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6: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生德育课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德育课 教学方式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3-01
新课程背景下,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德育课上,德育课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以现实生活热点为背景,把学生引进现实生活,向他们展现现实生活的复杂和多样,让学生在典型的环境中发现并解决现实问题。
一、情境创设在德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1.情境创设有利于课堂教学遵循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时期。在中学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他们的抽象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进行情境设置,将理性的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录像等,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训练了抽象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2.情境创设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或需要,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①可见,好奇心是人们固有的,一旦好奇心得以满足,就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情境设置运用电化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及表演的再现等多元化的形象构建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立体空间,给学生的知觉,感觉以新的刺激,充分满足了中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3.情境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中学生富有热情,情感体验易受外因影响,尤其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情绪易受感染。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的真情实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渲染出感人的情绪氛围,这一氛围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产生出强烈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念与情感。
二、德育课情景创设的误区
1.片面追求活动过程中的文艺形式
德育活动课是以活动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来完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法纪、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形式不拘泥于哪一种,可以是歌曲、舞蹈、小品等。但不论是选择哪一种,最终不能脱离教学的预期目标。然而,在德育活动课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活动的趣味性,活动课上安排了一些形形的文艺性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但由于文艺性质的节目篇幅过重而严重影响了活动课的实效性。
2.片面追求活动过程中的华丽语言
有些竞赛课上,老师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反复的练习课堂上的语言,然而通过他们木然的表情,呆滞的眼神我们不难发现这不过是背台词而已。德育活动课要求真实性,如果学生的参与以背稿子为主要的形式,那么德育课只不过是流于一种形式而已。
3.让情境服从于教学内容,忌“牵强附会”
“德育情景的创设应该保持教学味兼顾实用性,切忌让情景成为课堂的‘摆设’或使情景牵强化、庸俗化”。③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偏离教材的基本观点,甚至造成南辕北辙的结果。
三、德育课情景创设的具体方法
1.情绪渲染法
即通过教师或者是有准备的学生主动的言语,丰富而准确的表情,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等方面的情绪渲染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思想上和教师达到共鸣,实现德育课教学的情感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情绪的尺度,达到不温不火。
2.情境展示法
即通过诸如投影、录像、音乐、小品、漫画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示直观、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渲染适当的课堂氛围,以感染和教育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情境展示的多种手段无需在一堂课中全部使用出来,而只能结合教材选择一两种运用,否则过多过滥的感官刺激会造成学生的大脑疲劳和注意力分散而削弱对情境的体验和思索。
3.角色扮演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模仿某种典型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去展示情境,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角色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利于情境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德育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4.实践体验法
即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大情境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自我体验中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情境,只要教师精心地选择社会环境中积极的、光明的教育要素,带领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途径,变封闭的课堂为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在接触外界事物的过程中,激发积极的情感、获得相应的知识观念”。④ 正如荀子所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而止矣。”
实践表明,精心设置的情境通过寓理于情,引情入境能抓住形、进入境、激起情、揭示理,使学生在乐中学、学而思、思后行,使德育教育本身与教育对象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使教育对象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亲历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提升,情感与理智直接对话,让道德知识真正走进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胡兴松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
[2]李吉林 《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年版
关键词:新时期 中学生德育教育 时效性研究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和开展方向直接决定了中学生的性格、人生目标、人生观、社会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开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全面提升中学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可以有效的促使中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有效的提升。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完善中学德育教育教学的开展方式,将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全面的、高效的中学教育下,获得更加理想的成长空间以及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一、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性研究
开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性研究,主要将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性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很多中学生的生活态度的积极性需要及时的提升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的提升,同时由于很多中学生为独生子女,因此其生活条件十分优渥。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中学生受到社会上所流传的不良风气――“享乐主义”的风气的影响,生活态度的积极性较为低下,自私自利、盲目攀比以及性格懒惰,是很多当下中学生所具有的通病,这一不良现象的产生,极不利于中学生的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性格合格品德的养成。中学生是中国未来进行良好的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开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引导中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二)中学生的暴力犯罪的现象的发生次数和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由于网络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信息的宣传,加之中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思考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很多中学生的人身观和社会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致使中学生的暴力犯罪的现象的发生次数和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很多校园打架斗殴现象令人触目惊心,甚至很多女生也参与到了暴力之中,新闻报道的校园欺凌以及中学生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无疑是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缺失的结果,由此可知,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加强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中学生的暴力犯罪的现象的发生次数和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一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小到决定了每个中学生的人生发展轨迹,大到直接决定我国的社会的未来的发展。
二、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方式研究
在传统的中学生德育教育课堂上,课堂内容过于枯燥,完全采用的是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内容无法真正的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使得传统的中学生的课堂德育教育的开展成果十分的不乐观,开展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方式研究,完善新时期下的中学德育教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的提升中学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时效性。开展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方式研究,主要可以将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方式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中学德育教学课堂的开展进程中
开展中学德育教学课堂,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中学德育教学课堂的开展进程中,将新时期的思想理念与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可以有效的促使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良好的符合时展需求。同时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中学德育教学课堂的开展进程中,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抛弃传统德育教育内容的弊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重视自我良好的品格的形成以及自我价值的良好体现,可以有效的促使中学生在德育教育课堂上,真正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良好的品格的养成。
(二)明确德育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
中学德育教育教学课堂无法获得理想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德育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的不明确也是主要的原因。由于很多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教育的开展等同于思想政治这一科目的学习,认为德育的教学的开展就是为了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政治科目考试成绩,这种德育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的定位上的缺失,致使学生在德育教学课堂上往往不会积极主动的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点”,中学德育教育教学课堂无法获得理想的时效性和实效性的结果也成必然。提升对于德育教育的地位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的提升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时效性。
三、结语
开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首先应当明确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性:很多中学生的生活态度的积极性需要及时的提升和中学生的暴力犯罪的现象的发生次数和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进而思考提升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的方式:将创新精神融入到中学德育教学课堂的开展进程中和明确德育教育的价值以及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开展新时期中学生德育教育时效性研究,是全面提升我国的人才综合素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刘慧磊.中学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甘志像.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5.
关键词: 德育课 学习兴趣 激发方法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究竟应如何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兴趣呢?
一、搞好课前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粗线条,一条明确思路,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这样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兴趣也随之产生。
二、巧设导语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新课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新课导入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用歌曲、故事、名言警句、新闻资讯、时事、生活事例、恰当的比喻等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巧设质疑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也是如此。在教学情景中一定要有推动个人达到认识目的的动机,也就是掌握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若能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提出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又迫切想了解的、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奥秘。
四、联系生活事例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我们不能再采取过去的说教式方式,必须转变思维,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方式——让德育课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发挥师生双方的活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活动热情,有利于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速度。在这种和谐的关系中,师生双方感情融洽、亲密合作、教师会“诲人不倦”,千方百计把学生教好,学生会亲师信道,“学而不厌”,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德育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六、使用幽默的语言
幽默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学识、智慧、灵感和思想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综合才能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形象的漫画等方式教学。如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而新鲜好奇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许多笑话、漫画、格言警句、歇后语,教师可信手拈来,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课的实效都有积极作用。
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过去,教师一言堂,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漏答要点。没有先进的教学手段作辅助,学生也就更加厌学了,对知识的理解,认识的提高,很多是抽象模糊的。随着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逐渐进入课堂,广泛用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可以把色彩、动画、立体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身临其境,觉得上课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国外有关资料研究表明:用语言介绍一种物品,人的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时间为1.2秒;用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如果是实物展示,识别时间仅为0.4秒。
八、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心情愉快,兴趣会油然而生。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给学生创设了乐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环境可以唤起学生对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一、现代网络传媒对职业教育德育课的挑战
1、现代网络传媒提升了德育课教学难度
现代网络传媒人机冷交互性影响着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长期人机冷交互容易使学生产生冷漠、孤僻等不良心理,人际关系疏远;现代网络传媒的虚拟性则容易使学生迷失在虚拟世界,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美好,丧失理性,迷失自我;现代网络传媒隐蔽性容易淡化学生责任意识,学生利用现代网络隐蔽性从事违反道德的行为等。学生是德育课教学的实施对象,现代网络传媒给学习主体带来的思想冲击提升了德育课教学难度。
2、现代网络传媒冲击着德育课教学内容
现代网络传媒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获取德育信息资源,这对内容相对陈旧的传统德育课教学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德育课课堂影响力势必会受到极大影响。
3、现代网络传媒冲击着德育课教学方法
传统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生生缺乏有效互动,现代网络传媒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与交流内容。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张扬个性,自由发挥,不受拘束,这些都给德育课教学方法带来很大冲击。
4、现代网络传媒冲击着德育课教学模式
传统德育课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为阵地,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滞后。现代网络传媒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提供了丰富的网络交流平台,尤其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信息获取平台,德育课课堂模式遭遇到空前挑战。
二、现代网络传媒给职业教育德育课带来的机遇
现代网络传媒给职业教育德育课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德育课教学带来很大的机遇。“而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则具有双向性、快捷性、有效性等多重优点,不仅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而且极大地赋予了受教育者以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更乐于接受所传播的信息,并向教育者反馈更多、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2]除此,现代网络传媒还具有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它以全新方式向学生传达着多元思想与价值观,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极大丰富了德育课教学内容;同时现代网络传媒创造了“立体”的信息获取方式,尤其是移动阅读方式带给学生极大的便利,有效拓展德育课教学空间与时间,学生可以借助现代网络传媒自主获取德育学习资源,不受学习时间与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第三,现代网络传媒融德育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现代网络传媒能够有效弥补职业教育德育课单一教育模式,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娱乐活动之中,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德育互动,在休息娱乐之中受到教育,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
三、应对现代网络传媒对职业教育德育课冲击的对策
1、优化德育课教学内容
现代网络传媒环境下,职业教育德育课要焕发出生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必须要不断优化德育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现代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如果不能根据时展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依旧采取传统的德育思想、陈旧的德育素材实施德育课教学,其效果必然是低效的。教师要不断提升德育课教学资源整合能力,不能采用“就教材讲教材”的资源利用方式,要从网络资源库中汲取精华,加强德育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生动性、丰富性等优势,运用图文、声像、视频、动画等网络资源不断丰富德育课教学内容,营造生动有趣的德育情境,从多个层面刺激学生感官,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德育课影响力。
2、打造全新德育课教育方式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统统德育课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加速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研究,不断拓展德育新途径,充分挖掘网络德育功能,全面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3]德育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网络传媒技术,不断打造全新的德育课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网络课堂进行网络教学,有效拓展德育课堂教学,使德育课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我们要打造全新德育课教育方式,使德育课堂模式从封闭走向开放,切实提升德育课教学效率。
3、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
为了提升德育课堂的娱乐性,寓教于乐,我们要在传统德育课德育实践活动基础上进行创新,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传统德育课实践活动往往筹划复杂,费时费力,实际效果有时并不显著,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如果运用现代网络平台,活动组织与传统方式相比要相对容易得多。
4、不断提升德育教师素质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德育课程;自我建构世界
作者简介 吴亮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一、翻转课堂的背景和意义
翻转课堂的出现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有关。这两位教师为由于生病或路途较远而不能到校上课的学生制作教学课件并上传到网络,供其在家学习使用。经过一段时间,“课前在家里听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或实验)”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引起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
从教育学分析问题的理论框架来看,翻转课堂不是一种模式,也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由当代网络技术引起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相同的是,翻转课堂首先打破了固有的教学时空,不同的是这种打破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界限。这种打破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的变化。
第一种形式的变化是教学活动“走出”了教室,教学活动的发生不再被限制于教室之中,但这种“走出”与传统意义上的正式的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发生的学生为巩固所学内容而在课堂之外进行的体验性实践是不同的。翻转课堂之所以“翻转”,是教学活动的发生不是在学生走进教室后开始的,而是在学生走进教室前就已经开始了,教师依靠网络教育技术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学习课件放置于光盘或网络上,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教学计划自主地学习这些课件。因此,翻转课堂是从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开始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是从教师走进教室后开始的。
第二种形式的变化是教学活动“颠倒”了时间,但这种“颠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与“教”时间的先后变化。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中的“Flipping”除了有“翻转”的意思,还有“翻动、抛掷”等意思,在翻译为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从自身的教育理解和思维习惯出发,将“flipping”理解为一种观念的“翻转”,即“从……到……的转变”,这种理解存在某些不准确的地方。在我们中国人的语境中,形而上学的“绝对化”因素似乎多一些,常被用来表述思想观念的变化,而英语本身的含义则更多地强调时空位置的变化。不能说翻转课堂就是由“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的翻转。所谓“先教后学”或者“先学后教”的判断所采用的是一种简单思维方式,在实际发生的教学活动中也不存在所谓的“学”与“教”的先后转变。因此,“翻转”课堂中的时间“颠倒”不能用学与教的“先与后”来描述。这里的“颠倒”更需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的教学时间被打破,教学成为一种师生围绕课程资源而展开的交往活动。
二、翻转课堂引起的学校德育
课程与教学的变化
翻转课堂给当下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带来的突出变化主要表现在德育知识观、德育课程观和德育方法等几个方面。
(一)德育知识观的变化
知识观在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课程与教学。品德的形成是一种通过生活交往而发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只有先经历一种道德体验,他才会在这种道德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这种道德的知识,就学生的道德发展而言,实际道德经验的意义往往大于对道德知识抽象认知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品德的知识绝不是某些符号,它是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形成的对生活的某些感受和判断。翻转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恰是将道德知识的获得过程首先交给学生,学生通过主动地对教师预先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体验和建构,形成新的道德认知能力。教师不是告诉学生要他们形成什么样的品德,而是在学生自我学习之后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评价,继而在学生完成已有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向他们提供更高一级的学习内容。翻转课堂形式下的知识不是程式化的结论和说教式的道德判断,它在更多的意义上应该是一些品德活动的素材,是一套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品德课程资源。
(二)德育课程观的变化
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来说,德育课程中隐性内容比显性内容有更深远的意义。品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学科知识教育,其隐性知识对学生产生的作用往往大于显性知识的作用。当一个成年人在回忆他童年时代的生活的时候,那些几十年依然清晰地刻印在他脑海中的常常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而是他与老师之间的某次接触或他与老师发生的某个故事,甚至某一偶然的眼神也会给他留下终生印象。这里的“接触”“故事”“眼神”就是隐性课程。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看,学生从隐性课程获得的常常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常常是学术性知识。在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非学术性的品德经验、情感、行动对学生未来的成人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新的德育课程观会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新的教师角色。翻转课堂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课程与教学的设计者,教师要具备鲜明的课程意识,具有丰富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知识和能力。在现实中,一些教师的课程意识还比较欠缺,他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一种通过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单向过程,不能以课程的整体性去统整日常的教学活动,不能从日常生活的各种现象中提炼有益的课程资源。就学校德育课堂而言,德育课程资源的整合较其它学科的教学具有更大的迫切性。
同时,教师还要改变传统教师的“保姆”式角色,学会放手,把问题交给学生,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学生的品德得到自然的发展。
(三)德育方法的变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下,德育方法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活动中教师的“引领式放手”,一是德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深度交往”。
“引领式放手”要求教师的活动是隐藏的,处于教学活动的背后,教师不是直接面对学生,而是通过精心编制的课程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独立自由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学生会根据各自的学习基础从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选择、分析和判断,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与传统的德育课堂的教学方法相比,“引领式放手”丢弃了“告诉”和“灌输”,由于教师没有直接地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对德育情境的分析和判断是一种真实的判断,学生内心的真实世界会通过他们的作业呈现出来,其学习的结果是真实的。这一点与传统的将德育内容作为知识向学生“灌输”的方法相比,具有更真实的德育效果。
“深度式交往”是一种基于“问题”的交往,它是在学生进行初步自主学习之后有了自己的问题或结论后回到课堂,在课堂上发生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就德育课堂而言,“深度式交往”表现为问题的提出、辨析和解决三个阶段。问题的提出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师生通过讨论确定德育问题的关键词;问题的辨析需要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点,这与传统的德育课堂的问题辩难的性质是相同的;就德育课堂而言,问题解决不一定是得出某个结论,它可以是问题解决过程本身、也可以是问题的深化思考。就像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品德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要告诉学生某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去分析自己的结论是否合理。品德教学的“深度式交往”是一种会话,通过会话,我们的下一代养成道德的习惯、学会理智的思考。
三、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下的
德育课堂
我国传统的德育课堂有两种形式――知识德育和生活德育,这两种德育形式形成了我国学校德育的两个主要空间,一是知识世界的德育空间,一是生活世界的德育空间。知识世界的德育是将德育内容编制成体系化的教材,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通过学校教学,学生能够获得系统的关于道德知识的概念、原理和各种结论性判断。这种方式在我国当前的学校品德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优点是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系统的品德知识,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应当遵守的规则、什么是应当反对的规则,但是这些对“善恶”“规则”的认识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告诉”和“灌输”的方式教给学生的,具有强迫的性质,学生多数情况下只能“接受”而不能进行品德的自我建构,这种情形容易导致学生品德呈现为外显的状态,其结果是学生虽然具有关于品德的系统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外显的行为,但难以深入学生内在心灵,品德内容难以被学生内化。
与这种“知识世界的德育空间”相比,“生活世界的德育空间”有了很多拓展,这种品德教育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生活中的活动交往形成某种良好的社会品质。由于这种德育方式具有情境性,学生在真实的德育情境中作出真实的选择和判断,它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会产生内在的影响,其实际的德育影响比较深远。“生活德育”发生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但学校课程中的“情境”常常是经过理想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情境引导的状态,这种被引导的状态使学生在作出的道德选择时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遭到减弱,学生的独立问题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问题的情境越真实越复杂,学生的选择、分析和判断能力越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关键词: 中职 德育课程 有效课堂 “三贴近”原则
国家教育部2004年10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规定:德育课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中职德育课要打造有效课堂,就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展现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特色与魅力。
一、坚持“贴近学生”原则,打造“生命”课堂
德育的对象是什么?是人。德育的对象是人,意味着德育必须面向生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只有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起点和归宿,拨动生命的“琴弦”,才能走进学生内在的心灵世界。
“人的问题”是教育的原点,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因此教学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例如在讲授《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时,我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座右铭,并阐述选择的理由。由于学生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课堂上都有一种积极展示的欲望,积极参与,并体会到成就感。而学生选择不同座右铭的原因就在于各自不同的实际情况,就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原理,这样既贴近学生的实际,又水到渠成地引入哲学原理的学习。这种“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做法体现了“贴近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设计德育的教学内容。
“三贴近”原则的核心是“贴近学生”,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是实现“贴近学生”要求的先决条件。这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德育理论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灵,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给予正确的价值指导,使德育课真正成为师生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学生思想碰撞、激发智慧火花的课堂。
二、坚持“贴近职业”原则,打造“实效”课堂
贴近职业,就是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加深对职业的认识,特别是对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认识,更好地符合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简而言之,就是德育课程要围绕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设计出有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贴近职业,就是要把德育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工作实际相结合,把德育课堂中学生感觉枯燥、不容易接受的思想变为与职业要求互补,从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课“恪守职业道德”时,我先问学生对就业待遇的期待值是多少,然后结合他们所学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在计算机维修的过程中渗透诚信要求、操作规范、劳动安全、节能环保和服务细节,最后回到期待值。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方面的差错都可能影响薪金待遇,因而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熟练的技能,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做到爱岗敬业。本课在职业的引导下,学生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法纪常识的教育,德育内容与岗位能力达到了紧密结合。
三、坚持“贴近社会”原则,打造“时代”课堂
“贴近社会”,就是要紧密结合社会现状,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结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辩证看待社会中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要缩短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距离。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更好地在社会中学习工作,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
高职院校德育课内容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围绕育“四有”新人这个根本目标,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努力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下上功夫,在“实”字上见成效。为此,第一,要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出既能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又能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既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丰富知识含量,又能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具有可读性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第二,要加强教学研究,准确定位教学中的关键“点”,力求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解析疑点、找准切入点、着眼教育点。第三,要在教学中融入大量具有生活气息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理论来分析案例,通过运用案例来掌握理论。总之,要通过德育课教学内容的传授,帮助大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进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德育课要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运用新手段、探索新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找准理论学习活动与大学生成长的结合点,把我们要说的同大学生想听的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鲜明的语言结合起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为此,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依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第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等集结在一起,古今中外的有关内容都可以形象地表现出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第二,要运用专题式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重点、难点和基本内容讲清楚,并依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回答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第三,要运用讨论、辩论式教学,就一些学生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课堂讨论或分组辩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对疑点问题有明确认识,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理解。第四,要运用案例式教学,把现实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作为案例,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思考、研究,提高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解决当前德育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问题。本文来自于《经济师》杂志。经济师杂志简介详见
3.创新教学管理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要有明确的领导机制和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高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加强对德育课的领导,将德育课教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宣传、教务、德育课教学单位等部门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创造条件,提供支持,组织德育课教师大力开展德育课教学改革。第二,要有严格的准入机制,严格教师准入标准,制定教师岗位职责,防止不合格的教师走上讲台。严格教学纪律,制定讲台规范,明确要求教师不得散布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严格教材管理,制定教材编写和使用的管理流程,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编写和使用教材。严格教学督导,制定教学质量检查细则和办法,严肃处理督察不合格的教师。第三,要有快捷准确的反馈机制和合理的奖惩机制,要及时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以汇集,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反馈给德育课教师。德育课教师也应主动深入到大学生之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在德育课教师中应树名师、奖名课,对教学成效显著的教师加以褒奖和宣传。第四,要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师资培养离不开资金保障,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也离不开资金投入保障,学校要合理制定德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4.创新教学途径,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德育课教学要提高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结合起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运用真理的力量武装人,通过良好的环境熏陶人,通过亲身社会实践教育人。第一,要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教育阵地,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要把职高院校德育课教学与文化科学素质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和讲座,并与德育课统筹规划,分工合作。要按照不同学科与课程的特点,促进它们同德育的科学结合,有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高质量、高品位、高辐射的高校德育课网站,让教师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回答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上网对德育课的教学内容有更深的了解与理解。第二,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引入课程教育,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实际应用,只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理论学深学透,才能实现学习和掌握理论的价值。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国情,开阔眼界,进一步锤炼思想、提高认识,这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一种极好形式。具体做法: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考察,帮助他们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力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把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加强基地建设,把德育课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德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广大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育中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吸收。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