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21: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效学习的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引言
在高中化学阶段,所学知识首先不像初中化学只需掌握基础的实验步骤和技巧,注重的是理论概括能力,即通过简单的实验分析提炼出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概念,考察分析整合能力。其次高中化学学习进度发展较快,新的理论知识持续不断输出,并且难度广度都比初中的理论知识提升几个级别,但是只会留取少量吸收时间,没有过渡期。这样设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养成化学的整体概念。所以需要学生有推理能力,将前后的知识点串联。形成化学学科的全局概念。
2.高中化学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方面
高中化学的教材比起初中化学的教材设计的内容面更广、知识点更多、化学理论更复杂。教育内容由基础知识转成抽象概括总结的理论知识。难度突然增高,部分学生跟不上进度,对化学学科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也在学生之间产生差别,造成成绩分化。
2.2教师方面
首先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相对浅薄,教师所教内容简单易理解,几乎不做任何学科延展。所以没有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到了高中化学教育阶段,教师所教内容难度增强,学生基础不扎实,又没有过渡期,化学便成为学生眼中的困难学科,因而产生厌学情绪。其次尽管国家实行了课程改革,强调全面发展。但是在高中教育领域以成绩、高考作为学生教育目的的言论依然是主流。多数教师仍然秉持填鸭式的教育理念,将考点、知识点硬塞给学生,只重视学生的解题能力,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部分高中教师工作量较大,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课堂教学、批改作业等教学行为上,没有空余时间去研究教材,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导致教学几年的老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教学能力却不见长。
2.3学生方面
不少学生在分配精力方面做得不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少学生只会被动的学习,一切跟随教师的模式走,绝不接触教材之外的知识。这样出来的学生虽然解题能力过关,但是没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懂知识点的变通与延伸。学习兴趣不高。本来高中化学科目就属于较难理解的学科,教师讲解知识点做延展只是直接带入高考考点与经典例题,令学生提到化学只会联想考题,因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不好。没有系统的学习目标与步骤,不遵循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学习行为毫无章法。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不请教教师,也不与同学交流,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
3.高效学习方法
高效学习,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化完成教学目标或者要求。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数量,即能学习更多更广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是质量,在数量的基础上,可以做到学习内容的延伸,培养思考能力。教育是整体体系,要做到真正的高效,需要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三者共同努力。关于前两者本文就不赘述,重点阐述对于学生而言高效学习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高中化学教材难度很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提前了解,夯实基础。这样课堂听课效果会提升,知识消化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同时,没有预习的听课行为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有课前预习行为的学生,是主动吸收知识。预习过程中可以将本课重难点自己分类,课堂听课就会有侧重点有目标的去听。能够将知识结构化,掌握知识更精细。
3.2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不是新奇的概念,基本上大部分学生都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不过,通常学生所做笔记是为了复述教师所教的知识,可以课后巩固。但这样的行为其实效果一般,只是在单纯的重复别人的话语和思想。更高效的做法是在课堂听讲之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笔记,而不是复制教师的言语。通过自己的语言记录,等于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共知识,这样做可以加深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将记录的知识点整理成理论导图,将碎片知识体系化,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做好这两点需要时间锻炼。
3.3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分为两类。一类是习题拓展,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书面知识,而做习题可以将书面知识转换成应用知识。习题不能随便选择,要根据课堂笔记所整理出的知识点理论导图选择。一个知识点对应一道例题,只要吃透一道题即可,不用重复无意义的题海行为。另一类是兴趣延展。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的学科,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对应的实际例子。在课后应多接触有关本课的实用性的文章、实验。这样既可以扩充知识面,也可以提升对化学的兴趣。
3.4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的效率。根据自身的学业情况为自己编制一份学习计划表,计划表应该包括时间和任务两个模块。固定的学习时间可以让你的大脑到了固定时间就会自动转换成学习的思考状态,更有效率的学习。学习任务不能固定,视自身情况而定。始终符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标准。有问题及时请教。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产生的,由于自己听不懂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要及时询问教师或者是学生,不能封闭自己,解决问题最重要。另一类是主动思考产生的。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自己独立的思考,当思考过程中出现全新想法,可以向教师请教,也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满足求知欲。掌握学习技巧。化学是一门需要记忆大量理论知识的学科,拒绝死记硬背,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方法,能让知识点掌握更牢固。
总结
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的本质是要培养人才,这需要主体与客体的共同努力。把握教育特点,分析教育趋势,创造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才能令教育发展更加完善,培育出更杰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华.关于高效高中化学学习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15
关键词:数学 学生 高效 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让一向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得轻松高效。
一、帮助学生他们敞开心扉,从心底深处铺开数学的学习之路
生命的开始就是学习的开始,学习如同阳光沐浴着我们的一生。小时候为了吃饭我们学会了拿筷子,渐渐长大,慢慢的学会了辨别回家路,这因为我们内心需要,我们的内心有渴望学习的动机。所以在数学学习方法的引导中,我从学生心底激发的学习动机,为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动机,我对那些数学学习倦怠同学开过如下配方;(一)名人效应。名人也曾比你差,百年之后你也许是名人。课前我经常用名人的故事来影响孩子,在爱因斯坦、牛顿、拿破仑等名人的故事中,孩子们懂得虽然他们曾经是学校成绩糟糕的学生,却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伟大人物。因为他们时时有一个目标明确的学习动机,只要有适宜机会和恰当的方法,他们就能够凸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取得成功。(二)兴趣激素。喜欢是你成为小天才的秘密,兴趣使学习变得快乐。许多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其他同学看来,他们并不都是非常刻苦,可每次测验都有不错的成绩,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一种发自内心的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在数学活动中,我常常让课堂变得生动,充分展示老师的语言美,在课外经常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践题目,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三)赏识教育。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变得自信。当遇到一些新的定律,新知识一股脑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遇到数学当中的困难,学习动机褪去,我引导学生提前预习,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不会陌生,学生有了之前的练习,常常能在新课时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时,我会由衷地进行肯定和赞许,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曙光,这就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现实,更活跃。(四)与你同行。协助学生制定可行性数学学习计划,并让学生自我督促执行。学生的学习犹如一条火车出行,如果不知道自己轨道和目的地,是无法想象的。我在课余和同学们谈论他们的想法,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划,或者进入学生的QQ空间,浏览他们的日志,帮助学生在数学和其他科目上制定学习计划,这计划不要求有多高的目标,也不能盲目地与他人竞争,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状,确定目前具体的标准、时间和可能完成的预想。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像列车有了目的和方向。
二、帮助学生感受枯燥的数学活动,其实也有声有色
第一、把数学学习当成玩数游戏。学生们都很苦恼学习和考试。学生因数学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其实我经常把我们班的数学教育课堂游戏化,让学生感觉学校是个大的迪尼斯乐园,数学课堂只是其中的一个游乐场,学生感受学校让人快乐的地方,感受数学中的乐趣。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互助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我们常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上”使自己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具体地说我指引学生多向高分同学取经,开展“一帮一”结对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第三,帮助学生培养轻松的记忆方法,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在数学教学中,我很注重学生对公式、定律的记忆,在记忆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觉进行记忆,利用音近记忆,口诀的记忆,串联记忆理解记忆和想象记忆等。第四、帮助学生要找对展示平台,把自己希望记忆的和有效记忆的分享给别人。我常常作为学生的听众,听他们讲解。这样学生便有“那时候我曾教过别人”经验。
三、帮助学生利用好课间40分钟,把握课堂内外的学习要领
第一,教会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领先起步。这个过程对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预习扫除了学习的知识障碍,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思考知识,上课经过老师的讲解、启发和指点,对知识的领会便会进入更高的境界。学生预习时我是主张他们能够亲自推到公式,试做练习题,这样有助于扫除绊脚石。第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每次上课我都会提前进入教室,与学生交流,让他们休闲的心回到学习内容上来,让他们从态度上、知识上有所准备。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经常用了各种教具听看结合,听想结合质疑并存,五官并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第三.教会学生做笔记,把新旧知识连成知识链,科学轻松地完成数学作业。在数学活动中,我要求班上的同学笔记要记典型,不在乎逐字逐句、整洁美观,但求清晰明了,可以自己创设格式,概括化、条理化。学生在温习笔记时能够像过电影一样每天及时的复习和练习。
四、帮助学生将数学融入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今天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科技进步更不能离开符合人类思维规律的高效思维和高效学习。只有在遵循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人类才能进步。
1997年美国的沃斯女士和新西兰的德莱顿先生合写了一本名为《学习的革命》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它改变了中国千万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它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引领了第一次学习的革命;它告诉我们:学习是有方法的。这本书之所以能让众人产生共鸣,就是沃斯女士和德莱顿先生发现学习是有其自身规律可循的,遵循这个规律的学习就是高效的。
时隔1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了人类思维与学习的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就能实现高效思维与高效学习。思维模式和学习规律的回归,必将推动全社会的进步。
思维与高效思维
我们从人类思维过程和思维模式入手,解读了什么是思维和高效思维。
例如,我们在看小说时,文字是逻辑思维关注的资料,大脑是左脑分管逻辑思维,右脑分管形象思维。也就说,我们看小说时左脑在看着文字,而右脑在看着文字所描绘的故事情景。一旦入神,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似乎都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完全进入到故事情景当中去了。这时,我们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想象力极其丰富、理解能力很强、记忆力很好。当我们合上书时,书中主人公所说的精彩话语和主要的故事情节,我们都能复述出来,此时我们的学习能力就是最强的。而其本质是什么?是左右脑同时运用,也就是左右脑均衡。
左右脑均衡就是人类在学习时的最高效的思维模式。在左右均衡的过程中,把事物或信息转换成存在于脑海中的影像,是大脑的思维习惯,这个习惯与左右脑均衡都是人类大脑自身的思维规律。
左右脑均衡理论的内容:
一个人的左右脑是否均衡,是检验他(她)是否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标准。左右脑越均衡,学习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延伸意义:
1.人类学习时的思维模式只能有一种,无论学习任何知识,都只能在符合人类思维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的。
2.高效的思维模式是高效学习的基础,也决定了它是学习时的必经之路。人类没有高效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那就更没有了高效学习。
3.单纯开发左脑或右脑都是不科学的。
4.左右脑均衡的思维模式是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应该具有的思维能力,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就是最聪明的,无论学生还是成年人。
5.形成左右脑均衡的思维模式是实现创新思维的前提,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石。
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由于学习资料的改变而被强行改变思维模式的经历。
我们一、二年级学习时,书中还有图,三年级时突然减少了很多,四年级几乎没有了,都变成了数字、文字、字母等三大类学习资料,这三类资料都是左脑关注的,都是逻辑思维的资料。大多数人都被迫使用左脑学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用逻辑思维学习的思维模式,直到成年阶段。只有少数人天生的转向左右脑均衡,而他们就是你们班里不怎么学习,但一考试就是考的很好的同学,成为班里的最聪明的学生,成人后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当时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用两个脑袋在学习,而我们用一个脑袋在学习,差距太大了。
那么那些没有形成左右脑均衡使用的人能不能通过训练也能具有高效的思维能力呢?
答案是肯定的,能:
通过记忆的训练我们完全可以达到。
高效的思维模式的拥有,是第二次学习革命的前提。
学习与高效学习
人类思维有规律可循,人类的学习呢?学习方法有规律吗?
人类在学习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助于学习的方法,但是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问题,人类的学习规律到底有没有,高效的学习的方法到哪里去找,这些问题一直困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到人类的学习过程中去找,看看在那些环节出现了问题,把问题找出来解决了,我们的学习就不会有问题了。
那么,学习过程是怎样的呢?
我们从思维模式作为切入点找到了学习过程。
即:学习过程=学+习+记+忆
解读:
学:就是输入的过程,它完全符合人类出生后的认知规律;
习:就是复习、练习的过程,它是记的前提;
记:就是把输入大脑中的知识,保存在脑海中的过程;
忆:就是把曾经保存在脑海中的知识,再提取出来的过程。就像银行中“存款”和“取款”。
那么,影响学习过程中四个环节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学:注意力是否集中,影响输入效果;
习:想象力是否丰富,影响复习的效果;
记:理解能力强不强,影响记的效果;
忆:在记忆的时候,是否放在一条明确的线索上,直接影响回忆的效果。
因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等式:
学+习+记+忆=注意力+想象力+理解能力+记忆力
而注意力、想象力、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恰恰是人类在学习时的最基本的能力,把它们加在一起,就有了另外的名字——学习能力。
即:注意力+想象力+理解能力+记忆力=学习能力
结论:学习能力决定学习成绩或学习效率。
什么时候学习能力最强?看小说,此时正是左右脑均衡的时候。
结论:左右脑是否均衡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强弱。
我们再从学习过程来看:
学习过程=学习+记忆=左脑+右脑
人类的学习模式应该是:
学习方法+记忆方法
=消化理解的方法+记忆方法
=高效的消化理解+高效记忆
=左脑+右脑
解读:
人类学习的模式就是: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把该记住的记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记忆的过程就是形成左右脑的过程,也就是看小说时把文字转换影像的过程,是把逻辑思维同时转换为形象思维的过程。记忆的本质就是形成左右脑均衡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
学习的过程恰恰是直接运用左右脑的过程。如果让左脑和右脑都达到最好,就可以实现高效学习。我们从图书馆的结构中得到启示,人类大脑的左脑结构就和图书馆一样,是一个网状的逻辑关系结构。右脑是一个广义的影像。
左右脑均衡就是把整体的广义的影像镶嵌到网状的逻辑关系结构中去,实现了左右脑均衡。
如果找到实现左脑、右脑结构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就能实现左脑、右脑的高效学习。
七年的研究,我们找到了实现左脑的网状结构和右脑的广义影像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了高效的消化理解。
高效学习的实质就是:高效的消化理解+高效的记忆技巧。
解读:
人类高效学习的规律就是运用高效思维模式,把所学习知识进行整体的消化理解,同时记住该记住的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522-02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也是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减负不减质的最佳途径。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
1.几点做法
1.1 教学设计合理紧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在不断呼唤教学的高效性。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努力尝试实效、紧凑,立足于教学的高效性。例如,自己在上说明文复习课时,一改其他老师采用的方式:"在黑板上总结说明文知识点,然后完成练习卷上的语段,当堂讲解答案"的做法。而是采用"学案复习法"的方法,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感性积累,对说明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变教师的教为导,变学生的听为学。让学生在自己的学案上以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知识,每个人都动手动脑,亲自完成一遍知识点的归纳,从而加深了印象,也节省了时间。同时,在学生的掌握了归纳的知识点后,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阅读问题,形成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这一"引导、归纳、运用、总结"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实践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初步设想。
1.2 授之以"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一堂课的教学能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能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之终身受益,才是真正的高效。例如,上一堂现代文阅读课,我们就不能仅满足于课文的分析和讲解,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理解分析现代文的方法,这才是能力所在,也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当然,授之以法也要讲究方法,这方法,应当是学生在自己的分析学习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总结出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总结什么方法,总是让学生先做尝试,我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提炼、升华。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自己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才会有深刻的印象,才会主动应用,才是真正的高效。其实,研究这些方法是不必大费周折的,充分利用好教材,就可以总结出好方法了。
1.3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的高效,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的投入状态和学习效果。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才会有效率。因此,我尝试了许多方法。⑴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个人亮点的机会。比如,复习课上,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自己板书,并逐一对全班同学讲解,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⑵利用小组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⑶巧妙设计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教师设计问题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巧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进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比较效果
将以上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后,我发现课堂教学效率的确大有提高。首先,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了。过去一个语段都难以完成,现在竟然完成了两个语段的阅读训练,无论从课堂的容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提高。其次,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以往上现代文阅读课,学生常常是投入不够,课堂教学沉闷,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所学不感兴趣,又回答不了老师的提问,渐渐地就游离于课堂之外了。但提高了课堂问题的质量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又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习,使学生结成一个个小集体,他们在组内互相讨论,互相促进。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到黑板上板书或讲解的机会,这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求知欲高涨,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3.一些思考
以上教学实践引发了我对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3.1 践行高效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核心。所谓高效,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讲,高效课堂研究的根本着力点必然是学生。因此,我们关注的核心应该是学情,根据学情具体制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研究教材,探讨教法,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显然,这里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关键在于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更主要的是会学,而学生这一主体地位的实现,正是通过教师的主导来实现的。总之,采用什么教法,课堂容量多大,一定要以适合所教学生实际为评价标准。
3.2 践行高效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对学生而言,强迫命令性学习,远不如用兴趣吸引学习效果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值得我们不断探讨的。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也注意到了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所采用的一些方式只能在形式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热闹有余,而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不足,显然,如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心理念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73―01
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是体现在课堂上。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效课堂构建要注重几个要素
1. 高效课堂的方式。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要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2. 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可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因为有效提问是课堂对话的开端,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的激发。问题的有效性表现在: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要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三要注意学生的层次性,达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
3. 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和谐的气氛中,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课堂的高效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境,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去获得知识,使学生在思考中求进取,在进取中求成功,在成功中求乐趣。
4. 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情境,鼓励学生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高效课堂要从教师自身加强保障
1. 课堂结构。(1)宏观结构。一堂课的总体教学设计,教学流程。(2)微观结构。即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怎么进行,如何过渡,时间如何分配等等。要完成宏微观结构的设计程序,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上下足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一步一步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整节课进展得很流畅,但当学生的学习活动偏离了原来设计好的轨道时,教师则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往指定的方向引导。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改进教法;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9―0081―01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阵地。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式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正确有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转变角色,重新定位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给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
二、精心准备,备好学生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个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活跃课堂,灵活驾驭
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为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四、改进教法,优化结构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为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为此,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中学”,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演中学”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
一、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要求
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课堂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大胆改造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必须创设有效乃至高效的预设。要做到备课求“实”,课堂求“精”。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字上做文章。一是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二是活跃的教学状态。要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三是灵活的学法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
二、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高超的课堂导学能力。导语设计要触及重点,短小精悍,切忌把“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过程”等内容简单罗列。过于冗长的导语,有喧宾夺主之嫌,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更楣刈⒌氖茄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准确的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必定会引发学生形形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丰富的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围的知识,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灵活的课堂把控能力。如何让学习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的课堂管理要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极参与。同时,教师还要具有机智的教学环节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