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9:21: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医学的基础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科技论文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与思考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现状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一、中医学教学之现状
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弱
鉴于目前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安置现状,西医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现代医学和中医学时,有着明显不同的职业学习动机。对于现代医学专业而言,学生们通常表现为积极地去了解所开设的每门课程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学习目的性很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学生认为学习该门课程对今后的就业帮助不大,因此学生多是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听课、记笔记,力求教师少讲少考,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1]
2.中医理论体系自身的特性造成学生理解和认同度不高
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文学、天文学等基础上,借助对自然宏观、朴素的功能观察,在辩证思维、演绎思维逻辑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系统,具有理解困难、内容抽象、容易混淆、文字难懂的特点。而现代医学以实体结构为基础,借助科学实验,在形式逻辑思维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系统更容易被理解接受。此外,中医学课程一般安排在西医学课程后进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的思想,习惯将中医的“脾”、中医的“肝”进行比较,对“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医基础理论感到不可思议,拒绝认同;并认为中医是“玄学”,甚至用现代医学的概念否认中医学的科学性,理解认同感差。[2]
3.认知模式不同,学习难度较大
中医学的认知特点是从最原始的形象思维到以抽象思维为主导,重视辩证思维和演绎逻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现代医学中对细胞结构、细菌病毒的认识到中医学对阴阳五行、风寒暑湿的理解,学科跨度大,学习方法不适应,常常会感到学习内容抽象、枯燥乏味,内容难以理解、记忆。[3]
4.实践机会不足,降低就业能力
中医学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科,然而目前大多数西医院校在安排课时时,课堂教学大大多于临床见习教学,学生们临床见习示教机会较少,导致学习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的难度大大提高,而实践机会不足则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降低,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和热情。[4]
二、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学而有效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基本标准。目前关于中医学教学提出最多的问题是教学时数与教学目标不相匹配的矛盾,即目标大,而课时少,使得学无时效。要解决这一矛盾,要么增加足够的课时,或调整教学目标。鉴于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课时整体偏少,且偏重于现代医学,因此通过增加课时来解决中医学面临的问题尚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调整教学目标。而调整西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中医学的教学目标,应本着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加深对人类复杂生命现象的认识,理解不同医学体系对于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开阔思路,拓展视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记忆中医学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医诊疗思路和辩证过程。通过对祖国传统医学产生与发展的人文背景、哲学思想的分析,对生命观、疾病观和诊疗技术与应用实践的介绍,具有以中医知识来补充西医之不足的意识,为其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好基础,使广大学生明白中医学可能会给他带来哪些方面的帮助,在日后临床工作、科研中能够找到与主攻专业的切入点,使学以致用。[5]
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围绕正确的教学目标,笔者认为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改进中医学教学方法:
1.引入中医学现代研究成果,深入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
中医学典籍浩如烟海,理论抽象深奥,且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医学教学过程中,在适当地引经据典的同时,如果做到与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过程中,西医认为,小儿遗尿绝大多数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中枢功能失调,而中医理论则认为小儿遗尿是肾与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故用补肾固摄的方法,每每能奏效。在讲授以上例证的同时,笔者还要提醒学生:虽然肾的研究显示,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有关,补肾确实能抗衰老。但中医学认知的肾与现代医学中的肾,还有很多不同点,他们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否则,容易导致错误的思维模式。运用这种讲授方法,使学生对中医藏象的特点有了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2.巧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医学的教学既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基础内容,又包括中医内、外、妇、儿和针灸等临床内容。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中医学的精髓教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中医学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集声、像、色、光于一体的技术特点,把中医的特色和亮点充分展示给学生,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视听形成全方位的冲击,引发学生学习、探究中医的好奇心。如在中医学第一节课,我们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华佗刮骨疗毒、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甲流感和当今中医药、针灸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优势发展的概况等视频,使学生们认识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来激发同学们学习中医药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6]
3.利用专题讲座模块,将中医实践融入中医基础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考虑采用专题讲座模块的形式,将晦涩难懂的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临床实践相结合,从生活出发,从实践出发,从时下流行的事物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由简如繁,由浅入深,向学生讲解中医学相关知识。在该模块的设置过程中必须清楚一点,让学生感兴趣是教学的切入点,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在教学中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大纲,把大纲要求掌握的理论内容、中医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并加以强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达到教学要求。[7]
4.再现诊室真实情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
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最难建立的是中医的临床思维,医学院校的中医专业学生往往要经过几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才能逐步养成这种辩证论治的临床思维。因此,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学会善于利用模拟诊室情境模块,呈现诊室真实情境,使学生初步接触中医临床,通过反复强化、讨论、分析、总结、充实、提高,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与临床实践接轨。
结论:
由于中医学具有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融合性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要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与医学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手段,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学科的兴趣和效果,从而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教育改革目标并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才。[8]
参考文献:
[1] 杨福家.开放与远程教育学习: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R】.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
[2] 卢传坚.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1(6):18
[3]倪建俐,阎秀菊,吴敏.论中医学教学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4)第15卷第2期
[4] 郑为超.西医院校在中医学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基层医药,2005(7)第12卷第7期
[5] 冯桂梅,吴强,方美善.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实践.中医教育,2001,20(1):35-36
[6] 魏铭,刘丽华,袭柱等,等.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医教育,2001,20(5):44-45
在中医学中,保健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人们生病的原因就是天人系统失调导致。天人合一的整体医学观念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当做基础,在宏观的角度上认识并控制人体,有及其深刻的合理性,蕴含着朴素的系统思想的萌芽,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生态医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在现代医学当中也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观念过分的强调了认同自然的统一,没有关注到人体的差异性,更没有实践研究,所以使得中医学的理论具有相应的模糊特征和思辨色彩。
中医学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观我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才传统文化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理念,同时还具有追求同一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医学。黄帝和神农氏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但却被我国的医学家尊为医门的圣人,后来的张仲景又被尊为“亚圣”,他著的《金匮》、《伤寒》等被中医学家奉为经典。也正是基于此,几千年来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缓慢,基本没有范式革命。一旦某位医者提出了反对先贤医学的观点,不但不会被接受,甚至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斥。所以在当今,要想积极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对医学经典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动我国中医的发展,积极创新,勇于批判,为中医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中医学具有重神轻形特征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重道轻器,这种价值观反映在医学中,就形成了重神轻形的特征。在中医学的方法论上,神比形更重要,那些掌握形的只是初级大夫,掌握神的才能称之为名医。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历代都有对人体脏器官的描述,可是在中医中的脏腑功能却不是或者说不是主要从这些描述中得出的。所以中医学在诊断人的病情的时候,主要观察的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具体器官形态实质的改变。这种方法论为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使中医学变得神秘起来,例如经络、脉象、命门等有无和定位的争论,这些名词是一种功能但不是概念,并不是从相应的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功能,而是从功能来对结构进行“虚设”。所以,必须从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着手,才可以合理解释和科学研究这些概念及理论。
中医学具有得意忘象这种思维境界象和意属于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对意识范畴。“医者意也”就充分反映了得意忘象这种思维特色。通常情况下,中医都是通过“象”,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认识,然后以象作为基本来构建人体的生理病理模型。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由此可知,象是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人体的本质,所以必须经过“忘象”这一过程,才能“得意”,这样就能抓住人的本质。中医学的临床诊断主要以象、言作为基础,通过问得到言,通过望、闻、切得到象。再通过得象来忘言,这样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才能够更加正确和辩证。通过相应的得意忘象、忘言,从而追求直觉的体悟,这种思维境界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医生思维的想象和灵感,有较好的创造力。在比较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宏观的角度把握人体,从而揭示出独有的人体奥秘。可是这种思维没有严密的逻辑,没有相应的实证分析,因而具有臆测性、模糊性和或然性。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中西医融合;西医中化;现代中医学
中医药学的现代化研究,是中医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因为,中医学由于受闭关自守政策以及师徒传承模式、四大经典理论等因素的影响,在学术上常常是坐井观天,只知其然,不问其所以然。思维方式显得既陈旧、又僵化,根本无法引入国外新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尤其是近代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思维方式等。因此,传统中医学已经显得非常陈旧。而作为当前主要的中医现代化方法中西医结合研究,却由于思路不清、方法不当,始终结而不合。甚至有导致中医西化之嫌,故遇到了挫折,受到了怀疑。这使得政府和国民用不同方式方法,都投入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关注。所以,探讨中医现代化的方法,是摆在中医药学工作者面前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探索中医现代化的方法,事关中医药学的未来和命运。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调整或重新确立中医现代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才能拯救中医,才能使中医达到现代化。为此,笔者提出用逆向思维,以中医理论思想去研究西医西药的西医中化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和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现论述于下。
1 西医中化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西医中化之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医现代化,而中医学的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传统的中医学变成一门现代科学,这样就能与现代其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互交流、相互带动,从而获得活力与进步,进而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再创辉煌;为人类的健康与长寿,建功立业。所以,我们必须要按照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方法和各项标准,来重新整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保持中医哲理学的优势及精髓,替换陈旧的思想、方法和内容;填补现代医学解剖、生物及化学理论知识;引入现代哲学思想,强化哲理与医理之间的密切关系等。这样,才能让中医与时代同步,才能把中医学变成一门现代学科。可见,中医学的现代化,其本质,又是对传统中医的深入化,也就是要以中医哲学理论为核心,以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为参考,对传统中医学的基础医学理论进行具体化、西医化。确切地说,也就是对西医学理论体系进行的中医化,就是吸取西医学的医理,继承中医药学的哲理,就是要运用中医思维研究西医、应用西药,把西医西药中医化,而不是目前的中医西化性研究方法。故称之为西医中化。因为西医学已经拥有或具备了很完备的现代科学知识及思维方法,更具备了医学生理、解剖、生化等人体科学的现代最新认识,与中医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目标和体系相比,只差未融入哲学思想,没有和哲学相结合或相渗透,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维与研究方法。所以,只要我们把中医西化的中西结合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改变思维和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运用逆向思维方式,对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行全面而系统性的西医中化式西中结合研究方法,就能保持中医学原有的哲学性基本特色,又可防止把中医真正被西化;既能充实中医的医学理论内涵,又能使中医学兼具各种优点于一身,使中医学达到真正的现代化。试想,中化后的西医学,和传统西医学还一样吗?同样,西化后的中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一样吗?那么是该称作现代医学,还是该称它为现代中医学呢?因此,把中医理论具体化、深入化;把西医理论哲理化、系统化,使中医哲学思想之理论精髓与现代西医学理论相互交融,使哲理与医理之间、哲学名词与医学名词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就可以把传统中医学理论变成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并可把它称为现代中医学。从而,就能实现中医的现代化、科学化。这是最简捷、最合理、最容易的中医现代化方法,而且这样建立的医学理论体系,兼有中、西医二者的各种优点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先进性。因而西化也变成了现代中医学的又一大特色,但中医并没有完全变成西医,它仍有着自己哲学思维之特点。这就正符合一些专家的思想。例如,陈镜合在《现代中医之路》中说:“现代中医是指以中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它既不同于不懂得西医的传统中医,更不同于以西医为主的中西结合医。它是源于传统又超出传统,来自中医又超出中医;是以‘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为指导,按‘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的原则……。”其中,中西结合、洋为中用的切入点和核心,正就是西医中化,也就是西医哲化,从而拉开了中医研究西医西药的序幕,引导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中医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 西医中化是中、西医学发展的转折点
发展是所有学科共有的必然性历史特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传统中医学之理论与临床,面临着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之发展,相协调和相同步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要让中医进行现代化。因此,在党和政府以及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学的现代化工作,不断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以中西医结合为代表的中医现代化研究,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无论在中医的教育、医疗、科研以及中药制剂方面,很大程度上都采用了以西医学为特征的现代各种科学或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方法。这使中医之理论思维与实践方法、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中医人才既具备了较高的综合技术,又具备了西医学、现代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丰富的综合知识。这些便为我们进行中医学的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基本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1]。那么,接下来,中医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该是什么呢?是中医药学的完全西化吗?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西医学的未来发展。目前,西医学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从细胞理论产生到现在才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已经深入发展到了分子水平。那么如果再发展几百年,它将会深入到什么程度;将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呢?未来的医学将是个什么样呢?可以预测,再有一百年左右,现代西医学在微观领域的认识和发展将会达到极点或顶点,那时,它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各种理论,同样也会面临挑战,因此,其发展方向或发展结局与古代的医学一样,必将被迫由微观转向宏观;其科研和思维方法也将由分析式转向综合式;由还原论转向整体论;由具体化转向抽象化。可见,这种规律、这种模式,同远古时期之医学及中医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差别!而且,这一方式,也是任何一门科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必然模式。所以说,我们中医学如果能提前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规律,把微观与宏观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共同研究,协调发展,积极吸取西医学的微观研究方法与成果,再按自己的体系和思维进行宏观的综合整理与哲学研究,用不了50年,就可以赶在西医学的前面,并站在西医学的肩上;必将会成为世界医学的先锋;成为时代科学的楷模;为人类医学的全面进步和自身理论的迅速发展作出贡献。否则,等到西医学发展到一定程度,认识到了中医医哲融合之科学性与优越性,并吸收或仿照之。那么中医也将会像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样,虽生长于国内,却开花于外国。到那时,传统中医学将会被彻底遗弃,彻底被外国医学替代掉;到那时,中国人可能又不得不到国外去学习现代中医了。由此可见,未来中、西医学的发展趋势和体系,都需要的是现代中医学这种体系模式。只要我们用西医中化理论和方法,进行新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就能跨入中医现代化的第二进程之中,也就能使中西医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 西医中化利于体现中医内涵的特点与科学性
现代中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的体系一样,都由哲学和医学两大部分组成,但传统中医学的哲学理论属古代哲学,医学也属古代之解剖、生理和药学等理论内容;同时还有古代其他自然和社会学科理论。虽然特别重视哲学思维与宏观抽象思维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却忽视了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但还是古代医学与古代所有学科的大综合。有学者认为:中医因其具有抽象性的特征,而不能现代化,也无法现代化。那么试想:中医学中的这种抽象性理论与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古人凭空想象的完全抽象,还是以医学规律及概念为基础,而进行的医理哲学化之抽象性认识呢?显然是后者,是我们的古人,在对当时的人体解剖及生理规律认识比较全面的基础之上,又运用了哲学原理和思想,进行的一种医学原理之抽象性解释和描述。并非是哲学概念的随意引入,也并非是无根无据的创造发明;既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这就表明:中医学的抽象性名词对其现代化毫无影响。况且,现代中医学的哲学理论应属于古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综合体,医学部分却属多学科渗透的现代之生理解剖、生物、数理和化学等综合性理论知识;思维方式是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是直观与抽象的融合,是模糊与具体的兼具。其体系是以医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的哲学思维之应用,因而是医学与现代所有学科的大综合与渗透体。然而,西医学的理论仅仅是医学与现代生理解剖、生物、数学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理论,却没有渗入哲学理论,思维模式也仅仅是微观领域的直观、机械方式。因而就是医学与现代多种学科交融的小综合。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现代中医学含有更全面、更科学的学科体系和内容;也具有很全面、很先进的思维方式方法。因此说它才适合于人体科学之复杂与综合的特性。其体系具有似中(医)非中,似西(医)非西,比(传统)中(医)更深,比西更广的特点。所以,从体系上说,中医学比西医更科学更完善[2]。可见,现代中医学的体系模式,是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最具有前途和生命力的学科模式。由此看来,中医学是正宗的科学!只不过还停留在古代科学、近代科学水平罢了。因为,科学是发展的,所以,医学也是发展的;科学都是有历史的,那么医学就没有历史了吗?而一些中医药学的医盲们,要么说中医不是科学,要么说是经验医学等,这些说法,真是荒唐。
4 西医中化有利于西药的中药化
西医西药是从化学合成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但到现在却还包含了各种生物制品;天然动、植、矿物成分;微生物制品;基因制品等,也能够变中药为西药。从而显示了极大的兼容性与开放性,为其取得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中医中药为何也不按此思维方法,把所有的西药按中医的理论、思维、概念、机制、用法进行抽象化和系统化整理与研究,从而,中化成中药,为我们中医的临床实践建功立业!如阿托品及其他M胆碱受体阻断药,可概括为性温,味辛,归肺、胃、心经;有温中散寒,理气燥湿,祛风止痛,回阳救逆之功效;从而可仿照附子、细辛、干姜等温里类中药的用法应用于临床,既能扩展阿托品的应用范围(治疗冻疮或感冒及风湿等),还能深化附子、细辛等中药的治疗范围(治疗泌尿系病或急救及改善微循环等)。同时,还为认识与研究这些中药的毒副作用提供了参考,更为西医理论的中医化和中医理论的西医化奠定基础。又如异搏定及其他钙拮抗药,可概括为性寒,味苦,归心、肝(即脑)经;有定惊安神,缓急止痛,平肝潜阳,活血通脉之功效;故可仿照羚羊角、天麻、决明子、冰片等平肝息风类中药的用法应用于临床。同样,既能扩展异搏定的治疗范围(治疗惊风或头痛),也能增加羚羊角、冰片等中药的应用范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实,中药本来也是化学合成工业的先驱,如:发酵业的神曲,炼丹术中的丹药;并且,中医中药从产生就非常重视不断增加自己的药物种类,如:藏红花、西洋参、血竭、冰片等都属于外来引进之品种。回顾中医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无不与其药物的发展相适应、相关联。只可惜,由于闭关自守思想的束缚,中医一直没有吸收西药的一个品种,曾有张锡纯的石膏阿司匹林汤,开创了西药中用的先河,然而,后学者却简单地理解为中药与西药的相互配合,即中西医结合。从而,把中药与西药隔离开来,把中医药学引入了歧途,导致了中医中药学的畸形发展。所以,我们要利用中医药理论,吸收并中医化自然界各种能治病的物质,丰富和增添自己的药品成员,完善和发展现代中医药物学,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化。因此,未来的药物学,都应当是资源共享性的,即中医可以按中医方法应用西药和其他各种药物(包括:藏药);西医也可以按西医理论应用中药和其他各种药物。因为,任何一种医学,它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故其结构、功能和代谢也应当是一样的。因而,凡是能够治疗人体疾病的物质——即药物,其具有的治疗范围与作用机制一定是客观的、是固定不变的规律或真理。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或者是藏医,都能够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认识和理解其药理机制、药物性质与功效等,自然就可以按自身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所以说医分中、西、藏……而药物却是世界通用的。这如同人类的食物一样,虽有中餐、西餐之分,但仅仅是加工与未加工,中式加工方法与西式加工方法的区别,然其成分都离不开蛋白质、脂肪、淀粉,离不开小麦、玉米、大豆等,自然它也是世界通用的。
5 西医中化的作用及意义
西医中化使传统西医理论与临床,得到了进一步的系统和提高,使西医能客观、正确地认识中医学整体联系观等理论的科学性,既促进了中医同时向纵、横两个方向的不断发展,又促进了西医学自身的发展。因为,现在的中西医结合实际上是中西医在医疗工作中的合作共事,或者是中西医的两法治病,无关于学术上的中西医结合[3]。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仅仅是表面上的共存,并非是实质性的细胞水平上的整合;仅仅是中国患者得到了另一种治疗方法,而中国中医学并没有得到新的发展与创新,甚至,使中医学有被彻底西化之危险。所以,寻找中、西医学新的结合点,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当务之急[4]。相反,西医中化的方法,却能使传统中医吸收到现代医学之各种理论与思维,使传统中医学跃居于现代医学之列,也能使传统中药理论与剂型科学地吸收现代医药学理论与剂型之特色,为中医药学的理论内涵,又增添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还能使中医药学的宏观理论具备现代医学微观理论的根基,使中医药学中的基础医学(西医)理论得到宏观性综合。综上所述,西医中化既能促进中医的现代化发展,又能防止彻底把中医西化。既实现了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医融合之转变,又实现了研究中医向中医研究之转变,还实现了由中医西化向西医中化之转变。同时,西医中化的思想和方法,无论是对中医的现展,还是对西医的未来发展,乃至现代其他自然学科的未来发展,都能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正如钱学森教授所说的“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的成功,“终将引进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中化西医的思想,正是要让西医走到中医医学与哲学相结合性多维辨证论治的道路上来;正是要提示和引导所有的学科理论,都应当与哲学理论相互交融,并以哲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发展和创新自己的体系模式或研究方法。可见,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超越所有学科常规单纯而直观研究方法及理念的学科体系性革命!所以,我们现在的中医药工作者,要从中医学之医学和哲学两大支柱体系入手,运用现代思维与传统东方哲理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与临床两大方面,把中医学现代化,把西医学中医化,既全面又深入地整理和提高中医理论体系,最终达到中西医学两大理论、两大思想的恰当融合。才能使中医学脱离危机,得到发展,从而使中医学真正走向未来、走向世界。为此,笔者即将出版《中化西医》一书,以便更详细地介绍这种思想和理论,介绍这种方法与临床。
参考文献
1 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中医杂志,2007,48(8):742.
2 中国中医药报社.哲眼看中医.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2.
【摘要】 本文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阐明中西医差异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医西医化”来发展中医,结果只能是异化它类。要想实现中医学的卓然自立,只能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具体做法是: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医思维;基础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临床实践,夯实中医思维。
【关键词】 思维方式;差异;中医学;发展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历经岁月更迭而生生不息,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它有过辉煌的过去,为祖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在西学东进的劲风中,世人的眼光一起移向西方文明,代表东方智慧的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1]。“中医西医化”的思潮几乎将中医淹没,眼下有必要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理清中西医的本质、特点、优势及缺陷,探讨中医发展方向。
1 中西医思维方式的差异
“任何一种医学都是文化,与其特定的思维相联系”[2]。中西医分属不同的思想体系,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框架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注重整体、功能、直觉的思维;西医的思维主要建立在西方哲学、科学的基础上,注重分析、结构、实证的思维。
中医是整体-类比思维,西医是个体-分析思维。中医不但将人本身各部分之间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采用类比、类推的方法将人体各部分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即“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西医的分析还原论认为,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组成的,可一直追溯到细胞、分子水平,借助于精密仪器对原子、分子、基因等离子进行微观的分析。
中医是动态-功能思维,西医是实体-结构思维。“中医类比之象是动态、功能之象”[3]。中医很多概念只代表功能,不一定具有实体结构。“左肝右肺”绝非指肝在左边、肺在右边,而是指“肝”与“左”具有上升的阳性功能,“右”与“肺”具有下降的阴性功能。西医认为,一切现象、表现都是某个实体的存在,对于病情的解释一定要找到一个什么“体”(支原体,抗体,线粒体)、什么“子”(分子,原子,粒子)或什么“性”(阴性,阳性)并结合结构作为诊断的依据 [1]。同时借助于人体解剖学,对人体的病变部位做精准的结构把握。
中医是直觉-体悟思维,西医是实证-量化思维。中医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通过直觉体悟获得的,脏象、经络学说体现了这一点,脏腑的生理结构与人体实际解剖部位并不相同。西医则运用现代仪器,直接从病变部位摄取质方面的材料进行病变机理的实证,并测定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中医的整体、辩证的思维虽是宏观、系统的,但与现代医学相比,已显得粗糙、笼统和模糊;其动态功能的思维使体系封闭成一体,难以证伪,正确性高,准确性低;其直觉思维不是严密、理性的公理系统,重体悟不重论证。西医重个体、分析的思维,忽视整体以及个体间相互关联,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实体-结构思维是客观、科学的,却割裂了人体原有的横向联系,显得呆板、机械;其实证-量化思维带有程式化的倾向,以统一标准看待有差异的个体,结论往往有偏差。通过对照可知,思维方式决定下的中西医是大异其趣,各有利弊。这从理论上辨明:用西医的价值体系、思维方法来评判、怀疑甚至否定中医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2 中医学发展的思考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凸显其思维的优势,为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预防、治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自明朝西医传入以来,中医学出现了衰退迹象。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方面,缺乏对中医精髓的继承、深挖;客观方面,西方科学思维渗透、销蚀的结果。这使得中医学在发展道路上步履维艰。目前,最大的危机是中医西医化[4]。当务之急,中医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回中医自己表达的“语言”,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给中医学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土壤[1]。
理论研究方面,构建现代中医思维。传统中医从整体、宏观、动态、辩证、联系上认知生命,是中医的强项。但也应看到中医不重量化、分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生理病理上细节不清、结构不明、定量不够、诊断辩证上带有较大的模糊性,理论框架的万能化甚至僵化,造成中医学发展的缓慢[2]。中医学应该在坚持其传统思维方式的前提下,借鉴西医学的思维方式,强化微观性、分析性、逻辑性来弥补先天不足的问题。即在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主导下,科学纳入分析还原思维,将中医朴素的系统论思维改造为现代系统科学思维。这有利于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宏观与微观及宏微观结合上进一步发展中医[5]。
教育方面,培养中医思维。中医学思维的培养靠教育。首先,完善知识结构,科学设置中医课程。中医学是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三者相互交融的体系[4],其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中医学文化、哲学思想和医疗技能。其次,调整中医课程比重。中医院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应以中医课程为主,把中医知识结构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其余可安排选修课,这样学生的思维方式才可能由西医思维定势转变为中医思维。再次,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除讲授传统中医基础知识外,还应将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及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其中;最后,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化”,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全面领悟中医学的精神实质,自觉形成中医学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中医人应有相当的中医文化底蕴,如果中医人自身学养有了问题,比什么都可怕[1]。
临床方面,践行中医学思维,进行理论创新。现今,中医临床采用的是西医思维方式,运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这种方法,表面上用的是中医治疗,实际上已偏离中医的传统思维,最终导致临床治疗的西医化[5],这从原点就掉进西医思维和方法的陷阱[4],是很危险的。中西医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文明,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强硬拉在一起,结果只能是两张皮。我们倡导,在临床上,诊断、治疗运用中医思维,积累经验,创新中医学理论。当然,中医学理论创新必须按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自身研究的取向、思维特点、学术价值主体,这样方可卓然自立,否则将异化它类。如近30年临床研究所创立的中医体质学,升华了中医学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认识,促进了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医学的发展。具体体现为:使病与诊在人体交叉关系上得到阐明,推动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与方法干预的深入研究,拓宽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范围 [1]。同时,其“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不仅实现了中医诊断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向精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理论的特质与路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4-13.
[2] 刑玉瑞.中医思维研究与中医思维方法学[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32.
[3] 张其成.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4):10-12.
[4] 刘吉.中医发展现状及思考[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5-7.
“循证医学”从文字的表述上可以认为指的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围绕着什么是“证据”?如何获取“证据”?如何利用“证据”?“证据”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循证医学讨论的焦点。
(1)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学的实践和诊疗、医护决策必须建立在医生个人的优良临床知识、经验、技能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最佳的临床证据的完善结合基础上[3]。从系统研究中所获取的证据,也称之为“外部证据”(Externalevidence)。个体的诊疗知识、经验与技能来源于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同时必须在不断地学习和利用外部证据时得到充实与更新。从这一角度看,实施循证医学是医护人员终身自我学习的过程。为了改善对病人的诊疗结果,两者缺一不可。不从系统研究中获取最佳外部证据,诊疗水平无法提高,旧的、无用甚至有害的诊疗方法无以摒弃,新的、有益的诊疗方法无以应用;没有以个人的诊疗知识、经验为基础,易为外部证据所左右,因为即使是最佳的外部证据,也不一定适合某一具体病人。循证医学是“科学治病”(临床决策科学化)的医疗模式。
(2)系统研究包括基础医学研究,但更主要指的是临床上有关疾病诊断、治疗、预后、康复、预防措施以及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强调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开展上述的研究,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研究成果具有可应用价值。对于防治措施的效果的评价,从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所获取的证据被认为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强,而来自应用Meta分析对多个随机对照试验的综合结论对比于单个的随机对照试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下述关于证据的真实性级别的评定在国际普遍被采纳*。证据级别的评定(其真实性依次减弱):Ⅰ级,证据来源于所有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Ⅱ级,证据来源中至少有一个试验应用了正确的随机对照设计。Ⅲ_1级,证据来源于设计良好的对照试验,但未用随机方法。Ⅲ_2级,证据来源于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尤以多个中心或多研究组的为佳。Ⅲ_3级,证据来源于多个时间序列,或有干预或无干预措施;无对照组但效果显著的试验亦包括在此级中(如1940年青霉素治疗的结果)。Ⅳ级,有威望的专家基于临床经验的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意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临床研究课题都必须是应用随机对照试验,应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可应用的设计。例如,评价诊断方法的价值,通常应用的是横断面研究(Cross_sectionalstudy)。
(3)临床流行病学强调临床研究以人的整体作为对象,而不是人体的局部,更不是动物[1]。基于这一观点,循证医学认为从临床试验中获取的证据必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将病死率、致残率、生存期以及心脑血管系统的重要临件如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猝死、心衰加重等作为主要的结局指标(Primaryoutcome),并十分重视对病人主观感受、功能状态、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和卫生经济分析(Economicanalysis)的评价,而单纯的生物学指标包括实验室理化检测和体征发现诸如血脂、血糖、血压升高等被视为次要指标(Secondaryoutcome)或替代指标(Surrogateoutcome)。次要指标只有在被证实与真正重要临床结局具有相关性、并确定是由于治疗所带来的结果时才具有意义[1,5,6]。实践循证医学和临床流行病学这一理论,对推动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4)循证医学强调诊疗效果(Effective-ness)和效益(Efficiency)的统一。循证医学的创始人英国流行病学家ArchieCochrane正是因其1972年发表论著“疗效与效益:健康服务中的随机反映”[4]而闻名的。自该文首次提出关于在健康服务中如何才能达到既有效果、又有效益的命题以来,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广泛的革命性影响[7~10]。Cochrane在该文及随后的著作中,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性,提倡开展进行系统性综述(Systematicreview),指出系统性综述在临床研究结论和卫生健康服务的结果这两者间的连接中所占有的关键作用。1987年,也就是Cochrane去世的前1年,他提到有关孕妇和新生儿的医疗保健的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性综述是“在随机试验研究的历史上和卫生健康服务评估中一个真正的里程碑”,并且建议其他专业也应遵照这样的做法[1]。Cochrane主张,这些有用的资源应该合理地被应用于卫生健康的服务中,担心这些资源不能为那些需要用它来进行决策的人们所利用,并猛烈抨击质量低劣的研究和过时的研究对健康服务决策带来的危害。20世纪80年代以后,Cochrane的主张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推动着世界范围内临床医学的许多重大变革,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得到普遍重视。国际性的医学文献系统性分析合作网络已经形成[9,10,12];不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防治方法得到重新评价,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之上的新的研究结论正在被应用于临床实践,改善了患病人群的预后[13~15]。获取最佳的外部证据,并与个人诊疗经验相结合,其最终目的在于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改善病人的诊疗结果,取得疗效与效益的统一。
2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是关系十分密切的姊妹学科。临床流行病学一词的提出始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临床流行病学发展为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确立了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原则,以期全面、准确、系统地获取临床研究中的信息,并应用概率论和严格的逻辑推断,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推导研究结论,使研究结论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之上。临床流行病学强调在回答临床问题的科学研究中,应用严谨的科研设计、合理解释研究结论,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同时也十分重视临床医师对医学文献的批评性鉴定(Criticalappraisal)能力的培养。这些原则与方法都为循证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在谈及循证医学的时候,往往无法离开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3中医药学临床研究的基本特点众所周知,中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其防病治病方法和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基本特点似可从下述几方面加以概括:
(1)在临床实践中提出并检验假说是中医药学临床研究的重要模式。对于假说的检验,以至于理论的产生、方法的形成都主要通过在人体身上的医疗实践而完成。因此,临床实践在整个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的构建和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这一点与西医学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的过程有着显著的差异。直接的临床研究结论避免了结论外推过程中从动物到人的种属差异,但同时由于研究因素不似实验研究中易于控制而可能增加人为的误差,也由于医学伦理的原因,有些从临床观察中提出的假说无法通过临床研究加以验证。由于临床研究的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的临床研究和中医的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中医药的临床研究以疾病防治与养生保健的方法、理论为重要内容。“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认识和临床治疗水平,是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证候”是疾病(泛指非健康,不是单指西医学中的“疾病”单元)过程中某一阶段(时点)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作出的综合反映,在宏观上表现为特定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有机组合,是从整体观出发对疾病内在变化的概括。抓住“证候”这一关键环节开展临床研究,有可能带动临床其他领域的进展,并推动中医药学术的发展。然而,由于证候的判断(辨证)乃以症状、舌象、脉象等一系列软指标或定性指标为依据,并很大程度上还有赖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因此,证候研究的客观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仍有待于科学方法学的应用。
(3)中医药临床实践,历来重视人的禀赋、体质、心理活动(七情)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中医临床不仅是以“病”为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以患病的“人”作为对象,这就决定了“个体化治疗”成为中医学的重要医疗模式,同时也决定了中医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认识规律,临床治疗学(例如,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复方的应用)等具有多维的性质和丰富的内容。因而对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衡量、治疗反应的评价上不应仅限定于生物学发病机理微观指标的改变,更应重视其自身整体功能的调节及对于环境(自然、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些方面,反映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难度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向现有的临床科研方法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4)中医药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对中医药理论体系和诊疗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内容极其丰富,既有哲学方法,如归纳、演绎、推理判断、概念化等,也有一般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法、比较法、类比法、分类法、调查法、试错法等,也有自身独特方法。其中的许多方法也是现代科学方法论的雏形或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相结合的过程。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束缚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许多已经萌芽或初步形成的方法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总的来说,中医药传统科研方法着重于宏观性、整体性和直观性,因而形成了宏观描述较多而精确量化较少、综合推理较多而具体分析较少、直观观察较多而实验研究较少的特点。“三多”是其优势;而“三少”却是劣势,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学的发展。正确地应用现代科研方法学,合理地继承中医学传统研究方法,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将对发挥中医药学的固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4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
循证医学和中医学分别形成、发展于不同年代,并且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思维方式和方法。它们之间是否互相冲突?抑或互有联系,或可相互为用和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能否应用于中医学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4.1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的若干共同特点
从上述关于循征医学基本特点和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基本特点的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这两门学科有着许多共同点,可能也应该可以互用。有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循证医学无任何新意可言。虽然这个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成为热门话题,但新东西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标准、分析资料的工具以及资料得以使用的社会背景[7]。事实上,人类社会自从有医疗实践以来,就一直在寻找有关证据以揭示疾病与健康的规律,寻找和发现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中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十分重视在获取临床证据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药理论进行思辨。中医学关于证候的理论和实践就是明证。“证”是“证据”、“证明”,“候”是外观、是表现。从四诊获取信息、证据,进而进行辨证、施治。中医学还十分重视医学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并强调历代医著在理论、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这和循证医学强调从医学研究文献所获取的系统信息指导临床决策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循证医学着重从人体对于干预措施的整体反应去选择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和中医学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观,其思辨方式则几乎是一致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循证医学的兴起,其目的同样在于提高诊疗水平、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两门学科之间无法互相渗透。有学者认为,循征医学和传统医学并不是相互对抗的术语[16]。事实上,国内外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征医学的方法开展传统医学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在提示和证明包括中医药、针灸在内的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面做了极有意义的工作[17~21]。
4.2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的来说,循证医学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各个领域。从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关键环节看,下述有关领域的研究,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
4.2.1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系统性分析(Systematicreview)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是医学科研的基础性工作,对指导临床医学的治疗决策也具有重大的意义。自1992年英国Cochrane合作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国际上对临床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国际性的合作研究网络。在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卫生部的支持下,华西医科大学已加入该合作网络。我国中医药临床医学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工作可以说还处于初始状态。医学文献的系统性分析不同于传统的描述性综述(Traditionalnarrativereview)。它是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方法对某一课题或项目所有的研究论文进行全面、系统的质量评估的定性分析,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论文加以综合,进行定量的Meta分析(Meta_Analysis),以较全面准确地掌握该项研究的现状,研究结论的真实性程度及其可应用性,为临床决策或者为未来的研究决策提供依据。传统的文献综述是一种叙述性综述(Narrativereview)。其最基本的弱点在于没有规定系统的方法以获取原始数据或综合其发现,而是凭综述者的主观判断。这样,综述文章的质量和结论就无法得到恰切的评价;另一方面综述者没有通过定量方法来综合数据,当发现相同几个研究具有不同的结果时,综述者往往主观加以选择或摒弃、或无所适从[22]。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的系统性分析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至少将在下述几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①全面了解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的应用状况、存在问题,对研究质量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估;②对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也可为患者、卫生管理部门、医疗保险部门及药品研制者提供有用的信息;③对未来的临床研究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④为进一步开展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学上提出指导性意见;⑤由于合理的治疗决策及研究决策的推行,将极大地提高对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高卫生经济效益;⑥由于文献系统分析法是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有利于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有关系统性分析、Meta分析的具体方法与评价在此不作赘述。
4.2.2探讨建立具有相对“黄金标准”的证候专家量表,推动证候的标准化和客观化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核心,是中医学有别于西医学的特色和优势。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医学的辨证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临床实践和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一定标准对于疾病或亚健康状态的思辨、分析、度量和归类的过程。从真正的科学意义上说,作为度量客观事物的标准,必需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学科的特点和历史的原因,中医学的证候标准在上述的两个特性上仍有相当的距离。5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管理部门、中医药界在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这一工作的难度和研究方法学上的不尽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选择若干中医学的“基础证候”或“基本证候”,在广泛分析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设立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家咨询(“老手法”)。并经过严格的数理统计分析,从效度(Validi-ty)、信度(Reliability)和反应度(Respon-siveness)加以评价[23~25],将有可能建立具有相对“黄金标准”的证候专家量表。证候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不仅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国际医学界认识中医学证候的客观存在,对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也有重要的作用。
4.2.3中医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直至目前为止,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仍然为医学界所公认是对干预措施有效性评价提供最有力支持强度的研究方法。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中医药有效性进行评价,也具有同样的价值。近年来,随着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医系统的引入,国家《新药审批办法》的公布与实施,中医药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逐步得到重视,试验设计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其应用范围仍相当有限,方法学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加之中医药治疗特点给研究带来的难度,以至不少中医药疗效评定未能得到广泛的认可,阻碍了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的临床试验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盲法的一般原则,同时必须结合中医药的理论与临床特点,进行专业设计,尤其是对重大疾病的辨证论治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评价,对进一步揭示中医药的辨证论治规律将具有重要的价值。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具有无可置疑的价值,将使中医药有效性的评价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础上,并加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
[关键词] 护理;中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02-02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开设《中医学基础》的目标是让业已形成现代医学观念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熟悉不同医学体系对生命的认知差异,进而拓宽学生的临床视野,优化思维方式,丰富诊疗手段。然而,对于中医知识的困惑和无所适从,使这门课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如何让背景知识极度匮乏的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有所得,进而能学以致用,是富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将学生的专业特点、情趣爱好、思维方式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有机结合,能够提高这门课的授课效率。
1 引经据典,教学生熟悉中医文化
中医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承载这门自然学科的精髓。对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这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门槛。加之以往主修的现代医学注重实证,想要完全理解人文因素浓厚的祖国传统医学实非易事。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生命科学,中医学只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之中,才会根深叶茂,本固枝荣[1]。有鉴于此,指导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贯穿《中医学基础》教学的一条重要线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刻意将中医学的发展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讲授医史的时候,介绍历朝历代的名医,并特别指出其中一些大医多有弃文从医的经历或是德艺双馨,他们在文学和医学两个领域都能独领。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记载了数十种药物的形态、性味、功用以及栽种方法;被后世尊称为“药王”的唐人孙思邈年少得志,官居显位,后中隐于市,潜心医药,留下传世之著《千金方》;南宋爱国主义大诗人陆游,早年立志光复中土,仕途失意后,转而研修岐黄之术,著书立说阐发中医理论,并身携药袋深入病家为人治病。再如,学生们对“阴阳八卦”和“相生相克”等表述有浓厚的兴趣。笔者就在介绍相关章节的时候穿针引线、深入浅出,将文化与现象联系起来。同学们知道抽签的时候抽到下下签不好,但不清楚什么才算是下下签。笔者就借用八卦之中“否卦”的卦象抛砖引玉,结合阴阳学说之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对其阐释。笔者还时常引用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诗词或文学典故片段,让大家在“玩文弄字”的同时,体味诗词文化中所体现的朴素的医学思想。比如,在解释“春之主气是风”的时候,以“吹面不寒杨柳风”来印证春天是一个多风的季节;在说明“思伤脾”的时候,引用“为伊消得人憔悴”证明过度的思虑对脾胃功能带来的影响。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在讲授过程中,笔者努力引导学生暂时摈弃习得的西医思维方式。通过讲授鲜活、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在同学们头脑中建构中医的思想理论。
2 触类旁通,教学生认识中医现象
“天人合一”道出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基础上的传统医学具有的特点。高深的理论,需要从业者具备不俗的悟性。自古以来,医家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都非常重视启迪学生的智慧。在笔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潜能的挖掘。中医研究的对象都是生活在自然界的人,研究的范围包括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既然中医研究的是活体的人,那么就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艰涩难懂的中医理论。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学生往往心存疑虑,他们迫切希望从中医的角度得到合理解释。利用这一契机,可以在讲授过程中巧妙对比和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深入分析生活经验中透射出的中医学原理,引导学生进行推论、发散,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结论。比如,在介绍六致病具有外感性的特点时,学生熟悉病邪从口鼻侵入的起病途径,对于病邪易从皮毛侵入不得其解。这时,可以提示大家回忆自己的感冒经历,想想是不是晚上不盖被子也会感冒,进而找出发病的原因,从而解除学生们的疑惑。再如,火邪致病具有“其性炎上”的特点。联系平素耳闻目睹的“上火”现象,指出自然界中的火都是向上的,没有谁看到火是向下的,这也就有了“上火”之说。平时我们感受到的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牙龈肿痛、口臭、吃得多且饿得快,目赤口苦、头痛眩晕等现象,实际分别是心火上炎、胃火上亢、肝火上炎带来的后果。又如,在介绍湿邪具有“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的致病特点时,询问“为什么饭前大量饮水会影响食欲和适量”;在阐述“气随津脱”的理论时,提出“为什么中暑的患者在大量出汗后会精神疲惫、四肢倦怠、少气懒言”。通过生活体会和生命现象的结合,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中医现象无处不在,亲身体会到中医学的返璞归真。
3 学以致用,教学生用中医理论指导护理工作
中医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知识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学[2]。与西医理论来源于各种实验不同,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中医理论多来源于临床实践。前贤谓“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就充分体现出临床实践在中医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3]。中医是“非常私人化的经验医学”。在具备基础的中医理论后,这种个体化的医疗模式可以合理地运用到常规护理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对患者进行日常起居护理的时候,可以根据患者的病证特点来安置床位、调试病室光线和温度。具体地说,寒证、阳虚证患者多畏寒怕风,宜安置在向阳温暖的病室内,使患者感到舒适;湿盛患者,房间湿度宜低;燥证患者,湿度可略高些;热证、阳亢的患者,病室光线宜暗;痉证、癫狂证者,应用黑窗帘遮挡。此外,要嘱咐患者随四时寒热温凉的气候变化而增减衣被。春时不可遇天气转暖而顿减衣被,夏天不要当风乘凉,秋天不宜大汗淋漓,冬天最好减少室外活动,避免风寒。这些蕴含中医理论的起居护理,对疾病的预防和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如,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中医学的“七情”理论。俗话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常人的情感尚易波动,何况身处窘境的患者。对初入院或病情反复的患者,可运用“情志相胜法”等传统心理干预方式,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具体地说,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患者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病室环境和患者周围的人和事,全面进行照顾。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通过开导法的运用,可解除患者不良的情绪,从而使患者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气机条达,气血调和,脏腑气血功能旺盛,促使疾病早愈。再如,中医强调“三分药,七分养”、“食补胜于药补”,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时候,运用中医学的食疗理论,能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具体地说,根据中医学的“五味”理论,实热证的患者,宜食用苦味的药物;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患者,宜食用甘味的药物;多汗、二便失禁的患者宜食用酸味的药物。另外,在食疗或药疗时,中医还强调“忌口”。例如,黄疸患者忌食油腻;温病高热患者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患者,忌食生冷瓜果;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服用中药一般忌嗜茶,服参类补品,忌食萝卜,服蜂蜜忌葱,食天门冬忌鲤鱼,鳝鱼忌犬肉等。
中医学的价值和生命力源于其本身内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那种深层次的、对人与生命和自然的尊重[4]。结合学科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必定能使他们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创立一个与医师、患者良好沟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贾秀敏.高等中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5):416-418.
[2]李柏.浅谈《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兴趣教学[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6):643-644.
[3]沈玉洁.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