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7-02 09:21: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

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引言

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产生许多工作岗位,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村民通过美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收益,生活在生态宜居的地方,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更深层次地发掘弘扬,一些古老建筑、优秀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就会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的思想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会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会积极学习,进而提升本村文明风气,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贵州经济的发展增速虽然较快,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措施。

1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贵阳”等脍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业也是全省经济支柱产业。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0.07%,占据贵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旅游+农业”等模式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大部分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建成了新型的农村。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处纳灰村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对于贵州省来说,乡村旅游业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贵州省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拥有较多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舒适宜人气候条件。同时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从1930—1936年,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娄山关战斗遗址、会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点。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目前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极拉动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贵州省发挥交通与旅游区位优势,做好荔波、赤水、七星关、碧江、玉屏、盘州、独山、道真、威宁、桐梓、思南、从江、罗甸等多个旅游门户,创建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云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相关旅游服务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智慧景区,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量、智慧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1.3产业融合模式

贵州省创建了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贵州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在贵州山地特色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了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过发挥区域种植、养殖特色,合理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设乡村商业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同时依靠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游玩服务,让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观光畅游,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独有特点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为突出“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传多彩贵州作出贡献。

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地势原因,贵州省山区较多,导致乡村发展建设较为缓慢,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卫生等方面设施较为落后。而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和旅游体验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馈将决定这些旅游景点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很多景区在村镇,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停车场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点之间不能快速直达,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多为村镇村民自建,卫生环境较差,旅馆多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等一些问题都将会带来游客一些负面反馈,导致游玩时间缩短,经济收益减少,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

2.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很多景点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经营,以农家乐、民宿为主,性价比较低,村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缺乏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现存的问题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2.3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对于旅游业而言,一个知名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则缺少品牌。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很少会与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规划并没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财政支撑可能是有限的,会阻碍当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临近的乡村之间未必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产生集群效应。大部分都还处于“农家乐”这个层面,不能创新推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

2.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贵州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隐患较大。安全设施落实不到位,如,濒临水潭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险项目存在安全问题,如,一些岩洞没有开发,就对游客开放,探险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联系当地的村民来引导,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当地未成年人充当导游,引导游客进山探险;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没有通信网络,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5环境保护不力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手段,帮助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大肆开发,一些洼地、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遗迹、生态资源等,使其变得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直接将废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烧垃圾等行为。

3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3.1推动基础设施与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要保证旅游景区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加宽美化乡村连接县城的道路,修建公共卫生间并配备工作人员定时清扫,对餐饮及住宿情况进行持续监督,通信网络全覆盖等。只有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时感到身心舒畅,扩大景区的口碑,游玩人次才会增加,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区域旅游时应将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在内,将餐饮、住宿等行业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推贵州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3.2完善旅游业规划,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紧抓这次机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利于贵州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大开发不等于滥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不受损害,要积极保护当地的峰林、峰丛、溶洞等自然景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在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旅游业经济才能持续稳步增长。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通过挖掘各地民族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把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保留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将旅游产业延伸至其它产业。如,在保留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发乡村养老、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其它旅游产品,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

3.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专业服务能力

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开展好职员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可以将乡村居民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并通过建立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培训情况,提高乡村旅游职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农村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乡村凭借着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积极查找问题、改进问题,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加快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海,肖洪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50-52.

[3]王琳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40-41.

[4]黄快林,黄立霞.以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18-11-18(002).

[5]陈永驰.河南省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篇(2)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广泛性、区域性、实用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使地理学研究及学习具有多维、动态等特点,地理学的空间表达方法也是复杂多样的。也正因如此,地理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被广泛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学科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在目前的中学地理课程发展过程中,教育计划的推行时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性较差、地理学科不受重视、教学器材不足、学生学习地理课程兴趣低下。

1.1教师专业性较差

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工资待遇较低,使大多数教师不愿去农村学校任教,从而农村学校专业地理教师极为匮乏,地理课程由其他专业老师代教。且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老师本身又不进行专研,只是对地理书的内容照读,就当教学任务完成,地理知识功底十分薄弱,创新意识不足,教学经验较少,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地理人才的培养。

1.2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如因前几年东北地区地理尚未纳入中考范围之中,使地理这一“小科”更加不受重视。大部分的学校以及老师认为只要上课就可以,不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并且大多时间都留给语、数、外等主科,使学校给地理课程安排的课时过少,使教师急于完成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程度。此外,农村地区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很落后,认为孩子只要把主科学好,小科不重要。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重视地理课的观念。

1.3地理教学器材不足

在一些农村学校由于不重视地理学科的教学与学习,有很多课程需要三维立体化的教具,但乡村地区学校连基本的地图和地球仪等器材都不足,甚至没有,在地理教学器材上的投入较少,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地理教学的开展。

1.4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低下

由于地理课是个相对抽象以及空间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之前没有接触地理的情况下,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再综合以上几点,师资力量差,地理课不被重视,教具也较为缺乏,课堂氛围不活跃,自然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趣点。另外,传统教学往往采用“教材+板书”模式,较为呆板、单一,难以捕获学生眼球,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且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使地理课堂失去活力。另外,教学案例较少,使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

1.5教学方法刻板单一

很多学校和教师并没有依据新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主导和主体的教学方法,无法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无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容易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脱节。

2建设共享案例库的意义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一些乡村地区因为观念落后等原因,以升学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严重阻碍了地理学科课程的深化改革。针对以上乡村地理课程现状,地理学科案例库可以充分解决好教与学的问题,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促进从原来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现在以“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极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极为重要,有助于地理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共享案例库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了教学方式,这种创新,有望成为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发建设乡村地理案例库,共享案例资源库,对于实施地理新课程和深化地理教学改革及促进乡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1建设共享案例库有利于增加乡村地区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

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提升了地理在乡村学校的学科价值,使地理学科的影响力提高,社会价值进一步加大,进一步改善了乡村学校不重视地理学科的观念,促进乡村学校对地理学科形成科学认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对于解决地理课堂教学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2.2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案例库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自己分析、理解、研究具体案例,或者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全方位综合发展。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理综合思维、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以及实践能力。为未来培养综合性地理人才,服务于家乡、社会、乡村振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2.3有利于促进乡村地区地理教师基本专业素质的提高

案例库既可以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情景描述,又充实完整了课堂的教学环节,同时也补充了教师欠缺的地理专业知识。对于一些虽具备专业地理知识但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拓展了教学模式与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大提高了从教技能和教学效率,在科学开展教学方面,也将会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进而促进农村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地理案例是新的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中体现的载体,建立在教师对实际问题的了解,进而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而解决地理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学生的旧的学习观念、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2.5促进区域间地理案例库的完善共享

推进案例库向全面、综合、完善发展,就要真正树立起“全员共建、案例共有、平台共管、利益共享”的案例库建设理念,在加强校校合作、城乡合作起到了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教育的城乡差距。

2.6对于新课程改革有较大推动作用

新课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方向。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分析、思考、探讨问题,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且尊重学生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案例,使案例库种类丰富,促进科学教学,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要求。

3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原则

3.1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地理教学性原则

共享案例库建设所选择的数据和信息必须要确保它的客观性,绝不能胡编乱造、篡改数据、捏造事实,避免学生对地理知识形成错误的认知。为了确保案例及数据来源准确、可靠、客观,要全面的查阅信息,保证论证充分,分析恰当。实施步骤应清晰有度,方案齐全。最重要的是案例要围绕实际问题采集,并展开教学,据此可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符合教师教学水平实际,符合教育教学特点实际,有效针对教学特点,制定并遵守教学原则。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识繁多复杂,要将案例库建设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兴趣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探究的兴趣。中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但认知宽度较窄,且对科学方法的理解程度和认知不足,因而教师应秉持教学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案例,在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认知。

3.2符合地理学科特性原则

地理是一门空间性和地域性较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差别,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教学时要依据图表进行。因此,案例库的建设要以图表为主,使学生在学习时养成结合图表的习惯,从而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学习地理的技巧,培养和优化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从中探索出地理学科的内在规律。

3.3关注各学科间相互联系原则

各个学科从不同方面阐述知识和理论体系,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此,建设案例库时还要关注其他各学科对地理的影响及作用,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析案例,且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案例的选择要兼顾文理思维,使学生建立多方位,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4依据课程标准建设共享案例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反应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应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整体强调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从而顺应地理课程改革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而案例库的建设要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5以乡村振兴为根本开发目的

开发与建设共享案例库应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现代地理学为基本战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要责任。共享案例库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整体水平提升,使教学和科技发展有力结合,从而促进乡村教育振兴,阐释新时代乡村振兴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及科技需求,进一步深化中国乡村科学与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

3.6确保案例时效性与实用性

吸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保持案例库不断更新,案例的选择最好为近期发生或当下存在,不宜选择时间过长或历史时间悠久的案例,并保证案例内容的完整与更新的及时,且最好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将真实发生的实际案例引入教学环境,并且对特定案例的背景、发生条件、发生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让学生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况,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共鸣,秉持与时俱进原则。同时案例要与生活和学习内容紧密相连,加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确保知识为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服务。

4地理共享案例库建设与应用建议

4.1加强案例库区域间的共享机制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案例库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就要依靠区域间各学校的交流、合作、对案例的补充,依靠团队的力量,推动建立基于区域共享的教学案例库,增强共享意识,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体系。案例间的区域共享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更有利于加强乡村地区学校与城镇学校之间的观念交流,从而对乡村教育振兴产生较大影响。

4.2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地理案例库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虽然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先进,但运用形式依然较为单一、呆板,通常只是通过图片形式呈现。案例教学应打破传统模式,多方式、多角度、多元化的呈现地理案例。例如,可借助现流行的短视频平台,通过将地理案例与视频、音乐、图片的结合制成地理案例短视频,增大地理案例的影响力与共情力,拓宽传播途径,从而有利于共享案例库的进一步推广和提高,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3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改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担任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领导组织作用,而学生使学习认知活动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案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是案例分析、探究的主体,不仅要了解案例的问题本身,还要学会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方法,因此,在案例选择上要与教材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使教师方便讲授,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性,有力的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探究意识以及协调、组织、沟通能力,完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4.4优化案例库实施过程

建设前,大量收集数据真实案例,丰富案例种类,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建设时,将不同种类案例进行有规律分类,同时进行严格筛选,将时效性较差,违背科学原则案例删除;建设后,积极收取各学校教师及用户的反馈,及时改正案例库中的不足,满足用户需求。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仅是乡村和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教育的振兴。只有办好乡村教育,才能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乡村要全面振兴,产业是关键,教育当先行。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人才,人才培养必须依靠教育。农村教育因此要保障各学科均衡发展,促进农村教育振兴,是决策者和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办好乡村教育有利于培养乡村产业人才,有利于留住乡村产业人才。地理共享案例库的建设不仅仅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案例库,也是为学生提供素材的平台,更是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它的建设不但有利于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平衡各学科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培育地理人才,支撑和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朱学尧.基于区域共享的高中人文地理案例库建设[J].教学与管理,2020(11).

[2]张文娟.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D].河南大学,2020.

[3]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刘彦随.新时代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J].地理研究,2019(03).

[5]陈家焱,洪涛,周娟,等.以案例库建设为载体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2019(08).

篇(3)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策略建议

1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力度,增加经济收入。同时,还要共同促进农村的经济综合实力,不断优化和提升农村的财务管理能力,做好农村的土地承包工作和合作社工作,还要加强对农民的责任监督。为了能够不断提升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农村和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要在党的领导监督下,以坚持我国的农业经济国策为首,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2我国农村经济目前的工作任务

2.1适当减轻农民自身负担

农村在税改后负担有所减轻,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减轻农民负担的增长,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扶贫政策,尤其是贫困儿童的教育工作,加强监督力度和法律力度。

2.2农村产业化的运营

各级政府部门要鼓励农民推广农业产业化的运营发展,农业发挥自身的优势,改变经济的发展模式,将先进的经济制度与科技培训,加入到农业的产业运营中,从而不断完善和推广农业的经营化管理。

2.3解决土地承包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的少数地区还存在着土地承包管理的漏洞和不足,导致农户之间产生纠纷与矛盾,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需要不断强化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政策,坚决实行法律法规。

2.4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系统

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再是从前的传统农业,而是不断发展和改变的加工型和服务业产品,要做好基础的农作物生产时,还要提升相关的加工业以及服务业,从而实现新型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

3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目前的现状和不足

3.1经济管理模式过于传统和陈旧

经济管理体制是提升和强化管理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过于陈旧,已经不能满足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已有很多农村共同建立的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尝试,前期出现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如何找到完善合理的创新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法,这是我们要面临的新挑战。

3.2农村经济管理的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的经济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人才基地,推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支撑,然而由于大部分的人员都是当地农民,他们缺少先进的经济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还有部分高素质的农业人员选择外出发展,导致了当地人才的流失,没有了人才的支撑和保障,我国经济管理队伍起不到好的领导作用,无法带领农民走上新型的农业化道路。

3.3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资金和精力投入不足

农业的投入资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和提升农村管理工作的资金支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结构转型的新时期,农村的资金投入为未来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扶持政策和扶持力度、建设资金、教育资源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然而由于农村的范围较大、人员较多、农业项目复杂,在进行投资实践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扶持无法完成全面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相对于城市,周期较长,效率较低,因此,很难吸引到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与建设。

4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策略和建议

4.1农村经济管理模式需要创新和发展

在我国长期坚持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基本经营体制上不断改革,加快农村经营模式的创新发展,引导农民不断积极发展新型的集体农业经济模式,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成立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型农业新经济模式,不再进行传统的农作物输出,而是进行产品包装和服务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很多农村与城市住户建立了直接的合作关系,不再通过商户的中介转卖农作物,而是直接将新鲜的蔬菜卖给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建立直接联系,农民可以通过快递等形式直接送往城市,不仅免去了中介费用,还能够增加自身的新型服务实力,深受城市住户的欢迎,大大的提高了自身收入,也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

4.2对农村经济管理加大投入和建设

政府需要不断地为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对于新型经济模式下的发展项目,要大力进行资金投资和支持,鼓励新型的经济模式的项目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从而激励其他的项目运营,刺激农村的新型企业发展。其次政府应当制定符合新型经济发展的融资政策,提高农村的新型项目对于社会资金的吸引力,鼓励城市资金逐渐流入农村的新型项目,更好的运用资金壮大农业的经济。政府及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农业资金流动的监督力度从而更好的优化配置,高效的利用资金提升农村的经济实力。例如当下比较流行的采摘园、蔬果定制园等新型经济管理项目,大多数都与城市建立了合作关系,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流入农村,发挥了农业的新型价值。

4.3提升农户的经营水平和综合素质

随着改革的不断加深,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的不再是普通的农民,而是需要一支专业的经济运营队伍,这就需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政治素质教育,不断培养提高农民的责任心和工作素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综合化、创新化的农村企业家队伍。例如我国对于农民的扶持惠民政策中就有相关的经营管理培训,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能够使得农民可以更好地做好自身的农业运营工作,在培训中还会学习到新的经济管理模式,同时也加快了传统经济运营模式的变革

4.4加大政府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要求领导干部、管理工作者、运营者都要做好监督管理,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进程。把督导考核落实到位。要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用好督导考核这个利器,建立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定期开展跟踪评估和专项督查,把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据,层层压实各地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推动县级党委政府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指挥部”,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篇(4)

一、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核心与举措

2008年,日本提出《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2010年,对农业产供销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标志着“六次产业化”战略正式实施。“六次产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地产地消”,即强调在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现农村核心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代替”和“引出代替”,将农业相关的工商活动内化于乡村地域系统,从而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崔振东,2010)。

梳理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进以“地产地消”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化”战略,其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推行直销所流通模式等。

(一)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日本政府出台《农工商合作促进法》(2008),并将“六次产业化”纳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日本振兴战略》(2013)等。《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第六产业’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维持村落功能和保护生态系统及包括景观在内的农村环境”。日本农林水产省相继出台《农业六次产业化》(2009)、《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工作相关补助金交付纲要》(2010)等,全面规划“六次产业化”相关事项。第二,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战略推进组织机构,如2011年水产厅成立“水产业六次产业化推进团队”,都道府县相继组建“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推进委员会”。第三,农民或企业围绕“六次产业化”制定经营改善计划,经农林水产和经济产业大臣认定,可提高无息农业改良贷款年限和额度,获得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支出补助、相关加工和销售所需设施购置支出补助等。农林水产省制定“农林水产技术基本研究计划”,加大对革新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日本内阁会议同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通过政策补助金、“劣后”贷款(即没有优先还债义务的贷款方式)、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农民投资“六次产业化”,最高可将经营资本分别扩大到自有资本的2倍、5倍和20倍。

(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橛行Ъせ钆寰济发展活力,日本“六次产业化”注重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一是农业生产者主导型,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为经营主体。二是社区主导型,以难以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龄者为经营主体。三是企业主导型,以涉农企业为经营主体,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加工、直销、宅配以及农村饮食和住宿业等。由于日本政府严格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直接从事农业相关产业经营的工商企业数量较少。四是自治体主导型,以农协为主导建立农产品加工设施、培育农产品地域品牌、拓展农产品市场网络等。农协在“六次产业化”中发挥着联结农户、整合资源、区域协作等作用。例如,农协联合农业生产者基于自律合作设立直销所,作为面向“地产地消”的农产品共同销售市场,实行会员准入制度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通过农协转发分红。农协还通过开展饮食文化教育、农业体验活动等,提高消费者对地域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和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五是农工商连带型,由农业生产者联合食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共同成为经营主体,这被认为是推进“六次产业化”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但“六次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农户、农协、工商资本等经营主体利益再分配的矛盾。由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自主推进“六次产业化”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外部植入的工商资本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农工商合作的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者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能力并自我成长为农工商经营主体,强调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在业务支持、知识共享和产业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平台和经济网络,而不是让现有工商资本前向整合兼并农业。

(三)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

一是培养“协调者”。“协调者”是指既具有农业技术、又具有商品开发和销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日本政府注重对“协调者”的培养及其活动的支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协调者”组织,以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召开交流会。在中央层面开展全国产业集群协议会、先进事例研讨会、品牌培育研修会等,在地方层面开展农林水产商品展示会等,促进经验交流和销路对接。三是提供信息支持。在中央层面推广农工商协作的典型事例、支援措施、研修会和产地信息等,在地方层面提供以食品产业为核心的产地信息。四是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制定全国食品产业开发战略,开展区域性农业技术开发合作,召开农工商协作技术交流会,对实施地域食品品牌化战略提供技术指导等。

(四)实行直销所流通模式

为有效推进“地产地消”,日本实行以直销所为核心的流通模式(李凤荣,2014)。直销所最初主要设在城市近郊区,重点面向城市消费者,后来逐步拓展到农村和山区。如2009年日本共有近17000所直销所,其销售额占全国农产品流通总额的10.9%,成为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销所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及生产者联盟、农协、地方公共团体、第三方部门、民间企业等,运营主体多元化但都实行会员制并采取委托销售方式,经营事务由直销所负责,农户负责生产包装及农产品搬入取回,同时参加直销所举办的各种促销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流活动。农户只需交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加入直销所,但直销所将按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通常手续费的比例为15%。直销所坚持经营产品地产化,即在直销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如2009年日本直销所全年销售额中本地化农产品销售额占73.2%,65.8%的直销所只销售当地农产品。直销所还与地域内的学校、幼儿园、保育园、医院、福利院等集中消费机构开展地域连携合作,供应当地农产品。

二、对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由于我国涉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等问题突出,借鉴日本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推进委员会的经验做法,建议在中央层面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或实施纲要,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第二,由于我国现有惠农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支农政策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突出,借鉴日本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的经验做法,建议中央财政设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新增补贴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推广应用,全面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产业延伸与功能拓展相结合,培育农村内生发展新动力

第一,顺应个性化、体验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消费趋势,围绕“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等适销对路农业生产(,2015)。第二,针对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普遍问题,引入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更好留在农村。优先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电商平台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农村青年创业新平台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第三,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创建示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三)农民自主与多元主体相结合,保障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

第一,农民在r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完善多元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有效保障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借鉴日本推进农工商合作但限制工商资本股权比重的经验做法,建立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诚信公示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推进订单农业、股份合作、联合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借鉴日本通过培养“协调者”推进农工商合作的经验做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第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突出,需要将其培养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新型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社创建活动。借鉴日本农协推进“六次产业化”的经验做法,开展综合农协创新试点(张义博,2015)。发挥供销合作社根植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完整、流通网络发达的综合优势,拓展农业产业链全程服务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商。第三,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给农业农村带来现代生产要素和新兴商业模式,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统筹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推进分类指导和试点示范

篇(5)

一、产业协调: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1我区快速经济增长的旗县,大都有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和林格尔县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使得全县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慢于工业,因此,第二产业的扩大,是整个和林格尔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程。与此同时,还实现了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耦合与协调,第二产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对第一产业产生了强大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促进了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吸收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对第一产业的资本援助,推动第一产业的制度创新的等诸多方面。

2第二产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后,从战略上应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以和林格尔县为例,较第二产业,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要慢一些,2002年,与全区相比,和林格尔县的第三产业比重还不及全区的一半,有待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

3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和林格尔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越发达,人类社会就越进步,美国早在1981年,其第一产业的比? ,根据我们的测算,和林格尔县工业部门中,就职人员不足全部劳动人口的10%,如果总的劳动人口每年按2%增长,那么工业部门每年提供20%的就业机会,才能吸收这些劳动力(01×02=002),这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迫切需要扩张第三产业使得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地区协调:正确处理增长极与一般地区、城镇与农村特别是与偏远农村之间的关系

1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林格尔县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过去采取极化战略无疑是正确的。

首先选择距呼和浩特市较近的地区,发挥地缘优势,集中有限资源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了一处适合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优良的对外开放的平台,培育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功能的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11平方公里的道路框架以及两水、两电、两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16―20亿元的土地资本。先后引进了280多家工业和商业企业,其中工业项目20多家,引进资金65亿元,税金达427多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5万人。在一个点上或一个极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这既符合同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又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相一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等人提出,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在每个地方出现,而是集中在一些点上,如各种经济要素比较密集的城镇或起点较高,人才济济的地方,生成增长中心或发展极,并依靠其吸引力,聚集外界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推动其自身快速发展。

2但是,和林格尔县在充分巩固盛乐园区等点的经济成果后,必须转向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增长极与一般地区、城镇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中的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告诉我们:只有避免二元经济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形成刚性,才能实现总书记所倡导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振兴中华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否则,落后的一元最终会成为拖经济发展后腿的桎梏。南美国家,如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所遭遇的挫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正确处理增长极与一般地区,城镇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之间的关系就要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处理好点、轴、面的关系。经济辐射既包括“摊饼式”的逐渐向增长极周边的渗透,又包括隔开一些乡村的直接辐射。形成园区内,城关镇企业密集分布,之外又有许多企业星罗棋布的经济格局。以点带轴,以轴带面,全面发展。

第二,进入园区的企业要考虑其对偏远农村,如山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山区适合饲养羊和兔子,应让能深加工这两项养殖业的企业进入。位于和林格尔县的内蒙古绿鑫集团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解决养兔农户的“三难”――销售难,缺资金,缺技术,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该企业以现代化的肉兔加工厂收购农民的肉兔,解决了农民卖兔难问题;协调落实农民养兔的专项贷款;组织养兔专业人员下乡入村到户,从饲养管理,配种,防疫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分片包村巡回服务,宣传科学养兔知识。到2003年6月,和林格尔6个乡加上其它乡镇共发放1,300多组,将近16,000只肉兔,对肉兔养殖基地的建设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加强对偏远农村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信息资源倾斜。通过培训手段加快偏远农村农民的就业步伐。

第四,农民要建立自身的协会等组织,以确保农民利益在与龙头企业的交易中能讨价还价,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三、快慢协调:正确处理高速跨越式发展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和林格尔县自1998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来,抓住了划归呼和浩特市等历史性机遇,犹如一列一再提速的列车,步入了高速跨越式发展的轨道。2002年底,全县GDP1811亿元,是1997年的8倍,财政收入156亿元,是1997年的8倍;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在1998年2300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接近全区平均水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亿元,是1997年的20倍。事实证明,抓住历史性机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能快就不要慢,迅速壮大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战略选择。

2从长远来看,经济规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经历了飞速跳跃式发展后步入了相对平稳可持续发展时期,如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阶段,后来逐渐发展速度趋缓,经济成长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客观上是不允许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有其必然性,不管产生波动的原因是外生(exogenous)的,还是内生(endogenous)的。对此,县领导、企业家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经济要素的积累与释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3从上级部门、新闻媒体乃至广大群众都不应给和林格尔县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长期高速的期望值。县领导和企业家也不要因经历了高速发展后,经济发展速度一旦有一大变缓而产生一种挫折感。目前需要县领导和企业家考虑的问题是,科学冷静的判断和预测出和林格尔县高速跳跃发展的时间表,即在这一时期内,能快就不要慢。当经过了这一时期后,要认真思考一些能够带来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效应因素的积累和聚集,我们认为以下三个因素是重要的,即人力资本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和政治体制的制度创新。

4应提倡有效益的快速增长观、稳步扎实的快速增长观、健康的快速增长观,使速度、质量、环境保护和效益统一起来,比如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高达40%,我国平均17%左右,内蒙古11%左右,而和林格尔还不到9%。因此,快速增长的地区一定要作到力戒泡沫经济,力戒大起大落,力戒无发展的增长,力戒以过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在对各级领导的考核方面,不能单纯以一个所谓的GDP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四、内外协调:正确处理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系

1眼睛朝内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前提。为此要认真研究快速增长地区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寻找不足,迅速提升。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保证。按照现代管理学的理论,竞争力包括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其中外显竞争力是内在竞争力的体现,内在竞争力是外显竞争力的基础,而这两者的前得则是体制竞争力。

篇(6)

一、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青海省有悠久的人文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情,辽阔的地域空间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这为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青海区域经济中非均衡是长期的,即有产业、部门之间的非均衡,又有城乡之间的非均衡。因此,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理论,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把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两者有机地统一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即在非均衡发展中实现动态协调发展,开创一个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最佳,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充分发挥,区域之间联动发展,相互支持,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可以说,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既有重点突破又有整体推进。没有重点突破就没有整体发展,没有整体发展,重点突破难以持续。要依据整体发展要求,用重点带动整体,用整体保证重点,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二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要在不削弱优势区域发展能力的前提下,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优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据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结合青海的特点,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发展要注重各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逐步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要与社会系统相结合,同时,不能逾越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注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缩小的同时,强调区域经济发展要与文化、政治等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相结合,还要求考虑自然系统支持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也就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网络的形成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但政府行为、文化因素等影响区域经济系统构成元素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通过改变系统元素的自主行为模式,改变着整个区域经济网络的结构、功能和整体状态。青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强调在逐步扭转区域差距拉大的同时,还强调要形成各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影响青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呢?

(一)区位因素

多样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我国各地区开发和发展的不同自然地理基础,也是认识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性和制定各自发展战略的基础之一。区位差异对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西宁和海东地区处于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气候温暖,历史上开发较早,基础较好。其中,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和商贸中心,又是青藏高原交通枢纽。一年一度“郁金香节”、“青洽会”、“藏毯博览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的举办,极大地提高了西宁市的知名度,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等均发展较快;海东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是本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而其余的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海北州、海南州、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5个自治州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较差,历史上多以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海北州、海南州地处青海湖周围,玉树州、果洛州属于三江源地区,黄南州地处黄河之南,湖泊棋布,生态功能较突出。只有海西州地处柴达木盆地,盐湖、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自上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着手进行开发,现已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另一方面,区位差异对青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交通运输的制约表现出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交通通讯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航空方面,现有西宁、格尔木、玉树机场实现通航;在铁路方面,现拥有东去的兰青铁路、西进的青藏铁路两条主要干线,北线有(西)宁大(通)、柴达尔、茶卡三条支线;在公路方面,西宁是通往全省各地交通枢纽,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以通往各州县的辐射线为骨干,伸向广大农村牧区和厂矿的公路交通网。交通发达的区位优势使西宁和海西州交易成本低,效率高,并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其他区域,尤其是果洛州和玉树州则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大大增加了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效率,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

(二)地域文化因素

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之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

从宗教和民族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对青海省的地域文化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青海省的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从宗教同人们经济生活的关系上看,首先,寺院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根据1996年青海对寺院的调查,全省共有大小藏传佛教寺院666座,有清真寺1339座,这些寺院在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独特的经济形态存在。其次,从宗教活动同人们的日常消费来看。信教群众的衣食住行都受到宗教的影响,并形成了特殊的消费习惯。最后,从信教群众的宗教支出来看,改革开放前后的人均宗教支出已由人均纯收入的2%-5%下降到0.5%-2.5%左右,但人均支出的绝对额在逐步增加。

另外,就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全省世居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将本民族所具有的生活习俗沿之成俗,虽不成文,但无形中约束着本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三)资金、技术因素

资本作为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源,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的投入要素之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是一个普遍短缺的要素,资金投入的增长及其区际流动对地区经济的增长有重要影响。各地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积累,势必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发育,市场机制和市场价格波动引起的利益导向,会导致资金向能够获得较高回报的经济发达区域流动。青海各区域的资本形成差异较大,一方面,青海各区域财力以及金融资金投入的区域不均是青海各区域资本形成差异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西宁市和海西州在吸引投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投资在这些区域的聚集,必然加速其资本积累,进一步拉大与其他区域的资本存量差距,因而各区域之间的资本形成差异越来越大。

另外,“当今的技术主要是劳动稀缺、资本相对丰裕经济中的产物,它往往是节约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由此,可能超过了该地区非常贫穷、资本匮乏经济的资力。”1992年开始,青海先后建设了格尔木昆仑经济开发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生物科技产业园、青海甘河工业区等。2005年,柴达木盆地被列为国家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的产业园区,已拥有格尔木工业园区、德令哈工业园区、大柴旦工业园区、乌兰工业园区四个功能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显现。可以说。西宁市和海西州在引进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而其他区域引进技术的条件不充足,尤其是农牧区的技术水平滞后。严重影响了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青海各区域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分布不均,技术的不平衡性会进一步拉大青海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四)政策因素

国家对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目的在于帮助民族经济发展追赶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效率状态。创造一种能够展开公平竞争的发展平台。

青海产业政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大变化,第一个阶段(1950—1957年),青海省没有明确提出产业发展战略,主要根据青海当时的经济基础和条件,恢复和发展了一些轻工、建材、电力、煤炭等工业,规模不大,比重不高,国民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第二阶段(1958—1985年),是奠定青海省工业基础的时期。青海省经济发展战略侧重于优先发展重工业,产业结构由农牧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工业为主。第三阶段(1986一今),在深化对省情认识的基础上,青海省提出了“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发资源、振兴青海”的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下,以优势资源为主的水电、盐湖、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金密集型重化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一阶段第三产业也有了长足进步。可以看出,产业政策的演变,再加之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逐渐形成了青海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同时,扶持民族经济发展的政策在民族发展政策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政策重点倾向城镇还是乡村,直接关系到是否侧重少数民族群体的问题。在具体的政策实施过程,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城市在资源配置的竞争过程中普遍占据有利地位,并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青海,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迫切需要财政、金融政策等多方面共同提供支持和服务。但目前,财政方面。全省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基本限于减免税、财政贴息和政府扶持资金等优惠政策。虽然2006—2008年扶持力度逐年增长,但平均一户企业能获得的补贴不60万元,对企业发展可谓杯水车薪;金融方面。由于贷款品种单一,大多偏重于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五)教育发展因素

舒尔茨认为教育的目标除了发展文化以外,还可能会提高一个民族的工作能力以及管理各种事务的能力,而人的能力得以提高,又会增加国民收入。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全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15年。其中,西宁市和海西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余的海东地区、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玉树州、果洛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玉树州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最低,为2.13年。

一方面,由于农牧区藏族学校教学模式套用了内地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但因其自然环境的恶劣、教育相对落后的客观原因,使得升人大学的人数毕竟只有少数,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后仍然是回到家中放牧。由于应试教育的内容与农牧区的生产、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毕业后并没有学到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能,教育的投资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收益,从而影响了农牧区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青海民族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也造成了青海省各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第一,地方经济落后,贫困生人数多。虽然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免费教育,但对高中贫困生尚未制定相关的资助措施和政策。青海省农牧民群众收入偏低,据测算,供一名高中生就读,每年约需花费1500—1600多元,寄宿生为2500元左右。青海现有2/3的高中生为农牧民子女,因家庭无力承担学习费用而无法完成高中学业的现象比较突出。第二,师资力量不足。在牧区民族高中,有近50%的教师不会用双语进行教学。此外,有些学科的教师,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教师严重短缺。第三,青海省141所普通高中,除西宁市和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外,普遍存在办学条件较差的问题。尤其是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艰苦、地方财力不足、教育经费紧缺、硬件设备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优质教师流失严重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薄弱学校多,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据统计,玉树、果洛、黄南三个藏族自治州16所普通高中,体育场面积、体育器材配备、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比例分别只有37.77%、7.69%、0%、O%、15.38%、38.46%。

参考文献:

[1]茶洪旺.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J].学术月刊,2008,(10):73.

[2]李晓蕙.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83.

[3]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8:71.

[4]翟松天,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当代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60.

[5]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9,.

[6]高新才,姜安印.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青海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

[7]张忠孝.青海地理(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2.

[8]郭岚.中国区域差异与区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8:101-102.

[9][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一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47-48.

[10]王文长.民族视角的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36.

[11]“十一五”一“十二五”期间青海产业政策选择与保障充分就业问题研究[EB/OL].青海经济信息网,2007-03-15.

[12]王文长.民族视角的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23.

[13]彭芬艳.金融支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调查[J].青海金融,2010(4):57.

篇(7)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保障;思想文化;运营资金;转企改制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63-02

一、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需求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它对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的致富起着重要的哺育和支撑作用,要想全面提升农村的整体实力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就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大跨步发展,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吻合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和终极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单一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资源、服务资源、社会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融合,也就是离不开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调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主动性,培养文化、技术和管理齐备的新型农民,改变农村社会风貌风气,农村各项事业必定长足发展。

(二)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就是对农民群众求新、求美、求职,寓教于乐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农民群众“真、善、美”的需求的满足。农民群众通过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不仅使他们掌握不断更新的致富技术和信息,而且从社会整体上来讲,也充分发挥了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因素所具有的潜在教育功能。丰富和健康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农民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不仅能促进农民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大大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也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三)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文化体制改革是政府履行服务职能的一个体现,而这项改革的实施必须是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大力发展产业为前提,前者是从社会整体效益出发,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后者是从经济效益出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但很清楚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服务型政府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多项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也是不断完善其公共管理职能的充分体现。

(四)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根本手段

建立完善系统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服务产品、劳动技能培训、就可以使农民更多的闲暇时间让更有意义的文化互动所替代和充实,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就会抵御不断弱化和走向歧途的思想。同时,通过这样的有益活动,也可以改变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和发展滞后的现状。

二、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预算中的问题

1.支出总量不足。是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总量和质量日益增加,然而文化运营经费预算严重不足,这给政府文化支出预算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也是造成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强调建设、轻视运营、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二是预算总量增速不足,长期以来,我们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强调经济效益,这没有错,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服务型政府而言,公共服务也是其职能充分发挥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但是基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重点的倾向,忽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也在所难免;三是公共文化预算制度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预算不足,各级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文化需求差异,没有重视或强调农村公共文化对文化基础设施固有高依赖性的特征,没有对文化预算结构做出倾斜性调整。

2.制定预算的依据不合理。第一,未考虑地区差异,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无数个村落,无论是地理区域、发达程度、人口密集度等等都会对农村公共文化需求产生影响,使之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和稳定性,而政府在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预算时并未加以考虑和权衡。第二,资金投入重点未及时调整,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预算仍然保持长期以来的均等化和固有刚性,但实际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客观上要求政府财力和实际投资需求与预算的吻合,重建设轻运营的思想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长期以来,无论是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还是措施调整都是在一个尚未成熟的整体战略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所以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也使财政公共文化服务预算和投资基于短期考虑、缺乏总体战略目标而成效不大。

(二)设施投资建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条块分割。一方面预算部门间由于缺少协调和沟通而形成的多头管理往往导致运营管理资金不到位,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治理也存在着利益部门间的互相博弈而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和治理成效减损的问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体系不仅有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横向“块状”管理体系,也有文化行政管理系统及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事业运营单位组成的纵向“条状”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主体、业务管理主体和行业管理主体的多头管理必然导致资金投入的分割和效率的低下。

2.缺少资金使用的考核和问责。资金投入和资金管理的种种问题使绩效考核缺少标准化的流程和系统的制度设计,无法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管理制度上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和监督的缺失、服务机构及人员竞争意识的淡薄、政府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都使得运营资金的管理及考核流于形式。农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主体,但是很少能够通过更多的参与渠道反映他们自身对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利益,这也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决策质量较低、服务水平和质量落后、运营机构松散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加强农民对文化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者——政府的问责。

(三)现有运营和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1.运营资金严重短缺,缺乏保障。全国农村除了一些经济实力较好的区县拥有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之外,大部门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区运营经费仍然不足,文化站和文化室供暖等基础设施仍然无法保障,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年文化活动经费在1000元以下的大约占到了64%左右,还有很多特别贫困但也对文化活动有所需求的乡村根本没有任何活动经费。

2.运营模式单一化。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样要求政府职能随之发生转变,而不必要直接提供所有社会公共服务,应该按照社会公共服务的分类和政府职责的定位合理确定政府的角色地位,这也要求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和管理模式也要多样化,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运行低效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运营模式的单一化。

三、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1.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必须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我国各地区由于先天地理、历史和后天体制、政策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这限制了各地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必须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尤其要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二是必须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好多县、乡、镇等基层政府用本来就好呢薄弱的财政支撑着最为沉重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这是明显的事权和财权失衡现象。所以,必须坚持服务型政府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导向,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

2.广辟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金融扶持。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范围和规模,把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也纳入到其信贷范围,对发展前景和信用好的文化事业运营者提供资产抵押业务等资的优惠政策。第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并对在农村进行各种文化投资的个人和民营企业在税收、选址征地和立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社会荣誉;在农村文化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多样化运营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充分肯定、扶持和发挥民间艺人和特色团队。第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农村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农村文化出版专项基金和振兴民间戏曲基金。

(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

1.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依然是政府,其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不仅是其最不要的文化服务方式,也是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充分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体现不仅是制定有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开展的政策,还应该充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体,这一主体所应从事的工作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励机制的构建、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的提供等等。如果这些职能能充分履行和发挥,农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能得到长足发展。

2.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文化服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引入竞争,并且充分发挥竞争的激励约束作用,这种作用能够激发公共行政体制的活力和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效率。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竞争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主体,具有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有企业的参与,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和高效运作,一定程度上比政府具有优势。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众多的企业通过诸如委托、外包、特许、贷款贴息等方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更好满足更多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1.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部门就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以,他们组织结构运作是否有序良好、团队活力是否充足饱满、用人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业务水平是否完整高质,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应该不断优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整合组织内部有效资源、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考核和问责机制,顺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深化改革。

2.逐步推进农村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企业的重大任务,文化领域中的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也应该根据这一原则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比如给予改制企业财税、劳动保障、人事安排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进行机制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开辟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造;鼓励文化团体与企业实现多种方式的合作。

(四)选拔、吸引和培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选拔人才必须科学设计竞聘竞岗、优化配置的用人制度,打破地域和资历等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民间艺人、能人和经纪人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开展中的作用;吸引人才必须制定、完整和落实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完善社会保障解除农村文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人才必须采取合作、交流等多种培养方式和途径,加强农村文化经营团体和专业团体的文化管理,并综合运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

(五)制定农村文化建设政策法规

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维护必须依靠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和落实,从而真正依靠法律治理文化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有效杜绝了农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随意性问题,也使全社会所有领域真正实现了依法治国。这些法律主要包括农村公共文化管理体制的法规政策、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的法规政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资质认定的法规政策、农村公共文化项目招投标的法规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力量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法规政策等。

参考文献

[1] 张云峰.黑龙江省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

[2] 王晓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 曹爱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变迁与协同[J].天府新论,2009,(4).

[4] 顾金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的途径与模式研究[J].学术论坛,2009,(5).

[5] 安世绿.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率的制度设计[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6] 杨晓蔚.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