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3 15:49: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文档;一体化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104-02
重点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生成的档案,是整个社会档案不可缺失的组织部分,也是执行国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鉴定工程质量,追究事故责任的依据。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都具有参与方多方投资、多方设计、多方供货、周期长、环节多等特点,其所形成的文书资料无论在图文格式、材料的签发、文件签交都有不同的差异,这就给项目建设档案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建设项目多、周期长,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往往出现一些不能忽视的现象。
一是施工单位存在“重建设、轻档案”现象。一些施工单位对工程建设期间生成的档案、资料归档意识淡薄,档案的管理工作与工程建设的进度不一致。二是项目档案不规范。工程项目档案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合同、协议的填写不标准;施工控制书面记录不全,进场建设材料合格证、质保书等资料不齐全。三是项目建设相关单位档案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建设过程中因工期长,随工记录代鉴现象严重;工程验收时,相关资料既不齐全又不准确、完整;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没有明确档案管理责任,没有对分包单位施工中生成的档案定期汇总、验收,如:工程总平面图、隐蔽工程管线图等资料的编制、收集和归档。
为避免和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作为重点项目建设的管理者必须遵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进行管理,依据该规范,结合工程建设中出现的现象,笔者在总结一些工程档案管理经验基础上认为可以在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采用文档一体化管理方式,把现行使用的文档材料,都纳入规范的管理系统工程之中,实行集中管理,对那些在建设期间产生的随时被利用的档案主体材料,采用档案管理方式的进行全过程监控。
一、统一各行业文件档案管理标准是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在各种文书资料、设计图纸等文件材料的形成阶段,项目建设的各参与方在各自项目上的设计要求、质材标准、工期规定等各不一样,但要想做到提高使用效率,就要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之在形成之时就被纳入全过程监控之中,使项目建设与项目档案的管理同时进行。
1.对项目参建各方提供的工程建设图纸、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资料、设备基础检查验收记录、设备理论检查验证记录等文书材料,要在项目建设准备前期的合同订立时在合同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统一规定
工程项目建设前期,项目建设的各参与方就认识到在工程建设图纸、各种工程技术资料、设备安装、调试及查收记录材料的存在形式、处理方式、移交方法等运作上存在冲突管理,这时,建设单位要设一位主管项目档案的主管领导,进行统筹,出现问题能及时协调,同时还要指定由档案部门负责工程项目档案的分类和验收工作。只有通过档案部门的参与及和各施工单位的沟通,在档案资料的收集、验收上和工程建设各方才能达成一致,才能为项目建设档案的有效利用做好基础,避免档案管理上的无序化局面。
2.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参与建设各方通过经济协作体形式来约束自己,规范各施工包商的协约文件及文件的交接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在总则第1条中规定“项目建设单位(业主、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编制项目竣工文件和整理项目文件”。明确规定了项目法人不仅对项目工程建设负责,也规定了对工程项目建设中生成的各种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负责。因此,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建设各方在承包合同的基础上,按各参与方的关系制定一个大家可遵守的游戏规则,包括文书、资料、图纸的转送程序及签发程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与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同步进行,促使他们在工程管理中引入先进的规范化管理模式,由此,产生的工程项目档案较过去科学、规范,虽然在形式和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简洁、方便、严谨的管理方法却值得借鉴。
3.《文件管理制度》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日常管理中的运用,能为项目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文书材料在收集、分类标准、处理方式上提供可靠保证
各项目参与单位参照《文件管理制度》,统一制定出项目变更设计、项目节点变更意见、工程技术资料、设备安装、调试及查收记录材料、工程查验文件等规章和程序,同时也约定各方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真正实现文档一体化为工程目标服务奠定基础。
二、文档一体化管理使档案材料得以完整、规范,并能及时为工程建设服务
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一个高效的运作机制
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在施工工程项目初期编制提交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控过记录(测量资料、原始书面记录)、复核报告、材料(购件、配件)质保书资料和竣工图是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常见的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运作机制,如在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中对工程档案的版本、提交日期和违约责任等加以具体规定;在工程预验、初验和终验过程中请上级档案部门检查、验收等运作机制;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人员培训的力度,帮助他们了解工程项目在预验收中的前期文件、竣工文件材料。
2.职能部门的科学化、规范化
新世纪、新形势的文档管理高度依赖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而原有手工方式管理档案的综合档案室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工程建设文档一体化管理日显突出。
文档管理职能有三方面。一是对工程建设前期所产生的文件材料的管理。二是对工程建设期间所产生的工程技术、项目调整、变更的档案管理。三是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电子档案的管理,三个职能都相辅相成,前两个职能既是工程建设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在工程项目各重要实施阶段,聘请一些懂技术的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为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求他们在各阶段进行“蹲点”,将竣工文件编制的监理工作纳入档案日常管理中。未来,他们也是利用档案的主体。另一方面档案人员与他们密切联系,才能在工程建设期间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做好文档一体化工作。
3.积极主动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
对项目工程在建期间产生的档案的规范管理,即是未来主体项目工程档案的过程管理,这是科技档案的管理特性决定的。随着项目工程建设的推进,这期间也会产生新的档案原始材料,同时,也会出现对原先的材料进行补充和完善,如合同的修订、施工图纸的更改等,这些形成的新材料又处于新的利用之中,所以及时对工程原始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更新就显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参建项目工程各部门,对于多方项目建设协议或合同、日常工程记录,要求完成一个项目就要进行验收和归档,这些及时收集、及时归档的资料都有可能成为解决双方利益纠纷时的依据。建设项目各方除制定档案各项规章制度外,还要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各节点,例如设备开箱检验、工程会议记录,保证档案材料的及时收集。
三、现代高科技的运用,为文档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项目建设前期就得到充分运用。
1.计算机在文件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中的运用,使得文档一体化的高效利用性得以发挥
从项目建设开始,文件资料就被计算机进行操作、管理,例如,完成材料的接收、登记、处理过程的记录、材料发放、归档录入、检索利用、借阅归还等管理全过程,从而实现文件档案管理的一体化。项目建设的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不是在原文件、档案分别处理的前提下进行计算机联网从而实现信息共享而达到一体化管理的,而是从工程的实际出发,成立了文件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机构(文件管理中心),编制了基于重点项目工程文件特点的计算机管理程序,在该管理程序的前提下实现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
2.内部局域网络的建立,使项目工程文件的传阅、处理更加快捷、简便,档案的综合利用价值更能得以体现
项目工程筹建部门内部网络的建立,使许多文件的传送过程在计算机中完成,缩短了文件处理的时间,比如:文管中心利用计算机接收到传真文件,将电子文件保存到特定的传真文件数据库中,并打印原文进行传阅处理,在计算机上做好传阅情况登记,同时传真文件可以在网络中与有关人员实现信息共享,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到最新接收的文件。这些文件处理过程基本上都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大大缩短了文件传送处理的时间。由于采用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档案的处理过程也相对简单,在文秘人员完成传阅文件后,档案管理员将传真打印件归档。由于合理地设置了档案管理数据库,使得档案利用人员在自己办公室的上网微机上就可以查阅授权范围内的档案全文或摘要,充分发挥了档案的综合利用价值。
在一体化项目管理中,各种管理制度均进行了调整优化,从而使得整个一体化体系也得以科学的健全完善。在管理模式中,巡检主要是指由工程总负责人组织安排人员进行工程巡检,对其建设施工进度、投资成本、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工作进行巡检管理,从而有效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各工作的巡检频率为:工程进度巡检每周一次;投资质量巡检每月一次。另外,在工程例会中,组织各管理区域负责人对各负责工程进度、存在问题具体状况进行汇报,对其原因进行分研究,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二、一体化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应用建议
2.1加强协调沟通,提升管理效率
在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中,各个监理部门需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沟通。如果出现一些细微的矛盾冲突问题,则应及时运用一个耐心、认真的态度予以解决。在传统的监理工作中,各单位之间存在问题的协调处理通常是交由建设管理人员解决。而当实施了一体化管理模式后,各个区域、项目的总控制人员便需承担起监理部门的协调责任。具体表现在于各区域、项目的无线设备管理负责人员需对自身负责范围内容的事务协调工作进行负责承担。如果在一个区域中,存在多个监理部门各自负责不同专业事务的情况,就需从其中选出一家建立单位进行总控,其它监理部门对其予以帮助支持。
2.2应用设计支撑系统,健全完善管理体系
所谓一体化设计支撑系统主要是指建设、建立、设计单位通过此软件平台,对相关信息数据进行传输、反馈及决策的制定实施。此支撑系统的建设应用对于一体化设计项目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支撑系统的主要建设目的是通过大量信息数据的传输帮助各单位的负责人对整个工程建设状况全面掌握了解。此时便需要进行各单位负责人信息传输载体的建立,此承载体可以为项目控制表单。控制表单的建立使得无论是建设、监理还是设计部门都可以对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处于哪个环节清楚了解,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跟踪。与此同时,监理及设计单位也可将工程建设进度作为依据,对下一步的施工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在第一时间对工程进行管理。
三、结语
一、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IPMT)。一体化项目管理团队(IPMT)指业主与项目管理承包商组织结构的一体化,项目程序体系的一体化,设计、采购、施工的一体化以及参与项目管理各方的目标及价值观的一体化。“一体化”首先考虑各参与方包括业主及项目管理公司文化的兼容性并使得它们各自核心价值观统一及兼容,形成“一体化”的项目管理组的核心价值观及统一的项目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及目标使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发挥主人翁精神并把使项目成功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及技能带入项目。一体化充分体现了将业主及管理承包商的最优资源一体化集成,在一体化项目管理的统一协调下保证整个项目的整体运行,不再是一个独立操作的单元,并使他们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及互动。为了更好实现“一体化”,一体化项目组应通过团队建设统一思想,总结纠偏活动不断地强化参与各方的无缝结合。通过选定的PMC可以制定项目的合同分包策略并把整个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包并分别通过招标方式选定EPC或EP+C或E+PC承包商,由这些EPC或EP+C或E+PC承包商具体承担各个工作包的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等阶段的具体工作,而IPMT则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业主对PMC公司的责任不免除,包括项目执行计划、程序文件、标准规范、质量保证等;但授权有限,关键控制点的制定、重大问题的决策、分承包商队伍的选择、长周期设备材料和大宗材料的采购订货等都要由业主最终确定。
二、项目组织机构。由于本项目的规模巨大,管理技术含量高,比较适宜选择一种纵横兼顾的矩阵式组织机构,而且要突出业主、PMC和各承包商的不同管理层面。IPMT按典型的矩阵式结构设置,在定义阶段,IPMT设总监一名、副总监一名。下设6个职能部门:计划控制部、工程设计部、采购部、施工部、行政部、HSE与QA&QC部,各部门设部长一名,由业主或PMC出任。同时另设6个项目组直接分管项目,项目组同时接受其他部门的业务管理。转入实施阶段后,IPMT的机构设置将作相应的调整。
三、项目的分阶段实施――定义阶段和实施阶段。根据国际上普遍流行项目阶段划分方式可把项目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和实施阶段。定义阶段指详细设计开始前的阶段,定义阶段包含了详细设计开始前所有的工程活动,该阶段工作量虽仅占全部工程设计工作量的20%-25%,但该阶段对整个项目投资的影响确高达70%-90%,因此该阶段对整个项目十分重要。在项目定义阶段,IPMT的任务是对项目的定义阶段进行管理。主要负责以下工作:①项目建设方案的优化;②对项目风险进行优化管理,分散或减少项目风险;③审查专利商提供的工艺包设计文件、提出项目统一遵循的标准、规范,负责管理各承包商完成基础设计、初步设计和总体设计。④提出设备、材料供货厂商的名单,并据此制定本项目的“短名单”;⑤提出项目实施方案;⑥编制EPC招标文件,对EPC投标商进行资格预审,协助完成招标、评标。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中标的各承包商负责执行各装置的详细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IPMT在这个阶段里,负责全部项目的管理协调作用,直到项目完成,主要负责以下工作:①编制并工程统一规定;②设计管理、协调技术条件;③采购管理;④工程建设管理。
四、高标准的HSE管理。在项目定义阶段,业主的总监和PMC担任的副总监都非常重视HSE问题,多次提出对HSE的管理要求,并且明确:HSE管理的目的是保护项目参建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国家和人民财产不受损失,使施工现场达到“生产活动有序,工作环境整洁,人身设备安全的局面”,并制定了烯烃公司相关的管理程序。项目的HSE方针和承诺由项目总监签署并公示于众,放在集中办公和建设现场的醒目之处,接受公众监督。设置专门的HSE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HSE管理机构,配备HSE专业人员。
五、质量管理。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在定义阶段时与HSE合成一个部门,在实施阶段为了加强这两个专业的功能,又分成两部门即HSE部门和QA&QC部门。本项目的进度计划管理,按照分层的原则来适应决策层、管理层和工作层的不同需要。本项目在定义阶段建立和使用3级进度计划体系,在实施阶段将根据需要增加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即:第一级: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它反映各个主要工艺装置和公用工程设施在设计、采购、施工等方面的汇总活动。它向决策层、管理层等较高层次提供整个定义阶段及实施阶段项目总体的进度状态。第二级:项目组主进度计划。此计划反映每一个主要项目包或装置/系统包的关键设计、采购、施工活动。各个项目包或装置/系统包的承包商也要编制自己的类似进度计划,主要用于管理层。第三级:装置或系统控制进度计划。是与第一级计划相对应的时标网络计划,此级计划将应用P3软件编制和维护,主要反映装置或系统之间的逻辑联系。本级将在各个大专业分类的基础上,实现进度费用中和检测,各赢得值分析,以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各级进度计划之间紧密的衔接,在计划编制时保持了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的一致性;在计划的更新及修改过程中,保持了自下而上的一致性,下层计划的更新内容要反应到上层计划中。
六、计算机网络管理。因项目涉及的界面比较多,执行地分散,所以保证项目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有效的联系和沟通,而这都要依靠一套强有力的IT支持。在项目运行中有一套强有力的IT队伍的支持,以及amec专有的电子文档管理系统Cimage和项目管理软件Convero共同作为项目运行的电子平台。
综上,随着杜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现代工程及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内容、功能越来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方式即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样,因此体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体化项目管理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并在大型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一体化项目管理(IPMT)模式己成为国内外对大型复杂项目基本建设管理的一种先进模式。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核心技术 ;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机电安装工程面临的困境机电安装工程项目是一项投资大、技术质量要求高、管理复杂的工程,具有建设一次性的特点,其立项决策、工程采购、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阶段往往形成各自独立的管理过程,并由不同的单位执行,容易出现互相脱节的现象;在整个建设期内涉及到施工计划、施工安全、施工进度、 施工质量、设备安装、文档管理等众多内容,并且工程建设牵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因此在大量分工协作的工作中会产生很多重要数据,只有这些数据及时、准确地在各专业之间传输,才能完成工程预期的质量、成本、工期等控制目标。
一.机电安装工程管理的复杂性给管理者的事务处理、数据处理及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主要问题有:
1.业务和流程管理脱节,跨部门协调困难。
2.缺乏以项目执行过程贯穿组织业务的项目管理、跟踪、报告,跨部门工作的系统。传统项目管理没有将信息技术、项目管理软件和项目管理流程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信息系统, 没有形成网络效益、反馈效益和管理知识共享的效益,造成运作效率低下,领导如想了解工程情况主要靠出差、听汇报,靠人为的思维判断,易造成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单位的控制不足,而且对内部也缺乏控制,因此而造成不可预见的风险大。
3.项目太多,不能有效进行管理和监控。传统项目管理缺乏项目范围和项目系统的管理,原因是对工艺设计过程的分析和项目管理的分析不够,结果容易造成分项工程的范围过大或过小。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项目的进度计划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迈入了崭新的阶段,它提供了简单且方便的管理手段,使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高效地处理这些变化,大幅度地减轻项目管理人员的重复性劳动。
4.建设单位间知识经验无法共享、积累,项目经验的重用性不高。由于缺乏整体项目的知识管理运作平台,各项目之间、各单位问的知识经验无法共享。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工程项目知识库 ,为知识的积累、共享和创新提供一个平台,实现企业内部各类型的知识整理、 存储、、使用 。
二.机电安装工程应用信息技术的工作思路
完备的机电安装工程信息化管理,必须是在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成一个涵盖工程管理各部门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对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的计划和进度、成本、质量、业主资金、工程技术和文件、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及合同管理等高效统一规范协调的管理和控制体系,形成一个从水电站工程管理的实施层、管理层到决策层以及各种层次对外联系的信息体系,从而提高水电站工程整体管理水平并为决策层提供分析决策所必须的准确及时的信息具体言之。
三 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因此,为了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机械本体技术:机械本体包括机械传动和机械结构装置。机械本体必须从高精度、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基础材料,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采用复合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2.传感技术: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线性度、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3.信息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问题。
4.驱动技术常用的执行机构可分两类:一是电气式执行部件;二是液压式执行部件目前电动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步进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一传感器一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传动系统。
四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1.数控机床与数控技术:用数字化信息实现机械设备控制的一种方法,在数控加工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在:a.自动化程度高,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b.WOP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能提供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控制等智能机制。c.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加强了CNC系统的控制功能。d.生产效率高,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统中去。e.具有加工复杂形状零件的能力,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f.易于建立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2.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用计算机通过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制造。CI MS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硬件、软件将企业的产品设计、加工制造、经营管理等活动集成起来,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生产周期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品。CI M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它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
3.柔性制造系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后,可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缩短制造周期,因而使成本大为降低。
五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有一个自发状况向自为方向发展的过程,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正朝着智能化、型化、系统化、模块化、网络化、绿色化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智能化:近几年,容量越来越大,算速度的提高、感器系统的集成化与CNC系统的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造了条件,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可以模拟人类智能,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力劳动,可以预见,兴的智能化将会在关系到全国人类国民生计的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微型化:微型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合,科交叉的作用。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国外称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一般不超过lcm,并正向微米、米级方向发展。由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能小、运动灵活等特点,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入的空间并易于进行精细操作,在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汽车、工农业乃至国防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系统化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线结构。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行任意的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控制和综合管理。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能大大加强,RS232等常用通信方式外实现远程及多系统通信联网需要的局部网络正逐渐被采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性显得越来越重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机体,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4.模块化: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发展趋势,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口、动力接口、 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需要制订一系列标准,各部件、元的匹配和接口。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可利用标准单元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5.网络化: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有重大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面向网络的方式也不同。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6.绿色化: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极高。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时能回收利用。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项目管理;项目监理;一体化管理;尝试
【中图分类号】 TU7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13)05-106-02
1 前言
推行了PM项目管理后要不要监理管理的作用。监理应该干什么?不妨先来了解一下PM?PM项目管理的推行无疑为政府工程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从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招投标、造价控制、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管理逐步规范化。项目管理刚刚起步,尚未形成制度化,相关适用型的项目管理法规尚未正式出台,项目管理单位也处于边探索边总结阶段。社会上,乃至政府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这种新型的模式认识程度尚不够,还不能正确引导项目管理的良性健康发展。近几年,项目管理企业从自身管理上进行总结完善,走精品管理、特色管理的路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提高企业知名度,赢得了市场。综上所述,上面提到的PM项目管理中部分内容实则监理也在实施,且PM项目管理大多数由项目监理单位转制过来,故,可把监理视为项目管理的助手。
2 监理和PM管理一体化的应用实例
新景花苑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3.8376公顷,总建筑面积26.3333万平方米,共有28栋住宅楼及2栋地下车库组成。其中11层商住楼9栋,15层商住楼8栋,18层商住楼11栋,可安置2143户。整个小区建设共划分为9个标段,其中一、三、八、九标段于2009年12月25日开工,二、四、六、七标段于2010年元月1日开工,五标段于2010年3月8日开工。工程由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实施全过程PM项目管理,始于项目立项,终于保修期结束。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经过10个月的紧张建设,现外墙脚手架已拆除,市政、景观、后九通等室外作业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多次受到了建设主管部门、各大网站、新闻媒体及其它建设单位、开发商的采访和观摩。常州市政府王伟成市长亲临施工现场进行了视察,无论是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及安全文明施工均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更主要的是,这个工程PM项目管理与监理是同一家单位,这就形成了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其管理相互补充,项目促进,使得这个项目进展很顺利,效果也明显。
3 新景花苑PM项目管理中与监理一体化的特色管理
3.1 监理和项目管理一体化在此项目上初次尝试。在2005年我企业的一个大型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监理和PM项目管理部独立管理,往往形成了监理对PM相关要求及管理模式不了解,PM对监理工作情况不清楚,更重要的是不能锻炼监理人员提高管理素质,减轻PM管理部的负担和做好PM管理人员的助手等。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让广大监理人员基本懂得了什么叫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人员每天做了些什么等等,初步掌握项目管理技巧等。但项目管理和监理一体化尚不算成熟,不算规范,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专业监理仍然停留在监理的浅浮思路上,以控制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为主,不能全面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措施。这个项目的推行,正好弥补了2005年项目中的不足。
3.2 监理日报让PM管理部全面掌握每天工地动态。在这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自主体施工开始,由PM项目管理部统一制定了“新景花苑一期工程监理日报”表式,由专业监理将每天现场施工状况,存在的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现状及需协调解决的问题统一纳入到监理日报中去,以便PM人员每天掌握现场动态,以便有目标进行专题协调和与项目经理约谈,达到以最快速度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高效益办事的目的。这样,项目监理部就成了项目管理部的耳目及信息机构。
3.3 每月考评,调动了各标段争创先进的积极性。工程开工前,PM管理部便和项目监理部共同研究制定了《新景花苑一期工程考评细则》。每月25日由建设单位代表、工程技术部工程师、PM管理部经理助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共同参与对各标段进行考核。对照考核细则,对施工质量、安全文明生产、工程进度、组织协调、参建方配合、工程内业资料、项目经理部人员到位等进行考评,现场打分,最终评出一、二、三名,并组织召开表彰大会。对前三名颁发流动红旗,发放奖金鼓励,同时下发当月考评通报,促进了各标段争创先进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为一分之差排不上名次,项目经理找到PM经理室反映考核中存在偏差问题,足以说明各施工单位对PM管理部考评的认识程度了。
3.4 PM联席会议解决了实际问题。每周六上午9:00确定为PM管理部每周联席会,由镇政府副镇长、PM部经理及副经理、工程技术部、计划合约部、综合管理部、项目监理部的相关骨干人员参加。每周五之前由各部门经理将上周的工作情况,下周的工作安排,存在问题分别统计出来,由PM经理助理统一汇总。会上重点解决实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让大家做到阶段性管理的重点心中有数,做到管理关键问题不放过,增强了员工管理方法、方式及管理思路的提高。这个项目将以前PM管理过程中的PM会议材料由各部门管理人员单独编制改成统一汇总,便于本部门对其他部门工作动态和部门与部门之间配合的事项有充分了解,防止各部门之间工作脱节影响整个项目的实施。PM联席会上,监理仅对质量、安全进行了总结,监理真正成了抓工程质量的主力军。
3.5 加强了制度建设,做到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制度压束。制度的制定是PM部,执行以监理部为主。工程招标之前,先研究制定了《安全文明管理制度》、《项目经理考核制度》、《工程进度管理制度》等相关主要制度。并将这些制度的部分内容纳入到《施工合同》中去。开工后,又分别制定了《PM管理制度》、《道路保洁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总分包配合制度》等等。做到条条框框有制度来压束,平时PM管理过程中及监理实施时均结合这些制度来管理,起到了良好效果。
3.6 用经济杠杆促进了施工单位规范化。工程实施之前,征得建设单位新桥镇人民政府的同意,在这个项目上采取了奖罚措施。在多年的项目监理及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没有有效的手段来制约施工单位。根据PM制定的相关奖惩制度,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项目组织机构建立健全等方面均进行了考核和处罚。如:规定项目经理在开PM或监理例会时不请假而缺席处罚1000元/次,迟到处罚500元/次等。在进度上根据节点控制计划,在《施工合同》里规定如果节点延迟完成,每滞后一天处罚5000元。如:基础不能按期完成处罚5000元/天,主体如能按节点完成则将罚款返还,依次类推,直至工程竣工验收。通过处罚,触犯到投资老板个人经济利益,便于了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甚至有的单位为1.7万元罚款找镇领导说情,最终也未让步。手段硬,才能保证执行力。处罚由项目监理提出,由PM部拍板,由PM部的合约部执行。
3.7 实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签到制,从人员的到位来规范工程建设。PM部和监理部共同督促施工企业的管理机构到位。工程建设靠的是管理人员到位,方可严抓细管,才能出效益,才能保质、保量、保安全建设,往往人的管理是最难管理的,中标项目经理不到位,投资老板业务多难得亲临现场指挥,项目工程师、安全员往往无证,建设单位和PM部管理起来很被动,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只抓备案,也无有效制约手段。在这个项目上,我们实行了施工项目经理部人员签到制,规定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项目安全员每天上午9:00到PM管理部经理助理那进行签到,每缺一次处罚500元。刚开始施工单位确实不习惯,在被罚款几次后,终于适应了。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到位了,PM管理也相对轻松些,管理也比较规范。
3.8 PM项目经理和监理部项目总监共同推行进度承诺和项目负责人约谈制。针对工程进度明显滞后于施工合同节点工期,甚至出现了有的标段地下车库及半地下车库施工工期滞后一个月的情况下,PM项目管理部意识到再不严抓严管有可能会造成合同工期不能实现,拆迁户按期搬迁的计划将会流产。春节一过,PM部便组织了九个标段的项目经理(甚至法人代表)和投资老板单独进行进度计划重新纠偏,围绕现有计划,制定赶工措施,把已延期的工期赶上去,最后确定了“加班加点,工序穿行,增加施工作业人员,增加周转材料的投入”的赶工措施,分别制定了主体一半,主体封顶。外墙脚手架下落、室外管线、市政道路、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完成时间,并由施工单位写下《承诺书》,加盖公司印章,法人代表签字,承诺不能完成的自愿处罚标准。同样,在配套分包单位(门窗、保温、外墙涂料)进场后,立即组织进度商定,也写下同样的承诺书。
针对每天监理部统计表,对发现相关典型问题,如进度滞后、质量滑坡、安全隐患、总分包配合矛盾等,PM负责人立即召集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问题不解决不放过。
3.9 PM部和监理部共同确定主体分段验收,工序穿行,提高施工进度。通常的施工操作程序是主体结构封顶二次结构施工主体分部验收合格后再进入装饰施工。此工程考虑到确保安置户按期入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经综合论证,形成了主体结构三层模板拆除后即进入二次结构施工,二次结构施工完成一半后即主体结构分段验收,让内墙抹灰,外墙保温施工提前插入,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工期,且又不影响工程质量。如:四标段施工的18层高层建筑物采取了此工序穿插施工的方法后,从开工至外墙脚手架拆除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监理部的任务就是监督制定计划的实施,发现明显偏差则随即上报PM经理部。
3.10 落实保安管理,强化现场秩序。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保安统一现场管理,强化了施工现场秩序。从保安公司引进了13名保安人员,对施工大门、道路、治安、进出车辆等加强统一管理。如:不戴安全帽的严禁进入施工现场,车辆没有施工作业区出入证的统一不得进入场内,送材料的运输车由保安通知施工单位安全员到门卫上来领进去,车子进入施工现场后在指定地点停放(如停放到施工主干道上,发现一次处罚500元)。加强现场治安巡逻(包括翻围墙进施工区的小偷多次被抓获)。由于保安的严格管理,没有造成施工主干道被堵塞的现象,治安秩序及施工秩序井井有条。看似这一项与监理部无关,实则监理巡视时就对其秩序进行关注了。
3.11 派专门保洁员,对施工主干道进行清理打扫。该工程有两个主入口驶入城市主干道,为确保无车辆轮胎上的泥巴带入到主干道上,影响城市形象。PM项目部统一聘请了10名专职保洁员,每天对施工主干道进行清扫,始终保持主干道整洁、美观、畅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监理部的监理人员也进行了分工,根据标段进行督促管理。
3.12 PM及监理的网络管理让PM管理体系更透明化。该项目管理设置了新景花苑一期PM管理QQ群,作为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建设、PM、监理、总包、分包、检测单位相关管理人员加入了此群。总、分包有什么问题需协调、监理单位现场发现的问题、PM单位有什么要求、建设单位有什么要求、检测单位检测情况均在QQ管理群里反应出来,以及考核情况、会议通知、相关活动安排等也在QQ群里进行公布,让参建各方共同为PM项目管理出谋划策。尤其是将施工单位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在QQ群里曝光后,能够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便于PM及监理单位对存在问题的跟踪督促整改。QQ管理群的建立,PM管理体系更透明化,管理效益更高。
3.13 强化统一管理,规范施工秩序。这个项目因为是拆迁安置房,考虑的工程紧,要求把老百姓的安期入住作为政治任务来抓,故施工标段划分较多,共有九个标段。标段越多,越增加管理难度。在项目施工启动前,PM项目管理部经过认真细致的现场规划,并充分征求项目监理部意见。全面制定了统一管理方案。如:工人宿舍区统一搭建,按照省文明工地的标准搭建;施工道路统一浇筑,与各标段大门环通;道路两边种植绿化;标段内部围墙、场地、冲洗平台等统一规划和设计,由施工单位实施;就连外墙脚手架的钢管刷什么颜色的油漆,采用什么颜色的密目网等都做了统一布置。由于标准统一了,走进整个施工现场,给人一种心情舒畅、耳目一新的美感。
关键词: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可以通过设计、施工的有效分工和合作,在设计、施工环节形成交叉、互动、互补、优化的工作机制,达到缩短工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投资、提高工程项目技术含量等目的。这一承包模式,在国外的应用非常普遍。但由于我国建筑业的市场环境、政策配套、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原因,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模式推广缓慢,值得各方关注、研究并推动。
我国建筑业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现状
1. 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勘察设计企业多于施工企业
调查显示,实行总承包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企业中,勘察设计企业多于建筑施工企业。在16家大型勘察设计企业中,有10家企业有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案例,所占比重为62.5%;而在21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中,只有8家企业有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案例,所占比重不足40%。
2. 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主要采用两类方式
调查显示,我国建筑企业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主要采用以下两类方式。
2.1 EP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方式这是大多数国内企业在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式。不同的企业在实际应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种是由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联合总承包的方式。这是目前国内大型工程总承包普遍采用的方式。对工程初步设计以后进行招标,由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进行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施工总承包,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
第二种是企业签订总承包合同后,通过招标,确定分包商进行设计或施工,将工程其他部分分包出去,由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设计、施工方案的一体化建造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总承包企业既可以是勘察设计企业,也可以是建筑施工企业。
2.2 大企业内部通过项目组织进行一体化建造设计与施工分别招标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方式,主要由既有设计能力又有施工能力的大型集团公司实现。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的资源,在设计和施工招标前,共同参与施工图设计。一方面,设计和施工企业充分合作,在设计中标后,施工投标时会有一定的优先,通过优化施工图设计,带动施工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设计和施工环节在招投标前就进行充分合作,能最大限度实现融合,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3. 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建筑企业较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07年对建筑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在37家大型建筑企业(包括16家勘察设计企业和21家建筑施工企业)中,只有18家企业有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案例,所占比重不足50%。而且这些案例中,大部分仅仅是工程总承包设计、施工生产模式,还不是真正意义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方式。在设计、施工分别招标模式中,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项目几乎没有。中小型建筑企业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更少。
设计施工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当前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最主要的障碍在于,市场环境、管理政策不配套,企业组织不适应,没有相应的组织模式和经验,一体化施工能力不足等。
1. 现行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局限
1.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行业垄断和部门分割现象,我国建筑市场存在比较严格的政策性壁垒,各行业、各系统都建立了自己的基建队伍,承包企业按照工程专业类别隶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各部门政令不统一,分开进行市场准入,地方和行业保护主义严重。企业在国内承接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项目时,在许多地方会受到准入制度的限制。有的地方甚至出台政策变相抵制设计、施工一体化,如不允许设计和施工任务由同一单位承担等。这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方式的培育和发展。
1. 2 设计、施工招投标分离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是分别招标的,这种分阶段招标的管理方式,使设计与施工双方缺乏有效沟通,人为地在设计与施工环节之间设置了一条屏障,严重阻碍了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的发展。
1.3 现行法规的制约
国外的工程项目建设,一般是由总承包商承包后,再根据不同的专业需要,将相关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分包给相关的专业承包商。总承包商不一定完全具备设计、施工能力,其专长在于管理、沟通和协调,能有效地在设计、施工等各方之间,建立一套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保证工程项目按时、优质完成。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促进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包括从建筑法、招投标法,以及各地政府主管机构细化的规章,都制约着这种模式的发展。例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具有总承包能力的企业在取得总承包任务之后,工程主体结构要自己独立完成,不能分包。这一规定对大型建筑企业开展设计、施工一体化总承包管理,积累管理经验形成了制约。
2. 企业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跟不上
2.1 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适应
国内的建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大都是从原有的计划分工时代转制而来,都有所长也均有其短。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大多数建筑企业只擅长于设计、施工环节的一个方面,而对另一环节缺乏深入的了解(例如,设计企业的专业人员大都不熟悉施工现场,造成设计方案和施工过程经常脱节)。大部分建筑企业实行的是“总公司(一级法人)—分公司(二级法人)—项目部”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母子公司管控体系。
2.2 缺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不但要求设计专业人员熟悉施工专业知识,施工专业人员掌握相应的设计专业知识,而且要求专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经济管理和项目管理知识,能就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合理沟通。建筑企业过去在向国外大型工程企业学习的过程中,过多地倾向技术而忽略了技术管理,造成在大量技术人才的团队中找不到真正的综合管理人才。
3. 市场发育程度低,业主认可度低
3.1 社会各界的认识不足
一是对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含义认识不足。我国社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社会上的学者等,都不同程度地对设计、施工一体化缺乏正确理解,对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真正含义认识不足。大都将设计、施工一体化混同于工程总承包。有的公司干脆将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等同于EPC。还有的业主认为,实行总承包模式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就是简单的施工费加管理费,总承包一体化管理型公司是“皮包”公司等。
二是对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方式的效果认识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各市场主体对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建造方式效果的认识不足,习惯延续传统模式运作,认为没有必要搞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管理。设计、施工企业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伙伴合作关系,由于管理体制、文化、市场诚信、管理能力和方法等问题,我国设计和施工单位之间在工程项目中难以实现联合经营、优势互补。
3.2业主认可程度低
在建筑企业推进设计、施工生产组织方式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外资项目和民营项目的业主都认同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方式。但我国目前许多大项目都是政府投资或公有产权主体投资,业主只是代表政府或公有企业在行使项目管理职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业主,因此,投资主体和项目管理者的效益关系不紧密。不少以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为主的项目业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设计、施工一体化在工程建设中所能发挥的显著效益。
1.1面向工程,适应创新教育新发展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决定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以实验实践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革和手段创新为切入点,将融入工程实景的先进教学理念贯穿实验实践教学全过程,真实场景、真实问题、网络平台、模拟实验,面向未来岗位工作,架构层次合理、实践能力突出、训练过程创新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形成有利于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践平台体系。
1.2科学规划,构建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工程实践的综合性要求,以培养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实践目标,构建专业基础实验、开放综合实验、创新科研实验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面向真实工程把各专业实验实践课内容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把相关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有机形成一个整体,培养学生问题导向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协同创新能力。
1.3全面开放,架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工程管理专业坚持实验实践教学要紧扣专业特点,兼顾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的多重目的,努力构建实验实践教学与科研研究、专业实践、工程问题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平台。工程管理专业拟构建远程网络平台,使专业网络软件校内共享,学生除专门课程设计等实验实践教学外,可以参与专业社团的实验实践训练,也可以在宿舍自行训练,还可以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更能够在平台上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
2基于能力培养的工程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结合新的教育改革的理念,构建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性人才的培养方案。
2.1实践内容和形式的组织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目前主要的专业课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在实验内容和形式的组织上采用阶段式、层次式结构,即将实验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三个层次进行[2]。(1)第一层次———专业基础型实验,是专业基础入门阶段,结合课程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理论基础,增强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本阶段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专业软件,按照课程知识体系要求,完成相关课程设计与训练和模拟。如技术经济学课程设计、会计学课程设计等。(2)第二层次———开放型综合实验,是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综合应用,面向工程实际,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络软件集成系统,按照独立课程设计要求,分组合作,完成以实际工程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报告。例如,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工程造价软件应用实验等。(3)第三层次———创新科研型实验,是综合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以教师科研项目为平台,以学生科研立项为基础,以专业社团活动为形式,以各类专业竞赛为切入点,广泛参与和竞争选拔相结合,在综合性、实践性、设计性实验实践的基础性,创新探索出成果,获奖出效展风采。如学生可以参加挑战杯大赛、广联达算量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清华斯维尔BIM大赛、项目管理沙盘大赛、房地产策划大赛以及学术研究。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践层次关系、实验实践形式与要求、实验实践独立设课内容、相关课程联系、实验实践功能、一体化联系基础等,如图1所示。
2.2一体化实践教学的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实验课传统的教学,每个课程设计(或实验实践项目)各自独立,每位任课教师针对每个课程设计(课程实验)提供不同工程背景资料和工程图纸,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的重复劳动,降低了学习效率。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提高课程设计效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优化。“一体化实践教学”是指在紧密围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素质与能力培养为中心,确立每门实践教学课程应实现的目标,据此确定相应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按照前面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的原则,将部分实践环节串联为一个整体,将前面课程设计的成果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依据,通过课程学习和一体化实践活动,使学生最终具备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素质与能力。由于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联系非常紧密,如果从一开始,面对工程实景提供一个完整的工程案例,从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实施、竣工全过程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课程设计的实践,学生就会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清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工程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优化基于资源的高效使用,强化实验教学全过程对工程管理人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反复训练,以推动新形势下应用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3]。
3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