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5:49: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故宫建筑的艺术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引言
宫殿建筑作为中西方传统建筑的主流之一,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君权,无论是建筑形式还是建筑色彩及装饰必然是以伟壮、华丽而造,才能显示出天威君浩。而中西方宫廷建筑虽然相隔千里,风格迥异,但在思想上都是体现了统治者的主流意志,贯穿着当时社会的等级思想。因此,通过宫廷建筑,可以看出中国是以儒家礼制文化为主,建筑色彩、装饰展示出等级森严,体系严密的特征,并在象征文化作用下则使得宫廷建筑色彩流露出阴阳五行、风水八卦、天人合一的特点。而西方宫廷建筑则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强调逻辑、崇拜理性,建筑色彩、装饰反映出君权的控制性与统治者追求浪漫的艺术气息。
一、中国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所表达的文化情感――以中国故宫为例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公元1406年),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它的外观色调主要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底座饰、再加以金碧辉煌的彩绘。而故宫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色彩呢?这就要追溯于秦汉时期的五行色彩学说,五行色彩学认为衍生出大自然的五要素:金、木、水、火、土,分别由五种颜色象征。其中,白色代表金,青色代表木,黑色代表水,红色代表火,而黄色则代表了土。
故宫选用黄色的琉璃瓦,是因为黄色是土地的颜色也是日光的颜色,代表了中央之色、皇权、等级、秩序和至高无上。在五行色彩学说中,五色正好与五行和五方位相配,而土刚好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认为,黄土生万物,滋养众生,为五行之根本,位居中央,统领其他四行,所以土的代表色黄色自然就成为了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然而黄色还是和合之色,它不极端,不像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易经》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惕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1]所以黄色自古以来就当作居中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此种意义符合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中庸之道。而在封建儒学等级制度下也只有皇宫和皇帝才能使用黄色,其他贵族都不能擅自使用,百姓则更加无权使用黄色。
故宫为什么用红墙?红色,这个饱满的色彩传达了热烈之感和敬畏之情,被认定为人类所运用的最古老的颜色。而在中国古代,红色也有着至尊至贵的地位。选用红墙黄瓦,是根据阴阳五行中相生的原理,我们知道土乃五色之主,位居中央。那么谁可以生土呢?火可以生土,火烧了木材变成灰,灰就是土。选用红墙,代表了相生,而不是相克,这样才能让皇权轰轰烈烈、红红火火。所以红墙是生命蓬勃、国运亨通、天地运转合为一体的象征,在故宫里展现了庄重、神圣的意义。
故宫的白色石底座饰也很有考究。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白色与黑色代表了一阳一阴,被视为万物万事的力量之源泉。其中,白色被称之为“阳色”,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的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具有强烈的中国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建筑,故宫这一代表建筑,白色绝对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颜色。在故宫的白色布局中,宫殿的基座、栏杆选用了坚固而纯洁的汉白玉,与地面铺设的青砖一起平衡了故宫艳丽的色彩。然而白色还代表了至上、纯洁、希望和崇高思想,这无疑更加体现了故宫的社会地位。
从故宫的建筑色彩中不难看出中国宫廷建筑色彩是以一种色彩为主,其余少数几种色彩并用,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礼制文化是紧密结合起来的,选用的都是被认为高贵、至上的色彩,有着严谨的社会等级制度、被用来分尊卑、别贵贱,色彩已经被伦理化了。而故宫内部的装饰程度和装饰内容也都受到“礼制”的严格限制[2]。用色以黄色为最显贵,其次为红、绿,因此故宫的色调基本都是一致。装饰图案为了显示皇帝的神秘力量和皇权至上的文化情感,只能选用龙、凤等属于天子的图腾。以至于故宫的装饰色彩给人一种雍容华贵、至高无上的气魄。
二、西方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所表达的文化情感――以法国凡尔赛宫为例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的凡尔赛镇。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建宫,历时28年落成。1682年至1789年是法国的王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也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凡尔赛宫是法国早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建筑造型严谨,应用了古典柱式,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然而它多彩奢华的内部装饰则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兴起,出于法国政治上的需要,宫廷建筑在建筑史上逐渐代替宗教建筑开始占有主导地位。宫廷在全国一切方面都建立了严密的统治,一切的存在,首要的任务都是荣耀君主[3]。表现在建筑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为崇拜古罗马风格,推崇理性。凡尔赛宫的外观色彩主要以红、黄、青砖为主,加以金色装饰点缀,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却没有故宫的外观色彩那样划分了严谨的色彩等级。从17世纪末到l8世纪初,由于法国体制逐渐露出危机,外战失利导致经济下跌,没落的贵族们为了寻求心理的平衡开始纸醉金迷、安逸享乐的生活。凡尔赛宫内部由此变得金漆彩绘、镶金绕银。墙壁上满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历史为题材的壁画,百彩竞艳。拱顶以巨幅油画为主,地面以各种颜色的大理石铺成,色彩斑斓、平滑透明,给人以富丽奇巧、华美铺张的感觉,这或许也与法国人追求浪漫天性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凡尔赛宫内部色彩装饰富于的艺术魅力还有内壁的装饰多以太阳为主题,因为太阳是路易十四的象征,这点充分的表现了君权的绝对性和永恒性。
三、故宫与凡尔赛宫的建筑色彩与装饰对比总结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中西方文化背景上的根本不同,使得故宫与凡尔赛宫这两个相近意义的皇宫,却使用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中西方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所表达的文化情感既大相径庭,又有共通之处。中国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和中国的政治体制、文化体系是紧密结合起来的,色彩装饰已经被象征化、风水化、伦理化了,被用来分尊卑、别贵贱,以此划分社会等级。因而在漫长的社会中这种固守的等级体制缺乏变化,这就使得中国宫廷建筑的色彩装饰虽然丰富多彩,但又显得是较为单一的模式。而西方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中一般没有这种现象,因西方国家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宫廷建筑色彩与装饰呈现出变幻多端、异彩纷呈的特点,也更趋向于理性化,追求自由的艺术个性。在这点上,中国宫廷建筑感性因素就较多,在儒学礼制的教条下,色彩多被禁锢与等级制度之中。
而从欣赏中西方文化的角度上看中西方宫廷建筑色彩装饰,故宫同凡尔赛官一样庄严而伟大、雄壮而美丽,都突出了君权至上的政治观念和统治欲望,并使中西方整个社会有着自己的君民秩序和建筑文化。(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澄清.《中国色彩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关键词】中外建筑;文化意念;建筑结构;差异
建筑的英文是Architecture,这个单词是由Archi和tecture组合而成。这两个单词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哲学和技术,说明建筑是最高技术与哲学的综合。如美国建筑师路易·康所说,每一个建筑都有它的精神灵魂。
一、中外建筑的结构差异
在欧洲文明发展史上的两河流域,由于当地缺少优质石料而粘土资源丰富,导致砖结构的发展。砖的使用又促使叠涩式和辐射形的拱券和穹窿结构出现,这就是巴比伦建筑的结构特点,。古希腊由于当地石料丰富,创造了石梁柱结构体系,形成灿烂的古希腊建筑。像加特农神庙等建筑的立体面上,常投以柱廊。柱式和柱廊的设立是为了换一种抽象的方式去表现人类的曲线美。
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便是以“框架式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就是先用粗壮的木柱构成房屋的大致结构框架,使得主要木梁可以支撑整个房屋的重量,然后再用不同的木柱一步步搭建。因为主要的木梁承载了房屋的重量,所以四周的墙壁不会受到很大的压力。中国建筑是世界上最早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其原因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处于黄河中游地区,这里是以黄土高原的黄土为材料而创造的夯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木构架的。
二、中外建筑的文化差异
外国古代代表性建筑主要是宫殿、陵墓、庙宇、教堂,这些都通常是形而上的精神要求。古代人知识未开,他们把未知的苍茫宇宙、世间万物理解为神力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塑造上常把空间处理得幽暗、神秘,气氛压抑、威严,外观圣洁、庄重。体现出让宗教主宰人们灵魂的设计意图以及对于神灵敬畏崇拜的精神内涵。
同样在现代西方建筑中,例如圣家族大教堂,它作为新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代表,闻名于世。它依旧以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雕塑、壁画等为特点。其内部以修长的束柱来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其设计者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表耶稣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不仅是塔尖的数目具有一定的含义。高迪通过隐喻和装饰把教堂的纪念性推到顶峰。像这样的高直建筑,其异乎寻常的比例和高耸挺拔,都给人强烈向上感,似乎要把膜拜上帝的灵魂带进天堂,体现了人们对于宗教神权无限向往的精神内涵。
中国故宫是典型的院落式组合建筑群,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是按一定规划建造的。其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并沿着这条中轴线依次按照皇权、地位、作用等来排列建筑。故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极强的封建性,建筑又是皇权的象征之一,于是在开间形式、屋顶、颜色、平面柱网都有很森严的等级制度。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在于讲究人伦次序,注重现实人生,淡化了,它始终都要灌输现世精神,体现儒家思想,是一种传统的,重视人的群体生命意识。就像梁思成先生所说的: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就像手中画卷,必须组建展开,慢慢体味,不可能同时看全。
三、中外建筑的风格差异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希腊人高度的建筑才能和大量的建筑活动,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希腊建筑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秀美见长。欧洲建筑作为西方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体现了对雕刻式建筑的追崇,但欧洲建筑并不只有结构美,还有立体美学建筑。以圣家族大教堂作为代表的西方建筑,最明显的特点便是石材筑成,所以,在西方古建筑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另外,不得一说的便是其拱券技术,这项技术从罗马建筑开始为之后的哥特式教堂,清真寺等建筑都有着至深的影响,它为实现开敞的室内空间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
同样,以故宫作为代表的中国建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善用色彩。鸟瞰整个故宫宫殿,第一感觉便是色彩浓重,金碧辉煌。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经久耐用,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以后有用朱红色装饰柱子、梁架。尤其是在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和寺庙才能使用。
四、结语
中西方建筑由于在文化、地理位置上的不同,导致两者有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注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视科学与宗教,所以,圣家族大教堂和故宫两者尽管都有宏伟感,但两者的本质完全不同,一个是对宗教,对耶稣的崇高之情;一个是皇权至高无上的统治情怀。再者,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利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顶技术;从哥特式建筑的尖券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都发扬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创新的精神。中国的建筑是相对保守的,据文献资料记载,中国木建筑的相识和所用的材料三千年不变,这与中国封建社会经历的时间较长,同时也与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盛产木材有一定的关系。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含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反映出来。但作为一名现代人,能深切的感受到这些古代建筑深厚的艺术价值,是人类建筑史上一笔珍贵的财富,影响着每一位前去瞻仰的游客,为历代后人所适用。
参考文献:
[1]金雅庆.中外建筑艺术赏析.《大家》2010年第6期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
[3]鲁石.你应该读懂的100处世界建筑.陕西师范出版社,2007
实习地点:北京
实习内容:
201*年10月13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来北京的第一天,对于从来没有来过北京的我心里是万分激动。下午我们便去了国家大剧院,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
201*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晴
今天的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我们便来到了故宫。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城墙四角各矗立着一座精巧别致的角楼。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故宫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故宫的建筑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社会的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下午俩点我们有来到了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的北海公园。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苍松翠柏、垂柳依依、亭台楼阁、层层叠石、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富有浓厚的幻想的意境。
北海公园主要的景点有:琼华岛、永安桥、永安寺、善因殿、昆仑石、万福楼、静心斋、白塔、、、、、、这些景点齐集了北海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继承了中国历代的造园传统,博采各地造园技艺所长,兼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接着又来到了闻名响耳的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外部空间构成和商店内部环境给人以美感;建筑景观特点独特; 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栉次鳞比到处富丽堂皇,流光溢彩尽显泱泱大气,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201*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晴
我们来到了清代的皇家花园——颐和园。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集中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构思最巧妙、最有特色的是她的长达728米的长廊,长廊和廊中的绘画本身就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外她还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在堤岸上建起“西堤六桥”,形成优美的“六桥烟柳”,景色丝毫不亚于杭州西湖的苏堤,六座桥中最美的是玉带桥。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峻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曲折密布的小径相连接。
接着又来到圆明园,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中还建有西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201*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阴
“798”艺术区是来源于原有的工业厂房,被这些艺术家们改造的五花八门,各种风格的应有尽有,固有的建筑风格和岁月痕迹被巧妙地加以融合利用。有加一层扩大了使用面积的,有扩出了门廊增加了展示空间的。
关键词:建筑艺术;新课改;媒介;电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建筑艺术的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筑艺术本身就是艺术的结合体,将绘画、雕塑、工艺融为一体。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从古埃及大漠中的金字塔、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中国的古长城,从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宽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敞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到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炫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无不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将建筑艺术的自身的建筑美让学生体会到,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学习建筑的本身,能从中体会到建筑对于人类的意义。不同地区的建筑、不同时代、不同的建筑、不同风格的建筑所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无尽的遐想,在感悟历史的同时我们的思想也得到升华。因此,新课改教材中美术鉴赏以建筑为内容的课程有四课,在总共二十课的美术鉴赏教材中占了五分之一,可以称作新课改中的重头戏。
维克多•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这样描绘中国的圆明园:“你可以去想象一个泥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壁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在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和恐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建筑这座艺术的殿堂、美术鉴赏的重头戏我们应该将它怎样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呢?
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门类。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建筑艺术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水平。建筑的造型主要是由几何形的线、面、体组成,除了其中包含的形式美法则给人以感官的愉快外,还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某种特定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纪念性建筑,往往都有特定的象征主题。以上的这些建筑知识是立体的、抽象的。如果用我们以往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手段:用课件将建筑的图片串联起来,通过讲解、欣赏图片将建筑的美和价值讲给学生听是很难是学生充分体会到的。地域的限制又使得我们无法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在建筑艺术的教学上想达到很好的效果就很难。
在建筑艺术这个复杂、立体、多面、有着多层意义的艺术品面前。我认为应该让学生主动的去探寻建筑艺术的美,那么我们应该设定一个媒介,这个媒介能够吸引学生并带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去发现建筑的艺术之美。这个媒介我选择电影,电影很多的取景地都是古代建筑,通过电影游移的镜头对于建筑的艺术之美感受的更为深刻。例如有着奥斯卡多项殊荣的电影《末代皇帝》就将明清两代的宫廷建筑――故宫展现在我们面前。伴着David Byrne创作的具有中国特色音乐,故宫中最为重要的建筑――太和殿呈现在我们面前。直观的展现了这座宫殿中最为华丽的建筑样式,宫廷建筑历来是权力的象征,如果只是观看一些故宫的图片是无法深感到这份权利在那个时代的至高无上以及他对于不同身份的人的束缚与压迫的。故宫的美丽依旧但时代的不同,它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同了。明清皇权的象征,时至今日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象征。
再如电影《绝代艳后》整部影片在法国凡尔赛宫实地取景,深刻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古典建筑的理性美。如果凡尔赛宫的外观给人以宏伟壮观的感觉,那么它的内部陈设及装潢就更富于艺术魅力。影片的镜头随着片中角色所处的不同环境给我们讲述着凡尔赛宫的美丽。这样直观的感受不是只通过语言的形容和图片的观赏可以达到的。
还有风靡全球的电影《达芬奇密码》它的拍摄地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相辉映的玻璃金字塔和卢浮宫。整部电影是由达芬奇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绘画穿起的,剧情以卢浮宫开始,玻璃金字塔收尾。将世界经典的两个建筑做了一个默契的组合。当主人公游走在卢浮宫的地宫之上时,让我们感受到仿佛自己也在其中游走,领略世界艺术殿堂的珍宝,体味建筑艺术的美。
建筑史课程虽然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有很多成果积累,但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些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创造和动手能力,学生无法通过建筑史的学习提出自己对建筑史的理解和思想。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建筑史课程的讲授过程也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王薇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建立教学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关系及开辟专题讲座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萌提出了运用交融性及创新性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研讨及演讲环节,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黄淑娜归纳总结了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史教学上的要求,提出了艺术类建筑史教学必须重视形象性,大量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对教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严均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编制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实践等。这些研究都对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许多方法很值得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借鉴和尝试。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书籍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纸质书籍,网络电子书籍容量更大,种类也很多。网络上的音像视频资料很多,只要注册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下载观看浏览。我们的建筑史理论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潮流,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课程教学的发散性、形象性,多元化的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参考日本大学建筑史教育的特点,结合回国任教后的一线教学实践及学生的课程反馈,探讨多媒体音像资料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再对音像视频的编辑进行简要的介绍,以期能为大家的建筑史教学提供参考。
二、音像视频资料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
2.1音像视频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新鲜课题。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政府汇报、国际会议到个人答辩都会用到多媒体展示。政府办公领域也在大力提倡无纸办公,大学作为知识的传授地,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应该大力普及。现在高校中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率也很高,但多媒体音像资料在建筑史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更容易获得信息资料,网络上有很多纪录片等音像资料,其中有许多涉及到建筑领域,比如CCTV投资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图1)《、颐和园(》图2)等。这些纪录片投资巨大,拍摄的角度一般是我们个人无法经常看到的。摄制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团队经过很长时间的史料收集和整理,优美的画面再配以专业的播音人员生动的播出,效果比我们在课程上滔滔不绝的讲述要好的多。这是我们个人无法制作和完成的工作,有些效果比我们到现场考察研究还要好。比如《,故宫》纪录片中有很多航拍场景,能清楚的看到故宫全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宫的特点,中轴对称,用院落组织空间,建筑色彩、体量对比强烈,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故宫的建设成就。这些场景即使我们到故宫现场考察也无法看到,考察时我们只是以正常的视角进行观察,不能高屋建瓴的把握故宫的全貌。一场考察下来,看到的只是如织的游人和疲惫的身心。讲授外国建筑史的时候,由于经济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到现场去逐一考察。我们的教师团队也越来越年轻化,许多国外建筑也无法考证实物,只能从一些资料、图片上面获取信息进行课程的准备。视频、音像资料在这方面就对我们的课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授课的时候,在保护知识产权不作商业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下载这些视频资料给学生播放。教师先按照课程的安排对知识点进行讲述、解释,然后再给学生播放音像资料,前面讲述的枯燥的平面、立面或者建筑风格在视频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验证,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当然,这些大型纪录片片长都比较长,不适合在课堂上全部播放。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剪辑,编辑一些对我们的课程中的知识点有很好补充的资料片段进行播放,时间不易太长,10分钟以内为佳。课堂上给学生做一个引导,培养他们学习建筑历史知识的兴趣,课下查阅全部影像资料进行观看、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音像视频资料的编辑这里对视频剪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视频剪辑的软件很多,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用的视频剪辑不太复杂,用业余的视频编辑软件即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会声会影进行编辑。会声会影是友立公司开发的一套操作简单的DV、HDV影片剪辑软件,具有成批转换功能与捕获格式完整的特点。会声会影中的视频编辑十分简单,它支持AVI、FLC、MPG等视频文件格式。选中某个视频文件,点击播放按钮就可以在预览窗口中实现预览,选项面板中的选项依次为视频持续的时间、开始点、结束点、音量和输出选项等(图3)。比如要把一段视频的开头剪去,可以在“标记开始时间”栏中手工输入开始时间,也可在修剪列中拖动控制点到你想要开始的地方,然后点击“将选取区存成新的视讯档”把剪辑好的视频另存为一个文件即可。如果想把两个视频文件合成一段,则先把时间轴窗口切换成脚本模式,然后分别拖动他们到脚本栏中,再切换到时间栏模式,我们就可以看到两端视频按先后顺序排列在时间栏中了,也就是他们实际的播放顺序,操作非常简单。目前本人在建筑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此软件进行视频剪辑。课堂上播放经过剪辑过的视频音像后,学生反映音像资料形象直观,和教材上的知识点结合比较好,能很好的验证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切建筑形制均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一切均以住宅概念为原型。中国的住宅却可以改作佛寺,官衙是官员的住宅,佛寺是佛的住宅,皇宫是皇帝的住宅,至于商店也是“前店后居”、是商人的住宅。总之,似乎没有一种类型的房屋是完全和居住无关的,而且,任何一类建筑似乎都是由住宅发展而来的。
关键词:沈阳故宫;营建;空间布局;文化特色
沈阳故宫位于清朝入关前最后一个都城――沈阳(盛京),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崇德二年(1637年)始具规模,乾隆时期有所增建、改建,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终建成,前后历时158年。沈阳故宫经历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建造时期,分别为努尔哈赤宫殿、皇太极皇宫和乾隆行宫。
一、努尔哈赤宫殿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攻下沈阳城。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四,努尔哈赤从辽阳迁都沈阳。迁都沈阳后,努尔哈赤开始在沈阳城内营建自己的宫殿。当时,沈阳城内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和十字形大街。努尔哈赤选择在沈阳城内正对南北向大街的北门(镇边门)里营建自己居住的宫.室,在沈阳城十字大街交叉口东南营建处理政务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宫室轴线与沈阳城的中心轴线合一,而大政殿与十王亭的轴线则与沈阳城中心轴线平行,位于其东侧。努尔哈赤的“宫”和“殿”相距约530米,体现了早期宫、殿分离的布局特点。
(一)太祖的宫
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满文《盛京城阙图》所示,努尔哈赤汗宫位于沈阳城北门(镇边门)里,是一组典型的满族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两进院落,两院间以围墙分隔。第一进院落只设一幢三开间的院落门,正对沈阳城的南北向大街。第二进院落建在一座由人工夯筑的高台之上,南侧正中为过道门,正对过道门的是一座面阔三间硬山琉璃顶的正房,即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寝宫,东西两侧厢房亦是三开间的硬山建筑。按照满族习俗,努尔哈赤和大妃住在正房,侧福晋住在厢房。努尔哈赤寝宫的屋顶为黄琉璃周围镶以绿琉璃边的形式。
据《满文老档》记载,天命十年(1625年)五月初三,努尔哈赤了一道命令:“夜间有事来报,军务急事,则击云板;逃入逃走或城内之事,则击锣;喜事则击鼓。”根据这个规定,在“汗之门置云板、锣、鼓。”这条记载告诉我们: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两个月后,努尔哈赤在沈阳的“家”(即宫)即已确定。而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在古代的皇宫里也是很少见的。由于努尔哈赤的宫室仅为两进院落,周围也仅是一道围墙,因此,努尔哈赤宫室只是当时沈阳城内一座较大的府邸而已。
(二)大政殿
努尔哈赤在营建自己用于居住的宫室的同时,也必然要建设用于处理政务的大殿。据海城《侯氏宗谱》(抄本《海城侯氏宗谱》谱序)记载,其祖先侯振举先为修筑辽阳宫殿烧造琉璃建筑构件,“……后于天命九年间迁至沈阳,复创作宫殿龙楼凤阙以及三陵各工等用……及大工告竣,并未动用国帑,亦未迟误大典,彼时即蒙太宗文皇帝钦赐云骑尉之职。”此中所云“未迟误大典”,应是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的即位大典,说明此时大殿已建成使用。
此后,又有使用此殿的记载。据《满文老档》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初一记载:
诸贝勒大臣及文武官员等,五更末集于大殿。各按旗序排列。黎明,天聪汗率众贝勒大臣,诣堂子拜天,即行三跪九叩头礼。还,汗升殿落坐,众贝勒大臣及各旗依次行三跪九叩头礼。
由于此后并无皇太极另建大殿的记载,而且这座大殿沿用至崇德年间并命名为大政殿或笃恭殿,故此时所用之殿应该就是今沈阳故宫东路的大政殿,这也是沈阳故宫最早出现的一组建筑。因此,大政殿的兴建应从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时开始,最迟到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告竣。
努尔哈赤的大殿又称大衙门,也称“笃恭殿”或“大政殿”,即今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十王亭一组建筑。南北长190米,东西宽75米。主体建筑大政殿位于本区域北侧正中,供宫殿内举行大型庆典集会时使用,也是皇帝和八旗诸王大臣议政审案之处。十王亭位于大政殿前东、西两侧,呈“八”字形排列,是清代大政殿前举行集会时,王公大臣按所属旗分排列之处。东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由北向南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在清迁都北京之前,八旗亭也是各旗宫员处理本旗日常政务的衙署。殿亭南侧还建有供举行典礼时演奏乐曲的东、西奏乐亭。大政殿后为銮驾库五间。
(三)宫殿布局特点
努尔哈赤宫殿在布局上具有鲜明的满族建筑特色:
一是宫、城合一。按照汉族的营城规制,宫、城界线分明,多呈现“城中之城”的空间格局。这样既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也便于防御,保证皇宫的安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将宫室建于沈阳城北门(镇边门)内,大政殿建于沈阳城十字街交叉口的东南角上,这两组建筑分设城中两处,毫无紫禁城的概念。努尔哈赤的宫室为两进院落,四周以围墙围合,两院间亦以围墙分隔,整个院落只是沈阳城内较大的院落之一,与城市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之分。最为典型的是大政殿和十王亭这一组建筑,从《盛京城阙图》上看,其北、东、西三侧有围墙,南侧开敞,没有围墙。而清末民初的历史照片则显示,大政殿区域南侧为栅栏,其余为低矮的花墙。由此可见,这是一组通透式的建筑,可以视为一组开放式建筑,与城市完全融为一体,体现了满族早期宫、城合一的空间形态。
二是宫、殿分离。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在营建自己的宫殿时,将宫和殿分开设置。努尔哈赤将宫室建于沈阳城的北门(镇边门)里,也就是沈阳城南北向大街的最北端,而将殿建于沈阳城十字街交叉口的东南角上。努尔哈赤的大政殿与汗王宫虽然从空间上也构成某种意义上的“前朝后寝”之势,但二者相距约530米,体现了宫、殿分离的布局特点。
努尔哈赤所居宫室与大政殿等朝政建筑未建于一处,一是因为按照满族早期宫殿的营造习惯,并不强调一定把汗王生活居住用的“宫”与其办公朝政用的“殿”建于一处。宫与殿的位置往往根据都城的地形情况而确定,一般设在城内的最高处。因此,努尔哈赤将大政殿一组建筑设于沈阳城的最高点――十字形街道交叉口的东南角上。另一个原因是,满族人很注重安全因素,因此,努尔哈赤将其宫室设于沈阳城最坚固的北门(镇边门)里。这样,努尔哈赤便可守可走,同时通过城内南北向大街将其宫室与大政殿连成一线。
如果从制度上分析,满族早期宫、殿分离的布局特点,与其自身的八旗制度及八旗方位有内在联系。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实行的是八和硕贝勒共同议政制度,这是大政殿与十王亭作为朝政空间相对独立的制度根源。按照制度规定,汗王仅为两黄旗旗主,其宫室与其他旗主府邸一样,在本旗驻防范围内,这也是努尔哈赤宫室位于沈阳城北部两黄旗驻地的原因之一。而大政殿作为八旗共同议政之处,自然位于城内中心。因此,满族早期宫、殿分离的布局方式还受到八旗制度与八旗方位的深刻影响。
三是按八旗方位进行布局。八旗方位制度初步形成于努尔哈赤时期,在清入关后形成了满族八旗方位定制。据《八旗通志初集》记载:“八旗分为两翼,左翼则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也;右翼则正黄、正红、镶红、镶蓝也。其次序皆自北而南,向离出治。两黄旗位正北,取土胜水;两白旗位正东,取金胜木;两红旗位正西,取火胜金;两蓝旗位正南,取水胜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师,或夜行则黑色难辨,故以蓝代之。”大政殿和十王亭这组建筑布局恰恰体现了八旗方位定制。八旗亭的方位遵循了左右翼及北黄、东白、西红、南蓝的布局方式,与八旗方位定制完全吻合。
四是高处筑房与高台院落。满族早期就形成了在高处筑房的生活习俗,这主要与满族早期生活在山区有关。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沿袭了满族在山区生活时,贵族首领住宅建于最高处的生活习俗,但是也有所改变。据《盛京城阙图》所示,努尔哈赤的宫室位于沈阳城北门(镇边门)内,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其中第二进院落建在一座由人工夯筑的高台之上,努尔哈赤的寝宫即位于台上二进院北部正中,左右为东西厢房。因此,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其宫室即为高台式院落,努尔哈赤和他的妃子们便住在这个高台之上的院落之中。
二、皇太极皇宫
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日,天命汗努尔哈赤病逝。九月初一,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年号天聪,是为天聪汗。天聪汗皇太极继位后,在沈阳城兴建新的汗宫。1636年,皇太极建立大清,称皇帝,年号崇德,故又称崇德帝。天聪汗宫改称崇德皇宫。
(一)汗宫(皇宫)的兴建
皇太极继位后所用的“大殿”,是努尔哈赤时期兴建于沈阳故宫东路的大政殿。按照当时的政治制度,皇太极和其父汗努尔哈赤一样,如有重大的政治活动,应该在大政殿举行;而他的住所则应该在他所在旗的驻防内。因此,这位新汗王所用的“宫”,应该是在自己原来的“四贝勒府”基础上增建改造而成。按《盛京城阙图》所示,大政殿之西正是当时皇太极任主旗贝勒的正白旗的驻防范围,其府邸也应位于靠近大政殿的西侧,即今沈阳故宫大内宫阙所在的地方。如果是皇太极将自己的王府改建成汗王“大内宫阙”,当年的“四贝勒府”就应该是大内宫阙的寝宫部分。
通过《清太宗实录》、《满文老档》等史料的记载分析,皇太极营建皇宫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天聪二年至六年(1628-1632年)之间。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十三日,谕定主要宫殿名称。
定宫殿名:中宫为清宁宫,东宫为关雎宫,西宫为麟趾宫,次东宫为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东门为东翼门,西门为西翼门。大殿为笃恭殿。
此后,皇太极又在大清门前东、西两侧分别建文德坊、武功坊两座牌坊,因坊心有“崇德二年孟春吉日立”,可知建成于1637年。这也是清入关前唯一有确切年代记载的宫殿建筑。
(二)宫殿布局
由于清入关初年盛京宫殿基本闲置,而且清政府经济状况也相对拮据,所以对皇太极时期的宫殿基本上保持旧有面貌。绘于康熙时期的《盛京城阙图》如实地反映了皇太极皇宫的面貌。
据《盛京城阙图》所绘,皇太极皇宫由候朝区、殿前区、殿后区、寝宫区和生活服务区等5个部分组成。
候朝区位于皇宫南部,大清门之南的区域,是进入皇宫的前导区域。该区域不仅是蒙古、朝鲜等外邦使臣进宫举行典礼奏乐的地方,也是官员上朝等候的区域。主要由大清门、东西翼门、东西奏乐亭、东西朝房、内务府司房等建筑组成,四周有围墙围合。
殿前区为大清门至崇政殿之间的区域,是皇太极处理日常朝政的地方,也称外朝区域。主要建筑有崇政殿、左右翊门、通道楼,殿前东侧为东厢房、銮驾音乐楼、八角琉璃井,西侧为银库、九间楼和转角楼。
殿后区为崇政殿至凤凰楼之间的区域,也是前朝和后寝的过渡区域。主要建筑有翔风楼和飞龙阁。
寝宫区位于皇宫北半部,是皇帝后妃居住的寝宫。南侧正中为凤凰楼,楼北面正中为清宁宫,清宁宫前东侧为关雎宫、衍庆宫,西侧为麟趾宫、永福宫,清宁宫后东、西两侧为配宫。
生活服务区主要位于寝宫区北侧,是为宫廷生活需要而附设的一些建筑,如仓房、碾磨房、神堂处官房、肉楼、熬蜜房、炭房、堆子房等。
皇太极皇宫经历了皇太极贝勒府、天聪汗王的“家”和大清国崇德皇帝宫殿几个发展阶段,皇太极“大内宫阙”建成后,与已经建成的大政殿隔道相望,距离很近。它们之间,原有一条近5米宽的道路相隔,此路即是明代沈阳城内十字街的南北向大街,后俗称“通天街”。皇太极改沈阳城的十字街为井字街后,皇太极的“大内宫阙”与努尔哈赤时期的大政殿同位于沈阳城的中心,符合择中立宫的惯例。皇太极的皇宫由“前朝”和“后寝”两部分组成,已按照传统的“前朝后寝”的规制进行布局,有别于努尔哈赤时期宫、殿分离的布局方式。
(三)空间布局特色
皇太极皇宫在空间布局上除了继承太祖汗宫具有的宫城合一、高处筑房的特点,还形成了自己的空间布局特色。
1.继承了努尔哈赤宫殿具有的宫城合一的布局特点。皇太极时期,虽然将“宫”和“殿”筑于一处,并有围墙围合,但与典型的宫城城制相比,却更像宅院。相对于北京紫禁城而言,盛京皇宫既没有城墙,也没有护城河,与北京故宫严明的宫城界线和“城中之城”的格局相比较,更多地体现了宫城合一的思想。皇太极甚至将皇宫入口设在南侧东西向井字街上,构成了皇宫的东西轴线,这样安排既不破坏城中的井字形街路格局,又使怀远门与抚近门之间的道路成为宫与城的联结纽带,使宫与城在空间上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紧密的宫城关系在中国历代都城和宫殿建筑中都是很少见的,体现了满族都城宫城合一的规划思想和鲜明的空间特色。宫城合一的结构形式是满族早期宫殿和都城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满族建都筑城与汉族最根本的区别。
2.“前朝后寝”的空间布局方式。“宫殿合一”并取“前朝后寝”之制是汉文化宫殿平面布局的特点。为了当皇帝、争天下,皇太极时期吸收并尊崇儒家文化,在建造自己的皇宫时也采取了“前朝后寝”的结构形式。皇太极皇宫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25米,由“前朝”和“后寝”两部分组成。“前朝”部分位于皇宫南半部,是皇帝处理政务、接见外邦使臣、举行国家典礼之处,以崇政殿为主体建筑。“后寝”部分位于皇宫北半部,是皇帝后妃居住的寝宫,以清宁宫为主体建筑。
3.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的结合。皇太极皇宫是宫、殿紧密结合的空间布局形式,因此,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南北中轴线。在长280米的南北轴线上,分布着朝、寝的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和清宁宫。因后寝区域建筑朝向为南偏东7度,而大清门前为正向的东西大街,因此,皇太极皇宫的建筑朝向自最北部后寝区域的南偏东7度,到崇政殿调整为南偏东5度左右,再到大清门调整为南偏东2-3度左右,最后到最南端的司房调整为正南北方向。因此,皇太极皇宫的南北轴线并不是规整的南北轴线。另外,皇太极在营建皇宫时,将沈阳城十字街路网格局改为井字街路网格局,这样,沈阳城就没有形成城市中轴线,皇太极皇宫的南北轴线也就无法与城市中轴线合一。
除南北轴线外,皇太极皇宫还有一条满族特色的东西轴线。皇太极将皇宫入口设于井字街南侧东西向大街上,也就是怀远门与抚近门之间大街,这样,皇太极皇宫就形成了一条东西轴线。先通过东西轴线上文德坊、武功坊进入皇宫,再转入南北轴线,这是沈阳故宫的特色之一。盛京皇宫形成了满族特色的东西轴线与汉族特色的南北轴线的结合。
4.高台院落与宫高殿低。皇太极继位后,继承了努尔哈赤将寝宫建在一座由人工夯筑的高台之上并形成高台院落的形式。皇太极将皇宫大内建在沈阳城内地势相对较高的努尔哈赤大衙门的西侧,并将皇宫后寝的五座寝宫和两座配宫同建于一个3.8米高的高台之上,共同形成一个高台式的院落。综合分析沈阳城内的努尔哈赤宫室、皇太极皇宫和各王府府邸,发现它们皆将寝宫区域或用于居住的区域整体建于高台式院落之中,体现了满族注重寝居的功能。同时,由于沈阳是平原城,他们无法利用地势在高处筑房,因此便夯土起台,将寝宫建于高台之上。这样,汗王宫室、皇帝皇宫和各王府的寝居部分逐步由高处筑房向高台式院落转变。
中国古代经常砌筑高台达到抬高建筑的目的,尤其是历代宫殿建筑。如北京故宫,其主要的殿和宫都汇集在一条中轴线上,也都有较高的高台承托,但殿明显高于宫,呈现“宫低殿高”的特征。这是中国大一统文化和皇权至上的表现。而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则与北京故宫明显不同,形成了“宫高殿低”的形式。尤其是台上五宫,建在一个高3.8米,东西长69.66米、南北宽67.88米的高台之上,这与北京故宫的寝宫和高台建筑的形式也截然不同。北京故宫的寝宫,只是主要建筑有较低的高台承托,不像沈阳故宫,将后寝区的所有寝宫同建于一个高台之上,形成一个高台式的院落。
5.合院布局,众妃混居。皇太极皇宫采取了合院布局的方式。皇太极皇宫沿南北轴线依次形成五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为大清门前院落,是进入皇宫正殿的过渡空间;第二进院落为崇政殿院落,是皇帝常朝的空间;第三进院落为凤凰楼院落,是朝与寝的过渡空间;第四进院落为清宁宫院落,是后宫内院;第五进院落为清宁宫后院落,是御膳和生活服务区。这五进院落,不仅合理安排了“前朝”与“后寝”的空间布局,而且强烈地体现着满族的往日生活习俗,与满族四合院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尤其是清宁宫院落最富特色。
北京故宫的后寝区,无论是乾清宫、坤宁宫还是东、西六宫,都独立成院,相对封闭。而沈阳故宫的后寝区,五宫及配宫同在一个高台院落,反映了浓郁的满族特色。据统计,为皇太极生育过子女的后妃就有15人之多,而那些既未生育又无名号的庶妃就更难以计数,史料记载还有朝鲜女子充入后宫。这些庶妃及宫女,无论住在四大配宫,还是两小配宫,其居住方式都是混居的,大家同在一个院落内生活。这种混居虽然符合满族人的生活习惯,但私密性较差。
6.口袋房与万字炕。口袋房与万字炕是满族建筑的特色,在沈阳故宫体现最明显的便是清宁宫。清宁宫是盛京皇宫中宫,内廷区域的主体建筑,其建筑特色被视为满族传统住宅的典范。室门不像通常那样开在正中,而是位于偏东的东次间,这样便形成了口袋房。因为是侧开门,清宁宫室内便划分为东稍间和西四间两个空间,这样便使室内西侧使用空间扩大。东稍间为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的寝宫,又称“暧阁”。暖阁正中有一道间壁,把寝宫分为南北二室,二室各有炕,称“龙床”。西四间为宽敞的堂屋,是皇太极召见皇室宗亲,举行“家宴”,“行家庭礼”的地方,同时也是宫廷内举行萨满祭祀的神堂。西四间搭设南、西、北三面相连的转弯炕,又称“万字炕”。万字炕南端设肉案,正对门的北端设两口煮祭肉的大锅,在北面炕上设有神位。炕内设连接锅灶的烟道,以便烧火取暖,这是长期生活在寒冷季节较长地区的满族人住宅中不可缺少的设施。连接炕内烟道的烟囱不设在房顶,而是由室外西北侧地面起建,高逾房檐,状如小塔,又称“跨海烟囱”,也是满族住宅的特色之一。清宁宫宫前庭院还立有按满族萨满教习俗举行祭天典礼时使用的索伦竿,这是旧时满族住宅院落中的主要标志物。
三、乾隆行宫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驾崩于清宁宫。八月二十六日,顺治帝福临继承皇位,在大政殿举行登基大典。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二十日,福临于盛京启驾,迁都燕京。大清迁都北京后,尊盛京为陪都(亦称留都)。自康熙十年(1671年)始,开创了皇帝驾幸盛京祭祀祖陵之典,中经乾隆、嘉庆,一直到道光九年(1829年),158年的时间里,共有4位皇帝10次驾临,每次都至盛京宫殿驻跸和举行相关典礼。
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帝三次东巡盛京期间,在宫内均搭设“布城”驻跸。因此,从福临登基至乾隆初年,盛京宫殿与皇太极时期相比并无大的变化。至乾隆时期,这种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乾隆年间,在此进行了一系列增建和改建,使盛京宫殿成为兼具开国旧迹和东巡行宫用途的宫殿建筑群。
(一)宫阙改建与东、西所工程
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弘历第一次东巡盛京之后,首先对盛京皇宫的部分早期建筑进行了翻修和改建。乾隆九年(1744年),在崇政殿前新建月台,增设日晷、嘉量,并重新制作了殿内的屏风宝座。十一年(1746年),拆除了崇政殿前的东厢房及东侧的通道楼,在东厢房原址建飞龙阁;将东面銮驾音乐楼“拆去北边二间”,“移挪南边盖造”(《黑图档》乾隆十一年部来档之一),名为东七间楼。将崇政殿前西侧的财帛库改为五间,名为翔凤楼;将九间楼北边拆去二间,建成西七间楼。在崇政殿后,将东侧的翔凤楼拆除,新建日华楼和师善斋;将西侧的飞龙阁拆除,新建霞绮楼和协中斋。这样,崇政殿前后两侧楼阁的排列变为:殿前东为飞龙阁五间,其后为东七间楼;西为翔凤楼五间,其后为西七间楼。殿后东为日华楼和师善斋,西为霞绮楼和协中斋。上述修改后,崇政殿前后形成了东西对称,形式相同的新布局,崇政殿的前也更加宽敞整齐。
銮驾库、大清门南侧的朝房和司房也有一定变化。因拆修崇政殿前东侧的銮驾音乐楼,遂将大政殿后正房五间添盖成为七间,此后又增修为十三间,后又改为十一间,名为銮驾库。在大清门南朝房和司房的位置,原有东、西朝房各三楹。西朝房后有五楹平房一座,东朝房后有五楹二层楼房两座,南侧正对大清门处有三楹平房两座。经改建后,朝房由三楹改为五楹,朝房之后各有五楹二层配楼一座(俗称“朝楼”),配楼两侧各有板瓦房七间(南四间,北三间)。大清门正南的两座司房被拆除,新建琉璃五龙影壁一座。如此改建之后,使这一区域的建筑整齐对称,与东西两牌坊、奏乐亭及北面的大清门共同构成宫门前庭的建筑格局。
乾隆十一年至十三年(1746-1748年),乾隆皇帝在崇政殿至清宁宫建筑两侧又兴建新的行宫――东、西所。东所位于崇政殿至清宁宫诸宫殿东侧,为皇帝东巡时皇太后居住之处。西所位于崇政殿至清宁宫诸建筑之西,是皇帝东巡时的帝后行宫。工程“俱系乾隆十一年三月十一日兴工启建,十三年三月内告竣完成。”(《黑图档》乾隆四十三年京行档)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新建了东宫琉璃门、东西值房、垂花门、颐和殿、介趾宫、敬典阁等,西宫琉璃门、东西值房、垂花门、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等。这些建筑共同形成了盛京皇宫中路的新格局。
(二)西所新增建筑与太庙工程
西所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成后,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皇帝第三次东巡盛京之前,又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增建。此次新建琉璃门东、西便门,垂花门东、西便门,迪光殿东、西配殿,继思斋东、西值房和崇谟阁后七间房。这些建筑并不直接供皇帝后妃使用,除迪光殿配殿为随驾东巡的内阁、军机处、六部等宫员候旨办事之处外,余者或为方便出入,或为宫女太监住用,或供存放杂品等,可以视为对乾隆行宫使用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皇帝驻跸期间处理政务及活动需要。
除西所增建工程外,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又命移建太庙于大清门东,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方竣工。其全部建筑为:“大殿三间,东配殿三间,东顺山房二间,西配殿三间,西顺山房二间,宫门三间,东西角门楼二座,曲尺墙随墙门二座”。
(三)文溯阁等西路工程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在盛京宫殿储存《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又命于盛京宫殿之西,建造专用藏书楼文溯阁及其配套建筑。工程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五月开工,至翌年七、八月竣工,历时一年有余。新建部分包括三个区域:南部以嘉荫堂为中心,包括嘉荫堂、东西转角房、戏楼、扮戏房、南围房等,是清帝东巡盛京驻跸期间赏戏、赐宴的场所;北部以文溯阁为中心,包括文溯阁、宫门、碑亭、仰熙斋、东西耳房、东西游廊、东西配房、九间殿等,是收藏《四库全书》以及皇帝驻跸期间读书和题诗作画之处;西侧中、西路之间的更道区域,包括南北值房等。在清代,该区域统称为“文溯阁”。
“文溯阁”部分与原“大内宫阙”部分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形成沈阳故宫西路建筑群,也使盛京宫殿平面分布由两个区域扩展为三个区域,成为其后延续至当代的基本格局。同时,本期新建宫殿从外观到使用功能,都具有当时皇家园林建筑的特征,也为盛京宫殿建筑群增添了新特色。
四、多元文化的体现
盛京宫殿自1 625年兴建,到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后一批增扩建工程竣工,其建筑活动经历清入关前后两个时期,努尔哈赤、皇太极和乾隆三个朝代,前后持续158年,最终形成几个时期宫殿建筑并存的积累式面貌。因此,盛京宫殿表现了明显的“分期建造,相互融合”的特点。
沈阳故宫东路和中路建筑,最初的建造目的分别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常朝宫殿。皇太极即位后,将东路的功能改为礼仪大典之用,这样,就突出了中路“大内宫阙”的主体地位。乾隆时期营建东、西所后,更加丰富了中路,尤其是崇政殿至清宁宫两侧,使中路建筑更加规整,突出了皇太极时期营建的朝寝建筑。嘉荫堂及文溯阁等西路建筑的营建,使盛京皇宫的空间布局更为紧凑,也更加突出了皇太极皇宫的中心位置。同时,通过必要的交通流线与西所和轿马场联系起来。因此,沈阳故宫虽然是分期建造,但最终形成一个主次地位分明、功能分区严谨、整体构图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建筑布局和空间形态上,乾隆时期建造的东、西所和西路建筑,采取了合院布局的方式,使行宫与早期建筑达成一致。在建筑艺术上,其造型和装饰虽然接近北京皇宫同期同式建筑,但在殿顶琉璃瓦上,并没有采用北京皇宫所用的满堂黄做法,而是与盛京皇宫早期建筑保持一致,采用黄心绿剪边的做法,使早、晚期建筑相互协调。
包括太祖汗宫和皇太极皇宫在内的盛京皇宫,最突出的特色是体现了包括满族文化、汉文化、蒙古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
满族文化主要体现在沈阳故宫的主体布局和使用制度上。如东路的政治性建筑――大政殿和十王亭,以独特的建筑名称和大政殿居中而建、八旗衙署――十王亭在左右两侧分布的形式,反映了后金和大清早期满族特有的军事、生产、行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的文化特色,与满族皇帝和八旗旗主狩猎出征时扎设营帐的排列方式相同,形成独树一帜的“帐殿式”布局。举行国家重要典礼的大政殿为重檐八角亭式建筑,以满、蒙民族汗王狩猎出征时扎设的帐幄为造型基础,在中国历代皇宫大殿中是仅有的,具有浓郁的满族建筑特色。中路清宁宫等帝后寝宫建于3.8米的高台之上,承袭了满族在山区居住时期贵族首领住宅建于最高处的习俗。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清宁宫偏东侧设屋门、西侧室内通连和搭设三面相连的转弯炕、西炕上方安设祭祀神位的格局,以及清宁宫内的皇帝家族祭祀场所,都是融满族传统生活习俗和萨满教信仰风俗为一体的满族宫廷和民间住宅建筑的样板。清入关后,北京宫殿坤宁宫、宁寿宫等建筑都仿照清宁宫进行修建或改建,以适应满族皇帝宫中生活和祭祀的需要。皇太极皇宫在初建时,皇宫中轴线也并非完全对称,尤其是崇政殿前的建筑,东厢房与银库,銮驾音乐楼和九间楼,八角琉璃井和转角楼都不对称,只是经过乾隆时期的改建后才变得完全对称。这种不对称的空间布局也体现了满族早期建筑的特色。以宫门形式出现的凤凰楼在中原皇宫里是很少见的,这种台上楼阁的形式也是满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汉文化主要体现在沈阳故宫中路建筑的空间布局和建筑装饰上。皇太极继位后,为了显示后金政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开始尊崇儒家文化,并建立大清帝国,称皇帝。他在营建自己的宫殿时,已充分吸取了汉族皇宫建设的思想,按照汉族的营城规制,将皇帝朝政的金銮宝殿和居住的寝宫紧密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呈“前朝后寝”的空间布局形式,并形成主体建筑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排列形式,以轴线建筑艺术重点突出中心朝寝的重要地位。在建筑装饰方面,沈阳故宫各主要宫殿均采用象征帝王的龙为主要纹饰进行彩绘和雕刻,如大政殿正面的双龙盘柱,崇政殿内外檐柱上方的龙形抱头梁,大清门、崇政殿的龙纹墀头等,都是汉文化的体现和影响。
蒙古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沈阳故宫的木构及装饰上。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满蒙开始婚娶;皇太极时,大规模推行满蒙联姻,并逐步统一蒙古诸部,最终形成满蒙信仰共同体和满蒙间文化的统一。这些因素自然会对沈阳故宫造成影响,崇政殿、清宁宫等建筑上使用的方柱,方形复莲石础,柱头兽面装饰等都是蒙古族木构建筑中常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