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的技术创新

农业的技术创新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2 09:21: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的技术创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的技术创新

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185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指的是:研究人员在成功研究一项农业新技术或新成果后,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边传播,并逐渐被大众接受、使用的全过程。以我国实际情况为为基本出发点,学习借鉴国外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加速我国农业技术的扩散与使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发展历程

国外对农业创新技术的扩散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初期,并将扩散概括为模仿定律。扩散研究广泛涉及人类学、农村社会学、地理学以及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十分复杂,因其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农业技术创新采用行为的研究,它以农民为研究对象,以诱导农民行为为最终目的,方法上侧重对经济行为的分析,重点影响研究农业技术创新采用的各个因素;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农业技术创兴扩散的整体特征为对象,重点研究扩散过程中,影响扩散的因素、扩散的速度、扩散渠道等。另外,在对农业技术创新分类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公益性技术扩散、经营性技术扩散及中间性技术扩散等。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扩散研究十分有限,研究分散,成果较少,还没有形成整体的系统化。尽管如此,也需要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归纳。

1.1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辨析

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上,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农业技术创新采用、农业技术推广等。对于创新与扩散的关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两者有关系,认为扩散是创新的后续子过程,创新是技术研究的源头,要研究扩散,必须先创新;另一种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关系,扩散是一个具有自身特殊规律性的独立系统。

1.2影响扩散的因素

影响扩散的因素主要有: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效益性、技术适用的地域环境限制、经济社会环境等。在分析出影响因素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加大政府诱导行为和政策支持、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户素质等。

1.3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模式有以下三种:传播型、交互型和指导型。传播型的扩散内容为单一的农业技术,以大众媒体为主要的扩散渠道,扩散方式以面对面传授、示范为主,其缺点在于传播速度满、传播周期长、受众面小。交互型是以互联网、农业专家系统为载体,扩散内容广、速度快、质量高。我国目前的农业技术扩散模式是传播型,并逐渐向指导型甚至交互型过度。

2国内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比较

国外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国外扩散研究始于农业,研究内容宽泛。国外对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实力研究众多,这些研究结合了农业技术的特性,针对性强、可信度高,能真实反映具体内容。兼顾微观和宏观研究。对微观行为和宏观定量化数学建模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起步晚,虽有一定成果,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对成功扩散的研究多,是百姓的研究却很少,着重关注已完成的扩散,而忽视了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监督的研究广泛,但缺乏微观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的创新,推动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下面将对新技术的研发进行探讨和简要分析。

3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未来发展

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实证研究,提高成果的针对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关注扩散现象的空间过程研究,农业技术的扩散不仅是时间过程,也是一个空间过程,应加大地理学科的研究与应用,发挥学科专场。例如,一项农业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状各异的区域的扩散路径、扩散速度都会不同,通过对他们的跟踪调查,可得出不同的空间扩散模式。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农民素质低、农业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低等特点,重视中国特色研究,切实结合中国国情展开工作。

4结束语

我国从实际国情出发,在国外先进经验的指导下,加大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和改革,从而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J].经济地理,2006.

篇(2)

关键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

1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研究

综合现有资料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较少,李万君和李艳军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模式和风险的总结研究,确定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企业主体意识较低、创新水平不足、市场环境复杂等风险,我国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肖更生等人则确定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创新决策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共存在包括技术、人力资源市场、经济、政策等10个风险因素,同时确定了针对不同阶段风险因素的管理策略。高启杰通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企业需要从自身和外部环境2方面进行建设,以保证企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综合现有研究来看,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研究集中于对企业面临总体风险的研究。美国工业协会统计表明,在技术创新失败的原因中,产品技术失败率仅占据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率的22%,另外有经济方面的原因占据总体失败率的14%,剩下的63%则是市场营销的原因。尤其农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营销市场的变化加大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因此,从市场和营销角度来说,积极明确市场需要和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有效确定农业发展需要和技术创新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分析

本文将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决策阶段、技术研发阶段、农产品生产阶段、市场阶段等不同的阶段,结合50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不同阶段面临的政策、经济、自然、技术、市场、营销、管理等风险情况,利用样本收集和量表分析的模式,同时借助SPSS计算工具确定市场风险因素和营销风险因素的风险系数,进而确定2种风险因素对于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1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新型科技产品往往无法站到合适的市场,利润低下、分散经营的模式不利于对于科技成果的把握进而也不利于科技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在创新决策阶段,市场风险得分在7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6分以上,生产阶段再次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接近9分。创新决策阶段,消费者和市场潜在能力对新型技术应用具有直接影响;研发阶段,企业无法准确判断该新型技术是否具备市场推广空间和利润空间,因此同样需要面临市场风险。生产阶段和市场阶段则需要考虑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等,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2.2营销风险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型产品的特殊性,其需要在充分考虑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进而提高市场的产品接受度。创新决策阶段,营销风险得分在6分以上,技术研发阶段在5分以上,生产阶段则达到7分以上,市场阶段更是达到8分以上。由以上数据分析也可以表明,营销风险直接关乎企业是否能够推动新型技术和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影响企业市场价值的实现。而企业营销策略的失误,不仅会影响其知名度,而且会对企业后期技术创新发展造成影响。

3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营销风险考虑

3.1提高市场营销风险意识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决策制定阶段,即需要将市场风险和营销风险纳入考虑范围。企业需要转变只重视生产的营销理念,在追求产量第一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利用成熟的营销手段、充分的市场预估等,借助新产品打开市场空间,进而帮助企业激发总体生命力,实现技术创新服务于市场开拓,市场开拓再次推动技术创新的模式,促进新时期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应用和发展。

3.2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

加强农业市场环境的调查,做好市场环境的预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市场环境调查,集中于对我国当前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政策、现有农业经济形势、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以及市场内其他竞争对手的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利用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调查,了解企业所在地域的消费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明确企业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寻求合理发展依据。通过对企业现有文化、企业运营制度、企业基本规模、企业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条件等的调查,了解企业现行技术创新基础。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全面调查,了解农业企业现有市场运营条件,进而保证市场营销活动效果的最大化。

3.3完善商品生产和营销策略

农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商品策略和营销策略的转化,提升商品的技术内涵,提高企业综合实力,进而利用品牌效应推动新型技术市场营销的有效展开。从商品策略来说,为提高技术创新的针对性,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可以利用粗放农业、多种经营的模式,实现商品的组合营销;引进新型农产品品种,并结合地域条件进行模仿创新,加速当地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开发绿色农业和观光产业,利用绿色农业进行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利用观光产业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动力支持。从营销策略应用角度来说,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尽快熟悉新型农业企业技术;保证科研人才工作动力的持续性激发。当然也可以利用人才引进的方式,补充现有人才结构,促进科研氛围的形成;利用广告策略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进而也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提供必要的空间支持。

3.4强化市场营销重点内容关注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为提高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促进新型技术的有效推广,需要重视市场经营过程中潜在市场容量的开发,同时及时把握消费者对于新型产品的接受程度。需要着重提升新产品的质量,重视企业营销推广能力的提高。而在创新技术决策方面,则需要以消费者需要为准绳,以市场需要为标准,为技术创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加强对于该阶段重点内容的关注,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新技术产品的应用力度,满足消费者的新型消费需要,当然也为企业后期技术调整和研发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万君,李艳军.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模式、风险、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5(21).

[2]肖更生,姚琼,李崇光.技术创新的风险识别:农业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

[3]高启杰.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7).

[4]张艳玲.关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创新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32).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7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状态下,农业经济的社会地位已经越来越弱,这就要求农业必须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不断地创新发展,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发展,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的地位,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多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十分快速,但是国家的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使得农业技术创新始终缓慢发展,处于滞后在状态。在我国农业的技术创新投入中,政府的财政支持远远低于其他产业,投资强度与非农业的差距十分明显,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农业发展受到阻碍。

1.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而农业推广体系的不完善就会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在历史因素、社会因素等的综合影响下,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体系不断地变化,从政府主导模式转向市场化模式。而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造就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急剧减少,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严重不足等不良问题的产生,进而阻碍了农业的整体发展。

1.3 农业技术创新型人才匮乏

由于资金投入和政策等问题,农业技术工作人员的收入越来越低,已经无法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导致大量优秀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始另谋生路,从事商业工作。农业技术创新需要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建设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不良影响。

1.4 农业技术创新投资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创新属于应用研究,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分配在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中,但是基础研究的经费却明显不足,这样不合理的资金投入分配,给农业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潜力,减少基础研究的投入将会使农业技术创新失去坚实的后盾,进而阻碍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 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想要改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完善问题,必须要加强农业技术供需之间的紧密联系,建设健全的农业技术中介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利的帮助。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政府可以加强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在农业院校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不断更新发展。

2.2 合理优化布局科研机构

面对科研机构不合理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鼓励进行分工合作,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农业科研组织等,积极推动科研组织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才能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

2.3 吸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农业技术人才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培养,制定完善的人才政策,推动人才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农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在此基础上,农业企业还应该吸收一些新人,富有创新能力的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只有这样,农业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地进步发展。

2.4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

与农业相关的企事业从事农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都应该综合到生产成本中,政府积极加大投入,合理分配,才能为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政府还可以尝试鼓励企业个人进行农业技术创新投资,以此为农业技术创新吸收更多的资金,才能激发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快速进步和发展。

3 结 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发展,以及农业资源的约束发展,依靠农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我国的农业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世界上各国相比,我国的农业技术仍旧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倍受重视,这就需要我国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

篇(4)

论文摘要: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运行机制,提出了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农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密切相连,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加速器。涉农企业不仅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更应该成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不仅是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而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是涉农企业新技术形成、转化和应用的保障和途径。笔者分析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探讨了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机制,并提出了完善此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管理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技术创新是取得知识产权的前提,涉农企业以技术创新获得技术优势,通过专利申请、商标注册、版权保护以及技术秘密等形式获得法定的专有权利,进而产生自主知识产权使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涉农企业的技术能力与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密不可分,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是涉农企业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1.1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农业的自然状态,农业生产过程是一个自然和经济的交互过程,与季节、气候、地域等客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依赖性较强,受生态条件、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大,地域性强;农业科研对象的生物性、研究环境的多样性、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推广大都要在室外进行,极易扩散和流失,农业科技成果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制约,属长期性研究,效益周期短,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可控性差,通用性强,保密性弱。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过程和最终结果的产生及推广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的立项、研发和产出等环节全程控制,对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障碍、专利和技术壁垒提出预警,紧密跟踪农业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能有效提高研发起点。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把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产权化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使知识产权保护下的垄断利益成为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报酬扒制,刺激创新成果的产出。涉农企业动态跟踪知识产权在产业化、商品化、资本化等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因素,通过风险管理组织、项目风险管理程序进行风险管理决策,从而降低和规避农业知识产权移转过程中的风险因素。

1. 2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协调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利益

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但是,农业技术创新周期长、环节多,涵盖了从产出、供给到推广的全过程,参与创新过程的角色多,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不易协调的复杂关系。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前景是其知识产权效益的基础,离不开技术成果前沿参与者和应用的终端用户—农民。由于农民对新技术认知、掌握的局限性,同时,农业技术对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地域因素的严格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及收益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很大,会造成农业知识产权供求的矛盾,直接影响创新主体的收益率。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及时跟踪、预测市场信息,引导创新主体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建立科研、生产、营销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的宏观管理与运行机制。同时,在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过程中,能明确各类主体的权属,有效规范新技术研究开发者、投资者、应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调整技术转移过程中各方的利益分配,形成一定的利益分享和风险共担机制,保持主体的创新动力。

1. 3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有效配置农业技术创新资源

农业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创新主体、技术信息、市场能力、资金支持、资源条件等一系列要素。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我国涉农企业创新主体分散,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每万农业人口科研人员只有0. 65人,其中种植业占68%。农业高等学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每年约10万人,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均每个企业仅有1人。我国的农业投人有限,技术储备不足,技术情报交流不畅。“一家一户”的农业承包经营方式,加大了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成果进人市场的成本。农业技术创新资源察赋先天不足决定了涉农企业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素的必要性。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通过搭建网络化的知识产权信息系统,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资源信息平台,综合分析、跟踪预测农业技术动态和市场走向,传播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和农业技术创新情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使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运用、管理、保护等各个环节都能得到便捷、准确、规范的全方位引导,在便捷、高效中实现农业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降低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究,加快知识产权产出、转化、应用和传播,从而加大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果的产出步伐。

2、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关联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有机结合、循环转化,是农业技术创新链的良险机制,把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运作紧密联系起来,成为提高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涉农企业高效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并在经济系统中保持良好运行的必要前提。

2.1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关系新制度

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相互促进的过程,两者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技术变迁与制度变迁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基本核心,两者都呈现出路线依赖性的特征”。知识产权制度以产权效益产生的利益激励机制促成了创新主体持续创新的热情,同时保障了技术创新功能的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使大量生产成为可能,降低了新收人流的成本,增加了知识产权的潜在利润,成为为知识产权产生的动力和源泉,两者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技术变迁反过来又代表了一个对制度变迁需求的有力来源”。农业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保证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循环流转及其应用。

2. 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农业技术创新是从技术构想到研究开发并获得实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既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又包括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市场化的各个阶段,充分体现了农业技术创新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因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融人农业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呈现全方位、系统化的特征。

2. 2.1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筛选的导向作用。现代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及学科分化的特点,决定了对农业技术创新方向的确定和前期技术成果的选择的复杂性。农业科技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研发、委托研发;企业外部的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以及部分国际技术市场的成果。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够为涉农企业制定具体的研究开发计划,跟踪农业科技动态,利用专利文献检索等最新技术信息情报资源,分析现有技术产品情况及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劣势,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状况,预测技术的市场前景及发展动态,为企业确定选题,寻找创新的目标和方向,或者为企业技术合作、技术引进提供决策支持。

2. 2. 2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研发的产权定位作用。农业技术创新不仅资金投人大,而且研发周期长,环节复杂,市场需求及收益预期难以把握。因此,对研发成果知识产权化的路径选择定位困难。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从项目确定、研发、试验到推广应用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产生专利权、新品种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商业秘密权等知识产权。在农业创新技术立项阶段,经过大量的信息搜集、材料归纳、市场分析、价值判断等可能形成对技术预测评估、行业竞争态势、市场赢利前景等研究报告。对于此类智力成果可以通过著作权或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对于合作开发或委托研究的项目要通过合同约定著作权权属。在农业创新技术研发、试验阶段,对于非公开状态下的创新技术、配方、育种方法等,或具有较强创造性不易被仿制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作为技术秘密进行管理;对于公开状态下竞争对手多、易模仿的的农业技术创新成果,可以及时申请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等。在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商品化阶段,市场需求量越大的创新成果被竞争对手跟踪仿制的可能性越大,此时企业应通过专利权、商标权、新品种权、著作权等多项知识产权使创新成果以产权化的形式进人市场,并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联合保护和交叉保护。同时,利用知识产权许可或转让等方式加决扔IL技术创新成果的流通及产业化速度。

2.2.3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对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保障作用。农业创新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广大的农户,生产环境大多是露天,农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外溢性,保密性差,控制难。例如植物新品种产生后,大都需要在田间进行种植,逐步扩大品种数量和生产规模。由于持续时间长,露天作业接触人员多,种植技术容易掌握,这种特定的生产环节为技术秘密泄露提供了便利。在以竞争性和法制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是其商品化、产权化的前提,也是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获得保护的前提。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适时跟踪企业知识产权成果的流向,把握技术扩散的市场动态,监控和防范各种侵权行为,积极应对农业知识产权的各种纠纷。

3、对策与建议

“运行机制是指一定制度安排下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在机制运行中,所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配置方式、组织形式以及调节功能不同,则运行机制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结果就不同。”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创新包括2种: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后者指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式或管理手段的创造,它注重把科技创新成果引人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市场化的过程,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变革,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增长。涉农企业要以知识产权管理作为农业技术创新及创新资源配置的杠杆,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指标,充分运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行机制,推进涉农企业技术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3.1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

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私权,体现了从产权角度对人类智力成果创新的激励与保护。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必须符合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要求,结合农业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点,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农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激励与风险报酬机制。一方面,通过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保障农业创新主体和知识产权人能够通过控制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而收回农业技术创造的成本,并获得必要的报酬;对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技术员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股权奖励等激励措施,体现社会尊重、创新成就感的署名权、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另一方面,规范涉农企业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将农业知识产权转移收益中的一部分,作为知识产权风险报酬基金,滚动发展,让技术要素提供者参与企业分配,建立一种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新型分配机制,使农业技术创新的产权效益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形成良吐的动力机制。

3. 2完善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资源配置机制

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形成、利用、移转的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建立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人才档案库,既包括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的农业技术人员,也包括在创新成果推广过程中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示范者;既包括涉农企业自身的技术人员,也包括与其创新活动相关联的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发人员。对其研究动态、成果权属、业绩水平、技术推广能力等进行跟踪统计。加强产学研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动,建立合理的农业科研梯队,对于重点项目集中优质人力资源,集体攻关,实行合作研究、成果共享机制。其次,建立市场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的投人机制。涉农企业应确保农业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地投人,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农户科技投资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户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投人。第三,搭建涉农企业农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信息平台。完善相关技术信息的储存、聚集、传递和沟通系统,建立企业自己的网络系统和知识产权数据库,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构建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实现信息链接、检索、订单等功能。健全涉农企业知识产权登记、归档、保管、使用、转让和分配的信息管理制度。

篇(5)

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业灌溉用水比例逐渐下降,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务农人数减少,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因此,要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根本上,要依靠农业技术创新。当前,我国农业科研与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一是前沿性科学研究能力增强,良种培育取得新突破,杂交稻单产超过900公斤大关,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二是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转化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三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达到了既定目标;四是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取得明显突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率较低。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率不足50%,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高达80%;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多以单项成果为主,而现代农业需要的是综合配套技术,同时,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完全将自身定位于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许多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是来源于农业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技术供给过程中呈现出单一成果多,综合配套成果少;增产成果多,增收成果少;技术创新成果适应性差、不成熟、不配套的特点。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需要具备雄厚的实力基础。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其中包括科学研究设备、科技人才和学术环境等,农民和一般的企业很难承担。第二,农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收益与创新成本并不直接相关。有的农业技术产生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技术创新的创造者无法独占其带来的全部价值。有些技术一旦问世,立刻可以全球推广,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第三,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使用不会阻止其他农民对该技术的使用,而垄断一项新技术则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比如,新技术的创造者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或者农民垄断这项新技术的使用权,并且农业利用生物有机体自身繁殖功能进行的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生产中会反复使用和传播新技术。例如,露天大田的实际生产情况,除极个别技术之外,其他技术都是公开的,所以不可能实现理想中的保密状态。在公共品范围的界定上,西方主流学派认为,所谓公共品是指在消费上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或服务。第一,排他性。对农业技术而言,一旦一项农业技术问世,那么要想阻止其他人使用这些农业技术,则需要付出及其高昂的成本。从理性人假设角度出发,每一个拥有农业技术的主体所从事的活动的目的,都是力图以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这就会造成农业技术拥有者要么放弃农业技术创新,要么将通过投入巨大成本研发的农业技术公布于众,其后果就是创新主体缺乏创新动力。第二,竞争性。对农业技术而言,消费者的增加几乎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几个组织使用这项技术和一个组织使用这项技术的成本是一样的。这样就导致农业生产主体都缺乏研发动力,大家都在等待搭便车,农业技术创新的正外部性就产生了,但是技术创新主体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其后果也会导致创新主体缺乏创新动力。综上,农业技术基本具备公共品特性,所以公共品供给理论影响着农业技术创新的组织、进行、传播和使用的诸多环节。

二、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1.负面影响。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和其他技术创新不同,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脱节,以及政府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缺乏动力等方面。一是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政府主导的公共科研机构,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技术科学研究风险大、周期长、投资成本高以及成本收回困难,私人投资既没有动力也很难有实力参与研发。同时,农业技术的非独占性使农业科技创新在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非常困难,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收益与成本不成比例。另外,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展现需要的周期较长,成效在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这样就导致科研机构更加看重自身利益,盲目追求高新技术的研发,脱离了生产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的成果实际转化率比较低。二是政府与科研机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积极性的缺失。主观上,农业技术研发投入大、见效慢,在反映政绩方面效果平平,所以地方政府缺乏投资积极性;客观上,作为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农业技术成果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农业技术推广基本上为义务的免费服务,从而导致了科研人员在科研中忽视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重视,带来了农业技术的供给不足。三是搭便车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由于农业技术不具有排他性,搭便车问题就排除了私人市场提供农业技术的可能,致使农民不会主动付出较高成本去购买农业技术,地方政府部门也不会主动投入巨大力量进行农业技术研发创新。另一方面,即使农民花成本采用新进技术,地方政府也投入巨大力量进行了研发创新,改善了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产量,但随着效仿越来越多,也会导致农民先期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另外,产量的增加常常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采用了新技术之后,农产品产量大增,但是最终却没有使农民的收入增加。2.正面影响。综上,可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这种理念的形成,必将对农业技术创新产生巨大影响。从理论上看,一方面清晰界定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有利于政府部门从观念上认可农业技术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促使政府部门下决心、花气力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这样,其他职能部门的农业政策扶持力度也会加大。另一方面,根据公共品相关理论,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垂直相加,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消费量都与总消费量相等,消费品的价格就是所有消费者支付价格的总和。如果由政府来提供农业技术,那么这项技术研发所需的经费分摊到数量巨大的农业用户上,每个用户分摊到的数额是很小的。这样一来,政府必须从发展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通过对每个进行农业生产的用户进行少量投资,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从实践来看,逐步建立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农技研发体系和推广体系势在必行。比如,由天津市农科院和武清区政府合作的占地3000亩(1亩=0.0667公顷)的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地主体工程已逐步建立起来,农业部近年来推广的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项目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实施等,都表明各级政府部门在实践中注重了农业技术的公共品性质。

篇(6)

关键词: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对策建议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十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近年来,天水市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龙头企业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天水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56家,实现销售收入52.8亿元,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净利润8.89亿元,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净利润分别较2010年增长87.57%、44%和60%。

1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1.1创新型企业数量不断增长

据统计,2014年,全市有37家龙头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74家龙头企业建立了专门质检机构,39家龙头企业通过ISO9000、HACCP、GAP、GMP等质量体系认证,21家龙头企业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32家龙头企业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占到龙头企业总数的8.1%、16.2%、4.6%和7%;全市涌现出了众兴菌业、长城果汁、神舟绿鹏等一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数量比2010年增长了1倍多。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优品牌,加快发展步伐的巨大推力。

1.2少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目前,天水市现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27家,市级141家,县级253家,县级以下31家。成功在深交所上市龙头企业(众兴菌业)1家。据统计分析,天水市80%的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主要发生在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市、县级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仍比较少。主要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资产规模较大,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更激烈,管理层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更高,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更强烈。根据对64家龙头企业的调查了解,资产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比较多,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开展技术创新的较少。从创新效果看,64家企业共获得发明专利65项,其中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专利34项,占专利总数52%,有64%的企业没有发明专利,有34%家企业只拥有1~9项,进一步说明了大型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领跑作用,大多数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1.3个别领域技术创新水平领先

经过多年发展,天水市龙头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已涵盖制种育种、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包装检测、运输销售、农资经销、餐饮娱乐、休闲旅游等产业领域,但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目前仅涉及航天育种、菌业生产、蜂产品生产、中药材加工、果汁饮料加工等少数产业。少数企业在航天育种、菌业生产、蜂产品生产等领域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采用引进、改进等模仿创新的方式。从64家被调查龙头企业近3年研发资金投向情况看,50%以上龙头企业研发资金投向技术改造、仪器设备购买和人员培训,用于新技术开发、技术购买和科研人员培训的相对较少。加工企业中近20%的企业主营产品技术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获得,37%的企业主营产品技术是通过购买和引进现成技术成果的方式获得,30%的企业主营产品技术是通过合作开发的方式获得。

2天水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创新投入强度较低

创新投入强度指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反映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资金投入力度。国际上普遍认为,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2%,企业方可维持生存;占到5%的企业才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发达国家的企业一般维持4%~6%的研发投入水平。2012年,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但投入强度却处于第17位,与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等研发经费投入大国在投入强度上仍有较大差距。2014年,天水市456家农业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费用为3520.6万元,仅占销售收入的0.78%。从调查情况看,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最高的是天水众兴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投入强度已接近5%,但80%以上的企业创新投入强度低于2%,有9.4%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零。由于创新投入强度普遍较低,大多数龙头企业经营业务都集中在农产品种植、初加工、简单包装、冷藏运输等低端领域,而精深加工、高端包装、出口创汇产品较少,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创新机制不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创新战略制定机制、技术人才管理机制、创新资金管理机制、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创新成果管理机制等。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程度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天水市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不健全。从对64家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建立情况的调查,制定了创新战略或规划的企业有45家占70%,建立了1项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22家占34.4%,建立了2~4项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33家占51.5%,建立了5项以上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3家占4.7%,还没有建立技术创新制度的企业有6家占9.4%,大多数龙头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还不完善。

2.3创新人才普遍缺乏

目前天水市农业龙头企业中以家族式企业较多,部分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小富即安”“小则满”的小农意识较浓,市场开拓意识不强,有些农民企业家经营决策的随意性较大,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视不够。另外,许多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渠道不顺,职务职称等待遇落实困难,科技人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企业普遍缺乏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与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相比差距较大。从对64家龙头企业技术人员调查情况看,50%以上的企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在10%~30%之间,个别企业技术人员占比差距较大,最高的达到80%,最低的仅2%,大多数被调查企业技术人员较少,即使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高职称、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也很少,难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

2.4创新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环境虽比以前有很大改善,但仍不宽松。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司法保护力度不足,对侵权者的制裁力度不够。二是政府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消费引导不足,如政府采购法中没有体现政府采购对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三是创新服务跟不上。在市场运行规则、价格体系和调节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等方面,还远没有形成。四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金融环境尚不完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还不完善,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落实不到位;企业技术创新融资难的问题始终难以化解,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以及已上市创新型企业再融资和市场化并购重组还有很多困难;商业银行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与企业需求之间还有很多距离,技术创新贷款占企业贷款总额的比重很低;科技成果出资入股并确认股权还不够完善,对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还不高。

3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3.1营造企业技术,创新良好环境

环境因素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条件,良好的环境建设可以使企业从各方面获得进行技术创新的便利条件。一是加大对自主创新企业的政府采购力度。优化政府采购目录,加大对国内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采购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拓宽市场。二是全面落实创新优惠政策。贯彻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抵扣、新设备加速折旧等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降低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规模“临界点”,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审批时间,延长保护期限,加大侵权的处罚力度,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权益,切实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后顾之忧。四是充分发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孵化器作用,为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

3.2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直接与市场联系,最了解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因此,龙头企业天然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只有明确企业的主体地位,并且发挥好企业在市场中的主导作用,才能促进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一是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等支持,调动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激励企业更好地发挥其主体作用。二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加大企业负责人培训,提高管理者创新意识,引导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和规划,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对市场需求信息的敏感度和对市场变化适应快的特点,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三是加强校企科研对接。发挥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促进合作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

3.3建立现代农业企业信息创新体系

企业要不断拓宽技术信息渠道,通过多种渠道如“互联网+”、技术市场等主动获取创新信息,并将有效信息应用于自身技术创新活动上。建设政府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信息网络的建立,并通过信息平台向农业企业提供整个市场技术创新的相关信息,促进龙头企业产业化。在完善的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改进,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水平。大部分农业企业相对来说实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差,最初一般采取合作创新或模仿创新模式。龙头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充分把握市场上的技术创新信息,通过研发人才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创新来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4积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政策

引导龙头企业加大R&D的投入,不断提高创新投入强度。一是拓宽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渠道。通过提取企业技术创新准备金、开展多渠道融资和合作创新等各种形式解决技术创新活动资金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积极争取各类科研项目的支持,补充企业研发资金需求。二是完善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制。设立各种农业企业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并联结金融机构及其他投资主体,构建农业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投资(下转第9页)体系;健全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分散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促进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金融政策支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设立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贷款贴息专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研发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

3.5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篇(7)

1.利用其雄厚的资本优势和技术研发能力,美国四大私人企业Monsanto、Pioneer、Syngenta、AgrEvo占据了美国由APHIS批准的田间试验的大部分。美国农业生物技术商业化程度高,其农业生物技术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亚太地区是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快的地区,预计到2015年其农业生物技术市场将以复合年均增长率14%的速度增长。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组织(ISAAA)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增至1.75亿公顷,增加了100倍以上。同时该组织还介绍,印度尼西亚将在今年批准种植转基因甘蔗,菲律宾于2016年将批准种植黄金大米。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大大缓解了因全球资源稀缺、能源危机、效益衰减等问题所引起的粮食短缺,引发了全球“第二次绿色革命”,对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情况。中国农业生物技术起步较晚,但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见表1)。通过加大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赖型”转变,农业生物技术从单纯的实验技术逐渐实现向农村田间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优化了农产品结构和质量。2013年中国转基因作物面积位居世界第六位,位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之后。中国转基因作物包括棉花,抗病毒木瓜以及小面积种植的转基因白杨等,其中白杨的转基因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大多依靠政府投资,各大科研院所等非赢利性研发机构作为主体来承担项目实施。目前我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发机构已超过200家,研发人员有1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的一条完整的农业生产价值链。

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面临的困境

1.项目管理意识淡薄,忽视财务风险。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这种资金投入方式容易造成项目承担单位管理不到位。归根到底,科研人员作为创新主体和管理主体很难两者兼顾。目前,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大都是科研机构中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来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较高,但是相对缺乏项目管理的意识和经验,很难把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质量、时间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容易忽视项目的财务风险,对于货币时间价值、投入风险、成本效益等思想认识不足。因此,常常把项目推入困境,最终导致项目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在决算审计中,出现很多项目验收延期和项目决算超预算的情况。2.项目创新标准缺乏,项目效益难以横向评价。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创新性没有统一标准来衡量,因此造成项目创新性评判没有切实依据。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以关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硬”技术创新和关于新生产方法(方式)、新组织、新经营管理模式、新市场、新过程和新服务的“软”技术创新即管理技术创新两类。目前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集中在为了改进农产品和技术而进行的创新研发,偏向渐进性创新和方法导向性创新,如某品种植株优选及扩繁技术研究,某鱼毒素检测技术研究。在审计过程中很少碰到根本性创新和目标导向性创新,市场导向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而这两类创新与农村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联系更加紧密,研究成果对于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更为深远。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缺乏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办法,也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与其他科技项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地域性,与土壤条件、气候、水资源等密切相关。研究的对象涉及广泛,包括景观植物、农作物、家禽和海产品等。因此,每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尽相同。此外,项目申请轻视前期准备和调研,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没有进行细致分析,往往以项目经费申请为最终目的,容易忽略项目完成后的效益评价。

三、从财务决策角度改进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措施

1.提高财务决策在项目管理中的参与度。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就是三大类资源——质量、时间和成本的分配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分配资源,避免浪费关键在于要财务的参与。目前财务决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把财务数据放在事后的例子比比皆是,没有财务决策的项目管理注定是没有旗帜的战役。提高财务决策在项目管理中的参与度是解决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财务决策应该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始终。在项目前期的预测与分析、项目进中的财务分析与监督、项目结束后的结算分析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是走在科技前沿的排头兵,前沿意味着存在更多的风险。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需要财务决策的参与,提升财务决策对项目管理的参与度是必然趋势。2.加大财务和审计监督的系统性。对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内部财务监督要与外部审计介入相结合。首先,要紧紧抓住内部控制这个关键点,把财务监督检查作为项目管理中一种经常性的控制方式,从制度上确立财务监督的核心地位,保证财务监督对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其次,需要积极借助外部第三方的力量,帮助承担项目单位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由于每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几十万到上百万,经费支出活动繁杂,有时还会涉及到其他协作单位,单单依靠单位监督很难实现面面俱到。为弥补内部财务监督的不足,应适当借助独立性较强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力量,对涉及财政资金较大的项目实施审计。通过第三方的工作,客观公正的角度来发表审计意见,提高项目监督力度。再次,可以实行外部审计评价制度,建立专家库,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效率加以评价,不断提高内部监督工作的质量。最后,应适当开展交叉审计,相互复核工作底稿,使审计真正具有公正性、独立性、客观性。通过内外部共同监督,强化财务监督的控制职能,尽早发现并克服各类风险,保证项目在完善的监督框架体系内有序进行。3.完善项目的财务预算及分析。财务决策的重要原则就是要考虑必须且只考虑相关成本。财务预算是项目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项目成本和申请经费的主要依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项目的工作量和消耗的费用无法进行准确的估算或者预算,这对于经费的预算、管理和监督造成困难。在编制项目预算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调研工作。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应遵循项目相关性和经济效益性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预算细目,合理分配细目预算。预算科目应该从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出发,逐一细化,分类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及时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允许调整的预算科目,应该根据实际项目支出更新预算;对于不允许调整的预算科目,如直接材料、设备采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此外,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指导科研人员正确进行各类细目费用的测算。4.落实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是指有效率地应用资源以提供有效益的服务或产品。从财务决策的角度来看,每年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而这些项目经费是否真正使用到位,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公共服务目的的实现。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强化资金使用效果,规范科研经费支出行为。通过把绩效考核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手段,引入到项目验收的过程中,有利于改变专家听汇报,验收流于形式的局面。针对每个项目设计不同的考核关键点,从制度、执行、效果和保障等多个角度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改善提高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