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15:46: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规划的基本要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现将《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本《基本要求》是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的最低标准,各物业管理企业向产权人、使用人提供的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不得低于此标准。
二、市及区县房地局、小区办自1999年7月1日起,依《基本要求》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检查、考核。对所提供服务达不到《基本要求》的,应要求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基本要求》的,由市、区县房地局根据《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1995年第21号)第十九条之规定予以警告、限期改正,并可处以5千元至3万元罚款;警告三个月后,企业无明显改进的,报经市房地局核准后注销其《北京市物业管理资质合格证书》。
三、物业管理委员会、产权人及使用人可按照《基本要求》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考评,并以此作为对物业管理企业服务要求的依据。
四、办公楼、商厦的物业管理服务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北京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基本要求(试行)
全文一、服务宗旨与原则
以“业主和住户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坚持方便业主和住户、文明服务原则。
二、房屋及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24小时受理住户报修;建立维修服务回访制度,有回访记录。
房屋及设备小修和电梯、供水供电设施、共用电视天线的管理应达到《房屋及其设备小修服务标准》(京房地修字〔1998〕第799号)。
房屋的大中修执行《北京市城镇房屋修缮范围和标准》(京房修字〔1994〕第521号)。
定期以及冬、雨季和天气异常时对房屋和公共设施设备、道路、绿地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安排抢修;对质量较差,易出问题的部位,应及时记录备案,重点检查;每年年底或年初对上述项目进行全面检查,对完损程度做出评价,列出年度养护维修计划。
检查和大、中、小修要有记录。
三、保洁服务
居住区内道路、楼梯每天清扫一次,垃圾每天清运一次;及时清理居住区内公共场所的废弃杂物;及时清扫积水和积雪;及时组织清理乱堆放物品、乱张贴的宣传品。
四、保安服务
24小时有专人值守;进行日常巡视;涉及人身安全处,设有明显标志并有防范措施。
对火警事故、交通事故、治安事件以及其它紧急情况有处置预案,发生时要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对居住区内违法现象,积极与派出所等配合进行处理。
五、绿化管理
绿地无杂物,无侵占现象,基本无裸露土地;花草、树木修剪及时,无明显枯枝死杈及病虫害现象,树木基本无钉栓捆绑现象。
六、消防管理
建立消防责任制;定期进行消防训练,保证有关人员掌握基本消防技能;消防设施设备有明显标志;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放置合理,定期巡视、检修。
七、车辆管理
车辆应停放有序。
收取车辆管理费的,应有专人负责看管;机动车应指定专用停车场、划定专用停车位,非机动车应存放在专用停车场所。
八、装修管理
监督业主和住户遵照有关规定进行装修。
九、代收代缴服务
如代为收取水费、电费、燃气费、房租、电话费等费用,应按照有关规定收费,计数准确,并提供凭据。
十、档案资料管理
有比较完整的房屋及其设施设备的基础资料、房屋产权产籍资料和物业管理经营管理资料;及时变更记录,保证档案资料帐实相符。
房屋及设施设备基础资料要求有房屋总平面图、地下管网图、规划批准文件,竣工和接管验收档案资料(要有验收证明、竣工验收单及土建、水暖、电气、人防、设备竣工图纸等)、公共设备设施的设计安装图纸资料。1996年后新建小区应有六图二书,即1/1000比例尺的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道路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市政设施管网综合规划图、绿地规划图以及居住小区的详细规划说明书和环境预评价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促使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许多电器设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众所周知,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确保电气正常运转一项基础条件,因此,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很多地方的配电网络仍然很陈旧,配电网络也不是特别完善,无法适应人们对于电力正常需求,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配网的改造和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重要的工作。然而,配网建设不仅仅只依靠坚持电网工作的经济性和合理性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要应符合当前人们日益增高的生活水准。电网规划是保证电力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做好电网整体规划,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效益的长期平稳发展。
1 配网规划中存在问题分析
在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1)在城市电网规划工作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使得我们很难精确地预测到负荷的发展状况;(2)城市电网规划工作所牵涉的部门非常复杂,电网规划工作不仅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尽最大能力与市政规划部门协调,只有这样才得以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然而,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往往会给规划带来诸多不便,无形中增加了规划的难度,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也是影响规划全局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土面积较大,配电网络自动化涉及范围就自然而然变得很广泛。所以,在进行配电网络建设时,我们很有必要选取特定线路作为试点,然而,所有迹象表明这种做法是不能满足电力供需求的。在我国,有很多地区在进行电力设备的选择上根本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没能按照具体情况开展工作,从而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络的有效运行。
2 城市配网规划方向
一系列鲜活的案例表明,我国城市配网规划工作必须要本着安全、经济、可靠性原则,在保证电网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工作。电网规划工作要不断创新,积极寻求电网规划新方法,以适应电力市场的基本要求,从而推动电网投资多样化,提高电网规划工作。城市配网规划与建因其复杂的特点,固在技术上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高,其主要目的是能够通过配电网络的建设来提高城市电力供应能力和供电质量,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2.1 电源选址及线路安排
从减少网损、增加经济效益这个角度上来说,只有进行合理的电源点规划,才能减少线路建设的资金投入,降低网损。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仍然有很多地区因为电源点容量有限,使得配网网损一直很高,配网的经济运行不容乐观,所以,在举国提倡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种尴尬局面必须要得到遏制。
2.2 变电站规划
汇集、分配电能是变电站最为主要的功能,在高压配网规划中,变电站规划建设工作应满足网架建设的基本要求,促进中压配网的发展,并根据实际地理环境将选址结果进行调整。
2.3 电量负荷预测
电网规划最基本工作就是电量负荷预测,电量负荷预测准确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规划区电网规划的整体效果。在进行电量负荷预测工作时,首要工作是采用科学的负荷预测方法,如自然增长法、弹性系数法、产值单耗法……等常用的负荷预测方法客观地分析经济规律的数据。
2.4 统筹推进配电网自动化改造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是配电网综合的改造,如果没有稳定的电网结构和可靠的设备就不可能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在早期的配电网络基础上,进行改造难度较大,要想提高自动化水平,就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随着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新形势下的智能配电网将应对更大挑战,更多的分布式能源渗透在配电网系统,更需具有新的灵活的网络拓扑、控制策略及智能电力电子装置。
3 配网馈线的规划
为了能够有效增加配网供电可靠性、增强运行方式的灵活性,要求我们在规划电源点出线的时候,必须予以统筹考虑。
3.1 出线方向原则
规划变电站出线时,要以最大能力考虑将同一变电站的不同主变的出线在区域上交叉。如果是单台主变,要尽量将不同母线的出线以交叉方式进行解决。
3.2 环线及联络
在构成环网时,要考虑与该站的馈线构成环网。这种构结线方式的特点是:假如出现某个站台主变退出运行的现象,该站其它主变就可以顶上来承担它的全部负荷,通过母联开关的形式将该主变的负荷转移到该站其它主变上,假如该站其它主变无法承担全部负荷,就能非常方便地将多余的负荷经过联络开关转移到对侧站上。假如出线母线退出运行的状况,就可以通过环网开关将负荷全部转移到其它母线上,或者通过联络开关转到对侧站的馈线上。
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网络系统规划、管理方法;
2、具备中小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网络系统组建、设备配置调试的基本技术;
4、掌握企事业单位中小型网络系统现场维护与管理基本技术;
以“政府主导、部门指导服务、农户主建”为原则,以县委下达任务为建设目标,按照“连线成块、连块成片、科学规划、分片实施、逗硬措施、整村推进”的建设要求,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激励政策,鼓励农户、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利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撂荒田地高标准建设核桃产业园2000亩。
二、区域规划及主要内容
各村按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规划社,以田边地角、房前屋后、撂荒田地、公路沿线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块。未规划的社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因地制宜,纳入规划建设。以农户自建为主,自主经营管理,部门服务指导的建设机制。
三、技术规程及基本要求
(一)技术规程。一是海拔600-1200米以内,适合核桃生长的宜林地、撂荒田、四旁地及空闲地,采取成片发展和零星栽植并重,全方位扩大规模;二是新植株行距4×6米栽植,每亩栽25-30株;三是按设计规划和自然条件,基地挖穴,一般整地为高箱深沟箱状地样,挖穴按80㎝×80㎝×60㎝规格;四是立地条件差的地块要扩穴改土,加厚土层,增施有机肥,改善生长条件。
(二)基本要求
基地建设区域内地块要清除杂灌、不留死角,适当间伐遮光灌木,以便利用充足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促进苗木生长。苗木要进行施肥覆膜、排水保温,保证苗木成活率,同时树木要刷白除菌。
四、种苗选购及建设方式
(一)种苗选购:主栽本地苗,2年生大苗,种苗高度必须达到60㎝以上,基径达2㎝以上的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
(二)建设方式
由农户、专业合作社、企业、投工投劳自主建设。部门指导服务。
五、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9月中旬,成立领导机构,制定方案,规划设计,落实地块,面积到户。
2、整地施肥。9月下旬-11月中旬,组织农户开展整地施肥,技术培训,完成种苗等准备工作。
3、栽植管理。10月下旬-11月底,组织调查苗木及栽植、覆膜、刷白等管理。
4、检查验收。12月上旬,由乡领导小组实地考核、检查验收,迎接县级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成立以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各村、部门协调配合,各联村干部现场指导督促,统一指挥、检查考核。
(二)工作责任。一是乡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检查、考核、协调处理相关事宜;二是联村干部负责业务指导、发动组织按规划设计落实;三是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面落实,保证任务完成。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作为人类最宝贵资源的水,更是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与“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主题。当前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忧虑和关注不断加深,对恢复良好生态环境的期望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的各地区,已经不仅是过去经常提及的“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也可能“宜荒则荒”;也不仅局限于“退耕还林,退田还湖”,还可能“退取(取水)还流(河流)”。从“空间均衡”、“区域协调”与“循环经济”的讲课中,进一步认识到了规划与宏观调控在水资源论证中的地位与作用—“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干什么,什么样的地方不可以干什么”,特别是从水资源论证工作“做得了,做不了?”的反诘问话中,感受到了水资源管理高层对水资源工作的重视,能更深切体会到水资源论证工作的任重道远,水资源论证从业人员的重任在肩。
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总体原则
要明确水资源论证的工作阶段是在定位在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之后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一般选择范围大小适宜的行政区划,建设项目的取水水源论需要首先确定工作等级与论证范围等。笔者所在单位为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局盘锦分局,结合实践谈以下看法。
水资源论证工作阶段。水资源论证工作服务于取水许可审批,工作程序与基本建设程序的关系为,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始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系在报审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立项后进行,结束于报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之前。2002年3月24日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15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在技术方面提出了要符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新增了工作等级和工作深度要求,并且水利部已明确要加快制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技术规范》,工作深度上将由“基本要求”而至技术规范,对水资源论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需要论证从业人员不断学习提高,深入调查研究,将水资源论证工作做大做强。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的界定,一般选范围大小适宜的行政区域为宜,尽量紧扣取水水源论证范围且不打乱行政区划界限是很切合实际的,硬性地以划分区域统计资料极可能造成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失真。笔者所在单位为水文行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于水文行业而言是编制的难点,水文的行业优势在于水情与水质资料的收集整理,水情的主体径流资料仅为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来水量,区域需水量及工程供水量资料难求,落实到所论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就更难。在笔者所参加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中所收集的流域规划均为上个世纪80年代的资料,现在所进行的水资源综合规划远水不解近渴,给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水资源论证不同于流域规划,水资源论证的建设项目仅此是流域中的一个点,在没有新近的流域规划的前提下,在没有强大的人力、物力与时间作支撑的情况下,以点代面论及现状与规划水平年,显得比较苍白而单薄。就过去所做的流域规划,除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之外,少了一年半载是做不出来的,以水资源论证来完成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远景规划,笔者认为对缺乏资料地区是难以满足要求的。对水资源论证报告中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设计水平年供需平衡,最有效与可靠的途径是采用新近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找到新的依据与支撑点,但目前尚无正式成果可用。
水资源论证范围。对于水资源的论证范围的确定,在地表取水水源论证中指出,通常以便于水量平衡分析,易于与现有成果与资料配套,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为原则;同时,也指出不易找到一个通用的准则。笔者认为结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水资源的论证范围内应以包含取水水源、水环境以及对周围取水户的影响范围为好,三者不一定要硬性重合,一般相交与相含。
对于地表取水水源论证,重点应针对建设项目取水口以上径流范围,根据所论证的径流范围内的水文站、湖泊、水库等不同情况,决定是否划分不同的径流区间进行论证;对于取用地下水的建设项目,论证范围的水文地质单元最好与地表的水文测站控制的径流范围相近,便于对论证范围内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的相互转换与现状进行对应研究。
对于水环境论证范围,以取水河段所处水功能保护区划范围为主要依据确定,与取水水源论证范围有相重叠的河段。
对周围取水户的影响问题,于地下水资源主要指所在水文地质单元,于地表水资源指对下游取水户影响的河段,结合河流特性,论证范围宜以径流量大的支流汇口为下界为好。
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培训。上级水利部门要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咨询专家三支队伍培训为重点,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举办专题培训班,全面加强培训工作,力争使队伍整体素质的有一个较大地提高。笔者认为十分紧迫而必要,同时,不只是论证从业人员需要经培训考试后持证上岗,更需要咨询专家来把握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深度与尺度,特别是需要提高基层水政水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需要符合《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关于“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要求”的规定,希望《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培训教材(试用)》中增补一些“基本要求”中有关篇章结构与格式方面的内容,增补一些“基本要求”需用的术语解释(例“项目性质”、“水源类型”、“排放方式”等),最好能推荐或推行一种更合理的报告编写体例。
参加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上岗培训的人员应具有相应资质单位的学员,并具有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的效果:一是能促进企业自身节水工作的开展。在论证过程中,要求建设项目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用水效率,促进节约用水工作,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效益。二是能够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统一调配。在一些缺水地区,建设项目采用中水、海水、矿井疏干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实现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三是可以改善城镇居民的用水状况。四是能够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通过对耗水大的农业项目加以限制和控制,使节约下来的水用于发展低耗水高效益产业。五是保障建设项目的用水安全。通过对水资源条件、建设项目的用水和退水、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论证,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避免建设项目的盲目上马,这对于保障人员的安全用水,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状况起到明显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规划工作,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重建规划组提出农村居民点布局和规模,提出农村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活设施的建设方案,提出农业生产设施重建方案。基本要求是摸清农村基础设施受灾损失的基本数据,确定村庄恢复建设的基本标准;确定乡村居民点的基本布局;确定基本的资金盘子;明确恢复建设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明确基本政策和措施;明确基本实施步骤。规划范围主要是市严重受灾县区,具体范围距震中300公里、烈度达到6度以上县区。规划期为三年。规划期内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要体现在具体项目上。
省建设厅按照规划编制的进度要求,将灾后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和初步方案制定阶段,各县市规划工作小组赴现场开展工作,完成农村居民点选址布局等方面的初步规划方案。完成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方案,并与各县市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进行衔接与整合。根据各县市农村居民点选址布局的初步方案,提出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等基础设施配置的具体意见和投资估算。各县市政府组织审定上报。期间必须完成基础资料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提出重建规划方案。第二阶段为方案调整与修改阶段,各县市规划工作小组提交初步规划方案。省编制组负责组织听取各市初步规划方案汇报,提出完善意见。各市规划工作小组根据编制组提出的修改完善意见,组织方案调整与修改完善工作。期间必须完成分析研究与数据汇总。第三阶段为成果综合编制阶段,期间必须完成上报规划的初稿。第四阶段为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上报阶段。
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与重建规划,按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尊重当地农村的地域性、民族性,注重优先恢复建设农村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基础设施,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基本布局。适应灾后生产力布局调整,科学引导县(市、区)域人口合理分布。坚持以原址建设为主,异地建设为辅,明确乡集镇与村庄恢复重建的类型。准确汇总、分析、归纳异地安置的主要原因,提出异地安置的目标和规模,并制作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比较表。按照县(市、区)城、建制镇、集镇、重点中心村、基层村五个层次划定村镇层级。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制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分级配置乡集镇、重点中心村与基层村各类设施,确定设施配置的类型和标准,配套建设的规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明确重建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区域性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的政策。
省建设厅还提出恢复重建的目标、时序与投资估算。依据本年度过冬、三年重建的基本要求,制定重建规划目标。重点提出本年度可以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复建任务的数量,以及完成全部复建任务的时序安排设想。按乡集镇与村两级,分建(构)筑物与基础设施两类进行灾区重建投资估算。对资金总规模进行分析,对异地安置的进行方案比选,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农业生产设施建设规划上,由农业部门负责编制,在规划中进行衔接和汇总。
为了更好的做好规划工作,省建设厅设计了县域综合现状分析图和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与重建规划图。县域综合现状分析图主要分析图主要反映县市(区)域城镇、乡集镇与村庄的等级、规模的分布情况,并标注地震损坏情况(全损、基本全损、部分损坏与基本无损坏);反映县市(区)域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列表说明基础设施损坏情况。标注灾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分布情况。划出地震受灾范围(按灾害评估分重灾、中度受灾与轻度受灾划分)。标注主要灾害分布(地震烈度、泥石流、滑坡、崩塌、洪水等)。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选址与重建规划图主要标明各乡集镇、中心村与基层村的位置、等级、规模。标明灾后重建的各乡集镇、中心村与基层村;反映其恢复重建类型,即原址建设与异地建设;且标注其安置规模(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与建设标准等。划定四类区域(居民点)的范围。
按照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重建规划组的要求,全省各地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布局和规模,并尽快恢复农村居民正常生活,也加快灾后村民住房建设。市规划布局的原则是按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本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尊重当地农村的地域性、民族性,注重优先恢复建设农村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基础设施,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按照农村居民点的基本布局,以原地建设为主,异地建设为辅,同时遵照县区村庄布局规划,确定乡集镇与村庄恢复重建的类型,以中心村、基层村划定村庄层次。
文章以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提出了符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满足学生发展及社会需求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最后以用人单位及校友、大四学生和教师为调查对象,对毕业生基本要求的科学合理性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要求;专业认证;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2707
近年来,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基本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规模已经达到世界最大[1]。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今后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专业认证,对达到或超过既定教育质量标准的高校或专业给予认可,既可以协助院校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也可以使公众、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得到基本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认证标准,认证标准既是专业认证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又是专业认证制度实施的根本。国内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包含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能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的认证指标,其中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培养规格)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整个高等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制定教育计划和实施教育活动的依据。
一、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分析
(一)人才培养理念
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的关于未来人才的主观形象,体现的是教育者的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2]。现阶段对制定本
科人才培养目标产生重要影响的高等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等[3-4]。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指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全人教育理念
教学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力、经验、性格、意愿等主观条件,并配合之来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快乐学习。全人教育的核心观念是推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增长,综合素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的共同提高,最终促进学生知识、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终身教育理念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交的《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终身教育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终身教育除重视工作和职业需求外,还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报告同时还提出了终身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和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的手段,其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要学会学习,以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即能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即要学会与他人一道参加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其途径是通过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平等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学会生存,即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指导行动。显然,终身教育强调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之,这些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增长,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共同提高。大学教育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这些理念应反映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本要求中。
(二)欧美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分析
国际上影响广泛的华盛顿协议的毕业生属性概要、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EC2000认证标准和欧洲工程教育认证联盟(ENAEE)的EUR-ACE认证标准都有关于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的描述。
1.华盛顿协议的毕业生属性概要
华盛顿协议中的毕业生属性概要[5]是由一组独立的、可评估的毕业生基本要求组成,每项要求表示的是接受教育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潜在技能。对毕业后期望成为工程师的学生来讲,毕业生属性概要共涉及如下12个方面:(1)工程知识。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科学、工程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2)问题分析。能发现、阐明、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和研究相关文献,能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得出重要结论;(3)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能提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能设计系统、系统组成或过程以满足特殊需要,并适当考虑公共健康、安全、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因素;(4)调查研究。能应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有效结论,研究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解释、信息综合等;(5)现代工具的应用。能在复杂工程活动中创建、选择并应用合适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与IT工具,包括预测和建模,同时还要了解这些工具的局限性;(6)工程师与社会。能应用广博的知识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等问题以及对与工程实践相关的社会责任作出分析评价;(7)环境与可持续性。理解工程方案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并证明工程方案能促进可持续发展;(8)职业道德。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伦理责任以及工程实践的规范;(9)独立工作与团队工作。作为个人、团队成员或领导能在不同团队或多学科环境中有效地发挥作用;(10)沟通与交流。在复杂工程活动中,能与工程界和社会有效地沟通,比如能理解并起草可实施的报告和设计文件,进行有效陈述并能给予和接受指导;(11)项目管理与财务。证明具有工程管理知识并能应用于工作中,作为团队成员或领导在多学科环境下进行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认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并有准备、有能力在广泛的技术领域里不断学习。
2.ABET的EC 2000认证标准
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行认证标准是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的EC 2000认证标准[6],标准中第三项准则指出申请认证的工程专业必须证明其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11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知识的应用能力;(2)设计和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在实际约束条件下,设计一个系统、组件或过程以满足预期要求的能力;(4)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5)发现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6)对职业道德和伦理责任的认知;(7)有效的交流能力;(8)知识面宽广,能够认识到工程问题对经济、环境、社会乃至世界的影响;(9)认识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终身学习能力;(10)对当今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认识;(11)工程实践中运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的能力。
3. ENAEE的EUR-ACE认证标准
EUR-ACE认证标准[7]中规定的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有6个方面内容:(1)数学、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数学、科学和工程基础知识;(2)工程分析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解决与其知识水平相当的工程问题以及专业领域之外的一些问题;(3)工程设计方面,要求学生能够与他人一起从事工程设计;(4)调查研究方面,要求学生能够采用适当的方法从事研究,或对相应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调查;(5)工程实践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解决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6)可迁移技能方面,主要包括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项目管理能力和商业意识,认识到工程方案对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识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呈国际化趋势发展,且采取的标准和实施的制度也越来越相近,已形成了许多共识,认证标准所陈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反映了当前全球、国家和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需求,内容程序规范和可操作性强。华盛顿协议、ABET、ENAEE的本科毕业生属性要求规定毕业生必须掌握一定的数学、科学、工程基础和工程专业知识,强调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以及设计复杂工程系统的潜在能力。同时还要求毕业生必须富有社会责任感,意识到工程与环境及可持续性之间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工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商业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等,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普遍要求,是与当前社会需求及学生发展相适应,可为制定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本科培养标准提供借鉴和启示。
以制定工程类专业目标为例,主要的借鉴和启示有以下4个方面:(1)按学科要求而提出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技术单元,还没有真正上升到工程的高度。以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制定专业目标符合当前的工程教育发展趋势。(2)习惯采用综合方式来描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要求,独立性、可评估性较差,难以将各项规格要求细化到每一门课程及其教学环节中,不易衡量各门课程对专业目标的贡献率。规格要求务必细化,独立性、可评估性好。(3)教师对工程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融性认识不足。工程不仅仅是各种专门技术的综合应用,而且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及艺术密切关联,学生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能力养成。工程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素质专门人才。(4)社会责任意识、职业道德、终身学习意识等素质要求不是一门或两门课程就能实现的,且有些短时间内还难以评估。素质要求的实现过程隐含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里,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
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基本要求
(一)重庆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分类培养、打造特色的思路,促进有重庆大学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学校着力构建通识教育模式下宽口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理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各类精英人才,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科学理论的探索者,工程技术的创新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建设事业的管理者”,即能够驾驭和应对未来的人。
(二)机械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和延伸。此外,人才培养目标还应和专业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教学设施等办学条件相适应,与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基于此,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制定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如下。
(1)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健康体魄和良好科学素质,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
(2)熟悉机械科学技术,扎实掌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和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能在国内外的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或进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造。
(三)机械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基本要求
根据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科近80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考虑中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提出了现阶段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独立、可评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本要求(表1~表3)。知识是学生将来从事机械及其相关领域工作所必备的基础,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工作所需的要素,素质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并对社会有所担当的栋梁之材所应当具备的潜质。这三方面基本要求是实现机械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三大支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要在沟通与交流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方面具备很高的水平。
三、毕业生基本要求的衡量
(一)毕业生基本要求与认证通用标准要求之间的覆盖关系
将机械类专业提出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本要求与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照表明该要求覆盖了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此外,基本要求还强调了健康体魄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明确了沟通与交流能力、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备的重要属性。
(二)毕业生基本要求调查评估
为了进一步分析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发展及社会需求,还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才能给出比较确切的答案。调查对象是用人单位、校友、大四学生和教师。
在2011年,采用李克特量表,调查用人单位、校友(毕业3~10年的骨干)、大四学生和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态度和看法。该表由18条毕业生基本要求组成,采用5级量表形式,5种备选评语答案是“低”“比较低”“中”“比较高”“高”,分别表示各项基本要求的重要程度等级,并用1~5分别为5种答案计分,调查表总分最高分为90分,最低分为18分。重要程度是指各项基本要求对毕业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向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单位的青年骨干发放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74份,调查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用人单位及校友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平均分为74.75分,标准偏差为7.31分,可信度和有效度都非常高,其他具体分项数据如表4所示。收回的有效学生问卷141份和有效教师问卷32份,调查统计结果与用人单位及校友很相似。用人单位及校友、大四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统计结果比较如图2所示。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及校友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评价指标总体是很认同的。其中,“独立思考和判断”“终身学习”“沟通与交流”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4项要求被认可程度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沟通与交流”这2项的偏差最小,认识更趋一致。而“经济管理与法律法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和“数学与自然科学”这4项要求认可度低些,但也高于平均水平。“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人文社会科学”这2项的偏差最大,说明人们对这2项的意见比较分散。总之,说明已制定的机械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基本要求总体满足了毕业生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四、结语
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化成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后,即可根据这些基本要求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然后,将每一项基本要求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及其教学环节中,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目标。最后,各门课程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和课外环节,辅之以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体系,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但这并不说明培养方案完美无缺,笔者从上述调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如图2所示,用人单位及校友和教师所对应的趋势线大部分非常接近,但在起始段却有比较大的差异,体现了用人单位及校友与教师之间对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知识的重要性看法不一:用人单位及校友认为这些知识相比之下不是最重要的,而教师则认为很重要。这也是长期以来高校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一个体现。
(2)调查显示这3个群体认为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与法律法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程度最低,而这些要求主要涉及一些通识课程。因此,说明人们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体现了师生的意识形态或价值观与学校的教育思想、定位存在差异。
(3)对大四学生,除了调查毕业生基本要求的重要程度外,还调查了这些基本要求的实现程度,实现程度是指通过大学4年学习后学生对各项指标掌握或提高的程度。结果显示基本要求的重要程度与实现程度差距较大。这固然有调查的可信度问题,但也说明各项工作还不够好,与学生的期望值还有差距,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启迪.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4):3-7.
[2]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孙禺,乔东.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理念更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10-15.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Graduate Attributes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R].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Alliance, 2009.
[6]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 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Programs [R].ABET, 2010.
[7]ENAEE Administrative Council. EUR-ACE Framework Standards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Programmers [R]. ENAEE,2008.
[8]吴昌林.认真开展专业认证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18):19-21.
[9]张有声.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4):104-107.
[10]查建中.工程教育宏观控制模型与培养目标和教育评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7-14.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basic standard for graduate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learning from basic standard for graduates in Occident
LI Liangjuna, YAN Xingchuna, YI Shupingb, CHEN Bingkuia
(a.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b.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Abstract: