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政治学术论文

政治学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26 19:24: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政治学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政治学术论文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9839

国内刊号:37-1100/C

邮发代号:24-22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2)

一、《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着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着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着作。但政治学经典着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着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着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着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

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政治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两会精神我解读”、“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概论》精品课程等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通过题目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政治学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政治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能力。

篇(3)

关于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尽管关于“研究方法”的书已经很多,上面已有所论述。同时关于“科研、学术、学位论文写作”的书籍也不少,分层次列举如下:主要供本科学生阅读的著作和教材有:穆诗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2002)、周开鑫《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手册》(2006)、石坚、帅培天《英语论文写作》(2010),丁往道等《英语写作手册(第三版)(第八部分)》(2009),以上四本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邹申《写作教程(第四册)》(2007)、程爱民、祁寿华《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纲要》(2005),以上两本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丁往道等《英语写作基础教程(第三版)(第八章)》(2011)、刘洊波《英语学术论文写作》(2004)、黄国文等《英语学位论文写作教程》(200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编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外语卷)》(2001),以上四本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国文等《英语学术论文写作》(2006),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张霖欣《英语专业毕业(学术)论文写作教程》(2008),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需要说明的是上面所列举教材尽管主要供本科生阅读,里面论述研究方法不是很多,更多谈到是如何写作,但研究方法也有所渗透,本科生需仔细学习,研究生也有必要温故知新。供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参阅的教材还不是很多,主要有冯翠华的《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英语科研论文写作概要》(2003)。也有将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融合在一起谈的,诸如:文秋芳教授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2004)。可是这些“科研、学术、学位论文写作”书籍里面没有一点不谈研究方法的,也很难找到只谈写作一点不涉及研究方法的书籍,如何将二者有效结合,既懂研究方法又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正是每个英语专业学生所努力的方向,如果要达到这一目的,英语专业学生应当至少研读其中两三本书,只有这样才会达到融会贯通,最后逐步掌握。

关于研究方法与学科

当前的学术研究很多是跨学科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很值得关注,下面只阐述一些学科,并列举它们领域的相关研究方法书籍。语言学方面:张廷国等《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2008)、梁茂成等《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师教学实践系列语料库应用教程(配光盘)(》2010)等。社会科学方面: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2006)、林聚任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04)、(美)威廉劳伦斯纽曼(W.LawrenceNeuman《)社会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2010)、(英)希拉里阿克塞和波德奈特《社会科学访谈研究(》2007)等。社会学方面: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1997)、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3版)(》2009)等。教育学方面: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2007)、杨小薇《教育研究方法》(2005)等。教育与社科方面:(美)贝尔(Bell,J.)《教育与社科研究入门指南》(2004)等。心理与教育方面: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2004)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风笑天《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社会调查方法(》2012)等。上面只列举了几个学科的一本或几本关于本领域的研究方法书籍,应该来说一门成熟的学科都有本学科的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引进或翻译出版的系列丛书《万卷方法—社会研究方法丛书》,是这一领域的集大成之作,汇集了多个学科,目前已出版了约97部。可以说当前学科间在研究方法上是相互交织,相互借鉴,学科间并不能泾渭分明,而是形成了一个研究方法的网,已难以分辨。甚至一门学科固有的研究模式和方法都变成另外一门学科的研究的方法了。在鲁子问等著《外语政策研究》第一章第三节外语政策的研究方法里列举了四个,分别是政治学方法、语言学方法、社会学方法、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而英语专业学生如果要做跨学科研究不关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其文章的科学性也很难得到保障。研究方法多种多样,这些方法有何共性?有啥联系?如何进行自身的整合以及与论文写作的有机整合?能否找到蕴藏在其间的规律,英语专业学生都该好好思考,以能更好地学习研究方法,最后能活学活用,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和未来的研究工作。

结束语

篇(4)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 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 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 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 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 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论文摘要:“思想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乃至思想政治教育学各个环节的个性化特征,但由于各种原因而并未充分彰显,明确并落实思想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深化和实效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想性”界定及表现

“思想”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其含义有所不同。如,哲学论域中的“思想”是指相对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成果,属于理性认识,有时也可指一种理论体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思想”则指的是思想意识,涵盖了意识中全部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但侧重理性形式[1],是指支配人的行为、态度的主观观念、主观意识、主观精神,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特点的范畴[2]。“思想性”是指以思想、观念为涵载,强调思辨而非经验,价值主导而非价值中立,承载着价值判断、伦理追求、道德呼吁的特征和属性。思想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1.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目标

在学科特性上,思想政治教育学明显不同,其目标是直接而明确的培育某种观念、思想取向,意在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人格及行为实践等方面达到预想结果。而其他学科的取向是知识性或称做学术性的,不直接涉及与知识相关的观念和思想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尽管作为一个学科也有自己的学术性特征,但其最终取向却不是传承和增进知识形态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而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观念水平。

2.思想、观念性教育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无一例外都是观念教育,观念教育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素和结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观念教育为内容取向,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这当然不等于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进行观念上的说教,但却明确了一点,即要围绕观念教育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观念培育的目标。而知识性的内容则必须突出其思想性,而不作简单的知识和学术传承。另外,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多种灵活多样的载体和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都是有效的教育形式,但必须注意,这些载体和形式的运用必须以思想观念的培养为主导,做到为思想教育所用。

3.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评价标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评价标准是思想性的,强调课程对受教育者主观思想观念的改进和提升,具体来说就是在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以为理论指导和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方面所达到的效果。这迥异于常见的学术性标准,后者注重对某学科领域的知识的掌握以及增进和积累。政治学和伦理学传承和发展政治和伦理道德的知识体系,可能培养出政治学和伦理学学者,却未必能培养出政治家和道德高尚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根本上说不是在传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培养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学者,而是要受教育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心理素质有所提升。

二、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实现的认识误区

1.泛政治性使思政课无法触动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

所谓泛政治性,是指在教学中过度强调课程的政治性,把教学简化为政治说教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即通常所说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其含义是说没有超越阶级和非阶级的思想体系,其目标是要完成统治阶级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3]。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但思想政治教育却不可以简单地在本质层面展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误读反倒会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实现。表现之一是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即通常所说的“上纲上线”,并且为了做到这一点,不惜牵强附会,甚至肆意歪曲。表现之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过度突出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对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轻描淡写。表现之三是在教学手段上进行舆论宣传和政治说教,以宣传口号代替理论的逻辑展开,把思想和理论教育演变成政治蛊惑和行动动员。这种“泛政治性”倾向最致命的缺点是没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思想层面上,无法通过理论的透彻解读来触动并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坚定理论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相反,过度的政治渲染还会拉大思想和理论与受教育者的距离,阻滞甚至降低受教育者的思想理论水平。

2.学术依附性使思政课囿于知识积累而非思想水平的提升

所谓学术依附性,主要是指弱化思想观念培育而强化知识性、学术性积累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性还相当孱弱,学术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但学术性的追求必须是在对本学科的学术特性充分认识和把握的条件下来展开,且不可简单套用其他学科的学术轨道。有的教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专业课进行教学,认为这样的教学才有深度和力度,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来看,这种所谓学术化风格恰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的一个误区。从理论上说,追求教学的学术性恰好用知识性掩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思想性特征;从实践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象大都是非该专业甚至都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从课程的数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能力等方面考虑,学生不可能完成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充分把握和学术积累,遑论基于这一知识性积累而提升思想和观念水平。

3.重理论环节而轻实践环节使思想教育与现实脱节而缺乏实效

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一样,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论和西方的教育理论都明确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地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相对成熟,自我意识强,情绪、情感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乐于独立思考,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都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而非书本上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学生们无法通过简单的背诵、记忆完成任务,必须迫使自己作出认识和思考,这无疑是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的一种再好不过的途径。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或者被忽视乃至名存实亡,或者虽有严格的社会实践安排但却缺失思想性的主导,甚至沦为变相的旅游。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的对策

1.贯彻针对性、形象性、层递性原则,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的思想性

针对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每个人即便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也都会形成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看法,都会有自己的“原初思想”。当然,由于理论素养的缺乏,这种“原初思想”和我们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还有或大或小的差距。从这种差距出发,遴选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就很容易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呼应,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形象性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不可以太抽象和理论化,而要尽可能地形象生动,有感染力。这不只是要求运用视听资料,更重要的是应尽可能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选取那些学生日常经历的,有深刻寓意的鲜活素材,结合这些素材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思想教育会因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不再产生距离感,在润物细无声中达成目标。层递性是指在课程内容的构建中遵循思想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教学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并在时间上依次递进,例如要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内容上作出调整和整合,以符合学生思想发生发展的实际,有利于学生思想上的接受和提升。

2.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有学术取向

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深厚基础,但必须凸显自身的特色。首先,“合思想教育性”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术研究的独有视角,是学术个性所在,它所展示的是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的研究而非单纯的理论研究。“合思想教育性”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方向和独特研究领域,能否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地位。其次,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以学术地位并加强其学术性研究。长期以来,教学方法的研究不被视为学术研究,在论文的分类上就有学术论文和教学论文之别,后者显然没有得到学术承认。这种观念的形成与各专业学术研究在整个学术领域的强势地位有关,它所强调的是学术积累而不是思想和观念的教化。以观念和思想教化为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比任何其他学术领域都更重视教学方法研究,否定方法研究的学术性是十分荒唐的。再次,建立具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身特色的,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为核心的学术评价标准。这对于本学科确立独特的学术领域,凝聚和培育学术人才,提升在整个学术界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3.突出思想性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在社会实践的准备阶段,要使选题富有思想意义,与课堂理论教学有衔接,作出详细、可行的实践计划并作必要的技术准备,以保证社会实践的深度;在行动阶段,要进行全时段的导引和监督,保证社会实践的方向和力度;在最关键的总结阶段,除了严格要求,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社会实践成果的形式,使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以最便捷的途径、最大的容量表现出来,同时还要挖掘学生最深刻的内心感受。总之,思想性主导的社会实践既要有“量”——使学生广泛思考,又要有“度”——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获得深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1-102.

篇(6)

摘要:文科应用型专业中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资源的统筹,不仅需要高校硬件、软件条件方面的建设,更需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文章剖析了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内涵,分析近年来文科应用型专业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发展现状,对促进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提升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专业;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1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实践中,复旦大学通过搭建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平台,从1998年到2009年的11年间,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已成为校园科研的最高品牌,从最初的7人到如今的400多人参与,本科生参与学术研究已蔚然成风,并通过这一平成了从学生到“学者”的蜕变。除了在研究型大学中要重视和加强本科生参与科研外,在一些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乃至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等不同发展定位的高校中,如何看待本科生参与科研、如何对待本科生参与科研,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16年7月至9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包括安徽大学在内的安徽省6所高校14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大学生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回收1226份,有效率81.8%;并对300名大学生以及120名高校教师进行访谈。在调查结果基础上,本文对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问题进行研究。

一、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基本内涵

参与式研究能力作为本科生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能力,已引起广泛关注。魏玲玲提出,“参与式理论方法是指发展主体积极地、全面地介入发展进程或发展项目中有关决策、实施、管理和利益分享等过程的一种方式方法。”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基本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有哪些渠道可以参与?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经验理论、从做中学等理论就表达了其对参与式教学的提倡。应用型专业文科生可通过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环节、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参加资料收集整理,参与论文写作。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和成果转化,实现高校培养人才和增强科研能力双赢。其次,如何促进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这需要高校和教师对课程模块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并在课外科研活动中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方法训练。再次,培养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意义何在?本科生较早地接触科研,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研究能力,打牢专业基础。同时也为国家未来的建设提供大量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才储备。培养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是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学生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调研任务和校企合作项目,可以锻炼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极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果能够针对文科应用型专业的本科生,建立一套可行的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将有助于为国家培育更多优秀的文科应用型人才。

二、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强,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扬州大学查永军教授曾做过“高校学生参与式学习”方面的研究,指出高校应该正视本科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鼓励高校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和教育教学层面来培养学生的参与式研究能力。高校对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专业教学硬件层面的提升,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用于改善专业实习基地和实训场地,增加文科应用型科研项目立项,倾斜支持科研投入比例等方面。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直接映射在高校师生关系的变革上,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写作,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与被传道,更增加了双方思想互动影响的渠道和频率。在问卷调查中,43.0%的大学生认为周围大部分的教师对本科生写学术论文持一种欣赏并且鼓励的态度,在访谈中,120位受访教师中的绝大部分也愿意或主动提供帮助本科生科研写作的机会。同时,有48.1%的大学生认为本科生写学术论文意义重大。但是,也应该看到,在文科应用型专业本科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教学思维惯性还有待改变。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和工作者仍认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情况是不必要的,认为学生的科研能力较少能达到要求。这是对文科应用型专业的隐形偏见。可见,传统教学思维惯性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人才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效果的发挥。在调研安徽省六所高校时发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时可获得一定的学分或奖励。其次,学生自身缺乏参与科研意识。调查中发现,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科研的程度低,缺乏自主科研意识,对自身参与科学研究常抱持疑惑的态度。本科生参与范围和参与积极性都较小,主要以参与老师课题、写作学术论文的方式出现,而对于其他活动类型都很少参与;61.7%的大学生表示是否参与上述活动要视情况而定或不会参加,大学生进行参与式研究的被动性较大。再次,高校的相关硬件设施有待提高。以调研的安徽省高校文科应用型专业配置专业实验室情况作例,呈现不同学校不同建设、不同专业不同落实的局面,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往往影响差异大。比如,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的电访实验室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安徽六所高校中,只有安徽大学配置建设了电访实验室,其他学校则不具备这种条件。高校教学与科研资源开发的不足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培养。

三、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的发展对策

首先,针对观念模糊和错误问题,高校应该转变观念,在新生入学时就要宣传这一方面信息,鼓励教师多带学生做课题,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持鼓励态度。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在“教”与“参与”中更好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启发学生在参与研究中思考;学生也要有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其次,高校硬件设施上的不足究其原因还是科研经费较少和其他可用于教学方面的财力资源不足。高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申请课题,提供给教师申请课题的有利条件,争取较多的科研经费,建立文科应用型专业的实验实训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这不仅利于高校学科建设,也利于高校人才培养,会促进一种良性循环,增强高校的学科实力。再次,软件上的缺失,主要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高校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要鼓励老师多学习,熟练掌握一些文科实验设备,摸索一套培养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最后,建立一套合理的培养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模式,形成合力。本课题组经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针对高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提出“123N”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培养模式。“1”指的是参与式研究能力双提升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2”指的是“两阶段”的培养过程,即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实验实训的实践教育阶段;“3”指的是“三大类课程体系”,即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N”指的是若干个具体支撑项目,包括:文科应用型专业优化整合与交叉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计划,参与式研究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培养计划,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计划,本科阶段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计划等。这些具体举措有助于从制度上保障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参与式研究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魏玲玲.参与式理论在开放大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篇(7)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政治参与 政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008-02

2012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选之年,美国、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了选举。我国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也成功地进行了换届。和西方国家轰轰烈烈的大选比起来,中国的换届选举显得更加温和、儒雅,透着“中国特色”。人们对换届选举的结果往往“未卜先知”,对选举过程也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度,特别是一些青年人表现出对政治的“异常冷漠”。而事实上,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而今,青年人远离政治并非好事。有学者甚至认为,青年人的政治冷漠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所有青年人都朝着政治冷漠的方向前进,无疑会导致国家发生巨大改变。因此,激励年轻人积极参与选举、参与政治是十分必要的。

政治参与是近代的政治概念,是政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变量。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1]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治参与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广泛的政治参与既是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又是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动力之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社会青年的一部分,承担着教育青年大学生的责任,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行为对青年大学生起着表率和引导作用,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参与热情,形成有序的政治参与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确实存在不讲政治、淡化政治的现象。在青年教师的心目中,政治总是冰冷的、居高临下的,有时甚至是令人敬畏和恐惧的。于是,很多青年教师只好无奈地选择远离政治。这种政治冷漠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根源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物质基础相对匮乏,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全国人民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部分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搞科研、评职称、赚课时费,甚至去搞“第二职业”,无暇顾及政治参与,直接影响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

(二)社会文化根源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在使中国人民积淀成了“权威崇拜”“与世无争”等消极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政治参与,扼杀了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感。[2]中国民众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还深受这种政治参与冷漠历史传统的影响。

(三)社会政治制度根源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成为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由于政治生活高层化,不利于公民参政。其实,青年教师对政治参与不感兴趣,并不完全是其自身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政治体制需要改革。

二、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热情的对策分析

(一)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素质的培养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着事物的根本属性,外因推动发展。所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要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要充分利用外因,培养内因。

“内”即从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的学习意识开始,要挖掘青年教师优秀的一面,加以鼓励,使其得到发展。教育广大青年教师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的学风;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时事政治。

“外”即通过学习、培训等外界因素来影响和熏陶青年教师,形成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高校党政领导应把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素质的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组织教师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引导其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3]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进行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的关键,是通过对基本原理的学习、思考、感悟,使之内化为一种自身的素养,从而正确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和决策工作,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视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参与方式的引导

第一,学术性政治参与。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性政治参与主要是指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的活动形式,进行广泛的讨论研究,对事关党和国家重大政治决策提出合理建议和对策。如,撰写学术论文、发表评论等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意向,通过汇集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种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来影响政府的过程,这种活动也叫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公民参政最直接、最广泛的途径之一,对政治的影响也比较直接和显著。

第二,部分青年教师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成为“思库”和“智囊团”的成员。当面对一项重大决策,为确保其正确性,一般会征求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这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高校教师是各领域专家的主要组成人员,特别是在高等学校所在地政府的重大决策中,高校教师参与的更多。总之,“思想库”“智囊团”的出现,为高校教师发挥专业特长,参与政府决策开辟了有效的途径。

第三,通过网络政治参与激发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热情。随着网络出现、兴起及飞速的普及,人们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从而产生了网络政治参与。它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参与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管理者说,老百姓听”,而是转变为“管理者边说边听,老百姓边听边说”。它开辟了政治参与的新途径,扩大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效能和热情;形成网络舆论与现实舆论相呼应的监督态势,引发决策者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积极介入到事件的调查与解决中来,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畅通政治参与渠道

我们应当看到,青年教师从来不缺乏对政治关注和参与的潜力,而只是需要以健全的民主形式唤醒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让他们感觉到政治完全可以像春天般温暖,令所有青年教师神往,这样谁还会拒绝政治参与呢?

如果我们通过改革使政治选举有了让选民更大的选择空间,也就使人们对“选择权”和“被选择权”有了渴望。打个比方,这种渴望就像一个人想要吃一个苹果,他总是希望自己从一堆水果中挑出个自己想要的苹果,而不是被动地被分配。这,就有了政治参与的兴趣,也会催醒他们的民主意识,那样青年教师就有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成就感,就会积极地参与政治。

【参考文献】

[1]周萍.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政治参与[J].云南社会科学,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