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30 15:46: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生产经营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篇(1)

【关键词】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 中国特色

现代农业就是“以现代产业的理念为指导、以产业关联关系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组织为纽带的可持续发展的包括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的有机系统”,是以现代物质条件作装备、利用现代生产要素、以高度市场化方式和现代产业组织模式运作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涉农产业体系

一、现代农业的特征

1、高度市场化

现代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各个市场主体按照成本收益原则,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进行生产要素组合、价值生产。整个产业链是价值链条的载体,以市场为导向,追求价值的增殖。这种高度市场化的生产促进农业价值链条的延伸、农业功能的拓展和农业产业体系的扩张。

2、机械化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最主要的标志。现代农业以普遍使用机械进行生产为其显著特点,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带动了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而且还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主要依靠操作机械进行生产的农业工人,促进农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高效化、市场化的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3、生产要素现代化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借助现代化的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化生产,大大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科技贡献率低,设施及生产管理落后,要素投入粗放。现代农业在生产要素合理、优化组织的基础上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因此,现代农业就是高度科技化、设施先进、管理高效的生产经营方式。

4、生产体系复杂化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内部产供销各个环节以产业关联为基础、以产业组织为纽带构成一个庞大的涉农产业体系。传统农业其发展的支撑体系简单,价值链条延伸不够,市场化程度低,整个生产体系较简单。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形成紧密的产业群落,因此其产业体系发达且复杂。

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状况

1、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小

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个体经营是我国当前农业最主要的经营模式。这种传统的小户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相差甚远,不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采用小规模农户经营的方式,土地被条块分割,不利于机械的推广与使用,并且个体经营大多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2、生产管理落后

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生产管理落后,效益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其中初中文化水平占50.2%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而美国农场大部分是农学院的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者占5.9%,高中毕业生占74.8%,初中毕业生占19.4%。小农户经营虽然可以通过精耕细作来增加收益,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农民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不够,生产管理方式在整体上还很落后。

3、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低

小农户具有生产经营的完全自主性,因此也带有盲目性。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搜寻、分析能力弱,造成其对生产经营缺乏可行的市场调研。另外,我国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偏低。

4、农业附加值没有充分挖掘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农产品的深加工越来越成为可能,同时,这也是延伸农业价值链条,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国农产品的加工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精深加工率不足30%, 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以上的水平, 我国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为30%, 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在产值方面, 2005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仅为0.5∶1, 而发达国家约为2.0∶1~3.7∶1。

5、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导、投入还需进一步强化

近些年来随着“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但这种自上而下依靠政策引导来实现发展的模式,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自身发展现代农业力量不足的前提下,对政策的效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政府对良好政策措施的供给能力,政府职能的合理有效发挥,政策的落实应用程度都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变量。

在财政支农方面还很薄弱。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有大幅增加,但目前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投入水平仍然很低,尤其是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水平很低,只占中央财政收入的0.9%;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0.9%;就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看,中央财政为1.7%,地方财政为6.5%。

三、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就其目标来说是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具体来说就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的数量,保证农产品供给的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多种功能。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要立足国情,围绕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目标,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1、有条件的逐步推进土地利用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

家庭经营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较有效率的生产方式。土地在当前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而且承担着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就业的重任,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功不可没,因此,对土地经营方式的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首先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实现农业生产的外部联合,获得外部规模效益。其次土地的集中要在农民自愿、农村人口的减少和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可适当鼓励农民以自己的承包地进行联合生产,发展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推进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

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农业以小农生产为主,土地条块分割,不利于机械化的推进。因此,要注重开发适合小块土地耕作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通过这种方式部分地提高机械化水平。更为有效的方式是引导农民之间的生产联合,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机械化。

2、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农户间的生产管理能力存在差别,造成彼此经营效益的差距,从整体上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经营中的科学化管理、精准化要素投入,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产品的销售,都有赖于专门组织的完善服务,发达国家在这个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多以地缘或土地等因素组成一个村。自然村实质上是一个以土地为核心纽带联系起来的基层行政组织,不具有或者基本没有经济组织的功能。组建专门为农服务的组织,能把松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引导和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同时,在快速获取市场信息、抵御风险等方面,组织内的农户要比个体农户便捷地多。我国目前各种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发展滞后,服务体系残缺,农民的联合程度较低,因此,要鼓励、引导农民建立各种合作组织,提高整体生产经营水平。

3、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千家万户的农业产出水平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重要作用,走以科技为支撑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是建立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当前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对科技的利用仍有限。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政府的农业科技供给水平;二是培育新型农民。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同时可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等的作用,使科技主动深入农村、走向农户,提高供给水平和质量。外还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科学种田的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农技的需求、应用水平。

4、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现代农业直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可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展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当前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带来了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可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同时有机农业、绿色农业也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农产品的深加工可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实现对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

5、培育新型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具有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及科技观念的新型农民。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受小农生产观念影响较深,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等落后观念难以消除。培育新型农民首先要从思想上入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要争取在农民群体内落根生芽,激发他们创造财富的进取心。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再次,对具有极强创新意识、创业观念的个体,政府应积极引导,并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多多出现。

6、发挥政府的引导、促进作用

以工哺农、政策扶持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尤显重要。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经营方式落后等一系列因素成为制约我们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农村穷、农民苦、农业落后”的问题依然突出。这些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实惠,现代农业的建设也得以向前迈了一大步。但农业落后的面貌依然存在,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健全、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制度、财政投入、组织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应恒、耿献辉:“现代农业”再认识[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

[2] 梁中芳: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世界各国发展农村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1).

篇(2)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两大平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省的90%以上,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两大平原”开展现代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目前国家开展的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已纳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管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我省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黑龙江省制定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将牢牢守住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坚持走合作经营道路,着力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努力把两大平原建成国家商品粮基地核心区、绿色食品生产样板区、高效生态农业先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导区,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施方案重点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快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等11个方面细化分解改革试验任务,谋划和设计区域布局、实施路径和方法。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学发展优质高效种养业,抓好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优势产业带建设。重点发展“两牛一猪”,兼顾发展其他畜禽和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重点搞好大米、山特产品、水产品和蔬菜等产品的系列开发。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打造全产业链经济;二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四种经营主体,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主体、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两翼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到2015年覆盖面达到80%以上。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三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兴水用水,创新管理体制和投资主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价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服务合作化、社会化步伐。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和农机装备省内配套率;四要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交易方式,培育壮大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树立绿色有机品牌,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打造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品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金融保障能力、拓宽农业保险形式;五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投入,在规划布局、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就业上,探索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六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粮食生产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调动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黑龙江日报)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技术培训

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为低下,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因此,需要各乡镇建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大力推广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1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农业技术推广,就是把科研机构研究出的有关农业技术,通过授课或者讲座,和农民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介绍给农民,使农民对农业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将相关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1]。同时,应用农业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农民劳动的时间,降低农民的疲劳程度。

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目的和原则

2.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目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往传统的劳作方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大力推广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水平,可以使农民对生产知识有所掌握,从而将农业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劳作中,大大提高劳作效率,提高总体产量,促进农业的发展与进步[2]。

2.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原则

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过程中,要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够将自身的想法强加在农民身上,让农民自主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通过实验示范,然后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技术推广;在推广农业技术时,要注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3]。

3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原因

由于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着人员力量不足,年龄整体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因此,要充分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使农业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

4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途径与方法

4.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

农民技术培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有效途径,要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可以针对农民对于农业技术了解不足以及农业技术使用的相关问题,开办培训班,使农民对于农业技术的相关问题有详细的了解。同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在开办培训班的过程中,要把农业技术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使农民有整体的认识,知道如何进行操作。通过这种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方式,使农业技术得到推广,最终使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

4.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技术推广试点工作

要想使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就需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同意在自己的田地上建立试点。在农业技术的帮助下进行耕种,以及后期对于田地的管理工作等。通过试点使农民看到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然后按照试点的工作模式对自己的田地进行管理。通过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的开展,使农民改变传统的劳作方式,采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劳作,使农业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推广。

4.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服务模式,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时候,可以签订一份有偿的服务协议。可以根据当地的发展状况、土地质量及种植的农作物进行统一的管理,比如,可以统一进行种植、统一进行收割等。对于规模较大的田地,采用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技术的效果,使农民对于农业技术有全面的认识。

5结语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生产经营组织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使农业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第八届全国人家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R].2013.

[2]张晓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政府与市场的供给边界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代农户;培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9—4399—04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农户是农业生产力中最能动的因素,是农业经营活动的主体。农户的数量和质量、体力和智力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力各要素效能的发挥,直接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现代农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培育现代农户对加快现代农业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从现代农业内涵入手,分析了现代农户在现代农业实现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并提出加快培育现代农户的措施,以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现代农业的内涵及与现代农户的关系

1.1 现代农业的内涵

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迅速稳定的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此能力,要使经济稳定增长,必须将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术界对于现代农业的概念尚未统一。舒尔茨认为现代农业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1]。蒋和平[2]认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各自由不同的生产要素组成不同的生产力系统,现代农业是一种开放式、交换式和先进型的高水平农业生产力系统。陶武先[3]基于不同时期农业生产力状况,从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生产力各要素配置方式和农业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角度,把农业发展阶段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广泛运用现代工业科技成果、资本等现代化生产要素;农业劳动者具有较多的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的市场经营理念,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最终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4]。李庆章等[5]研究认为,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综上看出,国内外学者无论从技术或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增长方式变革视角来理解现代农业,都隐含着一个共同的规律:解决农业问题和发展矛盾的过程中,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地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产业结构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产业链条不断地由单一的种养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并逐步实现生产工具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和经营理念市场化。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现代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产使用现代机械设备提供了基础,农业先进机械设备的推广与普及,也加速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同时,使人力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并结合农业生产特点进行专业分工,实现农户生产的一专多能,从而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二是实现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科学化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普遍应用于农业,不但拓宽了农业生产领域,而且也使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现代农业也由原来的种植业、畜牧业等初级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不断扩展到微生物生产、生物化学和生物能源等多种产品领域。同时,也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是实现了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手段,以现代管理理念进行经营的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驱动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现代农业的产业分工、地域分工和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与其他部门相结合,逐步形成产供销联合、农工商联合的高度商品化的产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在现代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现代农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微观基础

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具体实施者和执行者。农业经营方式、生产经营理念主要是通过农户的具体劳动过程体现出来。家庭农户紧密的血缘和姻缘关系使家庭成员可以从多个方面认同家庭经营组织的整体利益目标,能够自愿地把成员间的要求和利益统一协调起来,最终使其意志协调一致。正是因为这一点,家庭农户才显示了与农业产业特征高度契合的组织品位。因此,现代农业的经营理念必须有现代农户与其相协调,才能保证现代农业的顺利实现。现代农户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具有信息观念、法制观念、用户观念和系统管理观念,不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从根本上看,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必须有农业经济主体(农户)的积极参与和具体实施。马克思认为小农经济主要是指生产者对劳动条件的所有权或占有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个体小生产。这种小农经济主要是指农业中的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块土地所有的统一,即以家庭农户为微观生产主体的小规模农场经营[6]。对于家庭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问题。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等家庭农户经济现代化成功,才告一段落。因此,国际农业经济学在20世纪70年代初得出公认的结论是,家庭农户经营最有效率(绝不是资本主义雇佣大农场)[7]。林毅夫[8]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也证实了家庭农场在降低监督成本、减少生产经营活动中“搭便车”现象,实现家庭内部劳动力的激励相容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也证明了家庭农户是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基石。与现代农业的特征相适应,现代家庭农户更应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现代家庭农户必须具有企业家理性,能对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出灵敏反应,实现增产增收。现代农户的实现过程必然是传统农户思想不断市场理性化,数量不断减少,土地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现代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的过程。此过程还必须加强对农户的培育,使其不仅会组织生产,还善于经营;不仅要懂得相关科学技术,还要熟悉现代科学管理,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

2 现代农户在现代农业实现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根据我国国情,家庭农户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微观基础和重要主体,对现代农业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现代农户。

2.1 现代农户的意愿影响着现代农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首先,国家公共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实现最大范围、最大可能的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相关社会经济政策就是试图对具体的经济活动、社会行为发挥导向、协调、引领和控制作用。政策的受众主体由于认识水平和切实利益等因素影响,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必然与政策制定的目标有一定背离。农户作为农村相关政策的受众主体,对农业政策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着其贯彻执行的效果。例如,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开始几年,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调查表明,90%以上农户仍然在草原上偷牧。主要原因是禁牧政策使农户收入锐减,农户对该项政策的认知度低。近几年来,随着传统农户分化加快,有大量农户已经具备现代农户的基本素质,对这项政策的认知程度逐步提高,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现代农户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具有更多的市场意识和自主决策权,因此,会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认知程度较高,政策被采纳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其次,现代农户可增加对各项具体管理措施的接受程度。在现实国情下,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是通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经营,增强生产基础的辐射作用,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现代农户具有较高的市场意识和企业家的理性。在典型的“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现代农户不仅能够接受龙头企业多赚钱、有指导和包销售的企业合作方式,而且还能直接面对市场商机,积极参与企业的市场经营。

2.2 现代农户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

首先,现代农户能促使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是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现代农户既然有较高的市场化意识和企业家理性,那么,经济效益必将成为现代农户主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始动力。例如,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和种粮大省,在传统的粮食作物区,现代农户仅种植少量粮食用于自身消费,而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畜牧业及相关生产加工业的比例急剧上升,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其次,现代农户能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现代农户是现代农业物质装备的使用者,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装备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现代农户科学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现代机械设备应用情况直接决定着现代农业的科学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从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经营情况调查来看,现代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和劳动资本集约度分别为17 692元/户和10 414元/人,远远高于转型农户和传统农户。现代农户对农业科技新成果的应用也高于转型农户和传统农户。

第三,现代农户会加速农户分化,同时农业雇工支出将大幅度增加。现代农户的出现,会带动传统农户的劳动投入向多元化发展,农户的兼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如河南省农户兼业化程度在1986年为45.7%,至2002年增长到62.3%,到2006年增长到80.0%。这表明农户倾向于将劳动投入到经济效益较高的非农行业,特别是年轻人趋向于非农生产,然后雇用劳动力从事自家农业生产。同时也反映出农户生产专业化趋势进一步加快[9]。

2.3 现代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保证了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现代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目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农户的生产行为必然对农业耕地、水体和生态系统有直接影响。现代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在保证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以获取长期净产值作为资产利用的长远目标,并且根据边际效益确定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规模。然而,一般农户由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认识比较低,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耕地、水体等自然资源保护责任意识不够,严重影响到了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效果。特别是大量的兼业农户由于外出务工或经商造成了大量耕地抛荒现象,又因为在农业种植过程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等,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其次,现代农户的生态种养模式更有利于保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生态种养模式是现代农户普遍采用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被广大农户认同的情况下,又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在保证人均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高的同时,又实现了各项资源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山东、河南省的农户调查发现,“种养结合”等生态种养模式的人均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等多项经济指标远高于一般农户的单纯种植业或养殖业,是当地农户充分利用农业有限的自然经济资源获取更多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3 加快培育现代农户的建议

现代农户是现代化物质装备的具体使用者,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具体选择者,又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具体经营形式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实践者。目前,虽然现代农户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但是已经表现出了高投入、高产出和高收益的特点,是我国人多地少的背景下较先进的生产力组织形式。现代农户的粮食总产量、出售农产品收入、农业纯收入、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均高于兼业农户和传统农户。其中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分别是传统农户的7.85倍和36.91倍[9]。因此,应采取多种措施培育现代农户,对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与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3.1 形成完善的现代农户培育政策体系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现代农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必须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户培育政策体系。从纵向来看,要构建国家、省和县(市)不同层面的政策体系。国家层面主要从对现代农户培育的宏观指导与政策引导进行完善,长期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突出强化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省级层面要体现出对本省现代农户培育的具体规划部署上,突出现代农户培育指导方针与原则,突出培育的战略重点等;县(市)的政策措施更要体现培育现代农户的具体落实方面,不断创新培育的机制与体制。从横向来看,要体现现代农户的内涵,从教育、科技、经济和法律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战略部署,并形成有利于农户合理分化变迁的政策合力,避免各个节点之间相互干扰[10]。

3.2 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培训措施

首先,要完善现代农户的教育措施。根据《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是国家教育支持的重点。应该重点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业新科技项目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其次,健全培育现代农户的科技措施。科技素质对于培养形成专业化的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农村劳动者技能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的关键。国家应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系列农业科普活动。在现代农户培育过程中,要逐步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增强整合农业科技推广力量,提高农户的科技支撑水平。第三,加大对现代农户培育的资金支持力度。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更要重视经济对现代农户培育的促进和调节作用,使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作用。第四,增强培育现代农户的法律意识。现代农户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不但要加强有关方面立法工作,更要加强对现代农户的普法教育,提高农户的法律意识和信用意识[11]。

3.3 狠抓现代农户培育的落实和实施

县(市)是现代农户培育战略实施的具体操作者和实施者,其对有关项目的整合能力与落实水平直接关系着实施效果。现代农户培育的核心是抓落实,关键是成效。

当前,县(市)必须把实施现代农户培育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实施。一方面,培育现代农户是县域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要求。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中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加强现代农户培育就成为打破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培育现代农户还是优化县域经济结构与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与农户增收的关键。此外,在现代农户培育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农户自身的积极性,调动农户积极性,就要多了解农民的生产经营需要。在现代农户培育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农户的主体地位,现代农户的培育有可能陷入脱离实际的混乱状况。

参考文献:

[1]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 蒋和平.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12.

[4] 柯炳生.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2):18—23.

[5] 李庆章,徐建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理性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4):239—242.

[6] 丁长发.百年小农经济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与张新光商榷[J].农业经济问题,2010(1):96—102.

[7] 张 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2004(2):1—4.

[8]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 关付新.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粮农培育问题研究——基于河南省农户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7):69—77.

篇(5)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措施

农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良种又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做好种子管理工作,有利于维护种子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同时可为农业生产用种需要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1农作物种子管理的现状

当下,种子产业发展迅速,种子管理体制的改革也正在不断地深化,但种子市场却面临许多问题。对种子管理工作而言,仍需完善与加强,以实现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提高种子产业发展水平,需加强对种子管理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探究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2农作物种子的作用与地位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必需物质,是决定着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农业能否更好地健康发展,农民能否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这些都与种子息息相关。同时,良种又可以促使农业取得高产与稳产。农业生产在任何时候都无法脱离种子,种子又是各种技术措施的核心载体,而具有潜能的良种,有利于相关增产技术措施与高产指标的落实和实现,由此可见,农作物种子的地位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是无可替代的。基于此,要想提高与改善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就要大力推广良种的应用,只有这样,才可促进农作物生产的健康发展,为农业增收及农民增效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3加强农作物种子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3.1明确管理机构职责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是种子的执法主体,而对种子进行质量监管的唯一合法机构,也应是具备一定资质的种子质量监督管理站。由于种子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疏漏,以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对种子的管理与执法,一定要由专业部门来实施,这样可避免多头管理,使管理有序、有效、正常。只有由专业部门来管理与执法,才能减轻种子生产经营者或企业不必要的负担。

3.2确保足够的种子管理经费

任何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资金作保障。种子管理工作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稳定与繁荣农村的基础保障。要想维持正常种子管理工作,就要有足够的工作经费。尽管各地每年都会对部门资金进行调整,拨给各级种子管理站一定比例的资金,但比例有限,仍会出现经费不足现象。没有稳定与足够的经费支持,无疑会影响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所以各地方政府对此要给予重视,并妥善解决这类问题,努力把各级种子管理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中,以保障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

3.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对种子产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对那些基础建设较薄弱的区域,每年要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以稳定种子生产基地,提高种子生产能力。另外,根据地理分片区来建设种子低温低湿储备库,以提高种子储备能力。同时对新品种也要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快对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3.4健全种子储备体系

当下,农业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日益深化,各种农作物为农业经济也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如蔬菜、油菜等一系列的经济作物,较好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因蔬菜的耐寒性较弱、生育期较早,比如油菜,一旦遇到灾害,会导致大面积受灾情况的发生,甚至会造成作物的绝收,这样会影响次年的种子供给。基于此,为减少农民损失,应对种植业结构进行深化调整。为防止灾害发生带给作物的损失以及影响种子的供应情况,有必要建立健全的种子储备制度,以丰富储备作物的种类,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

3.5政府要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的发展,确保种子生产经营管理质量,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规定,以规避由种子事故导致的各类风险,如对企业所得税给予一定减免等。由于种子是较特殊的一种生产资料,在进行种子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要承担较大的隐性风险。出现种子事故对各企业来讲不可避免,其影响因素较多,如气候、质量及区域适宜性等。企业无法承担时,最后的风险也会由政府买单,因此,出台相关政策与规定可避免风险,既可减轻政府的负担,也可减少种子生产经营者或企业的风险。另外,企业也要根据相关要求,按照利润比例建立风险基金。

3.6加强种子质量监管,保障市场供种质量

篇(6)

1 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

合格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首先要从生产环节抓起。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是以农业科技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按照简化、统一、协调、优选原则,制定农产品品质标准和生产经营技术规范,并加以推广实施,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与管理,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并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可持续过程,是系统构建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的源头和基础。

1.1 因地制宜制定生产技术规范

以质量标准为核心,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要围绕县域大宗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以保障农产品食用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农产品的思路,在认真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农业特点,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并从注重生产转向与产品分等、分级并重;从注重技术标准转向与产品质量标准并重;从注重品种标准向与产地农业环境标准并重,通过完善配套,建立健全完整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体系和信息网络,使之成为引导优新农产品开发、组织农产品生产、评价农产品质量、规范农产品市场、引导农产品消费的重要技术依据,实现农产品生产经营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可遵循。引导和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制定企业标准,为创造名牌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1.2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农业标准经过推广实施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把农业标准的推广实施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建设农产品标准化推广体系。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业管理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的素质。加强对农业产地环境的保护,抓污染源头治理,改善无公害等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建立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大气、土壤、水体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对农产品生产区域实行分类管理,确定并适时调整适宜生产区、限制生产区和禁止生产区。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人员的主力军作用,建立“县有示范基地、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农业标准化推广网络,把技术标准简化为农民容易掌握的作业历,努力提高采标率。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的载体带动作用,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全面推行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环境监测、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通过“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提高标准化种养比重。重视和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等技术,开展动植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引导和教育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户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将农产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纳入自控管理范围,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1.3 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

“三品”认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检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在积极引导和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基地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单位、合作经济组织开展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农业规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和ISO9000、ISO14000等体系认证,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对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申请人的培训,建立农产品认证的政府补贴机制。积极鼓励建立产地市场、配送中心、专营店和连锁经营,扩大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推动社会对“三品”农产品的认同,提高企业认证效益。强化证后监管,加大证后抽检力度,严格执行退出机制,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2 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

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加大农业投入品整治力度,不仅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键。

2.1 建设农资监管责任网络

全面落实县域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按照“标本兼治、打防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专项整治与不定期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源头治理措施的落实。农业部门牵头协调和督查农资监管情况,负责制定工作方案,依法加强农资产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程监管;工商部门负责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清理工作,建立生产经营档案和台账,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负责农资生产环节质量监测和定期抽检;商务部门负责农资市场健康经营秩序的管理和完善。

2.2 强化农资生产企业管理和经营市场监管

重点打击无证照生产的黑窝点,坚决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农药、饲料、肥料等生产企业。注重对农资生产经营人员的培训,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农资经营诚信体系,推广农资质量公开承诺制,将生产经营企业资格、消费者投诉以及质量监测结果统一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及时曝光违规企业和产品名单,开展诚信农资企业评选,规范农资企业经营行为。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科学制定抽检计划和专项行动,实施检打联动,扩大抽检范围和数量,及时公布监测结果。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更改标签的行为,建立农业投入品经营实行进销货台帐登记管理制度、索票索证和质量承诺追溯制度,严格控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渠道。培育和发展农资现代流通业态,坚持“整治与建设并举”的方针,加快构建规范有序、监督有效、诚信经营的农资市场环境。支持县乡供销部门发挥农资经营主渠道作用,通过建立农资配送中心,设立乡村连锁经营店,发展统一采购、配送、管理、价格、标识、核算和服务的连锁经营,提高优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占有率,着力解决农业投入品流通渠道多、乱、杂的问题。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信誉好、产品质量有保证、技术服务能力强、售后服务优的农资企业发展连锁经营。以农业推广区域站优质农资展示大厅为平台,大力支持厂家直销,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建立农资市场群众服务监督网,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以及网上电子信箱,畅通举报渠道。

2.3 强化农业生产环节投入品使用的技术指导和监管

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统一购买、统一使用、建立购销台账和使用台账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可追溯管理。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法律知识、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知识培训,建立责任告知制度,提高种养户的质量安全意识、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全面落实农产品生产的主体责任,建立不使用禁用药物的承诺制度,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由村农业技术员兼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负责与村内生产主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或责任书,负责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田间管理和生产记录档案的巡查。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运用各种农艺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并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推广先进适用、质量可靠、安全性高的农资产品。加强种养环节的抽检和巡查,依法严厉查处违法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

3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现代农业、强化公共服务、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3.1 县域农产品质检网络的架构

认真落实《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加强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加大资金投入,构建以县级综合检测站为骨干,乡镇检测室为基础,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市场检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检网络。县综合检测站以定量分析检测为主,乡镇检测室和各类检测点以定性快速检测为主,县流动检测车负责对检测点进行检查、抽查和检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经费纳入县级政府财政预算,所有检测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建立检测监测体系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检测信息的及时交流与汇总,形成一个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反应灵敏的检测预警体系。

3.2 建立政府主导的县级综合检测站和乡镇检测室

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依托农技推广体系现有的检测力量和工作基础进行合理规划,坚持整合资源、综合建设、填平补齐和建管并重,对因行政隶属关系种植、畜牧、水产检测机构分设的,由县级政府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检测工作实际确定建设主体,统筹检测需求,加强业务整合,建设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性检测机构,配备县域农业产地环境(水、土、大气),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和农产品(含种植业产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督检验检测项目的样品采样制样设备、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定量分析仪器设备和流动检测设备。加快县综合检测站检测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检测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注重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创造条件申请计量认证,获取法定检测资质,确保监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或区域站建设检测室。以配置小型、快速检测仪器为主,配备即时上传监控系统和专业检测人员,建立例行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检测和生产指导服务。加强动物检疫检验制度,科学设立报检点,及时到场到户进行动物产地检疫和“瘦肉精”检查。

3.3 突出重点建设快速检测点

依托规模以上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村级建立检测点,配备速检速测设备,采取由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场地、县级政府统一提供设备、统一操作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方式,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开展自律性检测,分类建立检测台账,配合县乡监管人员开展常态监管工作。加强农业、工商、商务、市场部门的配合,在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建立快速检测点,由市场管理主体提供场地,县级统一配备设备,由县综合检测站派驻检测人员,对进场农产品全部实行统一检测。

3.4 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由乡镇检测室或各类速测点负责农产品上市前的田间快速检测和抽样,对合格产品开具产地准出证明单,并向县综合检测站报告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实现准出与准入的有效对接。取得具有认证资质机构认证的农产品(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入境农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实行入市验证制度,产品凭有效认定证书及专用标志进入市场,并进行定期抽检。对未取得相关证明的农产品,实行入市登记、现场检测制度,经现场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实现农产品市场检测人员、检测场所、速测仪器、检测结果公示和检测结果网络化管理五到位。

4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篇(7)

关键词:农业补贴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比较

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水平,客观上要求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突出其环境保护功能,引导人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保护环境,在为社会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

WTO规则把农业补贴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绿色补贴政策、蓝色补贴政策和黄色补贴政策。绿色补贴政策是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不产生扭曲作用,包括对农业科技、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贴。蓝色补贴政策是指对农业生产经营者给予的不与其生产经营相挂钩的直接补贴,这种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的扭曲作用不大。黄色补贴政策是指农业补贴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较大的扭曲作用,它包括价格支持和农产品出口补贴。由于绿色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不产生扭曲作用可享受豁免权,蓝色补贴和黄色补贴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价格产生扭曲作用需逐步削减甚至取消。欧盟原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属黄色补贴,需要削减和禁止,为了既适应WTO规则的要求又不削弱对农业的支持,欧盟对原农产品价格支持补贴政策进行制度创新,抛弃过去价格支持体系,而把环境保护作为农业补贴政策的核心内容,从而实现了从价格补贴转向环保补贴。2003年6月,欧盟确定农业补贴与环境保护完全相挂钩,形成了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农业补贴的环境保护功能改造最终完成。欧盟的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包括:

(一)制订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

2003年,欧盟出台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欧盟成员国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纲领性文件。欧盟各成员国依据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低标准指标体系。

(二)构建确保农业生态环境标准指标体系实施的激励机制

首先,设置奖励机制。补贴标准是以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的投入额度为参照系,农民为农业生态建设投入越多,其获得的补贴也就越多。其次,设立惩罚措施。农业生产经营者申请农业生态补贴项目时必须承诺预期成果和保证措施,若不能达到最低标准要求则不能获得全额的农业补贴甚至不能获得农业补贴。最后,设置评估监督机制。成员国每年对本国农业生态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向欧盟监测委员会提交评估报告,欧盟监测委员会综合各成员国的评估报告形成欧盟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通过农业生态建设绩效评估报告对欧盟农业生态建设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欧盟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一,培育了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农产品质量意识。由于农民获得农业生态补贴的量与其对环境保护投入呈正相关,在利益驱动下农民自觉地把环保理念牢记在心,并贯穿于农业生产中,力图做到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力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第二,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在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农民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量,转而更多地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对环境污染和在农产品的残留;在畜牧养殖业上,养殖户只有对禽畜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达到规定标准后才能获得足额补贴,从而消除禽畜粪便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第三,增强了农业发展潜力。农民进行环保生产和清洁经营使过去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起来,增加生态系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食物链得到延伸,食物网密集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另外,以有机肥料替代无机化肥、用生物农药和机械除草替代化学农药和化学除草,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成分,土地肥力增加,农业生产能力提高。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剖析

(一)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演变

1998年以前,农产品供给不足是当时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增加农产品供给是农业补贴的主要目标,农业补贴主要是刺激农产品生产,而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却长期被忽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保护功能初步显现。一方面,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1998年我国经济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增长放缓,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出现农产品卖难现象,这使农业补贴政策增产功能的迫切程度有所下降,为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环境保护提供可能性;另一方面,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充分暴露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程度,它显示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增加环境保护功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随后,政府出台政策加大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投入力度,并启动了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和退耕还草工程,农业补贴政策的生态功能开始显现。农业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功能逐步突出。首先,在植树造林项目补贴上,中央补贴资金主要放在东北、华北和西北植树造林、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上游、平原绿化四大防护林体系建设;地方补贴资金主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引导本地农民植树造林。其次,在水土保持补贴方面,针对黄河中游地区的无定河、三川河、皇甫川、甘肃省定西县、永定河上游、柳河上游、葛洲坝库区、江西兴国等地区的水土流失严重情况,中央补贴加大对上述地区的补贴力度,力图扭转这些地区水土流失恶化局面。另外,对坡度较大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二)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存在的不足

第一,农资补贴与农业补贴政策环境保护功能相背离。一方面,国家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实行价格(低价)管制,降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使用成本,增加农民购买欲望,然后再对生产农资的厂商进行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减少厂商生产成本,增加其收益,从而提高厂商供给意愿;另一方面,政府对种田农民给予农资补贴,提高农民购买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能力。这大大提高农民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重要农资的可获得性,为农民在耕作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破坏埋下祸根。第二,开荒补贴对环境造成破坏。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轰轰烈烈地大搞群众性造田运动,为鼓励开荒种田,政府对农民开荒田免收三年农业税,这在征收农业税时代相当于给予农民开荒补贴,不适当的过度开荒,造成生态系统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给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严重损失。我国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也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年3 400多吨/平方公里,部分区域侵蚀模数甚至超过每年3万吨/平方公里,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专家按200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水土流失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损失至少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2.25%。

三、优化我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建议

(一)加快中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法制化进程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中国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法制化进程,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制订执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法律保障机制,确保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持续性。

(二)制订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农业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最低标准指标体系,使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有据可依,并做到标准化和精确化,提高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三)优化我国农业补贴结构,加强环境保护功能

首先,借助目前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下降的大好时机,停止对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厂商补贴并提高税率,增加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生产成本,提高其价格,提高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成本。其次,取消对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农资补贴,增加农民购买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货币幻觉成本。最后,对少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而多用农家肥料、生物农药和机械(或人工)除草的环保生产进行奖励。

(四)优化农业生态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

首先,继续实施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人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提供宽松的人口环境。其次,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再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加强节能降耗和减少排污,节约用地,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农业生态补贴政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