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21: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实施路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实践作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当前,许多高校在德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德育实践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途径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内容、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素质对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它统领着学生的成长方向,赋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决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既需要加强德育理论教育增强道德认知,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是重要的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论的深化,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检验。因此,开展好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德育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农村去体验、感受,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怀。也使他们看到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从而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行而有得谓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以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带着疑惑和争论问题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实践,用心灵感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助工助学,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创造成果应用于社会。既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又能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所以,高校实施德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内容
(一)教育性实践
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与理论性实践的衔接,突出理论性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效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专项社会调查、主题报告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认同,使学生运用中国化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二)道德实践
道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实践可以深化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操作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华,思想得到升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层教育的延伸和载体给予深化,围绕实践作用和功能给予细化,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等场所进行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实践
公益实践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服务社会与服务他人,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悟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真实体会到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心、诚心、责任心,切实有效地受到道德陶冶,获得道德境界提升。
[关键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融合路径
2014年9月19日,同志在接见云南民族大学留印学生时指出:“要砥砺品德,笃志好学,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正确方向的指引,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赋予了新的涵义。近年来,民族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日常教学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归属于育人体系,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建设,有效融合施教路径,有助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应促进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促进施教主体种好综合育人的“责任田”,担当核心价值培育的“承载体”及推进民族团结的“动力源”。为此,准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内涵,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融合构建的根本原则,探讨推动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的科学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概述
(一)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1]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民族高校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穿插运用课堂讲授、心理干预、校园文化熏陶等方法,宣讲心理知识,增进民族感情;在教育目标上,旨在帮助民族高校大学生挖掘认知潜能,进行自我适度调控,防治心理困惑,提升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身心抗挫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民族高校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完成了教育教学课业安排、开展心理学术研究、培育良好人格等工作,又满足了民族高校大学生端正动机、培养情感、心理矫正的主观诉求;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按年级和所学专业的不同,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改进亚健康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同时,针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来自不同民族地区,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思维模式等特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民族高校德育的内涵
德育在宏观上是指所有有目的及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3]微观层面的民族高校德育是指民族高校按照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基于自身教育属性,本着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的原则,结合不同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4]帮助其走出自我闭塞和自我放任的心理误区,有效消解“心理贫困”,[5]加强自我约束,克服厌烦情绪及疲倦、敏感、依赖、逆反心理,确保其心理行为不偏向、政治觉悟不降低、人格品行不脱轨。对于民族高校来讲,德育是一种细节、一种关爱、一种责任,在少数民族学生点滴的日常行为、教师的为人师表、高校的育人环境中,无不蕴含着人性的塑造、品行的规正、核心价值的引领。从本质上讲,民族高校德育具有施教目的一元及学生诉求多元、内容认知及内化体悟、体系精神及方法精确等特性。民族高校应注重吸收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从培育“人”的德性出发,将“民族文化特色”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
(三)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
1.涵容与内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完善道德培育方式,丰富立德树人内容,持续增强德育的熏陶力和教育力。《纲要》对德育工作职责、教育目标、担负任务、施教方式及内容的进一步明确,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影响,使其知、情、意、行与时代要求相合拍,与品德修养相吻合,与实现“中国梦”进程同节奏。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心中的压力和消除不良心理,使他们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磨难与压力,防止其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6]塑造其民族精神,提升其人格素养。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施教发力角度不同,教学内容、具体目标及施教路径存在差异,但心理健康教育被德育所涵容,内驱德育顺畅开展,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补充。
2.支撑与依赖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均被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当前,有的高校将两者进行量分细化,与学业衡量相挂钩,与评比优秀大学生和取得奖学金资格相联系;注重规范考核制度,调动学生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各种学生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纵观德育发展历程,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其施教基本原理、原则、内容前后衔接,一脉相承。本质上,它是一种“大德育”,涵盖着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助力德育施教主体转变观念,主动将系统的心理知识寓于以学生为本的德育体系。实践证明,教师由权威者到指导者角色的转变,可以有效拓宽德育的理论传授、榜样示范路径,发挥品德塑造功能,帮助大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发展障碍,使其思想上更加成熟、心理品质上愈加丰富和完善。
3.独立与一致
民族高校德育依托于“两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将哲学原理、政治建设融于其中,注重打牢思想品德基础,促使大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7]为此,两者在施教目标上有着本质的相同性,又存在运行渠道的不同。从施教内容看,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德育以转变民族高校大学生道德理念为基点,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加大优秀品德的塑造。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将心理专业知识与心理辅助活动有机结合,关注民族高校大学生情感的培育和个性的形成,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健康心理潜能的最大开发。[8]两者各司其职,互为借鉴提升,良性推进民族高校整体育人工作。
二、加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所需
高校要发展,改革创新是必经之路。实践证明,不管高校位于何种层次、何种学科领域,只要定好位,瞄准突破点,坚持内蓄正能量,聚力治理短板,就能充分发挥“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创出高水平的治学之道和办学之路。民族高校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有着厚实的民族学科基础和人文底蕴。事实上,民族课程构建运行的基础,在于育人本体功能的发挥。当前,民族高校正以“中国梦”为牵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结合,并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倡导爱国、敬业、奉献理念,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9]民族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两类学科的有机融合,不断优化育人路径,调整教学资源配置,进而夯实学术研究的着力点。建立心理与德育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路径,对于拓展与其他学科内在的衔接面、促进民族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交叉内容不平行、互补方法不偏颇、融合目标不孤立的原则,通过两者教学理念、路径、手段的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符合民族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体系。不仅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心育德,使两项教育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而且能够增强民族高校的“话语权”,提升学科创新的“显示度”。
(二)学生健康良性成长所需
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具有真挚的民族情感、刻苦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同时部分学生存在心理上的自我封闭、盲目的民族自尊或自卑、单一固化的思维方式、狭窄的人际交往理念等特点。[10]这些个性特征,在心理品质塑造、核心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基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具体教育目标,将两者教育内容、方法、理念与教育制度相融合,以心理健康教育拓展德育的路径,以德育模式承载运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构建将心理、品德、思想、政治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而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中栽培心灵的“生长树”。另外,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中,民族高校要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按照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合理排序、科学重组的思路,既要搞好与其他学科、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学术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的无缝对接,又要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融合任务分析、教学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教育情境设计和实地论证,通过高校系统规范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教育体系,促使民族高校大学生健康良性成长。
(三)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实效所需
民族团结教育在民族高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作用。反观我国历年来的民族问题,一些民族冲突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究其原因,部分是由于社会个体思想道德滑坡、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移、心态扭曲变形导致。民族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需要其固守民族团结的底线,不越违法乱纪的红线。而这些基本素养的获得,既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支撑,[10]否则高校教育工作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要注重启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两者对教育融合创新的主动性,营造浓郁的融合氛围,探索科学的施教路径,形成前瞻性研究成果,以提升指导实践的实效性,增强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归属于文化范畴。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发展,切合了各种文化渗透发展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凝练了学科教育发展方向,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知识生产、养成、传播的时代问题,孕育民族团结要素,增强民族高校人文教育功能。
三、构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的基本思路
(一)在教学路径上“融”,增强互补实效
构建运行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路径是大势所趋。当前可从三方面入手。
1.解构原有体系
针对当前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平行发展且既成体系的现状,应以德育实效为融合的起始和归宿,强化心理知识的内化和心理干预活动功能,消除心理教育着力面窄的问题。畅通思想道德修养与形势政策教育主渠道,将理论知识与心理问题案例相结合,努力在网络、科技、环境道德宣讲上下工夫。
2.重建融合体系
结合民族高校学生心理特点,以明确教育目标、灵活课堂教学、丰富学习资源、增强育人实效为基点,破解两项教育融合瓶颈,对接学生现实心理、文化、实践活动需求,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形成“综合育人牵引、民族专业支撑、施教内容补充”的新格局。
3.搭建渗透式教育平台
要固本守基,找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融合的理论依托,夯实综合育人的“点”;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规范施教主渠道,链接社会、高校、家庭的“线”;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整合施教目标与内容,拓展融合的“面”。同时,可运用收集、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方式,积极融入社区、企业、军队及外来文化,增强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普适性、综合性和完整性。通过这三方面的立体构建,推进两项教育深度融合。
(二)在施教主体上“合”,打牢素质基础
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融合,涉及内容多、涵盖范围广。然而,最关键的就是施教主体上的“合”,既要规避简单的拼凑、机械的组合,又要防止施教主体入口无标准、考核无依据的问题。
1.人无我有,健全队伍
分类优化两项教育教师结构,将熟悉民族政策、精通教学业务、了解心理知识、掌握德育技能的教师吸收进来,并按照学校、机关教辅、二级院(系)、班级四个层次,调取不同民族的学生骨干,组建团体,增强融合教育的力量。
2.人有我优,提升素质
改变当前的“柔性”学习为“刚性”培训,定期组织专题教师学习研讨,并与教师晋级、评定职称相挂钩,使其教有劲头、研有盼头。针对辅导员队伍薄弱的问题,在把好“入口关”、“培训关”的同时,组织其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其心理动态,摸清德育底数,增强心贴心、面对面帮带效果。
3.人优我专,突出特色
针对一些民族高校学生自我封闭、自信心不强等问题,创建融合教育的质量论证制度,坚持“韧性”原则,注重保持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连续性。树立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意识,将两项教育融合机制纳入民族高校育人工程,大力排解学生的烦心事、挠头事。通过“惠生工程”的实施,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的正能量,达到“水利万物生”的效果。
(三)在学术研究上“统”,搭建融合平台
创办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高校,需要规避同质化的问题,打造特有的办学理念与风格。当前,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是民族高校办学的一条创新之路,而创新的层次与领域必须在学术研究上进行有效的“统”,进而统一搭建融合的平台,提供创新施教的舞台。
1.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研究
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研究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校正思想偏差,使其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基本道理,进而夯实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重点在“以心育德”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上下工夫,特别是将融合内容进行目标分层、过程分层、练习分层、考试分层、辅导分层。同时,要特别关注集体备课、课堂观察、练习、作业等工作重点。
2.加强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
民族高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衔接,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上,要打破“各行其道”教学模式的桎梏。比如,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不善交际的问题,要分析主客观原因,找到心理干预的契合点,引导其树立良好的交友观。
3.加强“以德育人”的路径研究
在加强“以心育德”实施办法和破解“各自为政”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巩固研究成果,使民族高校师生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融合教育机制,探索知行合一教学实践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公德的培育和实践,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比如,在民族高校建立德育基地,利用升国旗仪式等活动抓紧抓实传统美德教育的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与政治课、各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等相结合,使学术研究的成果自觉运用于育人环境体系中。在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融合路径必须动态构建,持续改进。为此,民族高校要准确把握融合的规律,不断加大课程开发力度,汇聚多方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方案设计,增强施教主体功能,加大学术理论研究,通过多维构建、科学推进,完成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成功(教育版),2013,(20).
[2]众心.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6).
[3]聂美琦.试述社会化心理机制及对改进中学德育的启示[J].金色年华(教学参考),2013,(6).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金荷香.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民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与创新———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6).
[6]李娅.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7]吴盈英.基于主体性教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下旬刊),2014,(4).
[8]汪满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就、困境、出路[D].河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9]陶元.以美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J].前沿,2013,(8).
>> 精准扶贫的华润路径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实施精准扶贫的思考 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 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旅游扶贫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中科技创新的思考 关于精准扶贫的几点思考 完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思考 对精准扶贫中精准监督的思考 关于加强精准执纪护航精准扶贫的思考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教育扶贫: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 路径创新是精准扶贫的关键一环 内蒙古地区精准扶贫的路径研究 黄冈市精准扶贫路径的SWOT分析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精准扶贫路径探讨 论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及其释放路径 提升教育精准扶贫持续性和有效性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人民网.30年来中国累计减少逾6亿农村贫困人口[OL],2014:1
[3]新华网. 全球脱贫成果九成属中国:减少贫困人口6.6亿[OL],2014:1
[7]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OL],2015:1
[8]人民网.朱永刚: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OL],2015:1
[9]新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OL],2014:1
[12]新华网. 五年来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九成以上[OL],2015:1
http:///mrdx/2015-12/03/c_134879708.htm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路径选择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指院校对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所推行的德育活动,是旨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增多,学校规模扩大,办学特点鲜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这项工作有何更好的方式和路径选择?这些都是目前的研究亟待加强的问题。
一、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使其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区域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到2008年为止,我国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已达到1184所之多,高职类在校生总数已超过1000万以上。目前中国的高职高专在校生人数已发展到高等教育总人数的一半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趋势,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的成效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德育工作的成果,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进程。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许多高职院校只重视扩大规模,建设新校区和迎接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认为建设新校区、扩大规模是硬目标,是显性工程,德育工作是软任务,是隐性工程,可抓可不抓,德育工作首先在领导层面缺失了地位。再加上德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的德育管理、德育的设施建设和学生德育活动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撑,德育工作的开展将是一句空话,德育的效果必定难以保证。
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日益加剧,相当一部分职教工作者只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校的根本功能是“育人”,放松了对学生的德育和人文教育。而这样没有德育的职业教育必然是失败的教育。正如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经讲过:“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机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
再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从原中专学校或职业大学升格改制而来,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缺乏文化的积淀和文化氛围,无论是有形德育资源或无形德育资源都相对匾乏。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专职的德育工作队伍,仅有的少量德育工作者对德育工作的理论缺乏了解和研究,对德育工作实践也缺乏理论思考和理论升华的思维习惯,德育工作除了政治课的“教”之外,就是对学生的“管”了,德育工作难以形成针对性、指导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最后,从高职生的现实状况来看,绝大多数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是没有考上本科院校的高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存在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意志、品质方面与本科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二是文化基础较差,对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兴趣,但往往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实践。三是自卑心理和自尊心都比较强烈,自信心不强,容易封闭自我。四是高职学生更多的来自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承受着更多的经济和就业压力。这些都将给高职院校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二、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1.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常规路径选择
(1)加强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落实德育课程设置目的。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学校必须要按国家要求保证课时和基本教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起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实践的特点,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将课程内容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主要思想具体化,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关键是要以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着力点,创造和谐向上、健康活跃、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美化校园,绿化环境,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提倡一定的文化理念,在无形中积淀文化氛围;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倡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提高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创建文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加强修养、规范言行,主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水平。
(3)以心理素质教育为突破,搞好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可以说,现代高职德育工作中的某些问题实质上就是心理教育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德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职的德育工作更应该是重视通过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正视现实、正视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学生注意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会自我娱乐,使生活充实,富有情趣,从而使自己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4)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德育工作队伍是高职德育的直接实践者,其工作开展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成效。为此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切实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使之进一步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推进。德育队伍的高水平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素质,二是高学历,三是专业化。古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德育而言,教师的人格力量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作为德育教师或专职干部,如果自身素质和学识不能高于学生,那么其作为教育主体的权威就不能确立,更谈不上传道和解惑。所以要提高高职德育工作的水平,就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花大力气提高高职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能力和工作水平,强化队伍建设。只有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搞好了,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水平才能有质的提高。
2.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型路径选择
(1)积极利用网络来开展德育工作。21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的时代,网络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让高校德育工作去占领网络文化阵地,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学生的德育教育。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使用聊天室、BBS论坛、电子邮件、飞信、QQ网上聊天、网上辩论和网上咨询等网络对话方式,“面对面”听取教育对象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回答教育对象提出的问题,同他们沟通思想、交换意见、讨论问题,使学生和教师在平等对话的交流中,缩短心理距离,减弱抵触情绪,教师所说的道理也就容易被接受,从而达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2)发挥“校企合作”模式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主动与企业接轨,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德育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合企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的信息合作、交流,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可以深入挖掘企业的德育育人需求,了解毕业生在各企业的表现和职业生涯发展状况,探讨学校德育满足企业需求的途径。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开发德育资源,把德育过程向企业延伸。学校在合作企业建立大学生德育基地,可以让学生熏陶企业文化,领悟职业职责。实施校企互动、师生互动、生企互动的德育教育教学模式,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形式和教学内容。
(3)重视实践性教育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德育是一种实践活动,而我们往往比较重视教师“教学”的实践,而忽视学生“学习”的实践。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性尽可能多地建立一些学生组织,如学生会、学生宿管会、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参与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在人与人交往中领悟和体会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分析、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实践的最好办法就是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实践中通过活动和交往来获得相应的价值、观念,并养成相关的行为习惯。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服务了群众,又锻炼了自己;既密切了同广大群众的关系,也融洽了师生、同学的感情;既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道德和献身于社会的精神,又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些都将为高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发挥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发展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青少年的才智、审美和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都有着显著的提升。素质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合理结合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而舞蹈艺术教育学因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与意义也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加强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同时也提升了其审美水平,还进一步的推进了青少年道德思想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深层次和全面的推行又在舞蹈艺术教育中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目前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成为国民广泛关注的话题,而教育者也在探索两者互不相悖的教学新路径。
本文将结合吕艺生编著的《舞蹈教育学》一书展开了解我国现代舞蹈艺术教育的现状,从舞蹈艺术教育者视角探索利于舞蹈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有效路径。吕艺生编著的《舞蹈教育学》共分为四个板块。在该书中以舞蹈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为研究基础,首先从原理上讲解了现代舞蹈艺术教育的目的与制度,其次循序渐进的在舞蹈教学的计划、原则、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叙述,又层层递进的分析了舞蹈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定位与两者的关系,并探索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在舞蹈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舞蹈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推行舞蹈艺术教育可以深化加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我国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证明,青少年的道德与思想建设在舞蹈教育学下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效,实施高效的舞蹈艺术教育路径是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此书在原理篇的第三章节叙述到,舞蹈教育目的要以教育目的为基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理念,通过推进受教者的全面参与,最后实现舞蹈生在审美和艺术素质等方面的高度提升。虽然我国现代舞蹈艺术教育仍存在一些弊端,但这也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由此本书在教学篇第六章开始为舞蹈教育者提供了重要指引,想要培养德、智、体全方位优秀的舞蹈人才必须要在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下,制定创新的教育方案。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相互糅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上,要依据受教者的时间进行分配,传统应试教育包含的学科以及舞蹈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文化课程应该遵从长期分散、短期集中的原则。在教学内容方面,舞蹈课程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性,让学生可以得到循序渐进的纵向发展,思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横向全面发展,这类课程的内容需要有更宽、更远见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是现在舞蹈艺术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该书从课堂的构成、类型、环节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为教学者具体实施者日后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信息。由于我国对于综合性人才需要的紧迫性,课堂教学与线下教育和实习等方式的结合也变得极其重要。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是比较抽象的,教育者要以长远的目光探索出可以让受教者全面发展的有效渠道和高效方式,达到舞蹈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效果悉数提高的最终目的。德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吕艺生老师在该书中也阐述了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德育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德育所承担的艰巨任务。舞蹈受教者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树立起舞蹈生正确的道德观、政治观、价值观,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能为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的人民艺术家。
舞蹈艺术和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要依据我国关于该方向政策和法规的宏观约束,又受到中观管理部门的布局与调整,最后由舞蹈院校为主的微观管理系统具体实施。三个管理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中的教育者都要怀揣爱才之心,并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全方面的舞蹈人才。该书对舞蹈院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行政、教学、科研、后勤管理方面都进行了深化的分析,并对教职工思想和行为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方案。舞蹈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之一。舞蹈艺术教育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又升华了舞蹈对青少年的影响,两者由点及面,由面到点相互进步。舞蹈教育者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价值与地位,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扩展知识深度、培养爱国的政治情操,方能在舞蹈教育中展现独特的教育功能。
作者:柯媛媛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大多数技校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就业,缺乏系统的社会实践锻炼。由于他们年龄小,心理尚不够成熟,因此对于自己选择的职业的认识往往较模糊,这导致他们的素质和社会需求存在差异,而德育教育就是消除这种差异的桥梁。因此实施生活化德育教育就成为技校的重要课题。
一、技工学校生活化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自身的特点,技工学校比较重视结合理论与实践,但德育类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依旧存在就理论谈理论、忽视与实际生活的对接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技校的教师应坚持探索生活化德育教育方法及途径,使学生获得开放的受教育的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作为转化成主动作为,释放个体潜能,用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技工学校生活化德育教育的具体路径
1.促进德育课教学方法生活化
技校生活化德育教育要求教师创新德育课教学方法,在德育课教学中尽可能避免德育教育的生硬说教和纯学科化,采取淡化教育痕迹的无意识教育、生活化教育。教师要发挥学生在德育课中的主体地位,用学生喜欢的生活化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提高道德水平。当德育课的话题涉及助人为乐时,很多学生觉得助人为乐是惹祸上身,教师就可组织学生以“究竟该不该扶摔倒的老人”为主题开展辩论活动,让正反两方各抒己见。学生依托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在辩论中阐述自己的观点,逐渐达成共识:要扶摔倒的老人。这样就把枯燥的道德说教变成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2.引导技校学生日常人际交往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发生巨大改变。教师要注意引导技校学生日常的人际交往,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一些技校学生很可能遭遇人际关系不协调的窘境,他们渴望教师的关心、同伴的友情和父母的关爱;一些技校学生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只想着享受,玩乐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利用生活化德育教育引导技校学生学习基础的人际交往知识,培养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使他们慢慢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技校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消费,热爱劳动,为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创造条件。
3.坚持德育关系的技巧
技校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依据教师的要求去接受问题,往往会产生倦怠甚至是逆反的心理。为改变学生的这一不良心理状态,教师可利用技校学生爱上网的特征,隐藏自己的身份,用同龄人的口吻和学生网聊,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隐蔽德育教育意图,让学生产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然后因势利导转化学生思想,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种生活化的德育教育体现德育教育的技巧性与师生互动性,使德育教育的过程更轻松、效果更显著。
4.重视开展德育实践教育活动
生活化德育教育是实践性的工作,要求技校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接受先进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优良道德品质。如教师要让技校学生直接参与实践活动,在德育实践中直接体验。教师可组织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或开展技能节、礼仪表演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充实技校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
三、小Y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验德育;上海商业学校;德丽苑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63-03
【作者简介】张宏旭,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200072)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及学生管理。龚来芳,上海市商业学校(上海,200072)学生处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德育。
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急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仍然受到社会的忽视,学生的基本素质也不容乐观,如何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成为紧迫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引入体验德育的背景
长期以来,传统学校德育强调将学生培养成无私奉献、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高、大、全”式“圣人”,重视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塑造、改造,突出用社会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约束、限制,偏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接受与学习,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变化的加速以及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德育模式已愈发不能适应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教育教学的规律,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德育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下,学校德育改革有如下几个趋向:[1]
第一,转向重视现实生活的生活德育。德育与生活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德育具有生活价值,起源于生活需要,与生活共存亡,作用于生活的改造与创新;生活具有德育的价值,生活需要德育,提供了德育的手段和目的,形成和发展了学生的个体道德。因此,必须围绕学生的生活、立足学生的生活、依托学生的生活,展开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和评价,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通过学生完整的生活,提升学生道德生活的素质,使学生愿过、会过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
第二,转向突出亲身经历的体验德育。体验是形成和发展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有着其他途径难以替代的作用。体验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能使其获得一般认识途径难以获得的更为深刻、鲜活的道德认识;体验需要主体身体力行地从事相关活动,能引发其具体情感体验,有助于升华主体的道德情感、坚定主体的道德意志;体验既有感性特点,又具有理性特点,既有认识属性,也有价值属性,能够推动主体形成与发展道德信仰;体验是实践中进行的体验,是主体实践的过程、实施道德行为的过程,故有助于形成道德行为。
除此之外,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学生除了具备一般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之外,还有着一些新的特征。他们大多来自弱势家庭,家长以“中低层”(包括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为主要特点;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学生群体中的弱势地位,多数文化课学习成绩比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长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冷落,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常常感到前途无望。如果在中职阶段,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将是他们人生路途中的转折点,对他们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无疑是大有益处的。[2]
由此可见,无论是要改变传统学校德育的困境以顺应当今德育改革走向,还是更加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构建一种尊重德育对象主体地位的,重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德育合力形成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且面向未来的体验德育模式都尤为必要。
二、中职学校创建体验德育的路径――以上海商业学校为例
中职学校创建体验德育的目的,关键在于改变传统的德育模式,让学生通过个体参与和现实体验投入到道德生活中,学习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善于过充满智慧、道德的生活。自2005年2月起,上海商业学校单独划出40亩地,着手建设“‘德丽苑’校外德育实践基地”,专门用于开展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以探索在中职学校推动体验德育的路径。至今已有超过2300人到基地参与德育实践,取得了众多成果与有效经验。
(一)坚持学生为本,建构学生主动参与的德育活动体系
中职学校体验式德育,应当按照“主体参与体验”的德育模式建构一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德育活动体系,使德育能够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方方面面。上海市商业学校“德丽苑”德育实践基地强调“以生为本”,在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目的,构建了德育实践活动模块新体系,并且融入了专业教学计划,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性,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提升与素质的全面完善。
1.活动创新:构建德育实践活动模块新体系
上海商业学校在“德丽苑”德育实践基地创建过程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方针,力求每个德育项目活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全面涵盖中职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需要。
2.课程渗透:作为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
要保证德育平台的有序长效发展,不仅需要有完善的考核奖励机制,更根本的还在于实现与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全面融合,保证学生发展所必需的持续不断的动力支持与力量保障。为此,上海商业学校一方面将“德丽苑”德育实践项目活动依据内容主题、培养目标、方式方法,从活动参与态度、参与行为、实践效果和成果展示四个方面,建立教师或教官评价、小组互评、个人自评、专业人员评价等相结合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又将“校外德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公共课程纳入全校各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通常安排在第二学年,由学校统一分批安排2―3个班级参与,课时1周,计25个课时,共3个学分。通过评价体系的完善与教学计划的融入,上海商业学校实现了“德丽苑”德育实践活动与学校未来改革发展趋势的契合,努力将其融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核心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以实践为取向,创新中职学校体验德育的新方法
在中职学校体验德育实施过程中,实践体验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方式,远胜于其他任何形式的说教,中职学校体验德育模式的德育方法必须依托于学生的实践体验。上海市商业学校在创建“德丽苑”的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创建了“行―知―悟”的“五・三”德育实践模式。
1、“行―知―悟”的内涵
(1)“行”:指行踪、从事、进行。指为中职学生专门设计符合其成长需要的活动。“行”放在首位,是对传统德育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行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学知明理。
(2)“知”:指明了、知道、知觉(有感觉而知道)。在这里指明了事物的过程,称为认知。在活动和游戏中,事物的变化过程能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更能让学生对众多的道德知识有感性认识。
(3)“悟”:是指理解、明白、领悟。这里指明白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原则,在活动或游戏中,加深对德育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2、“五・三”的内涵
(1)“五”:是指五大德育模块,15个活动项目。具体为:劳动体验、自理能力、团队协作、职业意识、 生命感悟。
(2)“三”:是指每一模块包含3项活动,让学生达成“三知、三自、三互、三树、三悟”的德育目标。
三知:针对中职学生缺乏对民族精神的正确理解,开展劳动体验模块教育,通过“知民俗、知民风、知民情”的三知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区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三自:针对中职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低的现象,开展自理能力训练,通过“整理内务、快乐理财、自救自护”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形成自理、自立、自强的生活理念。
三互:针对中职学生普遍自卑、合作沟通意识欠缺等特性,开展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通过“极速60秒、信任背摔、生化危机”游戏,构筑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树:针对中职学生求职所需,开展职业素养训练,通过“国防教育、职业礼仪、职业规范”活动,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悟:针对中职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等特性,开展生命感悟训练,通过“爱心奉献、敬老爱老、心理疏导”等实践活动,培养具有爱心、孝心和责任心的志愿者服务精神。
(三)以发展为目标,营造校园体验式德育环境
在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因素中,校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职学校创建体验德育,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时刻受到熏陶,激发他们强烈的道德情感,完成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不教而教”的生态体验德育效果。[3]为此上海市商业学校投资建设了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德丽苑,为学生打造实践体验的良好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使体验式德育更好落到实处。
三、中职学校创建体验德育的经验借鉴
由上海商业学校“德丽苑”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成果可知,中职学校创建体验德育的关键在于,要注重体验德育主体性、体验式和人本化三个特征。
首先,强调学生能动作用。学生成长不单纯是外部塑造的结果,而主要是自我塑造的结果。中职学校创建体验德育,要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重视学生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自己的客观规律。但是,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因此要重视学生能动性与教师引导的相互结合。
其次,重视各种生活体验。生活性是体验德育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体验与生活交织在一起,渗透于生活之中。中职学校构建体验德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各种生活体验,在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交往生活中开展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课程中的德育观念、原则、规范的正确性,升华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
最后,强化以人为本。所谓体验,就是主体亲身见过、做过或遭受过某件事情而获得相应认识和情感的活动,即主体自我的经历。因此,体验德育是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是体验的主体,在体验过程中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主建构自己的品德。因此,中职学校体验德育,不是教育者把成人的观念、社会的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而是通过创设一系列情景、构造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各种形式的体验,理解并内化这些观念、规范、感悟人生的意义。
中国社会变革的不断加速,迫切需要大量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亟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德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我教育,中职学校效率低下的德育亟须做出改变。当前德育改革,强调将德育工作回归到学生主体,重视通过学生体验形成主体的品德。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体验德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是一条值得继续尝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范树成.当代学校德育范式转换与走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曹鲁兴.中职学校德育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
[3]王承欣.中等职业学校体验德育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4]高燕.中职学校科学德育方法实施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张延琪..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王鹏.生活化德育在中职学校的应用研究:以潍坊市某中等职业学校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3.
[7]王家平.农村学校实施体验德育的困难及转变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0(1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