鼓励并信任他们,同时应号召同学之间相互帮助,让他们融入到大家的学习环境中去。在关心之外,也一定要信任他们,善用他们,因为善“用”是对人最大的信任,会让人产生力量,也最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克服自卑、逃避心理
对于学困生来说,自卑心易出现。而且,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也易产生逃避心理。在帮助他们客服自卑心理时,首先要做到的就要客观公正的对待他们。学习方面,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要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为了帮助克服恐惧心理,要积极融入到他们当中去。在平等互动的方式中,了解他们的爱好及兴趣,寻求共同话题,从中发现他们的优点,赞扬他们的优点,使他们愿与你交流,乐于与你分享。课上、课下都要多留意学困生。例如:课下经常找他们闲谈,让他们帮老师送作业、发问卷等,从而拉近与学困生的距离。集体活动时,发现他们有所进步,适时的及时鼓励。
3.培养坚强的意志
学困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培养学困生的学习意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让学困生正视面临的困难,培养其学习自觉性,并让他们明白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培养他们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应沉着冷静,不要惊慌失措。遇到困难不要逃避掩埋,而要坚持不懈向目标奋勇前行。所以,教师及辅导员要让学困生对困难有正确及明确的认识。当学困生思想、意志处于低谷状态时,及时引导,及时谈心,帮助坚定信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不仅如此,还要适时地严格要求学困生,培养学困生的自制力。现今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力比较弱,自制力偏低,加强学困生的自制力的培养也是培养学困生意志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学困生自制力的培养,进而不断促进学困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期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困生意志力的培养,对减少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今高校学困生的产生和特点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而逐步产生的,具有其时代性。由此,我校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求帮助学困生的方法和途径:确定相应的教育策略,找准侧重点,把握教育对象的层次性,选择不同策略方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尽可能的使学生拥有成就感,拥有尊严,有层次地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帮助、促进其不断进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教育目标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田景正.苏霍姆林斯基转变差生的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0(4)
[3]王建红.网络环境对“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5(7)
[4]刘粦霞,曾秋红,谢攀水,廖梦玲,陆迪文.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5(3)
[5]张晓京,文书锋,金添.“90后”大学新生思想行为能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9)
[6]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35)
[7]陈蕾.“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