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智慧监管市场

智慧监管市场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2 09:21: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慧监管市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智慧监管市场

篇(1)

关键词:智慧执法;社会管理;政府服务

行政执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国家立法、执法、司法三权分立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活动。具体地说,是指在实施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得到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而智慧执法已成为各政府部门提升公正廉明执法的重要抓手,社会管理部门的智慧执法就是提高社会管理监管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水平,实施更为高效的社会管理,南京市有必要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信息化应用,通过信息化促进流程规范、业务衔接,通过网络化实现管理协同和信息共享。

一、智慧执法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行政执法是实施国家法律规范的主要途径;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性环节;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而社会管理综合执法改革的着力点应是智慧执法,不同社会管理领域的执法力量通过智慧的手段统一整合,使得多头执法、职能交叉造成的管理缺位问题得到彻底改观。

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已经介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活动是实现政府管理社会目的的必要途径。智慧执法在南京社会管理“市场准入、动态监管、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决策支撑”五大业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行应用服务软硬件支撑平台和一个社会管理信息资源库建设,包括开发行政审批系统,对社会管理行政许可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梳理;建立上对国家、省,下对区县多级联动的市民网上办事大厅,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开发以数字水印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动态监管系统和以网络爬虫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监管系统等。

政府通过智慧的社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可以精准打击一些社会相关方面的违法活动,净化社会市场。从私权保护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活动可以保护公民的私权利,维护纳税人应该享有的利益。智慧的社会管理行政执法是依照政府所颁布的社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对社会管理及市场经营活动行使的行政管理权。

智慧执法在社会管理精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为各级“打造服务型政府”提供方法和路径,真正实现由注重管理向注重服务上过渡。②拉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让市民有信赖和安全感,从而从技术层面提高政府公信力。③可以为“公正执法、透明执法和精准执法”提供便利,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行政成本,更可以做到执法“科学性、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智慧执法通过程序优化实现预防权力异化

社会管理综合执法主要是指主动的行政执法,它对执法的缘起及执法程序有一定的规范,尤其是智慧执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各级政府日常检查或接举报、投诉或上级交办案件均有电子存档。②进行案件调查或者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被调查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应当场填写《现场检查笔录》;在尚不能确定所发现的某些物品是否为“证据”时,可填写《抽样取证凭证》对所发现的物品进行抽样取证,以备核实,突出数字化取证。③对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应当填写《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审批表》,经负责人批准,对证物进行登记并电子存档。④执法人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填写《调查询问笔录》;对当时不具备调查询问的相关条件,需择日进行询问的,应填写《调查询问通知书》,送达被调查的相关人员,与此同时信息化平台同步实时监控。⑤有客观的违法事实,但情节显属轻微的,可以要求其停止违法行为,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进行处罚并立即进行整改。对于情节较重不适合当场进行处罚的,应报请主管领导审批立案,信息化平台做到同步有案可查。⑥行政案件进入调查取证阶段,对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用后续所取得的相关物品都应填写《查封扣押物品审批表》经负责人同意后下达《查封扣押决定书》。经调查取证,对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在做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填写《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送达行政处罚相对人。⑦对于在规定时限内行政处罚相对人无异议的,对行政处罚相对人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同步落实电子备案。⑧行政处罚决定履行或者执行后,填写《行政处罚结案报告》,智慧执法综合平台动态跟踪备查。

在社会管理智慧执法与办案的程序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性质比较严重,案情比较复杂或重大的案件,要对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办案程序等进行合议,并填写《案件合议记录》;在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时,应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的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陈述、申辩、要求听证和行政复议的权利;在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时,应当场填写《陈述申辩笔录》;对重大、复杂的行政处罚案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并填写《重大案件集体讨论记录》;行政相对人要求进行听证或行政复议的,应依法进行听证或进行行政复议;行政相对人对执法行为不满的有权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真正做到让智慧执法综合平台“实时监测,动态管控”。

三、社会管理综合执法面临的困难要靠智慧化手段化解

政府的行政执法一方面要严格依照法律所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另一方面,执法的力量及社会各类市场经营者的素质却还远未达到一个让广大市民满意的程度,使行政执法在执行中还面临着许多的困难。社会管理智慧执法综合平台责无旁贷。

就南京的社会管理综合执法而言,面临的难度很大。根据2012年的统计,南京市共有5A级景区4个、4A级景区2个、3A级风景区8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共90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国家级的6项、省级的38项);以南京市的文化综合执法为例,总队执法人员共不到40人,各区县平均执法人员不到7人,从执法装备看,按规定每3人一辆执法车,事实上却几乎没有车,其他执法装备也是少之又少,执法人员只能依靠人力去执行任务。 要想管理好“1076家网吧、262家游戏厅、393家歌舞娱乐场所、全国级文保单位27家81个文保点、省级文保单位127家181个文保点(市级和一般的文保单位更多并在不断增长中)”,这是摆在各级社会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

解决上述困难要靠智慧化手段化解。现在实际的执法工作主要依靠群众举报,群众不是专业的执法队员,他们没有取证的权力,所以执法人员接到举报后再去检查时往往已是时过境迁,因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不了了之,社会管理监管的力度是比较薄弱的。在现有编制、装备的条件下,要做到对社会管理有效监管存在很大难度。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引进和应用,智慧执法综合平台方能大显身手。

四、创新智慧执法理念,提升市场监管及服务能力

行政执法虽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政府不能因为有这些现实存在的困难而放松甚至放弃监管,相反还必须要努力把执法工作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现实,创新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手段。事实上现代科技为我们实现这样的有效监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那就是科技的力量,我们完全可以在不增加人员的基础上,依靠科技的力量,用“智慧”来实现实时有效的监控。

应用现代技术创新监管方式,主要是运用电子技术,利用传感器和网络的终端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综合。具体来说就是把我们需要的信息汇总到我们执法单位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智能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将信息分发到相应的执法人员终端,由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实时处理。

①所有的社会管理的场所都按要求利用一个终端软件通过互联网或手机,把所有动态与图片连线传到执法单位管理终端,执法单位可以通过检索和实时查看图片来管控社会管理场所的突发事件和群众举报线索。

②将所有社会管理的场所之监控与执法单位的监控终端相连,执法单位可以通过监控设备实时观察这类场所的人员活动情况,同时将监控内容进行自动保存。当发现这些场所有违规的现象时,执法人员可以前往现场进行处置。这样既避免了以往最常见的,接到举报后不能实时取证的囧态(有实时记录的图像作为直接证据),也是对这类经营场所进行的不间断的提醒。

③给各种社会公共设施安装传感器和监控器。当某一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时,在执法单位的监控终端就会接到传感器的报警,执法人员就能及时通过监控设备察看公共设施的情况,对这些设施进行实时的保护,避免以往多数是在公共设施已经遭到破坏后才接到举报的情况发生。

④南京市的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选择成为“人体传感器”,只要在有GPRS功能的手机或ipad上下载一个客户端应用软件(我们姑且叫它“我的城市”),他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应用软件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传感器”。如:以前有人发现某“文保设施”遭到破坏威胁时,通过电话通知政府部门,有人不知道打哪个电话、通知哪个部门,或打通了电话却说不明白具体的地点,或者举报的其实不是文保设施。现在市民只要打开“我的城市”应用软件,拍下照片点击发送按钮,即时的情况报告、GPRS定位系统数据就可以直接被发送到政府的综合服务平台上,中央处理器就把这个“举报信息”转到社会管理综合执法单位的处理平台上,相关执法人员就能在个人的执法终端上收到这个信息并按照具体情况作出反应。

⑤设立奖励基金,建立互动机制。对“人体传感器”实施个人信息保密制度,对愿意留下电话号码且举报属实的个人按举报贡献的大小实施一定的奖励(制订并公布具体的奖励办法),鼓励市民下载“我的城市”应用程序并利用它一起对南京的所有社会管理场所进行监管。

五、将“社会管理智慧执法”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中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为应对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挑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高度协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智慧城市”建设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一致的。

“社会管理智慧执法”是“智慧城市”的构成部分。城市是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6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信、水和能源。这6个核心系统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关联运行的。城市的业务/政务系统代表着业务/政务所面临的政策和管制环境,而社会管理监管则是该系统中的一部分,是这个核心系统中的子系统。只有每一个子系统和6个核心系统都正常运行,才能保证“智慧城市”这个主系统的正常运行。

社会管理执法力量薄弱、规范程度低,违法查处不及时,长期处于社会管理监管的“末端”,更谈不上提升服务水平。根据“职权下放、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原则,南京可以通过组建多部门联合监管、义务监督员协助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城乡社会管理监管的“无缝”对接,一改过去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情况。智慧执法综合平台就是一个非常给力的实践形式。

“社会管理智慧执法”促进“智慧城市”发展。社会管理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没有社会精细化管理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这里的社会管理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与现实的政府以服务为主导相衔接的,一个城市的综合管理,包括环境卫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民休闲旅游和文物保护等等。一个城市的综合社会管理要在文化传承和智慧执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衍生出一个全新的系统化的人文关怀体系,引领全省乃至全国的“全面发展”潮流,那么这个城市就会更加欣欣向荣。

篇(2)

有效解决新时期物业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完善政策法规,不断提升物业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推广“互联网+物业”管理新模式。智慧物业建设,就是适应新形势,推动物业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以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物业服务行业规范化、市场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智慧物I的特点和优势

智慧物业就是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物业行政管理部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商家等主体间搭建统一的或集成度较高的数字化平台,统筹配置各类资源,实时共享各类信息,实现在线服务、在线监管、在线民主决策、在线评价以及社区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有效提高物业服务质量效率和监管水平。从扬州、深圳等一些城市的实践来看,智慧物业平台能够为市民提供社区医疗、养老保健、智能交通、电子投票、水电气自动抄表、安防监控、邻里互动、社区文化及教育、电子支付等丰富多样的服务,最大程度、更低成本地满足业主多样化需求。

当前,国内许多知名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在智慧物业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比如:万科物业牵手华为集团共建了“智慧社区联合实验室”,在万科青岛小镇项目,业主邻里间可免费视频通话,业主与小区出入口岗亭可直接对话;业主可在社区服务平台上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可使用立体式居家防盗系统用手机远程遥控布防撤防;小区还设置了无线定位系统,既能对访客实时跟踪管理,又能提供对老人、小孩的随时监护。深圳中信物业在红树湾项目打造的WIFI全覆盖小区,通过智能物业服务终端,能够满足业主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在“碧桂园智慧社区”,业主可以在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终端上在线购买送货上门的蔬菜、食品、日用品等;可通过智慧社区云终端,调取小区安防视频在家观看,通过智能管家平台预定车辆、送餐、衣物干洗、洗车、收发快递、票务等服务;还可以在线报修、投诉及与物业服务企业互动,完成家政服务安排,获得二手房交易与房屋租赁等中介服务,等等。

综合来看,智慧物业较之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有效提高了物业管理效率和质量。通过物业管理基础信息的数字化集成、共享和应用,能够使行政主管部门清晰直观地了解物业服务企业运行情况,对规范行业秩序、推进物业服务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二是有力促进了社区民主决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业主充分表达诉求和意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途径,过程更加公开透明,能够有效增强小区和社区决策的民主性和规范性。三是拉动了社区商圈的经济发展。能够加强小区周边商业资源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利用,精准进行宣传广告,更好地对接居民需求和商家供给,促进社区O2O消费和快递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四是有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物业、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对物业管理进行改造后,也能使社区更方便地接入未来智慧城市的大平台中。

二、国内建设智慧物业的经验做法

目前国内智慧物业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政府与物业服务企业分层建设的深圳模式:由政府投资建设物业行政监管、便民服务两个公共信息平台;物业服务企业层面自筹资金,建设企业内部管理和商业化增值运营平台。如万科物业的“睿服务”平台、长城物业的“一应云平台”“彩之云”物业平台等,在小区管理、业主委员会选举、邻里互动、家居安防、生活服务、日用采购等方面提供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这种模式需要较为成熟的物业市场环境,以及大量优质物业服务企业资源作为基础。

另一种是政府主导的扬州模式:即由政府牵头建立集政府监管、便民服务、商业化增值运营、物业服务企业内部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同时整合“扬州物业网”与“一应云平台”,推出手机APP,提供维修资金查询和使用申请、业主报修投诉、物业费网上支付、快递服务、物业服务信息以及新兴的社区O2O消费等多样化服务。实现了业主在线享受物业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物业服务企业在线提供物业服务和生活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在线监督企业服务和协助业主维权,营造了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环境。

三、连云港市“智慧物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连云港市“智慧物业”建设的现实基础及初步构想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积极推进实施数字房产建设,现已研发建成了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物业招投标系统、物业维修资金系统、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系统、连云港物协网等20余个信息系统,建立了二三维一体化的房产GIS数据库(GIS即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为建设智慧物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该市“智慧物业”建设的初步构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位和目标

结合连云港市物业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以连云港“数字房产”平台为基础,建设集行业监管、社区政务、小区公共服务、社区电子商务及生活资讯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物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业务、管理三个“一体化”,为政府依法行政、业主委员会依法履职、物业服务企业依法经营、业主依法维权提供充分保障。

2.整体架构

平台按照服务对象,分为对外、对内两个方向。对外建立连云港物业网、智慧物业手机APP,打通业主、物业服务企业与物业管理主管部门的信息渠道。对内以业务整合、服务智能、应用主导、资源共享为主,建立物业管理平台、物业数据库和GIS平台,实现业务功能之间的数据协作,保证主管部门对物业业务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同时,将智慧物业系统与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及物业从业主体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物业招投标系统、房产GIS服务系统对接,实现物业管理流程的闭合,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支持。

3.预期效果

前期打造若干智慧物业试点小区,待经验成熟后逐步推广,为广大市民在线提供电子投票、电子支付、在线报修和邻里互动等便捷化、高效化、多样化、个性化服务。行政主管部门通过信息平台有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物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二)连云港市“智慧物业”建设现状

目前,连云港市政府部门和相关物业服务企业已经在智慧物业建设方面进行了实质性探索。市住房局近年来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在物业服务行业的应用,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初步搭建了连云港物业服务网框架,完成行政管理板块一期建设,计划今年上线运行。同科集团旗下的同工物业公司整合小区周边2公里半径内的商业资源,开发建设了智慧社区“易家网”O2O综合生活服务平台,为业主提供社区政务、物业服务、生活消费一站式体验,已经吸引了“同科汇丰国际”小区3000多户业主参与。

根据该市智慧物业建设规划,智慧物业项目共分三期开发建设。一期主要是研发物业网,同步完成物业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和业主管理、物业项目基础信息管理、日常考核管理、招投标管理、报修投诉管理等子系统开发,建成全市物业基础数据库。二期主要是研发智慧物业手机APP,实现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政府监管三方在移动终端的互动,建立完善小区业主电子投票表决功能。三期主要进行物业GIS系统、设备数据聚合管理系统、小区监控系统建设等。中远期还将开发小区快递代收代寄、车位管理、装饰装修管理等用,整合优化并大力开发社区电子商务商圈。

四、几点思考

智慧物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发技术难度大、投入高。为了推进智慧物业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加快完善政策配套

智慧物业平台建设和使用,必须有明确的政策文件进行规范和支持。现行的《物业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于2007年10月修订施行的,至今已接近十个年头,有的城市还没有出台新的意见或办法,原有的规章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建议各地积极推动人大加快立法进程,尽快完善发展智慧物业的法制保障。

(二)用市场化理念强化资金技术保障

在智慧物业建设中,积极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联合国内有实力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开发和运营维护,创新思路,更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解决开发技术力量薄弱、系统开发资金匮乏的问题。

(三)建立统筹推进、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建立智慧物业建设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推动协调各项工作任务,加快工作进度。在系统研发和建设过程中,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作,积极听取物业服务企业和社区商户意见,使智慧物业系统更加实用、完善。

篇(3)

为尽快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政策。民政部将投入数千亿元来支持养老服务市场,且将养老服务信息化作为养老业四项重点工作之一。国家卫生部决定,将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药品、血液等方面的应用。同时,构建“电子医疗”体系,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还可以对血液进行自动识别和跟踪治理,对医疗废物进行电子监管,对问题药品实现快速跟踪和定位等。《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都有相应的条款提到使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2013年8月《全国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规范》,力争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家“智慧化养老实验基地”。截止2013年底,我国已批准筹建的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有15家,全国老龄智慧科技产业园1家。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国内各省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实践逐步展开。

1.1国内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

1.1.1老年公寓社区养老服务系统智慧化北京“智能老年公寓信息化系统”,采用NEC的平板电脑、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等,实现移动生活护理和医护保健。

1.1.2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杭州桐庐“智慧医疗”,通过两个数据仪器、一个手腕式监护仪、一张SIM卡,为老百姓提供免费的身体数据监测、远程会诊、健康远程检查、急救定位等服务。

1.1.3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化山东济南“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居家老人提供可靠及时全面的健康测评,并据此为居家老人制定个性化养生、保健方案,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动态管理。

1.1.4社区养老服务慢性病监测智慧化南京市秦淮社区“居家养老慢性病远程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南京市鼓楼区“智慧养老试点”,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始使用智慧养老系统。厦门思明区“中华社区街道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发了慢性病远程管理系统,并搭建“健康小屋”采集数据。

1.1.5社区养老服务平台智慧化天津联通河北分公司整合网络、技术资源等综合优势,和有关部门合作共同为居家老人提供了定制终端、远程服务、紧急求救等一揽子信息化服务,实现了与老年人需求的有效对接。

1.2发达国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经验在养老服务智慧化方面除了国内以上探索和实践,国外在这方面发展的比较成熟。

1.2.1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有4.9万家门诊都安装了“远程医疗”网络用于改善服务,其中75%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根据政府机构的统计,弗吉尼亚州家庭慢性病患者的监护费用每年为1900美元,而家庭护理费用则高达77000美元。远程医疗既为这些患者节约了护理费用,又提供了生命安全保障。

1.2.2社区养老生活服务智慧化英国从2012年起,在社区医院和家庭普及使用机器人护士。这种机器人与网络连接,其头部安装有多台激光和热成像摄像机,在声音识别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完成日常护理的功能。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公寓将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等手段,在地板和家电中植入电子芯片装置,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

1.2.3社区养老辅助设备智慧化日本筑波大学研制的专为肌肉萎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设计的“机器外套”已成功在日本推广,使老年人的行动和护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

2宁波市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策略

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这项工作需要立足宁波发展实际,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明确建设原则,把握建设步骤,全面规划建设涵盖内容。

2.1建设原则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应立足市场需求,以完善制度为基础,以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以人才建设为抓手,提高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总体水平,促进宁波社区养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2.1.1立足市场市场需求美国“远程医疗”网络建设遵循市场原则,通过节约医疗成本促使个人和机构共同趋向养老服务智慧化。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市场的价值导向作用,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促使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的提升,避免违背价值规律。

2.1.2完善制度为基础完善制度是保证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手段。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涉及到个人医疗信、家庭等隐私信息,也关系到社区安全监管,关系到卫生医疗、民政、居委会等部门,制定相关制度,保障建设过程确保老年人信息绝对安全。

2.1.3厘清职责为突破口为保障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智慧化,南京、厦门都地区都有政府职和医疗机构的参与。宁波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建设的方法,越来越重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工作。民政部门扮有牵头、服务、协作、监督的角色,其他机构协同参与。

2.1.4人才建设为抓手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是一项专业性工作,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国内外都十分重视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信息化知识技术。宁波应通过政策驱动,引导科技人才投入社区养老服务技术、产品的智慧化研发工作。

2.2建设步骤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最终要实现老年人、设备和服务协同自主化运作,这项系统工程与智慧城市建设同理,需要分三步走。

2.2.1建立数据电子化、网络化与社区养老运行智能化社区养老服务针对的老年人分布在各自家庭或是社区照料中心,要实现智慧化首先是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养老服务设计的所有事物进行智能化,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对传统工具进行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建立社区养老服务智能化的硬件基础。

2.2.2服务流程再造与系统协同化促使社区养老服务的人与智能化的物互补互促、互存互动,即使用智能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最终让社区养老服务达成信息资源、智力资源与传统资源的深度融合;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发展,构建人机结合的智能网络,不断推进部门内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各个部门、行业子系统内部的协同水平。充分运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创新,按照系统优化的要求最大程度地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系统内和跨系统业务的整合协同。

2.2.3社区养老服务系统运行的智慧化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涉及到医疗、社区安全监管、交通、民政、居委会等方方面面的资源,推动其智慧化多行业应用、跨部门资源共享建设,通过打造多行业、跨区域、云平台、跨部门、全覆盖的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运行体系。

2.3建设内容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应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根据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其建设应包含以下七种智慧化服务内容。因老年人身体、财力、喜好等方便的不同,服务项目需求会各有侧重,但是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建设规划应该尽量做到全面,以期满足服务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2.3.1生活照料服务生活照料服务是智慧化指向老人个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照护的过程实现智能化。通过研发智能机器人等设备,以及护理人员智慧,逐步实现生活照料服务的智慧化。

2.3.2膳食服务老年人膳食均衡是保持健康的关键,膳食服务智慧化指运用医疗健康设备,对老年人饮食提出要求,并根据营养学知识和老年人需要合理搭配食谱。在这个过程中以智能设备的测量数据为基础,通过智能运算系统,完成服务。

2.3.3居室和环境卫生服务老年人住所的电器设备实现智慧化运转,环境卫生有智能设备自主清洁,老年人不需要从事超负荷的体力劳动。

2.3.4安全保护服务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安全隐患增多,从日常行走,到居家生活,多有交通、水电、燃气等安全隐患,因此智慧化求救装置,水电安全报警器,燃气监控等智能化设备必不可少,也是安全保护服务智慧化的基础。

2.3.5医疗/康复护理服务老年人是慢性病的主题人群,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智慧化指通过智慧化设备为老人提供基本的、连续的、综合的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护理等卫生照料的过程。

2.3.6心理/精神支持服务生理机能的衰退导致心态和精神的消沉,同时心态和精神的变化又反作用于身体健康,因此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化不可以忽视心理/精神支持服务这项内容,即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使老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有所变化,增强适应性,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的过程。例如使用可视电话、网络电话、移动设备等帮助老年人与亲属、朋友等沟通交流,丰富老年人社会支持系统。

2.3.7文化娱乐服务老有所乐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娱乐活动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文化娱乐服务智慧化指运用智能设备手段向老人开展各种类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的活动。例如为老年人提供电子报刊,数字化家庭影院等。

3结语

篇(4)

赢利成为热点说明人们对物联网的关注已经从理念的传播转向具体应用的实施,而从企业家峰会到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更名的背后,则直白地表露出企业家的关注焦点所在。

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既是物联网应用的突破口,也是未来应用的重中之重。因此,运营商和政府将在推动物联网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也必须重视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建设。从与会专家对物联网感知、网络和应用这三个层面的探讨,可以一窥我国物联网应用的现状。

金卡工程奠基物联网

“2009年,我国RFID应用市场规模达到了85.3亿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位居全球第三。今年保守估计,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琪表示:“但传感器网络方面尚有不小差距,目前还没有进入前10名。”

射频识别特别是RFID是物联网最基础的核心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射频识别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试点。国家金卡工程非接触式智能卡已广泛用于不停车收费、路桥管理、铁路机车识别管理以及电子证照身份识别等方面。2004年,RFID行业应用试点工作启动,涉及到畜牧业饲养与加工、煤矿安全、工业生产、药品与烟酒可追溯监管、物流监管、交通管理、军事应用等。

张琪表示,当前我国RFID市场有三大特点:一是国内应用范围逐渐从占据约60%市场份额的身份识别与电子票证,向资产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图书馆、仓储物流等物品识别领域拓展;二是工作频率逐步从低、高频的门禁、二代身份证应用逐步向超高频、微波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交通车辆管理等应用拓展;三是从闭环应用向开环应用拓展,如:国际海事管理等。

目前,我国RFID产业经历了技术推动期,正处于政府推动期的中后期,并向市场拉动期转变,行业市场需求开始蓬勃发展。张琪认为,政府在特定时期的扶植和引导这一对RFID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张琪认为,我国RFID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表现在低、高频RFID比较成熟,超高频RFID正在走向成熟,而微波RFID则有待成熟,国内企业已经在RFID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标准化、测试检测、开放实验室、示范基地、产业联盟等相关领域工作的深入,我国RFID基础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张琪预测,2015年,我国RFID产业将进入大规模、全方位推广的成熟期。

运营商重新定位角色

“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延伸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M2M),这样大的变革力度,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中国电信副总裁靳东滨强调,“据IDATE统计,全球2009年M2M通信模块的市场总量为122亿欧元。预计到2013年,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95亿欧元。”

对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来说,这种挑战来得更大。据TMNG 2009年对机器用户占到总用户比例的调查统计,瑞典为40%、芬兰为18%、美国为10%,而中国移动仅为0.6%。

靳东滨认为物联网给电信运营商在技术上带来的挑战主要是:来自RFID空中接口协议上的核心挑战,移动通信网为支持物联网而在网络架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为云计算、物联网及多媒体等应用提供高带宽、高质量的网络保证。

他表示,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固话网、有线电视网等通信基础设施在经历了从分立异构网络到异构网络互通的发展后,未来将向着包含4G在内的全IP泛在网发展,其特点是异构网络融合与协同工作,以支持物联网应用泛在化的特点。

尽管电信运营商在传输层面优势显著,但靳东滨表示,物联网丰富的内涵主要是在感知层和应用层,且行业应用千差万别。加之物联网网关之下的传感网部分的运营管理并未有一个统一的责任主体诉求。因此,电信运营商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调整经营策略,从而抓住物联网M2M连接与通信带来的新的市场机遇。

事实上,中国电信在智能交通、远程医疗、智能楼宇与家庭、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物联网应用领域的尝试,已经超出了原有电信运营商的定位。

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智慧城市的建设涵盖了城市各种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是以运营形式提供服务的,因而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种投资强度和跨领域协调能力远非企业单枪匹马所能胜任的。

“企业要生存就必须有赢利。初期为物联网买单的人最有可能的就是政府,政府可以为一些公共服务、民生工程买单。”北京讯鸟软件公司战略与投融资副总裁陈勇良表示。

即便是政府投入,也要充分考虑智慧城市、物联网等建设的复杂性。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亦泉表示,他们在与客户的沟通中发现,有的地方政府今天见到智能电网就建设智能电网,明天看到智能交通就建设智能交通,缺少统筹和协调。

陈亦泉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高瞻远瞩的整体战略规划,应该在一个统一的城市数据中心之上,对政府、金融、能源、交通、教育、医疗等垂直领域以及企业的应用进行统筹规划,从而确保各种应用能在统一的框架体系架构中,分步实施。这一框架结构要对数据格式进行规范,如果各家医院使用不同的数据标准而无法形成公共的卫生数据,那么,智慧医疗就是空谈。

“未来,市长办公桌上会放置一个智慧城市的仪表盘。”陈亦泉介绍说,电子政务、数字城管、智能交通、数字校园、智能医疗、智能楼宇等物联网垂直应用都将可视化地反映在这个仪表盘上。

固安欲占地利之便

纵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无不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作为尚在萌芽期的物联网行业,对生态环境与产业集群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前,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之一,全国多个城市竞相成立各种研究机构或是产业基地。

在由商务部、贸促会、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为期两天的“APEC智慧城市智能产业高端会议”上,固安工业区借“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合作专题会议”亮出物联网产业园。

篇(5)

投资要点:

1、发改委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2014年云计算工程。

2、我国首个智慧城市指导与评价国家标准将出台。

近日,为贯彻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同相关部门决定联合组织实施2014年云计算工程。本次工程将有效地提升我国云计算创新发展水平,计算机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

另外,在近期举办的第12届中国(北京)RFID 与物联网国际峰会上,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主任马虹表示,住建部正在编制智慧城市评价模型以及基础评价标准体系的国家标准,该标准将是国内第一个指导与评价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已有104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将建设智慧城市。

目前,计算机板块开始出现良性轮换。前期涨幅较小的智慧城市个股涨幅开始加大,同时政府的支持也推动了相关个股价值的提升。近三周反弹中,预计将一直看好并在底部大力推荐的国产化、智慧城市相关个股持续上涨,一些业绩持续性得到认可的公司接近回到前期高点。

重点推荐智慧城市,首推东华软件、银江股份、数字政通,建议关注*ST联信(千方集团)、易华录。

传媒:表现活跃 关注龙头

投资要点:

1、多家传媒公司纳入指数成分。

2、节后传媒板块领涨A股各板块,表现亮眼。

根据指数规则,经指数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日前宣布调整一批指数样本股。传媒板块中,奥飞动漫、省广股份、浙报传媒、电广传媒、博瑞传播、吉视传媒纳入沪深300成分股;东方明珠纳入上证50成分股,中南传媒、中文传媒纳入上证180成分股。

同时,端午节后传媒行业整体股性表现活跃,世界杯到来等因素再次吸引足够的板块热情。子行业龙头组合反弹持续,平均涨幅达6.85%,强于大盘与行业。具体从细分行业来看,近期表现较好的影视动漫、互联网和营销服务子行业延续良好走势,而有线网络与平媒子行业也出现明显反弹,体现出行业经过调整与反复后的投资关注度明显提升。

在龙头反弹、成分股调整、世界杯主题等多因素促进下,传媒板块将被持续看好。市场化层面,推荐管理层优秀,有能力整合行业的龙头:乐视网、华策影视、蓝色光标、华录百纳、百视通、奥飞动漫、省广股份。同时,国企改革激发国有公司活力,给民营资本介入机会,推荐人民网、百视通、华策影视。另外,受益于再融资放开,乐视网、蓝色光标、华策影视等有望迎来新一轮基本面上扬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

银行:PMI指标企稳 银行股反弹

投资要点:

1、经济企稳,PMI指标反映银行股反弹。

2、下半年基本面良好,业绩增长稳定。

一直以来,经济走势领先指标PMI对银行股走势有非常好的参考意义。2014年的4-5月份,关于稳增长的定向刺激政策和表态逐渐加码,5月份以来PMI指数开始呈现企稳向上趋势,银行股也从4月份的低点开始企稳,相信随着PMI的进一步回升,14年下半年银行股也将稳步走高。

同时,下半年稳定的基本面将化解资产质量担忧,推进银行股业绩进一步增长。近期监管层对银行非标资产业务、信托资金池业务等加强监管,短期将导致社会融资总量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通道业务面临收缩压力,部分融资需求将回归表内,推动下半年信贷规模略超预期增长。

另一方面,下半年手续费净收入整体增速将保持稳定。2013年以来银行加大了“大资管”业务的投入力度,尽管下半年监管层可能继续对银行收费进行严格监管,但经过过去两年的整顿,银行手续费收入已较为规范,预计14年下半年手续费净收入增速将逐季平稳回升。

个股方面,从弹性角度推荐平安、浦发、兴业、民生;从分红和稳定收益角度,推荐建行、工行。

纺织服装:出口弱复苏 内销现分化

投资要点:

1、行业出口额呈上涨趋势。

2、内销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

2014年1-5月我国纺服出口增长3.63%,单月出口连续第三个月回升;2014年首季全国童装市场销售额达400亿,预计全年将突破1700亿元;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10.28万亿元,比前一年增长26.8%。

纺织子行业层面,预计原材料市场价格弱势下行,龙头企业生产、销售稳定增长,运行质效基本平稳,短中期来看,棉纺织龙头企业具有配置型投资价值;中长期来看,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启动,安徽省率先将皮棉、面纱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范围,涉棉政策逐渐明朗,棉纺织行业有望迎来有利机遇。

篇(6)

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智慧环保,是一种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来保护环境的方法。作为浙江省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之一的衢州市智慧环保项目,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有益探索。

记者在“推进智慧城市示范试点暨启动云工程与服务产业培育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衢州市智慧环保项目于2012年8月正式启动,由衢州市人民政府与中电52所、浙江电信共同签署协议形成战略合作。目前,衢州建设完成一期项目,并已上线试运行。据统计,自2014年3月份以来,智慧环保平台累计共向重点污染企业负责人、环保员、运维人员和环境监察人员发送预警短信2792条,启动现场环境执法检查44批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9起,处罚金额达162.5万元。

高度重视 高效推进

衢州市智慧环保项目在建设伊始,就得到来自政企各方的高度重视。

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环保的保障工作。衢州市委书记陈新曾先后9次对项目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推进智慧环保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争创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并在“五水共治”中发挥更大作用。衢州市政府为此专门成立智慧环保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沈仁康亲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同时,市环保局还专门增设环境监控信息中心,配备4名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来具体负责项目建设;市级各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项目的立项审批、方案评审、投资核价等事项的办理。此外,浙江省环保厅专门成立指导组,指定以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牵头负责,对衢州智慧环保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技术指导服务。

根据省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衢州智慧环保项目采用了市场化运作和公司化运营,由衢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浙江海康、浙江鸿程共同出资,组建了浙江海康安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全面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和今后的运维工作。为此,承建公司负责人多次来衢州调研,切实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项目组实施挂图作战方式,根据建设内容倒排工作计划。截至目前,已完成了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感知网络、硬件云平台和监控指挥中心;完成智慧环保大型软件开发工作;完成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污染源综合管理、环境地理信息和环境移动执法等主要业务系统开发工作。

试点先行 强化应用

衢州市智慧环保项目以全面提升衢州环境监管水平为总体目标,以点带面、试点先行为原则,在结合衢州特殊地理位置和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把水环境的监管,衢州氟硅新材料高新区、巨化等区域监控以及危险废物全过程监控作为项目建设重点,特别是选取了氟硅新材料高新区企业作为项目的突破口,全面开展智慧环保“样板房”建设。截至2013年底,已完成高新片区36家市控企业的废水、废气以及清下水排放口前端感知系统和高清监控视频建设,并实现数据接入智慧环保平台,启动了高新片区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1个大气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开展高空望系统建设。此外,浙江省环保厅还将衢州列入首批全省危险废物监管信息化试点单位,全过程智能监管危险废物各个环节,努力解决危险废物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隐患。

在系统建设方面,衢州市致力于消除信息上不关联、不共享、不互换及流程和应用相脱节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了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统一。将污染源综合管理系统、环境综合执法与监察管理系统和电子处罚平台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了环境执法监管的一体化闭环融合,做到及时预警、及时反应、及时查处,有效地打击了企业违法排污行为。

在与市民互动宣传智慧环保方面,开发了爱环保APP,搭建公众互动平台,不仅能让市民实时查询全市环境质量和重点企业污染源的自动监测数据,还能及时掌握环保热点事件、学习了解环保相关知识,更能投诉反映环境污染问题,让每位市民成为参与环保、监督环保、支持环保的一份子。

进取完善 形成示范

通过近两年的建设,衢州市智慧环保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切实完善智慧环保项目建设,形成能够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应用的示范标准,衢州市政府提出“三步走”措施:

第一步,加大投资,完善感知网络建设。一是增加一批水质自动监测站。所有衢江一级支流入江口将全部建成水质自动站,全面监测江河湖排污口;各县市区新建1-2个乡镇(街道)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二是增加空气质量自动站。2014年衢州市将新建三个市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各县(市、区)新建1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三是扩大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设施覆盖面。年内将新增200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做到省控、国控重点污染源全覆盖,并完成省控以上重点企业高清视频改造。四是继续完善氟硅新材料高新区智慧环保“样板房”建设,完成高新片区、巨化片区特征污染因子自动监测站建设,逐步消灭监管盲区,建立全区域、全要素、全覆盖的立体监管网络。

篇(7)

引言

自201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用10年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来,智慧旅游这一全新的旅游发展理念与方式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我国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及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潮流,学术界、产业界等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智慧旅游的发展状况及措施,以期实现智慧旅游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智能手环更是占据其中主导地位而成为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高科技市场之一,频繁得到资本的青睐。消费者使用智能手环,是希望克服对运动的盲目,通过精准的数据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千岛湖景区作为以体育旅游为发展目标之一的智慧化景区,或许能在与智能手环应用领域的探索中产生碰撞,相互选择,利益共融而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一、基本概念和研究背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本文主要选取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智能手环进行分析。

智慧景区就是通过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实现对景区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进行全面、系统、及时的感知与精细化管理,提高景区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综合、实时、交互、可持续的信息化景区管理与服务目标。

千岛湖景区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以淳安县委县政府“全县景区化”为指导目标,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引领,以千岛湖大旅游为依托,以休闲运动、养生度假为核心内容,构建“一中心、一圈、一带、多点”的发展格局,即以国家水上运动基地为中心,打造换千岛湖休闲运动圈,建设环湖景观带,加快体育旅游休闲综合体的建设和登山健身区的开发。近年来,千岛湖景区紧跟时代步伐,采取诸多措施加快景区智慧化建设,智慧航区建设渐入佳境,借力划时代科技 打造数字化旅游景区,实现免费无线上网景区与主城区全覆盖、引进VR技术等等。毋庸置疑,智慧景区的建设是千岛湖景区发展的核心方向之一。

根据腾讯的《2015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我国可穿戴市场认知率达到57%,使用渗透率达到了8.4%,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的需求急速增长,购买意愿较2014年提升一倍。根据2016智能硬件行业研究报告,以可穿戴设备为主的智能硬件用户规模达1.9亿台,月平均活跃次数达16.1亿次。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结合千岛湖景区以体育旅游为核心的发展模式,通过对景区的实地考察,本文探索将可穿戴设备中的运动手环与千岛湖景区智能化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即通过运动手环与配套平台的建设,在其中建立线上自助售取票、自助入园检票、在线导游、信息管理和网络营销等模块。提升景区的智慧化、信息化水平,同时也降低了景区的运营管理成本,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购票、入园、游玩服务体验。

二、可穿戴的智慧探索

(一)新思路

1.便捷的景区公共服务

景区将运动手环免费提供给进入千岛湖景区内的游客手中,手环通过验证编入游客在景区微信及手机APP平台的信息,通过游客预先在平台对门票及宾馆的预定及支付或者现场支付等,以手环来取代宾馆房卡和门票,让游客可以通过刷手环的形式通过景区出入闸机和在宾馆开取和退订房间,加快游客通行速度,减少游客等待时间。同时,通过手环的储值可在景区内各消费点进行支付,租用景^内公共自行车等设备等,实现景区内以运动手环为依托的一体化服务。既能够降低景区管理成本、增加景区收益,同时又能够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2.舒适的景区运动体验

千岛湖景区拥有众多运动休闲项目,140余公里的环湖骑行绿道,6个休闲垂钓区、多个漂流区,以及野外拓展、森林探险、登山健身、野外露营等项目,而通过智能手环及景区平台的协助,可以为用户带来极致的运动体验,满足人们普遍关心的“健康”需求。具体说来,此项功能可以分为户外运动服务及运动数据服务。在户外运动模块中,为游客介绍户外运动项目、参加方式、身体指标要求、设备要求、适合人群、安全保障措施、急救常识、相关费用说明、预计可达到的运动效果等说明。而在运动数据模块中可以显示手环测量的数据,让游客能够查看个人身体各项数据,如热量消耗、行走步数、心率监测、腕部温湿度、睡眠质量、运动质量(游客在每参加一个户外运动项目后,可以查看自己在参加该项目的身体表现情况,系统也会将健康数据进行排名对其显示,并提出相关意见。)景区也会根据游客运动数据采取相应鼓励措施等激发游客热情。

3.及时的城区景区监管

一方面,体育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方式,高强度的运动及游客自身的安全防护意识有限,使得体育旅游的安全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条件及气候问题,以及受旅游黄金周的影响,使得在景区旺季人流量较大,人员疏散及各运动游玩项目协调存在困难,也严重影响游客的满意度。而通过运动手环与景区总控制平台的监管,可以对如发生溺水等意外状况的游客及时发现并及时救助,游客也可根据运动数据及平台建议合理选择游玩项目,减少意外状况的发生并提高风险应对水平。同时,通过手环的数据及时在平台显示各景区及项目游玩人数,供游客进行合理安排。更重要的是,通过手环实现景区消费服务服务一体化,能够加强景区对于各商户的监管,也有效避免“黑导游、黑门票”等扰乱景区正常秩序现象的发生。

(二)新问题

在上述的设想中,智能手环的投入使用无疑会对景区的智慧化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但是依照现实情况来看,智能手环在智慧旅游的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配套设施缺乏

不同于市场上零售的各类智能手环,在智慧旅游的应用中,智能手环不会作为一个“独立产品”或者仅仅作为“手机伴侣”而存在,它会与整个景区的智慧化服务相联系。联系是相互的。作为佩戴在用户身体上,受用户控制、运作和交互而持续运行并持续获取信息的用户端,必然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景区端来实现这个联系过程。因此,配套设施缺乏会制肋智能手环的应用。

目前,千岛湖景区使用的系统有数字港航系统,景区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和景区监控系统。其中,数字港航系统包括通航管理系统、湖区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感知系统和搜救中心智慧平台建设。然而数字港航和景区监控主要应用于游船安全和景区安全方面,能与智能手环相联系的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又存在覆盖面不全,无线信号弱,用户信息不安全等问题。另外,缺乏基于一卡通系统的消费前置机,让智能手环的支付芯片无法发挥作用。

于管理而言,缺乏管理控制系统,无法有效整合智能手环所生产的被动式大数据和网站手机APP所生产的主动式大数据,只能让这些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变成垃圾。

2.游客认同和效益担忧

能赢得游客认同的设施才是景区所需要的设施。智能手环能否获得游客认同为景区取得效益是其能否真正应用于景区的核心问题。然而在游客使用和景区效益中存在着矛盾。据数据显示,千岛湖景区游客量从2012年796.6万人增长到2015年1121.9万人,年均增长12%,单日最高游客量达到11万。当然,这是包含五一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数据,定位于休闲度假景区的千岛湖旺季(6至10月)日均游客量约2至3万人,平季约1万人,淡季千余人。游客数量决定智能手环常备量,即使在批量定制情况下,以智能手环近百元价格,同样需要景区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游客兴趣泛泛,疲于使用很可能导致景区资金投入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资金回收周期过长。

(三)新要求

1.基础设施

完备的基础设施是智能手环应用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首先,无线网络是智能手环与管理控制系统以及游客自有手机端或PC端相互传递信息的媒介。拓宽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优化信号传输强度和稳定性,保证无线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是智能手环应用的基本前提。其次,智能手环的支付和身份验证功能是其应用于建设千岛湖运动和智慧景区的核心功能。加装消费前置机,覆盖景区主要消费场所“吃住行游购娱”各个项目,同时在景区出入口和各大景点出入口设置验证前置机,确保游客一“环”在手就可以在景区内畅行无阻。另外,对智能手环所产生大数据进行分析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也不可或缺,一方面分析游客游玩数据,为景区发展提供依据,一方面建立旅游安全预警观测站和公共服务平台,实时搜集和分析旅游安全信息、制定对策、信息、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作为主打休闲度假主题的千岛湖景区,让智能手环替代钱包、公交卡、银行卡甚至于设置常用功能替代手机。无论在山间游览古道,在湖中慢摇划艇,或是在岸边环湖骑行,它所带来的轻巧方便、美观时尚都会让游客感受到便捷和满足,从而获得游客认同。

2.信息安全

碛信哟蟮挠慰土壳У汉,注定智能手环的使用将承担数亿支付额,无线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是重中之重。无线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更容易受到被动窃听或主动干扰等各种攻击,导致信息截取、未授权使用服务、恶意注入信息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问题,如无线网络中普遍存在的DDoS攻击问题。因此对政府和企业来说,提高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同时加强对管理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维护,避免信息泄露,保证游客资金安全。

3.行政监管

在智慧景区体系中,运营管理承担组织、协调、计划和控制作用,智慧景区要求直接有效,分工明确的管理。一方面景区管理部门要制定符合千岛湖旅游业实际情况的发展规范,建立健全县范围内的行业管理制度,并制定管理规范以及监督条例。另一方面也要对对旅游管理者拥有的实际管理权的进行监督,监督管理者管理权的使用,不能对游客的一些利益造成伤害。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