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3 15:49: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

篇(1)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 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及问题对策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综述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形成因素分析及缓解对策研究 试探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社会资本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探讨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0,9:6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

篇(2)

>> 网络对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偏好的现状分析与就业指导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的启示与研究 大学生就业途径及形式分析 大学生就业途径的对策研究 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缓解途径研究 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市场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刘 丹,崔 健. 大学生就业信息渠道的构建与推广[J]. 华章,2012(9):118.

[3] 谢 刚.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渠道机器拓展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09(7):57-59.

[4] 齐嘉琳,芦爱江. 大学生就业渠道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07(4):92-94.

[5] 岳 燕. 搭建就业信息平台、畅通就业信息渠道[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4(2):62-64.

[6] 余 彬,潘 烈. 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81-82.

[7] 鲁凤宇.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压力源的研究[J]. 辽宁教育研究,2007(2):107-108.

[8] 薛玉霞. 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分析[J]. 新乡学院学报,2013,4(2):111-112.

[9] 张 宇. 现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08(6):67-68.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许多莘莘学子面临着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危险。据相关部门的统计,2002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64.7%,2003年则为70.1%,2004年为73%,2005年为72.6%。最新数据也显示06年、07年、08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在70%左右,而09年由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和就业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8%。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根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650余万人,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是相当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一、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

笔者就在校大学生就业意向以青岛科技大学为例进行了调研。共发出调研报告2000份,回收1020份,回收率约为50%,有效问卷共756,问卷完成率约为75%。调研对象为学校大三学生。调查结果显示:

(一)在校大三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普遍较明确,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的现状的人数比例达95%,不了解就业形势如何的仅1%。可见就业形势在当今大学生心中已经“白日化”,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对于大学生想从事的职业方面,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进车间还是坐办公室或者是创业,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中显示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前三位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

(三)这次调查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专业对口(21%),其次为职业发展空间(19%)、薪酬福利(16.5%)。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四)大学生能比较清楚的认识到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的不足,所欠缺的素质在调查中显示欠缺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25%)、欠缺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30%)、欠缺沟通协调能力(32%)位居前三,从中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已经能非常理智地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实践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除了前三位外,与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过硬占(9%)、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4%)

(五)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依然独占鳌头,比例高达35% ,而其次的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占30%,然后是西部大中城市,占28%,最后是中部大中城市。可见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仍是大多数人才心中理想的就业“象牙塔”,可想而知那里的竞争激烈异常。但是也看出,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地深入人心,建设西部已经慢慢地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使命。

(六)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1000元以下到3000元以上不等。如果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

(七)看好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达15%,愿意自主创业者认为大学期间对创业最重要的是假期实习或社会实践,学校或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以及大学模拟的创业活动也会有帮助。而且在创业上他们更看重资金和政府支持,其次才是技术。

(八)对于考研或考博的原因,有35%的人是希望有一个好出路,对求职恐惧,而因为专业就业前景不好而深造的占27%,其次是因为希望能在高校工作,而对学术感兴趣的居最后。从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缺乏学术氛围,对学术感兴趣的人才极缺,而大多数大学生更现实,选择考研或考博来避开就业压力。

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经济体制的原因,也有各个高校盲目扩招的原因;有招聘单位体制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观念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

(一)当前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不乐观。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规模增长,尽管我国经济以高速增长,吸纳了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是工作岗位毕竟是有限资源,大学生业竞争压力在持续加大,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远滞后于高校毕业生的激增速度。

(二)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完善时期,各类市场不成熟。目前,大学生求职就业市场尚不完善 ,直接为大学生择业提供长期服务的构机较少。国家相应的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不畅,也制约了大学毕业生的最优化的配置。

(三)供给与需求失衡,结构性矛盾凸现。高等学校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扩招、盲目设置专业等问题,使毕业生和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结构性矛盾越发突出。主要表现:一是宏观供需结构方面的矛盾。目前岗位需求主要在第二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但高校毕业生又不愿从事;二是第三产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但第三产业目前发展不平衡,还没有吸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四)大学生不能正视自身存在的就业问题。如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但是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压力显著增加而西部城市求贤若渴。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更加严重影响择业与就业。再如其自身存在专业技能不扎实,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以及缺乏团队意识也都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国家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自从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 数量增长很快,也就是放低了进入门槛把高中生的就业推迟了四年,变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政府,也应该高度关注就业问题,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严把教学质量关。做为高校,把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做长期工作和办学成果来抓。我国政府和高校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到战略层面,就业问题将影响到社会的很多方面,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学校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和引导。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培训。要让学生事实求是的估计和定位自己,树立科学合理的就 业观。同时认真钻研专业知识,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以增加自己求职的机率。鉴 于此,学校不光要有一套系统的就业指导课,还要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协议,为毕业生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在对学生系统的就业指导的基础上,学校还应采用多渠道宣传和推广自己学生,达到基本完全就业的水平。

(三)用人单位要适当的改变用人原则。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要改变观念,应 该重能力,而不是追求高学历和重点院校。应该给学生以适当的机会,来验证自己的能力。高学历和重点院校的学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和最适合的,要做到人岗匹配。用人单位以自己实际的需求来招人,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使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四)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本领。一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真正认同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在择业问题上,大学生要克服功利心理,保持理性。二要掌握就业的主动权,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完善自己,同时也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三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不仅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而且可以减少因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作为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新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促使大学生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玲玲.大学生就业指导[M].科学出版社,2004,2(1).

[3]陈曦,赵北平.大学生就业指导[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大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目标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到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已达到699万。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冲击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然严峻;而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协调,导致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以国内及国外目前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为基础,对就业能力提升进行了初步调研,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应形成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形势变革的培养模式,从“个人、组织、国家”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具体阐述高校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什么是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定位,同时它的研究视角也就不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业能力的提升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社会经济目标;对于组织和单位来说,就业能力的研究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对于个人来说,就业能力是保证从业与人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本文以国内以及国外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作为基础,认为就业能力是获取工作并在职场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所有技能。综上所述,就业能力是获取工作并在职场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所有技能。

二、就业能力提升初探

就业能力作为毕业生成功就业的重要方法,我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目前在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能发现问题症结,使大学生就业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通过数据统计及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与社会的需求无法匹配,原因产生在很多方面,而提升就业能力的方法需要从“个人(大学生)――组织(学校、企业)――国家(政府、社会)”三方面合理进行,针对目前就业能力研究的现状,对于国家、组织、个人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进行具体分析。

三、提升就业能力的探索与思考

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重要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高校与企业的相互配合,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身做出努力。

(一)政府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提升就业大环境

1.高度重视就业能力培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就业能力不仅是对大学生就业数量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要求。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校的政策倾斜并未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全密切的联系起来,因此各高校对于“科研成果”的重视超越了人才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政府应加强高校对就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将学生是否具有社会所需求的职业资格,以及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需要作为高校办学资格的重要指标,逐步从对“就业率”的重视转变到“就业力”。

2.加强管理,将所有促进大学生就业项目落实到位

由于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一些部门、地区出台了一些就业垒壁性政策和地方保护性政策。因此,作为政府应有效地加强就业项目的监管力度和政策干预,发挥指导、监督、调控的职能,使所有大学生就业项目的开展落到实处,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二)高校应改善职能,调整培养指标,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1.将就业能力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目前,各高校都先后建立了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环环相扣的系统教育体系。教育方式和手段都较为简单、单一,缺乏实践性内容;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校应加快就业能力培养进程,将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断融入到所有课堂当中,在人才培养过程明确就业能力培养目标。让学生真正具备自主学习、把知识转变为技能、适应环境变化等多方面的能力,必须在课程中尽可能提供学生发展和新就业力技能的机会,同时在最终课程考核中将就业技能作为指标之一,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技能的工具,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融入高校课程。

2.将校企联合扩展到课堂教学当中

高校可以根据自己对市场的调查研究,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能力能够满足职位的需求。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参与授课,传授课本知识与具体职业的联系,将人才培养方向转变到强调对通识、态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同时,加强校企之间有效的联系机制,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促进用人单位向高校传到需求信号,共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用人单位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在中小企业通过将学生短期安置在企业工作或带学生参观企业、提供他们工作场所等各种就业前培训,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3.充分利用社团的阵地作用,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近些年,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高校学生社团不断增加,他们在高校中是有着社会沟通、就业服务、就业观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企业文化对接等功能的组织,它们是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以及人生规划意识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4.加强人格素养培育,端正大学生择业心态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企业经营理念不断更新,需要每一个从业者都有很好的人格品质以及抗压性。因此,所有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建设。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工作中应加强就业心理研究与实践,培养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主动规划人生的信心。

(三)大学生应提高认识,积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

1.转变观念,以期多元化就业

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这是一句陈词滥调,同时也是真知灼见。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对于未来的择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观模糊,无论是否适合自身专业发展要求,依然将就业地区选在沿海一线城市。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大学生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要勇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而不是在象牙塔中需找栖息之地。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同样能使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2.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就业,要求大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雇佣能力。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人的一生持续学习的过程。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组织以及大学生本人的互相协作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代洪浦.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9,(01).

\[2\]刘智娴.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和社会经济形式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如何能够让每一位毕业生找到满意的工作,不仅仅影响高校稳定的问题,更是影响到每个家庭,乃至社会发展的问题,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高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大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扩招后的就业高峰和职业指导之间的矛盾暴露得更加明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率及日后学生的发展。

1.有利于明确职业目标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概念模糊,自身定位不明确,求职中表现的十分盲目,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路线和职业方案,在就业时盲目追求工资水平,忽略了个人能力与职位的匹配性,以至于所签工作不适合自己,日后工作频繁跳槽找不到理想的方向,影响了自己长期的发展。

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心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培养学生成熟的就业心态,避免学生脱离实际眼高手低,提高其遇到挫折的自我调整能力。有的同学在求职中受到挫折,缺乏指导,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职业生涯规划显得更加重要,更有必要。因此,应在大学生学业期间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职业生涯中遇到的问题给于合理的指导,设计相应的策略,正确评价自己,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适时的修改计划,调整心态。这对大学生毕业离校之后的职业生涯也会起到有益的影响。

3.激发学习动力,增加核心竞争力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对大学生的就业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明确的自身定位、职业目标,也能激励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热情,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大学生职业规划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使其在学业期间,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厚积薄发,培养成熟的就业心态,使其学有所用,提高其职场竞争力。

二、建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已经成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仍处于初级阶段,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在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很局限,为此高校应快速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1.培养一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

高校拥有一批从事就业工作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了解学生所想所需,拥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经验和丰富的就业案例,高校可提供政策优惠和相应的支持,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鼓励其提高理论水平,使其成长为职业规划师。这些一线教师直接深入学生,他们不仅了解市场变化、职业需求,更了解学生的择业观、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直接负责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指导学生就业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

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较为模糊,但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着强烈的意愿。因此,高校应适当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可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首先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在课程教学上可以专业认识为主,认识本专业的行业现状、地域分布、发展前景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正确认识自我的优势、劣势。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建立学习目标。对于二年级学生,可以完善自我为主,侧重未来职业的设计,以此为目标完善自我,丰富各项知识。三年级学生可侧重实践教育,进行职业生涯诊断,进行相关的素质拓展训练,参加相关的实习。四年级学生侧重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导航教育,进行择业观、就业观的教育。由此建立起一整套教学体系,有力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

3.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咨询体系

高校可选拔经验丰富、工作突出的教师组成一支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咨询队伍,由学校提供相应的场所,固定每周同一时间由不同的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这样可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帮助同学进行职业规划、职业测评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根据专业特色设置辅导老师

建议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发挥其专业特长,使其成为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建立培养考核制度,使导师能够辅导学生不断的完善职业规划。从影响大学生就业意识、就业层次的因素进行引导。

三、毕业生跟踪调研,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库

高校可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对于每个职业生涯个案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记录每个学生个案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及毕业后的发展情况及职业生涯规划调整情况。通过收集大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形成职业规划案例库,即可以方便开展科学研究,又能够帮助指导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求,使职业规划指导符合实际要求

高校可派遣调研小组对用人单位进行访问、调研。加强与单位的沟通,以适应社会人才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在文化活动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能够关注并积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成功人士报告会等活动,以生动鲜明的形式,向学生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方法,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刘晓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因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06).

[2]李宝莹.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2) .

篇(6)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篇(7)

【关键词】现状形势;课程体系;就业指导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焦点问题。

袁贵仁部长于2011年11月在京举行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讲到,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在总量压力持续上升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人才培养、社会需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并明确提出加强毕业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提出明确要求。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分析高校毕业生的症结并找到解决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一、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

20世纪末至今,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由原来的两位数增长下降到目前的一位数。按照经济学的原理,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因此增加一百万个。与此相对应,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业岗位就减少一百万个,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大大减少了劳动岗位的供给。传统行业要么缺少市场竞争力逐渐被淘汰,要么是因为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职能部门减员增效也减少了对大学生的需求。[1]我国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人才市场、就业市场等相关就业体制有待完善。

(二)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

全球金融危机来的警示,就是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危机。经济较发达繁荣地域,选择过热,就业压力较大,中西部省市用人需求较多,但条件、待遇较低,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从院校级别来看,学校的差异与就业好坏产生正比例关系。[2]从学历上看,社会越趋于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1: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上看,偏向于计算机、电子、通讯、机械、医药等专业,而对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专业需求较少。

(三)高校毕业生指导工作的现状

通过对诸多高校的就业工作调研发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团队素质普遍略显不高,很少受到就业指导培训,只是任凭工作经验和主观认识开展工作。其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在教育手段上缺乏投入,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实用性不强,新鲜信息量少且滞后,严重影响教学效果。[3]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心理学知识尚未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得以应用。[4]最后,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短缺、信息相对闭塞,导致市场信息不顺畅,使得有关信息传播、反馈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短路或断路现象。

二、某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

安徽省某高校率先进行了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提出了“不让一个人学生失业”的就业精神。

(一)探索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

CDIO教育模式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单词的缩写,理解为“‘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是以是以现代工业产品或系统从构思研发到运行改进甚至终结废弃的全过程为载体,在继续保持科学基础的前提下,着重强调加强工程实践训练,加强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其标准直接参照工业级的需求。[5]CDIO提倡的精神与其高校的“应用型”校址不谋而合,其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61所试点高校之一。

CDIO对工程毕业生培养目标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故在就业课程体系上,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

该高校开设的课程知识架构和内容围绕“课堂和实践相结合”的指导精神。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采用Inquiring-based Learning和Experimental Learning,[6]即探究式和实践式教学模式。促进知和行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2.CDIO教学模式教学阶段(如图1)

3.就业指导课具体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计上,采用“计划――实施――评价”三位一体,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听懂多少知识”到“用到多少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概述章节教学计划教学资源教师思路引导学生应探讨的课题”。该高校压缩了授课课时,课程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

这种培养突出了CDIO的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个人素质、团队意识、系统适应能力与综合调控思想得到有效提升。

4.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评价

完全根据CDIO教育模式的12条标准,[6]且实施学生自评。自评各项涉及:学习效果、工程就业导论、实习心得、专业评估、教师教学能力等。

(二)将奥德案例教学法引入到就业指导课中

就业指导课如何从内容、形式等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

1.通过真实的正反案例,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采用奥德案例教学法时候,选材注重真实性、实效性、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以及启发性。案例教学过程是:案例展示――组织引导案例分析――案例点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多媒体,并注重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

(三)毕业生就业心理培训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下就业指导工作新的要务。该高校首次将心理教育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是指毕业生在求职或就业过程遇到挫折,无法看清人生方向产生的消极情绪。轻度焦虑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但过度焦虑易造成生理问题,甚至出现过激行为。目前毕业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天之骄子”的自负心理;

2.“白玉有瑕”的自卑心理;

3.“温良恭俭让”的保守心理;

4.“举棋不定”的犹豫心理。

该高校聘请专业的心理专家进行心理培训,配合各种教学手段,进行心理素质培训。成功解决了一些毕业生的心理障碍,扼杀这些不良心理诱因于摇篮之中。

(四)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对话平台

此平台是一个保证学生就业的综合平台,包含提供最新的就业政策、就业咨询、社会需求信息、就业活动、校企合作论坛等。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方便之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自身,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赢得对未来的主动权。

通过QQ、Fetion、Email、留言等网络新鲜载体,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高校的人文关怀。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实习空间,及时实习单位具体信息,供学生参考选择。同时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

三、就业工作的若干对策

(一)政府角色定位

目前,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着指导者、监督者和调控者的角色。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从计划走向市场的演变过程,正是政府对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的过程[7]。

1.政府应是大学生就业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大学生就业系统模式是“市场+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自主创业”,重新诠释为“政府×(市场+学校+用人单位+自主创业)”。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尚未彻底,政府与其他要素建立起伙伴关系,在政府良好有序的市场调节和人力资源配置前提下,才能让各个要素有效执行,发挥积极效用。

2.政府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保证就业质量

当前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数字表面让人看上去放心,但就业质量让人担心。就业质量不仅仅只是是否能就业,还包含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待遇福利、个人发展前景和工作的忠诚程度等内容,反映出就业的优劣、层次、结构和性质。这些年来,就业质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整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政府首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更多发展战略性新型企业;其次,加快对区域性经济结构的调制,缩小省与省、市与市、城与乡的经济差距,加强中小城市的发展;再次,对所有制有所协调,政府应把毕业生的就业重点扩大到中小型企业。

3.政府需引导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政府通过对就业需求的宏观预测,引导高校对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政府利用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对高校招生人数、学历层次与专业设置进行监督,防止盲目扩展、盲目设置,建立起“就业面向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评估机制。政府主动协调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加强对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产业结构之间联系与互动。

(二)就业指导队伍专家化

前文已阐述了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人员素质不高,这直接牵扯到学生的就业意识、就业能力,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以高校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迫在眉睫。

1.指导队伍应具有正确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秀的职业道德。这样才有资格去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辅导。

2.其次,就业队伍需不断更新自己的信息。对市场机制、企业用人机制、市场需求机制需深入探究,这样才能有意识、有方向的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与用人单位深入及时有效地交流,将毕业生“营销”给合适的企业。

3.就业指导队伍革新观念,转变思想,及时学习。应从管理学生这种习惯性,转换角色,用新的理论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不断研究就业市场变化,研究供求变化,研究资源使用最佳原则。

(三)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位面向应用的学科,在中国高校教学尚处于萌芽状态。应采用“研究性学习,自我发现为主”,培养学生调研采集、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的能力,能够对信息观点进行自我报告、自我剖析,进行原创性的研究以寻找策略以解决问题,并能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创新研究。

美国学业指导事业发展蓬勃,通过调研发现主要是美国文化崇尚个体,在教学中体现为尊重学生个体需求、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美国高校更强调对学生的服务意识,教师只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引路人与辅助者,在学生自主成长的过程中起保驾护航与航向灯的作用。这种教育内驱动力值得我们高校深思。高校应该在学业指导课程中有大胆尝试,安徽某高校逐步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改革,走在高校前列,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修正,适当时机向高校辐射。

(四)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分年级逐步实施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创业指导等内容,将求职、就业意识逐步强化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全程化指导的理念。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大学一年级。主要侧重于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他们初步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生活,设定人生总目标和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

大学二年级。主要侧重于就业能力的培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培养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学会挖掘自己的潜能。督促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如:良好的心理素质、责任心、敬业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三年级。主要侧重于职业定向指导,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方向进行分类指导。大多数同学已经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方向(考研、参军、出国、就业),可采用咨询、讲座、交流会、团体辅导等形式进行指导。要积极开拓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锻炼的机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己想从事的行业、企业、职业中寻找实习锻炼机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大学四年级。主要侧重于就业实战的指导和服务。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掌握面试技巧、求职心理教育等,采用多种方式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模拟招聘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应聘。此外,开展创业教育和就业观教育、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参考文献

[1]吴庆.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2).

[2]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8(2).

[3]叶许可.浅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35).

[4]包枫娇,刘畅.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策略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3).

[5]查建中,董刚,奚春雁.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国行[J].计算机教育,2010(11):3-7.

[6]顾佩华,陆小华.CDIO工作坊手册[M].广东: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